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隋书·循吏·樊叔略传》文言文原文及全文详细翻译
《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杨素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也。
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世人多未之知,唯从叔祖深异之,每谓子孙曰:“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善属文,工草隶。
拜御史大夫。
上方图江表。
及大举伐陈,以素为行军元帅。
军至流头滩,陈将戚欣,以青龙百余艘、屯兵数千人守狼尾滩,以遏军路。
其地险峭,诸将患之。
素曰:“胜负大计,在此一举。
”乃以夜掩之。
素亲率黄龙数千艘,击之,欣败走。
悉虏其众,劳而遣之,秋毫不犯。
浙江贼帅高智慧自号东扬州刺史,兵甚劲。
素击之。
智慧逃入海,素蹑之。
智慧遁守闽越。
先是泉州人王国庆杀刺史刘弘据州为乱诸亡贼皆归之自以海路艰阻非北人所习不设备伍素泛海掩至国庆遑遽弃州而走素分遣诸将,水陆追捕。
乃密令人谓国庆曰:“尔之罪状,计不容诛。
唯有斩送智慧,可以塞责。
”国庆于是执送智慧,斩于泉州。
自余支党,悉来降附,江南大定。
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塞讨之。
先是,诸将与虏战,每虑胡骑奔突,皆以戎车步骑相参,骑在其内。
素谓人曰:“此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也。
”于是悉除旧法,令诸军为骑阵。
达头闻之大喜。
因下马仰天而拜,率精骑十余万而至。
素奋击,大破之,达头被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
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
素时贵幸,言无不从,其从素征伐者,微功必录,至于他将,虽有大功,多为文吏所谴却。
故素虽严忍,士亦以此愿从焉,还京师,因从驾幸洛阳,以素领营东京大监。
卒官。
(选自《隋书·杨素传》,有删改)译文:杨素字处道,是弘农华阴人。
杨素年少时豪放不羁,胸有大志,不拘小节,当时的人大多不了解他,只有堂叔认为他很卓异,常对儿孙们说:“处道必将超群绝伦,成为非凡的人才,不是你们所能赶得上的。
《蹇叔哭师》原文及翻译译文
《蹇叔哭师》原文及翻译译文1、《蹇叔哭师》原文及翻译译文《蹇叔哭师》原文及翻译左传原文: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日:“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译文: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暗中领兵前来,郑国就可以到手了。
”秦穆公以此事询问蹇叔,蹇叔说:“劳动军队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说过。
军队疲劳,力量耗尽,远方的主人对此已有防备,恐怕不行吧?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知道;军队劳累而无所得,必然有背叛之心。
而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秦穆公拒绝了蹇叔的忠告。
于是召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将领,命令他们从东门外出兵。
蹇叔哭送他们,说:“孟子,我看到军队出发而看不到他们回来了啊!”穆公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使你只活到中等岁数,你坟上的树已经合抱了!”蹇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一定在殽山抵御我军,觳山有两座山陵:它南边的山陵,是夏代帝王皋的陵墓;它北面的山陵,是文王当年躲避风雨的地方。
你一定要死在这两山之间,我来收你的尸骨吧。
”秦军于是向东进发。
2、《欧阳修集·师鲁》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集·师鲁》原文及翻译欧阳修原文: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
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
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周书·樊深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周书·樊深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周书·樊深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周书·樊深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周书·樊深传》原文及翻译周书原文: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
早丧母,事继母甚谨。
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
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尝读书见吾丘子①,遂归侍养。
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
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
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
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
夜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
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
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
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
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
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
大统十五年,行下部县事。
太祖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
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尝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
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
皆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
”然儒者推其博物。
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六官建,拜大学助教。
建德元年,表乞骸骨,诏许之。
朝廷有疑义,常召问焉。
后以疾卒。
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
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
撰《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周书·樊深传》)【注】①即丘吾子。
春秋时孝子。
②长史:古代职官名,将军的属官。
译文:樊深字文深,是河东猗氏人。
早年丧母,侍候继母十分孝顺谨慎。
弱冠之年喜好学习,背负书籍从师于三河,讲议研习《五经》,日日夜夜不知疲倦。
魏永安年间,随军征讨,以功劳任荡寇将军,数次升迁为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北齐节樊逊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北齐节•樊逊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樊逊,字孝谦。
河东北猗人也。
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
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
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
属本州岛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
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
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东李广、渤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
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
” 天保元年,本州岛复召举秀才。
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
高悬王爵,唯能是与。
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
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
”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
”七年,诏令校定□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
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
向之故事,见存府合,即欲刊定,必藉众本。
邢子才、魏收等并不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
”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
殆无遗阙。
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
(节选自《北齐节&樊逊传》)参考译文:樊逊,字孝谦。
河东北猗氏人。
樊逊自小读书,常常受到兄长樊仲照顾。
不久他自责地说:“我名义上是弟弟,难道接受安逸,能不感到惭愧吗?”想要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
母亲冯氏对他说到:“你想要做小事吗?”他有感于母亲的话,于是一心钻研典籍,常在墙上书写“见贤思齐”四字,用来勉励自己。
请将下列文言文片段翻译为现代汉语
请将下列文言文片段翻译为现代汉语题目:请将下列文言文片段翻译为现代汉语。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想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我,东得百里案于宛,迎案叔于宋,来不约、公孙支于晋。
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选自《速逐客书》)正确答案:臣听说官吏在议论驱赶客卿(日)私下认为错了。
从前稳公求取士子,西面在西我那里得到由余东面在宛地得到百里案,从宋国迎接案叔,使不约,公孙支从晋国来到秦国)。
这五个人不生在秦国,穆公任用他们,并吞了二十个部落,得以在西我称毒,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百姓富裕兴盛国家因此富强。
百姓乐于听命诸侯国亲近服从,俘虞了楚魏的军队,开拓千里疆土,直到现在国家治理强盛...从此看来,客有什么对不起秦国啊:假使四位君主辞退客卿不接纳,疏远士子不任用,这是使得国家没有富裕的实际、秦国没有强大的声望。
题目:请将下列文言文片段翻译为现代汉语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
答案:诗歌是思想感情驰骋的地方,萌动于心中为志,抒发出来为诗。
心中情感激荡,因而形诸文字表达出来。
题目:试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
吴兵乏食饥,数欲挑战,终不出。
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
顷之,复定。
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
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
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
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吴王千金。
月余,越人斩吴王头以告。
《史记-循吏列传法令所以导民也》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循吏列传法令所以导民也》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循吏列传法令所以导民也》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1]。
史记·循吏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循吏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也①。
文武不备②,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理③,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④。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⑤,世俗盛美⑥,政缓禁止⑦,吏无*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⑧,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⑨,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⑩,次行不定(11)。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12)?”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13)。
”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14),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15)。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16),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地;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①*:邪恶诈伪之事。
②文武:本义指文治(礼乐教化)和武功,这里指行政法规和刑罚。
③循理:依照原则行事。
④处士:隐居不士的人。
⑤和合:和睦同心。
⑥盛美:非常美好。
盛:盛大,引申为程度深。
⑦禁止:有禁则止,听从命令的意思。
⑧春夏以水:一本作“春夏以水下”,意为春夏时节借河水上涨使采伐的林木顺流而下运出去。
⑨更:更改。
⑩莫安其处:无人安心于在市中经营本业。
处:位置。
次行:次序。
(11)几何顷:有多久。
(12)顷:时间短,此泛指时间。
(13)复:恢复。
(14)庳车:矮车,车的底座低。
(15)闾里:乡里,古代居民组织。
先秦时以二十五家为里,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
(16):门限,即门槛。
(17)不教:此指不用行政法令管束。
从其化:顺从他的教化。
太史公说:“法令用以引导民众向善,刑罚用以阻止民众作恶。
樊逊传文言文翻译
恰逢本州沦陷,逊寄居邺城,为临漳小史。
县令裴鉴为官清苦,致使白雀等瑞物出现,逊上《清德颂》十首。
鉴极为赏识,擢升逊为主簿,并向右仆射崔暹推荐。
逊很快与辽东的李广、渤海的封孝琰等成为崔暹的宾客。
有人讥讽逊静默而不识时务,逊则以东方朔之语告诫自己:“隐居世俗,避世金马,何必要跑到深山草庐之中?”因此,逊便借隐居公子为主人翁,撰《客难》,还制作《客诲》扩充其意。
后来,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亦在座。
相互讨论谁做幕僚合适。
暹指着逊说:“此人学富才高,是位最合适的参军。
”旭看了一眼,说:“哪能让他到我这里来?”逊答:“家无荫第,不敢为此职事。
”武定七年(549年),世宗驾崩,暹被迁移到边地,宾客也如鸟兽散。
逊就来到陈留,定居了下来。
梁州刺史刘杀鬼让逊兼录事参军,推举其为才子。
天保元年(550年),本州复召举秀才。
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
高悬王爵,唯能是与。
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
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
”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抚百姓。
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
”七年(556年),诏令校定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
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皆经臣校定,可付国史馆。
’”逊以此自励,勤于校书,为国家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樊逊一生,勤学好问,以儒学为宗,专心致志,不慕名利,以德报怨,谦逊有礼,堪称后世楷模。
其事迹载于《北齐书》,为后世传颂。
循吏崔伯谦文言文翻译
世宗(汉世宗刘恒)认为他在瀛州政绩卓著,特授他为京畿(今北京市)司马,慰劳他说:“你在瀛州施展才能,治理得很太平,我府中事务繁多,因此将此职授你。
”崔伯谦的族弟崔暹当时受到皇上宠幸,显要一时。
崔伯谦与崔暹虽同在朝廷为官,但若非婚丧大事,从不登门拜访。
后来,崔伯谦被任命为济北(今山东省济南市)太守。
他遍行恩德,把鞭子改为熟皮制作,不忍心见罪人流血,仅以示耻而已。
有朝贵从郡中经过,询问太守政绩如何,有人回答说:“崔府君恩化,古者所无。
”接着,人们为他唱起歌来:“崔府君,能治政,易鞭鞭,布威德,民无争。
”朝贵问:“既然称恩化,何由复威?”答曰:“长吏惮威,民庶蒙惠。
”民有贫弱未理者,皆曰:“我自有白须公,不虑不决。
”
崔伯谦后为银青光禄大夫。
他的一生,秉持清廉奉公之道,以身作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深知“政者,民之父母也”,因此,他始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民生疾苦,体察民情,以德服人,以法治国。
在崔伯谦的治理下,济北郡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他对待百姓,如水之润物,如阳光之普照,使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关爱。
他的政绩,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赞誉,被誉为“循吏之范”。
崔伯谦的为官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一生,践行了“以德服人,以法治国”的理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隋书—循吏传》“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隋书—循吏传》“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
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
在魏,察孝廉..,射策甲科,为襄城王长史,兼行参军。
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
后历高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
及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
以母忧去职。
开皇初,诏征入朝,访以政术,拜汝南太守。
郡废,转曹州司马。
在职数年,以老病乞骸骨...,优诏不许。
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
时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有疾病者,景茂撤减俸禄,为饘粥汤药,分赈济之,赖全活者以千数。
上闻而嘉之,诏宣告天下。
十五年,上幸洛阳,景茂谒见,时年七十七。
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上甚悦,赐物三百段。
诏曰:“景茂修身洁已,耆.宿.不亏,作牧化人,声绩显著。
年终考校..,独为称首,宜升戎秩,兼进藩条。
可上仪同三司,伊州刺史。
”明年,以疾征,吏人号泣于道。
及疾愈,复乞骸骨,又不许,转道州刺史。
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
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
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
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
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
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
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
仁寿中,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见景茂神力不衰,还以状奏。
于是就拜淄州刺史,赐以马舆,便道之官。
前后历职,皆有德政,论者称为良牧。
大业初卒官,年八十七。
谥曰康。
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节选自《隋书·循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B.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C.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D.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廉,隋朝始设,察举考试中用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明清时成为举人雅称。
循吏文言文翻译桓阶
汉有桓阶,字伯初,颍川舞阳人也。
少而聪慧,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精《春秋》。
弱冠之年,举孝廉,除郎中。
阶性刚直,不事权贵,以清廉自守,故不得志于时。
初,阶为郎中,值王允为司空,允以阶才学出众,荐为侍御史。
阶在台,刚正不阿,执法严明,不畏权势,敢直言进谏。
时董卓擅权,横行不法,阶上疏极谏,言辞激切,董卓怒,欲加害阶。
阶知事不可为,遂托病辞官,归乡里。
及董卓败亡,李傕、郭汜等拥兵自重,朝政紊乱。
阶乃复起,为征西将军董承幕下从事中郎。
阶以忠义之心,竭诚辅助董承,屡建奇功。
时曹操势力渐盛,欲吞并天下。
阶见曹操奸诈,劝董承联刘表,共抗曹操。
承不从,阶遂辞去,归顺刘备。
刘备领益州牧,阶以功封安阳亭侯。
阶在州,治政有方,赏罚分明,百姓安居乐业。
阶又荐举贤能,使蜀汉国力日益强盛。
刘备称帝,阶迁升为光禄勋,封关内侯。
阶性谦和,不以功高自傲。
每见士人,必虚心请教,故得人心。
阶又好施舍,家财万贯,散尽无余。
阶在朝,勤于国事,以清廉著称。
时人皆称:“桓阶清廉,犹如冰清玉洁。
”一日,阶与刘备宴饮,刘备叹曰:“桓阶忠臣也,朕赖以治国,实为股肱之臣。
”阶答曰:“臣虽不才,愿竭尽全力,报答陛下知遇之恩。
”刘备大喜,赐阶金帛无数。
后刘备病逝,刘禅继位。
阶以年老体衰,上疏辞官,归乡里养老。
阶在乡里,仍心系国家,常以诗书自娱,传授诗书于后人。
阶享年七十二岁,谥曰“文忠”。
桓阶一生,以清廉自守,刚正不阿,忠心耿耿,堪为后世楷模。
其事迹流传千古,为后人称颂。
呜呼!桓阶之德,岂不伟哉!翻译:汉朝有一位名叫桓阶的人,字伯初,是颍川舞阳人。
他从小聪明好学,不知疲倦,广泛阅读书籍,尤其精通《春秋》。
成年后,他通过孝廉考试,被任命为郎中。
桓阶性格刚直,不巴结权贵,以清廉自守,因此在当时并不得志。
起初,桓阶担任郎中时,正值王允担任司空,王允因为桓阶才华出众,推荐他担任侍御史。
桓阶在御史台,刚正不阿,执法严明,不畏权势,敢于直言进谏。
当时董卓擅权,横行不法,桓阶上疏极谏,言辞激烈,董卓大怒,想要加害桓阶。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新唐书 循吏列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循吏列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唐兴,承隋乱离,划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
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故叶气嘉生,薰为太平,垂祀三百,与汉相埒。
致之之术,非循吏谓何?故条次治宜,以著厥庸。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
仕隋为武阳令,以爱利为行。
元武民以柠牛依妇家者,久之,孳十余犊,将归,而妇家不与牛。
民诉县,县不能决,乃诣允济,允济曰:“若自有令,吾何与为?”民泣诉其抑,允济因令左右缚民,蒙其首,过妇家,云捕盗牛者,命尽出民家牛,质所来,妇家不知,遽曰:“此婿家牛,我无豫。
”即遣左右撤蒙,曰:“可以此牛还婿。
”妇家叩头服罪,元武吏大惭。
允济过道旁,有姥庐守所莳葱,因教曰:“弟还舍,脱有盗,当告令。
”姥谢归。
俄大亡葱,允济召十里内男女尽至,物色验之,果得盗者。
有行人夜发,遗袍道中,行十余里乃寤,人曰:“吾境未尝拾遗,可还取之。
”既而得袍。
贾敦颐,曹州冤句人。
贞观时,数历州刺史,资廉洁。
入朝,常尽室行,车一乘,敝甚,赢马绳羁,道上不知其刺史也。
久之,为洛州司马,以公累下狱,太宗贳之,有司执不贳,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若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徙瀛州刺吏,州濒滹沱、滱二水,岁湓溢,坏室庐,寝洳数百里。
敦颐为立堰庸,水不能暴,百姓利之。
时弟敦实为饶阳令,政清静,吏民嘉美。
旧制,大功之嫌不连官,朝廷以其兄弟治行相高,故不徙以示宠。
永徽中,迁洛州。
洛多豪右,占田类逾制,敦颐举没者三千余顷,以赋贫民,发奸槌伏,下无能欺。
卒于官。
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洛阳令杨德干矜酷烈,杖杀人以立威,敦实喻止,曰:“政在养人,伤生过多,虽能,不足贵也。
”德干为衰减。
始,洛人为敦颐刻碑大市旁,及敦实入为太子右庶子,人复为立碑其侧,故号“常棣碑”。
历怀州刺史,有关迹。
永淳初致仕,病笃,子孙迎医,敦实不肯见,曰:“未闻良医能治老也。
”卒,年九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循吏列传》译文:唐朝兴起之初,承接隋朝的混乱局面,于是铲除荒政毒害,开始有选择地任用州刺史、县令。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隋书 循吏 樊叔略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循吏·樊叔略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
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
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
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
寻授都督,袭爵为侯。
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
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
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
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
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
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
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
在州数年,甚有声誉。
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
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
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
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
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
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循吏》)译文:樊叔略是陈留人。
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阿阳侯。
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杀害。
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酷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
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
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北周)。
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
《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
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
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
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
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
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
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
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
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
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
前汝弃之,所以死耳。
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
”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
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
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
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閤。
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吏传》)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译文:辛公义是陇西狄道人。
辛公义早年就死了父亲,由母亲一人抚养,母亲亲自教他读书。
周天和年间,挑选品性好的人做太学生。
辛公义凭勤奋出名。
武帝时,召他到露门学,让他接受道义。
《隋书·元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元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元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隋书·元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元胄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元胄少英果,多武艺,美须眉,有不可犯之色。
周齐王宇文宪见而壮之,引致左右,数从征伐。
官至大将军。
高祖初被召入,将受顾托。
先呼胄,次命陶澄,并委以腹心,恒宿卧内。
及为丞相,每典军在禁中,又引弟威俱入侍卫。
周赵王宇文招知高祖将迁周鼎,乃要高祖就第。
赵王引高祖入寝室,左右不得从,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赵王谓其二子员、贯曰:“汝当进瓜,我因刺杀之。
”及酒酣,赵王欲生变,以佩刀子刺瓜,连啖高祖,将为不利。
胄进曰:“相府有事,不可久留。
”赵王诃之曰:“我与丞相言,汝何为者!”叱之使却。
胄瞋目愤气,扣刀入卫。
赵王问其姓名,胄以实对。
赵王曰:“汝非昔事齐王者乎?诚壮士也!”因赐之酒,曰:“吾岂有不善之意邪?卿何猜警如是!”赵王伪吐,将入后,胄恐其为变,扶令上坐,如此者再三。
赵王称喉干,命胄就厨取饮,胄不动。
会滕王宇文逌后至,高祖降阶迎之,胄与高祖耳语曰:“事势大异,可速去。
”高祖犹不悟,谓曰:“彼无兵马,复何能为?”胄曰:“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胄不辞死,死何益耶?”高祖复入坐。
胄闻屋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因扶高祖下床,趣而去。
赵王将追之,胄以身蔽户,王不得出。
高祖及门,胄自后而至。
及诛赵王,赏赐不可胜计。
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灵州总管,北夷甚惮焉。
后复征为右卫大将军亲顾益密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时胄下直上令驰召之及胄见上谓曰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胜也赐宴极欢。
(选自《隋书·列传第五》,有删改)译文:元胄年少时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胡须和眉毛都很漂亮,有不可侵犯的神色。
北周齐王宇文宪见到他,把他当作壮士,招他到自己的身边,元胄多次跟随齐王出征打仗。
《隋书列传》原文及译文
《隋书列传》原文及译文《隋书列传》原文及译文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也。
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中山败,归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
父宁,柱国、太保。
勣初生时,周太祖亲幸宁家称庆,时遇新破齐师,太祖因字之曰定东。
勣聪悟,有器局。
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
魏大统十二年,太祖以勣勋臣子,封义安县侯。
周闵帝受禅,改封丹阳郡公,邑千五百户。
明帝时,为左武伯中大夫。
勣自以经业未通,请解职游露门学。
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学。
会武帝嗣位,拜邛州刺史。
未之官,渭源烧当羌因饥馑作乱,以勣有才略,转渭州刺史。
甚有惠政,华夷悦服,德泽流行,大致祥瑞。
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下渭水所出。
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诸羌苦之。
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后丁父艰,毁瘁过礼。
天和二年,授邵州刺史,袭爵楚国公。
复征为天官府司会,历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
以母忧还京。
宣帝大象二年,拜利州总管,进位上大将军。
月余,拜柱国。
益州总管王谦作乱。
勣婴城固守,谦遣其将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众十万攻之,起土山,凿城为七十余穴,堰江水以灌之。
勣时战士不过二千,昼夜相拒。
经四旬,势渐迫。
勣于是出奇兵击之,斩数千级,降二千人。
开皇二年,突厥犯塞,以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备边。
岁余,拜夏州总管。
上以其家世贵盛,勋效克彰,甚重之。
后为汉王谅纳勣女为妃,恩遇弥厚。
十年,以疾征还京师,诏诸王并至勣第,中使顾问,道路不绝。
其年卒,时年五十五。
上悼惜者久之,特加赗赠,鸿胪监护丧事,谥曰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B.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C.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D.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子学是隋以后历代王朝的教育管理机关,也是专门培养皇室子弟的最高学府。
2019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文言文阅读14
2019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文言文阅读14【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
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那么虚其底而掩覆之。
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
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
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
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
”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
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
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
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
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
及收军,独失顺。
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
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
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
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
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
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
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
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那么来舟皆北兵也。
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
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
《樊绦列传》原文与译文赏析
《樊绦列传》原文与译文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樊绦列传》原文与译文赏析相关内容。
绦字长鱼,谨约有父风。
事后母至孝,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黄门①朝暮送谊粥。
建武中,诸王既长,各招引宾客,以练外戚,争遣致之,而缭清静自保,无所交结。
及沛王辅事发,贵戚子弟多见收捕,绦以不豫得免。
带崩,绦为复土校尉。
永平元年,拜长水校尉,与公钟杂定郊祠礼仪,以诚记②正《五经》异说。
北海周泽、琅邪承宫并海内大儒,绦皆以为师友而致之于朝。
上言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者宿大贤多见废弃,宜救郡国简用良俊。
又议刑辟宜须秋月,以顺时气。
显宗并从之。
二年,以寿张国益萦平王,徒封给燕侯。
其后广陵王荆有罪,帝以至亲悼伤之,绦与羽林监南阳任魄杂理其狱。
事竟,奏请诛荆。
引见宣明殿,帝怒曰:“诸抑以我弟故,欲诛之,即我子,抑等衣尔邪!”绦仰而对曰:“天下高帝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
《春秋》之义,‘君亲无将③,将而诛焉,。
是以周公诛弟,季友鸡兄,经传大之。
性等以荆属托母弟,陛下留圣心,加侧隐,故敢请耳。
如令陛下子,臣等专诛而已。
”帝叹息良久。
绦益以此知名。
其后弟鳍为子赏求楚王英女敬乡公主,绦闻而止之,曰:“建武时,吾家并受荣宠,一宗五侯。
时特进一言,女可以配王,男可以尚主,但以贵宠过盛,即为祸患,故不为也。
且尔一子,奈何弃之于楚乎?”鳞不从。
十年,给卒,帽④赠甚厚,谧曰哀侯。
帝遣小黄门张音问所遗言。
先是河南县亡失宜丛,典⑤负者坐死及罪徒者甚众,遂委责于人,以偿其耗。
乡部吏司因此为奸,给常疾之。
又野王岁献甘缪、膏怡,每辄扰人,吏以为利。
给井欲奏罢之,疾病未及得上。
音归,具以闻,帝览之而悲叹,救二郡并令从之。
(节选自《后汉书·卷三十二·樊绦列传)〔注]:①中黄门:宦官。
以下‘小黄门’亦宦官。
②试记:预言将来事情的书。
史记循吏列传翻译
史记循吏列传翻译(原创版)目录1.史记循吏列传概述2.史记循吏列传的内容3.史记循吏列传的翻译及注释4.史记循吏列传的历史价值正文一、史记循吏列传概述《史记循吏列传》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名著,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循吏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载了从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循吏事迹,歌颂了他们的政绩和品德。
循吏指的是那些奉公守法、勤政爱民、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官员。
二、史记循吏列传的内容《史记循吏列传》共收录了 31 位循吏的事迹,包括了管仲、子产、西门豹、商鞅等人物。
这些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们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文中,司马迁详细地记载了这些循吏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为官之道具有很大的启示。
三、史记循吏列传的翻译及注释由于《史记循吏列传》原文是用古文写成的,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对于这篇名著的翻译和注释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史记循吏列传》的翻译和注释版本,其中较为权威的有中华书局的《史记》全本全注全译本等。
四、史记循吏列传的历史价值《史记循吏列传》在史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史料价值:《史记循吏列传》详细记载了古代循吏的生平事迹,是研究古代政治制度和为官之道的宝贵史料。
2.文学价值:司马迁的文笔优美,既有史家的客观态度,又有文学家的才情,使得《史记循吏列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思想价值:《史记循吏列传》歌颂了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官员,弘扬了正义、勤政、爱民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
及武败,坐党事,锢十余年,幽居守静。
及党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首领),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
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
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
乃发兵与荆州刺史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
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与民便利,百姓欢服。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
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zōu,骑马的侍从)。
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
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
”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不登公位。
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遗言薄敛,不受赠遗。
旧典,二千石卒官赙(丧葬费)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
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
———(选自《后汉书羊续传》)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拜:朝贺B.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发:征集,调发C.乃羸服间行间:(从)小道,偏僻道路 D.续闭门不内内:同“纳”,接纳5、下列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3分)A.续受而悬于庭 B.续乃坐使人于单席C.以其无礼于晋 D.(齐鲁两军)战于长勺6.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合理的一项是()(3分)A.而征为太常未及 / 行会病卒时 / 年四十八 / 遗言薄敛 / 不受赠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隋书·循吏·樊叔略传》文言文原文及全文详细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隋书·循吏·樊叔略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
原文: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
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
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
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
寻授都督,袭爵为侯。
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
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
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
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
建德五年,从武
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
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
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
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
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
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
在州数年,甚有声誉。
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
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
”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
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
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
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
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
具
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
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译文:
樊叔略是陈留人。
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阿阳侯。
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杀害。
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酷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
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
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
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
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
大冢宰宇文护执政时,招用他为中尉。
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
几次升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宇文护被诛杀后,齐王宇文宪用他做园苑监。
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
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
建德五年,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叔略率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
因为战功被赐加上开府,进而封为清乡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
朝廷任命他为汴州刺史,为政号称清明果决。
周宣帝时,在洛阳营建东京,因为叔略冇精巧构思,被授予营构监,宫室规划,都是他确定的。
工程还未完成而宣帝就驾崩了。
尉迥叛乱时,高祖命令叔略镇守大梁。
尉迥的部将宇文威来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
因功被授予大将军,不久又做汴州刺史。
高祖接受禅让称帝,叔略位次升迁为上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安定郡公。
在汴州多年,为官很有声誉。
邺都民风不淳,号称是最难教化的,朝廷因为经叔略所治理的地方都很出名,政绩是当时的第一,调任他为相州刺史。
皇帝颁下诏书嘉奖他,赐给他绸缎三百匹,粟米五百担,并且告示天下。
百姓因此称赞说:“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
”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吏百姓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
从开始做司农,举凡农
业耕作,叔略另外进行整治规划,都出人意料。
朝廷中有犹豫拖延、公卿不能决断的事务,叔略总是为他们评议处理。
叔略虽然没有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他深思后的独到见解,暗里与事理相合。
樊叔略很受皇帝亲近信任,高颍、杨素也以礼相待。
叔略生性很崇尚铺排奢华,每次施斋供养,一定开方丈,准备水陆法会。
开皇十四年,跟随皇帝到泰山祭祀,走到洛阳,皇帝命令他审查记录罪犯的罪状。
他写好奏章要上奏,早上起来,行到狱门口,在马上突然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皇帝哀痛惋惜了很长时间,追赠他为亳州刺史,谥号为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