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
北戴河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
北戴河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为贯彻落实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精神,切实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长治久安,巩固和发展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特制定我区2005-2015年沿海防护林工程总体规划。
第一、概况1、规划区域范围:包含整个北戴河区。
即包含戴河镇、海滨镇,市属国有林场三个,以及城市区。
涉及25个行政村和两个街道及三个国有林场。
2、自然地理及土地资源情况:北戴河区地处东经119°24′08”—119°31′58”,北纬39°47′48”—39°53′17”,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10公里, 海岸线长26公里,属于大陆砂质岸线17公里,大陆岩质岸线9公里。
区域内国土面积为70.14平方公里。
区域内地势北高南低,东南两面环海, 土壤类型多为花岗岩残坡积棕壤土和洪冲击潮土。
西北部为剥蚀平原,地势低平,略有起伏,中部为低山区,山南为狭窄的剥蚀平原,东南部为海积平原,分布有海生次成沙丘,局部有沿海沼泽地。
海拔在10-35米,最低海拔1.5米。
规划区涉及一条戴河、一条新河,戴河位于区域西部,流经我区13公里;新河位于我区的中部,流经我区14公里。
我区地处中纬暖温带,属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又受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环流的影响,海洋性特征明显,多风、湿度大、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春温、夏凉、秋暖、冬寒,年平均日照时间在2700-285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8.8-11.3℃,年平均降雨量650-750mm,70~80%集中在7、8月份,由于濒临渤海,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湿度65%左右,无霜期181天。
全年以偏西风为最多,以春季风速为最大。
由于近几年受大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春季有时也会出现轻度沙尘暴,但大多时候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气候十分宜人。
规划区内土壤为棕壤和潮土,主要植被类型有温带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灌生草坡和盐生草甸等。
防护林建设方案(四)
防护林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强防护林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二、工作原理防护林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起到防风、防沙、防水、防火、防噪音等作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防风:防护林能够有效减缓风速,降低风力对农田和建筑物的破坏。
2. 防沙:防护林能够截留沙尘,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和城市的安全。
3. 防水:防护林能够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4. 防火:防护林能够有效减缓火势蔓延速度,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
5. 防噪音:防护林能够吸收和隔离噪音,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实施计划步骤1. 确定防护林建设的具体区域和规模,根据地形、气候和植被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2.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根据地区的特点选择抗风、抗沙、抗旱、抗寒的树种。
3. 进行土壤改良和水源保护工作,提高土壤肥力和水源涵养能力。
4. 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根据规划确定的栽植密度和栽植方式进行植树。
5. 定期进行护林管理工作,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工作,保证防护林的健康生长。
四、适用范围防护林建设适用于各类生态环境脆弱、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包括沙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高风险地区等。
五、创新要点1. 利用生态学原理,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提高防护林的抗风、抗沙、抗旱能力。
2. 结合土壤改良和水源保护工作,提高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防护林建设的规划和监测。
六、预期效果1. 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和水源涵养能力。
2. 减缓风速,降低风力对农田和建筑物的破坏。
3. 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和城市的安全。
4. 减缓火势蔓延速度,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
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
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海防护林是指人工建设的沿海防护林带,通过植被的生态作用和土壤的物理作用来保护海岸线,防止海岸侵蚀和风沙灾害,维护海岸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海防护林建设对于海岸线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制定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时,需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注重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下是一份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海岸线是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经常受到海浪、风暴潮、波浪侵蚀等自然力的影响,容易发生土壤侵蚀、海岸线后退、海岸侵蚀等问题。
为了保护海岸线和维护海岸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建设海防护林。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条全长xx公里的海防护林带,通过植被的生态作用和土壤的物理作用,抵御海浪和沙风的侵蚀,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和保障沿海经济发展。
二、项目目标1. 建设完整的海防护林带,形成连续的植被屏障;2. 保护沿海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3. 预防海岸侵蚀和风沙灾害,保护相关设施和土地资源;4. 提高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三、项目内容1. 选址和规划(1)根据沿海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和植被分布情况,选择适宜的建设区域;(2)综合考虑沿海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
2. 植物种类选择和培育(1)根据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风沙、抗盐碱的植物种类;(2)通过合理的培育和繁殖工作,提供足够的植物苗木供给;(3)注重引进和培育地方优势植物品种,促进地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 林带建设和维护(1)根据规划,按照一定的间距和覆盖面积进行植树造林;(2)选择合适的植树技术和方法,确保植树成活率;(3)定期对海防护林进行修剪和养护,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
4. 管理和监测(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任务;(2)加强对海防护林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海防护林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
生态工程 沿海防护林建设
第三节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一、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概况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340公里,岛屿海岸线长11159公里。
沿海地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风沙海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991年我国开始实施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截至2008年底,沿海地区累计完成造林420万公顷,新建、加宽加厚和更新基干林带9384公里,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近68万公顷,控制率达81%,村屯绿化率达35%。
力争到2015年,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3%,基干林带达标率92.3%,红树林恢复率95.1%,农田林网控制率85%,村屯绿化率90%。
二、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沿海防护林主体是沿海基干林带,并与纵深防护林,农田林网,村镇绿化,滨海湿地保护等建设有机配置,共同构建沿海防护林体系。
三、沿海防护林结构形式1.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结构形式自海岸适宜造林的地方起向内陆延伸,形成以沿海基干林带,滨海湿地保护为主,与农田林网,纵深防护林,村镇绿化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2. 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结构形式从海滩适宜造林的地方起向内陆延伸,形成以沿海基干林带,农田林网为主,与纵深防护林,村镇绿化,滨海湿地保护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3.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结构形式从潮上线起向内陆延伸,形成以沿海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为主,与农田林网,村镇绿化,滨海湿地保护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四、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1.海岸基干林带(1)在抗海风海雾的树种中,泥质海岸选择抗盐碱,耐水湿,耐瘠薄的树种;(2)沙质海岸选择抗风沙,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枯枝落叶量大的树种;(3)岩质海岸选择抗干旱,耐瘠薄,易繁殖,固土护坡能力强的树种.2.消浪林带红树林:选择抗污染,防浪,抗冲击,自我更新能力强的乔、灌木红树植物种;选择根系发达,固土护堤,促淤能力强的乔、灌木红树植物种。
柽柳林:优先选择乡土柽柳树种(品种)或天然分布种,引进耐水浸,耐盐碱,抵御风暴和固土护坡能力强的其他适宜树种。
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
(三)设置固体废弃物倾倒、堆放场所;
(四)在未成林地和幼林地进行非抚育性质的修枝;
(五)其他破坏沿海防护林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在沿海防护林带内禁止新建、改建或者扩建挖塘养殖项目。
本规定实施前经批准建设的挖塘养殖项目应当逐步退塘还林;未经批准建设的挖塘养殖项目,由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依法实施退塘还林。
第三十一条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
(2007年11月29日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7年12月1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0号公布 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改善沿海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十二条 在沿海防护林带内从事各种活动不得妨害林木的生长,不得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破坏沿海防护林的防护效能。
第二十三条 在不改变沿海防护林林地性质、不破坏沿海防护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前提下,沿海防护林产权人可以发展林下种养业和林带观光游览业。
第二十四条 对沿海防护林只能进行抚育或者更新性质的采伐。
省人民政府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沿海防护林建设、管理和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资金投入。
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
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防护林工程是为了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危害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本工程位于山区,主要包括护坡造林、固沙植被、露天淤地坝等内容,施工范围为XXX平方公里。
二、工程要求1.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环保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确保工程进度。
3.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沟通工作,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4.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组织、人员管理、安全保障等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机具及设备1. 该工程需要使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确保施工进度。
2. 施工单位必须对机具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业的机械操作人员,遵守作业规范,确保安全。
四、施工工艺1. 护坡造林:首先进行护坡设计,确定护坡的施工方案,然后进行林木种植,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2. 固沙植被: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根据地形特点进行布置,形成稳定的植被覆盖,防止沙漠化。
3. 露天淤地坝: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填土、夯实等工作,确保淤地坝的安全可靠。
五、安全防护措施1.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安全。
2.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 施工单位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问题,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六、工程验收及保养1.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2. 完工后,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工程的保养工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工程长期稳定。
七、总结本工程是一项关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做好安全防护和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希望施工单位能够严格遵守要求,按时完成工程,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06.11.20•【字号】•【施行日期】2006.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通知各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有效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浙委〔2006〕28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指按照抵御台风、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要求构建的,风害、水蚀综合防治,林种、树种合理配置,林网、林带、片林、红树林和山体绿化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抵御自然灾害、减轻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是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状况,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我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有效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主要任务,依靠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通过实施基干林带和防护林建设、红树林保护和发展、沿海地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等项目,加快建立沿海基干林带、平原农区和城镇防护林网、山地丘陵防护林三道绿色屏障。
力争到2010年,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沿海平原县、半平原县和部分平原县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12%、25%和45%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
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2022年)
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2022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5.31•【字号】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8号•【施行日期】2022.05.3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2022修正)(2007年11月29日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22年5月31日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海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六件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改善沿海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沿海防护林,是指沿海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基干林带。
本省行政区域内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管理和保护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省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林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划定沿海防护林带:(一)在沙岸地段,从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陆地延伸200米;(二)在泥岸地段,从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陆地延伸100米;(三)在岩岸地段,为临海第一座山山脊的临海坡面。
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公布的沿海防护林带设置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者移动沿海防护林带保护标志。
第四条沿海防护林建设和保护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严格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省人民政府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沿海防护林建设、管理和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资金投入。
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和保护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对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和保护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防护林建设方案
防护林建设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防护林建设方案,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防护林的建设对于防止土壤侵蚀、提供水资源、改善气候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案内容2.1 防护林选址选择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植被恢复潜力的地区作为防护林建设的目标区域。
优先考虑山区、河流附近和受到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地域。
2.2 林木种植选择适宜生长和具有防护效果的树种进行防护林的建设。
考虑到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耐旱、耐酸碱等特性较好的树种。
2.3 森林抚育和管理为保证防护林的生长和发展,进行森林抚育和管理工作。
定期修剪枝叶、杂草,保持林地的干净整洁。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4 防护林外围保护建设防护林周边的生态隔离带,限制人为活动和野生动物的进入。
设置标志牌和警示标识,提醒人们保护防护林。
2.5 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防护林的意识和重要性。
开展教育活动,向学校和社区组织提供相关知识和培训。
3. 预期效果通过防护林的建设,预计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质量和农田生产力;- 提供水源,增加水资源供应;- 缓解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 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4. 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防护林建设的时间表、资金需求、人员配备等,并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结论防护林建设方案将为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关注,以确保该方案的有效实施。
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监管办法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2 0 X X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监管办法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监管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标准,完善和提高我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现根据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工程建设标准、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要求和省重点防护林工程国债项目实施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县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列入全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各镇(街道)。
二、建设程序1、编制年度作业设计。
根据年度建设任务,编制年度作业设计,将造林任务落实到地段,填写好作业设计的有关表格。
2、抓好施工,确保质量。
由镇(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组织工程实施。
工程应采取承包或招投标方式进行,推行专业队造林,并严格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林带管护。
建立管造并重的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当年造三年管”的长效化管理模式,确保工程建设成效。
4、开展检查验收。
项目实施后,同年4月中下旬由镇(街道)按工程质量技术标准进行初查登记。
9月10日前进行逐条逐段的自查验收,填写验收卡和汇总表,经验收人签字,并加盖镇(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公章后上报县农经局。
12月底前,由县组织验收组进行检查验收,造林后的第二、三年着重检查保存率和抚育率。
三、建设标准第 2 页共 5 页1、骨干林带建设。
骨干林带主要指路面宽大于7米,属县、镇主要交通要道二侧的林带,如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县镇公路和红旗塘、太浦河骨干河流二侧的林带。
建设标准:两侧各建二行由乔木树种为主的林带(有条件的多行林带),乔木树种宜选用常绿或落叶的高大乔木,如湿地松、香樟、无患子、榉树、山杜英等,苗木杆径(离地1米处的直径,下同)应大于6厘米(湿地松除外),杆高不低于2.8米,乔木与乔木之间种植株距如为单纯乔木林带的株距不大于4米,乔灌结合林带株距不超过5米。
2、副林带建设。
副林带是指路面宽大于4米,除骨干林带外的其他主要道路,如村道、标准圩岸等二侧的林带。
论辽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
( ,oetIvnoy ad Pa nn ntueo i nn rvne S ey g 10 2 , hn ;.r w y A miirtn o i nn 1 rs n etr n ln ig Is tt fLa ig Po ic ,hn a 1 12 C ia2Fe a d ns a o fLa lg F i o n e ti o Po ic ,hn ag, hn ) rvne S eyn C ia
草甸土主要 分布在 辽河 中下游平 原 以及 部分滨
海平原区, 其成土过程 为辽河三角洲 区域 内的大小河 流及 入海 处的辽河 、 大凌河 、 浑河 、 太子河等冲积 物淀 积而成 。由于地势低洼 , 地下 水位 高, 接近海岸线较近
河 入 黄海 : 子 河 、 河 、 太 浑 辽河 、 大凌河 、 小凌 河入 渤 海 。辽河 、 浑河和太子河流经盘锦市大部地 区, 因地势 低 洼泄 流 能力较差 ,在汛 期常常造成 严重 的洪涝 灾
海 , 于松辽平 原的南缘 沿 岸入海 主要河流 有大洋 属
土、 风沙土。沿海 防护林体系建 设可直接利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土壤
种类有棕壤 、 草甸土 、 盐碱土和风沙土。 棕壤主 要分布 山地丘 陵地带 , 主要 由花 岗岩 、 板 岩、 石灰岩和沙岩等母岩风化物上发育而成 , 多为壤质
土, 土壤较松 软 , 水性 良好 ,H值呈 中性 , 透 p 主要植 被 为松栎混交林和落叶混交林。 区由于开发较早 , 本 原始 植被受严重破坏 , 水土流失严重 , 土壤养分含量不高。
的大面积土地 , 因受海 水 的顶 托 作用 , 地下 水矿化度 高, 脱盐困难 , 表土盐渍化 形成盐化草甸土 , 其盐 分 以
防护林施工方案
防护林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防护林的建设成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为有效实施防护林施工工作,需要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施工目标1.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维护原有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发生。
3.完成规定的目标种植数量和面积,提高防护林的整体效益。
三、施工内容和方法1. 地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草、垃圾等。
•整理地表,平整土地。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固定标志,确定树种的种植位置。
2. 种植树木•选择具有生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树种。
•选用优质的苗木,依据设计规范按照适宜的密度进行植树。
3. 护林管理•定期对新植树木进行养护,保持土壤湿润。
•加强监测,及时处理病虫害。
•组织定期的检查巡视,确保植物的健康长势。
四、施工时间安排1.春季:以树木生长旺盛的季节为主要施工时间段,有利于树木成活。
2.秋季:适宜树木生长的季节,也是防护林施工的良好时机。
五、施工人员配备每个施工队应配备合适的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
根据施工规模和内容合理安排人员数量和结构。
六、施工质量控制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杜绝违规操作。
2.严格遵守植树规范,确保植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3.定期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防护林施工效果。
七、施工后期管理1.实施合理的养护措施,保证树木健康生长。
2.增加科普宣传,提升周边居民对防护林认识,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八、总结科学制定防护林施工方案,是保障工程质量,实现防护林长期效益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管理,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达到预期目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以上是针对防护林施工方案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沿海防护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沿海防护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一、引言沿海地区的防护工程对于维护海岸线的稳定和保护周边地区免受水患的威胁至关重要。
为确保施工工程高效、安全进行,本文将提出一个针对沿海防护工程的施工专项方案,细致讨论施工过程、施工安全等关键问题。
二、背景描述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沿海防护工程,旨在加强对沿海地区的防护,提高区域抗灾能力。
2.施工地点:本项目将在沿海地区进行施工,该区域为沿海岸线的关键区域。
3.工程规模:本工程涉及防浪堤的修建、海底管道的敷设以及相关设备的安装等。
三、施工方案为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以下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前,我们将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详细调研: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了解海底地形、水流情况以及潮汐等因素;-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确保供应链的畅通。
2.防浪堤的修建防浪堤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地基处理: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处理,确保稳定性;- 框架搭建:根据设计方案,搭建防浪堤的主体框架;- 施工材料应用:使用耐水性能好、抗冲刷力强的材料进行堤体填筑;- 精细修整:对防浪堤的外形进行精细修整,保证其外观美观和结构的稳定性。
3.海底管道的敷设海底管道是该工程的另一重要部分,施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管道敷设路径规划:根据调研结果,规划管道的敷设路径,避免重要地质构造和水流路径;- 管道敷设:使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将海底管道沿着规划路径进行敷设;- 固定和密封:对敷设好的管道进行固定,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并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流渗漏。
4.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本工程还涉及相关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设备选购:根据工程需求,选购适用于该工程的设备;- 安装调试:根据制定的安装图纸和操作说明,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功能测试: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水下森林实施方案范本
水下森林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水下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水下森林的保护和恢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关注的焦点。
水下森林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水下森林实施方案,以推动水下森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二、项目目标。
1. 保护水下森林,维护海洋生态平衡;2. 恢复受损的水下森林,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3. 提升公众对水下森林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
建立水下森林监测网络,加强对水下森林的长期监测和科学研究,掌握水下森林的生长状况、物种组成和环境变化,为制定保护和恢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保护和恢复计划。
根据监测和研究结果,制定水下森林的保护和恢复计划,明确保护区划定、禁捕禁渔区域和恢复重点,确保水下森林的生长和繁衍。
3. 推动政策法规的完善。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建立健全的水下森林保护法律体系,加大对违规捕捞和破坏水下森林行为的打击力度。
4. 加强宣传和教育。
开展水下森林保护和恢复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下森林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5.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水下森林保护组织和合作项目,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水下森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形成全球合力。
四、实施方案的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的水下森林保护和恢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2.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水下森林保护和恢复的资金支持,保障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3. 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
建立水下森林保护和恢复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预期效果。
1. 水下森林生长状况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提高;2. 公众对水下森林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明显提高;3. 水下森林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防护林施工方案
防护林施工方案防护林施工是指在防火、防沙、防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森林防护与管理的工程项目。
下面是一份防护林施工的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设一片防护林,主要包括森林防火、防沙、防护生态环境等措施,以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二、工程范围本项目的工程范围为xxxxx,具体包括防火林带、防护林地、生态绿化等区域。
三、工程内容1. 防火林带建设- 首先进行林地清理,清除枯枝落叶和易燃物等。
- 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地面整平和翻地,增加土壤湿度,减少易燃物。
- 在火源易发区域设置消防通道,便于消防车辆进入。
- 按照防火标准,铺设防火带道路,保持干净整洁。
2. 防沙治理- 对易发生风沙的地区进行植物覆盖,选择抗风沙能力强的植物。
- 植物栽种密度合适,间距均匀,形成防风固沙的植被带。
- 定期进行植物养护和管理,保持植被的稳定性。
3. 生态绿化- 根据生态环境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
- 植树造林应本土化,避免引进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布局和疏导,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定期进行整治和修剪,保持植物的生长状况,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工程施工方法与要求1. 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的不同部分,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地面整平和翻地。
- 利用人工手段进行清理枯枝落叶和易燃物等,保持林地清洁。
- 进行植物定植时,采取适宜的方式,确保植株的成活率。
2. 施工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乱砍滥伐,保护好森林资源。
-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经验和技能,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五、工程进度安排本项目的施工周期预计为xx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防火林带建设,预计用时xx个月。
2. 第二阶段:防沙治理,预计用时xx个月。
3. 第三阶段:生态绿化,预计用时xx个月。
六、安全保障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防护林工程施工措施计划
防护林工程施工措施计划一、工程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少林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仅为16.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我国政府提出了“十五”计划,要求将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防护林工程施工措施计划。
二、施工目标1. 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 增强森林的防护功能,防止水土流失、风沙侵袭等自然灾害。
3. 提高森林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
三、施工措施1. 科学规划: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条件,合理布局防护林工程。
重点在西北、华北、东北等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
2. 良种壮苗:选用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性好的树种,确保苗木质量。
提倡使用本地苗木,减少运输成本。
3. 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植树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
比如,深坑、浅栽、浇水、覆土等。
4. 抚育管理:加强幼林期的抚育管理,确保幼林生长良好。
包括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等。
5. 防沙治沙:在沙漠化地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种植沙生植物、设置沙障、引水拉沙等,治理沙漠化土地。
6. 水土保持:在水土流失地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种植水土保持植物、修建梯田、坡脚砌筑等,减少水土流失。
7. 森林防火: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提高防火意识。
配备防火设施设备,加强火灾隐患排查,确保森林安全。
8.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9. 政策扶持:争取政府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与防护林工程建设。
10. 社会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防护林工程的认识和参与度。
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筹集资金支持防护林建设。
四、施工进度安排1. 前期准备:2个月2. 施工阶段:10个月3. 抚育管理:持续进行4. 验收总结:1个月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措施,我们预期能够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森林的防护功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沿海防护林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龙口市沿海防护林工程监理细则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 2012年9月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监理依据――――――――――――――――――――――2三、控制要点――――――――――――――――――――――2四、监理工作流程图―――――――――――――――――――7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9六、附表――――――――――――――――――――――――13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龙口市沿海防护林工程1.2 工程地点:龙口市七甲镇李沟、敖埠、圈朱家、度假区黄水工程河东西两岸1.3建设单位:龙口市林业局1.4设计单位:1.5 施工单位:鲁美(烟台)园艺有限公司1.6工程规模:沿海防护林3000亩1.7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二监理依据1、监理合同2、建设监理规范3、施工合同4、监理规划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6、设计文件及图纸三控制要点1.0苗源苗源的提供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1.1品种施工单位提供的品种首先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次必须符合标书要求,任何相近品种或变种非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用于施工。
1.2生长情况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1.2.1乔木及灌木1.2.1.1具有正常恢复生长能力的树木。
1.2.1.2生长发育正常、枝叶色泽正常、顶芽充实饱满,枝干发育良好。
1.2.1.3乔木树干要求通直,不偏冠,应有三根以上分布均匀的1~1.5米长的主分枝。
长绿树的树冠应茂密、丰满、匀称。
1.2.1.4丛生灌木要达到灌丛丰满,主側枝分布均匀,主枝数不少于五枝。
灌高应有三枝以上的主枝达到规定的高度标准。
1.2.1.5所有植物材料都要达到无枯枝、病枝、徒长枝。
修剪后的切口必须平整光洁,不撕裂,所有大于50毫米直径的切口面要用认可的无毒密封剂处理。
1.2.1.6带土球的树木其土球直径应为地径的6~8倍,对生根慢和深根性树种,适当增加土球厚度应为土球直径的2/3以上,土球呈腰鼓形,必须完整无缺,保持有15%以上的含水量。
沿海防护林(发布稿)
B 64DB3302沿海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宁波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林业园艺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修鹏、周和锋、陆志敏。
沿海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1 范围宁波市域范围内的泥质海岸、岩质海岸基干林带和丘陵山地、平原农区防护林网、片林建设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宁波市国家、集体(企业)、个人承建的沿海防护林工程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GB/T 15163—2004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776—1995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1995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GB/T 18337.1—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2—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LY/T 1607—200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 5141—1999 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DB33/177—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3 定义3.1海岸基干林带位于最高潮位以上、在自然立地条件下适宜植树的海岸内侧陆地,主要由乔灌木树种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
3.2消浪林位于海岸线以外的潮间带、近海滩涂及河口区域,通常由海滨木槿、柽柳、芦苇等灌木及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草本植被和湿地构成的林带,是破坏性海浪的“缓冲器”。
3.3丘陵山地防护林在海岸基干林带后侧范围的广大丘陵山地上营建的防护林。
3.4平原农区防护林在海岸基干林带后侧范围广大平原区域营建的防护林,包括农田防护林、各类交通干线道路两测的通道绿化带、各干线河流绿化带、片林、村庄绿化等。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7.05.04
•【文号】林规发〔2017〕38号
•【施行日期】2017.05.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森林资源
正文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
2025年)》的通知
林规发〔2017〕38号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发展改革委,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林业局、发展改革委:
为进一步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构筑沿海绿色生态屏障,促进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了《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略)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5月4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海南省委、省政府要求,2007年我市开始海防林建设。
全市海防林任务为30943亩。
在省林业局的指导下,在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2007年、2008年分别完成8155亩、12030亩,合计20185亩的海防护林造林任务。
根据规划和安排,我市2009年海防护林造林任务为10000亩。
为做好今年的海防护林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任务,根据有关建设要求,结合**实际,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与布局
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紧密结合海南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沿海防护林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构筑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市沿海绿色屏障。
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目标与布局:今年建设目标为10000亩。
涉及海头、排浦、白马井、新州、三都、峨蔓、木棠、光村等八个沿海镇(详见任务安排附表一、附表二)。
二、建设内容
全市8个沿海乡镇从海岸高潮水线以上适宜植树的地点开始,向内陆延伸200米(个别可加宽至400米范围)及适合种植红树林的滩涂地为营造海防护林用地。
建设内容具体为:
1、残次林更新造林
计划安排500亩。
主要分布在光村镇沙表头村、峨蔓镇东岸村等。
做法是对林龄老化、防护功能下降,或者经过多次采伐而沦为疏林地的有林地块,进行改造。
2、荒山地造林
计划安排1700亩。
主要分布木棠、峨蔓、三都等镇岩岸地区。
做法是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造林。
3、补植造林
计划安排3000亩。
主要分布在木棠、峨蔓、三都等镇岩岸地区造林难度大的岩石裸露地,难以实施全面造林的。
做法是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补植造林。
树种为榕树、大叶相思树等,每亩株数30-40株,使林地向天然灌木林与人工阔叶树混交的森林类型演变。
如补植株数达到100株时,可纳入荒山地造林任务。
4、退耕还林
计划安排800亩。
主要安排在海头镇白沙地村、排浦镇瓜兰村、白马井镇和能村等。
做法是在海防护林地范围内的农作地实施退耕还林。
5、红树林造林
计划安排4000亩。
主要安排在新英湾内,包括新州、木棠、光村、三都等镇。
做法是在滩涂泥地选择最高潮水位小于一米、海浪平缓、无污染的地块进行采种直播或用种苗造林。
6、退塘还林
2008年我市退塘还林任务为656亩。
至2009年7月,已退塘386.2亩,未退塘269.8亩。
未退塘中,
已签退塘协议但未退塘的有142.9亩,未签订退塘协议的有126.9亩(详见附表三)。
主要分布在海头镇红坎村委、排浦镇和丰、昌王村委、光村镇泊潮村委和银滩、峨蔓镇下浦村等。
按照规定,在基干林带范围内的高位虾塘,都要退塘还林,以确保沿海防护体系的整体性。
市农业工作委员会、有关镇要密切配合,制订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在9月底完成退塘还林工作。
三、造林模式及树种的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取不同的树种分别进行配置:
1、木麻黄:适宜沙岸地段的造林地。
2、木麻黄+相思类:适宜泥岸地段的造林地。
3、相思类:适宜泥岸或岩岸的造林地。
4、多树种包括乡土阔叶树种混交:适宜村庄等居民点附近的造林地块。
5、红树林:适宜滩涂泥地。
四、投资标准
造林经费包括种苗费、林地清理费、整地挖穴费、肥料费、定植费、作业设计费、监理费、管理费和第二、第三年的补植、抚育费等。
造林、补助的投资标准为:
1、残次林更新造林:每亩360元。
2、荒山地造林:每亩360元。
3、补植造林:每亩280元。
4、退耕还林:每亩560元,其中造林经费360元,退耕户补助200元。
5、红树林造林:每亩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