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酸碱-课件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 酸碱平衡

无机化学 酸碱平衡

②质子酸碱两性物质。 ③分子酸、分子碱,离子酸、离子碱;排除盐的概念。
3
中国石油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件 2、酸碱反应的实质、方向 酸碱反应的实质: 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
H3O+ + OH− → H2O + H2O HCl + NH3 → NH4+ + Cl− HCl + H2O → H3O+ + Cl- HAc + H2O H3O+ + Ac− NH3 + H2O OH− + NH4+ Ac− + H2O OH− + HAc NH4+ + H2O H3O+ + NH3
c eq ( H 3O + ) ⋅ c eq ( HS − ) =1.07×10−7 K a1 ( H 2 S ) = eq c (H2 S )
HS −(aq) +H2O(l)
H3O+(aq) + S2− (aq)
c eq ( H 3O + ) ⋅ c eq ( S 2 − ) ϑ =1.26×10-13 Ka2 ( H2 S ) = c eq ( HS − )
c eq ( H 3 O + ) ⋅ c eq ( Ac − ) 简写: K a ( H Ac ) = c eq ( H Ac )
ϑ
NH3 (aq) + H2O(l)
NH4+ (aq) + OH- (aq)
+ c eq (OH − ) ⋅ c eq ( NH 4 ) ϑ K b ( NH 3 ) = c eq ( NH 3 )
6
中国石油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件 思考: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分子或离子: PO43-、NH4+、H2O、HCO3-、S2-、Ac-中,哪 些是酸(不是碱)、哪些是碱(不是酸) 、哪些是 两性物质?写出各自的共轭碱或共轭酸。 酸: NH4+ NH3 HPO42-、 HS-、HAc H3O+、H2CO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结合 成难溶于水的沉淀,从溶液中析 出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概念
氧化数是表示原子或分子氧化态的数 值,用于表示原子或分子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转移的反应, 其中氧化剂获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 子。
气体为参考态。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原理
1 2
反应速率的概念
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 摩尔每升每秒(mol/L·s)。
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反应速率方 程来表示。
3
活化能的概念
活化能是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物理量,单位 为焦耳每摩尔(J/mol)。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概述
金属元素是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能良好 的元素,通常在周期表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具有金属键合,表现出良好的导电、导 热和延展性。
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卤 化物等,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杂化合物。
配合物的结构
02
配合物的结构通常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组成,配位体通
过配位键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
簇合物的结构
03
簇合物是由多个原子或离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05 分析化学简介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实验手段获 取物质的化学信息。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PPT 课件
欢迎来到《无机及分析化学》PPT课件,本课程旨在介绍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范围。让我们开始这个充满化学魅力的探索之旅!
课程介绍
1 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探索无机化学的概念、涵盖的领域以及其在 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了解分析化学的定义、研究领域以及其在解 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配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深入研究配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特性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
学习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的性质,探索它们在材料科学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基础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介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原理 和方法,了解它们在实验室中的 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
样品的处理和制备
探讨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 以及它们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
学习样品处理和制备的重要性, 以及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步骤和 注意事项。
实验室技巧
1 无机实验室的操作和安全
了解在无机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实验室常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无机化学基础
1
元素和原子的结构
揭示元素和原子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如何影响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2
3
元素化合价和电子结构
学习元素化合价和电子结构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
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区别,并探索它们在自然界和实验室中的应用。

第6章-无机化学之-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第6章-无机化学之-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水解反应
-
21
6.1.3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H2O+H2O ⇌ H3O++OH-
简写为: H2O ⇌ H++OH-
Kw
cH c
cOH c
-
22
表1 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
t/℃
0 10 20 24
Kw
1.139×10-15 2.920×10-15 6.809×10-15 1.000×10-15
-
16
6.1.2酸碱反应
根据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个共轭 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任何一个酸碱反应都是由较强酸和较强碱 反应生成较弱的酸和碱。
-
17
(1)实质:两个共扼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HCl + NH3 = Cl- + NH4+
酸碱碱 酸
1
1
2
2

-
18
电离反应
-
19
-
20

+
+
++
H+
H+
H+ 质
共轭关系

-
13
两性物质(amphoteric compound)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说明: 两性物质:HCO3-
H2O
H3O+
OH-
HS-
H2S
S2-
-
14
14
酸碱半反应
HCl+ NH3 = NH4++Cl-
半反应1 HCl(酸1) = Cl-(碱1)+H+ 半反应2 NH3(碱2)+H+ = NH4+(酸2) 总反应 HCl(酸1) + NH3(碱2) = NH4+(酸2)+Cl-(碱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完美版PPT

无机及分析化学完美版PPT
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等方面应用 广泛。
13
分析化学发展
进入20世纪,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
* 第一次在世纪初,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的发展,建
立了四大平衡理论,由一种技术发展为一门科学。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
促使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 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 一切自然科学(包括化学)都是以客观存
在的物质世界作为它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3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或离子层次上研 ——The Central,Useful and Creative
无机化学家不是单纯地提供实验结果而是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理论探索。 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物质化学性质,揭示化学变化规律和检验化学理论的基本手段。 重要元素简介:即教材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 因此,无机化学的研究任务异常繁重, 但同时也说明它是一门丰富多彩具有无限发展前途的学科。
* 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如: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无机固体 化学、物理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生物化学.
12
§0.3 分 析 化 学 简介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量 各组成的含量以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它们分别隶 属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研究的范畴。
分析化学是化学研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领域 之一。
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内 * 发展总趋势:从基本上是从描述性的科学向推理性的科学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前三部分是学习该门课程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网络课程的讲授内容,有多媒体课件和习题,考试内容都在这三部分。 因此,无机化学的研究任务异常繁重, 但同时也说明它是一门丰富多彩具有无限发展前途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物质化学性质,揭示化学变化规律和检验化学理论的基本手段。

无机及分析化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无机及分析化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溶液的浓度 0.02080 mol/L
四位有效数字
溶液的浓度 0.10 mol/L
二位有效数字
被测物含量 56.12%
四位有效数字
平衡常数 K=1.8x10
二位有效数字
pH值(注) 12.08
二位有效数字
pH值
5.1
一位有效数字
注:
考虑pH值的有效数字时,因为pH值是氢离子浓度 的负对数,所以pH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只考虑小数点后 数字个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字不是有效数字,因为它实 际上只反映了氢离子浓度的数量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hem-is-try
化学在21世纪焕发着新的青春
20世纪化学的标志性成果 1. 合成氨技术 2.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 3.药物的发明
化学发展的现状( 21世纪)
化学和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许多新兴学科:
如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 化学已经成为生命、农业、医学、材料、环境等学科 的基础。
(±0.2)+(±0.0002)≈±0.2
所以计算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36.5 。有效数字36.5 正好 与0.2的绝对误差相匹配。
(2)乘除法 例如,以下三个有效数字进行乘除法运算时 0.024×8.156 12.576 =0.015564885…… 因为每个数据的最后一位数字均为可疑数字,若最后一位有1
在有效数字中,数字“0”具有双重意义:(1)作为普通 数字使用,它是有效数字;(2)只起定位作用,它不是有效 数字。
例如,测得以下数据:
试剂的体积 12mL (量筒量取)
二位有效数字
试样的质量 0.6283g (分析天平称取) 四位有效数字
滴定液体积 23.58mL (滴定管读取) 四位有效数字

无机化学第4章酸碱反应.ppt

无机化学第4章酸碱反应.ppt

H3O参 考水H平是H2什O么 ?H OH
[H

]

[H
2CO
3
]

[OH

]

[CO
2 3
]
Na2CO3水溶液参考水平HFra bibliotekO 3
H
CO
2 3
H
2CO
3
2H
CO
2 3
H3O H H2O H OH
[H

]

[HCO
2019年10月12 日10时46分
2、活度: 在研究强电解质溶液时引入一个叫做有效
浓度的概念。有效浓度又叫做活度。 活度──单位体积电解质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 某种离子的摩尔数。通常用a表示。
a=γC 式中γ为活度系数,C为离子浓度。一般来 说离子浓度越大,γ 的值越小。
思考题: 请考虑提高离子浓度 C ,活度a 是增大还是减小?
• 一般来说:共轭酸越强,它的共轭碱就越 弱;共轭碱越强,它的共轭酸就越弱。
• 如:H2O =H++OH-
• 水为最弱的酸,它的共轭碱是最强的碱。 • 同一个共轭酸碱对中,共轭酸的Ka与共轭 碱的Kb的乘积等于水的离子积常数。 即:
Ka×Kb = 10-14
2019年10月12 日10时46分
3. 酸碱反应的实质
HAc
而且,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强其碱性也越强。
2019年10月12 日10时46分
(3)两性物质──即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 子的物质。 例如:H2O, HCO3-,H2PO4-等等。
由此一来,酸碱的定义范围更大了。而 且,没有了盐的名称和定义。
2019年10月12 日10时46分

无机化学 酸碱平衡 ppt

无机化学  酸碱平衡 ppt
电离平衡当然是有水分子参加的,但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几乎 不变,一般合并在常数中。P654附录三列出了常见酸碱的电离常 数。
电离度a:电解质电离达到平衡时,其离解的百分 数。即 [发生电离的浓度]/[物质的起始浓度]×100%
-
5
2.电离常数与电离度的关系: 对一元弱酸、弱碱而言,设其原始浓度为c
HA == H+ + A平衡时 c(1-a) ca ca
即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H = -lg[H+] pOH= -lg[OH-]
pH = -lg(cH+ /c0)
可见溶液中, pH + pOH = 14
*pH< 7, 溶液酸性、=7,中性、>7,碱性
pH越小酸度越大(高),越大,酸度越低
pH变化一个单位,氢或氢氧根离子变化10倍
采用pH时,其范围多在0~14间,其余用摩尔浓度。
电荷平衡CBE(charge balance equation):溶液中正负离子 电荷总数相等.
对一元弱酸(碱)HA(总浓度c)
有 c = [HA] + [A-]
及 [H+] = [OH-] +a[HA] + Kw)1/2
当cK>>Kw时,忽略水的电离, [H+] = (Ka(c – [H+])1/2
B 无同离子效应时,[ S2- ]= K2
-
9
例:计算0.10M H3PO4溶液中的[H+]、[H3PO4]、[H2PO4-]、
[HPO42-]和[PO43-]。(Ka1=7.6×10-3, Ka2=6.3×10-8, Ka3=4.35×10-13 )
0.024; 0.076; 0.024; 6.3×10-8; 1.1×10-18.

《无机化学酸碱平衡》PPT课件

《无机化学酸碱平衡》PPT课件

对于HA- — A2- ,也可推出:
K a θ 2(H 2 A ) K b θ 1 (A 2 -)K w θ
11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总目录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六章 酸碱平衡
例:计算Na2CO3的 K
θ b
1

K
θ b2

解: Na2CO3为二元碱,其共轭酸碱对分别为
CO32- ~ HCO3-
HCO3- ~ H2CO3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六章 酸碱平衡
6.1 酸碱质子理论 6.2 酸碱平衡的移动 6.3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6.4 缓冲溶液
上一页
下一页
1 本章目录 总目录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六章 酸碱平衡
6.1 酸碱质子理论
复习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的定义?
6.1.1 酸碱质子理论:
定义:凡是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
轭碱愈弱,K
θ 愈小。反之亦然。
b
9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总目录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六章 酸碱平衡
例:NH3 ~ NH4+
NH3 + H2O = NH4+ + OH-
已知NH3的 K
θ b
为1.78×10-5,则NH4+的K
θ 为:
a
K a θ ,N H + 4 K K b θ,N w θH 3 1 1..7 08 1 1 0 0 1 4 55.61010
温度愈高,K
θ w
愈大。在任何水溶液中也有这
种关系: Kw θ[H+]r[OH-]r
7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总目录

无机化学 051酸碱平衡ppt课件

无机化学 051酸碱平衡ppt课件

非酸非碱物质
11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Lewis 酸碱理论 凡能给出电子对的都是碱。
凡能接受电子对的都是酸。
Logo
路易斯酸碱理论中酸的范围扩大了,相应酸 碱反应不再仅局限在只存在质子转移的反应
12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Logo
酸碱反应的实质:
形成配位键的反应;碱提供电子对,酸以空轨 道接受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碱: 越容易接受质子,则碱越强,其对应的酸越弱
共轭酸碱对中酸碱的强度是相互制约的
7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酸碱的强弱
Logo
与酸碱本性有关
HCl 和 H2CO3
与溶剂有关
HAc 在水中表现为弱酸 在液氨中表现为强酸
HNO3 H2O中 HAc中
强酸 弱酸
纯H2SO4中 碱
8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在水分子间发生质子传递反应
H+
Logo
H2O + H2O 酸1 碱2
H3O+ +OH酸2 碱1
水的质子自递 平衡常数,也 称水的离子积
Kw = [H3O+]·[OH-] = [H+]·[OH-] 是温度函数
常温下为1×10-14
适用于所有稀水溶液
15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水解平衡
酸碱反应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5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酸碱反应进行的方向
H + H A c +H 2O
Logo H 3O + + A c-
相对较强的酸和相对较强的碱反应生 成相对较弱的碱和相对较弱的酸

无机与分析化学 第一篇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五章 酸碱平衡

无机与分析化学 第一篇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五章 酸碱平衡

5.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酸:凡是能释放出质子(H+)的任何 分子或离子。
(质子的给予体) 碱: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 或离子。 (质子的接受体)

HAc
H
2
PO
4
HPO
24
NH
+ 4
[CH 3 NH 3 ]+
[Fe(H 2O) 6] 3+
[Fe(OH)(H 2O) 5 ]2+
H+ +碱
y=Ka2=4.71- 011
c ( C 3 2 - ) O = K am 2 L - 1 o = 4 .7 l 1 - 1m 0 1L - 1 ol
OH-来自H2O的解离平衡:
H 2 O + H (2 O l)(H l3 O ) + (a+ q O - )(H a
c e/q(m L - 1 ) ol
{ } p= H - lc g (H 3 O + )= 4 .19
结论:
① 多元弱酸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一般
K 1K 2K 3。溶液中的 H+主要
来自于弱酸的第一步解离,计算 c(H+)或 pH 时可只考虑第一步解离。
② 对于二元弱酸 ,当 K1 K2 时,
c(酸根离子) ≈
K
{ }{ } K a(H 12 C 3 )= O c (H { 3 O c (+ H )2 C c (H 3 )} O - 3C )= 4 .2 O 1- 70
第 H 二 - 3 (C a + H 步 2 O q O )( H : 3 O l+ ( )a + C q 3 2 - (O ) a

无机化学第6章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精品PPT课件

无机化学第6章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 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
6.1 酸碱理论 6.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6.3 缓冲溶液
无机化学
酸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酸碱反应是生物 化学、地质学以及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且 很重要的一类反应。
◆ 人的血液pH要保持在7.35~7.45之间;
◆ 胃中消化液的主要成分是稀HCl;
◆ 土壤和水的酸碱性对某些动植物的生长有重 大影响;
无机化学
6.1 酸碱理论
酸 ⇌ H+ + 碱
酸碱半反 应
HAc ⇌ H+ + Ac-
H2PO4- ⇌ H+ + HPO42HPO42- ⇌ H+ + PO43-
NH4+ ⇌ H+ + NH3 [CH3NH3]+ ⇌ H+ + CH3 NH2 [Fe(H2O)6]3+ ⇌ H+ + [Fe(OH)(H2O)5]2+ [Fe(OH)(H2O)5]2+ ⇌ H+ + [Fe(OH)2(H2O)4]+
KӨw = c(H+) c(OH-)
无机化学
6.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2) 溶液的pH
pH = -lgc(H3O+) pOH = -lgc(OH-) 298K的纯水中: KӨw = c(H+) c(OH-) = 1.0×10-14 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 pKӨw = pH +pOH = 14.00
其局限性在于质子酸不能包括一些不交换质 子而又具有酸性的物质,也不能解释没有质子传 递的酸碱反应。
无机化学
6.1 酸碱理论
6.1.3 酸碱电子理论 (1) 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