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估算》教学实践与反思_模板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估算教学反思1本节估算课中,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各个能投身于探索知识宝库的活动中。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学会了估算,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估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一开始,我便出示相关的情境图,为学生呈现了许多信息,使他们从中体会解决生活中估算的乐趣,迸发出了合作的欲望。
例如:由科技馆引入,先让生看图后搜集一些信息,我便问:"你认为这样分配才能使每批进去的人数较为合理呢?"从而引发了估算的需要。
2、自主探索,学习估算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放手让学生探究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尝试估算→小组合作→展示估算→比较估算,这样孩子们经历了估算的过程,还增强了估算意识,提高了估算能力。
例如:574÷3该怎样估算呢?生合作后会有许多的估算方法:①574÷3≈190②574÷3≈200……接下来学生对前两种估算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再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的估算思路更加清晰。
3、运用估算体现“生活化”接下来的各个环节中,我都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揭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
例如运用雷老师分书、估算捉田鼠的只数等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感受到了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估算教学反思2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育。
这一节的内容是同学学习乘法估算的开头,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育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于估算意识在前,方法在后。
教完这节课,有以下的反思:1、一节好的课,不仅应追求近期的学问力量目标,更应追求高远的育人目标。
在上“乘法的估算”这节课前,查阅了不少资料,了解到了别人已经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而我觉得又是应当做的,比如:大家都做到了将估算与生活紧密联系,而缺乏通过估算来培育同学的问题意识,于是围绕这个目标我开头进行课的设计,把估算力量的培育与同学生活问题的思索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同学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而且通过估算还要学会思索问题,常常保持对四周事物有关数据的敏锐性。
估算教学反思简短700字
估算教学反思简短700字专题“估算教学反思”推荐内容。
估算教学反思简短篇1一、联系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估算的作用。
举一些和生活有关的估算例子,启发学生想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估算,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二、估算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要求整齐划一。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
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估算必须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估算的需要,没有需要,教学估算意义无法体现。
估算教学反思简短篇2关于估算,其能力是学生计算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新课改中加大了估算内容的比重,这也是符合各国数学课改的潮流的。
在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明确要求估算的题多能快速找到其近似的整十或整百数进行估算,但实际上,学生在能否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上,还是存在欠缺的。
比如:数学《补充习题》中:小华平均每分钟走68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
(1)估一估,从小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2)如果每天往返两次,小华每天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大约要花多少分钟?对于第(1)题,学生多数采用70í20=1400或68í19约等于1400的方式解决,但对于第二道题,很多学生执着的认为用19í4约等于80,究其原因为题目中有“大约”字样,所以必须这样写。
其实,细细品味一下,题目中“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这19分钟,未尝不是一个大约数,既然19是一个大约数,那19í4=76中的76分钟也就是一个大约的结果了,并不是说,看到大约就要用约等号,这种想法太过于片面了。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1、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估算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算的一种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估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估算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估算教学的重要性的思考是有其必然性与实用性的。
在估算教学中我们也存在着许多困惑。
例: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估算教学,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题目大意是: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教材通过创设带的钱够不够买门票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材中呈现的解法是:“因为29接近30,30×8=240。
所以29×8≈240(元)。
” 困惑: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也就是把29×8估算成30×8,刚好可以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数据改成32×8,而仍用刚才四舍五入的方法估算,取估算值240进行判断,会造成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情况,用这种方法估算显然就不可行了。
然而走进鲜活的课堂时,发现在“活力无限”的课堂背后折射出一种低效或无效现象,估算教学确实不给力。
现在的估算教学“教材很重视、教师很为难、学生很迷惑。
”往往学生对于估算技能掌握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没有明确要求“估算”的情况下,学生比较喜欢用精确计算来解决问题,他们体会不到估算的价值,估算意识比较缺乏。
学生一是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估算,往往一看见有“大约”“大概”等字样,就开始用估算。
二是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选择用什么样的估算策略,怎样的估算方法才是合理的。
估算现状描述:1、算后再估多,估后再算少如:二年级上册第31页,加减法估算。
3种生活用品,28+43+24,100元够吗?很多学生准确计算后在比较。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估算》教学反思1我在教学本课时,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我觉得教学后反思如下:1.让学生寻找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实际计算的,有估算的,进而比较这些方法,让学生能够复习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而且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对两种估算方法的选择中,孩子们迅速的判断出两种方法各自的利弊,并根据实际情况,一致同意采用第二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让学生做题时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认真书写,格式规范,步骤清晰,尤其是估算体先比较后再回答的问题。
在课堂上,孩子们的思维就象插上了一双翅膀,在充满快乐的数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孩子们思维之活跃,想象之丰富,考虑问题之全面,数学知识运用之灵活,真的让人佩服。
《估算》教学反思2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的口算和估算。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经过今天的课堂实践,对于这节课我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对这堂课得反思。
一、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所以我便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我和学生在操场上玩耍以及我们操场的跑道的情景,因为图片是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班学生的照片,所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整个过程主动而热烈。
二、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在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在新授过程中,我便让学生先动脑思考,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然后思考840÷40=21是怎么算出来的?通过比较,全班交流,找出最简便的方法。
估算的教学反思
估算的教学反思估算的教学反思1估算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在数学越来越接近生活化的情况下,从而越来越重视的教学内容。
仔细思考,它在数学教科书中的作用并不是太大,而用于生活实践的作用更大一些。
在生活中,我们运用数学的估算特别多。
比如:我们出门购物要带多少钱,做饭要下多少米,旅游的日程及开销,等等,这都用到了数学估算。
如果你估算得不准确,可能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也就是说,遇事三思而后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中溶入生活化的估算谈起算法多样化和估算,我们当老师的感觉并不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才发现,学生能力并不是这么高的,他们的思维能力根本达不到我们想象的要求,特别是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
那么怎么组织估算教学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溶入生活化的估算。
例如,我们去买五个练习本,学生就会想:一个练习本的单价,五个练习本的总价,从而还会想到我带的钱要大于买练习本的钱而不能带少了。
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二、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方式估算在生活中根据不同的内容而有着不同方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到高年级时学到的取近似值,在生活中并不一定非用四舍五入法,还会用到去尾法、进一法。
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当你完不成任务时要用进一法,当剩余无用时就可用去尾法。
三、实际生活中的估算要本着完成任务为目的就象课题中说的,怎么样的估算才是最合适的呢?纸上谈兵地学估算不行,当接触到生活实际的时候,我们是要完成某项任务。
所以,你在完成任务前所估算的不切合实际,那么你在完成任务时就可能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这样一条:我们在进行购物估算的时候,必须要大于估算的结果。
四、从现实生活中锻炼估算能力“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数学化”我们已经提了很久,数学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并把知识应用到新的现实情景中去,引导学生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研究和教学估算的最终目的。
生活中购物的估算数学实践收获与感悟
生活中购物的估算数学实践收获与感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购物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活动。
无论是买菜、买衣服、买电器还是买家具,我们都需要进行估算和计算。
这些估算和计算都是数学实践的一部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收获和感悟。
一、买菜在买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估算每种菜的价格和数量,以及总价。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到加减乘除等基本数学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菜的质量和新鲜程度,以及是否符合我们的口味和需求。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选择优质的食材。
二、买衣服在买衣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估算自己的尺码和衣服的尺码,以及价格和折扣。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到比例和百分数等数学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衣服的款式和颜色,以及是否符合我们的风格和需求。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
三、买电器在买电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估算电器的功率和耗电量,以及价格和品牌。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到电学和经济学等数学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电器的功能和使用寿命,以及是否符合我们的需求和预算。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经济意识,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电器。
四、买家具在买家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估算家具的尺寸和重量,以及价格和材质。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到几何和物理等数学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家具的风格和质量,以及是否符合我们的家居装修和需求。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美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居的家具。
总之,生活中购物的估算数学实践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数学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机会。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收获和感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对待每一次购物,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实践能力。
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一、引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些数量进行估算,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旅行时预估费用等。
因此,教授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什么是估算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估算解决问题?如何教授估算解决问题?二、什么是估算解决问题?估算解决问题是指通过对一些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得出一个近似的答案。
这个答案并不完全准确,但足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三、为什么要学习估算解决问题?1. 实用性强:生活中有很多情境需要我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例如购物、旅行等。
2. 培养数学思维: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数学成绩:在考试中,如果遇到复杂难题无法求出精确答案时,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得出一个近似答案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
四、如何教授估算解决问题?1.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情境的数据(例如超市商品的价格、人口数量等)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2. 教授估算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估算方法,例如近似数法、舍位法等。
通过讲解这些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3. 练习题目: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4. 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组织购物比赛、旅游预算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乐趣。
五、教学反思估算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实用且有趣的数学知识点。
通过教授这个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引入实际情境的数据来教授估算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同时,在教授估算方法时,我也注意到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关于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范文(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1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
”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
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
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我们现在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2、估算与生活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2 《乘法估算》四年级上册内容,我在按计划上完这一节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的关健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采用了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后每一个环节,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从而体验到教学学习的快乐,认真反思,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素材源于生活,让学生产生估算的需求。
做算天天要用,估算日日存在。
可当我们教学估算时却发现,有时学生根本不去估算,或者是先算一个准确结唱歌再写出近似数。
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教师交给学生的素材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学生面对这样的信息,情感上没有引起共鸣,没有估算的需求,干脆算个准确结果完事。
而这节课的主要三组素材都来自于身边或社会生活实际。
例如:①估人数选择活动场地,参加活动人数没办法一个一个地数,活动场地的座位也没有一个一个地数的必要,那就根据经验估算。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精心整理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近似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同时将估算与生活紧密结合,体现其现实意义。
用估算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之前学习的够不够的问题精确计算,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会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学生有时对具体情境是估大还是估小没有明确的判断,没能联系生活,结合生活经验去估数。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要根据解决的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习题中同样 既。
《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2、在“买东西”的活动中,经历估算的应用,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课教学前学生已有了估算方面的生活体验,这为学生发展估算意识提供了基础。
因此,设计本课时力求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估算的解题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在购物实践中体会估算的价值。
不同的人估算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
课堂的主流活动应该让学生面临具体的生活情景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让学生认识到,在具体的情景中,估算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能是一个范围。
学生状况分析该班学生大部分接受过幼儿教育,他们聪明伶俐,接受能力比较强,生活背景亦农亦城,学生课程资源较为丰富。
从学习情感上看,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求知欲、创造欲很强,表现出积极、主动和自信。
从学习方式上看,由于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想学什么,怎样学爱学,怎样学有效,学生已从依赖状态逐步走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课堂上较多地出现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教学流程一、切入生活,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有自己去买过东西的经历吗?能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大约带多少钱吗?(生兴趣盎然,畅谈买东西的经历)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会自己去买东西,而且初步懂得根据东西的价钱确定所需的钱数, 这里面就运用了数学知识——估算(板书课题:估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逛商场”,学估算、用估算好吗?(出示例图:手表295元,洗衣机3015元,自行车698元,电饭锅302元,摩托车8295元。
)二、创设情境,探索估算师:王老师喜欢上洗衣机和电饭锅,想买下这两样东西,请你当参谋,老师大概需要带多少钱?学生进行估计时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2022年《估算》教学反思
2022年《估算》教学反思2022年《估算》教学反思1一、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
“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
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本节课通过例题说明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用一位数乘的乘法估算方法。
我从学生实际生活事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揭示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
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教例运用购买电影票、参观航天航空展览,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等。
使学生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孩子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现。
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已完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而这一点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四、创设生活情境,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常常为估算而估算。
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购买邮票、购买电影票、参观航天航空展览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估算的价值。
真正突出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
2022年《估算》教学反思2《乘法的估算》是口算乘法的第2课时,我在备这节课的时候,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做为这节课的重点,而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灵活的估算,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一、引言估算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涉及到对数量的近似计算和判断,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通过反思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本文将对估算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本次估算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量的近似计算能力,包括估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结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我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估算经验,引起学生对估算的兴趣和思量。
例如,我可以问学生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们是如何估算到达学校所需的时间的。
2. 知识讲解在知识讲解环节中,我将详细介绍估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我会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估算的步骤和原理。
例如,我可以通过一道题目来讲解估算加法运算的方法:如果有两个数相加,一个数是50,另一个数是47,我们可以先将50估算为50,然后将47估算为50,最后将两个估算数相加得到100。
3. 实例演练在实例演练环节中,我会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预,提供匡助和指导。
例如,我可以给学生出一道题目:估算下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63 + 48。
4. 讨论与总结在讨论与总结环节中,我会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在估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赋予解答和指导。
我会总结本次教学的重点和要点,强调估算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环节中,我会通过一些练习题和问题来评价学生对估算的掌握程度。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估算一道题目的答案,并解释他们的估算过程。
我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题,让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本次估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估算的概念理解较为难点,需要更多的实例演练和操作练习。
因此,我下一次教学中将增加更多的实例演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一、引言在教育领域,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思量和总结的重要环节。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一堂估算教学课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针对初中八年级学生的一堂关于估算的数学课。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并能够灵便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如果你要去附近的商场购物,你会选择走路还是坐公交车?请给出你的理由。
通过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思量估算的重要性,并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2. 概念讲解在概念讲解环节,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估算的定义和作用。
然后,我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了估算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旅行等。
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3. 方法演示为了匡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我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并通过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如何使用估算进行计算。
我提醒学生注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估算,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解决方法。
这样的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参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 练习与巩固在练习与巩固环节,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鼓励学生积极思量,提供多种解决方法,并及时赋予肯定和指导。
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在教学结束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与学生一起进行了反思。
我问询学生对估算的理解程度,采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个环节,我了解到学生对估算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应用时还存在一些难点。
我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准备。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1. 导入环节设计生活化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一、引言估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估算教学进行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估算的概念:介绍估算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2. 估算的基本方法:讲解四舍五入法、近似法、调整法等估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3. 估算的应用: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长度、面积、容积、时间等各类实际问题,并分析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量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探索和交流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知识共享。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讲解和演示估算的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4.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估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思路,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度。
2. 总结性评价:设立估算的综合性评价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反馈评价:及时赋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估算教学,学生对估算的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一、引言估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对数值的近似计算和猜测。
在教学中,估算作为数学思维的一部份,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估算教学进行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估算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估算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估算的定义和作用,强调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估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介绍估算的四舍五入法、近似法和分数法等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估算的技巧。
3. 估算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估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探索式学习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估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预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评价学生对估算教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布置一些与估算相关的作业,包括计算题、应用题和解决问题的题目,评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合作效果和贡献度等,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索式学习法,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估算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索发现估算的方法和规律。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一、引言估算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性。
本文将对估算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估,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估算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场景,掌握估算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快速估算数值大小,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数学思维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估算的概念和原则:介绍估算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如近似取整、舍入法则等。
2. 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讲解估算的常用方法,如估算法则、估算比较法、估算修正法等。
3. 估算的应用场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估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估算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估算的具体步骤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评价学生对估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评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估算方法的能力。
3. 小组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评价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选择:在本次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这两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交流。
2. 教学资源利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估算的具体步骤和实例,但需要注意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确保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
3. 教学评价方式:本次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和小组评价,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口头答辩、实际应用任务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估算课后反思
估算课后反思1.12.23.3生估算在什么时候能够用上了呢,这估算学了半天到底值得不值得呢板书,师请看小青青在超市里遇到了什么问题,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生我们把每种商品的价钱看成整十数加起来再给元比一比。
估算课后反思2017-08-19 18:05:11 | #1楼估算课后反思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事件作教学素材,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培养科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2.注意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吧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2017-08-19 18:02:48 | #2楼第二届研修员课堂实录估算一、新课伊始讨论估算方法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
(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碰到过哪些困难、问题?还有你今天特别想和我们一起讨论讨论的,凡是有关估算的事儿都可以提出来。
听懂了吗?生:有一次,我做一道题:499×3,不知道怎么算,我就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师:噢,他用估算解决了问题。
到底499×3怎么估啊?别着急,这节课就来研究估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吗?(板书:估算的方法)生:什么叫估算?师:对呀,什么是估算?(板书:什么是估算?)生:估算的时候用哪些符号?师: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生:比如:精确计算要用“=”,估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其它符号?师:平时计算用的是直直的等号,估算用什么符号呢?好,记在这儿,看今天能不能遇到这问题?碰到了就站起来提醒大家哦!板书(“=”?)生:把我们想估的数字估成什么样的数字呢?师:估成几就合适了?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吗?(板书:怎样估?)生:为什么要估算?师:嗯,问得越来越深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估算》教学实践与反思_模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第一学段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数的概念,建立初步的数感与估算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而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所以,我尝试着上了一堂“生活中的估算”的实践活动课。
以期让学生经历估算的全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验证,提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活动剪辑]活动一:课前调查,课堂开展信息交流会师:前几天,老师请你们调查了生活用到的估算的情况,并完成了一张“生活中的估算”的调查表,现在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要说出你的估算方法和理由,待会儿选择最有意思的一个向全班同学汇报。
生1:我查出我们学校有32个班,每班大约有50个人,用“每班人数×班级个数”算出我们学校大约有1600人。
生2:通过调查我知道我们学校每天有可回收垃圾25千克,照这样计算,一年365天大约有可回收垃圾10000千克,相当于10吨,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使废物得到了重新利用,真是一举两得啊!师: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用也可以用到估算?生:算一栋大楼大约能住多少人时可以用估算。
生:算我家和学校的距离时可以用估算。
生:算一个瓶子可能装多少水时可以用估算……师:同学们通过调查,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看来估算的作用可真大!活动二:估算一张报纸一版的字数师:你留心过自己的读书速度吗?你估计一下你们读书时每分钟大约能读多少个字呢?生1:我1分钟大约能读180个字。
生2:我1分钟大约能读150个字。
生3:我1分钟大约能读250个字。
师:为什么你们1分钟读的字数相差那么多呢?生4:因为他们的的两人(生2、生3)一个读的速度快,一个读的速度慢。
师:是呀,用快速阅读、细嚼慢咽两种方法每分钟所读的字数会大不相同。
现在就给你一分钟时间,请你选择《沈小时光报》第3版中的一篇文章来读,试验一下按一般的速度你能读多少个字?(一声“开始”令下,全班同学开始朗读起来;一声“停”刚结束,我听见下面有一大部分同学早就等不及了,已经数了起来,1、2、3、4……,过了不一会儿,就有十几双手举了起来,稍等一会儿,我见大部分同学都举手了。
)师:1分钟你读了多少个字?你用的是什么方法?生5:我是从题目开始数到我读的地方为止,我一共读了193个字。
师:你是一个一个数的,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很快数完的那十几个人又举手了。
)生6:我是先数出每行大约有20个字,再数数读了9行,所以我1分钟大约读了180个字。
师:大家说这个方法怎么样?生:比一个字一个字数简单多了,因为我们不需要很准确地知道1分钟读几个字,平时只要知道1分钟大约能读几个字就行了。
师:不错,老师也这么认为。
按你刚才的读书速度,10分钟你大约能读多少个字?并把你的计算结果告诉同桌。
师:估计一下,10分钟你能读完这张报纸的第1版吗,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猜测,两种可能,能读完和读不完。
)师:谁估计得比较准呢?咱们得先估算这一版大约有多少个字,对吧?如果需要也可以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
生7:我先估算出一篇文章大约有几个字,再数出有几篇文章,推算出第3版大约有2500个字。
生8:我觉得第3版的字数比他估算的要多,因为他估算的这一篇文章比其它的要短得多。
我是先数出每行60个字,再数出有80行,最后用“每行字数×行数”估算出第1版共有4800个字。
生9:我认为我的这种方法更简便,我是先把这一版折成16等份,数出一份大约有300个字,16份大约有4800个字。
师:你的方法太棒了!现在谁来说说要读完这一版,你大约需要几分钟?……活动三:估算一打白纸的张数师: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的估计能力特别强,现在每个小组里都有一打白纸,你能估计一下,这打纸大约有多少张吗?生:100张、200张、500张、1000张……师:那谁估计得更接近一点,如果让你借助尺子,你有办法验证吗?(有)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活动。
希望注意以下两点:A、小组同学先要商量好验证的方法,动手操作时要分工协作;B、要填写估算报告,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做好汇报工的准备。
(这下学生们开始忙碌起来了,有的拿着尺子量,有的再数量过的纸,有的算,有的记录……)师:请简洁汇报自己的报告,说明自己组报告的长处,认真聆听其他组的报告,能合理评价。
组1:纸的张数估算报告估算步骤先量出5毫米,数出有55张,再量出整打纸有2厘米也就是有4个55张。
所用工具尺子估算结果55×4=220(张)组2:“1组的方法要数的张数太多了,浪费时间,先量出1毫米纸,数出有10张,再量整打纸有2厘米,也就是有20个10张,是200张。
(表略)组3:2组数得不准,我们数的1毫米有13张。
S:不一定是2组数错了,因为量的时候有的散得开,有的捏得紧。
T:“说得非常好,为了尽量测得准确些,我们可以把纸叠得整齐些,并且多量几次,数出纸的张数并算出平均数。
”组4:先量出10张纸是1毫米,再量出整打纸有2厘米,所以这打纸大约有200张。
师:刚才你们估计得对吗?(学生“耶”高兴得叫了起来,看来学生在为自己的成功而喝彩。
)你能算出1200张纸大约有多少厚吗?用手势比划一下。
生:哇,1200张纸原来只有这么厚啊!……反思:从本堂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有以下三点:1、让学生在生活原型中做数学----经历数学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课重在突出学生的活动,所选用的素材必须是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原型,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创造的无穷乐趣。
进行本课前,我要求学生调查,给予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必须思考许多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估算,是如何估算的。
这们就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事实与数学联系起来了。
同时,学生收集的素材,增加了现场感,并且通过信息交流会,让学生感受估算的实际意义及估算的作用,认识了数学的初步应用。
更可贵的是,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实践操作,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门前有一块标牌,上面写道:“我听到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掌握了。
”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出了过程性目标。
现代数学教学应致力于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中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要让学生学会实践操作,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体验知识生产的过程,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记得冰心老人说过一句话:“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
”只有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他们的潜能才能最大地得到开发,个性才最大地以得到张扬,创新意识才能最优化地得到培养。
我在这一堂课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品尝到发现真理的成功的滋味。
如:在估算一打白纸的张数这一活动中,我先让每个学生自己估计白纸的张数,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量一量、数一数、算一算等操作实验活动,来验证学生最初的猜想。
从而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过程,同时让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
再如,在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对一打200纸的厚度有一定感受的时候,我接着请学生猜测1200张纸大约有多少厚,通过这样的猜测,再加上他们运用了估计的策略,学生感受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大小,也发展了他们的数感。
3、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展示个性才能“数学课堂是一个小型的共同体,因此应当成为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学会各抒己见,敢想、敢说、敢问;要学会认真倾听对方的思路和想法;要学会交流与合作。
学生学会了交流与合作,会让探索知识的过程充满了精彩,会让数学课堂成为百花斗妍、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成为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才能的舞台。
如:估算一张报纸一版的字数这一活动,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来估算一版的字数,如:①先数出一篇的字数,再乘总篇数;②数出每行的字数,再乘行数;③先折成16等份,估算出一份的字数,再乘16。
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同一结果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得出,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再如:估算一打白纸的张数这一活动,更加突出了学生间及师生间的合交流,表现在学生非常善于倾听别组同学的汇报,并能对同学的汇报结果做出合理的评价,并加以补充、完善;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方法。
这样既展示了学生的才能,使学生个性飞扬,也使得整堂课显得异彩纷呈。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会用移项解方程。
二、内容分析从本节课开始系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有目的、有根据、有步骤的变形过程。
其目的是将方程最终变为x=a的形式;其根据是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其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成1。
x=a的形式有如下特点:(1)没有分母;(2)没有括号;(3)未知项在方程的一边,已知项在方程的另一边;(4)没有同类项;(5)未知数的系数是1。
在讲方程的解法时,要把所给方程与x=a的形式加以比较,针对它们的不同点,采取步骤加以变形。
根据方程的特点,以x=a的形式为目标对原方程进行变形,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
解方程的第一节课告诉学生解方程就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原方程逐步变形为x=a的形式就可以了。
重点在于引进移项这一变形并用它来解方程。
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与用移项解方程,效果是一样的。
但移项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如解方程 7x-2=6x-4时,用移项可直接得到 7x-6x=4+2。
而用等式性质1,一般要用两次:(1)两边都减去6x;(2)两边都加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