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心理因素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合集下载

慢性疼痛患者人格特质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慢性疼痛患者人格特质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 450 •Wl%_;护理学杂忐2021 年2 刀第40 #第3 期1丨丨t J >i u i.s,F<‘hmarv 202丨,\."丨.40. —\a324 (8):909-912.[10]黄丽,陈巧玲,罗利,等.中文版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质量量表的效度与信度〔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 32 (5):401^06.[n]张丹梅.心理弹性量表简版在社区老年人中的信效度检 验〔•!〕.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 27 ( 10):942-946.[12] Krings G, Mcintire P, Shin SJ. Myofibroblastic, fibroblasticand myoid lesions of the b reast〔 J〕. Semin Diagn Pathol,2017, 34 (5):427428.[13]徐德辉,隋立森,谢海涛,等.脑膜瘤继发癫痫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7, 38 (24): 3731-3733.[14]李炎炎,谭海涛.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7, 46 (10): 1244-1245.[15]刘梅,滕敬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情绪及疼痛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26 (2):223-225.[16]邓兰,汪宇,余咿淼,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华西医学,2017, 32 (10):1579-1581.[17]郭翠梅,孙媛,陈雪,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J〕_.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 ,45 (1): 85-87.[18]张佳佳,徐希德,顾宇丹,等.认知行为干预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并发症的改善分析〔j〕.中国临 床研究,2017, 30 (3): 426428.[19]姜玉红.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作用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 42(10):1404-1407.[20]李莉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7, 17 (10): 1557-1560.(本文编辑:戚兆力)慢性疼痛患者人格特质对疼痛程度的影响王婷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人格特质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浅析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浅析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浅析疼痛的心理学因素【摘要】疼痛是一种不适的感觉,在生理上通常由组织的损伤或疾病引起。

心理学因素在疼痛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心理社会模型认为疼痛不仅是生理问题,还受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

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行为因素都可以影响疼痛的感受和疼痛体验。

个体差异也是影响疼痛感受的重要因素。

综合心理学因素对疼痛进行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深入探讨心理学因素对疼痛的影响,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理学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受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疼痛、心理学因素、心理社会模型、认知、情绪、行为、个体差异、综合治疗、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感觉体验,是机体对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的一种生理反应。

疼痛的定义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来解释。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疼痛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息,提醒身体遭受到伤害或损失。

疼痛感受依赖于神经纤维对刺激的感知和传递,触发相应的生理反应,如回避刺激源、保护受伤部位。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疼痛还具有情感和认知的成分,个体对疼痛的感受受到心理因素的调节影响。

疼痛不仅仅是身体信号的传递,还受到注意力、情绪、信念、期望等心理过程的调节作用。

疼痛的定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理现象,还包含了心理与情感的参与。

深入理解疼痛的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疼痛的复杂性及其与心理过程的密切关系。

1.2 疼痛的分类疼痛是人类常见的一种不适感,可以是身体组织受到实际或潜在损害时的生理反应。

根据其来源和特征,疼痛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生理性疼痛、病理性疼痛、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生理性疼痛是由组织受到实际损害导致的疼痛,如摔倒划伤造成的皮肤疼痛、手指被夹伤引起的压力疼痛等。

这种疼痛通常是短暂的,随着伤口愈合或问题解决而缓解。

病理性疼痛是由疾病或病理改变引起的疼痛,例如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神经病变导致的神经痛等。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与心理学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深入探讨和理解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寻求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几个重要内容: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慢性疼痛管理、心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估以及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

1.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是医学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可以对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长期的负性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下降等疾病密切相关。

此外,压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长期的压力状态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兴奋性神经系统紊乱等身体反应,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2. 慢性疼痛管理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

医学心理学在慢性疼痛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和应激管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病情恶化。

此外,医学心理学还注重与其他科学领域的协作,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综合性的方法帮助患者管理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3. 心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估心理干预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对能力,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解决问题疗法等。

心理干预常常与药物治疗和其他物理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为了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者们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生理指标等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心理师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干预调整。

4.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医学心理学强调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紧密联系。

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医学心理学提出了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例如,通过教育宣传,增强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心理干预,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通过社会支持、心理支持等手段,提供支持和帮助给予以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影响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感,通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除了身体的生理因素外,心理因素也被认为是慢性疼痛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一、心理因素与疼痛的关系心理因素与慢性疼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会增加疼痛的感知,并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应对能力。

同时,慢性疼痛本身也会导致患者情绪的低落和压力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心理因素与慢性疼痛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焦虑与慢性疼痛焦虑是慢性疼痛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焦虑会导致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更加敏感,加重疼痛的程度。

患者对疼痛的担心和恐惧也会使他们变得痛觉过敏,对疼痛的容忍度下降。

因此,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减轻焦虑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症状,从而减轻疼痛。

三、抑郁与慢性疼痛抑郁是慢性疼痛另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患者由于长时间的疼痛,逐渐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希望,产生消极的情绪。

这种情绪会进一步加重疼痛的感受,形成疼痛与抑郁的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及时发现并治疗抑郁症状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从而减轻疼痛。

四、应对策略面对慢性疼痛,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减轻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

首先,学会积极应对疼痛。

可以通过参加瑜伽、运动等活动来分散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的感受。

其次,寻求支持。

可以与家人、朋友等倾诉自己的感受,并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心理咨询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疼痛带来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有着重要的影响。

慢性疼痛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会增加疼痛的感知。

因此,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不仅要注重身体的生理因素,也要充分考虑心理因素。

[疼痛,因素,心理]术后慢性疼痛的心理危险因素

[疼痛,因素,心理]术后慢性疼痛的心理危险因素

一、CPSP的定义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或者可以用这类损伤描述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然而CPSP目前并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Macrae从四个方面对CPSP做了尝试性的定义:疼痛出现在手术之后;疼痛持续时间至少为两个月;非术后其他原因引起的;术后疼痛是由术前已有问题引起的疼痛的延续,这种可能性应当加以探索并排除。然而这个定义并不全面。对于慢性疼痛,通常要考虑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受到的影响,因此定义应当包含这些方面。缺少统一的定义阻碍了研究结果间的整合,一个明确的定义对未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研究中的量表过于繁杂,很难保证数据的质量。未来的研究应该使用标准化量表。此外,研究方式应当以纵向研究为主,因为纵向性研究有更好的统计力。对于数据的分析,应当使用多元变量的统计方法,对混淆变量加以控制。此外,结果变量的测量应当标准化,以便进行研究间结果的比较和整合。
参考文献
[2] Munafò M R,Stevenson J.Anx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y and surgical recovery:Reinterpreting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1,51(4):589-596.
2.恐惧和焦虑
(二)认知因素
1.疼痛灾难化
疼痛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患者对于疼痛的信念、评价和预期会影响他们对疼痛的控制感和管理能力。疼痛灾难化(pain catastrophizing)是目前研究最多的CPSP认知风险因素。疼痛灾难化被认为是和疼痛体验相关性最强的心理因素。疼痛灾难化被定义为“倾向于对实际或者预期的疼痛体验进行夸大的消极心理定势”。恐惧回避模型(fear-avoidance model)是解释慢性疼痛发生的重要理论。在疼痛恐惧回避模型中,灾难化是一个重要的认知因素:灾难化的认知方式导致患者对疼痛过度的恐惧,使患者产生对躯体活动的回避和对疼痛线索的高度警觉,进而导致无用感、抑郁和能力丧失,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慢性疼痛的发生。

手术后慢性疼痛的进展

手术后慢性疼痛的进展
通 信 作 者 :黄 宇 光 ,Email:pumchhyg@yahoo.com.cn
作用于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信号分子从而使得机体对疼痛的 敏 感 性 增 加[5]。
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基因表达增加,基因表达的 变 化 使 得神经元功能发生改变并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当 mR- NA 转录恢复到基 线 水 平 时,神 经 元 功 能 可 恢 复 正 常 ,然 而 有些改变却是不可逆的。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抑制性中间神 经元的凋亡[6]。由于神 经 元 的 凋 亡 以 及 神 经 小 胶 质 细 胞 的 激活使得抑制性冲动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减少并最终导致 神经系统的 敏 感 性 增 加,以 上 改 变 还 可 见 于 大 脑 皮 质 。 此 外,患者的基因组 DNA 也可能 与 慢 性 疼 痛 的 发 生 以 及 患 者 对 治 疗 的 反 应 有 关[2]。
基因 不同人群对伤害性刺激以及临床疼痛的感受存 在明显的 个 体 差 异。 儿 茶 酚-O-甲 基 转 移 酶 (catecholamine- O-methyltransferase,COMT)增多是慢性颞 下 颌 关 节 疼 痛 的 危险因素之一,Diatchenko等[9]也证实 遗 传 多 态 性 与 颞 下 颌 关节障碍有关 。Devor[10]强 调 某 些 患 者 在 神 经 损 伤 后 更 易 于发生疼痛。对啮齿类动物的研究发现疼痛的发生有明显 的遗传倾向。而一些临床疾病(如纤维肌痛综合 征、偏 头 痛、 肠激惹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膀胱过敏以及雷诺综合 征)可 能 是 损 伤 后 慢 性 疼 痛 的 标 志 。 [11]
导致 CPSP 的危险因素
识别并找出与 CPSP 相关的危险因素可有效 预 防 CPSP 的发生。导致 CPSP 的 危 险 因 素 可 分 为 患 者 相 关 因 素 和 医 学相关因素。每 一 位 CPSP 患 者 都 可 能 存 在 一 种 能 够 导 致 CPSP 的特殊的基因型、文 化 背 景、心 理 状 况 或 特 殊 病 史 等。 其中与 CPSP 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

浅析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浅析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浅析疼痛的心理学因素【摘要】疼痛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感觉,不只是生理疾病所带来的,也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本文从疼痛的定义和心理学在疼痛中的作用入手,探讨了疼痛的生理机制与心理反应,疼痛感知的个体差异,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在疼痛管理和慢性疼痛中的作用。

通过对心理学在疼痛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心理因素在疼痛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深入探讨疼痛的心理学因素,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疼痛的本质,也为疼痛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疼痛、心理学因素、生理机制、个体差异、社会因素、疼痛管理、慢性疼痛、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通常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或者被描述为与这种损伤一致的感觉。

疼痛是身体的一种重要信号,提醒我们可能存在问题或危险。

疼痛通常被分为两种类型: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

生理性疼痛通常是由组织受损或受伤引起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而病理性疼痛则是由慢性疾病或病变导致的,常常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造成了不良影响。

疼痛感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生理和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心理学在疼痛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人们对疼痛的主观感受和应对方式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揭示了人们对疼痛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为我们理解疼痛的本质和应对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深入了解疼痛的心理学因素对于有效管理和治疗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1.2 心理学在疼痛中的作用引言: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多维体验,不仅包括生理层面的感觉,还涉及到心理层面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心理学在疼痛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影响疼痛的感知、传导和处理过程。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疼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疼痛的产生、发展和持续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心理因素可以影响疼痛的感知和传导。

情绪、情感和认知状态都会影响大脑对疼痛信息的处理,从而改变疼痛的感知强度和程度。

术前心理因素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术前心理因素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1392016年/第二十八期/十月(上)术前心理因素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王芬芬[1]刘泽军[2]雷蓓蕾[1]([1]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68;[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摘要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 )是一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慢性术后疼痛不仅影响到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增加医疗保健的负担,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然而,CPSP 的发病机制并未被充分认识,且难以治疗,因此预防是目前更为有效地措施。

探索CPSP 的心理风险因子有利于术前对高危手术病人的筛查,以及有效的术前干预,从而更好地预防CPSP 的发生。

本文主要对CPSP 发病机制和风险因子进行阐述。

关键词慢性术后疼痛术前心理因素风险因子中图分类号:R441.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10.066Effect of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Postoperative Chronic PainW ANG Fenfen [1],LIU Zejun [2],LEI Beilei [1]([1]Institute of Teachers ’Education,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8;[2]Southwest University Faculty of Psychology,Chongqing 400715)Abstract 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As the 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 not on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but also increase the burden of medical care,more and more clinicians and clinical psychologists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However,the pathogenesis of CPSP has not been fully recognized,and it is difficultto treat,so prevention is currently more effective measures.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risk factors of CPSP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operative screening of high-risk patients,as well as effective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so a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PSP.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pathogenesis and risk factors of CPSP .Keywords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factors;risk factors1慢性术后疼痛1.1CPSP 的定义虽然国外CPSP 的最早的研究出现于1970年之前,但对CPSP 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术后疼痛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术后疼痛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术后疼痛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一、术后疼痛的分类及影响因素(一)术后疼痛的分类1.躯体疼痛(创口疼痛)为手术直接涉及的部位,如皮肤、肌肉、筋膜、关节、韧带、骨骼及神经等组织损伤的疼痛,表现为局限性、表浅性伤口处疼痛,定位准确,其疼痛程度与创伤程度密切相关。

2.内脏疼痛(牵拉疼痛)内脏手术或牵拉到内脏所致的内脏疼痛,一般为深在性钝痛,其疼痛强度和内脏的敏感性有关。

(二)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1.患者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社会文化背景、受教育的程度等。

男性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强,而老年人及小婴儿对疼痛反应较为迟钝。

此外,患者的心理因素在疼痛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手术因素与手术种类、手术创伤的程度和部位有关。

胸腔、上腹部手术患者切口疼痛较重,而四肢、头、颈和体表手术后疼痛较轻。

二、术后疼痛的病理生理手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其性质为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

术后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手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

研究表明小至腹肌沟疝修补术,大到胸腹部和心脏体外循环等大手术,都可发生CPSP,其发生率高达19%~56%,持续痛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长于1个月的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多次手术;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

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

术后疼痛具有急性疼痛的特点:①激活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部分,如脉搏、呼吸频率及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出汗;②与组织损害相关,随组织愈合而逐渐消失;③急性疼痛的行为表现,如不能休息、焦虑、痛苦、哭叫、揉擦或固定痛处等;④定位准确,具有较强的保护性意识或反射;⑤可以有明显的组织损伤痕迹。

(一)术后疼痛与传导通路手术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炎性介质(如组胺)、肽类(如缓激肽)、脂质(如前列腺素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等的释放。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调节作用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调节作用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调节作用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且难以治愈的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尽管疼痛的发生与身体组织的病理性改变有关,但心理因素在疼痛的产生和调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心理因素在慢性疼痛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认知心理因素、情绪心理因素和行为心理因素。

本文将就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认知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调节作用认知心理因素是人们对慢性疼痛感知、评估和处理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人们对疼痛的认知方式直接影响到对疼痛的感受和应对方式。

一种乐观的认知方式可以减轻疼痛的感知,而一种消极的认知方式则会加重疼痛的感知。

例如,一个乐观的人会把疼痛看作是一种挑战,积极应对和调节,而一个消极的人则会对疼痛感到恐惧和绝望,进而加重疼痛的感知。

因此,改变认知方式对慢性疼痛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二、情绪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调节作用情绪心理因素是人们在面对慢性疼痛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态。

情绪心理因素与疼痛有着密切的关系。

慢性疼痛本身会引起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而情绪问题又会加重疼痛的感知和负面影响。

然而,人们的情绪状态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来减轻疼痛。

例如,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的技巧可以缓解疼痛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三、行为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的调节作用行为心理因素是人们在慢性疼痛时采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对疼痛的处理和应对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积极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可以帮助疼痛患者更好地应对和调节疼痛,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运动锻炼等。

这些行为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和减轻疼痛的感知,同时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心理抵抗力。

总之,心理因素在慢性疼痛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认知心理因素、情绪心理因素和行为心理因素。

改变认知方式、调节情绪状态和采取积极的行为方式是缓解慢性疼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治疗慢性疼痛时,不仅要注重对身体的治疗,也要关注心理因素的调节。

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全面而有效地缓解慢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诱发慢性疼痛的因素

诱发慢性疼痛的因素

诱发慢性疼痛的因素
诱发慢性疼痛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创伤或手术后的神经病变:手术、创伤或其他身体损伤后,神经可能受到损伤或压迫,导致慢性疼痛。

2. 慢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肌痛症、背部问题(如椎间盘突出症)、癌症等。

3. 神经系统疾病:如带状疱疹、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等。

4. 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疾病等。

5. 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如糖尿病神经病、反射感神经性突触后膜症等。

6. 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身体疼痛。

7. 非器质性疼痛综合征:即疼痛没有明确的器质性原因,但持续存在。

8. 药物滥用或成瘾:药物滥用或依赖性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其中包括疼痛。

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联合起作用,导致长期慢性疼痛的发展。

个体差异和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疼痛的严重程度和表现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的锻炼、均衡的饮食以及良好的心理健康,可能有助于减轻慢性疼痛的症状。

如果您正在经历慢性疼痛,请咨询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心理学视角下的疼痛管理

心理学视角下的疼痛管理

心理学视角下的疼痛管理疼痛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适感,它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对于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来说,疼痛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更对其心理和情绪状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在疼痛管理中,心理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疼痛管理,并介绍心理学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和作用。

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心理因素对疼痛感知和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会加重疼痛感知,并且会使患者对疼痛产生过度关注,放大了其主观感受。

同时,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也会降低患者对疼痛的应对能力,甚至会影响其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调节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从而减轻疼痛感知。

常见的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正念减压技术等,这些干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信念体系,改变消极的情绪反应,提升对疼痛的应对能力。

恢复功能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由于长期的疼痛困扰可能导致身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下降。

心理学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应对策略,重建对日常生活的信心和能力,并逐渐恢复他们的身体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心理学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自我认知,树立积极态度,减轻生活压力,找到生活中其他的愉悦和满足感,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在多学科合作中的地位在现代医学中,多学科合作已成为治疗复杂问题的重要方式。

心理学在多学科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理医生与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指导其他医务人员合理开展舒缓伤口刺激、纠正不良姿势等工作。

结语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因素在身体健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针对慢性疼痛问题,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在多学科合作中运用各种心理干预手段,可以更全面地帮助患者管理好他们的身体健康问题。

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与治疗

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与治疗

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与治疗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三个月的疼痛症状,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事实上,心理因素在慢性疼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和治疗方法。

一、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恐惧以及病态认知等。

这些心理因素与疼痛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1.焦虑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感到焦虑。

他们担心疾病的恶化、失去工作能力、社交障碍等。

焦虑进一步加剧了疼痛的感觉,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抑郁慢性疼痛可引发抑郁情绪。

疼痛的长期存在使患者感到无望、无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乐趣和希望,从而进一步陷入抑郁情绪。

3.恐惧恐惧是慢性疼痛心理因素中常见的一种。

患者对疼痛的恐惧使他们避免接触可能引起疼痛的活动,导致肌肉紧张和运动能力下降,进而使疼痛感更加明显。

4.病态认知患者对疼痛的病态认知也是心理因素之一。

他们可能过度关注疼痛感受,夸大疼痛的程度,认为疼痛代表严重疾病。

这种病态认知进一步加剧了疼痛的感觉。

二、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针对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缓解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的有效方法之一。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病人教育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来减轻疼痛感;放松训练通过学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病人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和疾病,减少病态认知。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疼痛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等。

镇痛剂可以缓解疼痛感,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3.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缓解慢性疼痛,如理疗、针灸和电疗等。

这些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肌肉状况,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4.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来对抗慢性疼痛。

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前如何进行疼痛评估和干预

手术前如何进行疼痛评估和干预

手术前如何进行疼痛评估和干预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往往是一个充满压力和挑战的过程,而疼痛则是其中最常见且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

有效的疼痛评估和干预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痛苦,还能促进身体的恢复,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手术前如何进行疼痛评估和干预。

一、疼痛评估在手术前,准确的疼痛评估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1、自我报告这是最直接和常用的方法。

患者通过语言描述疼痛的程度、性质(如刺痛、胀痛、灼痛等)、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评估工具可以是简单的数字评分法(0 代表无痛,10 代表最剧烈的疼痛),也可以是更详细的描述性量表,如面部表情疼痛量表,适用于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患者,如儿童或认知障碍者。

2、身体检查医生会检查手术部位及其周围的组织,观察有无红肿、压痛、肿胀等体征,这些可以间接反映疼痛的情况。

3、病史询问了解患者过去的疼痛经历,包括疼痛的类型、治疗方法和效果,以及是否存在慢性疼痛疾病,如关节炎、神经痛等。

4、心理评估疼痛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感受,还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会加重疼痛的感知。

因此,通过心理评估量表,如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疼痛。

二、疼痛干预在完成疼痛评估后,接下来就是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疼痛。

(2)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用于中重度疼痛。

但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

(3)辅助镇痛药:如抗惊厥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使用方法。

2、非药物治疗(1)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

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

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

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难以治愈的疼痛状态,它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折磨,还常常引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针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至关重要。

慢性疼痛患者为何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呢?首先,长期的疼痛会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他们无法正常社交、娱乐和履行家庭责任,从而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

其次,疼痛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对未来健康的担忧,会使患者陷入持续的紧张和恐惧之中。

再者,长期忍受疼痛可能会改变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影响情绪调节机制。

那么,有哪些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呢?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它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调整情绪和应对疼痛。

例如,患者可能会因为一次疼痛发作而认为自己的病情永远无法好转,进而陷入绝望。

治疗师会引导患者审视这种想法的不合理性,并鼓励他们关注病情好转的迹象,培养更积极的心态。

同时,CBT 还会教导患者一些应对疼痛的有效行为策略,如放松训练、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

放松训练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干预手段。

常见的放松方法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

深呼吸可以帮助患者平静身心,减轻紧张情绪。

渐进性肌肉松弛则通过依次紧张和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让患者体验到肌肉放松与情绪舒缓之间的关联。

冥想能让患者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达到内心的宁静。

支持性心理治疗在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治疗师通过倾听、理解和鼓励,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让患者感受到自己不是独自在面对痛苦,有人愿意陪伴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这种支持可以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提高应对疼痛的信心。

心理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患者需要了解慢性疼痛的本质、治疗方法以及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

通过心理教育,患者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病情,减少因未知和误解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

心理健康对身体疼痛和恢复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身体疼痛和恢复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身体疼痛和恢复的影响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它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恢复能力。

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心理健康对于疼痛感知和恢复的重要性。

实际上,心理健康与疼痛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可以影响我们对疼痛的感知程度以及身体的康复速度。

首先,心理健康与疼痛感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人们可能会经历身体上的疼痛,但是对于同一种程度的疼痛感知却各不相同。

这是因为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疼痛的感受。

例如,一位情绪稳定、心情愉悦的人对于同样的疼痛刺激可能会感觉到较轻的疼痛,而心理压力较大、情绪不好的人可能会对同样的疼痛感觉更加强烈。

这是因为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会影响疼痛感觉的神经传导和认知加工,从而改变了人们对疼痛的感知程度。

其次,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康复和疾病恢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人更容易从疾病和手术中恢复。

这是因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更能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注重身体锻炼和健康饮食,具备更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此外,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人也更容易调动身体的自愈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和损伤恢复。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康复和疾病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心理健康对于疼痛感知和恢复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的方面。

慢性疼痛可能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疼痛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负担,更会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例如,持续的疼痛可能导致人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加重了疼痛感受。

这种循环效应需要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才能打破恶性循环,达到身心统一的健康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缓解身体疼痛并促进康复。

首先,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情愉悦对于缓解疼痛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感兴趣的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等方式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有效的应对和管理压力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冥想、放松等方法来减轻压力和紧张情绪,改善疼痛感受。

切口妊娠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对子宫动脉术后疼痛的影响

切口妊娠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对子宫动脉术后疼痛的影响

第51卷第1期2021年1月新禮医学XINJIANG MEDICAL JOURNALVol.51 No.lJanuary.2021•调査分析.切口妊娠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对子宫动脉术后疼痛的影响热孜万古力•热西提,布祖克拉•阿布都艾尼,史凌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54)摘要:目的调查剖宫产切口妊娠(C SP)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新禮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120例,术前发放焦虑和抑郁量表(S A S,S D S),并对术后刚刚返回病房(01〇、611、1211、2411等四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析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态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结果术前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结果显示C SP患者心理状态正常即无焦虑抑郁的患者47(39.17%)例,其 余73(60.83%)例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或者二者并存现象,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态对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〇.〇5)。

结论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心情复杂,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并且焦虑抑郁状态对术后疼痛影响显著,因此C SP患者需要精心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

关键词:切口妊娠,焦虑抑郁,术后疼痛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83(2021 )01—67—04Investigation abou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esarean incision pregnancy and its effecton postoperative pain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Reziwanguli Rexiti,Buzukela Abuduaini,SHI Ling-yun(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pregnancy (CSP) and its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Methods 120 cases undergoing cesarean from January 2017 to September 2017 at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SAS, SDS) was distributed before surgery, and the pain degree at four time points, namely Oh, 6h, 12h and 24h after surgery, was evalua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postoperative pain. Results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urvey showed that 47 (39.17%) of CSP patients had normal mental state, which meant they had n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the other 73 (60.83%) patients had anxiety or depression or botli. There were signii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pai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operation (P< 0.05 ). Conclusions Pregnancy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have complex mood, high incid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stoperative pain. Therefore, CSP patients needed careful psychological care and humanistic care to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improve comfort level.Key words: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ostoperative pain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剖宫产切口妊娠患 者越来越多,现已成为妇科门急诊的常见病之一。

术前衰弱与围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术前衰弱与围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基金项目:张家口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201146D)作者简介:李向博,2021级硕士研究生;E mail:891320786@qq.com通讯作者:滕金亮,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术前衰弱与围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李向博1 黄予利1 袁 莉2 滕金亮21.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张家口,075000,中国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张家口,075000,中国【摘要】 老年人术前衰弱是影响围术期康复最严重的挑战之一。

术前衰弱状态会导致围术期出现各种不利事件,如住院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术后抑郁、术后谵妄等。

目前术前衰弱与围术期不良事件之间的关联机制尚不清楚,但存在多种系统功能失调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对术前衰弱的全面评估,及时干预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围手术期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该文选择住院时间延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后抑郁及术后疼痛等较为典型的围术期不良事件,从术前衰弱与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关系、可能相关的的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等角度予以综述。

【关键词】 术前衰弱;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机制;干预策略【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A 犇犗犐:10.3969/j.issn.2095 1396.2023.03.010犃狊狊狅犮犻犪狋犻狅狀犅犲狋狑犲犲狀犘狉犲狅狆犲狉犪狋犻狏犲犉狉犪犻犾狋狔犪狀犱犘犲狉犻狅狆犲狉犪狋犻狏犲犃犱狏犲狉狊犲犈狏犲狀狋狊LIXiang bo1,HUANGYu li1,YUANLi2,TENGJin liang21.TheGraduateSchoolofHebeiNorthUniversity,075000,Zhangjiakou,China2.DepartmentofAnesthesiology,TheFirstClinicalCollegeofHebeiNorthUniversity,075000,Zhangjiakou,China【犃犅犛犜犚犃犆犜】 Preoperativefrailtyisoneofthemostcommonclinicalproblemsinperiop erativeelderlypatients.Manystudieshaveshownthatpreoperativefrailtyiscloselyrelatedtotheoccurrenceofperioperativeadverseevents,suchasprolongedhospitalstay,postopera tivepain,postoperativedepression,postoperativedelirium,etc.Themechanismofpreopera tivefrailtyandperioperativeadverseeventsisnotfullyunderstoodatpresent,whichmayberelatedtothedysfunctionofmultiplesystemfunctions.Reasonableevaluation,interventionortreatmentforpreoperativefrailtymayhelptoreducetheoccurrenceofperioperativead verseevents.Inthispaper,typicalperioperativeadverseeventssuchasprolongedhospitalstay,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stoperativedepressionandpostoperativepainwereselecte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preoperativefrailtyandperioperativeadversee vents,possiblerelatedmechanismsandinterventionstrategieswerereviewed.【犓犈犢犠犗犚犇犛】 frailtybeforesurgery;anaesthesia relatedadverseevents;mechanismofoccurrence;strategyofintervention第13卷第3期2023年6月神经药理学报ActaNeuropharmacologicaVol.13No.3Jun.2023 术前衰弱状态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涉及了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功能,是创伤应激时人体反应储备能力下降导致的一系列失能与患病风险增高的临床综合征。

术后镇痛理念新跨越:从超前镇

术后镇痛理念新跨越:从超前镇

术后镇痛理念新跨越:从超前镇对于每位手术患者而言,术后必须面对围术期的急性疼痛,这也是麻醉医生的重要工作内容,若不能及时控制则会增加患者痛苦、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情况下还会向慢性疼痛转变,长时间的困扰着患者,致使其生存质量不断下降。

在麻醉学领域,为患者提供围术期镇痛是一重大课题,但是答案至今尚不明确。

超前镇痛理论,主要是将一切有害刺激阻断,能够避免伤害性冲动到达中枢,进而对于疼痛的发生能够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相比较于疼痛出现之后的再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该理念在进入21世纪以后,其不足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将其发展为预防性镇痛。

1超前、预防性镇痛概念的对比所谓超前镇痛主要是在术前就做好某种镇痛治疗,侧重于将疼痛治疗实施于外科手术开始之前,相比较于常规镇痛,疼痛时机是二者的唯一区别。

为此,这是一项在疼痛之前的操作,旨在致力于手术诱发所造成的内向伤害感受信号传递所引起的生理反应的不断减少。

预防性镇痛则主要是在超过干预作用持续时间之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相比较于常规、安慰剂或无治疗先关闭,对于疼痛减轻或减少镇痛药用量的情况依然能够观察到,不一定在术前实施干预措施。

经研究发现,中枢敏化得以有效防止的唯一方法在于在从切皮-创伤最终完全愈合过程中将来自于手术创伤的全部疼痛、伤害性信号传入完全阻断。

该概念对于镇痛措施的实施质量、持续时间比较看重,对于干预时机不存在任何限定。

2术后疼痛的发生机制2.1术后疼痛术后急性疼痛的产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手术会对皮肤、皮下组织、内脏、神经造成损伤,局部神经末梢阈值的降低与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有关,由此会诱发炎症性疼痛,同时神经损伤会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二者会导致伤害感受性疼痛的进一步加重。

但是,至今尚未明确术后慢性疼痛的定义。

2.2外周敏化所谓外周敏化主要是外周神经改变了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Aδ、C纤维兴奋具有异常性,疼痛阈下地刺激即会导致疼痛的产生。

2.3中枢敏化即持续升高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所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在Aδ与C纤维终止的神经元上起作用,以此有助于缓慢突触后电位地产生,低阈值刺激的传入便会导致疼痛的出现。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感知的调节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感知的调节

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感知的调节慢性疼痛是指持续超过3个月的疼痛感受,常常伴随难以忍受的生理和心理痛苦。

与急性疼痛不同,慢性疼痛往往没有确定的病因和可见的病变,因此,心理因素在慢性疼痛感知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感知的调节机制,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认知调节认知调节是指人们对疼痛感知和体验的理解和解释过程。

在慢性疼痛中,认知调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患者常常存在认知扭曲,即过度关注疼痛的严重性和持续性,忽略了其他感受和生活中的积极因素。

这种认知扭曲增加了疼痛的感知程度和痛苦感,进一步影响了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干预手段,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改变疼痛患者的认知模式来减轻疼痛感知。

例如,慢性疼痛患者往往会过分解读疼痛信号,将其看作是身体有严重问题的信号。

而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重塑对疼痛的认知,改变其对疼痛的评估和情绪反应,从而减轻对疼痛的感知。

二、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慢性疼痛产生的情绪反应和情绪体验的调节。

慢性疼痛通常伴随着情绪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和愤怒等。

情绪对慢性疼痛的感知具有双向的作用,即情绪可以影响疼痛的感知,同时疼痛也会影响情绪的体验。

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可以减轻慢性疼痛的感知。

积极情绪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系统,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从而减轻疼痛感受。

此外,情绪调节也可以通过改变对慢性疼痛的注意力分配和对疼痛的评估方式来减轻疼痛感知。

例如,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积极写作和放松训练等都能够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痛苦感。

三、行为调节行为调节指个体对慢性疼痛感知的行为反应和应对策略。

行为因素在慢性疼痛的感知和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患者往往存在行为退缩、活动减少和社交回避等问题,这些行为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疼痛感受,还导致了身体的进一步虚弱。

行为活动恢复是一种行为干预的方式,旨在帮助慢性疼痛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心理因素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作者:王芬芬刘泽军雷蓓蕾来源:《科教导刊》2016年第28期摘要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是一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慢性术后疼痛不仅影响到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增加医疗保健的负担,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然而,CPSP的发病机制并未被充分认识,且难以治疗,因此预防是目前更为有效地措施。

探索CPSP的心理风险因子有利于术前对高危手术病人的筛查,以及有效的术前干预,从而更好地预防CPSP的发生。

本文主要对CPSP发病机制和风险因子进行阐述。

关键词慢性术后疼痛术前心理因素风险因子中图分类号:R44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66Abstract 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s the 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 not on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but also increase the burden of medical care, more and more clinicians and clinical psychologists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However, the pathogenesis of CPSP has not been fully recognize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treat, so prevention is currently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risk factors of CPSP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operative screening of high-risk patients, as well as effective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 so a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PSP.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pathogenesis and risk factors of CPSP.Keywords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factors; risk factors1 慢性术后疼痛1.1 CPSP的定义虽然国外CPSP的最早的研究出现于1970年之前,但对CPSP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Macrae等人从四个方面为CPSP提出一个尝试性的操作定义:(1)在术后发展的一种疼痛;(2)并且持续至少2个月;(3)需要排除其他病因产生的疼痛;(4)尤其是手术前某种病因导致的疼痛。

1.2 CPSP的发病机制CPS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者据此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1)手术过程中造成的神经损伤:Henrik Kehlet等人认为CPSP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外周神经损伤造成的持续炎症的结果或者神经性疼痛的表现,手术造成的神经损伤是CPSP的先决条件。

Benedetti 等人发现神经损伤的程度与CPSP的强度相关;(2)神经可塑性的变化:Henrik等人认为手术中造成的外周神经系统损伤产生持续的不适应性神经重塑。

受损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和邻近的未受损的神经元的自发动作电位增加和钠离子通道的改变,导致自发性疼痛,进一步增加疼痛敏感度,病人更容易知觉到疼痛。

尤其在手术后几天,病人体验到强烈的急性术后疼痛(Acute post-surgical pain, APSP)。

Manon等人也发现APSP显著预测CPSP,术后一周的疼痛越强,病人就越有可能报告CPSP。

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APSP是CPSP的显著预测因子[4],但从APSP 转换成CPSP的发展机制,尚不明确;(3)操作学习理论:操作学习理论认为当一种行为伴随有奖励结果的时候,这一行为的发生率会增加。

一些疼痛行为也会像其它行为一样,也会受到结果的强化或者消退,而增加或者减少行为的频率。

在CPSP的研究中,有三个额外的因素已经被证明与术后疼痛行为的强度相关:配偶行为的强化、法律诉讼和工伤赔偿;(4)其它因素:已有研究表明:CPSP的发生并不单一地受手术因素本身的影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都会对CPSP的发生有不同的作用。

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到CPSP的发生。

其中,心理因素越来越多的受到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国外关于心理因素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国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甚少。

已有研究表明,CPSP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心理幸福感,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对CPSP的心理风险因子的研究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CPSP的风险因子传统的生物疼痛医学观点认为生理病理是疼痛的直接原因,即生理上的损伤越大,术后疼痛的强度就越强。

近些年来,疼痛医学逐渐认识到术后疼痛是一个复杂的主动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Block等人发现,在脊椎外科手术中,心理因素比医药类因素对的手术效果的影响更大。

探索CPSP的心理危险因素是目前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已有研究已经表明:情绪、情感、认知等因素是CPSP重要的心理危险因素。

2.1 情绪因素(1)焦虑:分为气质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

Theunissen等人对1985年到2010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

研究发现特质性焦虑(trait anxiety)和状态性焦虑(pain related anxiety)均与CPSP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

焦虑是CPSP发生率的显著预测因子。

(2)抑郁:抑郁的病人更容易关注负性事件,有更低的疼痛阈限,从而报告更高的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慢性疼痛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52%,同时65%的抑郁症患者伴有慢性疼痛症状。

已有研究并不能证明抑郁与CPSP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认为抑郁和CPSP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

(3)恐惧:主要包括运动恐惧和手术恐惧。

运动恐惧主要涉及到与运动相关的恐惧,病人担心运动带来的再次受伤或者疼痛增加的结果,而采取回避运动的行为,长期的运动回避,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肌肉骨骼和心血管功能的退化,如此循环,发展成为CPSP。

手术恐惧是指对具体的手术的恐惧,Pinto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子宫切除手术后4个月,有CPSP的病人比无CPSP的病人报告更多的手术恐惧。

2.2 认知因素疼痛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

患者对术后疼痛的信念,评价以及预期会影响到病人对疼痛的感知和控制。

(1)疼痛灾难化:被定义为“倾向于对实际或者预期的疼痛体验进行夸大的消极心理定势”。

灾难化包括三个维度:无助(如,我感觉到无法再忍受疼痛了);反复思虑(如,我忍不住去想疼痛对我造成的伤害);夸大(如,疼痛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Sullivan 等人对120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1年的追踪研究,探讨术前抑郁,恐惧,灾难化以及自我效能等心理因素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患者性别、年龄和术前的疼痛等一系列混淆变量之后,术前灾难化是唯一能够预测患者术后疼痛与功能缺损的心理因素。

也有研究发现,术前灾难化并不能预测慢性术后疼痛,但可以预测急性术后疼痛;(2)应对策略:应对策略不仅影响到病人对疼痛的知觉,也会影响到病人对疼痛的调节和战胜疼痛的信念,涉及到病人面对疼痛以及由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时特定的思维和行为。

主要有6种认知应对策略:注意分散、祈祷和希望、疼痛感觉忽视、疼痛感觉再解释、自我陈述疼痛应对和灾难化,研究发现注意转移以及合理的疼痛再解释都有助于减少CPSP的发生率;(3)结果预期:是指对事件的非自主性反应的预期。

在CPSP的研究中具体表现为病人或者医生在术前对手术之后的疼痛,恢复情况,治疗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等结果变量的预期。

Montgomery等人的研究表明:结果预期是CPSP的显著的心理预测因子,Jasper等人的研究也发现负性结果预期术后6周和6个月的更严重的功能损伤和更强烈的疼痛。

2.3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疼痛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发现,通过训练提高被试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痛觉耐受性。

Wylde等人对251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1年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术前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是疼痛降低和功能改善显著且独立的预测因子。

3 疼痛的运动恐惧的认知-行为模型Vlaeyen等人提出的慢性疼痛运动恐惧模型,是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模型,其中涉及到认知-情感因素,灾难化与恐惧都是模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模型发现:患者在受到伤害之后会产生一个疼痛经历,当患者采用非灾难化的认知方式解释这一经历时,病人能很好地面对这一疼痛经历,从而从这一创伤事件中恢复;而当病人采用灾难化的认知方式来解释这一经历时,病人由于害怕运动会带来再次受伤,而选择回避运动,进一步导致抑郁,功能损伤,再一次体验疼痛经历,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了慢性疼痛。

4 CPSP的研究展望慢性术后疼痛不仅是一种生理病理过程,也是一个主观情感体验的过程。

研究发现,同样的手术,有些病人会形成CPSP,有些病人不会。

但考虑到广大的CPSP患者群,以及CPSP 对病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医疗保健的巨大影响,术前及时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CPSP的发病率。

研究已经表明,CPSP的发生受到生理,心理,社会,临床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单一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有效地预防和缓解CPSP,我们应该发展一个涉及多学科,多中心以及多方面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1] Macrae W.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10 years on[J].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08,101(1): 77-86.[2] Lancet T. Persistent postsurgical pain: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J].[3] Benedetti F, Vighetti S, Ricco C, Amanzio M, Bergamasco L, Casadio C, Cianci R, Giobbe R, Oliaro A, Bergamasco B. Neurophysiologic assessment of nerve impairment in posterolateral and muscle-sparing thoracotomy[J].Journal of Thoracic & Cardiovascular Surgery,1998.115(4):841-847.[4] Pinto PR. Risk factors for persistent postsurgical pain in women undergoing hysterectomy due to benign causes: a prospective predictive study[J].Journal of Pai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ain Society,2012.13(11):1045-1057.[5] Epker J, Block AR. Presurgical psychological screening in back pain patients: a review[J].Clinical Journal of Pain,2001.17(3):200-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