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梳理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整理《为学》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西部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译: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3、子何恃而往?译:你凭什么去呢?4、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译: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富有的和尚。
《橘逾淮为枳》1、齐人固善盗乎?译: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2、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4、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啊。
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变得善于偷盗吧!6、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伤仲永》1、稍稍宾客其父。
译:(同乡人)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那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周处》1、为乡里所患。
译:(他)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2、古人贵朝闻夕死。
译:古人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的精神最为)珍贵。
3、并皆暴犯于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译:(二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4、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5、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译:(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也被世情当作了一大祸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上海中考古文整理
张潮(编 辑) 清代 魏学洢
童“泯然众 人”的惋惜 之情
人是可以转 变的,只要 痛下决心, 浪子也可以 回头,并成 为一个有用 的人 自己被贬后 无法排遣的 忧伤凄苦
卖油翁:朴 实、沉稳。 陈尧咨:自 矜、傲慢。 熟能生巧, 实践出真 知。
通过介绍核 舟的形状、 构造以及舟 上的人和物
/
山水游记 《永州八
记》
/
/
口技 愚公移山
陋室铭
明代
《虞初新 林嗣环
志》
字铁崖
清代
《列子·汤 问》
列子 战国 道家学派代 表人物
《全唐 文》
刘禹锡 唐代 文学家,哲 学家
等,表现了 雕刻者的精 巧技艺和巧 妙构思,反 映出我国古 代民间工艺 的高超成 就。
《秋声诗自 序》的一部
分
带有神话色 彩的寓言故
事 记叙一个年 近九十的老 人带领子孙 挖山不止, 最后被感动 的天帝命山 神把山背走
的故事
托物言志 铭,古代刻 在器物上用 来警戒自己 或称述功德 的文字,后 来发展成为 一种文体
爱莲说
王顾左右而 言他
公输 曹刿论战
《周元公 集》
《孟子》
《墨子》 《左传》
主旨&感情 其他
人贵立志, 事在人为, 勉励人们立 志求学,努 力上进
原题《为学 一首示子 侄》
本文强调了 战争中“人 和”的作 用,提出 了“天时不 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 和”的观 点,主 张“施仁 政,得民 心”
《孟子》是 孟子和他的 弟子所著
楚王从洋洋 自得到尴尬
/
自嘲的表现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整理归纳(30篇)正规版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整理归纳(30篇)(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六上1.《为学》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2.《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著。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4.《伤仲永》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
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上海中考古诗文整理
古诗文整理一、课内文言文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第一段列举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论证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经受艰苦磨练的必要性,说明认出困境能激发斗志,国务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黔之驴》唐柳宗元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有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
3、《狼》清蒲松龄揭示了狼的贪婪、凶残、狡猾,赞扬了屠夫的勇敢。
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孔孟论学》孔子名丘《论语》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第一则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第三则表明了要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钱的人请教;第四则劝人自强不息。
第一则: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第二则: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5、《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清,文学家、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板桥家书》这封家书是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
第一段表明作者态度;第二段作者引用事实论据,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强调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谛的道理;第三段作者论证了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黄生借书说》袁枚,清,字子才,号简斋《小仓山房文集》运用对比进行议论和抒情,从而证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7、桃花源记晋陶渊明1.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向往者和平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平与与世无争的意境,和黑暗社会的鲜明对比,3.陶渊明用《桃花源记》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
上海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知识点汇总
【基本常识】
北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五年:生长。
书具:用具。
忽啼求之:索要。
父异焉:感到奇怪。
书诗四句:写。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看。
作诗:写。
或以:有人。
不使学:让。
从先人还家:跟从。返回。
不能称:相称。
泯然众人矣:消失的样子。
并自为其名:写。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主旨及关键语段内容理解
【基本常识】
明刘基《诚意伯文集》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功臣。
善藏柑:擅长,善于。
玉质而金色:质地。
予贸得其一:得到。
吾业是:以……为职业。从事。
以食吾躯:同“饲”,供养。
独不足子所乎:满足。
干城之具:用具。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译】
将衒外以惑愚瞽也。
【译】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自云:说。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具言所闻:详细。
延至其家:请。
不足为外人道:值得。
得其船:得到。
便扶向路:沿着。从前。
及郡下:到了。
诣太守:拜访。到……去见。
寻病终:不久。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译】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译】
予默然无以应。
【译】
【主旨与内容】
本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引发议论,无情的揭露了元末统治者的腐败弊政,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
上海初一、初二中考范围内文言文梳理
初一、初二中考范围内文言文梳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止.有剩骨止:通“只”2、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
3、苫蔽..成丘苫蔽:遮盖。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5、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企图、打算。
隧:钻洞。
7乃悟前狼假寐..假寐:假装睡觉。
8、意.暇甚意:神情。
9、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10、止.增笑耳.止:通“只”。
耳:罢了。
二、译句1、投以骨。
1、把骨头投向(狼)。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1、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是议论。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归纳篇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归纳篇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六上1.《为学》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2.《天时不如地利》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着。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4.《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
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原创]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1、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①《陋室铭》选自《全唐文》2、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3、晏婴—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字平仲;善于辞令①《橘逾淮为枳》选自《晏子春秋》4、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①《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②《答司马谏议书》选自《临川先生文集》5、刘义庆—南朝文学家,字季伯①《周处》选自《世说新语》(编撰)6、孟轲—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字子舆;被誉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儒家学派)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儒家学说之经典——仁政※②《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③《孔孟论学》后两则选自《孟子》7、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①《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②《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8、魏学洢—明朝散文作家,字子敬①《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编辑)※二、三段9、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①《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②《小石潭记》(《永州八记》之一)选自《柳河东集》※③《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第四段10、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①《黠鼠赋》选自《东坡全集》②《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11、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①《狼》选自《聊斋志异》—短篇文言小说集※12、墨翟—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①《公输》选自《墨子》—墨家学派之经典——非攻、兼爱13、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①《庄子钓于濮水》选自《庄子》—道家之经典14、左丘明—春秋时期史学家①《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我国著名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可与其相提并论(司马光,宋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第三段15、刘向—西汉史学家(编订),字子政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16、孔丘—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仲尼;儒家学说创始人,被誉为“圣人”①《孔孟论学》前四则选自《论语》—儒家学说之经典※17、郑燮—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①《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选自《板桥家书》18、袁枚—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著有诗歌评论集《随园诗话》等①《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19、刘开—清代散文家,字明东(方来),号孟涂;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①《问说》选自《孟涂文集》20、刘基—明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字伯温①《卖柑者言》选自《诚意伯文集》21、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号文正①《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22、司马迁—汉朝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①《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020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 教师版
2020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1.《为学》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
主旨:阐明难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告诉大家: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2.《天时不如地利》选自《孟子》,作者:孟子,朝代:战国。
朝代我们还学过选自这本书的文章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3.《橘逾淮为枳》作者:晏子,春秋(朝代)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晏子的形象:晏子是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人,他凭着机智善变,挫败楚王诡计,维护了祖国尊严。
4.《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伤”意思是:为...感到哀伤。
主旨: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周处,晋朝义兴人。
主旨: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
他的多篇山水游记合称为《永州八记》,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寓言是《黔之驴》。
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借山水解脱而又最终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7.《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还学过他的文章《醉翁亭记》。
主旨: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8.《核舟记》作者:魏学洢,明朝(朝代)嘉善人,选自清朝(朝代)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
9.《口技》作者:林嗣环,清朝(朝代)人,选自清朝(朝代)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
10.《愚公移山》选自《列子》,作者:列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1.《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12.《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
主旨: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13.《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本文纪录的是我国战国(朝代)儒家学派大师孟子(人名)的言行,有“亚圣”之称,在教材中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天时不如地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上海中考文言文整理
河东集
学家
蛇者
说宗元
厚
初
》
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入。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
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30篇
20XX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30篇及文言文中的成语20XX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六上1.《为学》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2.《天时不如地利》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著。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4.《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
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沪教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
沪教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中心思想:全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文体知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一种文体.写作特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宋哲学家ﻭ中心思想: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文体知识:说,一种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道理,表明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ﻭ写作特点:托物言志,以莲喻人ﻭ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治家ﻭ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善于辞令的才能和热爱祖国、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比喻说理,类比说理4、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号半山治家、文学家ﻭ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反面的事例来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ﻭ写作特点:对比,反面事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ﻭ5、周处《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北朝文学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周处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犯了错误的人,只要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对有用的人。
文体知识:志人ﻭ写作特点:对比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战国思想家、治家亚圣中心思想: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体知识:古代散文ﻭ写作特点: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正面论证,反面论证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7、卖油翁《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宋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文学家、古文运动领袖。
上海中考文言文原文整理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一、《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六下背诵篇目)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六下)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三、《伤仲永》宋·王安石(七上)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四、《周处》《世说新语》(七上)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梳理
源记
晋
陶渊明
《陶渊明 集》
课文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 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 的憧憬。
豁然开朗、无人 问津、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14、周处
南北 朝
刘义庆
《世说新
语》
周处的为人先是“凶强侠气”、 “危害乡里”,到后来勇于 改过、痛改前非,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 只要痛下决心, 浪子也可以回头。
民疾苦的冋情。通过对比揭示了 “赋敛毒于蛇”这一中心。
19、岳阳
楼记
宋
范仲淹
《范文正 公集》
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和生活态度。
谥号:文止。
20、卖油
习习
宋
欧阳修
《欧阳文 忠公文
集》
本文详写老翁酌油而略写陈尧咨射箭,形象说明了“熟能生
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欧阳修,字永叔, 自号醉翁,谥号 是文忠
《孟子》是儒家 经典之一孟子是 战国时期儒家的 代表人物,有亚 圣之称,与孔子 合称为“孔 孟”。(一曝十 寒、专心致志)
7、孔孟论 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 批判怀疑精神
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8、王顾左 右而言他
从作者三个角度设问中,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设问,敢于
批评时政的人。使齐宣王认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人民 应负的责任的故事,赞颂了孟子的机智和勇敢,反映了他心 怀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
从文中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的人。
齐威王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1) 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2)齐威王善于 采纳群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朝
代作者
出处
主旨备注
1、橘逾淮
为枳春秋晏子
《晏子春
秋》
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
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作者在论辩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
用意: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环境
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
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对楚国的讽刺,晏子凭着机智
善辩维护了个人和国家的尊严。
环境能改变人
文中晏子是一个
爱国、机智、善
于辞令的人。
楚王是一个平庸
愚昧的人。
2、孔孟论
学春秋孔子《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学习思考紧密结合,要虚心请教、自强不息
成语:不耻下问、
功亏一篑
3、曹刿论
战春秋左丘明《左传》
本文写了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阐明了取信于民及善于掌握
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中花大量笔墨写鲁庄公的“鄙”目的是与曹刿形成鲜明
的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谋”。
曹刿深谋远虑取信于民善于
把握战机
《左传》是我国
一部有名的编年
体史书一鼓作气
4、愚公移山战国列御寇
《列
子·汤问》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
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
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5、公输战国墨子《墨子》课文记载了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
现出他的艰苦实践的精神和反对不以战争的“非攻”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
6、生于忧
患死于安
乐
战国孟子《孟子》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的
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经过许多磨炼,其目的,用
作者的话就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本文的论点: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是儒家
经典之一孟子是
战国时期儒家的
代表人物,有亚
圣之称,与孔子
合称为“孔
孟”。
(一曝十
寒、专心致志)
7、孔孟论
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8、王顾左右而言他从作者三个角度设问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的人。
使齐宣王认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的故事,赞颂了孟子的机智和勇敢,反映了他心
怀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
启示:我们在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批评比直接批评要有效得多。
9、天时不如地利强调战争中人和的作用,列举了“围而不胜”、“守而不胜”两个实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最后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教育统治者要实施“仁政”。
10、陈涉
世家汉司马迁《史记》
本文生动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原因和过程,说明了秦末农民起
义是秦王朝暴虐统治的必然结果,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
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
势。
胸怀大志、卓越的政治远见和组织才能
《史记》是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鸿鹄之志披坚
执锐
11、邹忌
讽齐王纳
谏汉刘向
《战国
策》
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
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贤
臣形象和齐威王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明君形象。
从文中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的人。
齐威王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1)
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2)齐威王善于
采纳群言
自知之明
12、出师
表诸葛
亮
三国
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也表达
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13、桃花
源记晋陶渊明
《陶渊明
集》
课文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
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
的憧憬。
豁然开朗、无人
问津、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14、周处南北
朝
刘义庆
《世说新
语》
周处的为人先是“凶强侠气”、“危害乡里”,到后来勇于
改过、痛改前非,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
浪子也可以回头。
翻然醒悟、弃恶
从善
15、陋室
铭唐刘禹锡
《全唐
文》
作者借物抒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
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的高尚情操。
16、黔之
驴
唐柳宗元《柳河东
集》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驴子形体
粗大的特点。
文章旨在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
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同时启示人们要敢于向貌似强大的
敌人作斗争。
黔驴技穷黔
驴之技
17、小石
潭记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优美的环境和幽深凄凉的气氛,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忧伤凄苦的感情。
18、捕蛇
者说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通过对比揭示了“赋敛毒于蛇”这一中心。
19、岳阳
楼记宋范仲淹
《范文正
公集》
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和生活态度。
谥号:文正。
20、卖油
翁宋欧阳修《欧阳文
忠公文
集》
本文详写老翁酌油而略写陈尧咨射箭,形象说明了“熟能生
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欧阳修,字永叔,
自号醉翁,谥号
是文忠
21、醉翁全文以“乐”字贯穿,表现了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亭记
22、爱莲
说宋周敦颐
《周元公
集》
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
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
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追名逐利的世
态的鄙弃和厌恶。
“说”这种文体
的特点是可以说
明事物,也可以
发表议论或记叙
事物。
23、伤仲
永宋王安石
《临川先
生文集》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间才能逐渐衰退的过程,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由是“不使学”。
方仲永最终“泯然众
人”作者因此产生惋惜的情感,并告诫人们:必须重视后天
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王安石积极推进
北宋古文运动运
动,与苏轼等并
称为“唐宋八大
家”。
24、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
《东坡志
林》
本文描写了承天寺夜游的月色美景,抒发了压抑、无奈的苦
闷心情。
25、核舟
记明魏学洢
《虞初新
志》
本文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
工艺的高超成就。
26、狼清蒲松龄《聊斋志
异》
文中揭示了狼的本性是贪婪、凶残。
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聊斋志异》,
是一部短篇文言
小说集。
27、潍县
署中寄舍弟墨第一
书清郑燮
《板桥家
书》
文中作者以孔子、苏轼等人为论据,提出过目成诵“最是不
济事”的观点,论述了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
谛,“破烂厨柜”为喻,阐述了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
华,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选择精华、深入研究的正确
态度。
郑燮为“扬州八
怪”之一智者千
虑必有一失
28、黄生借书说清袁枚
《小仓山
房文集》
本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
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汗牛塞屋束之
高阁
29、登泰
山记清姚鼐
《惜抱轩
诗文集》
记叙了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
山观日出的经过,描绘了在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
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0、口技清林嗣环《虞初新
志》
课文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展现了我国口技艺术的魅力,赞扬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