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考点25 电离平衡 精品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考

考点31 原电池【考纲解析】1、了解原电池的理论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构成的条件及电极的判断方法;能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能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学生整理】一、原电池原理现有如下用品:锌片、铜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导线、电流计、烧杯、盐桥。
运用这些用品设计一盐桥电池:⑴画出装置图,标明电极名称、电子流向、电流方向,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
⑵该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是:。
⑶与没有盐桥的铜--锌—硫酸铜原电池相比较,该原电池具有的优点是。
(4)描述铜--锌—硫酸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二、原电池构成条件(1)两个___ ___ ______的电极。
(2)将电极插入_______ _______中。
(3)用导线连接电极构成___ _________。
(4)能自发进行的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总结电极判断方法四、总结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将该氧化还原反应分为还原、氧化两个半反应,即为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还原剂-ne-+……===氧化产物+……正极—还原反应:氧化剂+ne-+……===还原产物+……(1)检验电极反应式的几个标准:①电极反应显示的得(失)电子数与该粒子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数相等,②电极反应式两边原子个数守恒,③电极反应式两边的电荷数相等,④除氧化剂、还原剂外,其它物质微粒存在形式符合共存原理。
(2)在正负极得失电子数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电极反应式叠加,一般会得到总反应式,有时,考虑到生成物与电解液的反应、电极产物间的反应使电池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的不同。
【自主检测】1、(2010广东理综卷)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为:Zn-2e-=Zn2+B 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 u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2、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少量CuSO4溶液,下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课堂点拨】一、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时,不要形成“活泼金属一定做负极”的思维定势,如Fe、Cu和浓HNO3形成原电池时,铜作负极。
化学导学案------电离平衡.doc

在等、B质.•相度++解较衡率浓A电比平速、=弱的离的度是质溶液PH性性酸碱溶液>c ( OH—)>c ( OH—)=c( OH—pH =一Igc( H pH的计算水溶液中的盐类水,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实质: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或0H 一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水的电离盐+水「水解」酸+碱中和因素:温度、浓度、酸碱度等: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响律用影难溶物的溶溶解平衡:AgCl ( s)、浴解-Ag+ ( aq) +C1- ( aq )二沉淀对于A m B n ( s) m A n+溶度表达式:K sp=c m ( A n+) • c n ( B m-)「Q>Ksp,溶液过饱和,生成沉淀规则J Q = K sp,溶液饱和,溶剂和沉淀处于平衡状态LQ<K sp,溶液不饱和,可继续溶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的生离电的某某一中高三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号:11课题:电离平衡(编制:编审:高三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学习小组:日期:小组评独立学分:教师评捆绑学分:课题总学分:课题教师导学业绩评分表对小组长培训学案收批小组捆绑评分课题总导学成绩4分4分2分【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
4.了解溶液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5.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6.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
【预习案】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电离生成国子和离子时,即达到电离平衡状态酸碱度、同离子效应等一,K = c ( A + ) c ( B~) , K只与温度有关,存在电离平衡:H20 H++OH —物质的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训练案】题组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00H=H++CH3C00「,下列叙述销谩的是()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0IF)+ C(CH3C00—)B.0. 10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0H「)减小C.CH3C00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a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 H=2的CHa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题组2、溶液pH及其计算2、已知在100°C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温度均为100°C),水的离了积4=1X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05 mol/L 的压SO,溶液 pH=lB.0. 001 mol/L 的 NaOH 溶液 pH = llC.0. 005 mol/L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为6,溶液显酸性D.完全中和pH=3的HE0,溶液50 mL,需要pH=ll的NaOH溶液50 mL题组3、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应用3、关于氯化铁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解达到平衡(不饱和)时,无论加氯化铁饱和溶液还是加水稀释,平衡均向正方向移动B.浓度为5 mol/L和0.5 mol/L的两种FeCL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C.有50°C和20°C的同浓度的FeCL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D.为抑制Fe"水解,较好地保存FeCL溶液,应加少量盐酸题组4、离子浓度大小比较4、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HSO:i和NaHCO:,的中性混合溶液中(S和C均用R表示):c(Na+) = C(HRO3)+2C(RO32-)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c(Na+) >c(Cr) >C(CH3COOH)C.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D2CO3、②(阻庭0』、③(NH4)2Fe (S04)2三种溶液中c(NH「):①②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ag)与NaCl(ag)中离子总数:0前>0后题组5、离子检验与推断5、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j、C「、Mg2\ Ba2+、C0=、SO;,现取二份lOO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NH「+ OH「』=NH3 •压0)(1)第一份加入AgNO,溶液有沉淀产生;(2 )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 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 33g0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C1「一定存在B. 100mL溶液中含0. Olmol CO;C. K+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D. Ba'+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题组6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6、已知25°C时 BaSO,饱和溶液中存在 BaSO4(s) =Ba^(aq) +S0「(aq),扁=1. 1025X 10 「七下列有关BaSO』的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A.25°C时,向 c (S0D =1. 05X10^ mol/L 的 BaS04溶液中,加入 BaS04固体,c(SO「) 增大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NO3)2固体,则BaSO,的溶度积常数增大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04固体,则该溶液中c(Ba2+)>c(S0D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固体,则该溶液中c(SO「)减小。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24

考点24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反应方向【考纲解析】1、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2、能初步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知识整理】 一、化学平衡常数1. 对于达到平衡的一般可逆反应:aA (g )+ bB(g)pC(g) + qD(g)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浓度表示为C(A) 、 C (B)、C(C) 、C(D)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K= 。
2.K 仅受 的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K 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 ,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 ,即该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应转化率 ;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及计算(1)若用任意状态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用Q C 表示)与K 比较,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即:Q C =c c(C )c d(D )c a (A )c b(B )Q C <K 反应向 反应方向进行 Q C =K 反应达到 状态Q C >K 反应向 反应方向进行(2)利用K 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若降低温度,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若降低温度,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二、化学平衡中涉及的计算1.一般思路:2.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三段式) 设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mx mol例:m A +n B p C+q D起始(mol):a b0 0转化(mol):mx nx px qx平衡(mol):a-mx b-nx px qx注意:(1)转化量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成比例。
(2)这里a、b可指: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
(3)对于反应物:平衡=起始-转化。
对于生成物:平衡=起始+转化。
3.常用计算式(1)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物的转化量/该反应物起始量×100%(2)产物的产率=产物的实际量/该产物的理论量×100%(3)平衡混合物中某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该物质平衡量/平衡时各物质总量×100%(4)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内的气体反应满足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容器内的反应前后压强之比。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电离平衡 2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电离平衡专题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3、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考点精讲与例题:考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电解质包括的物质:2: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常见的物质:例1: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氯气的水溶液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②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③硫酸钡的水溶液不导电,但是硫酸钡是电解质。
④氯化钠溶液的水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A、①③B、③C、①③④D、都不正确注意:(1)氯气的水溶液导电,氯气是电解质吗?(2)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碳是电解质吗?(3)硫酸钡的水溶液不导电,氯化钡是电解质吗?思考: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是:。
考点二:强电电解质与弱电解质3:强电解质:强电解包括的物质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存在的形式:4: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包括的物质有: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的形式5:电离:电解: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C.共价键的极性强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D.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只由它们的浓度决定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强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思考: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标准:例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 2SO4Ba(OH)2NaHCO3NaHSO4(水溶液中) CH3COOH NH3·H2OH 2CO3NaHSO4(熔化状态下) Fe(OH)3Al(OH)3考点三:溶液导电性6、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因素:例5: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A.自来水 B. 0.5 mol / L盐酸 C. 0.5 mol / L HAc溶液 D. 0.5 mol / L KCl溶液例6:醋酸溶液中滴入稀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加入氨水的体积V的变化曲线是()强化训练: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H2COOH B.Cl2C.NH4HCO3D.SO22、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 mL 4 mol·L-1的醋酸和20 mL4 mol·L-1的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B.灯光变暗C.灯光变亮D.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3、下列不属于电离方程式的是()A、2 H2O H3O++OH- B、H2O H++OH-C、CH3COOH+H2O CH3COO-+H3O+ D、CH3COOH+NaOH==CH3COONa+H2O4、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导电性最强的是()A. 1 L 0.1 mol·L-1醋酸B.0.1 L 0.1 mol·L-1硫酸溶液C. 0.5 L 0.1 mol·L-1盐酸D. 2L 0.1 mol·L-1亚硫酸溶液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液态汞B、液态氨C、硫酸钡D、硝酸6、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H3PO43H+ + PO43- B.CaCO3Ca2+ + CO32-C.NaHS Na+ + H+ + S2-D. Al(OH)3H2O + AlO2- + H+7、在体积都为1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大小相同的锌粒,则下列各图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8、等物质的量下列各状态的电解质,自由离子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熔融的NaHSO4②NaHSO4水溶液③NaHCO3水溶液④H2CO3溶液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9、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
高考化学总复习一轮精品课件:《电离平衡》(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符合勒夏特
平衡移 电离度 动方向
n(H+)
c(H+)
c(Ac-)
pH值 值
导电能力
加NaOH 加HCl 加CH3COONa 加冰CH3COOH 加冰 加水 加热
向右 向左 向左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电离过程
电离平衡
弱电 解质
(可逆) 可逆) 可逆
(1) 内因 电解 质本身的性质 内因—电解 电离过程吸热) (2)外因: ①温度:温度越高,电离度越大 电离过程吸热 外因: 温度:温度越高,电离度越大(电离过程吸热 外因 ②浓度: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 浓度:浓度越稀,
列原理( 列原理(平 对于0.1mol/L的CH3COOH溶液,改变下列条件 溶液, 对于 的 溶液 衡移动原理) 衡移动原理) 对电离平衡有何影响?请填写下列表中相应空格。 对电离平衡有何影响?请填写下列表中相应空格。
弱电解质
其它(多数有机物、 其它(多数有机物、 非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等 非电解质
化 合 物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思考题
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SO2、NH3、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怎样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某些离子化合物( 怎样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某些离子化合物(如 Na2O、Na2O2、CaO)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并非其自 CaO) 身的,它们却属于电解质,为什么? 身的,它们却属于电解质,为什么?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分关键看化合物在水溶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分关键看化合物在水溶 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自身电离! 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自身电离!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24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反应方向测标题

考点 24 化学均衡常数和化学反响方向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60 分)1.以下对于化学均衡常数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某特定反响的均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 .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均衡常数的大小C.均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均衡必发生挪动D.化学均衡挪动时,均衡常数必改变2.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响为2NO(g)+O 3(g)N 2O5(g)+O 2(g) ,若反响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由该反响有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3.高温下,某反响达到均衡,均衡常数K=c(CO) c( H2O)。
恒容时,温度高升,H2浓度减小。
以下说法正c(CO2 ) c(H 2 )确的是()A.该反响是焓变成正当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 H 浓度必定减小2C.高升温度,逆反响速率减小催化剂D.该反响化学方程式为CO+ H2O高温+ H2 CO24.在 25℃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均衡浓度以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 /mol ·L-10.10.20均衡浓度 /mol ·L-10.00.00.55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反响达到均衡时, X 的转变率为 50%B.反响可表示为 X+3Y2Z,其均衡常数为 1600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响的均衡常数5.在必定温度下,反响1H2(g)+1X2(g)HX(g) 的均衡常数为10。
若将 1.0mol 的 HX(g) 通入体积22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 的最大分解率靠近于()A. 5%B. 17%C. 25%D.33%3+-2+6. FeCl (aq) 与 KSCN(aq)混淆时存在以下均衡: Fe (aq)+SC N (aq)【 Fe(SCN)】(aq) 。
已知3均衡时,物质的量浓度c[ Fe(SCN)]2+与温度 T 的关系以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FeCl 3(aq) 与 KSCN(aq)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2+H> 0Fe (aq)+SCN (aq)【 Fe(SCN)】 (aq)12时,反响的均衡常数分别为12B.温度为 T、 T K、 K ,则 K1<K2C.反响处于 D 点时,必定有v( 正 ) > v( 逆)D.A 点与 B 点对比, A 点的 c(Fe 3+) 大97.某温度下, H2(g) + CO2(g)H 2O(g) + CO(g)的均衡常数K=4。
高考化学总复习一轮精品课件:《电离平衡》(2)

B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 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
四、盐类水解
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 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弱电解质的反应 考虑:盐类水解的条件是什么? 考虑:盐类水解的条件是什么? 1、盐必须溶于水 、 2、生成弱电解质 、 (有弱才水解; 有弱才水解; 无弱不水解) 无弱不水解)
pH 石蕊 酚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橙 色
甲基橙 红色
黄色
浅红色
红色 紫色 无色
蓝色 红色
pH试纸法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一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 试纸法: pH试纸放在一干燥 ●pH试纸法: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一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 表面皿上 用一干燥、洁净的玻璃棒 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溶液点在试 表面皿上,用一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溶液点在试 纸的中部,将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粗略测定溶 纸的中部,将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粗略测定溶 液的pH 。(注 测定前不能用水润湿pH试纸) pH值 pH试纸 液的pH值。(注:测定前不能用水润湿pH试纸)
(2).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 (2).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 倍数,则强酸溶液pH变化较大 碱也如此. 变化较大; 倍数,则强酸溶液 变化较大;碱也如此.
(3).酸与碱的 之和为14, (3).酸与碱的pH之和为14,等体积混合 酸与碱的 之和为14 若为强酸与强碱, ①若为强酸与强碱,则pH=7 若为强酸与弱碱, ②若为强酸与弱碱,则pH>7 若为弱酸与强碱, ③若为弱酸与强碱,则pH<7 范例:甲溶液pH=2, 乙溶液pH=12. 范例:甲溶液pH=2, 乙溶液pH=12. 当两者等体积 混和后,有关pH pH值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混和后,有关pH值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pH>7, B.pH=7 , C.pH<7, 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A.pH> C.pH< 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标题:

考点6 离子反应(Ⅰ)满分83分一、单选题:(60分)1、【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2O” 表示的是( )A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 .NH4Cl 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C .HNO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 .Na2HPO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2、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3-、SO42-、Fe3+、H+、M ,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NO3-):c(SO42-):c(Fe3+):c(H+):c(M)=2:3:1:3:1,则M 可能是A .Al3+B .Mg2+C .ClD .Ba2+3、向一定体积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导电性(以电流I 表示)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用V 表示)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4、对下列反应①KHCO 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 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④Fe 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5、【2014年高考安徽】室温下,在0.2mol/L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 随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B .a→b 段,溶液pH 增大,Al3+浓度不变C .b→c 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 .d 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6、 在Na2SO4、NaCl 、NaOH 的混和溶液中,含有Na +、SO42-、OH -、Cl -,其中Na +、SO42-、OH -的个数比为8︰1︰2。
则溶液中含有Na2SO4、NaCl 、NaOH 的“分子”个数比是A . 1︰1︰1B . 1︰4︰2C . 1︰2︰4D . 1︰3︰27、(2013·上海化学·1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标题:

考点31 原电池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012大纲∙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答案: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3.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4.右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2H+Zn2+ + 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一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5.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现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6.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标题:

考点32 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①CaO+H2O===Ca(OH)2 ②Fe+H2SO4===FeSO4+H2↑③2H2O===2H2↑+O2↑④NaCl+AgNO3===AgCl↓+NaNO3 ⑤Cu+2AgNO3===2Ag+Cu(NO3)2⑥Fe+2FeCl3===3FeCl2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⑤⑥ D.全部2.锌粒和盐酸制氢气时,加入少量下列试剂,可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的是A.硫酸铜晶体 B.水 C.氯化钡晶体 D.醋酸钾晶体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4.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5.有关图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B.溶液中发生了变化:4Fe(OH)2+O2+2H2O===4Fe(OH)3C.Fe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D.NaOH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6.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e-=Mn+(M表示金属)B.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一定是在酸性环境中C.镀锌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是锌被腐蚀,而铁一定不会被腐蚀D.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是较活泼金属作负极,先被腐蚀7.(2013北京卷)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8. “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标题:

考点27 盐类水解及其应用(II )一、选择题 (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3·广东)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pH=4的醋酸中:c (H +)=4.0molL -1B .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 (Na +)= c (HCO 3-)C .饱和食盐水中:c (Na +)+ c (H +)= c (Cl -)+c (OH -)D . pH=12的纯碱溶液中:c (OH -)=1.0×10-2molL -12.(2013·广西)右图表示溶液中c(H +)和c(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 +)×c(OH -)=KwB .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 +)<c(OH -)C .图中T 1<T 2D .XZ 线上任意点均有pH =73.(2012安徽∙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
已知25℃时①HF(aq)+OH -(aq)=F -(aq)+H 2O(l) △H =-67.7KJ·mol -1②H +(aq)+OH -(aq)=H 2O(l) △H =-57.3KJ·mol -1在20mL0.1·molL -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 ·L -1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H +(aq) +F −(aq) △H =+10.4KJ·mol -1B .当V =20时,溶液中:c(OH -)=c(HF) +c(H +)C .当V =20时,溶液中:c(F -)<c(Na +)=0.1mol·L -1D .当V >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F -)>c(OH -)>c(H +) 4.【2016·浙江理综,12】苯甲酸钠(,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温习考点25电

考点25 电离平稳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以下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石墨、食醋B.液氨、石灰水C.稀硫酸、蔗糖D.熔融氯化镁、熔融氢氧化钠2.在KHSO4的极稀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A.H+ B.HSO-4C.SO-24D.K+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C.将BaSO4难溶于水,其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但BaSO4是强电解质D.在熔化状态下,强电解质必然能导电4.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电离达到平稳的标志是A.溶液显电中性B.溶液中检测不出CH3COOH分子存在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D.c(H+)=c(CH3COO-)5.【2016江苏】以下图示与对应的表达不相符合的是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映的能量转变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映的反映速度随反映温度的转变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成立电离平稳的进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6.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别离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映,以下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刻(t)转变的示用意正确的选项是7.【2021山东卷】已知某温度下CH 3COOH 和NH 3•H 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 浓度为0.1mol•L ‾1的CH 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进程中 A .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 .c (NH 4+)/c (NH 3•H 2O )先增大再减小C .c (CH 3COOH )与c (CH 3COO ‾)之和始终维持不变D .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 时,c(NH 4+)=c(CH 3COO ‾) 8.(2021·上海)部份弱酸的电离平稳常数(K i )如下表:弱酸 HCOOH HCN H 2CO 3 电离平衡常数 (25℃)K i =1.77×10-4K i =4.9×10-10K i1=4.3×10-7K i2=5.6×10-11以下选项错误的选项是 A .CN -+H 2O+CO 2→HCN+HCO 3-B .2HCOOH+CO 32-→2HCOO -+H 2O+CO 2↑C .中和等体积、等pH 的HCOOH 和HCN 消耗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 .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 和NaCN 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9.【2016·北京理综,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别离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 2SO 4、NaHSO 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转变的曲线如下图。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25电离平衡学案无答案

考点 25电离均衡【考纲分析】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均衡,能利用化学均衡挪动原理剖析外界条件对电离均衡的影响。
2、认识电解质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3、认识电离均衡常数的观点【知识整理】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均衡1.观点及均衡的成立过程(绘制时间—速率图)弱电解质的电离均衡是指在必定条件下 ( 温度、浓度 ) ,弱电解质 _______ ___的速率和____ ____ ______的速率相等,溶液中电离所产生的离子、及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准时的状态。
2.电离均衡的特色切合“逆、等、动、定、变”,试加以解说。
3.外界条件的影响要素(例:25℃, 0.1 mol /L 醋酸的水溶液改变以下举措)电离均衡移改变举措K a n( H+)c( H+)导电性程度动方向高升温度加水稀释加少许冰醋酸通入少许 HCl加少许 NaOH加少许CH3COONa加少许碳酸钠加少许硫酸氢钠加入锌粒4.总结证明某酸HA是弱酸的实验事实。
二、电离平衡常数(1) K 电离表示法(以醋酸为例):(2)影响 K电离的要素:( 3) K 电离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电解质越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越。
( 4)多元弱酸的电离常数逐级减小,且一般差异较大,因此水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于第一步电离。
【自主检测】1.稀氨水中存在着以下均衡:+-若要使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同时使c(OH NH3·H2ONH4+ OH-) 增大,应加入适当的物质是A. NH4Cl 固体B.硫酸C.NaOH固体D.水E.加热2.已知室温时,0.1 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该溶液的 pH= 4B.高升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均衡常数约为1×10-7D.由 HA电离出的c(H+ ) 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3.在图( 1)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溶2液,当从滴定管中渐渐加入某种溶液(A)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向如图( 2)所示。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23一化学平衡状态和特征学案无答案

考点 23(一)化学均衡(状态和特色)【考纲分析】1.认识化学均衡成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均衡标记、及化学均衡状态的特色。
2.等效均衡(原理及特色、规律)、应用。
【学生整理】1.可逆反响的特色2.化学均衡状态的成立绘制时间—速率图,理解曲线下边积的含义:t3.化学均衡状态的特色及化学均衡状态的标记(1)化学均衡状态的特色可归纳为五个字,明确每个字的含义①②③④⑤( 2)化学均衡状态的标记以 m A(g)+ n B(g)p C(g)+ q D(g)为例,总结可逆反响达到均衡状态的标记反响m A(g)+n B(g)p C(g)+ q D(g)能否均衡(1)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混淆物系统中(2)各成分的含量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必定(3)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必定(4)整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必定(1)单位时间内耗费了m mol A同时生成 m mol A)正逆反响速率(2)n mol B同时消耗了 p mol C在单位时间内耗费了的关系(3)v(A)∶ v(B)∶ v(C)∶ v(D)= m∶ n∶ p∶ q(4)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B,同时耗费了 q mol D(1)若 m+ n≠ p+q 时,总压强必定(其余条件必定)压强(2)q 时,总压强必定 ( 其余条件必定 )若+=+m n p混淆气体的平(1)m+n≠ p+ q,M r必定均相对分子质(2)m+n= p+ q,M r必定量 ( r)M温度绝热状况下温度一准时( 其余不变 )气体的密度固定容积时,气体密度必定( ρ)其余系统颜色不再变化浓度商 Q c Q c= K4.等效均衡的特色及判断条件以可逆反响: a A(g)+b B(g)c C(g)+ d D(g)为例,小结等效均衡的规律种类恒温、恒压恒温、恒容规律a+b=c+d a+b≠c+d 等效条件( 开端投料 )物质的量均衡时百分含量的结果浓度物质的量【自主检测】1.必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可逆反响A(s)+2B( g)C(g)+D(g) ,当以下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示该反响已达到均衡状态的是①混淆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淆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⑤混淆气体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⑥ A的转变率A.①②③B.只有④C.②③④D.①④⑤⑥2.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响:2A(g)+B(g)3C(g)+D(g),达到均衡, c 的浓度为w mol/L 。
高中试卷试题复习第一轮复习资料电离平衡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第五章电离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考纲要求1.能判定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熟记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
2.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概念,能用化学平衡原理讨论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正确书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掌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规律及其应用,会比较一元弱酸(弱碱)与一元强酸(强碱)的性质。
4.掌握电解质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的比较方法。
知识回顾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物质结构离子键、极性键极性键物质类别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等电离条件熔融或溶于水溶于水电离程度完全部分溶液中粒子离子离子分子共存电离方程式NaCl == Na+ + Cl-Ba(OH)2== Ba2++ 2OH-CH3COOH CH3COO- + H+H2S H+ +HS-HS- H+ +S2-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①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③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内因:电解质的结构和性质。
外因:浓度:溶液加水稀释,使电离平衡向__正______方向移动。
温度:电离过程是化学键断裂过程,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___逆____方向移动。
能反应的离子:例如:醋酸溶液中加入锌,因与氢离子反应,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4.规律总结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⑴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如盐酸)与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较见下表:c(H+) pH 中和碱的能力与活泼金属(足量)开始时与金属反应产生H 2的量反应的速率一元强酸大小相同相同大一元弱酸小大小⑵相同PH、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见下表:c(H+) c(酸) 中和碱的能力与活泼金属(足量)产生H2的量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一元强酸相同小小少相同一元弱酸大大多判断某酸为弱酸的常见方法(以一元弱酸HB为例):1.测定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的p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5 电离平衡
【考纲解析】
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了解电解质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3、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知识整理】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概念及平衡的建立过程(绘制时间—速率图)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_______ ___的速率和____ ____ ______的速率相等,溶液中电离所产生的离子、及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时的状态。
2.电离平衡的特征
符合“逆、等、动、定、变”,试加以解释。
3.外界条件的影响因素(例:25℃,0.1 mol/L醋酸的水溶液改变以下措施)
4.总结证明某酸HA是弱酸的实验事实。
二、电离平衡常数
(1)K电离表示法(以醋酸为例):
(2)影响K电离的因素:
(3)K电离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电解质越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越。
(4)多元弱酸的电离常数逐级减小,且一般差别较大,所以水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于第一步电离。
【自主检测】
1.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H2O 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
A.NH4Cl固体B.硫酸C.NaOH固体D.水E.加热
2.已知室温时,0.1 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3.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
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某种溶液(A)时,溶液
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请根据离子反应的特点分析:A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图(1)图(2)
可能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并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点拨】
一、电解质的导电性
1.金属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在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电解质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或熔融态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故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也不一定能导电。
2.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3、CO2等;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难溶物。
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就越强。
二、利用电离平衡常数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1)比较酸的强弱时,必须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进行
(2)同温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电离的程度越大。
例如:
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 a1=1.2×10-2,Ka2=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a1=4.5×10-7,Ka2=4.7×10-11。
①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
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
②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 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三、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四、例题
1.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
的是( )
2.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
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0
lg 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
)相等
D .当0lg V V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
+R c M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增大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