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规划设计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将农业与林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建设与管理两方面探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相关的实施策略。
一、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建设的步骤和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适宜的农林结合方式:根据具体地域条件和生态需求,选择适宜的农林结合方式,可以包括种植果树或经济林木与农作物轮作、种植防风、护坡林带等。
2. 优化生态系统结构: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农田与林地的比例,形成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复合生态系统。
3. 推广生态农业:引入有机农业、水稻—鱼种养、养殖业等发展模式,提高耕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压力。
4.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活动,增加林地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质量。
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管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保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以下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 制定管理方案:根据不同地域和生态系统类型,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包括生产管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规划。
2. 强化农林合作:促进农民与林业从业者的合作,共同参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益。
3. 健全监测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环境质量、土壤肥力、水资源等方面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4. 提供政策支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税收和财政激励政策,降低经济成本,鼓励农民和林业从业者共同参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总结: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机结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效益。
森林经营实施方案设计
森林经营实施方案设计森林经营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过程,包括森林的种植、养护、采伐和生态修复等环节。
森林经营的实施方案设计是为了达到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本文将围绕森林经营实施方案设计展开讨论,内容包括目标设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等方面。
一、目标设定1.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在森林经营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应是首要目标。
通过合理的宜林宜木、宜草宜牧的种植布局,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
2.森林经济效益的提升:森林经营应着重提高森林的经济价值,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通过选择高效经济的经营模式,推动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增加林业产值和就业机会。
3.森林社会效益的提升:森林经营应注重提升森林对人类的社会效益。
通过增加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高提供给公众的文化、休闲、健康等服务。
二、资源调查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森林经营实施方案,首先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评估。
包括森林类型、植被组成、土壤质量、水文状况、野生动植物分布等情况的详细记录和分析,以明确森林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三、规划设计基于资源调查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设计:根据资源调查的结果和目标设定,确定适宜的树种和植被组成,并制定相应的种植方案。
考虑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应优先选择本地适生树种,避免外来物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2.养护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方案,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土壤保护、肥料施用等措施。
同时,建立和完善养护管理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森林的健康稳定发展。
3.采伐设计:根据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制度和采伐方案。
考虑到森林采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制定合理的采伐强度和时间,确保采伐活动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农林复合经营的意义
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出和经济效益 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以短养长,以耕代抚,解决育林资金,扩大林业生产
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 缓解林农争地的矛盾
三、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内容
适合林农复合经营的优良树种(品种)的选育 林农复合系统复合增益机理研究 林农复合系统的优化组合 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实施方案的制定 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 林农复合经营系统效益评定
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的时空合理搭配, 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多产业的人工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定义二: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研究委员会(ICRAF)给林农复合经营下 的定义是:农林复合经营是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把多年生木本植物 与栽培植物或动物精心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空间或时序的安排以多种方式 配置的一种土地利用制度。这个系统不同组分之间存在生态和经济方面 的联系。
营养结构:植物、草食性动物、食虫性动物、腐食性动物、微生物等
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与协调性,是优化农林复合模式、提高生态经济社会功能 及效应的关键。
五、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 系统性
复杂性
集约性 稳定性 高效性 可持续性
六、林农复合经营的生态经济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
共生互惠原理 生态位原理 界面层原理 边缘效应原理 食物链原理 生态系统原理
第十六章 林农复合经营
本章授课内容
一、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概念 二、农林复合经营的意义 三、农林复合经营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五、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
六、农林复合经营的经济生态学原理 七、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
八、农林复合经营的规划设计
农林复合经营实施方案
农林复合经营实施方案农林复合经营是指在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中,通过相互补充和协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农林复合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林复合经营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林复合经营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调查当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等情况。
只有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其次,在制定实施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农业和林业的互补性和协同性。
比如,可以在农田周边种植果树、竹子等经济作物,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另外,还可以在林地中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实施方案中,还需要注重技术支持和培训。
农林复合经营涉及到农业和林业两大产业,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农林复合经营。
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林复合经营的科学研究,推广适合当地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农林复合经营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外,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林复合经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比如,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给予农民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农林复合经营。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农林复合经营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林复合经营的认识和参与度。
总的来说,农林复合经营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注重农业和林业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课件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提供强有 力的科技支撑,促进其持续发展。
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共同推动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技术风险
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能带来技术风险,如病虫害暴发、生态平衡 被破坏等,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
资金投入不足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 建设、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投入,资金不足制约了其发展。
对策与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 策和规划,引导和推动其发展。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设计与 调控
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
1 2
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 善,同时要满足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整体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农林牧各子系 统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实现整体最优。
3
地域性原则
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 会条件,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CHAPTER 03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
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能够合 理配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农民收入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能够带来 更多的农产品产出,增加农民收入 来源。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能够带动 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加工、销售、 物流等,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社会效益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种将农业与林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农田、森林和农林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本文将介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建设原理和关键管理措施,以及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前景展望。
一、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指将农业种植与林业种植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生态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农田和林地相互交错,互相补充营养和蓄积水分,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不仅能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木材资源,还能保护水资源、减少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等。
因此,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原理1.优势互补原理农业和林业在土地利用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农业更适宜于短周期、高产量的作物种植,而林业适宜于长期生态恢复和木材资源的生产。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形成互补效应。
2.生态环境优化原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可改善土壤质量、水质与空气质量,恢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农作物与林木的种植轮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林木的根系可以提高土壤抗风抗旱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三、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关键管理措施1.合理规划在建设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时,应重视对土地的综合规划。
根据土地的地形、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划分农田和林地的面积,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树种。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农业和林业的市场需求,确保种植的作物和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科学耕作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科学耕作是关键的管理措施之一。
应根据农作物和树种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灌溉和施药,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控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生态调控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需要进行生态调控。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规划设计
第六章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规划设计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科学实施的基础,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的基础,它们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复合系统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复合系统结构,使复合系统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协同进化。
因此,农林复合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实现复合系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第一节规划设计的任务及内容1. 主要任务制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明确发展目标,调查分析规划区内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等)、人文等特点,分析诊断出规划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重新组建高效复合系统(包括系统组成、结构、功能的重新构建和调整),为各地块提出具体的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的规划设计和作业设计等。
1.主要内容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规划目标(必须明确在什么区域范围内及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进行规划)、规划设计的原则、系统的范围、类型、组分选择、组分配比关系,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系统的管理、系统效益预测等。
规划目标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是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第二类是为当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而进行的结构调整。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规划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总体规划与各个地块的调查设计。
总体规划一般按大的地域如县、乡(镇)制定,或按基层单位(村、农场、林场)制定。
其使命是对农林复合经营工作进行全面布局,确定发展方向,确定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的比例、规模、进度、主要技术措施、投资与效益的概算等。
地块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原则指导与宏观控制下,对一个小流域或一定面积的地块进行具体的调查设计,确定各地块建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类型与技术措施,施工安排及完成施工日期,对种苗、劳动力和物资的需求量以及投资额度,效益计算。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种将农业与林业有机结合起来的生态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和林业的互补效应,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方法,以探索一种可行的农业发展模式。
一、理论基础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基于生态学的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设计农业和林业的空间布局,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农业可以提供农产品和经济效益,而林业则能够保护土地、水源,调节气候等。
二、建设原则1. 资源合理配置: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应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农业和林业的比例。
既要考虑农业生产的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2. 多样性综合利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应充分利用土地的多样性,通过相互搭配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和树种,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农产品的优质生产。
3. 循环利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应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农作物、树木的秸秆、落叶等有机物的还田和堆肥处理,实现养分的循环利用。
4. 生态服务功能: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应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土壤保育、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三、建设步骤1. 土地调查与评估: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水源状况、气候条件等,以确定适宜建设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地。
2. 设计规划:在确定土地后,进行合理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设计规划。
考虑农作物和树木的相互搭配、种植方式、间作轮作等因素,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
3. 种植与管理:按照规划进行种植和管理工作。
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排水和灌溉;对于树木的种植,要注意选择适生树种、合理疏伐和护林等。
4. 风险防控: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控。
包括病虫害防治、农田水土流失防治、草地退化防治等,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5. 维护与调整:定期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维护和调整。
农林复合经营
问题与建议
问题与建议
农林复合经营作为一种高效的土地利用途径已广泛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但是农林复合经 营在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基础理论及系统研究不够、农林复合经营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种群互作、化感作用及养分循环机理等。缺乏 区域的最优化模式研究,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各个区域内现有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进行分析比较,而 缺乏对当地最优模式的探讨。社会经济学与生态学等理论研究不够林农复合经营在农村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学(社会 效应经济效应)研究不够,研究方法不完善,导致人们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农林复合经营的总体效益,对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效应也研究较少,因此建立客观的总体效益评价指标至关重要。缺乏品种和无性系层次上研究。缺乏立 地生产力长期变化及可持续经营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林农复合经营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等,但这一结论并 未没有长期跟踪研究的试验证据。
经济效益
农林复合经营是以系统性、社会经济可行性、效益最高及长短利益结合为原则,根据经营目的主要从物种组 成、空间结构及时间变化等方面来设计的,因此农林复合经营可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年多收的目标,促进了资源的 高效利用尤其在造林初期间农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中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达到以短 养长;同时对林下农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可以耕代抚,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 率,也可降低抚育成本。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主要特点分析
主要特点分析
农林复合系统的种间互作
农林复合系统中存在多种生物,一种生物通过改造环境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相邻生物,即种间互作,其作用 方式有减弱光强、改变光质、蒸腾水分、改变土壤湿度、吸收限制性养分、提供固氮、遮荫或防护牲畜、促进或 削弱病原体活动、增加土壤有机物、解毒以及改变土壤反应等。根据种间互作发生的空间位置可分为地上部分互 作和地下部分互作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通过改变小气候来影响林下的农作物,后者则是林木 与农作物对土壤中水分及养分资源的竞争或互利,两者共同决定了农林复合系统的资源利用模式。
农林种植复合系统计划设计书的编写
农林种植复合系统计划设计书的编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林种植复合系统计划设计书编写指南1. 引言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林种植复合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以生态效益为主导,通过农业和林业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功能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原理、建设步骤、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与原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指在农业种植和林业种植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链相互作用的原理,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它通过合理配置种植物种、改善土壤质量、保护水源等手段,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建设步骤1. 土地选择与规划: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土地调查和评估,确定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规划方案。
2. 种植与布局:根据农产品的种植要求和林木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种植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土壤修复与改良:采取合理的施肥和翻耕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
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增加:种植多种作物和树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
5.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合理配置水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源污染和浪费。
三、管理措施1. 种植轮作与间作:合理安排作物轮作和间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2. 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通过引入天敌和益生菌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水资源管理与节约:采取措施进行水资源管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建立监测站点和评估系统,定期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生态效益。
因此,政府和农业生产者需要共同推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度和支持力度。
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
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在现代社会,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木材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是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森林资源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本文将就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原则以及常用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的目标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包括:1. 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和增加森林的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 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管理森林资源,确保其在长期内能够持续提供木材等经济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
3. 提供生态服务:森林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木材、食物等经济资源,还可以提供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土壤保持等重要的生态服务。
二、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其实现预期的目标。
以下是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的几个重要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的优先性原则,即优先考虑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 多功能原则: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 科学规划原则:依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公众参与原则:建立广泛的信息共享和参与机制,使公众能够参与森林经营规划和决策过程,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的方法森林经营规划与设计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采集森林资源的相关数据,如植被类型、物种组成、土壤质量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森林经营的基础。
2. 经济评估:通过评估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包括木材市场价格、生态服务的价值等,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 规划设计:在明确森林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森林经营规划和设计方案,包括林分布局、树种配置、更新和疏伐等措施。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设计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设计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是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岳西县境内的一家国有林业企业,其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森林经营基础。
为了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森林经营的效益,需要对森林经营区划和经营类型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
一、森林经营区划设计1. 总体原则(1)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科学规划森林资源,合理确定各类经营区划。
(2)依据森林资源类型和生长环境等因素,合理划分经营区划,以便实施差别化的经营管理。
(3)保护重点林区,限制开发利用,加强保护与管护工作。
2. 区划划分(1)按照森林类型,划分为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等经营区划。
(2)按照生长环境,划分为山地林区、丘陵林区、平原林区等经营区划。
3. 区划管理(1)各类经营区划设立管理机构,负责对各自经营区划的保护与经营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相应的区划管理制度,明确各自的区划管理责任。
(3)加强对各自区划的资源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提出相应的保护或经营对策。
二、经营类型设计1. 经营类型划分(1)种植经营:根据地块情况和地形地貌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
(2)培育经营:对已有的天然林资源进行培育经营,提高林木的品质和数量。
(3)采伐经营:对已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实现经济效益。
(1)建立健全经营规划制度,对种植、培育、采伐等经营类型进行周密规划。
(2)依据经营区划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经营规划,明确各自的经营目标和任务。
(3)加强对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检查,保障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加强经营成本的监控和管理,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设计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设计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的基本原则。
二、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的具体方案。
三、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类型的设计。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的基本原则为: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生产功能为导向,以合理利用资源为目标。
在区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森林资源分布、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合理确定经营区划范围和边界,并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和统一。
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确保森林经营区划的可持续发展。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的具体方案可以根据森林资源分布情况、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划分。
可以划分为自然保护区、生产经营区、科研教育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不同区域类型。
自然保护区主要用于原始森林保护和物种保护,生产经营区主要用于林木种植和经济林业的开发利用,科研教育区主要用于森林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休闲观光区主要用于旅游观光和森林康养等。
通过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经营区域,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类型的设计应根据各个经营区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相应的经营类型。
比如自然保护区可以采用自然状态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经营类型,生产经营区可以采用林木种植和木材加工经营类型,科研教育区可以采用科研试验和人才培养经营类型,休闲观光区可以采用旅游观光和生态造林经营类型等。
通过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经营,可以实现森林经营的多元化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生产经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划分不同类型的经营区域和确定相应的经营类型,可以实现森林经营的多样化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设计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设计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位于中国湖南省,是湖南省级重点国有林场。
总场下辖多个森林经营区,面积达到数千公顷。
为了更好地进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需要对森林经营区划和经营类型进行合理设计。
本文将对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进行设计。
一、森林经营区划设计1.1 总体原则- 依据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的森林资源分布、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特点和生态环境条件,科学划分各个经营区。
-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实行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林业经营模式。
1.2 区域划分- 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可以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严禁砍伐和破坏,加强管护和生态修复。
- 森林资源丰富、适宜经营开发的区域可以划分为重点经营区,通过合理规划和经营管理,提高森林资源的产出价值。
- 森林资源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可以划分为特殊保护区,实行严格管控,防止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 各经营区之间要进行合理协调,避免因为单一区域的经营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 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和特色,在区域协调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经营类型设计2.1 集约经营- 针对面积较小、森林资源较丰富的区域,采取集约经营方式,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森林资源的产出率。
- 强化林地清理和整理,提高树籽发育质量,加强栽植和培育技术,提高森林植被质量和覆盖率。
- 针对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采取生态经营方式,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轻度经营和低强度干扰。
- 促进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支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针对种类丰富、资源多样的区域,采取综合经营方式,多种经营形式并举,实现多元化经营。
- 结合林木、草场、水域资源,发展木材、竹材、果品、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
- 针对资源稀缺、环境脆弱的区域,采取循环经营方式,强调资源的自我更新和再生利用。
森林经营规划与资源优化设计
森林经营规划与资源优化设计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是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探讨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并分析其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森林经营规划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森林资源,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资源优化设计是在森林经营规划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保护森林资源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可以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
2. 促进可持续发展: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可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设置保护区和经营区,合理选择伐木和种植的规模和方法,可以实现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
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的原则包括:1. 科学性: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必须以科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综合性: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通过综合评价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实现资源的综合配置和协调发展。
3. 可持续性: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必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资源的可再生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经营规划和资源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1.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采集森林资源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林业复合经营模式论文
林业复合经营模式论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复合经营模式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林业复合经营模式是指农村经济中以林业产业为中心,集农业、养殖、旅游、加工等多种经营模式于一体的经营模式。
林业复合经营模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林业复合经营模式以林业产业为基础,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实现多元化的经营。
其中,旅游、养殖、加工等产业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使林业产业从单一经营的模式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和市场化的特点。
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林下养殖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经营模式。
养殖业和林业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同时也可以发挥林业的生态保护功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旅游业的加入,可以将农村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林下养殖和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林业复合经营模式还可以促进林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
林业复合经营模式的实现需要依托于科技进步,结合经济和生态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掘、利用和管理资源。
这为林业科技研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林业科技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科技的支持,可以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出率。
总之,林业复合经营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行业升级换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政府、企业和农民都应该积极推行林业复合经营模式。
农林复合经营技术讲稿
农林复合经营技术一、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意义与特征(一)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农林复合经营,人们又称为农用林业、混农林业或农林业。
混农林业是指于同一土地上,在空间位置上与时间顺序上,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作物或家畜动物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所有土地利用系统的集合。
在这些系统中,木本成分与非木本成分之间必然存在明显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相互作用。
中国是进行农林复合经营最早最富于成就的国家之一,农家早就有农林间作的丰富经验,随着农业与林业的发展,农林复合经营的技术也不断进步,将会在21世纪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
(二)农林复合经营的意义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在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进行农林复合经营在山区既可获得粮食又可发展商品经济。
山区因山高坡陡,粮食生产十分困难,加之商品经济不发达,难以摆脱贫困。
其根本出路是打破封闭的自然经济,改传统林业的单一生产结构为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利用林地、灌丛地套种间作,生产更多的粮、油、瓜果、茶、菜、药、杂的大量商品,甚至生产一些出口创汇的产品,大大增加经济收入。
这样也就有了发展加工业的基础。
我国山区现在已建立了大量的经济沟,农林牧果副综合发展,使农民得以脱贫致室,就是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果。
2.有些平原区,如云、贵、川等省的一些坝子,人多地少,仅种粮食很难脱贫。
如能进行农林复合经营,则可以在立体种植情况下,对空间多层利用。
如北方的林-粮-食用菌等。
在同一块地上于不同层次的空间生产多种产品,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值。
在一个小小的庭院,种上果树、瓜类与葡萄,树间种菜,棚下种药材,菜叶和杂草还可养兔,不但可以不断吃到鲜菜、鲜果,而且还有一笔不少的收入。
3.农田配置上完整的防护林带,在干热风严重的黄淮海平原,会很好地减免干热风的危害。
如能进行泡桐或枣树与作物间作,则增产的效果更为明显。
4.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是以短养长,解决育林资金,扩大林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在幼林地上间种农作物与经济作物,能够以耕代抚,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可以加快林木生长,既可减少营林支出,又可在短期内得到一些效益,较好地解决育林资金。
农林复合经营规划设计研究概述
农林复合经营规划设计研究概述摘要:文章概述了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基本内涵,并从指导原则、设计步骤、评价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对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规划设计;农林复合经营既是一种古老的土地利用方式,又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于各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使得农林复合经营至今尚未完全统一、普遍认可的定义,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做了不同的解释。
其基本内涵可以概述为:农林复合经营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的时空搭配,形成多物种、多时序、多产业和多层次的合理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为了建成稳定、多样和高效的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发挥其最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1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指导原则农林复合系统进行结构设计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涉及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本文综合李文华、刘洋、章家恩、王锐等的观点[1-4],将农林复合规划设计的原则概括为以下几点:(1)适地适树原则:树木与作物品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多样性,使得农林复合系统结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原则;(2)结构最优原则:不仅要求设计的系统具有结构稳定性,保证能量金字塔的生态规律,还要符合结构优化原则,尽可能运用各种方法对系统的结构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等;(3)效益原则,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所设计的模式和物种的选择在优先保证当地农民生活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使综合效益最大化;(4)可持续性原则:人为的干扰不能超过土地的承载力,要考虑环境的自我维持与恢复,此外,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的投入能力,确保在农林复合系统的建立和运转过程中达到循序渐进、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目的。
2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步骤(1)收集规划区域的农、林、牧、副、渔业等的历史和现状等资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背景和农民的需要,找出研究当地生态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限制条件,确定规划的总体目标;(2)调查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状况、地形条件及土壤条件等,提供基础信息;(3)在农林复合系统设计的原则和理论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系统内各组成成分和结构的合理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规划设计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科学实施的基础,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的基础,它们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复合系统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复合系统结构,使复合系统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协同进化。
因此,农林复合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实现复合系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第一节规划设计的任务及内容1. 主要任务制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明确发展目标,调查分析规划区内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等)、人文等特点,分析诊断出规划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重新组建高效复合系统(包括系统组成、结构、功能的重新构建和调整),为各地块提出具体的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的规划设计和作业设计等。
1.主要内容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规划目标(必须明确在什么区域范围内及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进行规划)、规划设计的原则、系统的范围、类型、组分选择、组分配比关系,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系统的管理、系统效益预测等。
规划目标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是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第二类是为当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而进行的结构调整。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规划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总体规划与各个地块的调查设计。
总体规划一般按大的地域如县、乡(镇)制定,或按基层单位(村、农场、林场)制定。
其使命是对农林复合经营工作进行全面布局,确定发展方向,确定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的比例、规模、进度、主要技术措施、投资与效益的概算等。
地块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原则指导与宏观控制下,对一个小流域或一定面积的地块进行具体的调查设计,确定各地块建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类型与技术措施,施工安排及完成施工日期,对种苗、劳动力和物资的需求量以及投资额度,效益计算。
农林复合经营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林业(人工造林技术)或农业(简单的耕作)技术。
在进行模式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很多,且复杂。
在具体进行设计时,主要应该根据土地、环境、农牧业、林业和经营目标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来进行设计。
第二节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必须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在设计系统发展模式时,首先要知道该系统及经营者的经营目标和社会需求,明确近期和远期目标;其次还要从整体或长期角度来考虑经营者对该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进行经营的能力和社会及市场对该模式产品的需求情况。
2 系统性原则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追求整体效益,更加注重系统内各组分间关系的协调,因此,农林复合经营的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这一特殊的系统。
在坚持这一原则过程中,还必须遵循、理解和掌握以下3条原则。
①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把经营单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加以考虑,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调整其组成和结构,协调好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使结构处于最优状态,确保总体(即系统)效益大于各单元效益之和。
②系统的相关性原则在该系统中,各组成成分(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由系统的结构联结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当系统整体发生变化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因素)也必然发生变化。
因此要处理协调好系统内每1个成分。
③系统的优化原则系统的优化原则就是通过对系统的组织、协调,使系统在一定环境下达到最佳的结构,发挥最好(大)功能。
对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和手段很大,在对系统具体实施优化时,首先根据需要和可能,给系统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确定系统内不同层次等级的要求和设计目标,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总体目标,以达到总体功能最佳的目的。
3 群众参与原则农林复合经营是以广大农民或林农为主体的农林生产活动,只有让他们参与制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管理,让他们真正了解这项活动,并意识到其好处,他们才会有积极性。
4 因地制宜原则在实施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当地的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主要包括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分条件和物种资源、已有技能、设备和资金等。
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出不同的经营单元和立地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立地类型设计出不同的复合经营模式。
5 社会经济条件可行性原则在设计时要做到“量力而行”,要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经营者在财力、物力、人力及技术力量等方面的承受能力,不要脱离实际。
要以现以条件为基础,寻求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并保证这种比例关系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此外,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必须分析未来系统的和产和管理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生产者对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
6 循环渐进,以点带面原则④因为农民要有一个适应过程⑤试验和实施过程中难免有误为了贯彻这一原则,应通过建立示范区、示范户的形式来带动和推进当地的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
7 长短结合原则由于农林复合系统组成及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从考虑经营者的承受能力和三大效益的统一,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并在具体落实时做到:一是在复合系统的成分组合上尽可能做到长、短、中的结合;二是在成分选择和结构配置时,做到所选组分既有较高经济价值,又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局部环境得到改善,地力长期不衰,以及有害生物能得到较好控制。
力争做到经济、生态双丰收。
8 可持续性原则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农林复合经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当地的经济和资源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1. 工作程序2. 设计尺度3. 方法步骤农林复合经营的规划设计,一般包括3个步骤或阶段。
即:基本情况与社会需求调查,土地利用系统诊断与可行性分析,规划与技术设计。
3.1 基本情况与社会需求调查3.1.1 各类图件的收集主要包括:地形图、地质图、林相图、土地资源分布图等。
3.1.2 自然条件调查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壮况、动植物资源、病虫害等。
特别是对于复合模式中物种组成成分有明显作用的某些生态限制因子,如积温、最低最高气温、土壤水分及pH值等更应深入调查了解。
3.1.3 农林牧副渔业及加工业的生产状况调查主要包括:面积、产量、质量、名特产品、加工开发潜力、技术水平等。
3.1.4 现有成功模式调查3.1.5 社会经济状况与社会需求调查主要包括:人中、劳力数量及质量、收入状况、交通状况、人民生活习俗、社会需求与市场供需状况、当地农林牧业的经营水平及种习惯、科技推广机构及其水平、地方政府及村民的积极性等。
3.2 补充测绘与土地利用规划3.3 土地利用系统诊断与可行性分析在进行正式规划设计前,应先进行土地利用系统的诊断(评价),其目的是:揭示现有土地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潜力,从而为土地利用系统寻找到一种更加的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系统的诊断(评价)内容主要应包括:布局是否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及经营模式是否得当,产品结构、物种选择、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现时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技术状况、管理是否科学等。
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对已调查的各类基础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评估项目区的自然优势和经济优势,分析社会经济条件、技术力量、产品加工能力、市场需求等因素,能否支撑本项目。
4.内业工作4.1 编写专题报告主要包括:①自然条件的分析(要阐明设计区内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不利因素的解决对策);②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现有经济水平、年人均收入、劳力、交通、技术水平、加工业状况、市场情况、今后重点发展方向及主导产品、产业链构想等。
③4.2 进行典型设计(类型结构设计)主要包括:①农林复合经营的类型名称②类型代码③适宜的生境条件④选用的树种、组成、密度及对苗木的要求⑤选用的农作物品种及其比例⑥农、林品种的水平配置与垂直配置方式⑦种植时间⑧抚育管理措施⑨经营年限设计总的要求是:所设计的类型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做到长短效益相结合。
4.3 面积计算在外业区划、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调绘结果,在基本图上分别求出总面积和各种类型的面积及各种辅助设置的面积。
5 效益评估及规划设计方案初审要分析项目的投入与产出,要对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三大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估,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在完成区划、布局,以及类型设计和落实后,要请当地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初审,提出修改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设计。
6.编制规划设计成果主要包括:规划设计说明书、各类图件、典型设计表、各类面积统计表、各类物质需求情况(包括量及使用时间)表、用工与成本预算分年度统计表等。
其中规划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①规划设计任务的来源与要求;②规划区的自然条件特点;③规划区的现有经济水平与发展方向;④总体规划的依据与全面布局说明;⑤各经营类型(典型)设计的特点瞩目管理要求;⑥各年度用种苗、劳力、机械、燃料、电力、化肥、农药等物质的数量;⑦各种效益的预测及评估;⑧整个项目实施的年限等。
7.建立试验示范区新物种、新技术的应用及新的复合系统的建立,均需建立试验区来观测与评估。
第四节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农林复合系统发展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它是复合经营研究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1.结构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确定系统的物种组成。
即选择适宜共生的树种、作物品种及动物品种或其他搭配物种。
②确定所选定的物种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③确定所选定的组分的空间位置,安排种值的先后顺序方法:①在进行结构设计前,首先要进行规划。
规划是解决设计地区的总体布局与近、中、远期的合理安排问题。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的布局、发展规模(面积与时限)、各经营类型的典型设计的特点与管理要求、各年度所需物耗数量、各种效益预估等。
最后还要提交规划图、规划设计说明书、各行业分类面积统计表、种苗用量分阶分类分年度统计表、用工量与投入预算分年度统计表等。
②在规划基础上,进行复合经营模式的结构设计在进行结构(模式)设计时,应当充分借鉴以往设计的成功经验;运用各种可能得到的相关数据和结果对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尽量利用定位观察所积累的基础资料,运用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充分应用生态学理论揭示系统内的各种问题。
2.1 物种选择选择物种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④产品的种类及其用途⑤所选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及各物种间的种间关系⑥稳定性和可行性⑦高效性⑧物种的多样性及互补性2.2 系统组分间的配比关系的确定①依据食物链关系确定②考虑经济价值及市场需求③依据各物种在系统中的地位及主次关系确定④生产者的需求⑤利用线性规划确定2.3 复合系统组成成分的选择原则及要求具体选择原则及要求如下:①所选物种的生态位不应重叠,以减缓或避免竞争②尽量选择具有共生互利作用的物种,能提高土地的总生产力③组分的搭配应以提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为目标④所选物种应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具体就是做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并且要尽量以当地种为主,引进种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