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限时训练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 新经济政策教程讲义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 新经济政策教程讲义

第十四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8讲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知识框架即时巩固的入场劵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复习建议:1.学习苏联的经济建设的历程中汲取其经验与教训,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适合本国国情;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是易错易混点,在记忆时要注意区分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1)十月革命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①________年,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内容(1)农业:实行②______________(核心)(2)工业:大中小型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3)商业:取消了自由贸易(4)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特点兼有“③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的特色【点题训练1】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

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A.主张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C.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考点二新经济政策【点题训练2】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要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相同点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同点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以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实物配给制和劳动义务制固定粮食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特点行政命令式发展经济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作用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高考历史复习第28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1949~1978年)

高考历史复习第28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1949~1978年)

12
目录
知识梳理 模块链接 图解识记
易错易混
6.“大跃进”给我们最主要的教训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错误。“大跃进”最主要的特征是高指标、浮夸风,其主要教训是要遵循客观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最主要的教训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7.1960年的“八字方针”从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错误。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时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之间 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8.“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回事。 错误。“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化大革命”时期也取 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不是“文化大革命” 的成就。
全国文综ⅡT31 江苏单科T13海
南单科T24
海单科T29北京 文综T19广东文 综T16海南单科
T23海南单科
T24
全国文综Ⅲ
T31天津文综T9 浙江文综T19 全国文综ⅡT31
北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确定教育方向——人民教育
标志:1949年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内容: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意义: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 人民教育 。
(2)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发展
背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内容: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人教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人教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1.(2017·北京文综)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下表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西学东渐”。

表格中所列谜语涉及社会生活、军事、经济、科学、制度等多方面,这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故选A项。

表格中的“立宪”属于制度层面,排除B项;猜谜语本身就属于中国的古典文化,排除C项;仅从谜语中出现的西方词汇不能得出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A2.(2017·天津文综)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思想的变化。

材料中“寻求经世之道”反映了人们关注社会现实,“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反映了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故A项正确。

B、C两项属于表面现象,均可排除。

D项表述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

答案:A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甲午战后的“诗界革命”反对长期以来诗坛的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

梁启超的这首诗反映了甲午战后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应选C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单元整合课件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单元整合课件

(2)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 (3)三大特征: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不断促 进中国人思想的解放;内容上,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 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与科学;救亡图存是主题。 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
单元整合(十四)
主线一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 1.19 世纪 40—90 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 运动和辛亥革命。 (2)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 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 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总结提升]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 (1)两个阶级 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主张“中体西 用”,开展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激 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十月革命后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主线二 中国共产党树立起来的理论旗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先后树立起五面理论旗帜
革命史观 革命史观也称作阶级斗争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 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革命 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 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 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 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 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4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理论成果专题整合提升课课件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4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理论成果专题整合提升课课件人民版

重大思
想理论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地位
纲领,使中
国人民醒 过来
指导革命和 指导改革开 新时期的指 建设,使中 放,使中国 导思想,引 国人民站起 人民富起来 领中国人民 迈向小康社 来 会
2.(2015· 长春高三调研)延安 13 年与改革开放 30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 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 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D )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第二种,走俄国人的路。1918 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 心论”来夺取政权。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 城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 向低潮。1927 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 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事实证 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解析: A、B、C 三项表述都过于片面,故均排除;毛泽东思 想成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是对时代的宏观 概括,较为全面,故 D 项正确。
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欧洲启蒙运动 所处时代 处于世界资本主义 中国新文化运动 发生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
开始确立时
主要是为了反对封
命接近尾声时
第三种,走自己的路。1927 年的文家市决策后,毛泽东率领 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 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 的民主革命道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单元总结 第十四单元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阶层广泛: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参 加的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 级的不同派别、无产阶级等,其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 争和探索。
2.目的明确: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 想主题就是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 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 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 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 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 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 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 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
比较类非选择题的答题模板 【典题例证】(2017·全国卷Ⅰ·T41)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 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 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
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 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 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 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 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 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 族。
二、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 运
1.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截然 相反: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 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 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 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 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一、)1.(2017·河南八校质检)“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 )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D.寄托了解决民族危机的新希望解析:材料“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说明前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中山主张的背景,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6·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有学者认为:“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

”下列最能反映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同盟会的成立B.武昌起义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国民革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民族主义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可知民族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目标的,故D项正确。

答案:D3.(2016·平顶山调研)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表明(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解析: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并关注民生,从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体现了其思想与时俱进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D4.(2016·太原模拟)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唯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 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 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一、)1.(2017·某某八校质检)“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某某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作者认为,孙某某的方案( )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D.寄托了解决民族危机的新希望解析:材料“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说明前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某某主X的背景,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6·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有学者认为:“三某某义中,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

”下列最能反映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同盟会的成立B.武昌起义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国民革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民族主义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可知民族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目标的,故D项正确。

答案:D3.(2016·某某调研)孙某某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X”;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表明( )A.孙某某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B.不断失败导致孙某某转向社会主义C.建立资产阶级某某国只是权宜之计D.孙某某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解析:材料反映出孙某某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并关注民生,从而建立资产阶级某某某某国,体现了其思想与时俱进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D4.(2016·某某模拟)民国初年,孙某某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唯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单元总结提升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单元总结提升课件新人教版

解放思 什么是社会主 指导改革开
想、实事 义、怎样建设 放,使中国人
求是
社会主义 民富起来
“三 个代 表” 重要 思想
中共十六 大
指导现代化
实事求 建设什么样的
建设,引领中
是、与时 党、怎样建设
国迈向小康
俱进

社会
[针对训练]2.(2017·山东烟台模拟)中共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 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飞 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二次飞跃找到 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纵横归纳 学科素能 单元检测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概览】
一、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 1.第一种: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 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 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 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 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 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 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 《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 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1.(2016·南昌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建议中国人应该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商业、航运业、金融业。

还刻意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以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

这表明魏源(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B.主张进行变法维新C.倡导“开眼看世界”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解析: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其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A 项错误;19世纪晚期先进的中国人才提出进行变法维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倡导开眼看世界,故C项正确;全面学习西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7·黄冈质检)1896年,李鸿章在英国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

这表明李鸿章( )A.确立了亲美远英的外交路线B.政治上倾向于欧美的代议制C.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D.向西方学习扩大到制度层面解析:李鸿章对英国议会辩论表示不屑,而对外国资本到中国投资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明显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C3.(2016·广元统考)观察如图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作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持肯定态度B.该漫画作者对清末“新政”持肯定态度C.该漫画作者对“中体西用”持否定态度D.该漫画作者对“君主立宪”持否定态度解析:图中嫁接西方先进技术确实是“师夷长技”,但无法体现出“以制夷”,故A 项错误;图中大树的根是小农经济,树干是东方封建制度,枝是西方先进技术,符合“中体西用”思想,从“嫁接”和结果可知作者认为嫁接不成功,故B项错误,C项正确;大树树根和树干表明是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单元总结提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单元总结提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 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2.第二种:走俄国人的路。1918 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 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 论”来夺取政权。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城市组 织、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1927 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 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 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单元总结提升
一大主题: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两 大阶段: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及理论成果;现代中国重大理论 成果;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四大理论成 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一、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 1.第一种: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 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 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平均地权”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是孙中山解决中国土 地问题的方针。“节制资本”目的是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 民生。 (2)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系列有关民生的问 题,并非倾向社会主义。
3.史学争鸣: 对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 “情绪的宣泄”。 (2)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封建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 但没有完全否定传统。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 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1.(2016·南昌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建议中国人应该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商业、航运业、金融业。

还刻意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以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

这表明魏源(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B.主张进行变法维新C.倡导“开眼看世界”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解析: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其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A 项错误;19世纪晚期先进的中国人才提出进行变法维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倡导开眼看世界,故C项正确;全面学习西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7·黄冈质检)1896年,李鸿章在英国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

这表明李鸿章( )A.确立了亲美远英的外交路线B.政治上倾向于欧美的代议制C.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D.向西方学习扩大到制度层面解析:李鸿章对英国议会辩论表示不屑,而对外国资本到中国投资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明显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C3.(2016·广元统考)观察如图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作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持肯定态度B.该漫画作者对清末“新政”持肯定态度C.该漫画作者对“中体西用”持否定态度D.该漫画作者对“君主立宪”持否定态度解析:图中嫁接西方先进技术确实是“师夷长技”,但无法体现出“以制夷”,故A 项错误;图中大树的根是小农经济,树干是东方封建制度,枝是西方先进技术,符合“中体西用”思想,从“嫁接”和结果可知作者认为嫁接不成功,故B项错误,C项正确;大树树根和树干表明是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C4.(2016·衡水模拟)冯桂芬(1809—1874)在《制洋器议》一书中指出:“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对该言论解读最合理的是( )A.认为清朝制度优于西方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不足C.认为应该全面效仿西方 D.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愤怒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材料强调中国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上情下达,名实相副,B项符合题意;A、C、D三个选项的主张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答案:B5.(2017·湖南十校调研)1897年,湖南的《湘学报》创刊,该刊更多地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对西方富国强兵的实学的兴趣,远远大于对康、梁改制说的兴趣。

这反映出( )A.湖南学界、政界视野渐开B.维新变法运动在湘遭遇挫折C.湖湘学派排斥政治近代化D.湖南已开始有人开眼看世界解析:题干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湖南人更关注西方自然科学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对西方富国强兵的实学的兴趣远大于康梁改制说,表明湖南人的视野更广阔,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A6.(2016·济宁模拟)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

”由此可知,康有为( )A.维新思想已形成体系B.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C.对皇帝软弱表示不满D.关注日深的民族危机解析:A项反映现象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所示的时间不符;商战在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对皇帝软弱表示不满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关注日深的民族危机,故D项正确。

答案:D7.(2016·北京东城区二模)1896年孙家鼐在《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称:“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排斥西学B.认识到了中学的不足C.认为西学处在中学之上D.开始认识到西学有其优越之处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以西学补之”“以西学还之”可知孙家鼐认识到中学有不足的地方,需要西学弥补,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不能以西学凌驾于中学”表明中学在西学之上,C项错误;D项在题干材料中并未提及。

答案:B8.(2016·河南中原名校联盟摸底考试)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

这是因为此书( ) 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B.动摇了顽固势力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新学伪经考》动摇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也就动摇了顽固势力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因此遭到他们的攻击,故B项正确。

答案:B9.(2016·泰州模拟)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

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

”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 )A.语言发展的规律性B.传统文化的传承性C.中华文明的完整性D.中西文化的关联性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知,林纾强调欧洲文艺复兴也没有将他们的“古文”拉丁文废除,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优秀文学作品都是以古代汉语为载体,不能废除古代汉语文言文,也就是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性,故B项正确。

答案:B10.(2016·黄冈检测)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

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

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祥林嫂遭到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学革命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痛斥封建礼教,并不是彻底否定传统道德,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是表达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没有体现“怒其不争”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A11.(2016·怀化模拟)1919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由此可见( )A.戴季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戴季陶思想发生改变解析: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戴季陶只是“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故A项错误;以俄为师是当时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追求,并非所有的知识分子的追求,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成为主流思想,对国民党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时间为1924年国民党一大,与材料所提及的时间不吻合,故D项错误。

答案:C12.(2016·湖南模拟)“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

……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

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

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解析:根据材料“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可知,作者对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忽视传统文化的质疑,因此体现出从中国的传统中汲取优秀成分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张,故D项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6·临沂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传统,足以影响士大夫对外之基本态度。

其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其二是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历代积累的经验,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

材料二中国人对于中国所处地位“变局”的发现,在19世纪后半期成为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议论中的一项重要前提。

这些人的共同认识,以为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在中国历史上将产生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材料三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

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形成的原因。

(6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是什么?(12分)(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14分)解析: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中“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再结合所学知识和“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加以归纳概括。

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中后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出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归纳西方冲击的表现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进行分析可知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第二小问结合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行归纳即可。

答案:(1)原因:中国中心的优越感;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原因: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全面危机。

表现:政治,领土和主权大量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

文化,西方思想不断传入,冲击传统价值观念。

(3)动力: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

深入: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

14.(2016·德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