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班达群岛, 香料之岛的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必修课08丨香料是如何带来地理大发现的?

世界地理必修课08丨香料是如何带来地理大发现的?

世界地理必修课08香料是如何带来地理大发现的?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多雨,非常适合种植橡胶、棕榈等热带植物,这些植物也是东南亚如今主要的经济作物。

但是在古代,东南亚最有名的经济作物却不是这些,而是各种香料,它甚至改变过人类对整个地球的认知进程。

下面我就跟你说一说这背后的故事。

| 欧洲人为什么离不开香料?如今我们在做菜时经常会用到一些香料,比如胡椒、肉桂、丁香、肉豆蔻等等。

没人会把香料当成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在古代,香料却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货物。

以至于人们会不远万里找寻它们的产地,收购并且贩卖它们。

前面提到的这些香料,都是原产自热带的。

胡椒和肉桂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而丁香和肉豆蔻原产于如今的印度尼西亚。

肉豆蔻,来源《科勒药用植物》其中丁香产自马鲁古群岛,肉豆蔻产自班达群岛。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马鲁古群岛了,当时欧洲人管它叫做香料群岛。

丁香,来源《科勒药用植物》这些香料很早就传播到了欧洲。

考古学家曾在欧洲各地找到过许多古罗马时期的胡椒罐,说明在那个时候胡椒已经成了欧洲人的调味料。

到了中世纪,欧洲的富裕阶层更是离不开香料。

那时候的食物保存技术有限,尤其是到了冬季,食物种类很单调,一些食物经过长时间储存,味道也不新鲜。

这就需要用香料来调味。

除了用作调味品,香料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比如人们把香料当做药品,认为它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香料还可以用来制作香水等化妆品。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卫生条件有限,即使是贵族也没有机会经常洗澡,于是就需要大量使用香水。

这样一来,那些贩卖香料的商人,往往也制作药物和香水出售。

此外,人们还把香料用在宗教仪式上。

不过,这些香料的产地离欧洲都很远,需要由阿拉伯商人带到欧洲。

在陆地上,香料一般要先经过中亚,再运到东西方的交通枢纽君士坦丁堡。

如果是走海路,就要穿越印度洋到达红海,最后才转卖给欧洲的商人。

对于这些香料的产地,阿拉伯商人是严格保密的,于是欧洲人一直不太清楚它们产自哪里,只知道它们来自东方。

印度尼西亚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的丰富香氛

印度尼西亚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的丰富香氛

印度尼西亚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的丰富香氛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岛国之一,是一个拥有丰富香料资源的国家。

从古至今,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种植和调味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带领您探索印度尼西亚香料种植的历史背景、不同香料的特点和应用,以及香料在当地饮食中的重要意义。

一、香料种植的历史背景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度尼西亚就开始栽培丁香、肉桂、豆蔻等香料植物。

当时,这些香料不仅被用于调味,还是贵族享用的珍贵商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尼西亚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香料供应国之一。

二、印度尼西亚的主要香料种类1. 丁香丁香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香料之一,以其独特的芳香而闻名。

印度尼西亚丁香的主要产地位于马鲁古群岛,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丁香的生长。

丁香具有温暖、芳香的味道,广泛用于烹饪、糕点制作以及饮料中。

2. 肉桂肉桂是另一种重要的印度尼西亚香料。

它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和巴厘岛等地。

肉桂的香气辛辣而芳香,常被用于调味品和甜点制作中,为食物增添独特的风味。

3. 豆蔻豆蔻是印度尼西亚传统菜肴中常用的香料之一。

印度尼西亚的豆蔻分为绿豆蔻和黑豆蔻两种,它们的味道略有不同。

豆蔻常用于炖煮肉类、制作咖喱以及调制饮品。

4. 丝兰丝兰是一种印度尼西亚特有的香料,主要生长于新几内亚地区。

这种香料的味道带有清新的柑橘气息,常被用于糕点制作和饮料中。

丝兰还常用于药物和护肤品的制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三、香料在印度尼西亚饮食中的重要意义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饮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印度尼西亚菜肴以其丰富多样的口味和丰盛的香气而闻名。

香料不仅能为食物带来美味的味道,还具有提神、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

印度尼西亚人热衷于使用香料调制各式佳肴,使得他们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

除了用于调味之外,印度尼西亚的香料还常被用于制作蜡烛、香水和药膏等产品。

这些产品在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仪式和庆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场合增添庄重和神秘的氛围。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香料是印度尼西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烹饪中的调味品,更是国家的一张名片。

在印度尼西亚,香料丰富多样,种植和使用香料的传统源远流长。

本文将探讨印度尼西亚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的背景、特点以及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一、香料种植的历史与背景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印度尼西亚古代,当时香料是与印尼群岛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

在13世纪,香料成为印度尼西亚与欧洲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丁香、香兰和肉豆蔻等。

印度尼西亚自古就是世界上香料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得益于该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温暖湿润,加上肥沃的土壤,这些条件使得香料在这里生长繁茂。

二、主要香料种植情况1.丁香种植丁香是印度尼西亚的重要香料之一,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马鲁古群岛。

这里生长着最好质量的丁香,有着浓郁的香味,所以被誉为“香料之王”。

印度尼西亚的丁香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香兰种植香兰是印度尼西亚另一种重要的香料,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岛的达仁区。

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香兰种植,在这里栽种的香兰香气浓郁,被誉为“香草之王”。

3.黑胡椒种植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上三大黑胡椒出口国之一,黑胡椒主要产自印度尼西亚的北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和望加锡等地。

由于印度尼西亚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这里种植出的黑胡椒颗粒饱满、辛辣浓郁。

三、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调味文化中的地位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烹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地人善于利用各种香料来调配出丰富多样的口味,给菜肴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烹饪中使用的香料包括姜黄、大蒜、辣椒、茴香、豆蔻、指甲花等。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菜肴如印尼炒饭、沙爹、印尼炖肉等,都少不了各种香料的调配。

不同的香料调配出不同的特色口味,给人以深深的印度尼西亚风情。

此外,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地居民常常用香料来为房间增添香气,并且信奉香料具有净化空气和驱邪的作用。

印度尼西亚的群岛文明东南亚历史的宝藏之一

印度尼西亚的群岛文明东南亚历史的宝藏之一

印度尼西亚的群岛文明东南亚历史的宝藏之一印度尼西亚的群岛文明——东南亚历史的宝藏之一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由数千个岛屿组成。

作为东南亚历史的宝藏之一,印度尼西亚拥有悠久而丰富的群岛文明,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各个时代的辉煌与繁荣。

一、古代群岛文明的兴起印度尼西亚的群岛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6世纪的古代时期。

这一时期,各个岛屿上的王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巽他王国、斯里维杰亚亚王国、马杜拉王国等。

这些王国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政治体系,并在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群岛文明中,巽他王国是最为著名的之一。

该王国位于苏门答腊岛,公元7世纪至13世纪之间达到了鼎盛时期。

巽他王国的统治者拥有稳固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同时赞助艺术和宗教建筑的建设。

巽他王国的庙宇和佛塔遗址至今仍为世人所瞩目。

二、印尼的文化多样性印度尼西亚作为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

各个岛屿上的民族包括爪哇人、苏拉威西人、巴厘人、明鲁人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宗教和传统文化。

这种多样性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一个文化宝库,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索。

在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中,受到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最为深远。

这些宗教的传入,不仅改变了印度尼西亚的宗教信仰,也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建筑和文学等方面。

例如,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被誉为印尼的文化之岛,岛上的寺庙、传统舞蹈和戏剧艺术都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

三、东南亚贸易的枢纽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印度尼西亚在古代就成为东南亚贸易的枢纽之一。

从印度尼西亚港口出发的船只将传统文化、商品和宗教传播到了周边地区。

同时,这些贸易活动也带来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其中最著名的贸易港口之一是印度尼西亚的巴图拉港。

巴图拉港位于爪哇岛中部,曾经是古代巽他王国的中心港口。

巴图拉港不仅是商贸活动的热点,也促进了瓷器、纺织品和香料等商品的流通。

这一时期的巴图拉港成为东南亚最繁荣的港口之一。

香料之国

香料之国

香料之国摩鹿加群岛(印尼语:Kepulauan Maluku,又译马鲁古群岛,有时也会被称为“东印度群岛[注 1]”)位臵处于苏拉威西岛东面、新几内亚西面以及帝汶北面,为印度尼西亚境内众多群岛板块之一,是马来群岛的组部分。

中国和欧洲传统上称为香料群岛者,多指这个群岛。

释名“香料群岛”是公元15世纪前后欧洲国家对东南亚盛产香辛料的岛屿的泛名。

它说明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香辛料的渴求,也是导致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展开的其中一个原因。

行政划分 1950年,摩鹿加群岛成为印尼下辖的一个独立省份。

1999年,该群岛被划分为马鲁古省和北马鲁古省两个行政区。

地理该群岛内大多数岛屿为气候湿润的山地,其中部分岛屿存在活火山。

岛上雨林被茂盛的植被所围绕,所出产的农作物有西米、水稻以及豆蔻、丁香等香料。

居民摩鹿加群岛当地居民大部分是身为土著的美拉尼西亚人(Melanesian),但其人数曾在早期的殖民统治下急剧减少。

到了荷属东印度时期,大量马来人开始从北面逐渐移入此地。

宗教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此地的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一直持续不断。

东起:婆罗洲,苏拉威西岛,摩鹿加群岛,巴布亚省的鸟头半岛东罗马帝国的消失在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国都君士坦丁堡陷落于鄂图曼帝国(土耳其人)手中前,欧洲各国一齐依靠黑海附近之陆路通往印度、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

然而当1453年东罗马帝国溃败灭亡后,欧洲人无法突破土耳其人的疆土,使部分依赖买卖丝绸、宝石及香辣料的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故此欧洲人决定找出一条航线绕过土耳其帝国直达远东,直接与香料群岛居民交易。

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建造大量船队,向南部及西部持续航行。

往西部的船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往南的船队则发现并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及东南亚一1带。

完成航路开发后,欧洲人便重新进行香料贸易。

然而经海路前往东南亚比经陆路远得多,航程亦比从前长了几倍,加上欧陆需求急剧上升,使香料严重供不应求。

印度尼西亚农业棕榈油与香料的重要来源

印度尼西亚农业棕榈油与香料的重要来源

印度尼西亚农业棕榈油与香料的重要来源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和香料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全球农业棕榈油和香料的重要供应国。

本文将介绍印度尼西亚农业棕榈油与香料的重要来源,探讨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业的发展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业起源于19世纪,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该国的棕榈油生产逐渐扩大。

如今,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占据了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近60%。

这种迅猛的发展离不开印度尼西亚拥有广阔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棕榈树能够在该国茁壮成长。

同时,印度尼西亚政府的政策也对棕榈油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府提供土地使用权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农业棕榈油种植和加工。

这些政策为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的应用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清洁剂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方面,棕榈油被用作食用油和食品添加剂,用于烹饪、制作糕点、咖喱和炸薯条等。

其独特的抗氧化性能和抗菌能力,使其成为食品保鲜剂和防腐剂的理想替代品。

此外,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也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制造。

棕榈油中富含的维生素E和天然油脂,能够滋润皮肤、修复损伤,并具有良好的抗衰老效果。

因此,许多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选择使用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作为原材料。

此外,印度尼西亚棕榈油还被用作清洁剂的原料,如洗衣粉、洗洁精和洗碗液等。

棕榈油在清洁剂中起到了去污、分散和乳化的作用,能够有效清洁各种污渍,并给予清洁产品良好的润滑性。

三、印度尼西亚香料产业的发展除了棕榈油,印度尼西亚还是世界上重要的香料生产国之一。

该国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印度尼西亚主要生产和出口的香料包括肉桂、丁香、豆蔻和肉荳蔻等。

这些香料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香水等行业。

地理知识知识: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

地理知识知识: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

地理知识知识: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位于东南亚。

作为一个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国度,印度尼西亚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其大自然、文化和历史。

历史与文化印度尼西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自古以来,这里就有许多原住民族居住。

在公元7世纪至16世纪间,印度尼西亚分别被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王国统治。

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也逐渐传入这里,并成为印度尼西亚的主要信仰之一。

在现代历史上,印度尼西亚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波折和变革。

1945年印尼宣布独立,但直到1950年代末期才真正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1965年,一场政变发生,苏哈托上台成为总统,并实行了长达30年的威权主义政治。

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多样性也令人称奇。

由于历史上不同的统治者和宗教传入,印度尼西亚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巴厘岛就是典型的例子,巴厘岛文化固执保持了许多独特而古老的传统和方式。

音乐、舞蹈和戏剧也是印度尼西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和自然环境印度尼西亚位于地球的赤道附近,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印度尼西亚热带气候,气温平均在21至33摄氏度之间,四季如夏,风景如画。

印度尼西亚海域面积超过3百万平方公里,海洋生物丰富,被誉为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印度尼西亚还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如巴厘岛的库塔海滩、兰卡威岛的亚望海滩、邦加岛的大宫滩等等。

此外,印度尼西亚还拥有众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苏门答腊岛上生活的猩猩和虎。

此外,印尼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国家之一,火山和地震也是该国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

经济和政治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龙头之一。

工业、农业和矿业是印度尼西亚经济的三大支柱。

印度尼西亚的工业已经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电子技术和汽车工业,已经成为该国的经济支柱之一。

农业也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产业之一,其中以咖啡、橡胶、棕榈油、糖和乳制品为主要产品。

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形势也对该国的经济产生了影响。

香料之路

香料之路

香料之路人们都知道“丝绸之路”,但知道“香料之路”的人却很少。

“香料之路”起点是盛产香料的东南亚,终点是欧洲。

当年,哥伦布、达·伽马为了探索这条路导致了地理大发现。

实际上,那些伟大的发现只是他们寻找香料和黄金时的副产品。

公元1492年的春天,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意大利布商的儿子,在认真读完《马可波罗游记》后,决定从水路去往神秘的东方。

在他的极力游说下,西班牙国王同意资助这次远航,并封他为大西洋海军大元帅。

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岛屿与陆地的总督。

他还将拥有新发现领土全部财物的十分之一,并且一概免税。

这个人就是哥伦布。

而他的心中,远航的最大动力却是来自遥远东方的香料,那才是真正的财富。

历史与哥伦布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他数次远航,最终没有到达盛产香料的东方。

却在追寻“香料之路”中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大陆。

当他晚年在凄苦交加中死去时,心中怕是仍怀着遗憾吧。

今天的人们已无法想象那时香料的昂贵程度。

与哥伦布同时代的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99年率领满载香料的船队从印度返回葡萄牙,此行所获纯利润竟达航行费用的60倍。

即使是20年后的麦哲伦那次悲惨的环球航行,历时3年零16天,出发时的275人,归来时仅剩31人。

但原来5条船中仅剩的一条回到西班牙的船,由于装满了香料,出售后得到的钱,偿还远航的全部费用外,竟还有多余。

如此巨大的利润刺激下,冒险家们一个接一个地上路了。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找到盛产香料的地方,开辟海上贸易航线。

然而,在寻找香料的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各大洋中一系列的岛屿。

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逐步搞清了地表上的海陆轮廓,并由此引发了殖民、物种传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掀开了一页又一页的历史新篇章。

这场由舌尖味蕾引发的地理大发现,对中国人来讲,既缺乏需求的动机,也没有推动的动力。

中国人很早就解决了菜肴的味道问题。

胡椒、肉桂、丁香、豆蔻、檀香这些西方人奉为珍宝的香料,在中国要么本土产,要么有替代品。

历史导致香料价格变代的事件及影响

历史导致香料价格变代的事件及影响

历史导致香料价格变代的事件及影响寻找香料之路的竞争在亚洲南部边缘,自古以来就有一条“香料之路”。

在这条路上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奥斯曼人、威尼斯人,自古就靠香料贸易获取了惊人的利润。

当时,从遥远的东方运送香料到欧洲的贸易线路被称为香料之路。

欧洲对香料的争夺几乎伴随着整个大航海时代。

由于地中海商人对东方商路的垄断,处在大西洋一边的国家迫切寻找打破这种垄断的手段,葡萄牙率先做到了这一点,紧接着是西班牙,之后是英荷两个北海国家对香料的争夺。

为了能到达东方世界,以获取更便宜的香料等商品,在君士坦丁堡关闭了东方的陆上商道之后,世界不经意地打开了另一扇窗口,大航海时代就此到来。

在古罗马时期,特别是罗马征服埃及之后,开通过一条运送胡椒的通道。

从事胡椒贸易的舰队每年都会从阿拉伯海起航前往印度,靠着季风的推动,船队可以顺利往返印度,返航的舰队会停靠在红海的港口中,并通过陆路或运河将胡椒运抵尼罗河,再从尼罗河运到亚历山大港,最后装船运到罗马。

1498年达伽马发现好望角的航线之前,上述路线是运送胡椒和其他香料植物的必经之路。

航海探索的过程异常艰难,死亡率极高,而且往往选出的领导并不可靠,但也总会有意外的收获发生。

例如,早期的航海者虽然未打通东北航线,但却从俄罗斯找到了通向印度且避开地中海商人垄断的商路;英国人哈德逊以探索去香料群岛的东北航线为幌子,获得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点可怜的赞助,却调转船头去北美沿岸寻找西北航线,以为刚发现的一条河(哈德逊河)可以通向香料群岛,但这条河很短,他只发现了曼哈顿岛,尽管如此,这条北美航线对英国也很重要。

葡萄牙人在香料竞赛中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在1471年他们第一次尝试着穿越赤道,绕过好望角,时间才过了40年,他们就成功来到了东南亚的香料群岛。

这些散布在大洋之上群岛的海域差不多有半个欧洲那么大,葡萄牙人在到达之后登上了所有的岛屿并且安排了武装防御。

1511年,重要的香料港口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控制住,几个月之后,他们又造访了其他的群岛。

用来交换曼哈顿的印尼小岛

用来交换曼哈顿的印尼小岛

用来交换曼哈顿的印尼小岛作者:暂无来源:《海外星云》 2017年第22期我们驶出阿拉弗拉海,穿过帝汶海,进入了萨武海。

我们将很快进入佛洛瑞斯海,然后就是班达群岛所在的班达海。

班达群岛也称为香料群岛,由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的11 座郁郁葱葱的岛屿组成。

在航海探险初期,以上这些海洋被阿拉伯商人称为“七大洋”。

在这片地处世界另一端的迷人水域,弥漫着香料的气息。

来到这里,就意味着你已经远离古板的灰色欧洲。

按照古老的海图,你就已经抵达了神秘的“龙之国”。

其实这不止是七大洋;更有可能是100 片海洋。

但这些水域的确非比寻常。

这里有弥漫着香气的微风、绵长缓慢的波浪、出其不意靠近我们的弯弯渔船。

我们乘船前往的是一个历史与传奇的交汇之地。

在这里,传统船只仍然会穿过以往的活火山,前往一个被遗忘的小岛,而它曾令世界变得不同。

在停泊处,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帆船在水面上滑行,此时岸上清真寺里三名宣礼员正在召唤人们祈祷。

两个渔民划着一条小小的独木舟,一边说着早上好,一边把香蕉递给我们。

一阵寒暄(我们叫什么名字?我们从哪里来?都到过哪里?我们要去哪里?)过后,他们的目光转向了我们小船的细部。

我丈夫埃文竭尽全力向他们解释我们1200 万的双体船是如何建造的以及我们使用了什么材料。

但是,他们大部分答案还是通过研究船体的形状得到的。

也许这类似于建筑师或建筑工人探究新建筑的方式;找出那些能解释人们怎样让建筑适应当地天气、景观和文化等方面的细节。

水手和渔夫们为我们造的船要适应一个地方的特点,我们拥有自己的语言。

在印度尼西亚,海洋一直是1.7 万多座岛屿之间的高速公路,船只流露出海洋和人类生活的无数端倪。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船只受树木大小所限,而且从不会前往离家很远的地方。

狭长的渔船非常适合从海滩上启航,还能灵活地穿过波浪。

但是,在印尼还有一种称为“比尼西”的大型帆船,关于它的故事才最为引人入胜。

和我们看到的其他多数船只一样,比尼西帆船大部分的结构也都具传统特色:横梁为手工雕刻;以木钉代替铁钉;接缝处用棉花填充。

昔日的香料王国,今天的印度尼西亚

昔日的香料王国,今天的印度尼西亚

昔日的香料王国,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作者:梁志伟来源:《党员生活·中》2019年第10期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成为欧洲在印尼的最主要势力。

殖民地政策带来了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真真切切地改变了原本殖民地的面貌。

印度尼西亚这个名字的使用、印尼语的产生,以及大量政治党派的成立,都标志着民族主义的发展。

在这个压力下,自20世纪20年代起殖民政府尝试去集权化,并将权力进行有限地下放。

独立时期:觉醒与革命二战期间,日本对于荷印的占领间接地推动了印尼的民族独立运动。

1945年9月,在日本支持下,印度尼西亚名义上宣布独立。

随后,重返印尼群岛的荷兰军队试图恢复战前的殖民统治,印尼民族主义者便同荷兰人发生了武装冲突。

戰争持续到1949年年底,以荷兰政府正式承认印尼独立而告终。

革命虽然使得印尼摆脱殖民统治,但也给新兴的印尼留下了许多问题。

苏加诺时期:“兄长”与伟大刚刚独立的印尼,选择组成联邦政府并采用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

然而,民主并未给印尼带来稳定与发展,反而造成了统治的脆弱。

苏加诺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政治领袖,习惯于像人民的“兄长”一样深入群众,与人民直接沟通来取得人民的支持。

同时,独特的革命经历也将“革命”精神深深烙印在他的执政理念之中。

他在1962年提出,用“有指导民主”来取代议会民主制度,同时采用传统的政治模式来取代现有的政党制度,印尼正式进入半威权的“指导民主时期”。

新秩序时期:“父亲”与发展苏加诺执政期间,社会矛盾、经济矛盾、政治矛盾和种族矛盾不断累积,最终在1965年以一场政变的形式爆发,彻底终结了苏加诺的统治。

印尼至此进入苏哈托威权统治的“新秩序”时期。

苏哈托的威权统治,带有高压特征。

他像是人民的“父亲”一样,高高在上,训导和指挥民众。

“发展”是“新秩序”的另一核心要素,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催生了新兴中产阶层,但贪腐现象仍然严重,发展也并未惠及底层人民。

后苏哈托时代:危机与改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将印尼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和贪腐严重等现象,推到了风口浪尖。

不得不知,原产香料国度印尼的香料

不得不知,原产香料国度印尼的香料

不得不知,原产香料国度印尼的香料
印尼的马鲁古群岛在中世纪就以“香料群岛”闻名于世,所以将印尼称为香料国度一点也不夸张。

在历史上,香料在欧洲的价格甚至一度超过黄金,那么原产于印尼的香料有哪些呢?
一、丁香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丁香生产国。

主要生产地为马鲁古和安汶岛。

医学证明丁香提炼的香精油对牙疼有治疗作用,还能减轻痤疮,减轻掉发。

二、胡椒
胡椒主要使用其果实。

胡椒分为白胡椒和黑胡椒两种。

除了作为调料使用,胡椒也具有药用价值。

如腹泻、伤风感冒等,还能驱寒。

三、肉豆蔻
肉豆蔻是几世纪前欧洲人的主要目标。

目前印尼是肉豆蔻第三大出口国。

美洲也将肉豆蔻作为调料和香水原料。

四、生姜
印尼已成为全球最大生姜生产国。

生姜经常用于驱寒或其他治疗。

当时的殖民者也大力开发土地以种植生姜。

五、肉桂
肉桂可以做成粉末状。

肉桂在殖民者的宴会中是必不可少的菜单,很多客人都会得到肉桂作为伴手礼。

从黄金到零钱——大航海时代的香料贸易(四)

从黄金到零钱——大航海时代的香料贸易(四)

从黄金到零钱——大航海时代的香料贸易(四)印度洋是既地中海与大西洋之后,欧洲航海冒险家的又一大发现,在达伽玛之后的一百年间多桅帆船的航迹不断向东探索,最后冲出印度洋,顺苏门答腊的马六甲海峡直插,进入太平洋。

小时候看《红楼梦》,里面有一句打趣的对白提到了“爪哇岛”。

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因为实在不像中国话。

书下有注解,写道:“古时遥远的岛屿,形容不着边际的意思。

”想来定是个缥缈的传说!再后来,看过一个叫《望乡》的电影,讲的是二战期间日本女子南洋卖春的故事。

提到一个名叫婆罗洲的岛屿,名字听起来依旧很缥缈。

印度尼西亚,有“千岛之国”的美誉,自西向东由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旧称婆罗洲)苏拉维西、伊里安五个主岛和近一万七千个小岛屿组合而成。

今天她相对贫穷落后,但几百年前这里同样是西方人日思夜想的黄金国。

在香料贸易鼎盛的时候,从印度洋购得价值3000英镑的货物,转手在伦敦可以交易到36000英镑。

这是什么概念呢?《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有一个案子,说的是女主角因继承巨额财产而遭到追杀。

这“巨额”是2000英镑。

为了2000英镑可以杀人,就知道36000的含义了吧?并且,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英国,而我们说的故事比他最少还要早200年。

这是难以想象的巨额利益!印尼出产的黄金香料是肉豆蔻。

当时一小袋豆蔻的价值可以抵过伦敦中心区的一幢别墅。

之所以如此贵重,因为它们生长环境比胡椒和肉桂更加隐秘。

印度是大陆半岛,锡兰也好歹算是比较庞大的岛屿。

而生长豆蔻的印尼不仅遥远而且繁杂,她版图内的上万个岛屿,犹如暴风怒涛间的迷宫,烟波浩渺,迷离不知所踪。

正是这种遥远的不可触及感抬升了豆蔻的价码。

婆罗洲以东,伊里安岛以西,散落着如碎玉般的大小岛屿,这里传统上被称为“摩鹿加群岛”,更著名的叫法是“香料群岛”。

我给大家标记了地图:看到了么?红色圈子里面的就是摩鹿加群岛的具体方位,这里是大航海时代开始最贵重香料的产地。

而下面绿色方框里面的是巴厘岛。

东印度群岛

东印度群岛

03 土地 05 经济
目录
02 位置 04 居民
东印度群岛(亦称香料群岛)是公元十五世纪前后欧洲国家对东南亚盛产香料的岛屿的泛名。它说明了当时 欧洲人对东方香料的渴求,也是导致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的一个直接原因。
历史沿革
东印度公司 15世纪,苏门答腊、爪哇和婆罗洲出现一些印度文化影响的王国,相续兴起和衰亡。
14至15世纪,伊斯兰教从中东和印度传入,马来亚的马六甲既是本地区转口贸易中心也是伊斯兰教的传播 中心。
16世纪欧洲人开始殖民统治,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然后被荷兰人驱逐。虽然英国人企图介入东印 度群岛纷争,但终于落入荷兰人控制,葡萄牙人最后只剩下帝汶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取代了欧洲殖民者,这个时期激发了民族主义的成长和战后新国家的诞生:印 度尼西亚(1949)、马来西亚(1963)、巴布亚新几内亚(1975)和文莱(1984)。
虽然本地区不是世界大贸易集团之一;但这里占世界天然橡胶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和锡的出口量1/3左右。印 尼只有1/7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制造业,其余国家则占到10%∼25%。乡村工业有橡胶和棕油的初加工、小规模碾 米、砖瓦业。城市工业有大规模碾米、橡胶二次加工、炼锡和纺织,还有玻璃、肥皂、香烟及其他消费......
居民
东印度群岛的主要居民似乎是从东南亚及南亚大陆移来的。
在本地区的原始居民中有矮黑人(Negroid),亦称尼格利陀人(Negritos)。他们被约在4,000年前开始 从亚洲大陆入境的原古马来人(Proto-Malays)所取代或吸收,原古马来人带来水稻种植与家畜饲养技能。约在 西元前3世纪从东南亚来的马来人接踵而至,散布到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各地,他们然后又被继来的民族如孟-高 棉、泰、缅人挤出亚洲大陆(马来半岛除外)或吸收掉。

印度尼西亚的茶与香料贸易东南亚的财富之路

印度尼西亚的茶与香料贸易东南亚的财富之路

印度尼西亚的茶与香料贸易东南亚的财富之路印度尼西亚的茶与香料贸易- 东南亚的财富之路茶叶和香料一直以来都是东南亚国家的珍贵资源,而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自古以来就以其丰富的茶叶和香料贸易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印度尼西亚的茶与香料贸易对于东南亚财富之路的影响。

第一部分:印度尼西亚的茶叶贸易茶叶在世界上广泛流通,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

而印度尼西亚的茶叶贸易起源于17世纪,受到荷兰殖民统治的影响。

荷兰人将茶叶种植引进印度尼西亚,并大规模种植在爪哇岛,随后开始大规模出口。

印度尼西亚的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茶叶贸易的繁荣使得印度尼西亚从殖民地国家逐渐转变为茶叶生产和贸易的核心地区。

茶叶种植业不仅为印度尼西亚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收入,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茶叶的种植和加工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茶叶相关产业的兴起,例如茶叶加工厂、包装厂等。

第二部分:印度尼西亚的香料贸易香料是印度尼西亚特有的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种。

印度尼西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香料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得印度尼西亚的香料贸易具备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贸易主要包括肉桂、丁香、豆蔻等。

这些香料不仅在食品制作中广泛使用,还被用于制药和香水等行业。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以其独特的香味和高品质而享誉全球。

香料贸易的兴起为印度尼西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收入。

第三部分:茶与香料贸易对东南亚的财富之路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的茶与香料贸易不仅对自身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东南亚地区的财富之路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茶与香料贸易极大地促进了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强了区域经济的联系。

茶叶和香料在东南亚地区的交换和贸易,使得不同国家之间能够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其次,茶与香料贸易也为东南亚地区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的历史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的历史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的历史雅加达,印度尼西亚首都和最大城市,是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雅加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当时这个地区是一个小渔村。

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加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并经历了很多历史事件和变迁。

古代雅加达地区最早由印度尼西亚原住民部落占据,他们是来自爪哇岛的部落,这里的大片土地肥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公元4世纪,占据这一地区的苏奈斯人将它称为“雅加达”,意为“胜利之地”。

苏奈斯王国是一个重要的海上王国,掌握着印度尼西亚海峡的航线,因此雅加达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

在古代,雅加达经历了许多不同王国的统治,包括苏奈斯王国、巴拿威王国和葡萄牙殖民地。

这些王国和殖民者的影响给雅加达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例如,葡萄牙殖民者在16世纪初建立了位于雅加达市中心的巴杰冷城堡,这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和军事要塞。

如今,这座城堡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在17世纪后期,荷兰东印度公司把雅加达作为他们在东南亚的重要基地,他们重建了城市并将其命名为“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成为了荷兰殖民帝国在东印度群岛的政治和商业中心。

荷兰人在这里建立了许多殖民建筑物,其中包括美丽的教堂、政府建筑和住宅,这些建筑物至今仍为雅加达的城市风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20世纪早期,雅加达成为了印尼独立斗争的中心。

1945年,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雅加达成为新成立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首都。

然而,雅加达在独立后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增长,挑战着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

至今,雅加达仍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污染和低洼地区的洪水等问题。

尽管面临许多挑战,雅加达作为印度尼西亚的首都和文化中心,仍然吸引着许多人们前来探索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

雅加达的博物馆、清真寺和历史遗迹都是游客们的热门景点。

而在这座国际大都市,人们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验到印度尼西亚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浅议亚洲香料贸易与印尼马鲁古群岛的社会文化变迁

浅议亚洲香料贸易与印尼马鲁古群岛的社会文化变迁

浅议亚洲香料贸易与印尼马鲁古群岛的社会文化变迁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研究背景香料贸易对于世界近代史有深远的影响。

15 至16 世纪欧洲开启地理大发现及大航海时代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是欧洲为了突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东方香料的现实困境,各国积极发展航海技术,企图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航线。

最终由葡萄牙率先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抵达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

1511 年,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 Alfonso de Albuquerque) 统领葡萄牙舰队攻陷马六甲( Melaka) 后,隔年旋即派遣安东尼奥·德·阿布鲁( António de Abreu) 率领3 艘帆船,在马来领航员的指引下继续往东航行,找到了丁香与肉豆蔻的产地———马鲁古群岛( Maluku Islands) 。

葡萄牙簿记员托梅·皮莱资( Tomé Pires) 为这一次航行撰写了《东方列国志》( Suma Oriental) ,他在书里记载: “马来商人说,神为檀香造了帝汶,为肉豆蔻皮造了班达,为丁香造了马鲁古,这些商品在世上其他地方闻所未闻; 而我非常努力地询问他们,是否其他地方有这些商品,所有人都说没有。

”①阿尔布克尔克在马鲁古群岛首次的贸易行动为葡萄牙王室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这个消息激发了欧洲其他王国探索香料群岛的兴趣。

此后三百年间,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和法国为了独占香料贸易与抢夺殖民据点,在马鲁古群岛展开长期、激烈的斗争。

范·勒尔( van Leur) 曾经指出,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史观,错误地认为欧洲的殖民和贸易活动以及伴随这些活动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为印尼带来了新的商品、资本、作物、技术、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最终促进了印尼的社会发展,并剧烈地改变了这里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贸易网络①。

欧洲中世纪生活用品考

欧洲中世纪生活用品考

现在西方的很多主要的食品在中古时尚还未传入欧洲,如土豆、番薯、玉米、西红柿等等,而在上古时甚至连豆子都没有,除了主食小麦大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外(但是烹饪方法今古也差别很大),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今古是区别很大的。

百年战争的时候,人们吃面包,奶酪,腌肥肉,炖菜,家禽,蛋类,那些封建领主还有野猪啊、鹿啊什么的野味可以吃,还有甜食,做成城堡形状的烤面团、用面糊、蜂蜜和水果做成灰白色猪肠子状的甜食等等。

那个时候的面包~~~味道不会很好。

古代欧洲因为没有充足的饲料,所以在过冬的时候经常把不留做种畜的牲畜都杀掉做咸肉。

没有肉桂、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咸肉的味道也是很恐怖的。

咸肉的一大好处是出门不用另带盐了,吃饭是切下一小片和其他菜一起煮就行了,这也说明了咸肉为什么都咸得让人受不了的原因。

所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在探索香料航道。

香料、黄金、丝绸,这是中世纪西方国家梦寐以求的东西。

前者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每一艘自东方满载香料回来的航船,获得的巨额利润,驱使人们不畏惊涛骇浪,远涉重洋,倒霉的成了异国亡魂,幸运的一夜暴富。

由此出现的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掠夺行径,殖民时代的血与火……一磅豆蔻可以换一群羊,一磅丁香等于三倍重量的黄金,这样的买卖,就是杀头都有人会抢着做!“南洋一个穷困的土人每顿饭使用的香料是在欧洲的国王也不敢想象的奢侈享受…”还有,我看过一个描述东南亚穷孩子饮食的话,谈到他每天只能吃和捣碎的香料(不知道是那种香料)混在一起的米饭………………我想他每顿所吃香料的价值如果在欧洲足够享受满汉全席了吧^-^!熏肉的香味跟熏的木材关系很大,以前德国农村也像我们这边一样用柏树等的树枝熏,会有很不错的香味。

其实真正熏肉的香味不在于香料而在于肉和烟熏相互作用后释放出来的香味这才是最自然的。

中世纪欧洲其实一般老百姓哪里能天天吃肉,多半有些面包就不错了。

一天到晚忙死忙活,也没什么功夫注意烹调。

只有贵族老爷才那么讲究。

写南洋地名来历,从地名所包含的文化一方面来写

写南洋地名来历,从地名所包含的文化一方面来写

写南洋地名来历,从地名所包含的文化一方面来写
南洋是指中国古代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南洋地名的来历常常与其所包含的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以下是几个南洋地名的例子和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1. 新加坡(Singapore):新加坡一词源自马来语“Singapura”,意为“狮城”。

传说中,狮子是新加坡的守护者,而拉惹(马来人的贵族)斯里伊士榄母(Sang Nila Utama)就是在这里发现了一只狮子,因此将该地命名为“Singapura”。

2. 巴厘岛(Bali):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旅游热点,其名字可能来自古巴厘文字,意为“祈福”或“祭祀之岛”。

巴厘岛是印度教文化的重要中心,许多寺庙、传统舞蹈和习俗都反映着这一文化。

3. 马尼拉(Manila):马尼拉是菲律宾的首都,其名字可能来自马来语的“Maynilad”,这也是菲律宾的古老王国之一。

马尼拉是菲律宾与西班牙殖民时期相结合的象征,这里的建筑和街道布局都带有西班牙的风格。

4. 罗兴亚邦(Rakhine State):罗兴亚邦位于缅甸西部,在该地的罗兴亚人是该地区的主要民族。

罗兴亚邦的名称可能来自罗兴亚王朝,该王朝在15至18世纪期间统治了该地区。

罗兴亚人的文化传统深受佛教影响,他们的语言、宗教和艺术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这些南洋地名的来历充满了传说和历史,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中国古代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和关系。

这些地名中包含的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地域的特色,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尼班达群岛,香料之岛的前世今生
作者:杜晶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2019年第07期
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一万七千多个岛屿组成,是名副其实的“千岛之国”,星罗棋布的群岛让印尼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潜水天堂。

在印度尼西亚的东北部,有一个十余座小火山组成的岛群,由3座岛屿围绕着的海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岛屿所处的位置是印度尼西亚最深的海——班达海,水中珊瑚丛生,形成一座神秘的“水中花园”,不仅鱼虾成群,还有大量的锤头鲨出没。

与世隔绝、香料岛屿、殖民历史、与鲨共舞……是班达群岛的魅力标签。

欧洲史上神秘的东南亚小岛
班达群岛周围没有相邻的城市和陆地,离最近的大城市安汶(Ambon)也有200多公里,岛上居民大部分是爪哇人和望加锡人。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岛,在19世纪以前,是世界上唯一生产肉豆蔻和豆蔻皮的地方,班达群岛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欧洲人趋之若鹜的神秘之岛。

为了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香料群岛,控制香料贸易市场,航海大国荷兰、西班牙、英国之间曾展开激烈的竞争。

这些香料岛屿最终被荷兰人找到,17世纪初期,荷兰在印尼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对香料群岛的贸易控制。

一种叫做“比尼西”(Phinisi)的大型帆船开始频繁地穿梭于陆海之间,这种手工打造横梁、用木钉代替铁钉并在接缝处用棉花填充的印尼特色船只成为了当时运送香料和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

紧接着,英国在1616年也不甘示弱地在隔壁的班达卢恩岛宣布获得它的殖民统治权,并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英、荷两国开始了争夺香料的拉锯战。

为了保住对香料的贸易控制,1677年,荷兰与英国签订协议,荷兰人获得对班达卢恩岛的控制权。

如今,印尼班达人早已重新控制了他们的11个岛屿和他们的肉豆蔻。

岛上除了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曾建造的建筑留下的废墟外,已没有多少荷兰人或英国人留下的痕迹。

来到班达群岛,除了享受和其他海岛无异的潜水度假外,还可以漫步岛中,游览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年留下的堡垒,看着过往的比尼西帆船,坐在海边,感受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曾掀起过的风起云涌。

古堡驻城豆蔻飘香
班达奈拉岛(Banda Neira)是班达群岛主要的陆上活动地点,大部分的港口、机场和酒店都集中在班达奈拉岛,岛上的交通干道大部分都是柏油马路,在郁郁葱葱的树下漫步,闲逛,半天或一天就能走完整个小岛。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荷兰棱堡(Fort Belgica)就设立在此,这无疑是小岛上最著名的景点。

这是一座建于17世纪的五角棱堡,共有三层,并设有多门火炮,能容纳400名驻兵,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堡垒,是集几何、数学与建筑学于一体的军事艺术,对殖民时代的军事和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5年1月,这座堡垒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站在棱堡上可以俯瞰全岛,可以想象当时荷兰军官穿着军装手持武器在这里巡逻,监视着岛上一举一动的场景。

班达奈拉岛对面的班达火山(Banda Api)是一座活火山,高约640米,这座火山是葡萄牙帝国与荷兰王国在该地区进行香料贸易争夺战时被发现的。

班达火山的西北角隐藏着被埋没在海平面下的火山口,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在1988年,山中有登山道,可以徒步爬上去,站在山顶眺望海面上的大小岛屿,殖民统治时期的贸易争夺、商船往来与帝国争斗在这偌大的太平洋上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历史的长河里,天大的事也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终究都会归于平静。

班达群岛上最大的岛屿Banda Besar上大部分都是当地居民的民宅,色彩斑斓的墙壁和屋顶,安静又不失活泼。

这里是香料的主产区,在岛上闲逛,每走几步路就能看到当地居民在晒香料。

走进香料园,园林主人会热情地接待你并为你讲解肉豆蔻的历史、结构还有采摘的方法,你可以接过园林主人递过来的采收工具,亲自体验一把采摘香料的经历。

除了肉豆蔻,园子里还种植着豆蔻皮、丁香、杏仁等香料。

岛上还有一块纪念碑,纪念碑的正面刻画着丁香和肉豆蔻的图案,据说在荷兰殖民时代,若将肉豆蔻卖给荷兰以外的国家,当地人就会受到处罚,这块纪念碑记录的就是当时殖民统治下的种种事件。

当年荷兰王国不惜牺牲掉一座曼哈顿岛换来的香料,正随意地躺在铺好的垫布上晒着太阳,或被当地人制成各种咖啡、茶包、饼干等伴手礼,等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尝尝鲜,只有路边若隐若现的残存砖墙在讲述着当年的历史故事。

跳岛之旅与鲨共舞
班达群岛是世界著名的潜水地之一,清澈辽阔的海域和分布在火山边缘的热带岛屿,为珊瑚礁和水生生物提供了绝佳的生活环境。

在奈拉岛的Batu Kapai岩石潜水,可以欣赏到绚丽的珊瑚礁和栖息于此的波鳐以及在Suanggi小岛港口翱翔的海鸟群;Nil Desperandum岛,意为“不要绝望”,这座岛的名字来源于一艘搁浅在珊瑚礁里的船,多处悬空的环状珊瑚岛将一艘小船整个包围起来,在附近的深水海域潜水,有机会看到双髻鯊、丝鲨、灰礁鲨等大型鱼类;维塔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在这里潜水除了可以看到体型庞大的双髻鲨和隆头鱼出没以外,水
下还有长达10米的鹿角桌珊瑚群;阿罗海峡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潜水目的地之一,水下能见度极佳,这里聚集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除了各类大型鲨鱼,还可以与领航鲸一起共泳。

班达群岛的潜水季节为每年的9~12月,以及3~5月,其中最佳的潜水季节在10月中旬到12月,这段时间是锤头鲨最常出没的季节。

在班达群岛的Banda Run岛和Hatta岛上有潜店,提供各种潜水服务。

傍晚无事时可在海滩上看成群的海鸟,等夕阳落入海平线,繁星把夜空点亮,或走到街上的咖啡店和路边摊,点一份当地的特色美食,想象着当年如果荷兰没有用现在的纽约来交换这座香料之岛,现在的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历史不可重来,结果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在这安静的小岛之上,好好享受这一份难得的悠闲时光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