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史契机管理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原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当代的重要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欧洲。
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使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
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立开始,到列宁、斯大林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再到毛泽东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世界上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下,会有不同的上层建筑,从而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实现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本机制。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追求自身利益,这是社会矛盾的一种表现。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对当代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通过对剩余价值、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等的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的矛盾和危机,进而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觉醒与解放。
作为一种批判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提倡无产阶级觉醒和团结,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无论是对贫富差距的关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还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马克思主义都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方向。
“五四时期”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探析
“五四时期”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五四时期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原因有三: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二是马克思主义符合当时中国的需要;三是国际因素的共同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合适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就开始传入中国,在五四运动之前的20余年的时间里,它只是当时中国社会流行的纷繁杂乱的西方潮流中的一个流派而已,只是作为西方学术的意义被接触,并没有成为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目标。
那五四运动前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如此迅猛的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扎根,以致后来成为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指导和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历史和人民在五四前后广泛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呢?我认为,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科学性与革命性、实践性与阶级性具有解决中国难题的内在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革命性。
中国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具有历史惰性,要推翻封建制度就要用革命的手段才能改变;多个帝国主义不可能拱手相让手上的利益,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进行激进的革命,用暴力的手段推翻强大敌人。
马克思的阶级性表现在其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一特点使得它更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更能满足中国的现实需要,更能广泛的动员全国绝大部分民众和强大的敌作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中国人民接受还在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契合,追求共同的社会理想上。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建立一个“各得其所,各尽所需”的理想社会是其的根本目的。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追求。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中,作为平等、公正、和平、幸福的“大同”世界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梦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在于: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仅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必须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一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与其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在这个国家扎根并真正发挥自己改造世界的功能.二、中国当时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的急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契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其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和教训,使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又追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理论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得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超前意识和内涵的文化,而被中国先进分子所选择和接受的。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上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 ,它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 ,是世界性的理论 ,它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点和学理上的相似性 ,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文化根据,使得这个域外的理论迅速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适应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巨大精神需求,在中国社会进程中发挥出强劲的精神动力、理论旗帜与思想解放作用。
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是怎样做出的选择?回顾近代史,我们不禁会有这样一个好奇的心态,想细致的了解我们的祖国近代史,了解我们当时人民的思想,体会他们的努力为我们祖国后代造福的腾腾热血。
所以我们更应该要了解我们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是怎样做出的选择!一、近代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
其二,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中国人的“双重超越”理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三,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相类似。
其四,中国特色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其五,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随着中国的发展,本土文化意识的回归也越来越强烈。
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
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就少了现代化的标尺,就失去了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
同样,中国的现代化也不能没有本土文化。
抛弃本土文化,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内在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的现代化也终将不可能实现。
至于二者孰主孰副,我们大可把视野放的长远一些,历史和人民会决定它的走向。
二、我们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而这两项任务是互相关联着的。
只有首先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开辟道路。
在中国,只有能够把这两项历史任务自觉地担当起来,带领人民为此而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政治力量,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合格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一个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和政治上远见卓识的党。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源自于19世纪的德国。
其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
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并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传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
在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地位面临挑战,但仍具有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依然存在许多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持续影响力,以及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历史走向、起源、基本原理、19世纪、20世纪、传播、兴起、不同国家、地区、影响、当代世界、地位、挑战、未来发展、坚实理论基础、持续影响力、重要性。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辩证法来实现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社会形态的变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阶级斗争的胜利,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奠定了其后续发展的基础,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进程。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现代世界的重要思想力量之一。
1.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阶级斗争理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决定意识形态,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阶级斗争。
辩证唯物主义则是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方法论,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社会形态的发展是按照一定发展阶段进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方法论引言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方法论是两个关于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而历史学方法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框架来研究历史事实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革命变革的理论体系,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动的。
它强调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形态和变革。
历史学方法论历史学方法论是一套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包括历史研究的目标、对象、手段和原则等方面内容。
它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文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深层次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坚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为思想和意识是由物质存在决定的。
2.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
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迁,认为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历史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1. 史料研究:历史学方法论要求研究者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2. 历史分析:历史学方法论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深层次意义。
3. 历史解释:历史学方法论要求研究者在研究历史事实时,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和理解,揭示历史事实背后的动因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方法论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方法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指导了历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教育]
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模式”已经取得了国际认可,“中国特色”的旗帜也愈加鲜明。
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大而言之可以说是国学、本土文化)的关系也就成了社会各界研讨的焦点。
笔者试图从中国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历史契机来解读这一难题。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
就历史发展境遇而言,俄国和中国有着相似的特征,虽然俄国搭上了近代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一战期间,俄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把俄国从战争的泥潭中解放出来,从而给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的志士仁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于是,在“五四”运动后期,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人,便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开始在九州大地生根发芽儿。
在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救国思潮可谓风云际会,各领风骚。
然而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就和俄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国人实用主义的思维模式是分不开的。
俄国人的胜利让中国人感到马克思主义的可行性,尽管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何物。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带有工具的色彩,仅仅是各种救国方案中一个而已。
其二,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中国人的“双重超越”理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
面对落后的实际,变法,无论大变还是小变,成了中国人的主旋律。
当时,中国可参考的模式只有欧美资本主义。
但是,中国的志士仁人们很快就意识到资本主义同样面临着许多弊病,因此中国不仅要克服传统中的顽疾,还要超越资本主义。
只有完成“双重超越”,才能赶上世界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可谓不深刻、不透彻。
尽管其尚未在实践的基础上取得成功,但是在理念领域它又描绘了一个“大同世界”。
这个“大同”的理念迎合了中国人的口味儿,也使得它较其它资产阶级式的救国模式更容易为国人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历史契机管理政治范文_毕业论文范文_
马克思主义历史契机管理政治范文对于从卢卡奇开始到今天仍然活跃于理论舞台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欧洲革命的失败、30 年代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马克思主义历史契机管理。
莫斯科审判及斯大林主义、匈牙利事件、苏军入侵捷克、法国的“五月风暴”、意大利“热秋”、波兰工人罢工、苏军入侵阿富汗、战后科学技术勃兴的社会后果以及当代生态运动等等,没有一件停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界之外。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是对欧洲革命失败的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使社会矛盾更加深化,更加尖锐,因而也造成了巴黎公社以来鲜有的革命时机。
十月革命的胜利,更加鼓舞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起来革命。
于是,从 1918 到 1923 年间德国、匈牙利、芬兰、奥地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相继爆发了工人起义和人民起义,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
德国、匈牙利、芬兰等国在革命中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意大利发生了工人夺取工厂、农民夺取土地的运动。
其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
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
1918 至 1923 年欧洲革命运动的失败与第二国际有着直接的关系。
就表露于外的形势看,这一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爆发了工人起义,甚至有些国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有可能象俄国那样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而实际上,发生在这些国家的革命是根本不同于俄国革命的。
因为深刻影响着中西欧各国共产党革命策略的是考茨基提出的所谓“消耗战略”。
考茨基1910 年发表在《新时代》上的题为《现在怎么办?》的长文中提出:通过工人运动包围资产阶级的堡垒,对它釜底抽薪,使敌人不得不经常付出重大代价;工人阶级不断地分化敌人的斗志,直到最终攻下敌人的堡垒。
实际上,考茨基的这个所谓“消耗战略”是完全建立在对资产阶级统治关系的机械理解基础上的。
即把资产阶级的统治看成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实体之外的、不变的堡垒,消极地等待着无产阶级去破坏它和最终攻破它。
马克思主义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的一种社会理论和革命思想体系,它由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创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历史沿革:1. 初始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初始阶段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的欧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础。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然趋势。
2. 第二国际时期:20世纪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第二国际组织。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逐渐成熟,涌现出一批理论家和领导人,如列宁、托洛茨基等。
此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扩展,特别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问题的重要观点。
3. 第三国际时期: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它是一场有组织的国际工人革命运动的起点。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布尔什维克思想相结合,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
列宁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实践于革命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改革: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也出现了一些修正和改进。
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政治领导人通过实践和思考,发展了新的理论,如毛泽东思想、斯大林主义等。
当代价值:尽管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它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 解析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方法。
它强调对社会阶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当代社会现象。
2. 指导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在当代,它依然激励着一些社会运动和政治组织,为实现社会公正和人类解放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中,有一系列普遍存在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这些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和阐述。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论,来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适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起作用。
无论是古代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都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规律。
这些规律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系统的分析和预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
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和影响,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我们不能主观地去改变这些规律,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来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了辩证法的运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通过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和改造,人们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平衡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平衡的,而是充满着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差异,社会阶级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冲突,通过这种动荡和冲突,社会历史才得以向前发展。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可预测的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尽管不能预测所有的细节和具体情况,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对社会的未来趋势做出合理的推测。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社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推动社会的长远发展。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其普遍存在、客观性、辩证性、不平衡性和可预测性。
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依据 二、面对形形色色的“主义”,历史和人民 该如何和怎样选择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满足历史和人民的 选择
一、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 历史依据
二、面对形形色色的“主义”,历 史和人民该如何和怎样选择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满足历史和 人民的选择
(1)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 建的双重诉求。
揭示了文化变革的新主题,客观上为马克思主 义传播提供了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 会使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道路产生怀疑,而十月 革命则带来了用社会主义新道路解决中国问题 的新视角;五四运动唤起民众关注政治、改造 社会的新觉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社会主义 产生重大影响,给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局面, 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强大力量。
中国人民和历史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 义,概括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3.从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机来 看,马主义一方面满足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 双重诉求;另一方面马主义还能解决中国传统 文化秩序和自信心的两大难题;同时马主义还 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等根本 特性,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政治观、 历史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相通之处,所以马 主义才成为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马克思主义不仅有效解决了“中国向 何处去”的历史主题,满足了中国历史和人民 的需要,而且马克思主义还具有历史和人民选 择的优越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满足历史和 人民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44决策探索2020.2下 文/刘昭含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总结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是处理不同时代问题强大的理论支撑。
只有正确掌握历史发展进程规律、体现时代问题的理论,才能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进人类社会实践继续向前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
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分析其思想创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分析其思想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契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学说的诞生。
马克思学说自发表以来的100多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传播。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可能性。
工人运动革命使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先进的革命理论指导革命斗争,来争取自身自由和全面解放。
首先,17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完成了资本主义革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为世界历史的演进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从16世纪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逐渐出现。
在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转型,开始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进程。
社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的变革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家肆意剥削了广大工人的劳动。
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慢慢显露出来,问题尖锐性不断加深,最终在资本主义国家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危机。
总而言之,资产阶级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人们准确认识社会发展前进道路提供了价值导向。
建设马克思主义什么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一个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政党,一定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俱进的政党。
一个学习型政党,由千千万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俱进的党组织组成。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要求、原则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等,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和具体指导,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重大举措。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学习的力量,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立于时代潮头,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从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再到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总是注重通过学习增强本领、增添力量、战胜困难。
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推动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
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
面对这样的世情、国情、党情,“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对历史契机的把握、对时代挑战的回应。
作为一个拥有370多万个基层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党是由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结合起来的整体,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顺利推进、落实生效的坚实基础。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和组织保障。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学习作为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每一个党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党组织建设成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建设成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集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历史的必然,原因如下:首先,工业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基础。
在大工业时代,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明确,经济利益分配越来越不公,社会矛盾不断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无产阶级集中在工厂中,成为相对固定的工人阶级。
这些工人阶级受到资本家剥削和压迫,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寻求彻底改变社会现状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因此成为无产阶级奋斗的思想武器,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指导。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符合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逐渐加剧,社会变革的需求逐渐增强。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场景上的解决方案,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支持。
无产阶级革命正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必然导致革命的爆发,这一观点在20世纪中期得到了广泛验证。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符合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人类历史上,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
资本主义的出现,革命形势的产生,也是一个更高阶段的历史发展,是超越封建社会的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将社会变革看作是历史进步的一部分的观点,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规律探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在社会历史的特定阶段,马克思主义提出并代表了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中期已成为当时世界上广泛接受的思想和理论,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理论体系,它的创立是历史条件和人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19世纪中叶,封建地主制度已经日益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工人阶级的出现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新的力量。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解放劳动人民,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思想史上,先哲们对社会的认识逐渐深入,思想境界也不断提高。
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到亨利·圣西门和傅利叶·傅立叶的社会主义思想,社会变革的需求和思想的积累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接触各种学说和思想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是历史过程中的必然,因为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逐渐解放生产力以实现社会的进步。
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如剥削、不平等、阶级斗争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正是为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为社会变革提供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之一。
它不仅具有压倒性的学理性质,而且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工具。
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都被视为一种充满哲学和政治的思想,往往被人们误解、混淆和恶意操作。
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它对于社会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社会历史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具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
因此,理解和掌握社会历史规律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课题之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并不是由个别人的意志所主宰的,而是由客观物质条件及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因此,无论是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还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都具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和历史局限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认识到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马克思认为,阶级是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而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和动力。
在整个社会历史中,阶级斗争从未间断过,每一个社会时期都具有其特定的阶级斗争形式和阶级斗争对象。
最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
根据其基于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因此,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必然与生产力的发展矛盾重重,并最终导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爆发,这就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之一。
社会发展规律除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
这些规律包括:第一,较低形态到较高形态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较低形态到较高形态的转化过程。
这个转化过程通常是在阶级斗争、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及生产关系调整的基础上完成的。
第二,生产力水平变革的规律。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关键,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当前历史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当前历史研究的问题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并思考其在当前历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它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的。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不可逆转的。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当前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在当前历史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历史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从整体上来认识和研究。
其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了历史的社会性,指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应该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经验和积极作用。
此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还提醒我们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的走向和趋势。
三、当前历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尽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当前历史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
首先,一些学者在历史研究中过于强调历史的经济因素,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用。
其次,在研究历史时,我们需要重视主观因素的作用,不能仅仅把历史简单地看作客观规律的结果。
此外,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还需要不断反思和修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四、对当前历史研究的思考当前历史研究需要继续深入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首先,我们需要多角度地看待历史,不仅注重经济因素的研究,还要关注其他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历史的个体和群体,关注他们的主观意识和行为。
此外,我们还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使历史研究更加综合和全面。
总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当前历史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修正。
当前历史研究需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理论,以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历史。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理论体系,其创立可以被视为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历史条件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这个时期正处于大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分裂和阶级对立。
劳动者遭受到剥削和压迫,而财富和权力则主要掌握在资本家手中。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批判,并提出了一种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可以说是对历史发展的必然回应,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实践的结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不仅是理论家,也是实践家。
他们积极参与了19世纪的斗争,包括对工人阶级的支持和组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号召。
通过与工人阶级的亲密接触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察,马克思和恩格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他们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和修正自己的理论,逐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可以说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积累的。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是对历史前进方向的一种回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一种客观的现象,而不是个别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进程中存在着阶级斗争,而社会的发展将会终结于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并非是偶然的、无规律的,而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可以看作是对历史前进方向的一种回答和预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对人类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追求解决之道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解放劳动者,消除世界各地的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方法,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革命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幸福探索出一种新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历史的必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得到了验证,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
当代世界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必然,社会发展,阶级斗争,实践验证,当代重要性,世界影响,不断发展,完善。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客观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导致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斗争愈发激烈。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社会现实,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他们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离不开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古代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众多优秀的思想启示,为自己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以前的社会思想,而且在实践上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得以高高飘扬,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历史的必然,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19世纪欧洲正处于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工人阶级遭受着剥削和压迫,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日益增加,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土壤。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创立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坚信社会的发展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灭亡,预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到来。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弊端和危机,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洞察力和预见性得到了验证。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对人类社会演进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阶段之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对立和剥削压迫现象愈发明显。
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正是迎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并担负起了历史的使命。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于社会变革的追求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从而使得这种思想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坚信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在解放全人类的劳动和智慧的基础上实现的。
它倡导人们实现全面的自由、平等和尊严,追求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人们开始思考社会的根本问题,关心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福祉,并付诸实践去改造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崭新的思想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觉醒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作为被剥削阶级,面临着生存困境和贫困苦难。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放思想,并激励他们奋起反抗。
由此,无产阶级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改造社会的主力军。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引发了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历史的必然,它深刻改变了人们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从诞生到今天,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指引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旗帜。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被认为是历史的必然,它赋予了人类社会以更多的公正、平等和进步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历史契机管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与20 世纪一切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学术思潮,它的每一个流派,每一种新思想的提出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对于从卢卡奇开始到今天仍然活跃于理论舞台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欧洲革命的失败、30 年代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莫斯科审判及斯大林主义、匈牙利事件、苏军入侵捷克、法国的“五月风暴”、意大利“热秋”、波兰工人罢工、苏军入侵阿富汗、战后科学技术勃兴的社会后果以及当代生态运动等等,没有一件停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界之外。
一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是对欧洲革命失败的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使社会矛盾更加深化,更加尖锐,因而也造成了巴黎公社以来鲜有的革命时机。
十月革命的胜利,更加鼓舞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起来革命。
于是,从1918 到1923 年间德国、匈牙利、芬兰、奥地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相继爆发了工人起义和人民起义,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
德国、匈牙利、芬兰等国在革命中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意大利发生了工人夺取工厂、农民夺取土地的运动。
其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
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
1918 至1923 年欧洲革命运动的失败与第二国际有着直接的关系。
就表露于外的形势看,这一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爆发了工人起义,甚至有些国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有可能象俄国那样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而实际上,发生在这些国家的革命是根本不同于俄国革命的。
因为深刻影响着中西欧各国共产党革命策略的是考茨基提出的所谓“消耗战略”。
考茨基1910 年发表在《新时代》上的题为《现在怎么办?》的长文中提出:通过工人运动包围资产阶级的堡垒,对它釜底抽薪,使敌人不得不经常付出重大代价;工人阶级不断地分化敌人的斗志,直到最终攻下敌人的堡垒。
实际上,考茨基的这个所谓“消耗战略”是完全建立在对资产阶级统治关系的机械理解基础上的。
即把资产阶级的统治看成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实体之外的、不变的堡垒,消极地等待着无产阶级去破坏它和最终攻破它。
考茨基的这个错误设想,在欧洲各国党内都颇有市场,因此,在1918 至1923 年的欧洲革命运动中,就会出现革命党在行动中犹疑不定,经常被运动的步伐推着走的情况。
所以,更谈不上具有积极的主动性和全局观念的战略策略了。
第三国际在总结欧洲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并未认识到革命失败的这一原因,反而认为是由于中西欧各国共产党不够成熟,运用暴力不足,即未能够通过一两个战役全面击溃资产阶级,夺取革命政权。
也就是说,中西欧各国共产党是由于没有严格地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去做才导致了失败。
第三国际的这些看法与考茨基的观点可谓“异曲同工”,即把革命问题简单化为经济的问题或政治的问题,把着力点放在革命的方式问题上,对于革命的条件、对象等方面的状况根本不予考虑。
其实,中西欧各国在革命过程中也一度极力彷效俄国革命的模式,可是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中西欧,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因为,在东方落后国家,资本主义未得到充分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尚未完善,其经济基础也相当薄弱,资产阶级意识只是在比较有限的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
而中西欧的情况则不同,在这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的统治日益带有“总体”的性质,它不仅依靠国家暴力,而且更多地凭借意识形态的控制。
因此,在中西欧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资产阶级在思想、精神、文化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对广大人民有着很大的欺骗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第二国际的经济宿命论又破坏着无产阶级的自觉意识。
所以欧洲革命运动流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卢卡奇、科尔施等第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革命失败的根源的分析,提出中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应当是“总体革命”。
它既不是第二国际的“经济主义”的,也不同于俄国的“政治主义”的,因为这两者都是片面的。
“总体革命”不仅包括政治革命、经济革命,而且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
在某种意义上,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应当成为先导,以便夺取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优势,争取人民,使他们树立起革命的意识。
二在法兰克福的社会批判理论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法西斯现象的分析是卓有成效的。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欧洲各国革命运动的失败中,资本主义世界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经济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到了20 年代末期,世界经济危机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进入30 年代,这种危机的加深导致了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体系的危机。
具体地讲,这种危机是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市场萎缩、劳工利益与资本增长、垄断集团与民主制度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
面对危机,社会试图通过极权化来解决矛盾。
因此,在德、意等国,法西斯主义应运而生。
1918 至1923 年的欧洲革命期间,无产阶级充分显示过自己的实力,对此,大工业资本家记忆犹新,因而,他们利用法西斯来转移无产阶级对他们的威胁,并使其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
而法西斯主义在掌握政权之初,也确实通过中央集权加速了资本主义垄断的过程。
在这一点上,它代表了垄断资本主义取缔自由资本主义的趋势,而且把这一趋势发展到极端化,使国家权力强加到生活的所有方面。
这样一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和统治制度中固有的非人化和异化也发展到了极点,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垄断集团开始以公开的暴力和恐怖统治取代了利用资本而进行的隐蔽统治,官僚和警察直接地、露骨地和经常地运用暴力和高压手段,撕去虚伪的法制面纱,残酷镇压群众,使国家成了一台真正的恐怖机器。
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人的经济片面性也赤裸裸地以政治片面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面对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和横行,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从30 年代末期起把批判法西斯主义作为首要任务,它的一些主要成员写下了大量的有关著作。
其中,霍克海姆的《独裁主义国家》(1940) 从政治上揭示了法西斯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特征,指出它是中央集权的官僚和警察统治,具有极权主义的压制性;弗洛姆的《逃避自由》(1941) 着重分析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心理机制、阶级背景和社会基础;阿多尔诺等人的《独裁主义人格》(1950) 研究了极权制度所特有的态度、信仰和神话根源;马尔库塞的《理性与革命》(1941) 则从哲学- 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批判了法西斯主义和实证主义。
所有这些著作都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揭露集权国家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控制,以及个人性格的泛化和人性被肢解,呼吁总体的人来承担健全的社会。
三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法西斯主义时也涉及到斯大林现象,但真正全面系统地对斯大林现象作以研究的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萨特。
萨特是从50 年代后期和60 年代初期开始用存在主义去“结合”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
在这一时期,匈牙利事件和苏共20 大对斯大林极权主义的揭露在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因而,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中认真分析了斯大林现象问题。
萨特认为,斯大林现象是“一国社会主义”的恶果。
十月革命后,苏联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却分裂了欧洲工人运动,使欧洲革命陷入低潮,而恐惧了的资产阶级则投入法西斯主义的怀抱。
因而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建立广泛的社会主义联盟,鼓励和支持欧洲的革命运动; 另一条是封闭自我、急功近利地维持苏联一国的社会主义。
托洛茨基主张走前一条道路,而斯大林选择了后一条道路。
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斯大林取得了胜利。
因而,布尔什维克在实践上放弃了对世界革命的关注,把目光转向苏联内部,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向帝国主义作出让步。
在理论上则强调俄国特殊论,小心翼翼地把马克思主义地方化、民族化,使之适合于俄国的落后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无产阶级需要在实践中相互依存”的思想被抛弃了,俄国人希望世界无产阶级的一切行动都从属于苏联的建设性防御。
所以,出现了苏共对欧洲各国共产党的控制和专政。
同时,俄国的落后性和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又决定了这个国家必须实行一种专制的制度。
苏联一国社会主义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工业化。
在工业化的环境中,作为自由的实践有机体、作为共同个体的工人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苏维埃人”。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通过一种压迫和强制的方式,把工人阶级分散到不同的群集之中。
苏联工业化所带有的这种压迫和强制的性质,导致了管理者同群众的矛盾的出现,形成了非对抗性的等级制度。
在这个等级制度上层的管理者,成为享有特权的官僚主义阶层,从而造成了与布尔什维克平等主义原则相抵牾的现实。
也就是说,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本来是要建立一个由工人完全控制生产过程的社会,但是,在匮乏和外部威胁的情况下,领导者却不得不尽快克服物的抵抗,发展重工业。
为此,就必须鼓励群众对生产的兴趣,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兴趣不可能成为工人本身所具有的一部分,所以就必须借助于等级工资制来激发这种兴趣。
等级工资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者对群众的压迫和强制,但却把官僚主义特权化固定了下来。
萨特根据同样的思路阐述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问题。
认为,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及其环境,决定了它的主权机关只有通过把权力放在一人手中才能得以生存和活动,即要求把对领袖的个人崇拜作为统一人民的方式,既让人民在生产中作出最大的努力,又在政治上消极和相互分离,让他们只从属于领袖个人的意志。
总之,在萨特看来,苏联社会主义中的官僚主义、特权化以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都是由于一国社会主义造成的,避免这一切的唯一途径就是世界范围的“总体革命”。
各国无产阶级通过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广泛社会主义联盟,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布尔什维克原则不会因“物的匮乏”和外界威胁而得不到贯彻,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在个性的充分发展中按照自己的特性去改变历史。
四科学技术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场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科技革命,社会生产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从而使生产力获得大规模发展。
尽管科技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突出表现便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大部分已经“白领化”,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得到空前的改善。
这些情况显然与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时的经典资本主义不同。
对社会发展的新的情况要求思想家们作出新的思考和得出新的结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他们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但思考的问题是值得肯定的。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产生的“富足社会”并未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依然是病态的社会。
基于人本主义的立场,他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作出了认真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