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让历史告诉未来 -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

合集下载

精简介军事化学基本概念内容应用及其发展历史

精简介军事化学基本概念内容应用及其发展历史
27
哈伯因合成氨于191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还从事
毒气武器的研制,
因而遭到各国科学
家的指责。历史告
诉人们,科学是一
把双刃剑,仅仅注
目于科学和技术的
进步是不够的,必
须站在人民和进步
事业的立场上,让
科学为人类的幸福
服务。
28
化学武器分类:
➢神经性毒剂(沙林、VX、梭曼、塔崩) ➢糜烂性毒剂(芥子气、路易氏气) ➢全身中毒性毒剂(氢氰酸、氯化氰) ➢窒息性毒剂(光气、双光气) ➢失能性毒剂(BZ) ➢刺激性毒剂(CS、苯氯乙酮、亚当氏气) ➢植物杀伤剂
35
原 子 弹 爆 炸 形 成 的 蘑 菇 云
36
氢弹
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 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而实现 爆炸的核武器,亦称聚变弹或热核弹。氢 弹的杀伤破坏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 比原子弹大得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 百至几万吨梯恩梯当量,氢弹的威力则可 大至几千万吨。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 其些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比原子弹 更好。
43
回顾化学发展过程,化学史上每一个重大的化学成 就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产生,合成氨的成 功和实现工业化生产也不例外,它和当时德国军事 上需要的刺激和推动密切有关。一项重大的科技发 明历来就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音 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幸和灾难,合成氨的发 明同样如此。
44
化学究竟是怎样一门科学?
8
1.1 军事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元素(世界上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达到118 种)
化合物(成千上万) 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反应
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 酸性,碱性......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非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 质,如:颜色,气味,密度,比热..... )

201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知识框架复习重点

201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知识框架复习重点

201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知识框架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

甲亢时TSH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

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

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

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

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

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

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

人体解剖学01绪论

人体解剖学01绪论
2020/8/27
解剖生理学国内重要期刊
1.生理学报,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主办, ISSN 0371-0871,CN 31-1352/Q
2.生理科学进展,中国生理学会主办,ISSN 05597765,CN 11-3468/R
3.神经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主办,ISSN 1000-7547,CN 61-1061/Q
欢迎光临
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堂
2020/8/27
欢迎2010生物技术1班的全体同学
王通通 葛兴旺 张 坤 季作玮 刘伟鹏 朱其立 杨春泽 李 敏 刘希红 谢恩军 王洪霞 韩京涛 张国亮 张宝锦 江瑞敏 葛延山 马平生 李晓华 黄 伟 吴 静 张富国 张晓敏 冯 晨 常胜芝 郭守强 房金凤 张楠楠 代岩山 王冬梅 王美丽 陶文静 袁哲诚
2020/8/27
常用网站
1. 37℃医学网基础生理学网站
37c/literature/literature03/literature03_search.asp?f ilename=003/default.htm 2.生理与生物物理学网站 /WWWVL/PhysioWeb.h tml 3.中国生理学会 4.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bioon/ 5. 医学在线 /PubMed/fulltext.html 6.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网站 202.116.64.61/jpkc/2005/renjie/xgzy.htm
欢迎2009生物技术3班的全体同学
管鹏悦 刘成琳 朱孟凯 范文元 刘广立 刘 敬 张义欣 刘 坤 赵 宁 李玉良 张 璐 王 庆 魏尧悦 孙中辰 宋文君 马 丽 梁 冬 李 萍 姬雯莉 徐 超 王伟贤 高 蕾 王 苏 王进奇 张 静 王 洋 杨 洋 崔亚飞 钱俊良

Mouse_model_1

Mouse_model_1

(二)国内发展趋势
1. 加大对实验动物工作的依法管理力度 2. 强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3. 加速实验动物商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
三、实验动物分类
(一)动物学分类法
动物在界(Kingdom, Regnum)以下分为:
门(Phylum, Phylum)
纲(Class, Classis)
3. 特性

基因位点的纯合性(Homozygosity)
近交系动物中任何一个基因位点上纯合子的概率高达99%,因而也能繁殖 出完全一致的纯合子后代。 遗传组成的同源性(Isogenicity) 品系内所有动物个体都可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个体在遗传上是同源的, 基因型完全一致 表型的一致性(Uniformity) 由于基因型的一致,近交系个体的表型也是相同的,在实验中用较少的近 交系动物就可获得具有统计意义的结果。 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Sensitivity)
美国 1966年《实验动物福利法案》
3. 特点及应用
(1)遗传和表型上的一致性,广泛用于营养、药物、病原体和激素的 生物评估。 (2)杂交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强,适合于携带 保存某些有害基因和长期慢性致死实验等等。 (3)杂合的遗传组成,同时具备两个亲本品系的特点,可接受两个亲 本品系的细胞、组织、器官和肿瘤移植,适用于免疫学和发育学等领域 研究。 (4)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目前多采用BALB/c和其他近交系F1代小 鼠作单克隆抗体研究,其脾脏较同龄BALB/c小鼠大并且效果好。 (5)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研究的模型。
C57BL/6J
C代表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冷泉港实验室), 57为第57号雌鼠,BL即Black(黑色),6为亚系,J代表 Jackson实验室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

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2.2 能力目标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

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

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3.1参考学时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无密码pdf电子书五年制生理学教案-free福瑞文档

无密码pdf电子书五年制生理学教案-free福瑞文档

5年制生理学教案朱大年总体情况1. 教学对象5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专业学生2. 学时数(总共68学时)及其分配顺序内容(章名)学时顺序内容(章名)学时能量代谢和体温 261 绪论 1尿的生成和排出 62 细胞的基本功能 678感官 63 血液 3神经系统的功能 1494 血液循环 14内分泌 45 呼吸 610生殖 2 消化和吸收 43. 开课学期第4学期4. 所用教材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主要参考书目(1) 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2th edi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McGraw-Hill, 2005(2) 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1th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Saunders. 2006.(医学生理学.第11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 Levy MN, Koeppen BM, Stanton BA. Berne and Levy Principles of Physiology. 4th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Mosby, 2006(4) 姚泰主编.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罗自强主编.生理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英文专业词汇见大纲7. 教案以生理学12章内容中的章为单位,每章的具体教学方案包括章名、教学目的、教学进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作业(复习思考题和课外读物目录)等。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 掌握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3. 掌握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医学细胞生物学最新版1绪论

医学细胞生物学最新版1绪论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发现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提出了“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和三联体
密码假说。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促进了细胞生物 学的形成与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始,分子生物学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 时期:
DNA重组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等不断地渗透 到细胞学各领域,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学研究深入到 亚显微水平
20世纪70年代,随着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的出现,相 继发现了细胞质(cytoplasm)中纵横交错的网状细 胞骨架结构和细胞核基质内的网状核骨架结构。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学研究深入到 亚显微水平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促进了细胞生物 学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完成,逐渐发展起来的基因组学 和蛋白质组学,以及新近于真核细胞内发现的控制 基因信息流通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和 不依赖DNA序列的表观遗传(epigenetics)等新兴领 域生命信息和新技术体系的引入,预示着细胞生物 学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
(二)细胞学说(cell theory)的创立
2.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对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恩格斯评价细胞学说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 大发现之一。

医学实验技术本科专业生理学教学经验总结

医学实验技术本科专业生理学教学经验总结

( 第三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重庆 403 ;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教学实 008
摘 要: 生理学是 一门重要 的基础 医学课程 。为适应 多层次 医学人 才培 养的需要 , 医学实验技术本科 专业在 生理 学理论和 对
实验课 教 学 、 第二 课 堂 活动 、 习 带教 三 个 阶段 的教 学 方 法进 行 探 索和 改 革 , 总 结 了一 些 具有 特 色的 经 验 , 得 了 良好 的教 实 并 取
过程 中所 应遵 循 的基本 原则 如 下 。 2 1 在教 学过 程 中 , 力 突出 医学 实验技 术 专业 学 . 着
的重要 作用 。例 如 , 在讲 解 听觉器 官 的功能 时 , 可结 合 临床 上传 音性 耳聋 、 音性 耳聋 的检 测原 理 、 法 感 方
和设 备 。在讲 述 胃酸 的 消化 作 用 时 , 让 实 验 技术 可
t e t re sa e e e s mma ie . T e ta hn f cs w r v l ae o b o d h h e tg sw r u r d h e c i g ef t e e e a u td t e g o . z e
Ke r y wo ds: p y ilg h soo y; ta h n t o me ia x e i n a e h lg e c i g me h d; dc le p rme tltc noo y
员联 系基 础研究 和 医学 实 践 的桥 梁课 , 是他 们 学好
后续 医学 专业课 程 的前 提 。在近六 年的 医学实验 技
术本 科专业 生理 学教 学 过程 中 , 们 针 对该 专 业 的 我
脏 活 动的影 响 、 神 经/ 肌放 电及其 影 响 因 素 、 膈 N 在

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

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
1953及 1975年, Sanger分别研究出蛋白质序列和 核酸序列的测定方法 1961年,Jacob & Monod 提出了操纵子学说
1965年, Holly 排出酵母tRNAAla 的一级结构 1966年,Nirenberg & Khorana 破译了遗传密码 1970 年, Temin和 Baltimore 几乎同时发现逆向转录酶,证 实了 Temin 1964 年提出的“前病毒假说”,阐明在劳氏肉 瘤病毒(RSV)感染以后,首先产生含RNA病毒基因组全部 遗传信息的 DNA 前病毒,而子代病毒的 RNA 则是以前病毒 的DNA为模板进行合成。 1972 年~1973年, Berg 等成功地进行了 DNA 体外重组; Cohen创建了分子克隆技术,在体外构建成具有生物学功能 的细菌质粒,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在此同时,Boyer等 在 E.coli 中成功表达了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基 因
后发现维生素
1926年,美国化学家J. B. Sumner首次得到脲酶结晶 1912-1933,生物氧化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30 年代,陆续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 蛋白酶,从而进一步证明酶是蛋白质
30年代,英国生化学家A.Krebs提出尿素循环和三羧 酸循环 40年代,能量代谢的提出为生物能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此外,糖酵解途径、光合碳代谢途径得到证明,发 现了维生素和激素、血红素、叶绿素等
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农作物抗性和耐贮 性的转基因植物源食品。
这一代的转基因食品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 初,是以转入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增加农作物的抗逆性 以及延迟成熟基因等为主要特点。
转基因抗虫水稻
转黄瓜抗青枯病基因的甜椒

人工智能导论--第一章绪论

人工智能导论--第一章绪论
智能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感知能力: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途径 行为能力:对感知到的外界信息的反应,包含:
简单的直接反应 复杂情况通过大脑思维反应
推理能力:根据当前掌握的信息,得出适当结论的能 力
问题求解能力: 学习与自适应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社交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创造力:智能中最难以理解和实现的部分
启发式 搜索
图论
AI系统 和语言
自然语言系统
心理学
语言学
符号操作 管理科学
博弈
现代控制理论
常识性推理演 绎、问题求解
系统程序设计

信息处理心理学
制 理
逻辑
心理学
逻辑

近期主要应用领域
基本方法和技术
近期主要应用领域
1.2.3 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1、认知科学: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说明和解释人类在完成 认知活动时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是人工智能的理论 基础,对人工智能发展起着根本性作用,是人工智能的 代名词。
5、模式识别:研究如何使机器具有感知能力的一个研究 领域,其中主要研究视觉模式和听觉模式。
1.2.3 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6、机器人学: 7、自动定理证明:定理证明的实质是对前提P和
结论Q,证明PQ的永真性。鲁宾逊提出的归结 原理是定理证明得以在计算机上实现,对机器推 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8、计算机博弈:人工智能中关于决策和斗智问 题的研究领域,下棋、打牌战争等智能活动都属 于博弈问题。 9、计算机视觉:在计算机上实现或模拟人类视 觉功能的科学。(人类感知外部信息过程中, 80%以上通过视觉获得) 10、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用大量简单处理单元 经广泛连接而组成的人工网络,用来模拟人的大 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基础护理学(fundamentals of nursing)课程号(代码):502478040,502479040,502066010,50206701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200学时学分:10学分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掌握护理学基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包括环境、患者生活护理、治疗需要的满足、疼痛管理、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及健康教育等。

技能教学目标:掌握护理学基础各项操作技能,包括入院、出院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冷热疗法、鼻饲法、导尿术、灌肠法、静脉输液和输血、心肺复苏、医疗文件的记录等。

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护理道德,树立人文关爱意识,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技巧,形成一定的临床批判式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计划表五、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使用教材李小寒,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辅助教材李小萍.医院基本护理操作技术系列教学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李小萍.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殷磊、李小萍.护理学基础--技术操作CAI课件(上、下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殷磊. 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六、主要参考资料1.白继荣.护理学基础.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蔡东联.实用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葛洪义.法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黄丁全.医事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6.姜安丽. 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李继平.护士礼仪及行为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李瑞祥.实用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殷磊、李小萍.护理学基础—技术操作(上、下集)CAI课件.北京:人民卫生音像出版社,2003.10.张代富.现代心脏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张宝珠刘鑫.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2.仲来福.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陈蕾,李伟长,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曙光.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14.陈慰峰.医学免疫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段功香,李恩华.护理学基础——基本知识和技能(英文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黄勋.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姜安丽.Fundamentals of Nursin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吕淑琴,尚少梅.护理学基础.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5.19.孟宪武优逝-全人全程全家临终方案.抗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0.潘纯媚等.最新护理技术.台北:汇华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21.唐维新,郑必先等.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2.王建荣,张稚君.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图解.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3.吴东梓.运用循征医学指导患者安全用药.海军医学杂志,2005,26(2):178.24.吴欣娟.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安全评审指南.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5.薛素兰,伍晓莹.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5,19(4):718.26.姚泰.生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7.张晓辛.护理学导论、常用护理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相关法律法规:(1)消毒技术规范,2009.12.(2)中华人民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2003.5.(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11.(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7.(6)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6.(7)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10.(8)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法,2004.5.(9)消毒管理办法,2002.3.29.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测检验检疫总局相关法律规范:(1)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12.(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30.钟秀玲,郭荑.医院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31.Lynn P. Taylor’s Clinical Nursing Skills: A Nursing Process Approach(3rd ed). Philadelphia:Wolters Kluwer|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11.32.Perry A G, Potter P A, Clinical Nursing Skills & Techniques (7th ed).St. Louis, Missouri:Mosby Elsevier, 2010.33.Potter P A, Perry A G,Fundamentals of Nursing(7th ed). St. Louis, Missouri:Mosby Elsevier,2009.34.Mosby's Nursing Video Skills: Basic Intermediate Advanced Skills. St. Louis, Missouri:MosbyElsevier, 2009.35.Peery, Peterson, Potter. Basic Skills and Procedures. Fifth Edition. New York: Mosby.2003.36.Kozier B, Erb G, Berman AJ.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Concepts , Process and Practice(6thed).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2000.37.Sue C .Delaune,Patricia K .Ladner Fundamentals of Nursing:Standards and Practice(2ndedition). NY : Delmar Learning, 2002.38.Taylor C , Liuis C , Lemone P. Fundamentals of Nursing(3rd ed). Philadelphia:Lippincott-Raren Publishers,2000.39.Taylor C , Liuis C , Lemone P. Fundamentals of Nursing:The Art and Science and NursingCare(5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5.40.White L. Fundamentals of Nursing:Caring for Whole Person. NY: Delmer Learning ,2001.41.White L. Basic Nursing: Foundations of Skills & Concepts. NY: Delmer Learning,2002.七、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各部分比例、考核方式等)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的成绩由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

第四版《牙周病学》

第四版《牙周病学》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 本章介绍了牙周病分类的历史变迁、1999年分类 法的基本原则,以及牙周病的流行情况。对牙周 病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影响因素 及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指数进行了简介和评价。
表1 1999年分类法大纲
Ⅰ.牙龈疾病(gingival diseases)(详见表2) A.菌斑性牙龈病(dental plaque-induced gingival
成人牙周炎 青春前期牙周炎 青少年牙周炎 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伴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顽固性牙周炎(取消)
慢性牙周炎
侵袭性牙周炎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疾病
注: 粗箭头表示多数病例可直接对应,细箭头表示少部分病例可能另有归类
• 国内外调查显示轻中度的牙龈炎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 遍,且患病率高达70%~90%。龈炎最早可见于3~5岁的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 到青春期达到高峰。青春期后,牙龈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 增长而缓慢下降。
3.真菌性牙龈病
A.念珠菌感染:广泛性牙龈念珠菌病 B.线形牙龈红斑(linear gingival erythema) C.组织胞浆菌病
4.遗传性牙龈病损
A.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B.其他
5.全身病的牙龈表现
A.皮肤黏膜病损 1) 扁平苔藓 2) 类天疱疮 3) 寻常性天疱疮 4) 多形性红斑 5) 红斑狼疮 6) 药物性 7) 其他
B.变态反应 1) 牙科修复材料
a.汞 b.镍 c.丙烯酸树脂 d.其他 2) 对下列物质的反应 a.牙膏 b.漱口水 c.口香糖添加剂 d.食品及添加剂 3) 其他
6.创伤性病损 (人为的、医源性、意外)

病理生理学各章参考文献下载

病理生理学各章参考文献下载

第一章绪论1. 谢蜀生: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模式医学与哲学21(9):20~21,20002. Guyton AC and Holl JE.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ition. Philadelphia:Saunders Comp,2002.1-233. 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5,20024. 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3,2001第二章、疾病概论1. 殷大奎:中国循证医学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循证医学2(2):77~8,20022. 王家良主编:循证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1)10-13,20024. Poith CM, Kunert MP: Pathophysiolgy: Concepts of altered healthstates. An 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 Mc Grow-Hill,2000.1-25. 罗大力,张乃嵩,杨宝峰等.关于病因学的研究.医学与哲学,1997,1892):686.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我国脑死亡标准(草案)专家研讨会纪要.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0):728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 赵克森,金丽娟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第一版1999年4月2. 王迪汛,金惠铭主编《人体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第二版2002年8月3. 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第五版2001年2月4. 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第一版2001年8月5. Mitchell L. Haalperin and Marc B. Goldstein Fluid,electrolyte, and Acid-Base Physiology. 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 Singapore Third Edition 19996. 吴其夏,余应年,卢建主编。

医用基础化学

医用基础化学

《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三年制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医用基础化学课是医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根据医科类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扼要地介绍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为学习后续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和药理学等)打下基础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医用基础化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医学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医学上的应用,培养学生能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56学时,教学时数分配如下:第一部分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化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2、化学与医学的关系3、医学化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要求1.熟悉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2.了解医学化学的内容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认识学习医学化学的重要性。

第二章溶液和溶液的渗透压教学内容:1、溶液的浓度表示法及其换算: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分数浓度。

2、溶液的渗透压: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教学要求:1、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熟悉渗透现象的产生和条件,渗透压和浓度、温度的关系及渗透浓度的一般计算。

3、了解渗透压的概念。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教学内容:1、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

2、酸碱质子理论。

3、水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计算。

2、缓冲溶液:组成和作用,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容量,缓冲溶液的配制,血液中的缓冲体系。

教学要求: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Ka、Kb、水的离子积Kw的含义。

2、掌握一元弱酸、一元弱减在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溶液PH值的计算。

3、掌握缓冲溶液的PH值的计算、配制。

4、熟悉酸碱质子理论。

5、熟悉缓冲溶液的组成、作用。

6、了解缓冲容量。

7、了解血液中的缓冲体系。

第四章胶体溶液教学内容:1、溶胶:性质、结构、稳定因素。

2、高分子溶液。

教学要求:1、掌握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定因素及聚沉方法。

神经生物学绪论

神经生物学绪论

Contents
绪 论 神经元电信号传导+突触传递 神经通讯的化学信使1
神经通讯的化学信使2 +受体与跨膜信息转导 感知觉与行为 躯体运动和行为的神经控制1 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脑血管疾病 癫痫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1. 协调人体内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 保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 2.使人体活动能随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保证人体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 平衡。 3.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
神经系统机能
1. 感觉机能: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的感受机能。 2 . 运动机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骨骼肌收缩) 的调节对内脏器官平滑肌,心肌运动; 内,外分 泌腺分泌活动的调节. 3. 高级机能:是指神经系统的高级整合机能,学 习记忆属高级机能。 神经系统把机体的各种活动联合起来,协调起来, 组成一定的活动模式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证 机体的生存。
二、 主要内容
分子神经生物学 :基因调控、离子通道、 受体、第二信使、第三信使等 细胞神经生物学 :神经元、胶质、突触传 递、突触可塑性等 发育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长、分化、细胞 死亡及凋亡、退化和再生、移植、老年化 等
系统和行为神经生物学 :视觉、听觉、体 表感觉、味觉、嗅觉、学习记忆、神经内 分泌调节等 认知神经生物学 :注意和意识、语言、脑 功能区、神经效率、神经网络、脑功能模 块等 临床神经生物学 :主要集中于一些常见神 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如老年痴呆、癫 痫、帕金森病等
1904年出版了“人和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组织 学”,提出了突触(synapse)假设
1921年用蛙心交叉灌流实验证明了神经化学传 递的存在 1925年成功地记录了单根神经纤维的电脉冲

高职农业院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农业院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农业院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周敏刘艳美卢慧芳王荷香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2期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一、实施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是高职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不仅是高职农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高职农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近年,由于高职农业院校生源的复杂化、多样化,加上不良的网络环境,使得高校思政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如一些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非常重要的一个深层原因是高校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割裂,思政教育犹如一座孤岛,教育资源单一,力量薄弱,难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动物生物化学是高职农业院校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宠物临床等专业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并且与食品科学、农学、医学等都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不仅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作用,还承担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到专业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相融合,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军队卫生学》课程标准 -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劳动

《军队卫生学》课程标准 -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劳动

《军队卫生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军队卫生学》英文名称:《Military hygiene》二、课程性质地位《军队卫生学》是卫生学的一个分支,是预防医学和军事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重要骨干学科之一。

它的研究重点是军队平、战时驻扎、生活与作战中各种环境因素与军人健康的关系,探索环境因素的性质、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卫生要求和改善措施,以保障指战员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

随着医学科学和军事医学的不断发展,军队卫生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在部队卫生建设和卫勤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军队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

学生对军队卫生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的培养总目标是培养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德、智、军、体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掌握平战时卫生联勤保障相关知识,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而军队卫生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预防医学和军事医学课程,是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知识为基础,重点是培养临床医学学员分析和解决部队卫生学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教学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优化,而且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与国家、军队总部的要求相一致。

2、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军队卫生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积累和全科军医培养并重,强调大卫生观念的培养。

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与学校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定位相匹配,与所有单位的发展目标相符,体现国际化、精品化等一流的办学理念。

3、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人卫第九版核医学教学课件绪论

人卫第九版核医学教学课件绪论

核医学(第9版)
静态
动态 平面
放射性核素显像设备
1950’
Scanner

21世纪
1960’
相机
PET/CT
1970’ SPECT 1990’
PET
融合
MicroPET
断层
功能 影像
分子 影像
分子 功能 影像
核医学(第9版)
国产PET/CT生产厂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内有7家PET/CT生产厂家, 其中6家已获得CFDA注册证。
目前我国核医学科处于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尤其211和985高校附属医院涌现出一批核医学学科的长 江学者、杰青、千青、优青等拔尖人才;教育部“放射性药物重点实验室”;国家、省部级核医学与 分子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及其优秀团队。 -组建国际分子影像中心; -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 -制定和撰写了国家和地方疾病预防和诊治标准、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 -组建了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编写了研究生、长学制、本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等教材及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专著; -建立了核医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培养了一批优秀核医学专业青年学者; -成立中国核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PET/CT PET/MR FBFET/CT
核医学(第9版)
三、核医学发展现状
5. 临床与分子核医学
(1)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功能测定:全身各系统脏器,SPECT、SPECT/CT全身与局部、动态及断层 显像在常规临床应用已占据重要作用。
存活心肌
核医学(第9版)
多学科融合与多模态成像是现代医学必然发展趋势
各自影像技术的优势互补、彰显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精准医疗的价值。

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教案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心理学(英文):Geneyal Peychology课程编号: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编写人:童腮军(适用于心理学、学前、小学教育专业)普通心理学教案一、学科性质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由于最后一部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交叉,本次授课舍去最后一部分内容。

二、教案编写的指导思想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管理的策略都要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都要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教案编写的原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心理学脱胎于哲学。

在编写教案时处理教学内容时,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心理学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创造性地研究具体的心理学问题,但是,也不能用哲学来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哲学议论和简单化地套用哲学术语。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三)不断充实与更新近几年来,心理学在探讨人的认知结构,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心理现象的脑机制,人的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

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反映出心理学发展的最新面貌。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教学时数 6学时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教学时数 6学时第三章感觉教学时数 6学时第四章知觉教学时数 8学时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教学时数8 学时第六章记忆教学时数 12学时第七章思维教学时数 12学时第八章语言教学时数 6学时第九章动机教学时数 10学时第十章情绪和情感教学时数 10学时第十一章能力教学时数 12学时第十二章人格教学时数 12学时五、参考书目:1. 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航天生理学
Aerospace Physiology
绪 论 -让历史告诉未来
余志斌 Rm213, Tel 84774807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的深处还有余温。 黑格尔《美学》
本次课主要内容
一、航空航天生理学发展简史 二、航空航天生理学研究内容 三、航空航天生理学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一、航空航天生理学发展简史 1) 重要意义与地位
类别 物质 环境因 素 气体环 缺氧、氧过多、缺二氧化碳、 人 工 气 体 环 境 、 高 空 二氧化碳过多、惰性气体的各 大气稀薄 种影响等 航空毒理学问题, 如臭氧、一 大气、座舱内、生产或 氧化碳、高能燃料等 维护场所的有害物质, 使用化学武器等 (浓度、 境组成 分布、 异常 理化特 性) 气体环 境中的 污染物 表续 …… 生理影响 出现场合或来源
场力
辐射能(电 离及非电离 辐射) - 能 量、频率 重力场(惯 性力场)、 电场、磁场
电离辐射、微波、紫 宇宙线、太阳辐射、电子设备、 外线、激光等的危害 使用原子武器等 超重、失重、角加速 飞行器作各种加速运动、空间 度、 Coriolis加速度 引力势变化
单因素环境负荷 复合性环境负荷作用于人体的基本模式:
WRIGHT 1909 MILITARY FLYER
BOEING P-12E
敞开式座舱: 寒冷 高速气流吹袭 缺氧 空间定向、飞行错觉 飞行人员体格标准 飞行人员选拔与健康分级 缺氧耐力检查 初步的个体防护装备 1921.6 首次增压座舱飞行
(三)成长时期(发展, 1930-1955)
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简况
a two-man spacecraft
Apollo 11
20 JULY 1969 Neil A. Armstrong Edwin E. Aldrin, Jr.
Space shuttle
Space shuttle
Skylab
Salyut,Soyuz,Mir,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四)成熟时期(1955- )
高高度(30km) 高速度(3M) 超低空飞行 高机动性能 超音速与大型民航客机 显示、操纵、防护、救生系统发生 深刻变化
RL Dehart. Fundamentals of Aerospace Medicine.1985 J Ernsting, P King. Aviation Medicine. 1988. 张立藩、陈信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医 学.1985
航空航天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异常环境因素(续)
类别 能量 环境因素 生理影响 出现场合或来源 机 械 能 ( 静 高空减压病、体液沸 高空环境压力变化率超过一定 态) - 容积、 腾、各种气压性损伤 大气压降低、限度 压力 机 械 能 ( 动 影响工作能力甚或引 空气动力、碰撞、冲击、各种 态) - 振幅、 起病理性损伤 噪声源及振动源 频率 热能 高温、低温影响 高空气温变化、气动力加温、 个体防护装备的热负荷、浸水、 环境控制系统
F-117A座舱内部
(三)载人航天 •长期失重的生理影响及其机理 •辐射的防护 •心理学问题 •急诊的处置 •建立生态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思考题
( 1 )航空航天生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 )如何学好航空航天生理学及航空医学 的主要内容?其在现代军航、民航及航天事 业的发展中有何实际意义?
BOEING B-29 Enola Gay At 8:15 a.m. on August 6, 1945, over Hiroshima Bockscar At 10:58 a.m. on August 9, 1945, over Nagasaki
F-86
Mig-19 J-6
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
高空影响 – 缺氧与减压病等 加压供氧 - 密封增压座舱 高速影响 - 加速度 - 抗荷装备 航空救生 - 弹射救生 温度、视觉、前庭生理、航空心理 飞行疲劳 German Aviation Medicine, World War II 1950
1783.11.23 载人热气球 巴黎
20世纪: 1920.2.27 1921.9.28 1927.5.4
10093m 11521m 12945m unofficial 首例高空减压病
1)了解高空低温的影响 2)建立高空缺氧影响的理论基础
(二)形成时期(诞生, 1903-1930)
莱特兄弟 The Wright Brothers 飞行者-1号 December 17, 1903 at Kitty Hawk, North Carolina
4) 我国航空航天医学发展概况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 空军第四研究所(航空医学研究所) 总装备部507所(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 海军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研究室 民航医学研究室 空军总医院(各军区空军医院及疗养院) 原国防科工委所属的七所大学
二、航空航天生理学研究内容
航空航天生理学 研究航空航天异常环境因素对 人体影响的规律及其机理 并探讨防止其危害和不利影响的 防护与对抗措施
Mig-21
Mig-23
F-4
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
Mig-29
Su-27
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
F-15
F-16
歼-11
苏-27
J-10
F-22A
F-35
Mig1.44
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
Su-37
J-14
第四代战斗机主要特点 1)高敏捷性(Super-agility) 2)高程度隐身性(Stealth) 3)具有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能力(Short-distance takeoff) 4)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Supercruise speed) 5)先进的综合电子设备(Super computer) 6)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内埋式武器舱) 7)高可靠性(低维护费用)
3) 航天生理学的发展 以航空生理学为基础 Mercury 随载人航天而发展
a one-man spacecraft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前苏联 加加林 东方1号 1961年4月12日 美国 Shepard Mercury 1961年5月5日 中国 杨利伟 神舟5号 2003年10月15日
Gemini
人操纵动力飞机 形成时期 飞行成功(1903) (诞生) (1903-1930) 喷气式飞机问世 (1939) 成长时期 (发展) (1930-1955) 成熟时期 (1955- )
二、三、四代喷 气式飞机
高空影响 - 加压供氧 - 密封增压座舱… 高速影响 - 加速度 - 抗荷装备… 航空救生 - 弹射救生… 温度、视觉、前庭生理、航空心理… 飞行高度 30000 m ,飞行速度 3M 数,超低空 飞行的卫生保障;高机动性能战斗机(F-16); 显示、操纵、防护、救生系统发生深刻变化。 超音速民航客机,大型航空港… 航空航天生理学(自60年代起)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6号
载2人
2005年10月12日发射 2005年10月17日返回
神舟7号 载3人 2008.9.25 2008.9.28
天宫一号-中国人的太空站
中国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
1. 国家战略意义不容低估:一个国家综 合国力日益强大的重要标志 2. 占领世界高新技术前沿,展示高精尖 最新科技成果的“摇篮” 3. 培养尖端科技和管理人才 4. 开发太空获取经济利益 5. “空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神舟1号
1999年11月20日发射 1999年11月21日返回
神舟2号
2001年1月10日发射 2001年1月16日返回
神舟3号
2002年3月25日发射 2002年4月2日返回
神舟4号
2002年12月30日发射 2003年1月5日返回
杨利伟
神舟5号
载1人
2003年10月15日发射 2003年10月16日返回
The price for almost every advancement in aviation has been high. Progress was frequently bought with someone’s life. James H. Doolittle
历史告诉我们: 1)航空生理学研究极大地减小探险的代价 与生命的冒险 2)今天的探险,明天的商机
防护措施:采取某些措施来隔绝危害因素
(Protection)
或减弱其作用强度
对抗措施:采取某种措施动员机体自身的生理
(Countermeasure)
代偿功能来抵消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 1、改善环境条件 2、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3、提高机体耐力
三、航空航天生理学存在的 问题与展望
(一)民用航空 •跨时区、多任务飞行与飞行疲劳 •机上急诊的处置方案 •极地飞行与辐射的影响 •大型客机与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通用航空飞行人员的体检标准
相加作用 (additive effect)协同作用 (synergistic effect) 拮抗作用 (antagonistic effect)
(2)机体反应型式
特异性代偿反应 生理性代偿反应 非特异性代偿反应 病理性机能障碍 快反应: 急性高空缺氧 慢反应: 高山反应
(3)防护与对抗措施
表1
航空技术背景 气球载人升空 (1783) (第三环境) 航空医学 分期
航空医学发展概况
航空医学成就 Paul Bert (1833-1886),《大气压力》 高空低气压、缺氧影响、供氧、低压舱使用 寒冷、缺氧、空间定向、飞行错觉… 飞行服保暖、供氧、防风眼镜、头部防护…
萌芽时期 (酝酿) (1783-1903)
•保障飞行安全 •维护机组人员和乘客的健康与舒适 •提高飞行劳动效率 航空航天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2) 航空生理学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1783-1903) 16世纪:高原病的经验 17世纪:气体定律的确立,发现氧气 18时纪: 1783.11.23 Hot air balloon 50 ft 1783.12.1 Hydrogen balloon 3048m 1785.1.7 English channel 商业飞行 航空邮件 19世纪: 1804.9.16 7016m 1862.9.5 8839m 1870 航空运输病人 1878 Paul Bert 《大气压力》 The father of aviation medic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