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合集下载

2023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30题)1、黄芪中含有的黄芪甲苷,其结构类型是( )。

A.三萜类B.香豆素类C.黄酮类D.醌类E.甾体类【答案】 A2、(2018年真题)吴茱萸碱所属的结构类型是()A.有机胺类生物碱B.色胺吲哚类生物碱C.双吲哚类生物碱D.单萜吲哚类生物碱E.简单吲哚类生物碱【答案】 B3、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是A.莨菪碱B.苦参碱C.麻黄碱D.小檗碱E.延胡索乙素【答案】 B4、中药泡腾片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的中药剂型,兼有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双重性质,下列关于泡腾片的说法,错误的是A.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B.泡腾片中的药物是易溶性的,加水产生气泡后能溶解C.泡腾片与泡腾颗粒均应需要在5分钟内崩解或溶化D.小柴胡泡腾片可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临床应用时可以直接服用或口含E.泡腾片的崩解机理为产气作用,泡腾崩解剂遇水产生气体,借助气体的膨胀而使片剂崩解【答案】 D5、党参在采收加工时应A.低温干燥B.蒸透心,敞开低温干燥C.发汗后再晒干或烘干D.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搓揉,使皮、肉紧贴E.阴干【答案】 D6、(2015年真题)下列软膏基质,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

A.蜂蜡B.石蜡C.聚乙二醇D.植物油E.氢化植物油【答案】 C7、阿拉伯胶在混悬液型液体制剂中常作为A.乳化剂B.助溶剂C.润湿剂D.助悬剂E.絮凝剂【答案】 D8、麻黄的气味为A.气微香,味涩、微苦B.气微,味微苦C.气香特异,味微苦D.气微,味极苦E.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黏性【答案】 A9、降低附子毒性应选用的方法是A.蒸法B.煮法C.水飞法D.E.煅法【答案】 B10、某医师治疗风寒湿痹,常用中成药小活络丸(大蜜丸)。

该药处方有制川乌、制草乌、醋乳香、醋没药、胆南星、地龙。

功效为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病。

第四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内环境:生物活动表现昼夜节律变化等。 肠内环境:主要是肠道内微生态环境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题 中药配伍的原则是什么? 中药七情中,何者是“协同”?何者属
“拮抗”?何者“减毒”? 举例说明中药产地、品种、采收季节、
贮存条件、炮制的不同对中药药理作用 的影响。
“道地药材” --特定产地--名贵药材: 四川——贝母 附子 黄连 内蒙——甘草 云南——三七、茯苓、木香 山西——黄芪、党参 西藏——红花 吉林——人参
采收季节 药物采收时间对药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8月的人参皂苷 为1月的3倍以上。
青蒿素在7-8月花前叶盛期含量最高达 6%。
贮藏条件 中药贮藏保管应干燥、低温、避光。
相恶: 一种药物的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削弱或 破坏,或两者的功效均降低或丧失。 如人参和莱菔子合煎,人参皂苷Rg1煎出率下 降,抗缺氧和抗疲劳作用减弱。
如知母、人参都有降血糖作用,合用使降血糖作 用减弱甚至消失。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甘草与芫花合用LD50减小,毒性增大。
个体差异:高敏性、耐受性以及过敏反应
病理因素 机体机能状态不同,药物作用可能也不同:
如黄芩、穿心莲等,只对发热病人有解热作用, 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
玉屏风散能使机体低下的免疫功能增强,又能使 过亢的免疫功能趋向正常。
当归能使痉挛状态的子宫平滑肌↓,也能使弛张 状态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双向调节作用。
剂量
人参小剂量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大 剂量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甘草小剂量有调和诸药之功,中剂 量有清肺利咽的功效,大剂量则有解毒 的功效。
配伍 配伍目的:增强药物的疗效,调节药物偏
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配伍的基本内容是“七情”: 单行、

中药药理学――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中药药理学――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中药药理学――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就合成药而言,其剂量、剂型与制剂等药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条件等生理因素,肝、肾功能障碍等病理因素,以及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等,对药物的作用,都会产生显著影响。

中药亦如此。

(1)药物因素中药的品种、产地、采药季节、贮藏条件及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均对中药作用的发挥有着显著的影响1)中药基原(原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影响中药材绝大多数是中国自产的,少数为移植或进口的。

在品种上,历代本草著作中屡有增加。

不少本草书指出了历中药品种的混乱情况。

故现在对其进行认真的考证、分析、鉴定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目前全国用的贯众、独活、厚朴等中药,就来源于20多种不同种属植物;同一中药大青叶,各地用的药材又有不同,有蓼科蓼兰、十字花科松兰、爵床科马兰、马鞭草科大青等,药用部分也有用叶及带叶茎枝的不同。

而且,同名异物的现象也很普遍。

由于品种不清,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药理作用均有差异。

2)中药产地及采集季节的影响A.中药产地:药材产地对药物质量和疗效有着直接关系,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自古即有“道地药材”的讲法。

中药之中大部分为植物药,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雨量等自然条件都能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更能影响中药内在成分的质和量。

《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记载的“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和《新修本草》说的:“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

都很强调产地。

产地不同,同一植物所含有效成分不完全相同,从而使药理作用有别,临床疗效不稳定。

如长白山的野山参,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不但含人参总皂甙的量不同,而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

又如人参茎叶中皂甙含量在吉林省七个产地所得样品,含量差别相当悬殊。

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以人参提取物的得量也不同。

B.采收季节: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采药时间的采收方式则随着中药的品种和入药部位而有不同。

中药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药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药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特点。

3.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用法下,机体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4.双向调节:指某些药物可使两种极端的病理现象向正常的方向转化。

5.中药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6.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7.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 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8.温热药:具有温性或热性,能够祛除寒邪的药物。

9.中药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总论1,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进展?答:现代对中药四气的研究,通常将中药分为寒凉及温热两大类进行。

针对中医临床寒热病证的表现与机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变化的关系,发现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

2,中药五味与其化学成分的规律性?答:不同的化学成分是中药辛、甘、酸、苦、成五味的物质基础。

中药五味与其化学成分的分布,表现出一定平行性,也显示出一定规律性性。

中药通过五味-五类基本物质作用于疾病部位,产生药理作用,从而调节人体阴阳,扶正祛邪,消除疾病。

即五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四者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

3,七情配伍是什么,它的概念是什么?答: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情况,称为"七情",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用方的基础。

其中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配伍关系。

4,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什么是双向性?双向性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4.1基本特点:(1)多样性(2)选择性(3)复杂性(4)非线性(5)双向性4.2双向性:有的中药作用可随机体状态改变而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即为中药药效作用的双向性。

中药药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

中药药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
免由 于中 药治疗 对 惠者造 成的不 良影 响 ,保 证 中药治疗 用 药安 全。 【 关键 词 】 中 药药理 ;影响 原 因 ;对 策探 讨
中图分 类号 ;R 2 8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5 — 0 2 5 2 — 0 2
1 2月期 间跟 踪 上报 的 中药 治疗 有 效性 降低 及不 良反应 发 生案 例 ,对具体 影 响 因素进 行 分析 ,提 出整 改意 见 ,在 2 O l 1 年 1月至 2 O l 1 年 1 2
月期 间实施 整 改方案 ,跟 踪 中药 治疗 有效 性 降低 及不 良反应 案例 发生 情 况。结果 本院 2 0 1 0 年 1 月至 2 0 1 0年 l 2月期 间共 发生 中药治疗 有
2 5 2 ・中医中药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5
中药药 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
黄 银 凤
( 慈利县 中医医院 ,湖南 张家界 4 2 7 2 0 0 )
【 摘 要l 目的 探 讨影 响 中药药理 的 相 关 因素 ,并通过 规避 影 响 因素 有效提 高本 院 中药 治疗有 效性 。方 法 总结 本 院 2 O l O年 1月到 2 O l O 年
收集本 院2 0 1 0 年1 月 至2 0 1 1 年1 2 月期 间上 报的 中药有 效性 降低
及 不 良反应 发生 案例 。2 0 1 o f1 月 至2 0 l 0 年1 2 月 共上 报 1 1 例 ,其 中
贮 藏不 当3 例 ( 2 7 . 2 7 %) ,炮 制不 到位 1 例 ( 9 . 0 9 %) ,药材 品种 差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一:中药药效学的作用特点?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4.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5.中药作用的双向性二: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1.药物因素:药材的品种与产地,采收与贮藏;制剂的影响,炮制,剂型与制剂工艺;剂量;给药途径;配伍与禁忌。

2.机体因素:生理状况,如体质,年龄性别等;病理状况。

3.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寒暖等三:举例说明炮制可以带来哪些改变?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附子经炮制后,乌头碱水解成乌头原碱,毒性降低,而具有强心作用的去甲乌药碱耐热未被破坏,故附子炮制后减毒而保留强心作用。

2.增强疗效。

延胡索醋制后有效成分生物碱溶出量增多。

3.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

生大黄含结合型蒽醌,泻下作用强,炮制成熟大黄后,结合型蒽醌减少,游离型蒽醌增多,抗菌作用增强,泻下作用减弱。

4.保持药效稳定。

芥子苷能被芥子酶水解,故须炮制杀酶保苷以避免疗效降低。

四:解表药和清热药有哪些相同的药理作用?1.解热2.抗炎3.抗病原微生物4.调节免疫五:泻下药的分类,有效成分,作用机制?1.刺激性泻药。

如大黄,有效成分为结合型蒽苷,作用机制为结合型蒽苷类成分,口服抵达大肠后在细菌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苷元,刺激大肠粘膜下神经丛,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

2.容积性泻药。

如芒硝,有效成分为硫酸钠,作用机制为口服后硫酸根离子在肠腔内不被吸收,使局部肠腔形成高渗状态,导致大量水分保留,肠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

3.润滑性泻药。

如火麻仁,有效成分为脂肪油,作用机制为大量脂肪油使肠道润滑,粪便软化,同时,脂肪油在碱性肠液中可被分解成脂肪酸,对肠壁有温和的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

六: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作用;对心率的作用,附子,肉桂等能加快心率,但吴茱萸提取物能减慢心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抗休克。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时间 中药贮藏条件 温度 湿度
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
短时
低温
一般情况下,中药材宜在 干燥
通风 避免日照
条件下贮藏,有 效成分保持高。
药物因素→炮制
炮制会影响中药有效成分质和量从而 影响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1.降低毒性 例如:附子、半夏 2.增加药效 3.加强突出某一作用
药物因素→剂量
1.剂量 ① 一般说有效成分在血中浓度的高 低取决于剂量大小。每种药物有最佳临 床用量,称为常用量。 ② 剂量大小影响药效。
药物因素-煎煮方法和条件
① 火候和时间: 解表药:火力要强,时间要短。补 益药:火力要温和,时间要长。 ② 先煎后下: 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用药目的,如龙 骨、牡蛎宜先煎,大黄、薄荷应后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 方法不同,有效成分溶出量不同,作用不同,如用三 种不同方法煎煮大承气汤: 经典法:滤液中后下大黄——煎液中大黄酸及总蒽醌溶 出量最多。 混煎法:四味药同时煎——煎液中大黄酸及总蒽醌溶出 量最少。 后下法:在药渣中后下大黄——煎液中大黄酸及总蒽醌 溶出量居中。 泻下 药理作用 肠蠕动增加 经典法煎剂是最强的。 肠内推进加速
【复习自测】
思考题 1.中药药理所特有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举例说明。 2.中药配伍的目的是什么? 3.中药七情中,何者是“协同”?何者 属“拮抗”?何者“减毒”?何者为配 伍禁忌?七情的概念是什么?
课题设计
如何利用中药药理学方法探讨某一个中药 临床用药问题?请自行选择药物,并设 计实验方法。
贮藏条件
药物因素2
4.贮藏条件 5.炮制 6.剂型和制剂 中药不同剂型,由于制 剂工艺、给药途径不同,从而影响药物 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影响药物的作用强 度和作用性质。 7.剂量、煎煮方法和条件 8.配伍和禁忌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药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在人体内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药理学效应。

中药药理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中药本身的性质、用药剂量、病人的个体差异、疾病的特点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中药本身的性质1. 药材的属性:中药药效的大小和特点与所用药材的种类有关。

药材的性味归经、药性、毒性等属性直接影响中药的药理作用。

有些药味苦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有些味辛辣,入肺、胃经,具有散寒、温胃的作用;有些性热,入肝、肺经,具有活血、消痰的作用。

2. 药物的制剂形式:不同的药物制剂形式对药物的溶解速度、吸收速度、分布、排出速度等均有不同的影响。

比如口服制剂、注射制剂、外用制剂对药效的发挥方式不同,对治疗疾病的速度和效果都有不同的影响。

3. 药物的品质:中药药效的大小和特点与药材的产地、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等因素也有关。

而且,混杂与否、品种是否正宗、质量是否上乘、药物是否被替代等均对中药的药理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4. 药物的活性成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对药物的药理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这些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生物碱类、酚类、生物碱酸类、萜类、甾体类等。

这些活性成分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药理作用。

二、用药剂量1. 用药剂量的大小:用药剂量的大小对中药的药理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剂量大小适宜能够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发挥其最佳的药理作用。

而过大的剂量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过小的剂量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2. 用药剂量的频次:频次的调节对于中药的药理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的频次适宜能够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提高药效。

而频次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

三、个体差异1. 年龄、性别、体质: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人在用药后对中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对于不同的病人,在用药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2. 疾病状态:不同的疾病状态也会影响中药的药理作用。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药理作用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

然而,中药药理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药材质量、药方配伍、患者体质、药物代谢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药材质量药材质量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优质的药材具有较高的活性成分含量,能够提高中药的药效。

反之,若药材质量较差,活性成分含量低,可能使药理作用不明显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中药时,应当注重药材的来源和质量。

药方配伍中药常常以多种药物组合使用,称为药方配伍。

药方中各药物的组合比例及配伍关系会影响中药的药理作用,有的药物可以相互协同增强药效,有的可以相互抵消。

合理的药方配伍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而不合理的组合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患者体质患者的体质状况也会对中药的药理作用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导致患者对同一中药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有的患者对中药敏感,药理作用显著,有的则可能反应较弱。

因此,在中药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调配。

药物代谢中药中的活性成分需要在体内经过代谢才能发挥药理作用,药物代谢的速度和途径会影响中药的药效。

患者的代谢酶活性、肝功能状况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中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而影响药理作用的表现。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中药的药理作用。

同时,患者的情绪状态、饮食习惯等生活因素也可能对中药的药理作用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中药药理作用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药材质量、药方配伍、患者体质、药物代谢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中药的药效。

在中药应用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正文内容结束,总字数1513字。

简述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简述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简述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药材种类:中药药理作用的首要因素是药材的种类。

不同的
药材含有不同的有效成分,且种类不同,成分含量也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药材种类对中药的药理作用具有决定性影响。

2. 药材的产地和种植环境:药材的产地和种植环境也是影响中
药药理作用的重要因素。

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种植环境中,其有
效成分含量、品质和功效都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3. 药材的分选和制备方法:药材的分选和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到
中药的质量和药理作用。

对于很多中药,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提
高或降低其药效,因此,在药材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各个
环节,采用正确的制备方法。

4. 给药途径和剂量:中药给药途径和剂量的改变也会影响中药
的药理作用。

同一种中药在不同的给药途径和剂量下,其药理作
用也可能不同。

因此,在中药的使用中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给药
途径和剂量。

5. 药材的配伍原则:中药的配伍原则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药材的配伍关系会影响到中药的药理作用。

合理的药材配伍可以
起到协同作用,提高药效,而不当的药材配伍则可能会导致不良
反应。

6.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年龄性别等生物学特征: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和其他生物学特征也可能会影响中药药理作用。

不同
的患者对同一种中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中药的使用
中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总之,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合理使用中药需
要系统全面地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发挥
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汇报人:
中药材质量 中药成分与药理作用 中药配伍与药理作用 中药剂量与药理作用 中药用药时机与药理作用
中药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方法
中药材质量
产地与环境
中药材产地: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质 量不同
生长周期: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对其 质量有重要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环境因素:土壤、气候、水质等对 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药物吸收:不 同体质的患者 对药物的吸收
能力不同
药物代谢:不 同体质的患者 对药物的代谢
能力不同
药物排泄:不 同体质的患者 对药物的排泄
能力不同
药物相互作用: 不同体质的患 者对药物的相
互作用不同
药物毒性:不 同体质的患者 对药物的毒性
反应不同
年龄与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 中药药理作用不同,如老 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敏感
中药用药时机与药理作用
疾病阶段与药理作用
疾病初期:药物主要起到缓解症状、 控制病情的作用
疾病后期:药物主要起到巩固疗效、 防止复发的作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疾病中期:药物主要起到改善病情、 促进康复的作用
疾病恢复期:药物主要起到调理身 体、恢复健康的作用
患者体质与药理作用
患者体质差异: 不同患者的体 质不同,对药 物的反应也不
季节变化对中药药 理作用的影响
具体例子:冬虫夏 草在冬季和夏季的 药理作用不同
时辰因素对中药药 理作用的影响
具体例子:早晨和 晚上服用中药的效 果不同
中药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方法
实验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的选择:根据中药药理 作用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 的动物模型

第3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第3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贮藏保管
• 中药贮藏保管应以干燥、低温、避光为好。
• 如日照、高温(400C -600C),高湿(相对湿 度在74%以上)的条件下贮存6个月的刺五加, 其所含有的丁香苷几乎完全损失。
• 保管和贮藏是影响中药质量、药理作用和临床 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3.炮制
• 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 总结。
• 肾功能低下的患者排泄功能减弱,药 物或其代谢产物不易排出体外,也可 致蓄积或中毒。
3.肠内环境
•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草药体内代谢有 很大影响。肠内正常菌群对药物的代谢 能力十分强大。
中药是多成分药物,多以口服形式给药, 肠内菌群对其代谢影响很大。
不同类型的细菌能够产生不同的酶,并 能催化不同类型的药物代谢反应。
5.配伍和禁忌
• 中药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即按 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选择两种以上 药物配合应用,以达到增强药物的疗效, 调节药物的偏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
• 配伍得当,就能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配伍不当,则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 反应。
• 中药配伍的基本内容是“七情”
• 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 相杀、相恶、相反。
产地影响
中药生长分布的区域性很强 自然环境对植物药成分影响很大。
金银花——绿原酸, 道地产品(河南、山东)为4%7.59%,其他大多在3%以下。 野山参与园参,人参总皂苷总量、皂苷 种类及含量均不同。 如果人参-海南会怎样?
2.采收与贮藏
中药品质与采收季节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根、茎、叶、花、果实、 种子或全株的生长和成熟期各 不相同,中药材的采收时节也 随入药部位的不同而异。
妊娠禁忌中药的研究,对 孕妇安全用药,提高人口素质 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从中寻找

中药学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中药学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口服 静脉注射
【5. 配伍与禁忌】
(1)相须、相使--增效的配伍方式 相须:麻黄配桂枝 相使:大黄配芒硝
(2)相畏、相杀--减毒的配伍方式 相畏:半夏畏生姜 相杀:甘草配伍其他药物
【5. 配伍与禁忌】
(3)相恶、相反--禁忌的配伍方式
相恶:人参恶莱菔子(补气作用减弱) 黄连配五味子(含鞣质) 相反:甘草反芫花
遗传是药物反应的决定 因素,可影响PK、PD
个体差异 • 种族差异。如麻黄碱扩瞳,白种
人作用明显,而黑种人作用不明显。 • 特异质个体:遗传酶缺陷或表达不
同(如:N乙酰基转移酶、CYP), 高敏、耐受。
种族(ETHNICITY)
INTRINSIC
EXTRINSIC
Genes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二、机体因素
• 年龄:老年人、儿童和成年人。
• 性别:内环境的区别
• 体质:营养状态、虚实体质 • 情志:安慰剂
蚕豆病
• 个体差异:高敏、耐受、特异质(遗传, 细胞色素P450、药物转运蛋白如P-糖蛋 白)
• 病理状态:如肝、肾功能
载体
• 肠道微生物环境:种族、个体、饮食、抗 菌药物使用均可影响。
• 药动学研究:在不同时间给药,在给药后不同时 间点检测,发现血药浓度和脑脊液浓度有不同。 (青藤碱,卯时早7点大于酉时晚7点)
资料:时辰药理学研究发现
• 抗高血压药。经研究表明,血压在上午9—11
点为高峰值,夜间入睡后则下降到一天中的最低 点。故高血压者一般只需白天用药,且上午用药
量略大。若夜间继续用药,则血压下降得更低。
l 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关
l 有先入为主的特点。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是指影响中药药物在体内产生药理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中药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型、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下面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中药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中药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药理作用的影响非常重要。

药物的溶解度、离子化程度、分子大小等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过程。

溶解度较高的药物更易于被吸收,离子化程度较低的药物可以更好地穿透细胞膜,分子较小的药物能更快地达到目标组织。

二、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型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对药物的药理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浓度的差异。

口服给药途径可以利用消化吸收系统,但可能会被首过代谢所影响;静脉注射途径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循环系统,但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过快过高。

不同的剂型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也会对药物的吸收和释放时间产生影响。

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对其药理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会改变其浓度和持续时间,从而影响其药理效果。

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通过把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来提高其溶解度、稳定性或活性。

排泄主要发生在肾脏中,通过尿液排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状态、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以及尿液的pH等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

四、患者的个体差异患者的个体差异也会对中药药理作用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可能包括遗传因素、性别、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一些药物的作用可能与特定基因型相关,性别差异也可能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

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发生改变。

五、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重要因素。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其药理作用。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中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54学时(42理论:12实验)总学分数:3学分开设学期:第四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药理和机体(包括正常机体、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结合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制及其物质基础,是中药药理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

药理学是介绍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药理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药理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这两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4.课程作用《中药药理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药理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中药药理学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各类常用中药药理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为培养中药药理学科技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它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性课程,对中医药学术创新、临床疗效提高和中药药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药理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药理学3影响因素.

中药药理学3影响因素.

肾小球滤过率 功 能 ( %) 心脏指数 生
不同年龄段给药剂量
• 老年人:为成年人剂量的3/4;
• 新生儿:为成年人剂量的1/10~1/8
• 6个月: 为成年人剂量的1/8~1/6
•1
•4
岁: 为成年人剂量的1/6~1/4
岁: 为成年人剂量的1/3
•8
岁: 为成年人剂量的1/2
• 12 岁: 为成年人剂量的2/3
2. GENDER(性别)
药物反应和药物代谢酶 活性有性别差异。

酒精在女性代谢较男性慢(女性更易发生 中毒反应) 女性对特非那定(terfenadine,抗组胺药) 的心脏毒性更敏感

激素作用: 雌、孕激素抑制药物代谢女性 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多比男性弱,如女性利眠 宁T1/2为男性的2倍
4. DISEASE(疾病)
肝脏疾病:影响 PK
肝实质损伤 酶活性 降低
许多蛋白质合 成受抑制,如 凝血因子
肝组织结构紊乱 血 流量改变
酶 活 性 ( m mo l/m in/ mg 蛋 白)
葡萄糖醛 酸转移酶
璜基转 移酶
乙酰基转 移酶
谷胱甘肽 转移酶
左:正常人
右:肝脏疾病患者

安慰剂:内为乳糖或淀粉,外型同
受试药物。无药理活性。
机体因素
6. VARIATION IN RESPONSE TO DRUGS (药物反应变异)
l
l
致敏反应:药物性变态反应
耐 受 性:机体对药物反应性
l
耐 药 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 药物的敏感性
机体因素
7. GENETIC FACTOR(遗传因素)
安 慰 剂
总 效 应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精神因素与社会压力
要点一
精神状态
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精神因素会影响中 药药理作用的发挥。
要点二
社会压力
工作、学习、家庭等社会压力也会影响中药药理作用 的发挥。
04 中药药理作用的 机制与影响因素
中药药理作用的机制
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是影响药理作用的基础 ,包括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和作用方式等 。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药物因素 • 机体因素 • 环境因素 • 中药药理作用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 中药药理作用的评价与临床应用
01 药物因素
药物种类与来源
药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等。同 时,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品种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人参、黄芪、丹参等 。
THANKS
感谢观看
春季
阳气生发,宜清补调理,使体内阳气得以升 发。
秋季
干燥凉爽,宜润肺养阴,使体内阴液得以保 持。
夏季
炎热潮湿,宜清热解暑,使体内湿热得以排 出。
冬季
寒冷干燥,宜温阳散寒,使体内阳气得以温 煦。
地域因素与生活习惯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的气候、水土、饮食习惯等差异会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发挥。
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作息规律、运动方式等生活习惯 也会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发挥。
调理身体
利用中药的保健作用,调 理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 力和抗病能力。
辅助治疗
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如 手术、放化疗等,减轻不 良反应,提高疗效。
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深入 研究了中药的作用机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理作用和 应用领域。

复习题,本(中药)0803

复习题,本(中药)0803

复习题一、单选1、以下关于五味的描写,哪一点是错的.A.药物的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B.药物的五味与其功效有一定的联系C.辛味药有发散、行气的功效D.甘味药大多含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E.苦味药主要含有挥发油2.四性对机体机能的影响,以下哪点是错的:A.温热药可增强交感神经的作用 B.寒凉药有镇静、抗惊厥作用C.温热药能抑制机体的代谢 D.寒凉药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减少E.某些寒凉药有抗病原微生物和抗肿瘤作用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以下那一点是错的A.品种不同,影响药理作用B.产地不同,影响药物的内在成分.C.与采收季节无关D.剂型不同,影响药物的吸收.E.药材贮藏要求干燥、通风、避光、低温、贮存时间不能太长。

4、解表药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是A.发汗、解热B.抗病原体C.利尿D.镇静、抗惊厥E.调节机体5.解表药,主要通过以下那一点解热A.发汗B.抗病原体C.抗炎D.利尿E. 镇静6、以下哪一个药可用于体位性低血压A.麻黄B.桂枝C.细辛D.葛根E.柴胡7、以下哪一个药,能促进血液流向体表A.麻黄B.桂枝C.细辛D.葛根E.丹参8、细辛最易致癌的成分是A.黄樟醚B.细辛碱C.黄酮类D.细辛素E.细辛醚9、细辛对免疫的影响主要是A.提高免疫B.抑制免疫C.调节免疫D.对免疫无影响E.提高与调节免疫10.以下哪一个药解热作用最好A.麻黄B.柴胡C.大黄D.桂枝E.黄芩11,以下哪个药,能治疗突发性耳聋A.麻黄B.桂枝C.细辛D.葛根E.柴胡12、以下那一个药可治疗偏头痛A.麻黄B.葛根C.牛黄D.细辛E.黄芩13、清热药的共同作用,不包括以下那一点A.抗病原体B.抗毒素C.抗炎D.解热E.发汗14、以下对黄芩的描写,哪一点是错的.A.对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效.B.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C.对阿米巴原虫有效.D.有效成分是黄芩素、黄芩苷、.E.临床经常将黄芩与金银花合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5、黄芩的药理作用,不包括以下那一点A.抗病原体B.抗炎C.促进胆汁的分泌D.保肝E.提高M受体的合成速率16、以下哪一个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较好A.秦艽B.防风C.独活D.黄连E.黄芩17,以下对黄连的描写,哪一点是错的.A.抗菌谱广,对多种细菌有效.B.抗菌成分是小檗碱.C.有抗细菌毒素作用.D.有升血糖作用E.单用易产生抗药性,联合用药抗菌作用增强.18、对“柯萨奇”病毒、阴道滴虫、皮肤真菌有效的药是A.黄连B.黄芩C.苦参D.牛黄E.鱼腥草19、增加M受体合成的药是A.黄连B.黄芩C.知母D.牛黄E.鱼腥草20,抑制产热的药是A.知母B.柴胡C.大黄D.黄连E.黄芩21、有镇咳祛痰作用的药A.冬虫夏草B.柴胡C.麻黄D.甘草22.可引起心、肝、肾损害的药是A.雷公藤B.柴胡C.秦艽D.黄连E.黄芩23、以下哪一个药,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A.秦艽B.防风C.独活D.猪苓E.黄芩24、以下对茯苓的描写,哪一点是错的A.利尿机理是对抗醛固酮B.利尿成分是茯苓素C.提高免疫D.降胃液酸度E.增加胃肠平滑肌收缩25以下哪个药对脾虚腹泻有效A.茯苓B.泽泻C.独活D.猪苓E.黄芩26,对缓慢型心率失常有效的药是A.附子B.茯苓C.延胡索D.黄连E.黄芩27,以下那一个药,治疗宫颈癌较好A.地龙B.延胡索C.益母草D.延胡索E.莪术28. 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均含有A.马兜铃酸B.A-细辛醚C.蒽醌类D.藁本内脂E.阿魏酸29. 马兜铃酸最主要的毒性是A.肝损害B.肾损害C.心率失常D.畸胎反应E.致突变30、可引起肾损害的药是A.木通B.柴胡C.秦艽D.黄连E.黄芩31.个别人服用首乌,出现严重的A.肝损害B.肾损害C.心率失常D.畸胎反应E.致突变32、治疗癫痫的药是A.麻黄B.柴胡C.大黄D.黄连E.石菖蒲33、以下对附子的描写,哪一点是错的A.有升压作用.B.升压的成分是氯化甲基多巴胺.C.有强心作用.D.强心同时心肌耗氧减少E.增加B-受体的合成.34.以下哪个药可引起性早熟A.人参 B.枸杞子 C.当归 D.柴胡 E.葛根35、以下那一个药,治疗宫颈癌较好A.地龙B.延胡索C.益母草D.丹参E.莪术36、以下哪一点不是枸杞子的作用A.增强免疫B.延缓衰老C.兴奋中枢D.降血糖E.保肝37增强性功能的药A.冬虫夏草B.甘草C.黄芪D.当归二、B型题A.阿魏酸B.三七氨酸.C.甜菜碱D.三七皂苷E.月桂酸1.三七止血成分是2、川芎、当归共同的活血成分是3,三七活血的成分是A.附子B.人参C.当归D.枳实E.丹参4、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药(2)5、有抗肝纤维化的药6、促进造血功能的药是(2)A.冬虫夏草B.益母草C.当归D.枳实E.香附7、双向调节子宫的药是8、有改善肾功能的药是(2)9、增加子宫张力和收缩力的药是A.冬虫夏草B.黄芩C.当归D.柴胡E.香附10、松弛子宫的药是11、保肝作用的药是(3)12.有扩气管,祛痰作用的药是A.冬虫夏草B.益母草C.当归D.枳实E.黄芪13、有双相调节血糖的药是14、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2个)15、双向调节子宫的药是A.枸杞子B.益母草C.当归D.甘草E.枳实16、静脉注射有升压作用的药是17、治疗急性肾炎的药是A.川芎B.天麻C.当归D.冬虫夏草E.莪术18、扩脑血管,增加脑供血的药是(2个)19、抗早孕的药是20、有扩气管、祛痰、保护肾功能的药三.多选题1.以下描述,那些是对的A.部分温热药具有兴奋中枢的作用B.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C.麻黄具有兴奋中枢和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D.部分寒凉药具有抑制中枢的作用E.部分寒凉药能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2.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以下那些是对的A.同名异物,是药物的成分不同B.同一品种,产地不同,是相同成分的含量不同C.不同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的作用D.剂型不同,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作用E.贮藏条件可影响药物的内在成分3、以下哪些是中药药理的特点A.作用的多效性.B两重性C.作用相对缓慢、温和D.作用的双向调节性E.量效关系的不稳定性4、对鱼腥草的描写,哪些是对的A.对链球菌的有抗菌作用B.主要分布在呼吸道C.主要从呼吸道排出D.有降血糖E.有抗炎作用5.以下对大黄的描写,哪些是对的A.止血的特点是“作用确切、见效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就合成药而言,其剂量、剂型与制剂等药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条件等生理因素,肝、肾功能障碍等病理因素,以及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等,对药物的作用,都会产生显著影响。

中药亦如此。

(1)药物因素中药的品种、产地、采药季节、贮藏条件及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均对中药作用的发挥有着显著的影响1)中药基原(原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影响中药材绝大多数是中国自产的,少数为移植或进口的。

在品种上,历代本草著作中屡有增加。

不少本草书指出了历史上中药品种的混乱情况。

故现在对其进行认真的考证、分析、鉴定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目前全国用的贯众、独活、厚朴等中药,就来源于20多种不同种属植物;同一中药大青叶,各地用的药材又有不同,有蓼科蓼兰、十字花科松兰、爵床科马兰、马鞭草科大青等,药用部分也有用叶及带叶茎枝的不同。

而且,同名异物的现象也很普遍。

由于品种不清,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药理作用均有差异。

2)中药产地及采集季节的影响A.中药产地:药材产地对药物质量和疗效有着直接关系,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自古即有“道地药材”的讲法。

中药之中大部分为植物药,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雨量等自然条件都能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更能影响中药内在成分的质和量。

《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记载的“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和《新修本草》说的:“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

都很强调产地。

产地不同,同一植物所含有效成分不完全相同,从而使药理作用有别,临床疗效不稳定。

如长白山的野山参,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不但含人参总皂甙的量不同,而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

又如人参茎叶中皂甙含量在吉林省七个产地所得样品,含量差别相当悬殊。

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以人参提取物的得量也不同。

B.采收季节: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采药时间的采收方式则随着中药的品种和入药部位而有不同。

中国幅员辽阔,从寒带至亚热带,气候差异很大,故采药时间按照当地习惯因地制宜,但要选择药用植物有交效万分含量最高时采收。

有效成分的含量随不同生长季节及不同入药部位而异,如人参中皂甙以八月后含量最高,麻黄中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以七月中至八月中花蕾出现前为高峰,应在开花前采收,薄荷在部分植株开始有花蕾时,挥发油含量大。

古人采药全凭经验,《本草经集注》序录说:“凡采药时月……其根物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液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液归流于下…… ”《本草蒙筌》说:“实已熟,味纯;叶采新,力倍。

”以臭梧桐的降血压作用为例,在五月开花前采摘的叶,对动物的降压作用强,开花后所采集的叶,降压作用减弱。

再以人参为例,季节变化对园参根中皂甙和糖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故采收应在6~9月,而不应在冬季。

C.药用部位的影响不同的药用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的质和量都可能不同,所以其药理作用也不同。

曾有人比较研究了各地所产白参、红参的不同部位的人参皂甙含量,发现有较大差异。

又如麻黄生物碱的含量,以麻黄茎的髓部含量最高,麻黄节中含量较少,而根中则不含生物碱。

D.贮藏条件的影响《本草蒙筌》说:“凡药贮藏,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蛀蚀霉垢朽烂,不免为殃。

”贮藏不当,要霉烂变质、走油、虫蛀,会直接影响药理作用和医疗质量。

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堆放场所,加强仓库管理工作,注意特殊药材的保管(如贵重药材、芳香性及胶类药材等),还要定期检查,防治虫害。

贮藏不当,也可使含挥发油的药材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如樟脑、冰片、麝香)而使药效降低。

有的成分会因存放时间长,而被酶所分解等。

E.炮制的影响:炮制前后,药材的成分质和量会有所变化,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可因之不同。

《本草蒙筌》曾从临床经验指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

”中药炮制从以下一些方面影响药理作用:①减毒,去毒。

如半夏“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生半夏对胃粘膜有强大的刺激作用,故致呕吐;姜半夏却显示镇吐作用。

据研究从生半夏的95%乙醇浸膏中分离出含有2分子右旋葡萄糖和苯甲醛而成的甙,其甙元有强烈刺激性;制半夏镇吐成分据称为葡糖醛酸的衍生物及一种水溶性甙,没有刺激性。

乌头中含乌头碱,为对心脏的有毒成分,可致心肌纤维性颤动,经过浸漂、煎煮而使乌头碱分解破坏,故毒性降低,但乌头中的强心成分消旋去甲乌药碱耐热,故仍可保留其强心成分。

②增效,如杜仲含大量杜仲胶,生杜仲煎出的有效成分甚少;炮制后则胶质破坏,故炒杜仲煎剂降低血压较生者为强。

又如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水煎液溶出量甚少,醋炒后煎剂中溶出的总生物碱含量增加,故镇痛作用加强。

③改变药材成分的组成,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

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炮制后的制大黄却出现较强抗菌作用。

因生大黄的致泻成分以结合状态的蒽醌衍生物为主(如番泻甙A、B、C、D),而游离状态的仅占一小部分,游离蒽醌(如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不具致泻作用,是抗菌成分。

何首乌中也会结合性蒽醌衍生物,炮粉后可促使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游离。

再以人参为例,一般生晒参不具有的成分,经制成红参后,其单体有所变化,且产生白参所没有的人参炔三醇等五种特殊成分,而人参皂甙Rh2,据称对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④改进切制工艺,增加药效。

药材炮制加工过程,可影响其内在成分,直接关系到其药理反应的性质和强度。

如远志传统加工方法要“去心”,但带心的全远志,毒性及溶血作用较去心远志为小,而镇静作用略强,故远志可以不去心。

又钩藤原来只用其钩,耗时费力,现在证明其带钩的茎也有作用。

F.剂型和制剂的影响同一种中药制成不同剂型,由于制造工艺和给药途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液浓度,直接关系到药理作用的强弱。

《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剂型对药效的影响:如枳实或者青皮煎剂口服,未见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却出现强大的升压作用。

《本草经集注》记载的“合药分剂法则”,对药衡、切制要求、剂型、制药方法,直至用蜡用蜜等,都有一定规定。

现代制药,要求更高,同一中药或复方,即使剂量相等,剂型相同,但卧于各药厂生产制剂的工艺不同,疗效和毒性也往往有所区别。

甚至同厂不同批号的产品,也不尽相同。

为了保证不伺批号不同药厂的同名产品有相同的疗效,应当采取一定措施加强质量控制。

目前制剂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或各省市卫生局批准的药品标准执行。

对指导中成药制剂和统一产品的规格,起到良好作用。

(2)机体因素机体因素也是影响药理作用重要因素,它包括生理情况、病理状态等。

1)生理情况的影响体质、年龄、性别、情志等,对药物的作用发挥,影响甚大。

中医学很强调秉赋不同对药效的影响。

意指遗传因素、身体素质对抗病能力及药物反应,存在较大差异。

临床上也存在不同种族或不同个体,对某药的治疗剂量相差多倍的现象。

这种存于种属或种族间的不同,称为种属或种族差异;存在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个体差异。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少儿期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一般成年人有区别。

少儿期正在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老年人肝肾功能普遍减退,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及排泄功能,故用量应适当减少。

中医学认为老年人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故用攻病法邪药物时宜减量使用;幼儿稚阳之体不能峻补,故小儿不宜用参、茸骤补。

不同性别,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明显差异,妇女一方面因体重差异,一方面由于激素的影响,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颇有不同。

如定坤丹、调经丸、乌鸡白凤丸适用于妇科;而催吐药、峻泻药则禁用于孕妇。

情志、精神状态对药物的作用也有影响。

所谓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药物作用的发挥,显有影响。

此外,药物的个体差异,有量的和质的两种表现。

既有药理学上所谓高敏性、耐受性;也有极个别病人对某种药物发生的过敏反应。

如口服人参糖浆,静滴生脉液等,都有过敏反应的报道。

2)病理状态的影响病理状态也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例如黄芩、穿心莲等药,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只有发热病人用后,出现解热作用。

又如五苓散在实验中对犬和小鼠不出现利尿作用,但对临床上患有水肿、小便不利的病人,则具有利尿作用。

肝肾患病,功能减弱,可以影响药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往往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

还有人工发热动物模型所筛选出来的具有退热作用的中药,临床用于病人不够满意,如穿心莲;也有一些清热药对病人甚效,而实验结果并不一定理想,如白虎汤。

这也说明动物模型与人的疾病之间,还存在某些差异。

(3)环境因素环境对药物的影响,也为众所周知。

例如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环境、居住部位,都对人的健康有较大影响。

人被环境影响精神不舒时,可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一般在四肢运动时,腹腔内脏的血流量减少,这对一些腹部疾患的恢复是不利的。

此外,在肺部炎症时,如被迫过多劳动,可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病情恶化。

近年根据生物活动表现的昼夜节律,体温、肾上腺索、皮质激素分泌等的昼夜波动,常与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有关。

药物作用也常皇现此种昼夜节律,例如附子、乌头,通过测定其所含乌头碱量及参附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证实动物对其敏感性存在昼夜节律。

乌头碱的毒性午时(13点)最高(66.7%);戌时最低(13.3%),两组差异显著。

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子时LD50值为9.8629/kg,午时为8.308/kg。

又如雷公藤的醋酸乙酯提取物是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于24小时内按不同时辰,每4小时给小鼠分组给药,观察给药后一周内的死亡率,发现其毒性具有明显的时辰节律,以中午12点给药者死亡率最高,20点至次晨8点给药者死亡率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