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必知古代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 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在古代,自谦称谓通常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例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

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例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仅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例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例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例如XXX、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例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例如亡妻、亡弟。

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如:“故今具道所以,XXX或XXX也。

”(XXX《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XXX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XXX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

XXX: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家族是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XXX、祖、父、自己、子、XXX、XXX、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再看古代的亲属称谓:父亲的父亲是祖父,父亲的母亲是祖母,祖父母的父母是曾祖父和曾祖母,XXX父母的父母是高祖父和高祖母。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5.至易水..上,既祖.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扬名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1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是指人类在古代社会中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

高考中有时会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一、文化常识1. 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题是仁、义、礼、智、信五常。

2. 文化的内涵包括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

3. 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有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5. 古代文化的传播方式有文字、语言、艺术、宗教等。

二、古代文化人物1.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儒家思想。

3.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

4.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6.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提出了“心学”思想。

7. 曾国藩是清代有影响的文化家,提倡“勤政廉洁”。

8. 王骥马是近代古代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尊孔反孟"的主张。

1. 中国古代绘画有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等不同的艺术风格。

2. 中国古代建筑有木结构和砖石结构两种主要形式。

3. 中国古代文学有诗、词、曲、文四大文学体裁,代表作品有《诗经》、《红楼梦》等。

4. 中国古代音乐有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多种类型。

6. 中国古代剧种有京剧、豫剧、越剧等多种表演形式。

1. 兵马俑是陕西西安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2.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 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充分了解和熟悉古代文化常识对于高考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希望上面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还有很多古代文化常识没有一一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够广泛地积累和学习,为备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
一、中国古代重要经典
(1)《诗经》:又称“尚书”,是中国最古代的著作。

它以诗歌的
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和民族精神。

(2)《易经》: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哲学博大精深的经典,被誉为“万物之源”,易经的论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作出
了重要的贡献。

(3)《孟子》:孟子记载了孔子在儒家思想发展初期形成的思想体
系及相应实践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一份力量。

(4)《庄子》: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其所倡导的“以智慧应对
社会变化”的思想和“儒家六艺”的内容影响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5)《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的重
要参考资料,其中收录了中国古代历史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
发展及变化。

二、中国古代文学
(1)古诗词: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经》、
《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等等。

(2)古代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3)古典戏剧:有《红楼梦》、《聊斋志异》、《西厢记》等。

(4)传统文艺:有中国传统的舞蹈、书法、国画、歌舞、评书等艺
术形式,将古代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

必修上 古代文学常识

必修上 古代文学常识

必修上古代文学常识
必修上的古代文学常识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2. 古代文学作品: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3. 古代文学流派:了解并掌握一些古代文学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豪放派、婉约派等。

4. 古代文学风格:了解并掌握一些古代文学风格,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5. 古代文学鉴赏:掌握如何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分析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意境等方面。

6. 古代文学与文化: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包括哲学思想、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

7. 古代文学与历史: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能够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以上是必修上的一些古代文学常识,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掌握。

同时,要注意与实际相结合,多读多写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古代文学素养。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1. 古代文化的起源:古代文化起源于华夏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 五经:五经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 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是四书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4. 古代文人墨客:古代文人墨客是指才华出众的学者或文艺创作人,代表人物有杜甫、李白、苏轼、欧阳修等。

5. 古代文化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主张仁爱、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6. 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由、清高的生活态度,崇尚诗词、书画,追求心灵的寄托。

7. 古代文化的书法艺术:书法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文化的瑰宝,代表有篆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风格。

8. 古代文化的音乐艺术: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基础,形成丰富多样的音乐体系,享誉世界。

9. 古代文化的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和谐、稳重的设计风格,以木结构的宫殿、庙宇、园林为代表。

10. 古代文化的饮食文化:古代饮食文化讲究养生、兼顾色、香、味,有九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闽菜等。

11. 古代文化的医药学:古代医药学注重阴阳平衡、调节气血,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方式,形成了中医药文化。

12. 古代文化的礼仪习俗:古代礼仪习俗非常丰富,如婚礼、葬礼、宴会等活动都有明确的规范和仪式。

13. 古代文化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14. 古代文化的服饰美学:古代服饰讲究韵律、色彩和线条的搭配,代表有汉服、唐装、礼服等。

15. 古代文化的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以唱、念、做、打等综合艺术形式融合。

16. 古代文化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剪纸、民间绘画、泥塑等。

高中生必知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中生必知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中生必知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称谓直接称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以示自谦,并表示对对方敬重。

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醉翁亭记》:“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用于叙述或作传。

如《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

(3)称所厌恶、轻视的人。

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韩愈作有《柳子厚墓志铭》,子厚为柳宗元的字。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与字、号的根本区别是:名由父亲或尊长取,字、号大多自己取。

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等等。

称谥号古代帝、后及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评定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叫谥号。

起于周代,秦代废,汉代复行,历代相沿至清。

如齐宣王的“宣”、汉武帝的“武”,诸葛亮的“忠武”、欧阳修的“文忠”等。

此外又有私谥,为民间所加,始于汉代。

如陶渊明谥“靖节”。

称庙号、年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如某祖、某宗。

始于商代,如太甲称为“太宗”。

西汉之初承袭此制,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古训,新即位的皇帝为刚去世的皇帝议立庙号(汉高祖并非庙号。

刘邦庙号太祖,谥高皇帝,俗称汉高帝、汉高祖)。

此后历代沿袭此制至清代灭亡。

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表示自己统治纪年而定的一种名号。

始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此后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每因祥瑞或重大事故而立号改元,有一帝改年号至十数次,一年之中数次改年号者。

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直至清末,除明英宗外,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因土木之变,前后做了两次皇帝,有两个年号)。

(完整版)高中古代文学常识

(完整版)高中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一、作品: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

“风”指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作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神祗的舞乐。

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譬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2、“四书五经”中“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

其中《礼》为礼仪论著选集;《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有“微言大义”之说;原有“六经”一说,其中《乐》已失传。

3、《楚辞》是继《诗经》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战国末期屈原、宋玉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宋代黄伯恩说其“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4、《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后有很多人为其作传,其中最著名的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名叫《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它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公元前772——前468年)的历史大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一部重要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共33篇。

还编撰《新序》一书,课文《延陵季子西聘晋》选自该书。

6、《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历史,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鲁迅先生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汉书》是汉代班固所著,是我国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体例上比《史记》少了“世家”。

课文《苏武传》出自此书。

8、“前四史”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及陈寿的《三国志》。

9、《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笔记体小说。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正文:一、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概述1.中国古代历史概述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2.中国古代文化概述(1)中国农业文化:中国古代重视农业,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如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等。

(2)中国手工业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手工业文化,如纺织、造纸、陶瓷、钢铁、茶叶等。

(3)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如川菜、粤菜、鲁菜、湘菜、徽菜等。

(4)中国道德文化:中国古代重视道德文化,如孔子的“仁爱”、“礼仪”、“忠诚”、“诚信”等思想。

(5)中国宗教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如道教、佛教、儒教、民间信仰等。

二、古代文化知识要点1.古代礼器(1)青铜器:古代礼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鼎、觚、爵、斝等。

(2)玉器:古代礼器中的重要玉器,如玉龙、玉凤、玉蝉等。

(3)陶瓷器:古代瓷器中的重要品种,如日常生活用器、瓶、壶、碗等。

(4)金银器:古代货币中的重要品种,如古代金银器中的重要品种,如金戒指、银盘、银锁等。

2.古代书法(1)甲骨文:古代文字中的一种,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最早的文字记录。

(2)楷书:古代汉字书写的主要形式,流传至今,是汉字书写的常用字体。

(3)行书、草书:古代汉字书写的两种主要风格,流传至今,是汉字书写的常用字体。

(4)隶书:古代书法中的一种,流传至今,是汉字书写的常用字体。

3.古代诗词(1)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先驱,共31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分为《离骚》、《九辩》、《文赋》三部。

(3)唐诗: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共有900余首,如李白的《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

(4)宋词: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共有3000余首,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必背文化常识(精华版)一、名字号出生取名,成年定字。

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岁、女 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二、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汇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2——3岁的儿童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13、期颐之年:一百岁三、谥号、庙号、年号【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庙号】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用于后人祭奠的牌位上的名号。

【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在位时的纪年方式。

区分:庙号:祖宗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明清科举制度八月)员会试(春闱)三年一次(春季)京城贡院(礼部)举人钦差大臣贡士会试殿试会试同年四月皇宫(宫殿)贡士皇帝(有时委派大臣)进士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三甲:若干五、三省六部【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思想和价值观念。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文化的常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的精彩之处。

古代文化常识一:礼乐文化古代中国有着严谨而独特的礼乐文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人强调礼仪之道,提倡人们按照规定的礼节行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尊严。

古代的乐曲被视为祭祀神灵、娱乐百姓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表达个人情感的途径。

在古代社会,学习礼乐被视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必修课程。

古代文化常识二:四书五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是儒家核心思想的重要著作。

《五经》主要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是古代中国的经典文献。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对于古代中国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后世文人学者研习的重要资料。

古代文化常识三:书法艺术古代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而尊贵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书法以汉字为媒介,通过笔墨纸砚的形式表达艺术家的个性、情感和境界。

古代书法分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四种字体,每个字体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书法作品的欣赏不仅仅在于笔画的工整,还在于能否把握住作品的气势、韵味和意境。

古代书法艺术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古代文化常识四:古代科技发明古代中国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起源于古代中国。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指南针的发明使得古代航海家能够准确判断方向,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火药的发明则为军事战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生产和传播大大加速,对于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发明都是古代中国人才智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见证。

古代文化常识五:传统节日与习俗古代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高一语文文化常识归纳

高一语文文化常识归纳

高一语文文化常识归纳一、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倡“仁”二、《论语》是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辑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教育思想、政治文化,使儒家的重要经典。

三、《战国策》是一部贯穿了纵横家的思想的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四、《战国策》由西汉的刘向所编,书名亦为他所起。

是国别体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宝贵的文学著作。

六、《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比《春秋》多写了13年的历史。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细节的处理,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感受。

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七、先秦文学:1、诗歌:《诗经》现实主义《楚辞》浪漫主义《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它完善了《春秋》并解释《春秋》,由鲁国左丘明所著。

“经”:儒家重要的代表作为经“传”:解释经文的书2、散文:①诸子散文:i. 战国初语录体代表:《论语》、《墨子》、《老子》ii.战国中对话形式代表:《孟子》、《庄子》iii.战国末论说体代表:《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孟子》的文学主张:知人论世,知言养气。

《论语》的文学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历史散文:i.记事代表作:《左传》、《春秋》ii.记言代表作:《国语》、《战国策》P.S.《春秋》: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史书的通称,但其余国家的书丢失了,只由鲁国的。

由于是孔子编理的,所以为儒家经典之一。

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八、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九、《史记》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篇之作。

十、《史记》起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3000多年历史文章篇数:130篇,52万多字史书体例: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书: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的专史表:表格,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以表格形式列出本纪:按帝王事,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重大事件和本人事迹世家:先秦以来各诸侯国和汉初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十一、《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使二十四史前四史之一二十四史前四史:西汉司马迁《史记》西汉班固《汉书》南朝·梁范晔《后汉书》西晋陈寿《三国志》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知识大全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知识大全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知识大全
一、《史记》
《史记》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史书,由司马迁撰写完成,以传世解说国
家历史及个人成就为主,是古代文献和文化资料最为完整、精彩的代表之一。

二、《楚辞》
《楚辞》是古代楚国风雅诗歌著作的统称,收录《招魂》、《思乡》、《离骚》等经典诗篇。

“楚”是古代的一个国家,它的文章、诗歌、歌谣
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把楚国的文化历史思想和对宇宙的追求,传达得
淋漓尽致。

三、《唐诗》
《唐诗》是唐代诗歌的统称,是以“唐高宗李世民”为纲,宋代被著
名诗人李白称赞为“诗经”的一部经典,收录了众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的古典诗篇,如《静夜思》、《清明时节》、《江山
如此多娇》等,深受人们喜爱,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四、《宋词》
《宋词》是北宋词派词歌的统称,宋代以李清照、苏轼、黄庭坚等人
的著作为最鼎盛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词体,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如《清明时节》、《念奴娇》、《木兰辞》等词体代表作品,都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五、《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由罗贯中撰写,是一部叙事历史报道性
文艺作品,叙述了一群社会弱势群体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忠义、智慧、勇。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一)文史典籍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

5.《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1.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2.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3.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古代地理1.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5.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6.四海:指天下、全国。

7.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8.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9.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0.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11.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12.南京:古代别称有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年龄称谓1.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

2.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少年。

3.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子。

4.束发:男子十五岁。

5.弱冠: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

6.而立: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7.不惑:男子四十岁。

8.知命: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9.花甲:指六十岁。

10.古稀:指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指一百岁。

(五)古代节日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人日:正月初七,传说此日女娲开始造人。

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5.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屈原)。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纳入高考题的时间不过几年。

对这类题型,相当多的同学,甚至包括部分老师和学校还没有找到准确的考查定位,于是复习的时候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漫天撒网,就像“百度百科”所展示的范围一样,什么都想“地毯式”复习到,所以效果比较差。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
一般而言,考查范围按照考查频率(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基本如下所示:
【宗法】【教育】【官职】【称谓】,这四类考查最多,需要重点着力。

【礼仪】【其他】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了解即可,不宜深入。

必须掌握的10类古代文化常识
1、古代官职
2、古代官职迁谪
3、古代称谓
4、古代科举
5、天文历法
6、古代地理
7、古代礼仪
8、饮食器用
9、音乐文娱
10、传统节日及民俗。

高中必知古代历史常识

高中必知古代历史常识

高中必知古代历史常识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中国古代历史可分为三大时期:夏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

-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伟大的先秦思想家和文化传承。

- 秦汉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较为频繁的时段,也是中央集权强化的阶段。

- 隋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时期,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 元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朝代更迭和马、洪、文三次入侵。

2.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其中包括有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 中国古代文学以诗、词、曲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诗经》、《论语》、《红楼梦》等。

-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理念。

- 中国古代音乐以宫韵、雅乐和曲乐为主要类型,体现了中国人对音乐的独特追求和审美观念。

3. 中国古代科技和发明- 在古代科技领域,中国人在农业、冶金、纺织、航海等方面有很多重要发明和贡献。

- 造纸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学术发展,后来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 火药不仅用作军事武器,还在医学、矿业和烟花爆竹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指南针的出现对于海上航行的改善和推动世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4.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 中国古代历史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和科学家。

-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称为万世师表。

- 刘备、关羽和张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人物,被誉为“桃园三结义”。

-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两位杰出的诗人,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

以上是高中必知的古代历史常识的完整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基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基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基本文化常识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6.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二.地名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茺为荒远之地。

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1)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三.官名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

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四.纪年纪年有:(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学生必知古代文化常识谦称13(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等。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或比自己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来称自己的晚辈或年龄小于自己的亲属,如舍侄、舍弟等。

敬称14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对方)、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贤侄。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3)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或年长的人。

如先帝、先考或先父(4)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贱称15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如《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特殊称谓16主要有以下四种。

(1)对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氓隶”则为对百姓的贬称,如《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不同的朋友关系的称谓。

如: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如: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

髫,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髫年、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官爵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三公九卿为官名合称,始见于《尚书大传》。

周代三公为最高辅政大臣,一说指太师、太傅、太保,一说指司徒、司马、司空。

秦及西汉均未置。

汉武帝时称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

东汉改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同为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实际权力因人而异。

东汉末,曹操专权,罢三公,三公制遂废。

以后历代皆有三公之号,多为加官、荣衔。

《汉书》以《周礼》所记九个官职为九卿。

官职的任免升降(1)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

授予官职。

如《(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擢。

提升官职。

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任、迁拜、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迁黜、左迁,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

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如《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6)黜。

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如《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7)去。

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释褐。

亦称“解褐”,始任官职,谓脱去平民衣服开始做官。

(9)致仕。

辞去官职。

(10)乞骸骨。

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君主颁予臣民的一种封号等级,商周时已置。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汉代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天文、历法月亮的别称(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地理山水阴阳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

如《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游褒禅山记》:“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至今在很多地名中仍有反映,如沈阳、洛阳、衡阳、华阴、淮阳、淮阴等。

科举、教育察举汉代规定:由公卿、列侯、刺史及郡国守相等推举人才,由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

始于汉文帝,至武帝时形成较完备的制度,主要有岁举和诏举。

岁举一年一次,由刺史、郡国守相察举孝廉及秀才等。

诏举则时间、对象、员额等均由诏令规定,科目有贤良方正、文学、明经等,对策合格者授以官职。

如《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征辟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

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辟(bì)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

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孝为敬事父母,廉为品行正直。

又,明、清时称举人为孝廉。

秀才本指优异之才,明清则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科举隋、唐以后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名。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始行。

唐代设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以进士科最为人所重。

至明、清,科举制度已达鼎盛。

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只进士一科。

考试内容规定以四书五经文句命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八股,改试策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行新学,废科举。

童生试明、清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

乡试明、清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称大比,考期在旧历八月,故亦称秋闱。

每省有规定的录取名额,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殿试明、清于乡试第二年春在京城举行会试,亦称春闱,各省举人皆可应考,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可参加殿试。

殿试于会试后一个月在皇宫内由皇帝主持举行,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

后亦泛称学校。

礼俗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的次序。

伯是老大(专称嫡长子,庶长子称孟),仲是老二,叔是老三(若兄弟多于四个,叔可以有多个),季是最末。

牺牲、三牲太牢、少牢三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俗谓大三牲。

后亦以猪、鱼、鸡为三牲,俗谓小三牲。

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也有专指牛为太牢的,只有羊、猪二牲叫少牢。

座次室内的座位以朝东方向为尊,其余依次为向南、向北、向西。

【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 【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排序题(语言连贯题)的考查】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

找突破口,用排除法。

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现代文阅读【科学文】总体解题技巧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

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

(三)文言文阅读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 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

16.【诗歌鉴赏题】【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看注解,看题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