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医院的故事
最美奋斗者简要事迹
最美奋斗者简要事迹最美奋斗者简要事迹(篇1)从57岁至今,李桓英的人生都给了麻风病研究。
是她,让麻风病变成可治疗的普通疾病;也是她,让麻风病人从“鬼”变回了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98岁高龄的李桓英还在继续前进。
1958年,留学美国的李桓英只身辗转回到中国。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还百废待举,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回来。
”她婉拒了世界卫生组织续约邀请,甚至还瞒着定居美国的父母。
1978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麻风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惧。
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
李桓英不怕,她大胆创新,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
短短几年,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魔成了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国麻风病人从11万人降至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小于1%的标准。
1994年李桓英的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
1996年,她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以前人们对麻风病怕得要命,我就不信那个邪,就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
”李桓英用自己做试验:病人家的水她仰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拉着就长时间不松;遇见病人,她总是拍拍肩膀,摸摸鞋里有没有沙粒……麻风病患者说:“麻风病把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们从鬼变回了人”。
最美奋斗者简要事迹(篇2)吴秀云,53岁,安阳市华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市人大代表、市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
吴秀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郑大化工系毕业生,酷爱化工研究。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_成长故事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他生于贫寒农家,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收入低下,生计艰难,16岁时,他和弟弟一起,靠脱泥坯的办法赚点钱购买作业本,不想掏空的老寨墙突然坍塌,年幼的弟弟被埋土中。
虽然弟弟很快被救出来,但双腿却被砸断。
随后,一位擅长正骨的老中医治好了弟弟的双腿。
他第一次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力量,并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用自己高超的医术解除病人的伤痛。
第二天一大早,他起得很早,照例把院子打扫干净,水缸挑满,然后在母亲期待的目光中上路了。
山道弯弯,路途遥遥,因为身无分文,路途口渴难耐,饥肠辘辘,真想返回家去,但弟弟被砸断双腿四处求医的哀痛,山里人被病痛折磨的愁苦,促使他毅然一路向前。
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冷漠、不屑与拒绝。
他苦苦哀求,甘愿当一名免费的勤杂工,不怕吃苦,不怕受累。
一年后,善良而固执的老中医最终答应收他为徒。
随后的日子里,他苦学苦读,废寝忘食,不断学习中医骨伤科知识,从一无所知的农家苦孩子,很快成为有资质、有实力的骨科医生。
两年后,他返回山乡的一个矿区开办了一家骨科诊所。
骨伤病是一种多发的常见职业病,虽然矿区开办有医院,但技术实力、医疗水平十分有限。
开业后,一个个血肉模糊、肢断体残的伤者,一个个被骨痛折磨得哀嚎连天、痛不欲生的患者,在他的高超技术的治疗下,先后走出痛苦或死亡的深渊。
七年的矿山从医生涯,让他经历了各种骨伤骨病疑难杂症,随后,他顺理成章走进了总厂医院,并很快脱颖而出,被选拔成为院领导班子成员,进而成为主政全院的院长。
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贤者上,庸者下;工资奖金与绩效挂钩;职工代表评价一线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监督后勤服务质量和效果,使医院懒、散、等、靠、要等顽症痼疾很快去除,全院进入高效良性的运行轨道。
作为院长的他更会忙里偷闲,轻装短衣,扶杖背篓,踏遍高山深谷,采集各类中草药。
只为了给医院节省费用,只为了让熬出的膏药更绿色天然,更为了让患者享受到药到病除的喜悦。
唐山市工人医院简介
唐山市工人医院简介唐山市工人医院始建于1953年,1983年震后重建,医院名称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题词,迄今建院六十多年。
现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集团总编制床位3591张,实际开放床位4021张。
其中本部编制床位1632张,实际开放床位1736张。
2015年门诊量113万人次,年住院病人5.41万人次。
设有临床医技专业学科47个、业务科室68个、中心实验室1个。
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现有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烧伤科、病理科、普外科六个省级重点专科,有内分泌科、检验科两个省级重点培育专科;内分泌科和烧伤科两个省重点学科;心内科和神经内科两个省重点发展学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心外科、妇科、麻醉科、ICU、泌尿外科、老年病科、消化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放化疗科、急诊内科、检验科、病理科、超声诊断科、临床药学、核医学、护理管理学十九个市级重点(发展)学科。
医院设备齐全,大中型医疗设备510多台(套),价值超过5.08亿元,包括直线加速器(trilogy)、PET-CT(TF64)、1.5T(3.0T)核磁共振系统、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机、DR、双探头SPECT、Gelogic9和philip iE33超声、5400全自动生化仪、数字胃肠造影机等。
能满足医疗、科研、教学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承担了“863”等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近300项,获得外部科研经费支持200余万元,并与美国、法国、韩国等知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五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百余项。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0余篇,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专利6项。
唐山市工人医院现有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7名。
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导师45名,博士学位导师26名,正高职称66名。
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人,省管优秀专家4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
仁心大医——记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
仁心大医——记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来源:郑州文明网发表时间:2014-06-18 “人活着,就要留下脚印,要经得起检验。
我老了,更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守好这个阵地,多为群众看病。
”这是她在河南电视台2013“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道出的心声。
作为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她学医行医70年,接生过的新生儿有6万多名,看过的患者更是不计其数。
她就是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退休医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称号的胡佩兰。
“仁心大医”胡佩兰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群众,更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2014年5月12日,郑州市文明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胡佩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决定指出,胡佩兰是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向胡佩兰同志学习,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和自觉行动的具体实践,学习胡佩兰,就要学习她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不计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学习胡佩兰,就要学习她热爱岗位、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学习胡佩兰,就要学习她诚信友善、践行公益的优秀品格。
全市各行各业要积极投身于“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紧紧围绕“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基本要求,积极做“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活动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推进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胡佩兰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1986年,71岁的她从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的位臵上退了下来。
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足够她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了,家人都劝她歇歇,但她却不愿意闲着,“活着总得对人有点儿用处,”胡佩兰说,“对人没一点儿用处多没意思啊!”正是在“有用”思想的激励下,她创办了“胡佩兰妇科专科医院”——郑州最早的民营医院之一,用自己的专长奉献社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 唐山工人医院
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记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转载自《人民日报》“我愿以我父母曾经的方式作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作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作遗体解剖……”这是他立下的遗嘱。
“不要再使用那些昂贵的药品了,只要能让我稍稍减轻痛苦就好。
”这是他最后的请求。
“我这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病人的事。
”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晚期胃癌,三次手术。
一名73岁的老人,告别了一生眷恋的手术台,在病床上与病魔顽强抗争。
他,就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
“做一台手术,留一个精品;治一名患者,交一个朋友。
”这是华益慰一生的写照。
在56年的从医生涯中,他用仁心仁术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痛苦,被百姓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做医生啊,除非是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下去。
”2005年7月25日,华益慰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手术室。
他要为63岁的杨华做甲状腺肿物切除术。
术前,他悄悄地对护士长说:“我昨天做了一个胃肠造影,情况不是太好,最近就不要再给我收病人了。
”看到他消瘦的面容,护士长说:“今天的手术就让别的医生做吧。
”华益慰摇了摇头,说:“我已经答应她了。
”谁曾想,这竟是他做的最后一台手术。
第二天,华益慰住院了。
在病床上,他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给预约好手术的病人一一打电话,为自己的“失约”道歉。
8天后,他被明确诊断为胃癌晚期,进行了全胃切除。
“做医生啊,除非是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下去。
”这是华益慰曾说过的话。
然而,即便躺在病床上,他心里装的还是病人,还是医学事业!术后,由于食道返流,呕吐严重,他非常痛苦。
于是,他和科里的医生们说:“我以前也给病人做过全胃切除手术,现在自己成了病号,也体会到了这种痛苦。
以后遇到这类病人,一定要慎重,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不要把胃全切了,哪怕留一点,病人也好受些。
”华益慰所患的胃癌十分特殊,术前多次检查都没有发现病理证据,术后又出现许多从未见过的并发症。
对此,他反复交代:“我这个病很特殊,死后一定要做尸体解剖,看能不能有所发现,查出发病机理,以供后人借鉴。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5篇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写给妈妈的一封信5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邓练贤、叶欣、王晶、丁秀兰、李晓红感人故事简介
有一种倒下叫站起--邓练贤名为非典型肺炎的疾患突如其来,在迎击这场天灾的战斗中,医疗战线的英雄冲锋在前,前仆后继地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血肉堤防.他们用自己不计利害的大智、生死相许的大勇、悲天悯人的大爱,保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然而,在一个个病人健康地重新站起来时,有的医务人员却病倒了,更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有这些都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胡锦涛总书记最近亲临广东视察,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近日又作出重要批示,对在抗击非典型肺炎过程中以身殉职的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医生邓练贤表示沉痛悼念,对他的家属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坚信有广大医护工作者医护人员的奋斗与贡献,有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疫病.今天,我们把在羊城人民中间传扬的英雄故事、英雄精神讲述出来,我们相信,英雄的事迹和高尚精神一定会激励广大医护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最终战胜疫病.面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突袭,邓练贤以传染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挑起了组织协调的担子,并冲在最前面羊年春节,让邓练贤的妻子朱秀娟特别期待,因为难得没有安排节日值班的丈夫对她许了个愿“这个年可以陪你了,你说去哪我们就去哪."然而,刚刚吃罢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还没看上两个,电话就响了:医院来了特殊肺炎病人,马上回院准备抢救……"来得这么快!"邓练贤放下电话就往医院赶.就在这天下午,中山三院接到通知:广东出现不明原因肺炎,该院是指定的四家接收病人的医院之一.在医院的布置下,邓练贤以传染病科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主动挑起人员调配、组织协调和物品落实的担子.一方面要保证救治小组的力量,又要确保原来近百名病人的治疗不受影响.在他的精神激励下,所有工作人员都主动放弃休假,各就各位坚守岗位.他知道这项工作危险很大,让别人去承担风险,以年龄已届50多为借口推脱,不是他的作风.他一马当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投入这场"遭遇战".第一位病人是个11岁小孩,邓练贤和其他专家一起对病人进行紧急会诊,做各项检查,确定治疗方案.这个除夕之夜,中山三院传染科灯火通明.对这种突如其来、预防治疗都处于摸索阶段的疾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邓练贤凭直觉意识到其极强的危险性,他亲自安排病房,交待参加会诊的医务人员作好消毒、隔离工作,抢救紧张有序地展开.23时50分左右,又一位女病人被送来.这时,邓练贤的手机不断收到拜年短信,但他来不及看,一直忙到初一凌晨3时.一切就绪后,邓练贤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他对爱人说:"我太累了."说完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他就这样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除夕之夜.大年初一,邓练贤一大早就赶往医院查房.上午11时30分左右,一位姓周的危重病人被送到医院.这位被称为"毒王"的病人使一个又一个的医务人员染了"非典",他的20多位亲戚朋友也先后染病.当时病人发高热,烦躁不安,频繁而剧烈地咳嗽,呼吸极度困难,神志也模糊不清,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情况危急,刻不容缓.邓练贤和同事们马上投入紧张的抢救中,抗炎、吸氧、镇静、激素应用,但病人病情仍在不断加重.专家小组迅速作出决定,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个病人身体强壮,体重足有80公斤,因为极度缺氧,情绪极度不稳,在作气管插管时更是烦躁不安,极不合作,要"奈何"他绝非易事."快,快!"此时,病人的生命就在分秒之间,邓练贤想都顾不上多想,用力地按住病人身体,在场的医护人员也都纷纷上前,有的扶住患者的头,有的按手,有的按脚,让麻醉师尽快将导管插入.这一过程中,病人剧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带着血腥从插管处喷出,在场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被污染,而空气中也充满了病毒.与传染病打了30多年交道的邓练贤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处在危险中,但此时此刻,又怎能放下病人,中途退缩?他和同事们来不及更换衣帽,继续抢救.病人呼吸不畅,要不断地拔下插管吸痰.在现场3个小时的抢救中,光给病人接痰的罐子就换了好几个.邓练贤和专家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各种参数,病人的病情终于慢慢稳定,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时间,在抢救病人时以分秒计算,而对于邓练贤自己,时间的概念在这些天已显得模糊不清,何时用餐,何时休息,都取决于病人的病情.他有严重胃溃疡,曾经发生消化道大出血,但面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在这羊年春节,却只能在办公室吃几口凉透的盒饭.接下来的几天,几位重症病人相继被送到中山三院.每天,邓练贤都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及大量的体力消耗,即使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难以支撑.回到家中,抢救病人的过程又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使他难以入睡: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进行亟需思考……初四早上,邓练贤突然感觉不行了,全身肌痛、乏力、头痛、高热,他染上了病毒,肺部出现炎症阴影,住进自己工作的医院.就像一场战争,谁冲锋在前谁就可能先倒下.在邓练贤之后,医院相继有20名一线医护人员也病倒了.中山三院接诊的"非典"病例,都是早期极重、传染性极强的危重病例,而当时对这个病的认识还非常模糊,面对一个未知的巨大危险,邓练贤和他的同事们成为第一批"扫雷者".这时,人们发现,邓练贤所在的早期救治病人的4人专家组中,有3人是来自各科室的党支部书记,4位专家后来全部染上"非典";在参加抢救"毒王"的9名医护人员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平时习以为常的"邓书记"的称谓,如今变成了带泪的述说和无限的敬意,尽管在人们的口里讲述的是一件件琐事中山三院感染"非典"的医护人员,经过救治,已陆续痊愈出院,而最早病倒、带领战友冲锋陷阵的邓练贤,却再也没有回来……4月21日下午5时45分,邓练贤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永远闭上了双眼.从皓首白发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事,到相濡以沫的妻子,我们采访的每一个认识邓练贤的人,都说他是个好人、好医生、好支书.在一件件平凡而又不易的琐事中,邓练贤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亲切地站到了我们面前."邓书记",同事们总是这样亲切地称呼邓练贤.在传染病科,大事小事大家都习惯找"邓书记",不仅仅因为他是支部书记,更因为他为人特别有耐心,不怕麻烦.邓练贤30年的同事和老师、白发苍苍的姚集鲁教授是个坚强达观的人,说起邓练贤的离去也不禁流泪了.他对这位爱徒的评价是?quot;是个老实人.论起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这两条,他在我的学生中是做得最好的.我不是共产党员,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从他身上都看到了."就在邓练贤病倒的前一天,同事们还看见他在给一位"非典"病人的家属做工作.实际上,科里每次有病人或者家属闹情绪有意见,大家都会说找邓书记来,过不了一会就会看到邓书记笑眯眯地出来说声"搞定了."为什么病人、家属都这么听邓书记的话,因为邓书记心里总有病人,病人想什么,家属想什么,他都能体会到.他的话往往句句都说到别人心里去了,听了特别贴心,当然也就没气了.这么多年来,传染病科医患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没有一例向医院的投诉.大年初一中午抢救完一个11岁病孩出来,细心的邓书记已经给医生护士们订好了盒饭.护士长王乔凤说起这些事,眼泪直流:按理说这些并不该是一个老领导、老专家做的事,而更让王乔凤唏嘘的,是身心俱疲的邓书记还给病孩的父母都买了盒饭.善待病人,是在邓练贤身边工作的医生护士最深的感受.在大家的记忆中,邓练贤一直平等待人,在他眼里病人既是病人也是亲人,没有贫富贵贱远近亲疏之分.以前大家经济都还不宽裕,有些病人没钱吃饭,邓练贤常常自己掏钱给病人买饭.看到邓书记这样做,他身边的很多年轻医生护士也都慢慢养成了这种帮助困难病人的习惯.有一阵医院病人走账的情况多了,有的同志收病人时会有些犯嘀咕,每当这时邓练贤总是一?quot;先抢救",从无二话.邓练贤对人好,但也很有原则,讲究方法.医院曾经有一位年龄较大的进修医生,个人毛病比较多,在其他科室很难呆下去.邓练贤主动提出:到我这里来.为了帮他,邓练贤和病区负责人商量了一个"帮教"妙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邓练贤找来进修医生,连续问了许多问题,进修医生答不出来.邓书记把他批评一通,然后让其他人去安慰他、帮助他.不久,这位进修医生工作态度好了,医疗水平也有了提高,邓练贤由此真成了医生?quot;医生".任劳任怨、勤恳豁达的性格,是邓练贤26年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形成的.从1977年担任传染病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他就从未忘记一个基层党的工作者的责任.在他的用心带领下,传染病院这个党支部,成为院里最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在邓书记的亲身示范下,支部连续13年获得医院先进党支部,他本人则连续13年被授予先进共产党员的称号.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邓练贤在这个全院最大的科里默默地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工作.同事遇到业务上的难题,找他;年轻人工作受委屈,找他;夫妻吵架闹离婚,找他.他总是鼓励年轻同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科里搞装修,他比自己家装修还上心,样样考虑周全.多少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下班前要巡视重诊患者病房?quot;婆婆妈妈"得连水电安全都要仔细查看.他还牵头,以传染科支部名义在韶关仁化资助了14名贫困孩子的学业…邓练贤倒下了,但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却竖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奋斗和牺牲成为战友们前进和避免更大牺牲的指路牌展开叶欣2003年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觉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注意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
员村的历史
员村的历史前世:农田中崛起的轻工业重镇今生:旧厂城中村涅槃金融城驱车由西向东沿黄埔大道走进员村,常让人产生时光穿越的错觉:西端的花城广场,一栋栋现代感极强的高楼林立,这里早已跨入二十一世纪;一路向东,经过赛马场、员村山顶时,车窗外的建筑让人恍如回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而拐进员村三、四横路时,混杂着灰色的混凝土宿舍、红墙黄瓦的苏式小楼以及高耸入云早已熄火的烟囱,让时光又悄然定格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今年已77岁高龄的黄国威老人的这种错觉尤为明显。
作为广东罐头厂的首批工人,1958年他就住进了员村四横路5号大院,他亲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员村由阡陌纵横的东郊农田迅速崛起为轻工业重镇;见证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里由近郊变身居住中心;进入新世纪,他又目睹了员村规划先后几次华丽升级:由居住中心升至CBD延伸区,再至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金融城。
随着国际金融城建设的加速,员村这片热土即将翻开历史新的一页,请跟本报记者一起踏上探访员村前世今生的时光穿梭之旅。
员村建起当时亚洲最大罐头厂5号大院是广东罐头厂及玻璃厂的老职工宿舍,这里居住着许多老员村人,一路见证着员村的历史变迁。
记者一行在员村四横路寻找5号大院时正好遇上李耀华,今年67岁的他正拿着吉他准备去调音。
“找5号大院?你们找哪个人?”李耀华是罐头厂的退休工人,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乐呵呵地表示有一个最佳人选介绍给记者,“黄国威是罐头厂的第一批职工,1956年来到员村建罐头厂,一直住到现在”。
上班累“上厕所都能睡着”77岁高龄的黄国威中气十足,回忆起半世纪前的往事似乎仍历历在目。
他1956年被从台山作为学徒工招进罐头厂,“当时是中央轻工部选中广州,要在员村这里建一个亚洲最大的罐头厂”。
之所以选在员村,是看中员村的地理位置,离当时的中心城区不远,交通便利,离黄埔港近,有铁路(后来还修建一条专线),同时这里还在珠江边,便利于珠三角果农运送原料。
《广州市志·工业志》对罐头厂也有详细记载:鉴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需要热带亚热带果蔬罐头,广东省水果资源丰富,罐头工业有一定基础,国家轻工业部决定扩建汕头、海口罐头厂,同时在广州市东郊新开辟的程界东村工业区(后称员村工业区)兴建广东罐头厂。
有关医生的事例作文素材
医⽣”,不少外村⼈也来找邓医⽣看病,因为“信得过他”。
诊所⼀天要接待五六个病⼈,在诊所给病⼈输完液,邓前堆还要出诊去看⼀些⾏动不便的⽼年病⼈。
有些村民住得很远,经常要绕着⼭路⾛上1个⼩时才能到达⼀户⼈家。
若需要打吊针,邓前堆就在旁等着,陪⽼⼈聊天。
2⽉10⽇下午,邓前堆去了4个病⼈家,有些需要步⾏半⼩时,有些需要步⾏两个多⼩时,回到家已是深夜。
邓前堆告诉笔者:“我们拉马底村共有1043位村民,分散住在怒江两岸的5座⼤⼭⾥,两岸各有3个⽣产队。
村⼦东岸修有公路,交通相对⽅便,⽽村⼦西岸的病⼈若不能溜索过江,就需要绕⼀天的⼭路才能⾛到公路,所以⼀般⼩病他们不会去医院,需要我⾛村⼊户为村民打针送药。
我家离诊所很近,只有1公⾥,但⾛到最远的村民家单程需要5个⼩时,天不亮就出门,到天⿊才能回家。
若是要给村民接种疫苗,我就把他们约到各⾃的⽣产队,集中接种。
每3个⽉我会给全村⼉童做体检,⾛完全村要花七⼋天时间。
” 最多的时候,邓前堆1个⽉得去对岸⼗⼏次。
最近这⼏天没去,因为上个⽉底已经给村⼦对岸的孩⼦们打过疫苗,前⼏天也给对岸烧伤的开扒俄⽼伯换过膏药了。
“索道有100多⽶,距江⾯约有30⽶⾼,以前的滑板是⽊头做的,拴不紧掉下去就死定了。
后来滑板改成铁制的,⽐较牢固,可是摩擦⼒⽐较⼩,不容易刹住。
”邓前堆说,“⼀次我因为速度太快刹不住,⼀下⼦撞到了对岸的柱⼦上,差点就撞死了,伤得⾛路都⾛不了。
药箱⾥的玻璃瓶装注射剂也碎了不少,所幸剩了1个,刚好给⼈治病。
我⼀年总要有七⼋次在半夜到对岸出急诊,天⿊得不见五指,打着⼿电筒溜索是最危险的。
” 治病救⼈“⽐⾃⼰赚钱重要” 两年前,邓前堆的⼯资每⽉只有100多元,⽽今⼯资提⾼到200多元。
虽然收⼊微薄,但邓前堆常常为没有钱治病的村民垫付医疗费,“因为他们实在贫苦,可怜。
”邓前堆说。
渐渐地,他⼿上存了很多村民们的⽋条,共计1000多元,在《新闻联播》播出后,这笔⽋款已经由当地政府补偿。
护士故事
众志成城,呵护你!--记工人医院血液内科一名白血病患儿的故事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科室中倡导细节服务和创新服务,实行分组包干责任制护理,不断提高护理整体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获得了病人、家属、医生、护士、医院满意的效果,护理队伍中感人事迹此起彼伏,谱写了一曲曲爱的乐章……耐心护理以细节安抚患儿及家属4月18日18:00,P班护士李晓艳接收了一名一岁九个月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卢奕可,凭借多年的护理经验,李晓艳意识到护理工作的艰难:吵闹的幼儿、四肢发育不完全的血管、着急的患儿父母、即将开出的一系列检查……。
李晓艳并不急于为小奕可执行各项护理及治疗,只是轻轻的抚摸患儿,想着法斗她玩,消除了患儿对环境的陌生感,原本哭闹的小奕可破泣为笑。
见到快乐的小奕可,家属的焦急也稍稍缓解。
接着,李晓艳耐心、细致的跟患儿家属谈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和治疗,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
在她耐心、细致的护理下,顺利完成了患儿的各项护理工作。
未雨绸缪,众志成城彰显实力4月22日上午,护士长潘慧安跟随主任及医师查房时,得知卢奕可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即化疗。
作为护士长,她深知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及损伤性。
怎么样才能保证如此幼小的患儿完成化疗?冥思苦想后她毅然决定:只有深静脉穿刺,才能保证化疗的完整性,更有效的保护患儿。
于是,她迅速请来护理部、大外科、大内科、儿科等一些相关科室的护理专家会诊,为小奕可制定穿刺方案及护理措施。
集思广益后,各专家一致决定为小奕可行穿刺,穿刺后,因穿刺处敷料的刺激,小奕可可能出现轻微的瘙痒不适,所以术后要着重防止患儿自行拔出深静脉穿刺针。
这充分显示了护理精英们扎实的理论基础及敏锐的预见性,良好的合作精神,既保障了患儿治疗安全,又获得了医生及家属的肯定和赞扬!(插入护理会诊图片,文字环绕图片,突出图片)手术结束后,麻醉没有完全清醒的小奕可,还插着气管插管回到病房,××守护在病房,测血压、测心率、观瞳孔、检查各种管道、湿化气道、吸痰……直至小奕可清醒。
生命接力传佳话医学交流蓄深情--一段珍藏在档案里的故事
朱代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综合档案室珍藏的档案中,记载着无数精彩的故事。
而30多年前,江苏省人民医院(当时的江苏省工人医院)在没有CT、MRI等辅助检查设备的情况下,经过3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救治及护理,成功救治了在南京访华期间突发严重脑血管意外的日本佐偌木商事株式会社董事长佐佐木昇平先生,医护专家全程保驾护航,护送佐佐木先生安返日本……由此引出了一段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佳话。
历史回眸紧急救治让历史回到37年前。
1980年5月10日清晨,正在南京访问的日本佐偌木商事株式会社董事长佐佐木昇平先生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现象,很快一辆带有红十字标志的白色救护车从南京丁山宾馆风驰电掣般沿南京城西干道,一路鸣笛,驶向江苏省工人医院。
已提前接到通知的医护人员已等候在医院急诊室门前,和救护人员一起将病人从救护车上抬了下来。
只见老先生口角边流着咖啡色液体,面色苍白,气息奄奄,检查发现:患者两侧瞳孔缩小,右侧面神经麻痹,右侧肢体偏瘫,小便失禁。
接诊医护人员意识到眼前的这位病人最大的可能是颅内出血,且出血量大,病情十分危重,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意外。
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迅速逐级汇报,时任江苏省省长惠浴宇闻讯后即刻作出批示:“要认真抢救”。
很快一支由院长、神经内科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抢救小组成立,医院党委书记洪克永亲自挂帅,现场指挥救治。
虽然高度怀疑颅内出血,但具体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多少,需要通过影像学进一步证实。
然而当时的江苏省工人医院没有CT和核磁共振(MRI),要想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多少,决定能否手术和确切的手术方案,只有借助于脑血管造影。
为了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在场的医务人员立即用担架床将病人抬到放射科,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证实了医务人员的判断,病人的左侧基底节出血,超声波连续观察显示脑中线波向右移位一公分,再移位就会形成危及生命的“脑疝”——移位的脑组织会压迫生命中枢,导致心跳和呼吸骤停。
致敬,最美劳动者
致敬,最美劳动者作者: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20年第05期医院是阻击新冠疫情的主战场。
战斗打响,中建二局迅速组建了2800人的建设队,他们参加了全国五地六所疫情保障医院的建设,这其中就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爷仨参建火神山90后的武汉小伙邓康是中建二局一公司的一名电工,常年在湖南长沙干活。
2月3日一早,邓康得知公司要组建队伍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便主动请战。
他瞒着家人,随公司一起驰援雷神山医院的建设。
到达雷神山医院工地后,邓康便和同事们投入到A07区隔离病房的施工中。
还不到两天他的谎言便露馅了。
知道真相后的家人不敢过度打扰他,只好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和邓康有关的消息。
看着建设者们在战“疫”前线24小时连续奋战的故事,父亲邓昌斌既心疼又感动,决定带着同是电工的大儿子邓露去前线和二儿子邓康“会师”,一起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
“小儿子都在前线干,做父亲的当然不能怂,更何况我们还是武汉人啊。
”父亲邓昌斌看着身边的两个儿子,“上阵父子兵,我们爷仨一起干,也就没那么担心了。
而且全国人民都看着呢,我们一定加油干,为抗击疫情出份力。
”90后退伍军人的选择“武汉雷神山医院急需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师!”2月3日中午,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微信群里的一则消息刚刚发出,12个名额在几分钟内就有20余人报名,这其中就有公司的90后员工甘泉胜。
他说:“退伍不褪色,我经历过生死考验,心理素质比常人更强。
如今我不去谁去!”甘泉胜连夜从北京出发,驱车14个小时抵达了雷神山的施工现场。
甘泉胜和战友们一起分成了两班,白天黑夜24小时连轴转,吃住全在工地,垒上砖架块木板当餐桌,困了就裹紧衣服眯一会,尽最大努力保障施工生产,全力做好施工人员的卫生防疫工作,成为了现场的“小陀螺”。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看到身边的共产党员总在危急和困难时刻挺身而出!”作为一入党积极分子,甘泉胜希望自己能尽早通过党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吹不灭”的生日蜡烛2月9日凌晨一点,中建二局三公司援建队员彭朝春如往常一样从早上忙碌到晚上,终于回到了指挥部的办公室。
珍贵老档案见证医院发展历程
珍贵老档案见证医院发展历程作者:王淼汪海广吴颖丽来源:《档案天地》2013年第02期64年前的1949年6月4日,唐山解放不到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正式宣告成立,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聂荣臻、黄克诚、杨成武、黄敬等同志陪同下,专程来到北方工业重镇——唐山,先后视察了唐山铁路机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唐山电厂、唐山陶瓷厂、启新水泥厂和唐山钢厂。
视察过程中,朱老总特别关心地询问了职工生活情况,并询问唐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唐山这么多产业工人,为什么没有一所工人医院。
朱老总关心产业工人健康的一句提问,拨动了市领导们决策的心弦,中央领导视察唐山活动结束后,唐山市委、市政府当即决定着手建设一座面向产业工人服务的工人医院。
经过紧锣密鼓地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和施工建设,时隔三年,在华北局和河北省政府的支持下,唐山工人医院于1952年10月上旬落成,总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
1952年9月,朱德总司令得知唐山工人医院将要落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于是挥毫题写了“唐山工人医院”院名,朱老总的墨迹至今收藏于唐山市国家地方档案馆的珍藏室内,依据朱总司令题写的院名拓制的“唐山工人医院”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也已在矗立市中心区的唐山工人医院主楼楼顶上悬挂了60多年。
朱老总为唐山工人医院题写院名这件事,时至今日,唐山人民特别是唐山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依然记忆犹新。
提笔写出六个字,对朱老总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但它却真实地体现了我们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老百姓的疾苦,关怀着人民群众的健康,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它始终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前行、奋进、创新、发展。
60多年过去了,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唐山工人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
如今,唐山工人医院已经成为河北省首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规模相当于建院初期的七倍多。
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76个,现有教授57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1人,博士后6人,博士34人,硕士300人。
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的故事
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的故事
《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的奇妙之旅》
嘿,你们知道佛罗伦斯南丁格尔不?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呀!
我记得有一次呀,我去参观一个关于她的展览。
哇哦,一进去就感觉像是走进了她的世界。
我看到好多她的画像,还有她用过的那些东西。
我正好奇地东张西望呢,旁边来了一群小朋友,叽叽喳喳的可热闹了。
其中一个小朋友大声说:“哇,这就是那个很有名的护士呀!”另一个小朋友接着问:“她为什么有名呀?”这时候,一位讲解员阿姨走过来,微笑着说:“小朋友们,佛罗伦斯南丁格尔可是护理事业的先驱哦,她在战场上照顾了好多好多受伤的士兵呢。
”小朋友们都瞪大了眼睛,好像在努力想象那个场景。
我也跟着他们一起听着讲解员阿姨讲南丁格尔的故事。
阿姨说呀,南丁格尔不怕脏不怕累,夜里还提着灯去照顾那些病重的士兵,士兵们都特别感动,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
我听着听着,都感觉自己好像能看到南丁格尔提着灯在病房里穿梭的样子呢。
哎呀呀,这次参观真的让我对佛罗伦斯南丁格尔有了更深的了解。
她真的太了不起啦,为了照顾病人付出了那么多。
我想呀,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做一个有爱心、能帮助别人的人呢!
这就是我和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的一次奇妙相遇,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哈哈!。
神奇瑶医的传承故事
神奇瑶医的传承故事医学世家的传承故事 | 神奇的瑶医,久远的传承!原创:覃建峰文化与健康2016-12-16点击上方“文化与健康”可订阅哦!我出生在广西桂林,是个地道的瑶族人。
常常会有人问我,“你一个南方人怎么会是东北口音的时候”,我就会把爷爷带我们走出故乡到东北行医的故事讲述一遍。
在我两岁的时候,爷爷医治好了大庆油田一位姓黎工程师的肝癌病。
黎工康复后,感受到了瑶医的神奇功效,便力邀爷爷去黑龙江省大庆市开诊所。
爷爷虽一开始有过顾虑,但最终还是接受了黎工的邀请,带着我们一家人及治病的药材奔赴了大庆。
按着地址找到了黎工程师的家,听到的消息却是黎工半个月前出车祸去世了,爷爷顿时茫然了。
在旅店住下后,一家人商议把带来的药卖掉就回桂林。
当天晚上爷爷和爸爸就出去摆摊了,奶奶穿着瑶服在一旁帮忙张罗。
大家看奶奶穿得很奇特就围过来,但绝大多数只是看看热闹后就走了,直到收摊时才只有3名妇女各只拿了一服药,表示回去试试看。
第二天上午就听见旅店走廊有人喊:“广西来的老瑶医在哪里住啊?”原来是拿药的那3位妇女服药后感觉效果明显,不但过来继续开药,还把自己的姐妹也一起带来看病。
从那以后,每天来看病的人不断增加,爷爷索性就把旅店当成了诊室,也逐渐打消了回乡的念头。
后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爷爷在大庆开办了诊所。
2000年,诊所正式升级为医院,父亲为了纪念已去世的爷爷,将医院命名为“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
瑶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大家庭里的一员。
瑶医的发展与瑶族的发展息息相关。
历史上,瑶族曾一直是被打压的民族,瑶族人为求生存便躲进深山安营扎寨。
深山里阴雨无常、瘴气弥漫的恶劣条件造就了瑶族人喜欢药浴、药食同源的生活习惯。
因此发展而来的瑶医通常是就地取材来解决瑶族百姓的疾病。
由于瑶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不能像其他传统医学用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加之“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使得瑶医的传承难上加难。
我父亲是覃氏瑶医的十三代传人,深深感受到传承的责任。
药物合成名人故事
药物合成名人故事药物合成一直是化学领域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许多名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一些人的故事极具启发性。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药物合成名人故事。
1. 约翰·凯门齐约翰·凯门齐是20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他的贡献直接导致了现代药物学的进步。
他最著名的贡献之一是在20世纪40年代合成出了含有四环素结构的物质。
凯门齐利用4-氨基苯甲酸开始了他的合成,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化合物——比萨环。
比萨环就是一种含有四环素结构的化合物,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2. 威廉·班克斯威廉·班克斯是化学界的另一位杰出人物,他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合成的发展。
他最著名的工作之一是合成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疼痛缓解药物,它能够减轻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
班克斯通过对水杨酸的反应,合成了阿司匹林,并运用轻松实用的合成方法,使得这种药物被更广泛地使用。
3. 罗伯特·韦多克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常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韦多克成功合成地高辛后,他开始进行这种化合物的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其药理学作用。
4. 丹尼尔·谢尔普斯丹尼尔·谢尔普斯是化学界又一位杰出的人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合成了多种天然产物,包括青霉素和另一种抗生素链霉素。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用于抗菌治疗的药物,它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巨大。
谢尔普斯通过使用天然青霉素的衍生物作为起始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步骤,最终合成了人造青霉素。
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增进了对抗生素的理解,并推动了药物治疗领域的发展。
结论药物合成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这些人的工作和贡献对现代医学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通过他们的研究和努力,许多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化合物得以创建,为人类带来了福祉。
【图】重庆市第二针织厂下岗女工饿死床上五年多,变成一具白骨!!!
【图】重庆市第二针织厂下岗女工饿死床上五年多,变成一具白骨前几日,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则故事。
/来自中华网社区 /重庆市第二针织厂女工人,叫张苏玉,长的十分漂亮,曾是该厂的厂花,老家在河南,在重庆亲戚很少。
在九十年代末期,由于针织厂倒闭,被迫下岗,当时只领到下岗补贴四千元钱,然而当地政府和厂内的贪官们自当是腰阔肚圆。
当时,全厂的人都下岗了。
不久,张苏玉的老公逼她离婚,没办法,12岁的小女儿露露也被老公带走了,孤苦零汀一个人过活。
社会道德败坏,厂里有的单身女人都沦落为妓女,靠卖淫为生。
张苏玉由于没有找到工作,也不愿与她们为伍,无奈之下省吃减用。
一段时间里,在人们的眼中,张苏玉似乎已经外去打工或发财去了,谁也没有再留意她的不存在。
一晃就是好五年多时间过去了。
2005年10月,针织厂内被开发商占地修房子,有一段管道要经过张苏玉的房子,当地人都知道她很多年都不在家了。
没办法,由居委、公安局和各个单位共同签字同意后,人们撬门入室。
当人们进到屋内时,人们吓呆了。
床上躺着一具白骨。
人们打开放在桌上的一本张苏玉留下的日记簿,从日记中的日期中看,最后的日记日期是:2002年8月8日。
距发现她时已经五年多时间了,在她的日记中写着一句话感人肺腑的话“一个月没吃肉了,好想吃回锅肉、烧白……这是我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人们看到日记和已经变成白骨的张苏玉,人们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一咕噜的往外翻,眼泪夺眶而出。
不久,张苏玉的17岁的女儿露露来到现场,见到妈妈的惨死,再也忍不住的蹲在墙角里嚎哭。
后来,露露告诉人们,她最后一次见妈妈是五年前,当时她还在上小学,她也曾来找过妈妈,但敲不开门,邻居、外婆和姨妈都说她可能回河南老家或者打工去了,她后来也就没有再找了。
这扇门5年未被打开有亲人、有邻居、有同事,住在沙坪坝区白鹤林的重庆第二针织厂原职工、1964年出生的张苏玉却在家中死亡5年多才被发现,此时的她已成一具白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人医院的故事□张隆庆在铜陵说起工人医院和人民医院,那是家家户户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倒不是看病就医,而是更多的家庭都有“医院”的人,而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实实在在的铜陵有色人。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壮大,支撑着铜陵百姓医疗保障的两所大医院——“人民”和“工人”,其前身都是诞生在铜陵有色的。
所以说在铜陵两所最大的医院里,都流淌着铜陵有色传承的血脉。
我是1957年7月16日毕业于安徽省芜湖卫生学校,那年,我们学校一共有12名同学被分配到新兴的工业城市——铜官山市。
报到后我们12人被一分为二,6名同学被分配在市属医疗单位的杨家山卫生所(即现在的第四人民医院)和1957年下半年刚建的长江路门诊部(即现在的中医院)。
我和另5名同学被分在铜官山矿务局,又经铜官山矿务局医务处分配(当时的矿务局医务处是在矿务局医院内,院处合一),两名检验士留在矿务局医院检验科,我被分配到老庙基山矿、李建亚被分配到选厂(机厂)卫生所,另两人分配到冶炼厂卫生所。
虽然我们在厂矿上班,但考核、定级、晋升、调动均有矿务局医务处管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到矿务局工作没多久,也就是在1958年至1959年的时候,当时的铜官山市准备筹建医院,由于我是从学校分配到铜官山的,又是学医的,所以就被抽出来参加了铜官山市人民医院的院址选定和调查工作,当时医院的院址初步选定在现在的世界花园小区这个位置,但是,由于当时的铜官山市就一个矿务局,我们又有自己的医院,所以上级部门对新建市里的医院没有批准。
到了1958年6月14日,随着铜官山矿务局的撤销,原矿务局的采矿部的露天矿和老庙基山矿合并成立铜官山铜矿。
到了1959年的元月,原铜官山矿务局矿山医院移交铜官山市管理,更名为人民医院,就这样在铜官山矿务局早期成立的医院完成了第一次移交到地方管理。
原各厂矿卫生所与市人民医院脱钩,交由厂矿各自管理。
其下挂在采矿部的卫生所划归铜官山铜矿,成立了铜官山铜矿卫生所,并搬迁到当年解放东村跃进门旁的一幢日式木板房内。
这幢木屋曾是国民党在铜陵后期的医务室,1950年6月2日华东军政委员会铜官山工程处筹备处成立,8月将此医务室接收,改造为卫生所,1952年铜官山矿务局医院成立,这个卫生所便更名为铜官山矿务局卫生所,有几间病房,能做简单的手术。
1953年8月10日铜官山矿务局医院成立,卫生所撤销并搬迁到医院内,也就是现在的铜陵市人民医院的所在位置和医院的前身。
铜陵有色将医院移交给地方以后,并将铜官山铜矿卫生所更名为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第一门诊部,地点在老铜矿的卫生所。
又将笔山坑口露天矿的卫生所搬到靠近宝山那边,成立了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第二门诊部,冶炼厂的卫生所依然保存。
第一门诊部虽然设置了一些医疗科室,但也只能是看门诊,不具备后续的医疗条件,住院、手术都不能展开。
职工就医问题就摆在了面前,特别是重大的工伤抢救显得尤为突出。
1962年4月铜官山有色公司成立,直属冶金部管理,设立了卫生处。
当年冶金部一位副部长来公司检查工作,公司指示卫生处副处长张子泉(我也参加了)向冶金部领导汇报,反映因公司没有医院给职工医疗,尤其是矿山救护增加了困难,希望能同意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能重新建一所医院。
这位副部长听取汇报后,认为很有必要,当即表示同意。
1963年3月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将医院列入建设计划内,投资22.5万元。
由公司基建处负责选址和实施。
并组织了由基建处和第一门诊部的五位同志参加选址工作,当时的第一门诊部在东村那边的铜官山铜矿,有色公司新建的办公楼在五公里。
参加选址的五位同志就顺着东村向有色公司新办公楼位置的方向一路查看,最后看中了当时的铜港公社王桥大队的土地,即现在的市立医院这个地方。
我记得基建处的同志给我们介绍了选址的缘由,他们说现在这个地方是满目荒凉,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地方必将是铜陵繁华的地段,一棵松周围空地也便于医院今后的发展和扩建。
再一个就是与有色下属各厂矿距离相对适中(当时的铜官山铜矿、选厂、冶炼厂、机厂),交通便利,有利于重病的急救和矿山的救护。
还有就是冶炼厂的烟囱污染对这个方向相对影响较小,离公司新建的办公大楼及今后职工生活区都比较近,方便职工和家属的就医。
我们当时在选定的医院地址前,确实有一棵一人多高的松树。
站在这片山坡上四面眺望,对面是大片的芦苇荡(现在的市体育馆),身后是荒坡黄土还有几座坟头,脚下一条笔直的石子马路(现在的长江西路),两旁没有一间房屋,只能看到冶炼厂的烟囱和大铜官山山顶。
1964年8月22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新建一座综合病房楼的设计任务,是由基建处的技术员叶葆菁设计的,综合病房楼的建筑施工,是由冶金建筑安装公司(现在的铜冠建安公司)完成的。
在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的同时,公司又决定凡分配到公司的大专、本科医学院的毕业生,原则上暂不向厂矿分配,集中在公司第一门诊部工作、学习和培训。
那么成立医院必定要有一个名称,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符合有色公司的特色呢,几经讨论,最后就叫工人医院,因为市里有个人民医院,为全市人民看病的,有色公司的医院是为职工看病的。
到了1966年的3月份,医院综合病房楼交付使用,第一门诊部部分迁出,医院内科开诊。
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工人医院刚成立时分成两块,门诊治疗在第一门诊部,而住院治疗到新建的医院综合楼。
1966年10月14日,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工人医院正式成立,内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10个科室。
工人医院的成立,对当时的有色公司各个厂矿的工伤抢救,以及职工看病就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968年9月,有色公司工人医院更名为铜陵特区工人医院,同年12月划归特区文教卫革委会领导。
1970年2月特区文教卫革委会撤销,工人医院又归铜陵特区直接领导。
同年的11月铜陵特区卫生局成立,工人医院又回归卫生局领导。
197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铜陵特区更名为铜陵市,铜陵特区工人医院随之更名为铜陵市工人医院。
1972年3月,原属工人医院管理的第一门诊部移交铜官山铜矿,工人医院只管理本部这一块。
同年11月份,经安徽省批准恢复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建制,铜陵市工人医院恢复为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工人医院。
1976年2月,工人医院才正式划归铜陵有色金属公司领导。
我是1970年被下放到农村的,1973年9月返回有色公司,但恰在此时,有色公司发文要成立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还是县级单位。
我便成了这个单位报到的第一名医生。
当时由公司安全处处长孙启明代行管理,办公地暂设在安全处,不久吴光华医师等人陆续调入。
我知道有色职防所的设立是吴光华医师从公司尘肺病人多,尘肺防治力量薄弱的现状出发,经过多年多次向市及公司领导反映和建议的结果。
我之所以重新回来工作也是吴光华推荐去的。
当时吴光华医师虽然不是领导,但他是职防所筹建中的灵魂和领军人,从职业防所的起名、建立、机构设置、科室及人员编制、工作目标和任务等无一不是出自他的构思和意见。
当时的文字整理,文件的起草都是我完成的,所以我最清楚。
到以的后申请经费、选址、购地,到施工前的准备都是他亲自办理,他那种对事业的追求和执著,对工作的认真和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都令我尊敬和敬佩。
无论怎么更名、归谁领导,工人医院始终坚持着为有色各厂矿服务,为有色职工服务的理念。
与此同时,本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原则,进一步扩大了为全市的市民服务业务。
在为有色矿山、有色职工,为全市市民服务的同时,医院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根据工人医院特性和治疗特点,1970年2月,铜陵特区的矽肺防治小组划归工人医院领导,并将人民医院的矽肺病门诊迁至工人医院接诊。
1974年10月,原东村工人疗养院正式改为职业病防治科,隶属工人医院领导。
1981年11月,铜陵有色有色又将将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职工疗养院与工人医院合并成立了铜陵有色职工总医院。
1983年的4月份,铜陵有色又将卫生处与职工总医院合署办公。
1989年1月1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又从职工总医院独立出来。
1984年我从职防所调回到职工总院放射科。
我感觉职工总医院成立后的十多年间是发展最快,进步最为良好的十年,医院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还从外地引进一大批医疗人才。
在医疗设备上,添置的许多大型器械和设备,都在我市各医院领先,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保证。
像我市第一台全新进口CT、首台1000毫安大型X光机等。
医院以创伤外科为重点,并将外科、骨科都冲向了我市的最前列。
工人医院自1966年10月份成立,到1998年7月份“总院制”之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医疗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无论是工伤急救还是普通病患接诊,都显现出自己的特色。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故抢救中,更是彰显了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从六十年代抢救铜矿火区烧伤的职工,到数年前抢救冬瓜山铜矿的中毒职工,“工人医院”都担起救治的主力军。
1992年夏天抢救车祸中受重伤的7名泰国游客,不仅感动了泰国游客,而且受到了泰国大使馆的称赞。
1998年抢救烧伤农妇苏习芳,不仅无偿实施抢救,还组织全院医护人员为其捐款,《工人日报》还连续多篇文章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反响。
时间是见证历史的老人。
铜陵市人民医院和铜陵市立医院都是从铜陵有色走出来的,都是起点于同一幢日式小木板房。
而在1966年10月,自一个名叫“一棵松”的小山头上矗立起第一幢红墙黛瓦的三层小楼起,到2012年12月31日整体移交止,职工总医院在铜陵有色的大家庭里生活了46年。
46年的时光,我们从一点到一面,再到一片,都展现了铜陵有色人质朴、勤奋、无私为民的精神胸怀。
更是彰显了铜陵有色人开拓、进取、奉献的广阔胸襟。
在这46年里,我们打开心灵,救死扶伤。
在这46年里,我们舒展身体,医教同行。
46年一路走来的我们,将用我们的祝福,用真诚的关爱,愿平安、快乐、幸福、健康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