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味用量
中药用大方、重方治病疗味数剂量剂数
中药用大方、重方治病疗味数剂量剂数中药用大方、重方治病疗效高吗?这很值得商讨。
有的大夫一开方有30多味药,不少味量超过30克。
一开6剂、10剂,有必要吗?药味过多、过重、不仅浪费药品,也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先看着古今名医的处方情况:1.味数。
只要辨证准确,施治对证,药味虽少但能取得良效。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113方,每分中超过8味的仅有10方,5味以下的有73方,占64%。
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160方,超过10味的仅有7方,5味以下的有75方,占46%。
中药不能搞“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社会上流传着:“药过十二、三,大夫不沾边,没读圣贤书,哪敢把脉参。
”不是很好的写照吗?2.剂量。
药味的轻重至关重要、有的处方每味超过30克,甚至达60克,祛邪药量过大能破坏元气,损害身体;滋补药量大也能引起不良后果。
如人参用量过大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已屡见不鲜。
过去很多名老中医用量少而精准,每能获良效。
这足以证明,并非剂量越大越好。
另外,很多药物因使用剂量不同而功效不同、更不能盲目求大剂量。
如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常用药量为3~10克。
但在临床应用时,3~6克升阳举陷效果较好,6~12克则疏肝解郁效佳、若要疏散退热,多用到12-24克。
3.剂数。
治病的剂量也值得探讨,如祛邪药物一般3剂即可、尤其对年老体弱、婴幼儿患者,因病情复杂危急,朝夕多变,更应慎之。
有的大夫看病,处方动辄6剂、10剂、20剂,大凡不必,尤其急症祛邪的药,用之过多副作用甚大,如辨证准确,用药果断,一二剂即愈,其余的不是都要白白扔掉?惜哉!先贤与专家们的用药,如同精兵猛将、药味虽少却取得良好疗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中药的用量
中药的用量/中药用量
中药的用量
中药的用药量,也称为剂量,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指方剂中每味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剂量采用公制,以克为单位,即1kg=1000g。
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规定可按1市两(16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
中药用量的大小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药物的性质:药性平和者,用量宜大;药性峻猛、有毒者,用量宜小。
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小;质重无毒的矿物、贝类药,用量宜大;贵重药物用量一般宜小。
2.配伍、剂型:单味药的剂量应大;复方药味多的用量可相应小些。
同一药物在复方中作主药较作辅药用量大。
剂型不同,用量也有别。
入汤剂要比入丸散剂的用量大。
3.病情、体质、年龄:一般病情轻,病程长,病势缓用量宜小;病情重,病程短,病势急用量宜大。
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
一般老人、小儿的用量较小。
此外,还应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气候、季节及地域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中药剂量标准表
中药剂量标准表一、草本植物类1.甘草:一般用量为3-9克,但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益气宜炙用。
2.黄芪:一般用量为9-30克,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宜生用。
3.白术:一般用量为9-15克,益气健脾宜炒用,固表止汗宜生用。
4.茯苓:一般用量为9-15克,利水渗湿宜生用,健脾宁心宜炙用。
5.当归:一般用量为9-15克,补血活血宜酒炙用,活血行瘀宜生用。
6.川芎:一般用量为3-9克,活血行气宜生用,止痛宜酒炙用。
7.菊花:一般用量为3-9克,疏散风热宜生用,平肝明目宜黄菊花或白菊花。
8.葛根:一般用量为9-15克,解肌退热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9.羌活:一般用量为3-9克,散寒祛风宜生用,止痛宜炒用。
10.白芍:一般用量为9-15克,平肝敛阴宜生用,养血调经宜炒用。
二、灌木植物类1.玫瑰花:一般用量为3-6克,疏肝解郁宜生用,活血散瘀宜醋制。
2.木棉花:一般用量为9-15克,清热利湿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3.款冬花:一般用量为9-15克,润肺止咳宜蜜炙用。
4.腊梅花:一般用量为3-9克,解暑生津宜生用,止咳化痰宜蒸用。
5.夏枯草:一般用量为9-15克,清肝明目宜生用,解毒消肿宜炒用。
6.金银花:一般用量为3-9克,清热解毒宜生用,解表疏风宜蜜炙用。
7.茵陈:一般用量为9-15克,利胆退黄宜生用,祛湿止痒宜茵陈蒿。
8.枇杷叶:一般用量为9-15克,清肺止咳宜蜜炙用。
9.蒲公英:一般用量为9-15克,清热解毒宜生用,消痈散结宜醋炙用。
10.红花:一般用量为3-9克,活血通经宜生用。
三、藤本植物类1.雷公藤:一般用量为3-6克,祛风除湿宜生用,消肿止痛宜炙用。
2.天南星:一般用量为3-9克,化痰止呕宜生用,祛风定惊宜制用。
3.何首乌:一般用量为9-15克,补益精血宜生用,解毒截疟宜制用。
4.络石藤:一般用量为6-12克,祛风通络宜生用。
5.钩藤:一般用量为3-12克,平肝熄风止痉宜生用。
6.桑寄生:一般用量为9-15克,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宜生用。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用法用量总结
62味重点掌握中药用法用量1章:14章:1、细辛:汤:1-3g;粉:0.5-1g 1、朱砂:粉:0.1-0.5g2章:2、磁石:汤:9-30g;丸:1-3g1、山豆根:汤:3-6g 3、珍珠:粉:0.1-1g2、青黛:冲:1.5-3g 15章:3、贯众:汤:5-10g 1、全蝎:汤:3-6g;粉:0.6-1g4、熊胆:丸:1.5-2.5g 2、蜈蚣:汤:3-5g;粉:0.6-1g5、鸦胆子:疟:10-15粒;痢:10-30粒;0.5-2g 16章:6、水牛角:汤:15-30g、60-120g;粉:1.5-3g 1、蟾酥:丸:0.015-0.03g3章:2、麝香:丸:0.03-0.1g1、番泻叶:汤:1.5-3g;5-10g 3、安息香:丸:0.6-1.5g2、千金子:丸:0.5-1g 4、冰片:丸:0.15-0.3g4章:5、苏合香:丸:0.3-1g1、川乌:汤:1.5-3g 17章:2、雷公藤:汤:10-25g;粉:0.5-1.5g 1、人参:汤:3-9g;15-30g;粉:1g/次,次/d3、马钱子:丸:0.3-0.6g 2、蛤蚧:汤:3-6g;粉:1-2g6章:3、鹿茸:粉:1-2g1、香加皮:汤:4-9g 4、海马:汤:3-9g;粉:1-1.5g2、灯心草:汤:1-3g 5、益智仁:汤:3-10g7章:6、紫河车:粉:2-3g1、肉桂:汤:2-5g;粉:1-2g 7、蛤蟆油:冲:5-15g2、吴茱萸:汤:2-5g 18章:8章:1、罂粟壳:汤:3-6g1、沉香:汤:1-5g;粉:0.5-1.5g2、诃子:汤:3-10g2、青木香:汤:3-10g;散:1-2g3、肉豆蔻:汤:3-10g;丸:1-3g9章:19章:1、麦芽:汤:10-15g;30-120g;回乳:60g 1、藜芦:丸:0.3-0.9g10章:2、瓜蒂:汤:2-5g1、使君子:汤:9-12g;儿童:1-1.5粒,≤20粒/d 3、常山:汤:5-9g2、槟榔:汤:3-10g;30-60g 20章:3、雷丸:丸或粉:5-7g,3次/d 1、雄黄:丸:0.05-0.1g4、南瓜子:粉:60-120g,冷水服2、硫磺:丸:1-3g5、鹤草芽:粉:30-50g,早晨空服3、白帆:丸:0.6-1.5g12章:21章:1、西红花:汤:1-2g 1、砒石:丸:0.002-0.004g2、血竭:粉:1-2g;2、硼砂:丸:1-3g3、斑蝥:丸:0.03-0.06g 3、铅丹:丸:0.3-0.6g4、干漆:汤:2-5g;丸:0.06-0.1g 4、轻粉:丸:0.1-0.2g5、自然铜:汤:3-9g;散:0.3g13章:1、礞石:汤:10-15g;丸:1.5-3g2、洋金花:丸:0.3-0.6g。
中药处方药味剂量大小探析_芦柏震
从量效关系来看,短时间用量过大是造成中毒、导致肾损害 的主要原因( 占 93. 25% ) ; 彭学莲等[17]分析了中药致肝损
视 有相当一部分中药的传统用量难以达到其有效剂量范 围[10]
害的文献,认为从量效关系来看,用药时间过长,造成药物 蓄积导致肝损害的占 50. 72% ; 用量过大,造成中毒的占
之属,以利宣透肺气”,而桔、杏、银能助方中山栀、益元散、 呆脾滞之品务戒勿用,否则健运失责,生气日索,即药力亦
瓜蒌皮透湿达邪。胡宝书认为,透湿达邪法若运用恰当,每 未能运至病所,欲病之愈,不亦难哉! ”故胡宝书所选之化
学
刊
收稿日期: 2009 - 08 - 25
湿药多为连翘、山栀、郁金、藿香、陈皮、茯苓、青蒿、豆豉、碧 玉散; 六一散之类,既无香燥耗液之虞,又无滋腻碍胃之弊。
作者简介: 芦柏震( 1956 - ) ,男,浙江嘉兴人,主任中药师,研究方 向: 医院中药学。
胡宝亏乏者的调养。
38
第 28 卷 第 1 期 2010 年1 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观点是“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极力主张超 珍、汪昂的著作影响深远,这种认识广为流传,而事实上,该
大剂量应用中药,并且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例 药量为《伤寒杂病论》经方量的五分之一。
如治癫狂的荡痰加目遂汤,所附的医案中甘遂用至三钱,代 1. 5 中药材质量下降 常规用量影响疗效
赭石用至四两,来复汤中山茱萸用二两,取其救脱之功; 一
Vol. 28 No. 1 Jan. 2 0 1 0
寒杂病论》因其组方严谨,疗效卓著,被誉为“方书之祖”, 等给予量,其药物用量如何换算为当今的用量,众多中医学
中药剂量配比如何计算公式
中药剂量配比如何计算公式中药剂量配比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合理的中药剂量配比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中医药学中,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中药剂量的计算。
1.单味中药的剂量计算。
单味中药的剂量计算比较简单,通常是按照中药典籍中的规定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中药典籍中会对每味中药的用量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用“克”、“分”、“钱”等单位来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医师的经验来确定具体的剂量。
2.复方中药的剂量计算。
复方中药的剂量计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根据中药配方中各味中药的比例来确定具体的剂量。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复方中药的剂量:复方中药的总剂量=(单味中药的剂量1+单味中药的剂量2+...+单味中药的剂量n)系数。
其中,系数是根据中药配方中各味中药的比例来确定的,一般来说,系数的确定需要结合中药典籍中的规定和医师的经验来确定。
二、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
中药剂量配比是指将不同味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在中医药学中,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1.简单加总法。
简单加总法是最常用的中药剂量配比计算方法之一。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合后中药的总剂量=中药1的剂量+中药2的剂量+...+中药n的剂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医师的经验来确定具体的剂量比例。
2.等效法。
等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剂量配比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合后中药的总剂量=中药1的剂量/中药1的浓度+中药2的剂量/中药2的浓度+...+中药n的剂量/中药n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中药的浓度来确定具体的剂量比例,以确保混合后的中药浓度符合治疗要求。
三、中药剂量配比的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确定剂量。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是根据中药的性质、功效、使用方法和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来确定的。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用量标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用量标准:
1. 质地较轻的花类药物,如菊花、金银花等,用量通常在10-30克之间。
2. 木质类药物,如桂枝、桑枝等,用量通常在10-20克之间。
3. 毒性较强的药物,如附子、乌头等,用量通常在3-10克之间,需要经过炮制和煎煮,以降低毒性。
4. 滋补类药物,如人参、鹿茸等,用量通常在5-15克之间。
5. 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黄连、黄芩等,用量通常在10-20克之间。
6. 利水渗湿类药物,如茯苓、泽泻等,用量通常在15-30克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用量标准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使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来确定用量,并在煎煮时进行适当的加减。
此外,中药的用量标准也会受到地域、季节、药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中药用量标准是中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功效、使用方法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老中医:膏方的服法与用量及制膏注意事项
膏方的基本要点1.膏方中的中药以饮片为主体,还包括细贵药、胶、糖、辅料等组成。
2.尽量多选用易出膏的药物,如黄精、玉竹、怀山药、山萸肉、桑椹子、薏仁米等,尽量不用草药、矿物化石贝壳类药物,以利于膏滋的形成。
3.药味一般相当于汤剂的2~3倍左右,处方总量为常用每日量的15剂左右。
4.生晒参、西洋参等每日用量3~5克,不超过10克;野山参每日不超过0.5克,蛤蚧粉每日不超过2克,河车粉每日不超过2克,西红花每日不超过0.5克,冬虫夏草每日不超过1克,珍珠粉每日不超过1克。
5.收膏用胶一料总量300克左右,用糖一料总量300克左右。
一料膏滋总量3000克左右。
6.一料膏方服用时间一般为30~50天。
7.人参、虫草等贵重药材应用文火另煎或碾粉末于收膏时调入膏中。
膏方的服法与用量1.冲服、调服、噙服(含化),通常每次15~30毫升(30克左右),一天1~2次。
2.以开水调服,饭前为好。
胃有疾病者,可以饭后服用。
初次服用先以半量开始,饭后15分钟内服完,适应一周后,改为常规用法用量。
3.少用海腥、油腻、辛辣、油炸等食品,不饮浓茶、咖啡,戒烟酒,以利于膏方吸收。
4.不以萝卜为菜,以免与人参作用相拮抗。
5.感冒、腹泻、慢性病发作期、妇女月经期暂停饮用,待症状缓解或经期后再以续服。
膏方制膏注意事项房屋布局及要求:1.准备间。
膏方饮片核对,细料、贵重药称量核对等。
制作间→煤气灶或不锈钢夹层蒸气锅,通风设施以及下水道。
贮存间→整洁,足够的货架,消毒或净化装置,温度20℃以下,湿度45~65﹪。
2.制膏设备。
浸泡、煎煮、浓缩、压榨、过滤设备以及药液储存容器、膏方制备所用的专用铲片,如铜锅或煎药机、不锈钢桶、不锈钢筛网、竹片、膏方包装机。
加热一般采用液化气(天然气)灶、控温电炉或蒸气加热。
3.物料准备。
中药饮片调配、核对,贵重细料称量、核对后,需另炖或另煎,如人参类,贵重细料枫斗、西红花、虫草等;需打成细粉,如紫河车、珍珠粉等;需炒、碾碎或碾成泥状,核桃肉、芝麻等。
经方课81张方药味用量
经方课81张方药味用量加常用经方若干201608增加柴胡桂枝干姜汤。
201609补充王师给方柴胡桂枝汤。
桂枝茯苓丸方-桂枝15 茯苓15 赤芍15 丹皮15 桃仁15 四味健步汤方-赤芍30 石斛30 怀牛膝30 丹参20补阳还五汤方-黄芪12-60 当归6-10 赤芍6-12 地龙3-6 川芎3-10 红花3-10 桃仁3-10 柴胡桂枝汤王师方-柴胡15,桂枝10,白芍20,黄芩10,甘草5,人参10,半夏10,大枣10,生姜10 二陈汤-半夏12 陈皮6 茯苓12 甘草3 生姜3片2016-01-15 耕田的人一亩三分田用量速查。
以老师讲课为准。
仅作经方班学习药方用量时使用!如不放心,请自行查询《经方使用手册》及《课堂十五讲课件》桂枝汤方-桂枝15白芍15生甘草5生姜15红枣20g 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肉桂15生姜15大枣60人参10生地黄30~80麦冬15火麻仁15阿胶10g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0生姜15红枣20厚朴15杏仁15g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白芍15生甘草5生姜15红枣20附子10g(桂枝汤+附子10g)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30桂枝15白芍15生甘草5生姜15红枣20g 桂枝茯苓丸方-桂枝15茯苓15赤芍15丹皮15桃仁15g~~~~~~~~~~woshifengexian~~~~~~~~~~~~ 麻黄汤方-麻黄15桂枝10杏仁15甘草5g 麻黄加术汤方-麻黄15桂枝10杏仁15甘草5白术20g(麻黄汤+白术20g)麻杏薏甘汤方-生麻黄10炙甘草10生薏仁30杏仁15g(麻黄汤-桂枝+薏仁=麻杏薏甘汤)麻杏石甘汤方-麻黄10-15杏仁15生石膏50生甘草10g (麻黄汤-桂枝+石膏=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方-射干15麻黄10-15生姜20细辛15紫菀15款冬花15半夏20五味子10红枣20g~~~~~~~~~~woshifengexian~~~~~~~~~~~~ 半夏厚朴汤方-半夏15茯苓15厚朴15生姜20苏叶10g 除烦汤方-半夏15茯苓15厚朴15生姜20苏叶10+栀子15枳壳15黄芩10连翘30g 解郁汤方-半夏15茯苓15厚朴15苏叶10柴胡15白芍15枳壳15生甘草5g 温胆汤方-姜半夏15干姜5茯苓15+陈皮15竹茹10生甘草5红枣20枳壳15g~~~~~~~~~~woshifengexian~~~~~~~~~~~~ 小柴胡汤方-柴胡15-40黄芩10姜半夏15党参15生甘草10生姜15红枣20g 柴归汤方-柴胡15黄芩5姜半夏10党参10生甘草5当归10川芎15 -白芍30白术15茯苓15泽泻15干姜10红枣20g 大柴胡汤方-柴胡20~40黄芩15白芍15姜半夏15枳壳20生姜25(干姜10)红枣20制大黄10g~~~~~~~~~~woshifengexian~~~~~~~~~~~~ 小柴朴汤方-柴胡15-40黄芩10姜半夏15党参15生甘草10红枣20 -半夏15茯苓15厚朴15生姜20苏叶10g ~~~~~~~~~~woshifengexian~~~~~~~~~~~~ 桃核承气汤方-桃仁15大黄20桂枝10炙甘草10芒硝10g 黄连解毒汤方-黄连5-15黄芩15栀子15黄柏10g荆芥连翘汤方-荆芥15防风15柴胡15生地15连翘30栀子10枳壳10白芍10 -生甘草5黄连5薄荷5黄芩10黄柏10当归10川芎10桔梗10白芷10g 当归芍药散方-当归10川芎20白术15茯苓15泽泻20白芍30~50g 防风通圣散方-生麻黄10生石膏20生甘草5制大黄10芒硝5荆芥15防风15薄荷10 -连翘20黄芩20栀子10桔梗10当归10白芍10川芎10苍术15滑石10生姜15g 半张防风通圣散方-生麻黄10生石膏20生甘草5制大黄10荆芥15 -防风15薄荷10连翘30桔梗10杏仁15g~~~~~~~~~~woshifengexian~~~~~~~~~~~~ 葛根汤方-葛根30生麻黄10桂枝10白芍10生甘草5生姜15红枣20g 小青龙汤方-生麻黄15桂枝15白芍15细辛15干姜15炙甘草15五味子15姜半夏20g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生麻黄15桂枝15白芍15细辛15干姜15炙甘草15五味子15姜半夏20生石膏10g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麻黄10细辛10制附片15g 小续命汤方-麻黄15桂枝15当归15人参15石膏15干姜15甘草15杏仁15川芎5g 甘草汤方-生甘草10g桔梗汤方-生甘草10g桔梗5g~~~~~~~~~~woshifengexian~~~~~~~~~~~~ 黄连汤方-黄连5~15肉桂5~15干姜15甘草5~15人参10或党参15姜半夏15大枣20g 葛根芩连汤方-葛根40黄连5-15黄芩10-15炙甘草10g 黄连解毒汤方-黄连5黄芩15栀子10黄柏10g 四物汤方-干地黄20白芍20当归15川芎10g 黄连阿胶汤方-黄连5-10黄芩10白芍10阿胶15g鸡蛋黄2个小陷胸汤方-黄连5半夏15全瓜蒌40g~~~~~~~~~~woshifengexian~~~~~~~~~~~~ 三黄泻心汤方-黄连5黄芩10生大黄10g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XXX黄连XXX黄芩XX制附片XXXXXXXX——谨慎使用半夏泻心汤方-姜半夏15黄连5黄芩15干姜15炙甘草10党参15大枣20g 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炙甘草10党参15干姜5黄芩15姜半夏15黄连5大枣20g 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黄芩15干姜15姜半夏15黄连5党参15大枣20g~~~~~~~~~~woshifengexian~~~~~~~~~~~~ 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白芍15生甘草5生姜15红枣20g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白芍30生甘草5生姜15红枣20g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白芍15生甘草5生姜15红枣20大黄10g 新加汤方-桂枝15白芍20炙甘草10生姜20党参15红枣20g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9麻黄5杏仁12白芍5生姜5炙甘草5大枣8g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桂枝15白芍15生甘草5生姜15红枣20龙骨15牡蛎15g 柴胡桂枝汤王师方-柴胡15,桂枝10,白芍20,黄芩10,甘草5,人参10,半夏10,大枣10,生姜10 方-柴胡20黄芩8党参8桂枝8芍药8生姜8半夏9炙甘草5大枣10g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20 桂枝15 干姜10 天花粉20 黄芩10 牡蛎10 炙甘草10 柴陷汤方-柴胡15-40黄芩10姜半夏15党参15生甘草10生姜15红枣20黄连5全瓜蒌40g ~~~~~~~~~~woshifengexian~~~~~~~~~~~~ 三拗汤方-麻黄10杏仁15甘草10g(不壮实:麻黄5杏仁15甘草10g)黄芪桂枝五物汤方-生黄芪30-60桂枝15赤芍15生姜30红枣20g 补阳还五汤方-生黄芪20-60当归10赤芍10地龙5川芎5红花5桃仁10g 八味活血汤方-柴胡15赤芍15枳壳15生甘草5当归15川芎15桃仁15红花10g 红蓝花酒方-红蓝花15g酒200ml 防己黄芪汤方-粉防己20生黄芪30白术15生甘草5生姜三片红枣20g 桂枝加黄芪汤方-桂枝15白芍15生甘草10生姜15红枣20生黄芪10g 小建中汤方-桂枝15白芍30生姜15炙甘草10大枣20生麦芽30g麦芽糖2勺黄芪建中汤方-桂枝15白芍30生姜15炙甘草10大枣20生麦芽30黄芪15g麦芽糖2勺~~~~~~~~~~woshifengexian~~~~~~~~~~~~ 四逆汤方-制附子XX炙甘草XX干姜XX——谨慎使用真武汤方-制附子XX茯苓XX白芍或赤芍XX白术XX 生姜XXg——谨慎使用更年方——谨慎使用用制附片XX桂枝XX白芍XX炙甘草X龙骨XX牡蛎XX仙灵脾XX巴戟天15生姜15红枣20g 苓桂术甘汤方-茯苓20桂枝10肉桂5白术10炙甘草10g 苓桂味甘汤方-茯苓20桂枝10肉桂10炙甘草15五味子15g~~~~~~~~~~woshifengexian~~~~~~~~~~~~ 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甘草等份苦酒汤方-半夏(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上二味五苓散方-猪苓20泽泻30,白术20,茯苓20,桂枝15g 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桂枝15白芍15细辛10炙甘草10红枣30 苓桂术甘汤方-茯苓20桂枝15白术10炙甘草10g 甘麦大枣汤方-炙甘草20,淮小麦50,红枣50g 附子汤方-制附子XX茯苓XX白芍或赤芍XX白术XX人参XXg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柴胡15姜半夏10党参10黄芩10茯苓10桂枝10龙骨10牡蛎10g -制大黄10干姜5红枣15g~~~~~~~~~~woshifengexian~~~~~~~~~~~~ 理中丸方-党参15干姜15炙甘草15白术15g 附子理中丸方-党参15干姜15炙甘草15白术15g附子10g 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炙甘草20白术15党参15干姜15g 肾着汤方-炙甘草10白术10干姜20茯苓20g 大建中汤方-蜀椒10干姜20人参10麦芽糖30g~~~~~~~~~~woshifengexian~~~~~~~~~~~~ 白虎汤方-生石膏80 知母30 生甘草10 粳米40g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 生石膏80 炙甘草10 粳米30 人参15g 白虎加桂枝汤方-生石膏80 知母30 生甘草10 粳米40g +桂枝15g 竹叶石膏汤方-竹叶20 生石膏80 麦冬30 半夏20 西洋参或生晒参10 炙甘草10 粳米30g。
荆防颗粒公示标准
荆防颗粒公示标准一、处方药味与用量荆防颗粒是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等中药组成。
其中,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等为主要药味,用量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二、适应症荆防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等症状。
同时,对于预防流行性感冒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药物组成荆防颗粒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等中药组成。
其中,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等为主要药味,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等作用;柴胡、前胡等具有宣肺祛痰、止咳化痰等作用;川芎、枳壳等具有行气活血、调理气血等作用;茯苓、桔梗等具有利咽止咳、宣肺化痰等作用;甘草则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四、制作工艺荆防颗粒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挑选药材:选用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优质药材,进行挑选和清洗。
2. 提取药液:将药材放入煎煮罐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提取药液。
3. 浓缩药液:将提取的药液进行浓缩,去除药渣,得到浓缩的药液。
4. 制粒:将浓缩的药液注入制粒机中,加入适量的淀粉或其他辅料,制成颗粒状药物。
5. 干燥:将制成的颗粒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
6. 包装:将干燥后的药物进行包装,密封保存。
五、包装与标签荆防颗粒的包装应符合国家药品包装标准,采用药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药品的卫生和安全。
包装上应印有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标签应清晰易读,内容准确无误。
六、有效期荆防颗粒的有效期一般为两年,具体可根据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批号和使用说明来确定。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得使用。
七、储存荆防颗粒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八、临床试验荆防颗粒在上市前应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应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中药用量标准是指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根据中药的性味、疗效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每次用药的药材种类和数量,以及用药频率和疗程。
以下是一些中药用量标准的参考内容:1. 总剂量和单剂量:中药用量标准一般包括总剂量和单剂量。
总剂量是指在整个疗程中所用到的中药的总数量,如克、克、片等。
单剂量是指每次服用中药的具体药材种类和数量。
2. 性味药性:中药用量标准还会考虑药物的性味药性。
中药的性味包括寒、凉、平、温、热和甘、苦、酸、辛、咸等,药性包括上药、下药、温经、凉血等。
根据药物的性味药性,可以合理调节用量,达到药性调和的效果。
3. 患者情况:中药用量标准还会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都会影响中药的用量。
对于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控制用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4. 疾病类型和病情轻重:中药用量标准还会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病情轻重进行调整。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用药量;而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以达到治疗效果。
5. 用药频率和疗程:中药用量标准还会规定用药的频率和疗程。
用药频率是指每天用药的次数,如每日2次、每日3次等;疗程是指治疗的持续时间,如3天、7天、14天等。
合理的用药频率和疗程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6. 中药炮制方法:中药用量标准还会考虑中药炮制方法对用量的影响。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能会改变中药的药效,因此在用量上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中药用量标准是根据中药的性味、疗效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给药剂量、性味药性、患者情况、疾病类型和病情轻重、用药频率和疗程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来调整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同时,严格按照中药用量标准来用药,以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带来的不良后果。
常见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
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
外用适量。
26
110107
黑附片
辛、苦、 大热,有 毒
心,肝,脾,肾 经
小毒
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 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 内服3---15克,外用适 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 量 毒,风寒湿痹。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
27
110130
吴茱萸
辛,苦 温,有毒
小毒 破血软坚,消积
毒
31
110115
水蛭
咸,苦, 平。有小 毒
肝经
小毒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3--4.5克
内无瘀积及孕妇忌用
煎服,1.5--3克,研末
服,0.3--0.5克。以入 丸,散或研末服为宜。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
(1)炒后研细粉,每服
32
110611
壁虎 咸 , 寒 , (守宫) 有小毒。
34
110473
牵牛子
苦,寒; 有毒
肾,肺,大肠经
小毒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35
110560
甘遂
苦 , 寒 , 肺,肾,大肠经
有毒
。
小毒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36
110667
商陆
苦 , 寒 ; 肺,脾,肾,大
有毒
肠经。
小毒 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煎服,3--9克,入丸散 服,每次1.5--3克。本 品炒后药性减缓 。
外用蚀疮。
用,以减低毒性,外用 牛子同用
适量。
10
110629
马钱子
苦温有大 毒
肝,脾经
大毒 通络止血,散结消肿
0.3--0.6克,炮制后入 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
中药处方调剂过程中常见差错及应对措施
中药处方调剂过程中常见差错及应对措施摘要】中药调剂是中医临床开展中药治疗的重要环节,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最终体现,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调配时常出现差错,根据我院一段时期内的处方汇总,对调配处方时药味漏配、药味错配、药味用量、药味多配四个主要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其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药调剂差错应对措施中药调剂是指中药房的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发售中药饮片的一项操作技术。
它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关系着患者的病程和安危。
调剂人员更担负着确保临床疗效的重要任务。
1.差错分析“调剂”与“处方”一样,具有法律上的责任,同时它的工作又牵涉到中医中药各个方面,因此必须把好中药调剂关,确保质量与用药安全,有效地为防病治病服务。
通常它有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六个程序。
其中调配为操作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我院每日调配的处方量比较大,因此差错事故也时有发生。
在这里我们通过以下数据对中药调剂过程中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资料:医院草药房(写自己的医院)。
2011年1月~2011年6月中药饮片处方 363026张,由复核人员查出的差错339个,占处方的0.09%。
差错分为4类:药味漏配、药味错配、药味用量、药味多配,对差错统计进行分析。
差错分析表格如下:由此得出中药调剂过程中主要差错分为以下四种:1.1药味漏配占差错的74.0%。
主要是单包、冰箱保鲜盒和漏看的药。
调剂规程中明确规定,调配人员应该按处方的先后顺序,逐味单列排放,以便药味的复核。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调配人员往往把单包和保鲜盒的药习惯放在最后拿,这样就容易造成漏配。
例如冰片、全虫、羚羊角粉。
1.2药味错配药味错配明显少于药味漏配,占差错的23.3%。
主要有四种情况。
①处方应付:出现此类错误主要有生熟误用,调剂人员对处方应付掌握不熟,如书写“白术”按实用中药调剂手册应付“炒白术”,书写“龙骨”应付“煅龙骨”。
陈学习-方药剂量漫谈
陈学习-方药剂量漫谈讲师简介陈学习,医学博士,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引进人才,远志堂堂主。
近年来,围绕方剂配伍增效减毒、解毒方药解毒机制及配伍规律等进行系列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8部。
中医治学力倡:学贵沉潜、学贵有恒、学贵专一,临床善于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诊疗复杂、疑难、危重、怪奇病证,力倡中医诊疗七“最”目标:力求用最少的药味、最小的剂量、最低廉的价格,达到最快、最高的疗效,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达到患者利益的最大化。
颜大夫推荐中医理法方药每一环都很重要,但有句话叫“不传之秘在于量”,对于药物剂量的把握尤其关键。
古来用药就有王道、霸道之分,用药轻灵“如飞花摘叶,如剑走轻灵”,用药重猛“如斩关夺将,如雷霆霹雳”。
但知常方能达变,不可一味猎奇,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超常规的剂量。
陈学习老师对此也是深有体会。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陈老师的思路,对方药剂量问题进行一场深入的思考。
录音原文翻译稿:黄老师好,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大家好!应黄老师的安排,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方药剂量漫谈》。
“秘方不传,重在剂量”,方药剂量的问题非常关键。
由于讲得不太系统,我的学识浅薄,所以起名为“漫谈”。
接下来,我们分几块来展开。
一、引入话题:几个案例与医林典故1谈方药剂量的初衷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案例,用半夏40克治疗慢性肾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此引起了一场官司。
很多同行谈到也觉得非常无奈。
另一个,在我读书时,学校里一个退休的老师,给病人开了6克细辛,后来病人死了,据说要判刑八年或者赔偿八万元。
这些都是因为药物剂量超过了《药典》推荐或参考的剂量而引发的官司和医疗问题,这个是我想谈药物剂量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就是在肿瘤科,治疗肯定经常会用到一些有毒的或者大剂量抗肿瘤药物。
比如,黄芪、仙鹤草、茯苓、猪苓等等这些扶正的药物,往往用到三五十克甚至上百克。
像三棱、莪术、夏枯草、藤梨根、白毛藤、猫爪草等这些在治疗肿瘤的时候剂量也比较大。
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与药量
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与药量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调理肾气虚弱的症状。
其药物组成与药量由多种中药材组成,各有其独特的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及推荐的药量。
药物组成:
1.熟地黄:此药味甘、苦,性温。
主要功效为养阴补虚,滋肾益精。
建议用量为10克。
2.山药:此药味甘、淡,性平。
具有益气健脾,养阴润肺的作用。
建
议用量为10克。
3.牡蛎:此药味咸,性寒。
主要功效为补肾益精,安神安眠。
建议用
量为10克。
4.茯苓:此药味甘、淡,性平。
具有利水渗湿,益气安神的功效。
建
议用量为10克。
5.山茱萸:此药味辛、苦,性温。
主要功效为温肾固精,安胎止渴。
建议用量为6克。
6.肉苁蓉:此药味甘、咸,性温。
具有壮阳补肾,润肺止咳的作用。
建议用量为6克。
7.五味子:此药味酸、苦、温,性温。
主要功效为补肝益肾,固精止
遗。
建议用量为3克。
药量推荐:
将上述各味药材按照上述的药物组成比例配制,研磨成粉末后,每次取药10克,加入适量清水冲服。
每日3次,温水送服。
疗程一般为30天。
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与药量经过科学配比,药材之间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可以有效调理肾气虚弱的症状,有助于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但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或药师,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合理用药。
中药药性用量
牡丹皮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6-12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
赤芍
苦,微寒。归肝、心经。
6-15g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
5.清虚热药
青蒿
苦、辛,寒。归肝、胆、肾经
6-12g
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
地骨皮
甘、微苦、寒.归肺,肝、肾经
6-15g
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
10-15g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白茅根
甘,寒.归肝、肺、胃、膀胱经
15-30g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2.化瘀止血药
三七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3-10g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
苦,寒。归肝经。
10-15g
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3.收敛止血药
白及
苦、甘、涩,寒.归脾胃、肝经
3-10g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3.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
酸,微温。归肝、肾经。
5-10g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敛汗、止血)。
桑螵蛸
甘、涩,平。归肝、肾经。
6-10g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莲子
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10-15g
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天麻
甘,平。归肝经。
3-10g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全蝎
辛,平。有毒。归肝经。
2-5g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开窍药
麝香
辛,温。归心、肝经。
.03-0.1
开窍醒神,活血止痛,(通经,催产)。
冰片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量的准确把握对于中药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中药的用量标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中药的应用。
一、黄连黄连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用量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治疗一些胃肠疾病。
通常使用的黄连草药用量为3-10克,可根据不同病情酌情调整。
二、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作用的中药材。
一般建议每次使用5-15克,可加入其他中药搭配使用。
三、当归当归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其剂量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通常每次使用3-9克,煎汤饮用或加入其他中药配伍。
四、鸡血藤鸡血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用量适中可以治疗风湿、痛疾等病症。
一般用量为9-12克,可加入水中煎煮。
五、当归尾当归尾是中药材中的一种,用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建议使用6-15克,可用水煎汤或加入其他药材一同炮制。
六、川芎川芎是一味常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中药。
常用的用量为3-9克,可视病情需要进行调整,一般配伍使用。
七、红花红花在中药应用中常用于疏经活血的治疗,其用量需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一般建议每次使用3-10克,可煎汤冲服。
八、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用于清热解毒,每次用量为9-12克,可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九、金银花金银花常用于解热解毒,用量一般为6-15克,可饮汤或与其他中药搭配饮用。
十、柴胡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用量需准确掌握。
一般建议每次使用3-9克,可煎汤饮用或与其他草药搭配。
总结:中药用量的准确掌握对于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但需注意,用量的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中药用量 2014-08-15
煎服9-30g,丸散剂1-3g 煎服6-9g,冲服1-2g,浸酒1-2对 内服丸散剂1.5-2.5g 煎服6-9g,丸散剂1.5-3g 2-5g 研末装胶囊2-3g或丸散剂 煎服3-10g, 肉姜片虫30-60g 煎服3-10g 煎服5-9g,大剂量16-30g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配伍成散剂制成药捻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药捻 一般炮制后用 外用适量 熬膏外敷 一般炮制后用
2004、2011 2007A 2010A 2010A
1 麦芽 1 细辛 2 生附子 1 天仙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麝香 朱砂 珍珠 鸦胆子 雷公藤 全蝎 蝉蜕 闹羊花 肉桂 青木香 使君子
2008A 2006、2007 2003、2006
2009、20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 2 3 4 5 6 7
中药
药方
2倍用量 砒石(红砒、白砒) 内服0.002-0.004g 蟾酥 丸散0.015-0.03g 斑蝥 内服0.03-0.06g 青娘虫 内服0.03-0.06g 雄黄 丸散0.05-0.1g 雪上一枝蒿 内服研末0.06-0.12g 轻粉 内服0.1-0.2g,一日1-2次 冰片 丸散剂0.15-0.3g 马蔺子 0.3-0.6g 洋金花 内服0.3-0.6g,宜入丸散 生藤黄 内服0.3-0.6g,外用适量 生马钱子 内服0.3-0.6g,炮制后入丸散不宜生用。 血竭 丸散剂1-2g 鹿茸 1-2g冲服 生千金子 内服1-2g 青黛 散剂或作丸服1.5-3g 川乌 1.5-3g 山豆根 煎服或磨汁服或含服3-6g 香加皮 煎服3-6g 罂粟壳 煎服3-6g 生白附子 3-6g外用 贯众 煎服5-10g 石决明 15-30g煎服 3倍用量 红娘虫 内服0.1-0.3g 沉香 研末,磨汁服0.5-1.5g 生甘遂 内服0.5-1.5g 灯芯草 煎服1-3g 西红花 1-3g煎服 生半夏 内服3-9g 生天南星 内服,炮制后用3-9g 4倍用量 煎服30-120g 5倍用量 外用1-5g 3-15g 10倍用量 内服0.06-0.6g(10倍最大) 其他 丸散剂0.03-0.1g 研末、丸散剂0.3-1g 丸散0.3-1g 疟疾10-15粒,治痢10-30粒或0.5-2g 煎服10-25g,研粉0.5-1.5g 煎服2-5g,研末吞服0.6-1g 煎服1-3g,研末吞服0.6-1g 内服0.6-1.5g,浸酒或丸散 2-5g煎服,1-2g冲服或丸散剂 煎服3-10g,散剂1-2g 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小于20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味用量:经方与河洛数理药味用量:经方与河洛数理古汉岗(一)日本名医丹波元简说过:“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此话人们早已熟知。
但谈到此“量”,历来中医药方剂书中仅说到主药与次药、辅药的份量不同,或是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体质,用药份量有轻重之分。
但进一步推敲下去,一个药方必定含有若干药味,这些药味的份量如何确定的?对此,鲜有医书曾予提及。
清代章纳川曾写过一本书,叫《汤头钱数抉微》。
此书的主旨就是探讨上述药味用量的问题。
⑴但章纳川简单地将用药份量,依三焦而定钱数,例如上焦用一钱、中焦用二钱、下焦用三钱等。
此说太过粗陋,与事实不符,不切实用,殊不可取。
提出上述问题,并非吹毛求疵。
每个执笔处方的中医生,在开列医方时都面临这种选择,除了辩证立法、对症下药外,必定要思量药味的用量。
现在换个角度来讨论问题,思考和分析方书之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经方。
以桂枝汤为例,桂枝、芍药、生姜的用量是三两,炙甘草则是二两,大枣以枚计算,在此暂不予讨论。
为何桂枝、芍药、生姜要用三两,炙甘草只用二两?是否可以倒过来,桂枝、芍药、生姜用二两,而炙甘草用三两?初看起来,好像是可以的,份量的确定似乎可以带有主观随意性。
但应考虑的是,药味份量改变了,会影响治疗效果吗?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必定会影响治疗效果。
相信千百年来,已有过不少人有意无意地对这种份量的改变作过尝试,最终的结论还是:《伤寒论》中桂枝汤的药味用量和配比,所取得的效果是最佳的。
由此逆推回去,有道理相信《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和其他的经方,所确定的药味用量和配比是有其依据的。
要探讨这个依据,可以从刘力红先生在《思考中医》一书中,关于小柴胡汤那部分内容说起。
他说到:“柴胡用八两,黄芩用三两。
一个三,一个八,正好是东方之数。
”所谓的“东方之数”,书中作了说明,是和河图洛书相关的。
他还强调:“学中医的对河图、洛书这两个图要记得很清楚,这两个图很关键,传统的数学就包含在这两图之中”。
⑵刘力红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本文就从经方和河洛数理入手,探讨药味用量的问题。
(二)河图洛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到了宋代才出现明确的具体记载。
关于其起源及其他现今有争议的问题,此处不议,而只讨论与此相关的数理问题。
先说河图。
河图的图式是:转换为数字,其图式就是:配上五行和方位,对应地就是:早在先秦时期,《周易•系辞传》就提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到了汉代,易学家郑玄更是明确地说出:“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
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
地六成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
”显然,此说正是根据河图图式而言的。
据此,便形成了后世医家熟知的天地生成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既然有依附于象的数,或者说依附于数的象,对照中医的藏象学说,就很容易理解,河图中的天地生成数与中医藏象的五脏六腑是有对应关联的。
一、六属水,肾、膀胱亦属水,可知一、六之数是与肾、膀胱有关联的。
二、七属火,心、小肠亦属火,二、七之数是与心、小肠有关联的。
三、八属木,肝、胆亦属木,三、八之数与肝、胆是有关联的。
四、九属金,肺、大肠亦属金,四、九之数是与肺、大肠有关联的。
五、十属土,脾、胃亦属土,五、十之数与脾、胃是有关联的。
再说洛书。
洛书的图式是:转换为数字,其图式就是:配上五行和方位,对应地也就是:洛书的含义和应用也有许多,在此只讨论相关的问题。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周易•说卦》将八卦依方位排列,构成如下图式:要留意的是处于西南方位的坤卦,坤卦属土。
但在洛书的九数中,西南位为二,二是火的生数。
因此可以视为火土同源。
在后世的术数中,如风水学说和命理学说,亦有火土同源之说,西南位的二数与中宫的五数是互通的。
此说因与本文讨论的问相关,在此特别予以说明。
(三)现在可以转而将河洛数理与经方的药味用量进行对证和探讨了。
为便于说明问题,本文只以经方中的汤方为例,暂不讨论散方和丸方。
前文提到的小柴胡汤,是针对少阳证的主方。
“足少阳,胆经也”(宋代成无己)。
方剂的组成是: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撇开半夏、大枣暂且不谈,柴胡为八数,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均是三数,在天地生成数中正好是东方木的生成数。
显然,小柴胡汤的主要药味用量正是为了解决足少阳胆经(另有说法包括手少阳三焦经)的症状而确定的。
其次可看几个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桃核承气汤,其中药物应用的共同点是大黄都用四两。
四是金的生数,与肺和大肠有关。
正因为用量与手阳明大肠经有关,才可以有效地“下阳明谷道之邪”(清代王子接)。
同理,葛根汤中葛根用四两,分明是与肺及肺经对应。
白虎汤中知母用六两,石膏用一斤(即十六两),则是与肾及肾经对应。
酸枣仁汤中茯苓、川芎、知母各用二两,则是与心及心经对应。
回头再看“群方之冠”的桂枝汤。
桂枝、芍药、生姜为何用三两?李阳波先生说得好:“桂枝汤所治的发热,显然不是南方的火热所致,因为我们一看条文就知道了。
它是‘中风’,是由风邪引起的,而风生于东方”。
⑶三数不正是东方木的生数吗?关于炙甘草用二两,大枣用十二枚,都为二数,是为了入中调脾胃,因“火土同源”,二五相通之故。
顺便一提的是,经方的汤方中附子的用量大都只注明用附子一枚(少数汤方注明用二枚或三枚),并无说明用量为几两。
但在多数用附子的汤方中都附有“破八片”的字样。
八是木的五行成数,可知附子用量与此有关。
据报道,有人曾秤过一些野生附子,每枚重量在40克左右。
亦有人实地考察,较大的生附子约有50克。
所以附子一枚的重量当在40克至50克之间。
汉代的一两折算为现在计量单位,为15.625克。
依此推算,附子一枚应是汉代的三两左右。
因此经方中注明用附子一枚,可视为相当于用附子三两。
三是木的五行生数,与前面提到的“破八片”是吻合的。
另可留意的是,经方中附子用量说明的唯一例外,是《金匮要略》中的黄土汤,标明附子用量为三两。
此亦表明上述推算是对的。
此外,经方中半夏的用量也是个问题。
汤方中注明半夏的用量多以半升或一升表示,亦无指明重量为几两。
汉代一升折算为现代重量的计算,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比较起来,以于仲经先生的折算最为可取。
他认为,半升半夏相当于现在的45克,亦即相当于汉代的三两。
⑷经方的汤方中,半夏用半升的方剂最多,如小柴胡、小青龙汤及几个泻心汤等。
从河洛数理的角度出发,上述方剂半升用量为三两的话,应是最为合适的。
(四)明了药味用量与河洛数理、五行天地生成数相关,也有助于更全面理解经方中某些药味用量增减的意义和内涵。
桂枝汤中桂枝用量为三两,但在桂枝加桂汤中,用量增为五两。
桂枝加桂汤主治奔豚,“气从少腹冲心者”。
桂枝为何用至五两,历代医家的方论或注解都说得含糊其辞。
徐灵胎说:“药味重则能达下”(《伤寒论类方》),所以用五两。
莫枚士说:“在表易发,在里难发”(《经方例释》),所以用五两。
如此说法都不得要领,既是如此,桂枝何不用至六两、七两或八两?实质上,五为土的五行生数,桂枝用五两正是意在增厚中土,以镇水邪上逆。
而桂枝加芍药汤,芍药的用量是加一倍,即为六两。
此汤的主治是:“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
”王子接指出:“腹满时痛,阴道虚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此说不错。
清代尤怡说:“芍药所以安伤下之阴也”(《伤寒贯珠集》)。
此说亦对。
所以芍药用六两,正因六数是水的五行成数,与肾及肾经对应,而“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内经•李问》)。
前文提到,经方中附子一枚大约相当于汉代三两。
多数汤方都是用附子一枚的,但有两个汤方却是用附子二枚,就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
二枚附子应折算为六两左右,六是水的成数。
对照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的主治条文,即可知用附子六两的含义。
附子汤针对的症状之一,是“骨节痛”,而甘草附子汤的主治中,也有“骨节疼烦”的症状。
用六数,即为与肾及肾经对应,因为“肾主骨”。
从经方中还可以列举更多的类似例子,以体现和证明药味用量与河洛数理的关联。
但只要细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不难体会到这种关联的存在,本文就不再逐一讨论了。
(五)非常遗憾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作者张仲景并没有在书中提及此类药味用量的依据问题,而现存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也没有任何涉及此类问题的内容。
虽然象清代名医徐灵胎那样,认为张仲景“所用之方”,“其份量轻重皆有法度”,历史上不乏其人。
但因张仲景本人并无明说,致使药味用量的依据,真的成为“不传之秘”。
要比较透切理解这方面的问题,只有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细心的研究和思考。
根据学者们的考证,十数排列的河图数理和九数排列的洛书数理,早在战国时代、至迟在汉代初年已经出现。
当时的著作《墨子》、《管子》、《吕氏春秋》、《礼记》等,均有明确记载。
汉代的学者扬雄、刘歆、郑玄等对九宫图和天地生成数,更是作了具体的阐述。
前文提到郑玄的表述,为后世学者和医家所肯定和接受,直传至今。
《黄帝内经》这部成书于战国时期、完成于汉代初年的首部医学经典,更是直接把河洛数理引入中医学。
《素问》中的《金匮真言论》提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数八,……”。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九,……。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数六,……。
”而在《六元正纪大论》中,又提到六十甲子各年的数的问题:“甲子甲午岁,……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
”“乙丑乙未岁,……湿化五,清化四,寒化六,……。
”……直至“壬辰壬戌岁,……寒化六,风化八,雨化五,……。
”“癸巳癸亥岁,……风化八,火化二,……。
”《灵柩•九宫八风》中更是将洛书的九宫图直截了当地勾画出来。
据此来看,出生于汉代中心城市之一南阳、生活在汉代末年的张仲景,可以接触和研究河洛数理方面的知识,是没有疑问的。
在现代,河图洛书被称之为“宇宙发展运动的图式,”潜藏着“宇宙发展运动的规律”,河洛数理是“宇宙生命规律的数理模型”,反映“宇宙生命的运动变化”。
由此可以联想,如果张仲景没有运用这种方法论方面的工具,可以写作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样的不朽经典著作吗?(六)张仲景依据河洛数理、五行天地生成数确定方剂中的药味用量,当然是与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努力分不开的。
但更本质的问题是,以这种思维方法确定的用量,必须在临床实践上经得起验证。
千百年来,后世医家无数的临床实践反复地、不停地证实了经方的功效。
以至于有人曾偏激地认为,经方“药不可易,量不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