浅谈小学自然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自然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小学自然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 ,其根本特征是变革 、
进 步和 超越 。 社会 发 展的 历程 来看 ,创新是 一 切人类 活 : 和 再现 的 应是 在人 类认 识 史上产 生 过重 大影 响 , 从 对于 学生 动 的核 心所 在 ,是 人的 本质 力量 发挥 的 最高 表现 , 了 创 有 的创造 性 心理 品 质培养 具有 典 型意 义的 知识 和技 能 。 例 如在学 习小 学六 年级 地球 的 自转和 公转 一课 , 本 课 要通 过 学生 对地 球运 动 的认 识 , 使其 了解 昼夜 的成 因和
新价值 , 其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走向创
新 的人 生 。
小学 自然课以它 自身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
起 着重 要作 用 。 先 , 首 自然 课 中的 知识 涉及 天文 、 理 、 地 生
那些 “ 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的行为,并要 向全体学生 、“
往往 不能 透过 事物 的 物 、化 学等 诸 多学科 , 识 的交 叉所 带来 的神 秘 感容 易调 ; 展 示 。学生 在 完成 探究 发现 任务 后 , 知 动 学生 的积 极性 。其 次 ,自然课 教学 中有 大量 的 实验 和实 践 活动 , 些具 体生 动 的活 动更 容 易激 发学生 的兴 趣 使学 这 外 在表 现抓 住 本质 , 不能 进行 准确 的抽 象和 概括 , 时 也 这 教 师要 认真 组织 学生 进 行研 讨 , 助他 们形成 概念 , 成 帮 完
维普资讯
教育广角 特 别关注
■ 霍 向东
什 么是 创新 ? 简言 之 , 创新 就是 作 为活 动主 体的 人所
完 成 发现 知识 过程 的 活动 。 这一 活 动本 质上 是人 类原 始发 现 过程 的 高度 浓缩 , 教 育意 义上 的重 演 。适宜进 行 重演 是

自然课上要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然课上要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然课上要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江都市实验小学沈爱玲小学自然的教学要求之一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栽培、饲养等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自然教学大纲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而确定的这些能力培养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自然执教者所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我在自然教学中,除了注意培养观察、实验等能力外,在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作了以下积极的探索。

一、要给与激励学生自由创新的学习环境自然课内容非常丰富,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吸引着涉世未深的学生,他们心中有数不清的“为什么”,希望能从教师那里得到满意的解答。

可是由于在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下,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提问的习惯,有的学生想提问但不知道怎么问,还有的学生不但不会问而且更不敢问。

怎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在精神方面营造一个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其学生在学习探索中能自由地思索、尽情地想象,创造性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将是自然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意识教育值得特别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让学生学会提问,为了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将自己置于解决问题主人的地位,我常将一些探索性的课题或在开头导入,或在课中,或在课的结束部分向学生开放性地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

例《风》一课的导入,“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风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又如《空气的污染》一课,“为了让我们生活在更加清新空气的环境中,你们已经对该市区收集了一定的事实数据,假如你们是本地区的负责人或是市长先生,你又该怎样治理我们的市区环境呢?再如《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一课结束时,“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过程用语言表达要讲很多,如果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那就更方便了,你们能根据书上的插图设计一幅水的运动全过程的图表吗?你的设计能使大家看得一目了然吗?……在物质方面,尤其是在学生动手实验探索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处在愉快心理气氛中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与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必须提供实验器材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提供必需条件,与此同时,还要给学生安排探索创造的时间,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实践的欲望。

如何在自然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自然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自然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自然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自然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阳店镇官庄原小学齐建谋小学自然课选择的内容大多是常见,儿童感兴趣,渴望了解的知识,其次是选择的是儿童能够亲自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内容,所以教师就要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根据小学自然的特点,利用电化教学,把课堂变成一个实验场地,把学生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使每位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在研究、探索、发明中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特别是观察时,教师不要暗示观察点,让学生自主、自信、自立,敢于否定、敢于发展,有强烈的探究心。

例如在观察前,我给学生讲了关于瓦特发明蒸气机的故事。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的本质是探索、发现。

教师要利用好实验这一活动,去启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独立分析、探索、比较,有所发现。

例如在做反冲的实验时,教材上是给塑料筒上钻六个洞。

有的同学钻了12个洞,比原来的'多了六个,结果怎样呢?筒转的比原来的快。

而反冲力比原来大。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兴趣。

使同学对每学习一个问题都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想法。

都勤于实验、勇于实验。

三、正确引导思考,善于归纳在进行思考时,教师不能暗示,而重在引导、点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解放学生的眼、手、嘴、脑,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有不同的见解,可以让学生讨论、争辩,有必要再做一次实验,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把推理的思维渗透到教材中,使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下载文档
润稿
写作咨询。

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

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

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在当前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之际,课堂教学的旧有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又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自然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必须进行大胆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自然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的问题,进行了以下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始终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中最有价值的成果恰恰不是用现成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新问题。

⑴、在上课一开始就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问题也是自然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好办法。

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导入时,先投影出示一组各地自然风光的投影片,然后提问:你知道这些投影片上是什么地区吗?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这时充满了好奇,并展开充分的讨论:“这是热带风光。

”“那幅是沙漠地区。

”“因为那里有鸵鸟。

”“因为图中有热带植物。

”……这时再讨论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就会很自然。

⑵、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

例如教《叶的蒸腾作用》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植物不断蒸发水分,对其自身有什么意义?”这时学生会结合前面学到的有关知识开展讨论,广开言路,各抒己见。

最后得出全面而又完整的结论。

这里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

⑶、问题还是教学活动的归宿。

课堂教学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问题,使教学活动无止尽的进行下去,并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

浅谈在自然课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自然课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氛 围 。 选 择 科 学 性 、 味 性 较 强 , 及 与 教 学 内 容 有 较 强 关 趣 以
教 学《 的蒸腾 作用 》 叶 一课 , 论“ 林 比较 多 的 地方 , 讨 树 空气 为 什 么 比较 湿 润 ? 有 的 同 学 认 为 树 叶 挡 住 了 太 阳 光 , 壤 ” 土 比较湿润 , 土壤 中的水蒸 发使 周 围的空 气 比较 湿润 ; 的 同 有 学 则 认 为 植 物 体 内有 水 , 物 体 内 的 水 也 会 蒸 发 , 成 水 蒸 植 变
教 材是 教学 的依据 , 师在 备课 分析 教材 、 计 教学 方 教 设
法 时 , 往 源 于 教 材 又 高 于 教 材 , 教 学 生 动 活 泼 。 例 如 往 使 《 导体 、 缘 体》 课 , 绝 一 在学 生 理 解 什 么 是 导 体 和 绝 缘 体 之
后 , 计 了一个 课 后探 索 性 的实 验 : 一 段 长 度 相 同 、 细 设 用 粗 不 同或粗 细 相 同 、 度不 同 的细铁 丝或 细铜丝 接 人电路 中 , 长
发生 根 本性 的变 化 。 ‘
五 、 学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 达 让
创造情 境 , 发学 生学 习兴 趣 激 自然 教 学 中 可 运 用 趣 味 性 的 实 验 , 设 情 境 , 染 教 学 创 渲

教 师 在 教 学 中不 做 长 官 , 做 裁 判 长 , 学 生 评 说 , 不 由 各 抒 已 见 , 成争 论 的局面 , 有利 于开 启学 生 的智 慧。 如在 形 更
维普资讯
第 l 8卷
第 8期
四川 教育 学 院学报
J OUR NAL OF S C I HUAN COU GE OF EDUC I AT ON

小学自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自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自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概要:在自然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无论是课前准备,课堂实验,还是课后作业,都应尽量引导学生提高动手的速度,养成快速操作的习惯,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当今知识发展日新月异,只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要求继承传统,更希望推陈出新。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自然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一节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失效的。

一定要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

例如教学《水是怎样的物体》一课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盐水、酱油、醋等几种液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出鉴别水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合适的程序。

这样,学生不但对水是什么样的液体认识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鉴别水的方法。

二、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

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不仅可以促使其拥有积极的思维方式,还能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在小学科学课上培养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和发现具有强烈的兴趣。

在科学课上,教师应该通过设计有趣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学习地球旋转的原理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觉地球在转动?”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得答案。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是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学习。

知识的掌握往往依赖于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发现。

在科学课上,教师应该以探究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科学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实践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在学习水的沸腾点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水来煮开,沸腾点是不是一样的?”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是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和修正的过程,而错误是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科学课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并允许他们犯错误。

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学生可能会犯错误地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讨论来纠正这个错误,并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积极思考和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科学课上,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小学生自然科学课堂创新

小学生自然科学课堂创新

小学生自然科学课堂创新自然科学课堂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自然科学课堂创新的几个方面。

一、引入实践与探究传统的自然科学课堂通常以知识传授为主导,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感。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注重引入实践与探究的元素。

比如,在学习植物生长过程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每个环节,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培养科学思维自然科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例如,在学习物体浮沉原理时,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行观察、推理,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融入跨学科内容自然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内容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水循环时,教师可以引入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这样一来,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相关概念。

四、利用科技手段科技的发展为自然科学课堂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互联网等工具,将课堂打造成一个立体、丰富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学习动物分类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动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界是一个广阔而神奇的世界,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奥妙。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科学故事、分享科学发现的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这样一来,学生会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索和学习。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创新,自然科学课堂可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培养创新意识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尤其适用于小学生阶段。

小学生正处于敏感期,注重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助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文将从激发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以及开发创造能力的途径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激发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创新不仅仅指发明创造,更包括新思维、新方法和新观念的引入。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旨在引导他们面对问题时,能够灵活思考、勇于尝试,并对传统观念保持质疑态度。

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小学生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积极适应并获得成功。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1.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富有创意的课堂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情景模拟、启发式问题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学习角落或创客实验室等场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实践,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和发现。

2. 引导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引导他们培养自主思考的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自主探索,并倡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开发创造能力的途径1. 提供创造性的活动与项目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可以在教学中提供创造性的活动与项目。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艺术创作、手工制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尝试中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2. 鼓励学生尝试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过程中,需要鼓励他们尝试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活性。

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的重点。

自然课有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得无独厚的条件,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注意保护和启迪学生的如奇心和创新意识,培养其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就会为今后更高层次的独创能力的形成打下艰实的基础。

在我从教的自然得中,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为学生营造新的氛围,鼓励和支持学生具有如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教学平等,合作关系,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在语言上、行动上尽量注意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

例如在讲《蒸发》一课时,我将重点问题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一说,都在那些物体中进行,举出日常生活蒸发现象。

学生兴趣很浓,思维活跃,就一连串说出烧水、凉衣服河里的水,扫地时洒在地上的水,会就不见了……等,二十多种形象。

我把他们报说的现象分类写在黑板上,再让他们举例子,比如做饭时锅里的水多烧一会就会变少,夏天水问的水太阳一洒就慢慢变少等。

许多种宽松的氛围下,每个学生都有允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会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对于有创新愿望而没有成功的学生我不嘲笑,不讽刺,并教育同学生热情帮助,把失败真正看成功之母。

比如在讲《空气占有空间》一课时,一位同学大胆提出,他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给大家,只见他胸有成竹的两个打点滴的瓶子,用废打点滴的管子从一个有水的瓶子里向另一个空瓶子里滴水结果水源不断地流进了瓶子里了,这位同学急得头上冒汗了,下面的同学讥笑和议论开了。

这时我马上鼓励这位同学不要着急,找找失败的原因,其他同学也异常安静。

原来,他们也在寻找失败的原因。

这时很快有同学提出示,空瓶塞子盖得不紧,漏气!这位同学上来检查了一遍重新做水再也流不进空瓶里去了,全班同学都露出了喜悦的表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着潜直能力,对于学生,教师要注意激发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二、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已经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普遍存在创新意识培养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入手,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弱,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发散思维、探究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我们的手指会变白?”。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并通过实验或其他方式,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解答。

在引导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观察和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烈、好奇心旺盛的时期,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发现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具体的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置小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收集数据和结果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冬天会下雪?”。

然后,通过搜集信息、探究原因、进行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也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文将从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意识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小学科学课程是学生初步接触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对科学观念的形成和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科学事物的探索和发现,为学生未来更深层次的创新打下基础。

2. 科学课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不仅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小学科学课程是学生接触和认识科学的起点,通过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1.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探究性实验、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2.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动手制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3. 注重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谈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谈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谈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敢让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自然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而更新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且要不断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例如:在讲述“反冲”一课时,教学中设计的瓶子喷水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当水从瓶底喷出时的方向和瓶子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是教师提出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时,大多数学生会先说,水倒的越多瓶子转动的越快,虽然这不是教师期望得到的实验目的,但也要对他的看法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观察的现象仔细,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当瓶子转动的快时,水喷出的方向是怎样的,学生就会顺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准确地说出实验结论,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见解和看法一定要坚持多鼓励,多表扬的态度,千万不要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一味的否定和批评,我们要对学生错误的结论或见解给予正确的引导,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且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敢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做法。

对不同的知识的看法只有经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才能定下准确的结论,这样,既能激励学生下功夫认真钻研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三、敢让学生提出我自己来刚刚从事自然教学,课堂上要做的实验我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怕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事故,不敢让学生用酒精灯,不敢让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拣石子,刚开始,大部分实验我都是作演示,但是,上过一两次之后,我发觉这样的教学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

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教师也不能把精力完全放在组织教学和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上,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不深刻。

于是我先找些学生在课下了解他们的实际想法,问问他们想怎样上实验课,了解班里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和纪律情况。

学生们大都想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或者分组实验。

于是我在课下把各个年级每节课需要的实验仪器和教具都事先整理和分配好。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而科学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小学科学课的创新意识培养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究科学现象。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刨根问底的探究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和观察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知科学现象,从而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提出假设,促使学生思考科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科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应该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或科学现象,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去理解科学规律和原理。

在学习水的物理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水的凝固和蒸发等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们彼此交流学习成果,共同探讨科学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可以激发彼此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科学课的教学形式也应该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实验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来进行科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借助科普故事来启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和思考,通过游戏形式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以及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师在科学课上的角色也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自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自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自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铜川市印台区阿庄镇湫洼小学王勇培养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科学教育的需要。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总是墨守成规,事事按照传统的规矩做、书本教的方法做、别人的方法做、家长和领导的意志做,那么绝不会有大的作为。

因此,如何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就成了我们所有的小学自然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索的课题。

我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氛围──激发创新。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就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

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蹲下来看孩子,信任、接纳、宽容孩子,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听,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有条有理地评,有根有据地做,标新立异地创”的状态。

如: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之后,可告诉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之类的激励性话语,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对学生的回答和叙述及时表示肯定,就会使学生放心大胆,敢于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呈现在课堂上。

这才是真实的课!在课堂上我们要心中有人、目中有人,要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

心中想的应该是学生的发展状态,眼中观察的应该是学生的反应,自己所做的应该是怎样让学生的眼睛里显出那种出自内心的满足和微笑。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甚至装着“无知”把自己置于学生平等的地位,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

二、质疑──鼓励创新。

疑问是汲取知识的原动力,有疑惑就有探求,就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1、强化问题意识。

目前我们传统教学的方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学生产生了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把解决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缺少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淡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淡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淡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浅淡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现代科学教育更注意训练同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培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讨论和创新力量。

而自然学科担负着向同学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育学校生创新意识、制造力量的一个重要阵地。

那么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 下面浅谈我的一点看法:一. 玩中求知,玩中出智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学问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觉,由于这种发觉,理解最深,也最简单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而低班级的同学又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往往凭爱好。

而“玩”则以其爱好而吸引着同学。

如在上《影子》一课时,让同学捉影子,踩影,同学兴奋得欢叫起来。

“玩”后,同学乐观发言,纷纷叙述自己在“玩”中观看到的现象。

从而熟悉到影子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光;二是有遮光物体。

在玩的过程中,同学还会感知到很多东西,如《磁铁嬉戏》一课时,我放手让他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玩”后,我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磁铁能吸铁;有的说,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还有的说,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吸的铁最多,而中间最弱,基本不吸铁。

通过“玩”还可以进展同学分析﹑综合﹑想象﹑制造等力量。

如在一只装满了水的烧杯里,放进一只图钉,要求同学在不倒掉水,不准用任何东西伸进水里去取的条件下,想方法把图钉取出来。

几十个同学瞪大眼睛望着烧杯里的图钉,努力思索着,很快就有同学想出了用磁铁隔着杯子吸图钉的方法。

这样的“玩”法大大激发了同学的聪慧才智,进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力量,为培育制造力量奠定了基础。

二. 围绕焦点,激发思维发散思维是指能依据单一的信息产生众多信息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没有肯定的方向和范围。

假如某一问题可能有很多解决方法,思维就可能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向四周八方自由集中,有利于查找更多的、更新的、更奇怪的解决方法。

发散思维又是制造活动的起点,其广度和深度都将大大影响同学创新精神和力量的形成与进展,那么如何让同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呢?我认为就是让同学想方法解决问题,如教《沉浮》一课时,问:谁能想方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到水里?同学各想方法使瓶子沉到水里。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科科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创新意识已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创新意识的概念、培养创新意识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对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创新意识的概念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对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发明和创造的热情和渴望。

培养创新意识意味着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行为,使他们在解决问题、面对挑战时能够勇敢探索、勇于创新。

创新意识是大家谈论的火热话题,而小学科学课作为学生接触科学知识的第一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培养创新意识的方式和方法1.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实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水在100摄氏度会沸腾?”“为什么水在0摄氏度会凝固?”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进一步深化对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的理解,培养创新意识。

2. 实验和观察实验和观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思考,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在学习物体的密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用简单的器材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从而计算出不同物体的密度,通过亲自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培养创新思维。

3.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科学知识和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自然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自然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自然课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有效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

”想象是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教育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自然课《风》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我故意饶了个大圈子,问:什么是自然?说出自己身边的自然现象.同学们很踊跃.当提到风时,我就顺话题问:谁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有的说用扇子扇,电风扇,等等,我说用手扇,同学们开始演示,课堂气氛很活跃.又问:风是什么?生答:是空气,是空气流动.那教室外面的风是什么在扇哪?我问.学生答不出来.大家从书上找找答案吧.教师和学生一起做风的形成演示器,同学们很感兴趣,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制作一个风的形成演示器,我告诉了他们制作演示器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当老师布置作业,同学们很兴奋。

二、要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任何发明和发现,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发散思维基础之上的,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

如教《电路》一课,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电路、电池连接后,让学生动手思考:运用两节电池,两个小电珠,两个开关连接成一个电路,连接的方法越多越好。

如此,儿童的思维得以激活,两只小手也不停地忙起来,最后,大家设计的成功电路有好几十种,这些都是儿童的“异想天开”,都孕育着创新的火花,我们应该爱护备至,勤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应当转变观念,主动变革长期以来旧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在教《磁铁的性质》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玩’磁铁,并让学生演示发现磁铁特性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实验的趣味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自然教师作为学生的科学启蒙者,理应站在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高度去认识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