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扳法的再认识
中医整脊技术操作规范:推拿理筋法之扳法
中医整脊技术操作规范:推拿理筋法之扳法学习中医推拿,手法是重点。
前面我们学习了推拿理筋法中的摇法、背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手法——扳法。
用双手同时做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协调扳动某关节,使关节产生伸展、屈曲或旋转等运动形式的手法,称之为扳法。
扳法是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
【分类及使用部位】根据扳动的关节不同分为:颈椎扳法、胸椎扳法、腰椎扳法、肩关节扳法、肘关节扳法、腕关节扳法、髋关节扳法、膝关节扳法、踝关节扳法。
【操作方法】1、颈椎扳法包括颈椎斜扳法、旋转定位扳法、环枢关节旋转扳法。
(1)颈椎斜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颈项放松,头略前俯或中立位,术者立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其后头顶部,另一手托握住其下颏部,两手协调反向运动,使颈椎做侧方旋转,当旋至最大限度稍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双手用“巧力寸劲”协调、快速扳动,使颈椎过旋,此时颈椎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随即松手。
可按同法做另一侧的扳动。
亦可在患者仰卧位时操作,患者仰卧位,全身放松,术者用一手托握住其下颏部,另一手扶持住其枕后部,两手协调用力,在适当地做颈椎牵引的同时,使颈椎做侧方旋转,当旋至最大限度稍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双手用“巧力寸劲”协调、快速扳动,使颈椎过旋,此时颈椎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随即松手。
(2)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头颈微前屈,颈项放松。
术者立于其棘突偏歪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患椎棘突旁,另一手兜托住下颏部,在适当地做向上牵引颈椎的同时,将其头部缓慢的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为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相反方向的扳动,即兜托下颏部的一手略向上提,顶按棘突的拇指同时用力向对侧外上方推动,此时颈椎常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随即松手。
(3)环枢关节旋转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头颈微前屈,颈项放松。
术者立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第二颈椎棘突旁,另一手以肘弯部兜托住下颏部,肘臂部协调用力,将颈椎均匀的向上拔伸,在维持牵引的基础上使颈椎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为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快速扳动,同时顶住棘突的拇指亦同时做相反方向的推动,此时颈椎常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随即松手。
中医推拿手法知识:扳法
中医推拿手法知识:扳法使关节瞬间突然受力,做被动的旋转或屈伸、展收等运动,称为扳法。
扳法为推拿常用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主要手法。
包括全身各关节部扳法及某些半关节部扳法。
【动作要领】1.颈部扳法:包括颈部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和环枢关节旋转扳法。
(1)颈部斜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头略前倾或中立位,术者立于其侧后方。
以一手扶按其头顶部。
另一手扶托下颏部,两手协同施力,使其头部向一侧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
本法亦可在仰卧位情况下施用,即以一手托于下颌部,另一手置于枕后部,两手协调施力,先缓慢地将颈椎向头端方向牵引,在牵引的基础上将头转向一侧,当遇到阻力时略停片刻,然后如上法进行扳动。
(2)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
以一手拇指顶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令其低头,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再使其向患侧屈至最大限度。
然后将头部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
(3)环枢关节旋转扳法:受术者坐于低凳,颈略屈,术者立于其侧后方。
以一手拇指顶住第二颈椎棘突,另一手扶于对侧头部,肘弯套住其下颏部。
肘臂部协调用力,缓慢地将颈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阻力位时略停,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而顶住棘突一手的拇指亦同时进行拨动,常可闻及“喀”的弹响声,拇指下亦有棘突跳动感。
2.胸背部扳法:包括扩胸牵引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法和扳肩式胸椎扳法。
(1)扩胸牵引扳法:受术者坐位,两手十指交叉扣住并抱于枕后部,术者立于其后方。
以一侧膝部抵住其背部胸椎病变处,两手分别握扶住两肘部。
先嘱其做前俯后仰运动,并配合深呼吸。
推拿手法扳法
二十、扳法以“巧力寸劲”作用于关节,使其瞬间突然受力,而产生被动的旋转、屈伸、展收等关节运动的手法,称为扳法。
分为脊柱扳法和四肢扳法。
扳法是正骨推拿学术流派的主要手法。
【操作】(一)脊柱扳法1.颈椎斜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头部微屈。
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侧后方,一手掌托受术者下颏,另一手掌面置于受术者枕部,两手协同,先使受术者头向一侧旋转至有阻力感时,然后用“寸劲”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声音,不可强求此声响(图4-66)。
2.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
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侧后方,用一肘关节托住受术者下颌,手扶住其枕部,另一手拇指顶推颈椎棘突偏凸侧;托扶其头部的手用力,先做颈项部向上牵引,同时使受术者头部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有阻力感后,略作停顿,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扩大旋转幅度的扳动(2°~3°),同时另一手拇指向偏凸对侧协调推顶棘突(图4-67)。
图4-66颈椎斜扳法图4-67颈椎旋转定位扳法3.胸椎对抗复位法受术者坐位,两手指交叉扣住,置于枕后部。
术者站于受术者身后,双手分别从受术者腋下伸出,经其上臂之前,从后方握住其前臂下段,然后术者单足站立,用一侧膝部顶压住病变胸椎棘突下缘。
嘱受术者身体略向前倾,双手、双臂与膝部同时协调用力,使受术者躯干被动后伸至弹性限制位,在受术者呼气末双手向后上方做突发短促的扳动(图4-68)。
4.胸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取坐位,两手指交叉扣于后枕部。
术者位于其侧后方,一手拇指推顶错缝椎体棘突,另一手抓握受术者项肩部,嘱受术者躯干主动前屈至病变节段棘间隙有张开感,然后以手带动脊柱旋转至弹性限制位,做一突发有控制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同时拇指用力向斜上方顶推棘突,调整错缝的脊椎关节(图4-69)。
5.腰椎斜扳法受术者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在下,自然伸直,患侧下肢在上,屈膝屈髋。
术者站于其面前,以一手按受术者肩前部向后推,同时另一手肘部半屈,以前臂上段抵住臀部向前扳,把腰椎旋转至有阻力感后,做一突发有控制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图4-70)。
颈部扳法之四坐位扳法(二)
颈部扳法之四坐位扳法(二)
1.颈椎旋转复位法(1):受术者坐在椅子上,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身体右侧。
向受术者右侧旋转复位时,施术者右手轻扶受术者左侧下颌部,左手按住受术者右侧枕部,令受术者仰头。
在受术者放松的情况下,施术者双手轻轻摇动受术者的头部,使受术者的头部向右侧旋转到最大程度,并使力传到要扳动的颈椎关节处,然后施术者双手向不同的方向用“寸劲”(左手向受术者左侧按其右侧枕部,右手向受术者右侧扳其左下颌部)使受术者的头部右旋,会听到一声或几声“咔嗒”响,证明关节已被调整。
向受术者左侧旋转复位时,施术者右手按住受术者左侧枕部,左手轻扶受术者右侧下颌部,操作方法同右侧旋转复位,但方向相反。
(如图1)
(图1)本图为向受术者右侧旋转复位的示意图
2.颈椎旋转复位法(2):受术者坐在椅子上,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身后。
向受术者右侧旋转复位时,施术者右手从受术者颈前穿过,轻扶受术者左侧下颌部,左手掌根按住受术者右侧枕部,令受术者低头。
在受术者放松的情况下,施术者双手轻轻摇动受术者的头部,使受术者的头部向右侧旋转到最大程度,并使力传到要扳动的颈椎关节处,然后施术者双手向不同的方向用“寸劲”(左手向受术者左侧按其右侧枕部,右手向受术者右侧旋扳其左侧下颌部),使受术者的头部向右侧旋转,会听到一声或几声“咔嗒”响,证明关节已被调整。
向受术者左侧旋转复位时,施术者右手掌根按住受术者左侧枕部,左手轻扶受术者右侧下颌部,操作方法同右侧旋转复位,但方向相反。
(图2)
(图2)本图为向受术者右侧旋转复位的示意图。
扳法之于颈椎病需谨慎
扳法之于颈椎病需谨慎扳法是推拿按摩的手法之一,是整脊流派手法中常用方法。
很多医师,在使用扳法前,通过认真仔细的触诊,从横突或棘突的位置等情况来判定颈椎是否存在“关节错位”等病理性改变。
扳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法纠正锥体之间的这种“关节错位”,在施术时,常需使关节活动到最大关节活动范围,伴有关节活动终末时的弹响声,但有时这些手法不一定强求要听见弹响声,只要是病人当时感到舒适而且活动度不再明显受限即可,单纯的追求关节弹响声是不对的。
临床上只要手法应用得当,常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该手法适应症广,治愈效果好,对颈椎病,颈、胸、腰椎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的病理性改变都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对与颈腰椎体活动相关的多种软组织都有一定的拉伸作用,特别是对局部肌肉的痉挛可以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但传统的扳法存在定位不准确、患者不能放松配合、易加重损伤等缺点,在使用时要严格注意安全及技巧。
2 了解颈椎病颈椎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综合症状,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来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其病理变化为脊椎骨骼与关节周围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使椎间盘发生退变、膨出或突出,椎体间隙变窄以及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变化,致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
退变的组织对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肌肉等产生压迫和刺激,出现颈椎病分型中的各类症状。
颈椎病主要临床症状是颈肩痛放射至头部和上肢,少数伴有眩晕、摔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等,严重者出现双下肢活动受限,肩背部肌肉僵硬,当然不是所有的表现都会在每一个颈椎病患者身上表现出来,往往是一个患者身上仅仅出现部分症状,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现轻微,病程也比较长。
目前,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将常见的颈椎病大致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复合型等。
3 颈椎病的扳法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颈椎病扳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坐于低凳上,根据患者错位棘突或横突的位置,嘱患者颈部微曲或微后伸(约10°左右),双下肢尽量放松伸直。
颈椎斜扳法的原理
颈椎斜扳法的原理颈椎斜扳法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施加外力,改变颈椎的受力状态,从而缓解颈部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下面将从颈椎病的病理机制、颈椎斜扳的原理与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颈椎病的病理机制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疲劳、过度使用、创伤或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颈部疼痛、肌肉僵硬、头晕、头痛等症状的综合症。
其主要病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颈椎的退变和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骨组织会不断退化和变形,出现骨质增生、间隙变窄等症状,导致颈椎的运动功能受到限制。
2.颈部肌肉过度紧张:长期保持不良的颈部姿势或过度使用颈部肌肉,会导致颈部肌肉的过度紧张,进而引起颈椎周围的炎症和疼痛。
3.神经受压:颈椎的退变和变形会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神经症状,如手麻、手指无力、肩部疼痛等。
二、颈椎斜扳法的原理与操作颈椎斜扳法主要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外力,对颈椎进行适当的牵引和扭转,从而缓解颈部的疼痛和肌肉的紧张,改善颈椎周围的循环和神经功能。
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应先坐在床上或医疗器械上,双腿下垂,头部保持正常姿势。
2.治疗师应先在患者头部下方垫上一个枕头,以确保颈椎的自然曲度。
3.治疗师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患者颈部上方的软组织,轻轻向上拉,使颈椎往左侧扭转。
4.治疗师用右手握住患者头部,向左上方拉动,施加适量的牵引力,同时不断调整角度和力度。
5.治疗时间一般为10到15分钟,可反复进行数次,直到颈部疼痛、肌肉疲劳、手麻等症状明显缓解。
三、注意事项颈椎斜扳法虽然是一种较为安全、无创伤的治疗方法,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勿在颈椎病急性期施行:颈椎病急性期疼痛较为剧烈,颈椎斜扳可能会加重症状,应以减轻疼痛、缓解炎症为主要治疗。
2.适度控制牵引力度:颈椎斜扳应以适度的牵引力度为原则,过高的力度可能会导致颈椎受力过度,引起新的伤害。
3.术后、妊娠期等特殊人群不宜施行:颈部手术后、妊娠期等特殊人群应禁止进行颈椎斜扳,以免影响术后康复或胎儿健康。
13推拿手法05扳法
同学们好,我们这堂课来学习比较重要的推拿手法——扳法。
扳法是指在关节处施以巧力寸劲,做被动的旋转或屈伸、展收等运动的手法。
本法特点巧力寸劲,手法简洁明快,多用于关节或半关节。
我们看【动作要领】1.颈部扳法(1)颈部斜扳法患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医者站于其侧后方。
用一手扶住其头枕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颏部,两手臂反方向协同施力,使其头部向一侧旋转,当旋转至有最大阻力位置时,略停片刻,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的快速扳动,有时可听到“咯噔”弹响声。
(2)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医者站于其侧后方。
用一手拇指按压在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下颏部,令其屈颈低头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且关节间隙张开时,嘱其向患侧屈颈至最大限度,然后将头缓慢旋转至有最大阻力位置时,略停片刻,用巧力寸劲做快速的扳动,常可听到“咯噔”弹响声。
(3)寰枢关节旋转扳法患者坐位,颈略前屈。
医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住第2颈椎棘突,另一侧肘弯夹托住其下颏部,手扶在其顶颞侧,肘臂部主动施力,缓慢地将颈椎向上拔伸,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当旋转至有最大阻力位置时,稍停片刻,随之用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快速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咯噔”弹响声。
2.胸背部扳法(1)扩胸牵引扳法患者坐位,两手十指交叉抱住枕后部。
医者站于其后方,用一侧膝部顶住其胸椎病变处,两手分别握住其两肘部。
嘱其前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如此活动数次后,使其身体后仰至最大限度时,用巧力寸劲将两肘部向后方猛然拉动,同时膝部突然向前用力顶抵,此时可听到“咯噔”的弹响声。
(2)胸椎对抗复位扳法患者坐位,两手交叉抱住枕后部。
医者站于其后方,两手自其腋下穿过并分别握住其两前臂近腕处,用一侧膝部顶住其病变胸椎棘突部,握住其前臂近腕处的两手用力下压,而医者前臂用力上抬,同时顶住病变胸椎的膝部向前向下用力,与前臂上抬形成反方向的对抗,静待片刻后,两手臂与膝部用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快速扳动,此时可闻及“咯噔”弹响声。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的动作要领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的动作要领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是一种用来评估颈椎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炎症等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的动作要领。
1.患者体位:患者坐在一张高脚椅或治疗床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背部直立。
旁边最好有助手或者医务人员协助操作。
2.患者头部的定位:助手将患者头固定在一个头枕或者宽厚的手巾卷上。
头枕/卷的高度要使得患者的外耳孔与肩尖水平。
3.颈椎的定位:助手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部,另一只手将颈部推向同一侧。
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肩部保持平稳,不要出现任何侧倾。
此时患者的头部保持正确定位的姿势。
4.患者的手位置:患者保持两手放在腿上或者医务人员协助将患者的手放在适当的位置。
5.让患者做颈椎的旋转动作:助手一边继续固定颈部,一边要通知患者进行颈椎的旋转动作。
a.患者向同侧用力转动头部,并且维持在这个位置几秒钟。
b.助手放松固定颈部的手,稍微移动到患者的对侧。
c.再次通知患者进行颈椎的旋转动作,并维持几秒钟。
d.助手反复操作这个过程,检查患者的颈椎旋转范围。
6.重复这个过程:助手需要在进行反复旋转动作之前,每次先放松患者颈椎的固定。
然后在特定位置上重新固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颈椎旋转定位扳法需要非常细致地进行操作。
操作者要非常熟练,并且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非常谨慎,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操作者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患者整个检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或者疼痛感。
在进行操作之前,操作者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相关体征,确保该操作适用于患者。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骨折、颈椎稳定性不好等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颈椎旋转定位扳法。
总结起来,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颈椎疾病的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和谨慎。
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
我对扳法的认识
我对扳法的认识我对扳法的认识扳法定义:用双手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伸展、屈曲、或旋转的手法,称为扳法。
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常在摇法使用的基础上应用,在某些情况下,可谓是摇法的加强手法。
也是一种极限手法。
我们先看看为什么用扳法?本法分颈项部扳法、胸背部扳法、腰部扳法,常用于脊柱及四肢关节,对关节错位或关节功能障碍等病症,具有理筋整复、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纠正解剖位置失常等作用。
脊柱四肢都可以使用,但是以脊柱使用较多,所以也是脊柱推拿的核心内容。
扳法历来就是分歧较大的手法,但是多数专家认为规范的、熟练的操作治疗作用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也是推拿作用发挥神奇疗效的关键手法;有一部分人认为危险性太大,应当尽量避免。
甚至有骨科权威人士谈“扳”色变,明确告诉你:“腰椎和脖子绝对不能让人扳动,风险很大”,当问及怎么治疗时候,多数人显得很无奈,手术就没有风险吗?大部分人认为扳法是很恐怖的一种手法,人们对于扳法的危险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电影作品的影响:特工轻快的手在颈部一动,哨兵就没有声息了。
再一个方面是:目前推拿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也给扳法蒙上了一层阴影。
扳法是一把双刃剑,不规范的扳法会导致疾病或者出现意外;规范的扳法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是推拿的精髓,也是祖国医学的精华部分,我们有坚实的基础、有责任把扳法继承并发扬光大。
我们接触扳法之前,先探讨它的风险:1. 与手术相比:有哪些人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我们看到争议很大一个报道:一个农民由于没有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造成了剖腹产不能手术,以至于孩子、妻子死亡的悲剧,开始我们谴责中心问题的是农民的无知,后来转移到医生的麻木不仁,见死不救,违背了做医生的根本道德问题。
最深层的原因是大多数人见到手术协议书的内容都会退缩,为什么?风险太大,我做过外科医生,通常有5-10%的病人看到协议书就取消手术的,照常进行手术的也是感觉折腾的好长时间最后咬牙决定手术。
扳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扳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扳法是一种手法,常用于中医诊治疾病,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作用。
在临床上,扳法主要应用于外伤、疼痛、痉挛、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扳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应用范围1. 颈椎病:扳法可以帮助调整颈椎的位置,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如颈部疼痛、僵硬等。
2. 肩周炎:扳法可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减轻疼痛和肩膀的僵硬感。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扳法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和下肢放射痛。
4. 骨折:扳法可以辅助骨折复位,加速骨折的愈合。
5. 风湿关节炎:扳法可以活血化瘀,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6. 筋骨疼痛:扳法可以改善筋骨的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和疼痛。
二、注意事项1. 病情评估:在应用扳法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扳法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
特别是对于严重外伤、骨折等病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患者配合:患者在接受扳法治疗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身体放松,避免过度抵抗或突然收缩肌肉,以免加重症状或造成二次伤害。
3. 技术熟练:扳法操作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否则可能造成伤害。
因此,在选择医生时,应选择专业、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
4. 疼痛感:扳法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感,但应注意区分疼痛程度是否超过可忍受的范围。
过强的扳力可能引起肌肉、骨骼的额外损伤,应立即停止扳法操作,并及时就医。
5. 禁忌症:扳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和患者,存在一些禁忌症。
例如,骨质疏松症、血液病、活动性溃疡等疾病患者不宜进行扳法治疗。
同时,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慎重操作。
6.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护理,如休息、保持局部卫生等。
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以免影响疗效和恢复速度。
总的来说,扳法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病情康复。
但是,在应用扳法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并严格掌握力度,避免不适当的操作导致二次伤害。
“扳”颈椎要慎重
据《辽宁日报》报道,沈阳的董先生起床后,感觉脖子疼,转头受限制,只能偏向一侧,非常不舒服,看到街边公园有两个“白大褂”正在为一坐在椅子上的人忙活着做按摩(推拿),声称“非常好使”,价格还很便宜,一次仅10元。
于是,董先生就去找“白大褂”帮忙,没想到“白大褂”就几下工夫,只听“咔、咔”两声,董先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待到董先生醒来时,自己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全身麻痹,行动不自如。
前不久,我在门诊接待了一位颈椎病的中年男病人,这位病人曾在当地农村一家个体诊所就诊过,说明白一点就是,这位农村病人被医生用力“扳”过。
据病人主诉,他因在家睡觉后导致颈部活动不利,考虑为“落枕”,自从被那位医生“扳”过,现在头仿佛支撑不住,时时要用手托着,且不能转动。
同时,他还觉得两腿发软,走路像踩棉花似的。
我简单检查了―下,便嘱他尽快去作颈椎磁共振检查。
一个多小时后,病人将做好的颈椎磁共振片拿来给我看,我暗暗吃惊:病人颈4、5和颈5、6以及颈6、7三个椎间盘明显突出并压迫脊髓,难怪病人症状如此严重呢,这样的病人是严禁重手法推拿,更不用说“扳颈”喽!那么,那位农村个体医生为什么胆子那么大呢?是技术问题还是责任心问题还是“赚钱”的心理作怪?那么,什么叫扳法呢?扳法,即医者双手协同,用力作方向相反或者同一方向的扳动肢体动作,使活动受限的关节得以被动性的增加其伸展或者旋转功能,使错位的关节得以复正。
动作要领也十分讲究,具体要求:(1)姿势恰当,双手协同,配合默挈,使手法之力有效地达于被扳动之关节。
患者被扳关节要放松,医者与患者的体位姿势要选择恰当,扳动时不仅医者双手要协同用力,而且医患两者要配合默契,否则达不到预想效果。
(2)操作时用力要稳、准、巧,根据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运动方向及受限程度,稳妥、迅疾、有限度、分阶段地扳动肢体,以逐渐恢复受限关节的功能:根据关节活动的受限方向和范围,准确掌握扳动肢体时的方向、角度和范围,扳动时应在其生理活动范围内,并在患者能在忍受的限度内,运用轻灵巧妙的技巧动作,因势利导;禁用蛮劲,更忌强拉硬扳,以免引起意外损伤。
?推拿手法之颈部扳法
推拿手法之颈部扳法
扳法是用双手或借助身体其他部位(如膝部)或在助手的辅助下用力向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一种被动运动方法。
由于操作时活动幅度大,治疗力直接作用于关节部位,因此要做到稳、准、巧,切忌强拉硬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颈部扳法:
【操作要领】颈部扳法有三种:
1颈部旋转扳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后侧方,令患者头稍向前屈,医者一手置于患者头侧后部,一手置于患者对侧下颏部,将患者头旋转至一侧最大角度后,双手同时用力扳动。
2颈部旋转定位扳法
患者取坐位,头略向前屈,将健侧之手置于头部(即头旋转方向对侧之手),术者站于患者侧后部,用一手拇指抵住偏歪的棘突(向左偏歪用右手,向右偏歪用左手),一手扶住对侧的下颏部,将头旋转至最大限度(棘突左偏头左旋,右偏则右旋),双手同时用力推扳。
3仰卧旋转扳法
本法的操作是在仰卧拔伸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保持拔伸牵引力的同时,术者双手同时用力将患者的头部旋转到最大限度进行扳动。
【作用与应用】颈部扳法有滑利关节,纠正解剖异常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髓核突出症,颈椎关节错位等疾患。
颈椎损伤,慎用扳法
协 同 ,将 患 者 头 颈 部 顺 时 针 或 逆 时 针 方 向摇 动 , 当 环 转 摇 动 至 某 一 最 大 角 度 而 尚 未 达 到 正 常 范 围 时 ,双 手 协 同 作 相 反 方 向 用 力 ,扳 动 颈 项 部 。 有 时 可 听到 “ 咯 嗒 ” 一 声 。操 作 时 , 用 力 要 轻 巧 ,动 作 要 敏 捷 ,扳 动 的 幅 度 要 控 制 在 生 理 活 动 范 围 ,且 一 旦 达 到 目的 , 即 可 还
医 诊 治 技 法 ,其 动 作 要 领 也 十 分 讲 究 。具体 要 求 : 1 . 姿 势 恰 当 ,双 手 协 同 ,配
项 部 的前 屈 、 后伸 、左 右侧 屈 扳 动 ,反 复 操 作 5 ~7 遍 。操 作 时 ,
颈 迅 捷 向 患 侧 推 压 扳 动 。 有 时 可听 到 “ 咯 嗒 ” 一 串 响 声 。 必 要 时 两 手 变 换 位 置 ,将 患 者 头 颈 向 健 侧 推 压 扳 动 一 次 。 操
编辑/ 赵欣 j t y y 6 7 6 6 @1 6 3 . c o n r
颈 椎 损 伤 ,慎 用 扳
口 安 徽 中 医 药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副主 任 医 师 王 金 山
某 县 医 院 针 灸 推 拿 科 B医 生 ,一位 患者 就诊 ,在 没有给她
摄 颈 椎 张 口位 片 的 前 提 下 , 便 给
2 . 操 作 时 用 力要 稳 、准 、 巧 ,根 据 各 个 关 节 的 活 动 范 围 和 运动 方 向及 受 限 程度 ,稳妥 、 迅 疾 、 有 限 度 、 分 阶 段 地 扳 动 肢体 ,以逐 渐恢 复 受 限关 节 的功 能 ;根 据关 节 活动 的 受 限方 向和 范 围 ,准确 掌 握扳 动 肢体 时 的方 向 、角 度和 范 围 ,扳 动 时应 在其 生理 活 动范 围 内 ,并 在患 者 能忍
扳法的概念PPT医学课件
腰椎骶化与骶椎腰化
定义:第5腰椎在某种程度上类似骶椎的 形态并与之融合者,称为腰椎骶化。
第1骶椎的一侧或两侧横突部分与其 母体分离,以致其形态接近腰椎者,称 为骶椎腰化。
马尾肿瘤
部位:10%-12%的椎管内肿瘤在马尾部。
临床症状;腰骶部神经根性痛
特点:多发生于上腰段硬脊膜内,以神 经纤维瘤,脊膜瘤及室管膜瘤常见。
病情加重:主要是判断失误!
脑血管意外:损伤的原因是椎动脉和颈内动脉 受压。必须认识到椎动脉是人体唯一容易受到 机械性损伤的动脉·!
如何避免发生脑血管意外?
推拿前询问病史,量血压。 认识脑血管意外的各种先兆很重要! 若推拿后出现血管意外征兆 1:立即停止推拿,避免动脉再次损
伤。 2:严密观察,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
脊柱推拿
关节面正常减少疼痛刺激
病变关节内PGE1和PGE2的生成减少
滑液内PGE1和PGE2的含量减少
关节对关节滑液内缓激肽的敏感性降低
缓解疼痛和消除关节炎症
脊柱推拿手法的中枢作用?
脊柱推拿
经过感觉神经
刺激脑干或脑垂体释放内啡肽
内啡肽作用于脊髓后角胶质层内 的第2和第3层上阿片受体
调节C型神经纤维的伤害性 传入冲动
行一定距离后出现腰-坐骨神经痛,并伴 有下肢麻木和无力。
颈部常用的推拿手法
1:颈椎拔伸推按法 2:颈椎牵引揉捻法 3:颈椎前屈位牵伸归挤法 4:颈椎牵引定点旋转整复松解法 5:颈椎侧向扳按整复法 6:颈椎仰头摇正法 7:颈椎侧方牵伸归挤法。
颈部推拿的禁忌证
1。颈椎骨关节退变增生明显致椎间孔及横突 孔明显狭窄的。
神经损伤程度的5种类型?
1:传导阻滞 2:轴突横断但内膜完整 3:神经纤维横断(包括轴突及其鞘膜) 而束膜完整 4:神经束横断而神经干尚有外膜相连。 5:神经干完全横断。
扳法→颈部扳法→颈部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PPT课件
(四)..快
是对整复类手法发力方面的要求,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首先,需要对发力 时机做出判断,它主要依靠手下的感觉,一般是在关节活动到极限位而又没有明显阻力 的时候发力;其次,术者无论采用哪一个部位发力,一般都是运用自身肌肉的等长收缩 方式进行,即所谓的“寸劲”,极少有形体和关节大幅度的运动;再次,需要对发力时 间和力的大小进行控制,不能过长过大。以上4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应贯穿于每一个整复手 法操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三)..均匀
• 一是指手法的操作必需具有节律性,不可时快时慢;二是指手法的作用力在一般 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忽轻忽重。当然,操作时根据治疗对象、部位、疾病 的性质不同,手法的轻重应有所不同,手法操作时也有先轻后重的,如拿法等。
• (四)..柔和
• 是指手法操作应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动作稳柔灵活, 用力和缓,讲究技巧性,变换动作自然流畅,毫无涩滞。
动作形态特点分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运 动关节类 主要作用部位和功能特点分类:松解类、整复类
作用力的方向分类:垂直类、平面用力类、对称合力类、对抗用力类、 复合类
应用对象分类:成人推拿、小儿推拿等
第一节 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 一、松解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 松解类手法的种类较多,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但一般
明·张介宾在《类经·官能)中告诫说:“导引者,但欲运行血气而不欲有所伤也,故惟 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乃胜是任,其义可知。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 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 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用若辈者,不可不慎。”而《医 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明确指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这里的手法,实则指的便是整复手法。
教你成为按摩专家(三十二)按摩手法之扳颈法(可治颈部扭伤)
教你成为按摩专家(三十二)按摩手法之扳颈法(可治颈部扭
伤)
一手扶枕后,另手扶托下颌,双手配合使头颈左右放松自然摆动,并以寸劲儿突然向左或向右扳之,称为扳颈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或仰卧位,颈项放松,略低头前倾,医者立于患者一侧(或头端床前),以一手扶其枕后,另手托其领下,双手协调用力使患者头顶左右摆动。
待颈项充分放松,以术者施术手下之感觉为准,决定施扳。
施以巧力寸劲扳之(即突然加大左右手之力)。
扳颈对使头部与颈部活动方向相反,方能达扳颈目的。
此法主要用于颈项部扭伤及颈椎病。
注意事项
施用扳颈法前需明确诊断,对严重高血压及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扳颈的角度不可超过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颈项强直的患者应逐
渐施用手法加大活动范围,不可操之过急,强行施用。
此法以扳法为主。
功效
通利关节、舒筋活络、疏风散寒、通经通脉、消炎止痛、捺正肌筋。
主治
颈椎病、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风痛及颈肩综合征。
按语
扳颈法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导引类被动运动手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在国内外有不少报道,绝大多数是成功的、有益的,但也确有个别意外的报道,虽然极少但亦应引发临床大夫的极大重视。
以单手或双手扳之,不可死扳、死拿,应快而灵活,死扳死拿患者不易接受,应向活动受限的方向扳拿,扳颈法是扳法中的一种单扳法。
主治颈部活动受限、落枕、颈椎病因颈椎病引发的肩臂手麻木症。
推拿手法扳法
二十、扳法以“巧力寸劲”作用于关节,使其瞬间突然受力,而产生被动的旋转、屈伸、展收等关节运动的手法,称为扳法。
分为脊柱扳法和四肢扳法。
扳法是正骨推拿学术流派的主要手法。
【操作】(一)脊柱扳法1.颈椎斜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头部微屈。
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侧后方,一手掌托受术者下颏,另一手掌面置于受术者枕部,两手协同,先使受术者头向一侧旋转至有阻力感时,然后用“寸劲”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声音,不可强求此声响(图4-66)。
2.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
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侧后方,用一肘关节托住受术者下颌,手扶住其枕部,另一手拇指顶推颈椎棘突偏凸侧;托扶其头部的手用力,先做颈项部向上牵引,同时使受术者头部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有阻力感后,略作停顿,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扩大旋转幅度的扳动(2°~3°),同时另一手拇指向偏凸对侧协调推顶棘突(图4-67)。
图4-66颈椎斜扳法图4-67颈椎旋转定位扳法3.胸椎对抗复位法受术者坐位,两手指交叉扣住,置于枕后部。
术者站于受术者身后,双手分别从受术者腋下伸出,经其上臂之前,从后方握住其前臂下段,然后术者单足站立,用一侧膝部顶压住病变胸椎棘突下缘。
嘱受术者身体略向前倾,双手、双臂与膝部同时协调用力,使受术者躯干被动后伸至弹性限制位,在受术者呼气末双手向后上方做突发短促的扳动(图4-68)。
4.胸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取坐位,两手指交叉扣于后枕部。
术者位于其侧后方,一手拇指推顶错缝椎体棘突,另一手抓握受术者项肩部,嘱受术者躯干主动前屈至病变节段棘间隙有张开感,然后以手带动脊柱旋转至弹性限制位,做一突发有控制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同时拇指用力向斜上方顶推棘突,调整错缝的脊椎关节(图4-69)。
5.腰椎斜扳法受术者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在下,自然伸直,患侧下肢在上,屈膝屈髋。
术者站于其面前,以一手按受术者肩前部向后推,同时另一手肘部半屈,以前臂上段抵住臀部向前扳,把腰椎旋转至有阻力感后,做一突发有控制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图4-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扳法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颈椎生理弧度改变以及颈椎小关节错缝等。
该法运用恰当,可收到显著效果。
如手法运用有误,则会遗患病人,故要求医师应技巧性强,一直受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
现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常用颈椎扳法以及笔者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护国寺中医医院骨伤专家程玉来副主任医师对该法的独特运用,进行归纳总结并谈谈对该法的再认识。
1 目前各医家广泛采用如下三种颈椎扳法
1.1 颈椎旋转扳法患者坐势,颈项放松,颈略前屈或后伸(10°~15°)。
医者站于后侧,用一手扶住其头顶部,另一手托住下颏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头向一侧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明显阻力时,稍微停顿一下,随即用颈再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旋转幅度(5°~7°)的快速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关节弹响声,表示手法成功[1]。
1.2 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患者坐势,颈前屈10°~15°。
医者站于后,一手拇指面顶按住患者颈椎棘突或横突;一手托住下颏部使其头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随即用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旋转幅度的快速扳动,与此同时,顶按棘突的拇指要协同使劲向对侧推压,两手协调动作。
此时常可听到关节弹响声,同时拇指下有棘突“跳动”感,表示手法成功[1]。
1.3 颈椎拔伸旋转扳法患者坐于低凳上,颈微屈。
医者站于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面顶按住患者颈椎棘突或横突,另一手以肘部托住患者下颏,手掌绕过对侧耳后扶住枕骨部然后逐渐用力将颈椎沿纵轴方向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慢慢将颈椎旋转到有阻力的位置,随即再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微增大幅度的扳动,顶推棘突的拇指同时协调用力,此时常可听到弹响声或有拇指棘突的跳动感,表示手法成功[1]。
2 骨伤专家程玉来先生的独特颈椎扳法患者坐位,颈项放松,颈略前屈或后伸(10°~15°),医者站于侧后方,一手托住其下颏部,且前臂固定在患者肩部约中央位置,另一手扶住其枕部,双手协同动作,使头向一侧缓慢旋转,在旋转到颈椎关节活动极限位而又没有明显阻力的时候发力,做增大5°~7°的快速扳法,随即松手,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常可听到关节弹响声,表示手法成功。
若椎间隙变窄,则先将颈椎逐渐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再做颈椎旋转扳法。
要求同上。
3 体会《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也。
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盖正骨者,需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2]。
由此可知,中医正骨手法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技巧性,反对采用粗暴手法整复。
沈国权教授在对国内外手法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真探索了中医传统脊柱手法的安全性和方法学问题,形成了新的认识,提出了“脊柱微调”的概念。
所谓的脊柱微调,就是不同以往的长杠杆整复,是手法直接作用于病变节段的棘突或横突上发力,力矩相对较短,亦可称为短杠杆手法。
脊柱手法的可控制性表现在3个方面,(1)目标节段的可控制性,体现定位的准确性;(2)脊柱被动运动幅度的可控制性,体现动作的精巧性;(3)手法力量的可控制性,体现动作的灵活性。
传统观念,长杠杆手法操作中的引导阶段是医师可以控制的,而在加力推冲阶段则是不可控制,动作一旦做出就不可撤除。
沈国权教授认为微调手法由于直接作用于目标节段的棘突或横突,更为准确精巧灵活,不仅在引导节段可以控制,即使手法的加力推冲节段同样可以加以控制[3]。
而长杠杆脊柱手法操作过程中,手法力要通过多个应力传递联结才能最后作用于目标节段,这些应力传递联结又或多或少存在解剖和病理上的差异,给传递联结的调整和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临床上常有难以准确定位于目标节段的事例,传递过程中均有能量损耗,这样就形成了应力分布在各连结的不均匀分布。
从手法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快速运动的方法学缺陷在于:(1)动作控制的困难性和不易撤除性;(2)高能量特性。
那么从手法安全性和对临床医师的职业健康角度出发,理想脊柱手法的标准应该是:(1)最轻的手法动力;(2)最小的脊柱被动运动幅度;(3)最准确的目标作用节段;(4)100%的调整成功率[3]。
短杠杆手法直接施力于病变节段,通常以组成该节段上下两椎的棘突或横突为骨杠杆。
与长杠杆手法相比,在手法的可控制性方面,较长杠杆手法更为准确。
由于短杠杆手法直接在病变节段的棘突、横突或关节突上发力,只要操作者对人体骨性标志熟悉,就很容易准确地控制所要整复的节段位置。
其次,短杠杆手法避免了手法应力的多链接传递,应力最大的节段就是目标作用节段,使非病变节段不需承受额外的负荷,不会伤及无辜组织。
再者,短杠杆手法的节段被动运动集中于或限制于目标作用节段及其邻近,因而脊柱的总体被动运动一般控制在5°~7°之内,而这一运动幅度范围在患者日常自身的生理运动范围之内,基本可避免脊柱内外神经、血管、脊髓等组织的应力性损伤。
即使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加手法调整,也可在保证手法安全性的基础上,取得理想的脊髓减压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