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物理期末试题-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考生须知: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 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C.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斥力总是小于引力D.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2. 一束单色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长一定变长B. 频率一定变小C. 传播速度一定变小D. 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3.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000匝,副线圈匝数n2=200匝,原线圈所接交流电源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311sin100πtV,副线圈所接电阻R=88Ω,电流表、电压表对电路影响可忽略不计。
则A. A1的示数约为0.10AB. V1的示数约为311 VC. V2的示数约为62.2VD. A2的示数约为0.75A4.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周期T=2.0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列波的波速v=2.0 m/sB. 在t=0时,x=0.5m处的质点速度为零C. 经过2.0s,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0.8mD. 在t=0.3s时,x=0.5m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5.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着一根长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b、c、d是以直导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在这四点中A. a点磁感应强度最大B. b点磁感应强度最大C. a、b两点磁感应强度相同D. c、d两点磁感应强度相同6. 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像的实验装置,此装置可视为摆长为L的单摆,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甲所示的结果。
若用手拉木板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v。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会考模拟物理试题(WORD版)

图1 x 0x 1图2v/(m s -1)t/s10 20 30 40 50102014年东城区(南片)高中会考模拟练习 2013.12高二物 理 试 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7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18个小题(共54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8个小题(共46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可以使用2B 铅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4分)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电压B .路程C .动能D .加速度2.在物理学史上,首次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 .焦耳 B .牛顿 C .欧姆 D .爱因斯坦3.同学们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能反映正确探究结果的是A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B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C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正比D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反比4.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则质点 A .在0 ~ 10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 ~ 10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在10 ~ 40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在10 ~ 40 s 内保持静止5.F 1、F 2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共点力,其中F 1 = 4 N 、F 2 = 3 N .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为A .2 NB .3 NC .5 ND .15 N6.如图3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D.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7.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 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 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A .5 mB .10 mC .15 mD .20 m8.下列所述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B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C .石块自由下落的过程D .子弹射穿钢板的过程9.足球的质量为m ,当它的速度为υ时,动能为A .mυ2B .221υm C .mυ D .υm 2110.面积为S 的矩形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 ( )A .0B .SB C .B S D .BS11.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A .2倍B .4倍C . 6倍D .8倍12.如图4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0.5 T ,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L = 0.1 m ,导线中电流I = 2 A .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 为A .0.1 NB .0.2 NC .0.3 ND .0. 4 N13.一个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约为额定功率 1500 W 额定频率 50 Hz 额定电压220 V容量1.6 LA .2.1 AB .3.2 AC .4.1 AD .6.8 A图4 BI图3v图6SE Rr请考生注意:在下面14、15两题中,每题有①、②两个小题。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统一测试物理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二年级期末一致测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题3 分,共 36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一样的惯性系中,()A. 真空中光速不变B. 时间间隔拥有相对性C. 物体的质量不变D. 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2. 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经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在类比过程中, 既要找出共同之处, 又要抓住不一样之处。
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 总结出以下内容,此中不正确 的是 ( )...A. 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B.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 机械波的流传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流传D. 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3. 以以下图,表示的是产活力械波的波源 O 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况,图中的若干个 圆环表示同一时辰的波峰分布。
为了使静止的频率传感器能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最低,则应该把传感器放在()A.A 点B.B 点C.C 点D.D 点4. 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花纹,这是光的()A. 反射现象B. 折射现象C. 干涉现象D. 偏振现象5. 以以下图,一玻璃砖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MN 为截面的直径, Q 是 MN 上的一点,且与 M 点的距离 RQM( R 为半圆形截面的半径) 。
一束与玻璃砖横截面平行的白光由Q2点沿垂直于 MN 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从玻璃砖的圆弧面射出后,在光屏 P 上获取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
假如保持入射光辉和光屏的地址不变,而使玻璃砖沿 MN 向上或向下挪动,挪动的距离小于R,则( )2A. 向下挪动时,屏上红光最初消逝B. 向下挪动时,屏上紫光最初消逝C.向上挪动时,屏上红光最初消逝D.向上挪动时,屏上紫光最初消逝6.以以下图的金属圆环放在匀强磁场中,把它从磁场中匀速拉出来,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向左拉出和向右拉出,环中感觉电流方向相反B.无论从什么方向拉出,环中的感觉电流方向总是顺时针C.无论从什么方向拉出,环中的感觉电流方向总是逆时针D.在此过程中感觉电流大小不变7.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表示图以以下图,发电机经过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向用户供电。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2014.7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A 卷(物理3-2、3-3、3-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 B .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C .恒定的电场一定能产生恒定的磁场 D .恒定的磁场一定能产生恒定的电场2.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性能也各不相同。
空调机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后,会自动停止工作,空调机内实现这一功能的传感器是A .力传感器B .光传感器C .温度传感器D .声传感器3.下图是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的光路图,O 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4.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 位于通电长直导线附近,线圈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线圈的ad 、bc 边与导线平行。
下面的操作不.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使线圈水平向左平移 B .使线圈水平向右平移 C .使线圈竖直向下平移 D .使线圈以bc 边为轴转动B CA5.王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
他追踪一个小颗粒的运动,每隔一定时间把小颗粒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如图所示的小颗粒运动的位置连线。
根据这个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折线为小颗粒运动的轨迹B .小颗粒沿着笔直的折线运动,说明水分子在短时间内的运动是规则的C .小颗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说明小颗粒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D .小颗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说明水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6.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该分子的内能B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C .当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时,其内能也一定发生变化D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7.如图所示为一个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小球在MN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小球经过O 点时速度为零B .小球经过M 点与N 点时有相同的加速度C .小球从M 点向O 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D .小球从O 点向N 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8.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子上挂着四个摆,其中a 、c 摆长相等。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2次理综适应练习物理能力测试(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2次理综适应练习物理能力测试(含答案)2014.3本试卷共16页,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 代表质子的是 A.X Xe I 1315413153+→ B.X O He N 17842147+→+C. X He H H 423121+→+ D.X Th U 2349023892+→14.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使其发射出光电子。
为了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B .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C .换用频率更高的入射光照射锌板D .换用波长更长的入射光照射锌板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气体,气体的压强会变大。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A .密集程度增加B .密集程度减小C .平均动能增大D .平均动能减小16.木星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卫星绕木星的公转,均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并且已经观测到木星和卫星的公转周期。
要求得木星的质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 .太阳的质量 B .卫星的质量C .木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D .卫星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17.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y =0.1sin t π5.2,位移y 的单位为m ,时间t 的单位为s 。
则A. 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B. 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C. 在t = 0.2s 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D. 在任意0.2s 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18.如右图所示,正电荷Q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 的金属球面上,沿EA .B . 0ϕC .D .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和ϕ表示。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联考高三理科综合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联考试卷高三理科综合本试卷共21 页,300分,考试用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转运RNA、抗体、酶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B.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体上进行,例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C.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会因细胞分化而导致DNA有区别,但mRNA是相同的D.蓝藻与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叶绿体的有无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B.大面积烧伤易引起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主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3. 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前需对培养基、接种环、操作者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B.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C.水稻基因组文库中的每个重组DNA都含有完整的水稻基因D.为统计某水样中活菌的数目,可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4.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有机污染物C.从废弃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D.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5.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是在染色体上C.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D .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6.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A .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B .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C .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D .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Ag 、Au 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 7Li +中含有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2︰1②在C 2H 6分子中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数之比为3︰1③常温下,11.2 L 的甲烷气体中含有的氢、碳原子数之比为4︰1④5.6 g 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的电子与参与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 +、K +、SO 42-、Cl -、HCO -3B .含有大量硝酸根离子的溶液中H +、Fe 2+、SO 42-、Cl -C .常温下,c(H +)/c(OH -) = 1×10-10的溶液中NH 4+、K +、Ca 2+、Cl -D. 常温下pH=1的溶液中:MnO 4-、NO 3-、SO 42-、Na +、Fe 3+9.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Ca 2+ + 2ClO -+ H 2O + SO 2=CaSO 3↓+ 2HClO B .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pH 下降:2H 2SO 3+O 2=2H 2SO 4C .纯碱液可以清洗油污的原因:CO 32¯+H 2O HCO 3¯+OH¯D .向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浓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Cr 2O 72—+H 22CrO 42—+2H +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B.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C.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l-和SO42-,选用试剂及顺序是过量Ba(NO3)2溶液、AgNO3溶液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12.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5的NH4Cl溶液或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9mol/LB.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C.同体积同pH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稀释相同倍数,氨水的pH较大D.0.1 mol/L Na2CO3溶液和0.1 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c(CO32-)+c(SO42-)+c(HCO3-)+c(OH-)13.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B.玻尔理论不仅能解释氢的原子光谱,也能解释氦的原子光谱C.热核反应的燃料是氢的同位素,裂变反应的燃料是铀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15.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东城南2014高二期末下(理)

东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理科)(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在复平面内,复数112i-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已知32()21f x ax x =++,若(1)4f '-=,则a = A.23B.14C.83D.123. 二项式61(2)x x-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 -160B. -180C. 160D. 1804.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1234,,,a a a a 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时,假设正确的是 A. 假设1234,,,a a a a 都大于25 B. 假设1234,,,a a a a 都小于或等于25C. 假设1234,,,a a a a 至多有一个数大于25D. 假设1234,,,a a a a 至少有两个数大于25 5. 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不同的分法种数为 A. 6B. 12C. 60D. 906. 如图,M ,N 分别是四面体OABC 的边OA ,BC 的中点,E 是MN 的三等分点,且13NE NM =,用向量,,OA OB OC 表示OE 为A. 16OE OA OB OC =++B. 111333OE OA OB OC =++ C. 111663OE OA OB OC =++ D. 111633OE OA OB OC =++ 7.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13(21),n n n n n n n N +++=⨯⨯⨯⨯-∈”时,从“n k =”变到“1n k =+”时,左边应增乘的因式是A. 21k +B. 2(21)k +C. 1k +D. 2(1)k +8. 若函数3()63f x x bx b =-+在(0,1)内有极小值,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1)-∞C. (0,)+∞D. 1(0,)2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5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 二物 理(测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选对得3分,错选该小题不得分。
) 1.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只要闭合电路内有磁通量,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B .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螺线管内部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C .线框不闭合时,即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也不会有感应电流D 2.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流电的瞬时电动势为e =πt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B .t =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 .t =0D .t =0.4 s 时,e 达到峰值3.如图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u =220 V ,频率f =50 Hz ,三只灯L 1、L 2、L 3的亮度相同,线圈L 无直流电阻,若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 =100 Hz ,则 A .L 1灯比原来亮,L 2灯比原来亮,L 3灯比原来亮 B .L 1灯比原来暗,L 2灯比原来亮,L 3灯比原来暗C .L 1灯比原来亮,L 2灯比原来暗,L 3灯与原来一样亮D .L 1灯比原来暗,L 2灯与原来一样亮,L 3灯与原来一样亮4.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A .振子速度逐渐减小 B .振子位移逐渐增大 C .振子所受回复力逐渐减小 D .振子加速度逐渐增大 5.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2m/s ,则 A .质点P 此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 B .P 点振幅比Q 点振幅小 C .经过△t =4s ,质点P 将向右移动8mD .这列波的周期是4s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灵敏电流表G 1和G 2的零点都在刻度盘中央,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摆;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左摆.在电路接通后再断开的瞬间,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G 1表指针向左摆,G 2表指针向右摆B .G 1表指针向右摆,G 2表指针向左摆C .G 1、G 2表的指针都向左摆D .G 1、G 2表的指针都向右摆7.如图甲所示,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其直角边长为L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边长为L 、总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 ,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 轴正方向以速度v 匀速穿过磁场区域. 取沿a →b →c →d →a 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 随bc 边的位置坐标x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a 、b 是边界范围、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a 的下端离水平地面的高度比b 高一些.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闭合正方形导线框,分别位于a 、b 的正上方,两线框的下端离地面的高度相同。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统一测试物理试卷.doc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统一测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 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 ( ) A. 真空中光速不变 B. 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C. 物体的质量不变 D. 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2. 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
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 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3. 如图所示,表示的是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 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图中的若干个圆环表示同一时刻的波峰分布。
为了使静止的频率传感器能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最低,则应该把传感器放在 (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 4. 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这是光的 ( ) A. 反射现象 B. 折射现象 C. 干涉现象 D. 偏振现象5. 如图所示,一玻璃砖的横截面为半圆形,MN 为截面的直径,Q 是MN 上的一点,且与M 点的距离2RQM(R 为半圆形截面的半径)。
一束与玻璃砖横截面平行的白光由Q 点沿垂直于MN 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从玻璃砖的圆弧面射出后,在光屏P 上得到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
如果保持入射光线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而使玻璃砖沿MN 向上或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小于2R,则 ( )A. 向下移动时,屏上红光最先消失B. 向下移动时,屏上紫光最先消失C. 向上移动时,屏上红光最先消失D. 向上移动时,屏上紫光最先消失6. 如图所示的金属圆环放在匀强磁场中,把它从磁场中匀速拉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左拉出和向右拉出,环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反B. 不管从什么方向拉出,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总是顺时针C. 不管从什么方向拉出,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总是逆时针D. 在此过程中感应电流大小不变7. 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 1和降压变压器T 2向用户供电。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北京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 三 物 理 2014.0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已知两个质点相距为r 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 。
若只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 4F B .2F C .41F D .21F 2.人站在电梯中随电梯一起运动。
下列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的是A .电梯加速上升B .电梯加速下降C .电梯匀速上升D .电梯匀速下降3.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斜面,质量为m 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A .地面对斜面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 .地面对斜面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等于(M+m )gD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小于(M+m )g 4.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b 点的电场强度B .a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C .a 点的电势一定小于b 点的电势D .a 点的电势一定等于b 点的电势5.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用的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u =311sin100πt V ,关于此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电压的最大值是311V B . 电压的有效值是311V C . 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D . 交流电的周期为100s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 0的滑片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D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mM a b7.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的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则A .这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质点a 此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小C .再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 运动到x=6m 处D .当质点P 运动到最低点时,质点b 恰好运动到平衡位置8.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影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g 54,在物体下落高度为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 54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54C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 54D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549.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车的上表面由光滑的斜面AB 和粗糙的平面BC 组成(它们在B 处由极短的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车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传感器受压力时,其示数为正值;当传感器受拉力时,其示数为负值。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1是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图像,此正弦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的有效值分别为A.5Hz,220V B.50Hz,220VC.50Hz,2202V D.5Hz,2202V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B.马路上积水表面的油膜呈现彩色图样,这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D.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3.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其中不正确...的是A.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机械波和电磁波都适用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4.非触摸式自动水龙头(自动感应水龙头)如图2,其应用的传感器是A.压力传感器B.光电式传感器C.生物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5.一束黄光从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光路如图3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介质对黄光的折射率为1.5B.此介质对黄光的折射率为2C.如果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将减小D.这束黄光从空气中进入介质后频率发生了变化图1-2s 02202-2202图2图3图66.如图4-甲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 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
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4-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4s 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右 B .t =0.8 s 时,振子在O 点和B 点之间C .t =0.6 s 和t =1.2 s 时刻,振子的速度完全相同D .t =1.5 s 到t =1.8 s 的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7.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C .内芯的折射率与外套相同,外套的材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D .光导纤维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不能弯曲8. 图6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北京四中13—1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阳光下肥皂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B .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C .光照下大头针针尖的影子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D .照相机镜头玻璃的颜色是由于光的衍射造成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都增大B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加C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气体的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冲量一定增大3.如图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 为单缝,S 1、S 2为双缝,P 为光屏。
用绿光从左边照射单缝S 时,可在光屏P 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B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C .将绿光换为红光,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D .将绿光换为紫光,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4.如图所示,一平面线圈用细杆悬于P 点,开始细杆处于水平位置,释放后它在图示的匀强磁场中运动。
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
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I 和位置II 时,顺着磁场的方向看去,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依次为( )PS 1S 2右左A .位置I 位置II 均为逆时针方向B .位置I 逆时针方向,位置II 顺时针方向C .位置I 位置II 均为顺时针方向D .位置I 顺时针方向,位置II 逆时针方向5.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g 水中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1023,则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最接近于( ) A .1年 B .1千年 C .10万年 D .1千万年6.如图所示是一种延时开关,当S 1闭合时,电磁铁F 将衔铁D 吸下,C 线路接通;当S 1断开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D 将延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则( ) A .由于A 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 的作用 B .由于B 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 的作用 C .如果断开B 线圈的电键S 2,延时作用仍很明显 D .如果断开B 线圈的电键S 2,延时作用将明显减弱 7.Rn 22286(氡222)衰变为Po 21884(钋218)的规律如图所示。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共4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在某段时间内其加速度越来越大,则在这段时间内A. 振子在做匀加速运动B. 振子正在向平衡位置运动C. 振子的速度越来越小D. 振子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气体总是能充满容器,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D. 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3.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 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D. 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4. 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则聚变过程中A.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B.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C.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D.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5.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cm/s。
某时刻该波刚好传到P点,波形如图所示。
从此时刻开始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振幅为2cm,波长为3cmB. 0.5s时质点P正处于波峰C. 1.5s时质点S开始振动,且振动方向向下D. 经过2.0s,质点P沿x轴正方向运动8cm6.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的匝数为n2,原线圈两端a、b接正弦交流电源。
已知电压表示数为220V,当负载电阻R=44Ω时,电流表示数为0.20A。
则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A. 1:5B. 5:1C. 1:10D. 10:17. 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中斜射到长方形玻璃砖上表面的同一点,进入玻璃后都可以射到玻璃砖的下表面。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测试

15.15.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得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可能的原因是:A. A.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直径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直径B. B.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C. C.把在时间把在时间t 内的n 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D. D.把在时间把在时间t 内的n 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16.16.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 ,N 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 .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 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 . ①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d=..②从图中数得X=1717))“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测量头由分划板、测量头由分划板、目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 ,双缝间距为d .①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 1.转动测量头,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 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x 2= mm = mm;;②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 ,双缝间距为d .计算波长的公式λ= = (用题目(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中给出的字母表示)③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 或或 的的方法方法.18 18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如图所示,MN MN MN、、PQ 是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d ,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角,M M 、P 间接阻值为R 的电阻.匀强磁场的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质量为m 、阻值为r 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上,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作用下,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作用下,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以速度v 匀速向上运动.匀速向上运动.已知金属棒与导轨始已知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并且保持良好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 .求:.求:(1)金属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2)通过电阻R 电流I ;(3)拉力F 的大小.的大小.19 19 图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 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OO ˝轴转动,由线圈引起的导线ae 和df 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 ˝转动的金属圈环相连接,金属圆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 形成闭合电路.图2是线圈的主视图,导线ab 和cd 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已知ab 长度为L 1,bc 长度为L 2,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只考虑单匝线圈)虑单匝线圈)(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 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 1 的表达式;的表达式;(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φ0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3所示,试写出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 2的表达式;的表达式;(3)若线圈电阻为r ,求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其它电阻均不计)不计)(2)20 20 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在轴上方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电场强度为。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中高三联考物理试卷试题无答案

东城区一般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联考试卷高三理科综合物理命题校: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14年3月13.对必定量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气体体积是指全部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强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因为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因此气体的内能必定减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玻尔理论不单能解说氢的原子光谱,也能解说氦的原子光谱C.热核反响的燃料是氢的同位素,裂变反响的燃料是铀.中子与质子联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汲取能量15.在用以下图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次的单色光a照耀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而用另一频次的单色光b照耀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A.只增添a光的强度可使逸出的电子最大初动能变大光B.在同种介质中a的流传速度小于b的流传速度K电子AGC.a光的波长必定大于b光的波长光电管D.若光从同种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VP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16.2013年6月20日,我国初次实现太空讲课,航天员王亚平在飞船舱内与地面学生及时沟通了51分钟。
设飞船舱内王亚平的质量为m,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用r表示飞船的轨道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快度,g′表示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快度,用F表示飞船舱内王亚平遇到地球的引力,则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g′=0B.g R2g C.F=mg D.F R mgr2r17.以以下图a所示,一根水平张紧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
t=0时辰O质点从均衡地点开始沿y轴方向振动,并产生沿x轴正方向流传的波,O质点振动图像以以下图b所示,当O质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辰,P质点刚开始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y y/c mvy5O P Q x O1234t/s-5图a图b.O、P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绳中全部的质点都沿x轴匀速挪动C.这列波流传的速度为D.在一个周期内,O质点经过的行程为18.某电场的电场线散布以以下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A点的场强盛于B点的场强,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B.若将一个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荷战胜电场力做功,A则该电荷必定为负电荷BC.一个负电荷处于B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处于A点的电势能D.若将一个正电荷由A点开释,该电荷将在电场中做加快度减小的加快运动19.以下图,闭合的矩形导体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方向察看,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2013东城区(南片)高二(下)期末物理

2013东城区(南片)高二(下)期末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在某段时间内其加速度越来越大,则在这段时间内()A.振子在做匀加速运动B.振子正在向平衡位置运动C.振子的速度越来越小D.振子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2.(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气体总是能充满容器,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D.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3.(3分)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都沿直线运动,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4.(3分)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则聚变过程中()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B.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C.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He5.(3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cm/s.某时刻该波刚好传到P点,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幅为2cm,波长为3cmB.0.5s时质点P正处于波峰C.1.5s时质点S开始振动,且振动方向向下D.经过2.0s,质点P沿x轴正方向运动8cm6.(3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的匝数为n2,原线圈两端a、b接正弦交流电源.已知电压表示数为220V,当负载电阻R=44Ω时,电流表示数为0.20A.则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A.1:5 B.5:1 C.1:10 D.10:17.(3分)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中斜射到长方形玻璃砖上表面的同一点,进入玻璃后都可以射到玻璃砖的下表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上表面射入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大B.从下表面射出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大C.红光和紫光都有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不从下表面射出D.红光和紫光将从下表面的不同点射出,出射光线一定平行8.(3分)分别用波长为λ和2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都发生了光电效应,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3:1.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的逸出功为()A.B.C.D.9.(3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水的折射率:在一个圆柱形容器中紧贴着器壁竖直插入一根直尺,眼睛在容器外的P处斜向下观察.容器中没有水时恰好可以看到A处.装满水时,在观察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恰好可以看到B处.他分别测出了A、B两点距水面的距离h A、h B以及容器的直径d.由此求出水的折射率为()A.B.C.D.10.(3分)如图所示,线圈两端与电阻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在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在磁铁的N极向下靠近线圈的过程中()A.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到b,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B.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C.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到b,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D.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11.(3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半圆形闭合导线框,其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导线框所在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当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纸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导线框保持图示位置不动,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为了产生同样大小的感应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率的大小应为()A.B.C.D.12.(3分)如图所示,一宽度为40cm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闭合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20cm/s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的ab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从ab边刚进入磁场时开始计时,在图中正确表示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A.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3分)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质点振动的振幅是2cmB.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HzC.t=2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且方向向下D.t=5s时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零14.(3分)我国家庭照明用的交流电压瞬时值随时间变化规律是u=220sin100πt(V),由此可知()A.该交流电的频率是100HzB.该交变电压的最大值是220VC.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时示数为220VD.该交流电可以使标有“220V 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15.(3分)一个小钢球竖直下落,落地时动量大小为0.5kg•m/s,与地面碰撞后又以等大的动量被反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引起小钢球动量变化的是地面给小钢球的弹力的冲量B.引起小钢球动量变化的是地面对小钢球弹力与其自身重力的合力的冲量C.若选向上为正方向,则小钢球受到的合冲量是﹣1N•sD.若选向上为正方向,则小钢球的动量变化是1kg•m/s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6.(4分)一位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小球直径d,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d=mm.若用L表示摆线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17.(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两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AB是斜槽,BC是水平槽,斜槽与水平槽之间平滑连接.实验时先使球1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再把球2放在水平槽末端的位置,让球1仍从原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球2碰撞后,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在记录纸上确定M、N、P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实验中测出球1的质量为m1,球2的质量为m2,M、N、P三点到O点的距离为OM、ON、OP,其中O点为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为减小误差,实验中要满足m1m2(选填“大于”、“小于”、“等于”).若实验结果满足,就可以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18.(4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每104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6mL纯油酸,50滴上述溶液为1mL,则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m3.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画有边长为2cm正方形格子的塑料板盖在浅盘上,在塑料板上描出油膜的形状,数得油膜所占格数约为60格,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为m.19.(4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所示,此读数为mm.若实验测得第1条亮纹与第6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1.550mm,已知双缝间距为0.2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700.0mm,由此计算出所测光的波长为m.20.(4分)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图中给出了必备的实验仪器.(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实验电路.(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闭合电键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将.(选填“向左偏”、“向右偏”、“不偏转”)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解答时应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1.(6分)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摩尔质量M=1.8×10﹣2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6.02×1023mol﹣1.估算:(1)每个水分子的质量;(2)每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2.(8分)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经过2s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求这列波的波速.23.(10分)如图所示,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单匝正方形闭合导线框abcd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上边界水平,并与线框的ab边平行,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框边长为L,线框质量为m,电阻为R.线框从磁场上方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能匀速进入磁场区域.求:(1)当ab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的速度大小;(2)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3)分析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24.(11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离L=0.5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且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金属棒质量均为m=0.02kg,电阻相等且不可忽略.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2T,金属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金属棒cd恰好能够保持静止.取g=10m/s2,求:(1)通过金属棒cd的电流大小、方向;(2)金属棒ab受到的力F大小;(3)若金属棒cd的发热功率为0.1W,金属棒ab的速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解答】A、B、由题,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由a=﹣知,位移大小越来越大,振子离开平衡位置,速度越来越小,振子正在离开平衡位置,故A、B错误;C、D、由上分析可知,振子正在离开平衡位置,速度方向离开平衡位置,而加速度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所以振子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解答】A、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A错误.B、气体总是能充满容器,是因为扩散现象导致的结果,故B错误.C、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故C正确.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D错误.故选:C3.【解答】α粒子和电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它们接近时就有库仑引力作用,但由于电子的质量只有α粒子质量的1/7300,粒子与电子碰撞就像一颗子弹与一个灰尘碰撞一样,α粒子质量大,其运动方向几乎不改变.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三点:一是原子内有一质量很大的粒子存在;二是这一粒子带有较大的正电荷;三是这一粒子的体积很小,A正确.故选A4.【解答】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在核聚变中存在质量亏损,则核反应过程中一定会释放大量的能量.核反应方程为H+H→n+X,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可得:2+3=1+A解得:A=4根据核反应过程中核电荷数守恒可得:1+1=0+Z解得:Z=2故新核为He,故选:D.5.【解答】A、由图可知,波长为4cm,振幅为2cm,故A错误;B、波速为2cm/s,0.5s时波形向右移动:△x=v•△t=2×0.5=1cm,故质点P到达波谷,故B错误;C、波速为2cm/s,1.5s时波形向右移动:△x=v•△t=2×1.5=3cm,故质点S开始振动,且振动方向向下,故C正确;D、质点P沿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着波迁移,故D错误;故选:C.6.【解答】设输入电压为U1,输出电压为U2,原线圈电流I1,副线圈的电流为I2;则有:=;===;解得:U2=44V;则==;故选:B.7.【解答】A、根据折射定律,n=得,因为紫光的折射率大,则紫光在上表面的折射角小.故A错误.B、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因为玻璃上下表面平行,光线在玻璃在下表面的入射角等于在上表面的折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可知红光和紫光在玻璃砖的下表面不能发生全反射,一定能射出玻璃砖,且第二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第一次折射入射光线平行,即在下表面的折射角相等.故B、C错误.D、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可知,第二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第一次折射的入射光线平行.由于折射率不同,紫光的偏折较大,红光的偏折较小.故紫光和红光将从玻璃砖下表面的不同点射出.故D正确.故选:D.8.【解答】光子能量为:E=h…①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h﹣W… ②根据题意:λ1=λ,λ2=2λ,E k1:E K2=3:1…③联立①②③可得逸出功W=,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9.【解答】光路图如图所示,折射角sini=.入射角sinr=根据折射定律得,n=.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解答】当磁铁向下运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大,原磁场方向向下,所以感应磁场方向向上,根据右手螺旋定则,拇指表示感应磁场的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表示感应电流的方向,即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b→a.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可判断线圈对磁铁的作用是阻碍作用,故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综上所述: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电阻的电流方向为b→a,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故选:B11.【解答】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BL2ω=B0()2ω=… ①感应电流为:I==根据法拉第定律得:E==S==…②由①②联立得:=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2.【解答】设线框的总电阻为4R,ab或cd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E=BLv,线圈进入磁场过程:时间在0﹣1s内,ab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ab相当于电源,ab两点间的电压为路端电压,大小为:U ab=I•3R=×3R=;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到ab边离开磁场的1s﹣2s时间内,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线框中没有感应电流,ab、cd两边都切割磁感线,ab两端的电压为:U ab=BLv,线圈穿出磁场的2s﹣3s内,cd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cd边相当于电源,ab两端电压为:U ab=IR=×R=,由图象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解答】A、振幅是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由图可以读出振幅为2cm,故A正确;B、由图可以读出质点简谐运动的周期为4s,则频率f==0.25Hz,故B错误;C、t=2s时质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由“爬坡法”知质点在向下运动,C正确;D、t=5s时质点位于最大位移处,合外力最大,故D错误.故选:AC.14.【解答】A、交流电压瞬时值随时间变化规律是:u=220sin100πt(V),故角频率ω=100πrad/s,频率f==50Hz,故A错误;B、交流电压瞬时值随时间变化规律是:u=220sin100πt(V),故该交变电压的最大值是220V,故B错误;C、该交变电压的最大值是220V,故有效值为:;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有效值,为220V;故C正确;D、该交流电的有效期为220V,故可以使标有“220V 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故D正确;故选:CD.15.【解答】A、引起小钢球动量变化的力是地面给钢球的作用力与重力的合力的冲量引起的,即小钢球的合力的冲量引起的,故A错误,B正确;C、若选向上为正方向,碰撞前小钢球的动量为P1=﹣0.5kg•m/s,碰撞后小钢球的动量为P2=0.5kg•m/s,小钢球的动量变化△P=P2﹣P1=1kg•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6.【解答】①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可知其精确度为0.1mm.主尺读数为:16mm游标尺第4个刻度与主尺对其,游标尺读数为:4×0.1mm=0.4mm故小球直径为:16mm+0.4mm=16.4mm②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摆长为:l=,则:解得:故答案为:16.4;.17.【解答】(1)在小球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故有m1v0=m1v1+m2v2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故有m1v02=m1v12+m2v22,解得v1=v0,要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v1>0,即m1﹣m2>0;(2)N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位置,M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置,P为碰后被碰小球的位置,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v1=,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v2=,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v3=,若m1v1=m2v3+m1v2,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带入数据得:m1•ON=m1•OM+m2•OP;故答案为:大于;m1•ON=m1•OM+m2•OP.18.【解答】一滴酒精油酸溶液含纯油酸的体积V=×=1.2×10﹣5mL=1.2×10﹣5cm3=1.2×10﹣11m3;油酸分子的直径d==m=5×10﹣10m;故答案为:1.2×10﹣11;5×10﹣1019.【解答】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1.0mm=0.11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mm+0.110mm=1.610mm.根据△x=λ,λ===6.6×10﹣7m.故答案为:1.610;6.6×10﹣7.20.【解答】(1)将电源、电键、变阻器、原线圈串联成一个回路,注意滑动变阻器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再将电流计与副线圈串联成另一个回路,电路图如图所示.(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磁通量增加,产生感应电流,指针向右偏.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流增加,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闭合电键的瞬间电流方向相同,则电流表指针向右偏.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向右偏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解答时应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1.【解答】(1)每个水分子的质量m=,代入数据解得:m=3.0×10﹣26kg(2)每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V=代入数据解得:V=3.0×10﹣29m3答:(1)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0×10﹣26kg,(2)每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为3.0×10﹣29m3.22.【解答】由图可知:波长λ=8m,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n+)T,得T=v===(4n+1 )=×(4n+1)m/s=(4n+1)m/s,(n=0,1,2,3…)同理,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n+)T,v=解得:v=(4n+3)m/s,(n=0,1,2,3…)答: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波速为(4n+1)m/s,(n=0,1,2,3…),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波速为(4n+3)m/s,(n=0,1,2,3…).23.【解答】(1)线框匀速进入磁场,根据平衡条件,有:mg=F安根据安培力公式,有:F安=BIL根据欧姆定律,有:I=根据切割公式,有:E=BLv联立解得:v=(2)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n由于是单匝线圈,n=1,故:q=(3)线框匀速进入磁场过程,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mgL,转化为电能并最终以焦耳热的形式释放出去.答:(1)当ab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的速度大小为;(2)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线框匀速进入磁场过程,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并最终以焦耳热的形式释放出去.24.【解答】(1)金属棒cd受到的安培力:F cd=BIL,金属棒cd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 cd=mgsin30°,即:BIL=mgsin30°,电流为I===1A;由右手定则可知,通过ab棒的电流由a流向b,则金属棒cd中的电流方向由d至c;(2)金属棒ab与cd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F ab=F cd=BIL=0.2×1×0.5=0.1N金属棒ab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mgsin30°+F ab=0.02×10×0.5+0.1=0.2N;(3)金属棒发热功率:P=I2R,金属棒电阻:R===0.1Ω,金属棒ab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金属棒的速度:v===2m/s;答:(1)通过金属棒cd的电流大小为1A,方向:由d流向c;(2)金属棒ab受到的力F大小为0.2N;(3)金属棒ab的速度为2m/s.。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56分。
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能说明光是横波的是()A.泊松亮斑B.阳光下的油膜呈现彩色C.光的偏振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呈现彩色2.如图,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时间t后,物体仍保持静止。
现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物体所受拉力F的冲量方向水平向右B.物体所受拉力F的冲量大小是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0D.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03.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容器内电场与线圈内磁场情况如图所示,该时刻()A.电容器在充电,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B.电容器在充电,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C.电容器在放电,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D.电容器在放电,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4.如图甲所示为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某时刻开始计时,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0cmB.该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为3sC.时,振子从O向A运动D.时,振子第一次经过O点5.湖面上停着甲、乙两条小船,它们相距18m。
一列水面波视为横波正在湖面上沿甲、乙连线的方向传播,每条小船每分钟完成20次全振动。
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在波谷,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
已知水面波由甲向乙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面波的波长B.水面波的周期C.传播速度D.乙船比甲船晚起振6.如图所示,由S处发出的声音通过左右两条管道SAT和SBT传到出口T处。
右侧可伸缩的B管可以通过拉出或推入,以改变B管的长度,忽略声音传播过程中的一切能量损失。
开始时,从入口S处发出某一频率、人耳可分辨的声音,左右两侧管道关于S,T对称,此时T处接收到的声音响度最大。
将B管缓慢拉出,当拉出的长度为l时,T处接收到的声音响度再次达到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现象利用了声波的衍射原理B.该声波的波长C.拉出的长度为2l时,T处接收到的声音响度也最大D.声音在左右两条管道内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7.金属线框abcd与一长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导线通有恒定电流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考生须知: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 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C.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斥力总是小于引力D.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2. 一束单色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长一定变长B. 频率一定变小C. 传播速度一定变小D. 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3.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000匝,副线圈匝数n2=200匝,原线圈所接交流电源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311sin100πtV,副线圈所接电阻R=88Ω,电流表、电压表对电路影响可忽略不计。
则A. A1的示数约为0.10AB. V1的示数约为311 VC. V2的示数约为62.2VD. A2的示数约为0.75A4.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周期T=2.0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列波的波速v=2.0 m/sB. 在t=0时,x=0.5m处的质点速度为零C. 经过2.0s,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0.8mD. 在t=0.3s时,x=0.5m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5.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着一根长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b、c、d是以直导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在这四点中A. a点磁感应强度最大B. b点磁感应强度最大C. a、b两点磁感应强度相同D. c、d两点磁感应强度相同6. 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像的实验装置,此装置可视为摆长为L的单摆,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甲所示的结果。
若用手拉木板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v。
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是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估算出这次实验所用沙摆对应的摆长B. 若增大手拉木板的速度,则沙摆的周期将变大C. 若减小沙摆摆动时的最大摆角,则沙摆的周期将变小D. 若增大沙摆的摆长,保持拉动木板的速度不变,则仍将得到与图乙完全相同的图样7.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像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B.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C. 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的景物,可使景象更清晰D. 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观察正常发光的日光灯时能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8. 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
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
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
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A. 减弱,紫光B. 减弱,红光C. 增强,紫光D. 增强,红光9. 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如图所示,它的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相距很近,分别和高频交流电源相连接,在两盒间的窄缝中形成交变电场,使带电粒子每次通过窄缝都得到加速。
两盒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底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两盒间的窄缝时反复被加速,直到达到最大圆周半径时通过特殊装H)和 粒子(42He),比较它们所加的置被引出,如果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加速氚核(31高频交流电源的周期和获得的最大动能的大小,可知A. 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小B. 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大C. 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小D. 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大10. 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
则这两种光A. 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 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C. 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b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 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本大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1. 下面的几个图显示了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其中正确的是12. 关于光在竖直的肥皂液薄膜上产生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B. 若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相互平行,说明肥皂膜的厚度是均匀的C. 用紫色光照射薄膜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照射时的间距小D. 薄膜上的干涉条纹基本上是竖直的13. 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v0,则A. 当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 当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0C. 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 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14. 如图所示,在边界PQ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电子同时从边界上的O点沿与PQ成θ角的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射入磁场中,则关于正、负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B. 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相同C. 出边界时两者的速度相同D. 出边界点到O点处的距离相等三、实验题(每空两分,共16分)15. 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得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A. 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B. 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C. 把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D. 把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16.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
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
①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 。
②从图中数得x= 。
17.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
①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
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x2=__________mm。
②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
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若L=1.000m,d=2.00mm,x1=0.800mm,则计算得该单色光的波长为λ=_________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③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方法。
四、计算题(共38分)18. (8分)如图所示,MN、PQ是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d,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间接阻值为R的电阻。
匀强磁场的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质量为m、阻值为r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向上运动。
已知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并且保持良好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1)金属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通过电阻R电流I;(3)拉力F的大小。
19. (9分)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转动。
由线圈引出的导线ae和df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转动的金属圆环相连接,金属圆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形成闭合电路. 图2是线圈的主视图,导线ab和cd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
已知ab长度为L1,bc长度为L2,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
(只考虑单匝线圈)(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1的表达式;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3所示,试写出t时刻整(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2的表达式;(3)若线圈电阻为r,求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其他电阻均不计)20. (9分)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电场强度为E=500V/m。
x轴下方分布有很多磁感应强度为B=1T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其宽度均为d1=3cm,相邻两磁场区域的间距为d2=4cm。
现将一质量为m=5×10-13kg、电荷量为g=1×10-8C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y轴上的某处静止释放,则:(1)若粒子从坐标(0,h1)点由静止释放,要使它经过x轴下方时,不会进入第二磁场区,h1应满足什么条件?(2)若粒子从坐标(0,5cm)点由静止释放,求自释放到第二次过x轴的时间(π取3.14)。
21. (12分)如图(a)为一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电流传感器(电阻不计)能将各时刻的电流数据实时通过数据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同步显示出I-t图像。
平行且足够长的光滑金属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平面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
轨道上端连接一阻值R=1.0Ω的定值电阻,金属杆MN的电阻r=0.5Ω,质量m=0.2kg,杆长L=1m跨接在两导轨上。
在轨道区域加一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s,让金属杆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其始终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
此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图(b)所示的,I-t图像(g取10m/s2),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和在t=0.5s 时电阻R 的热功率;(2)估算0~1.2s 内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及在R 上产生的焦耳热;(3)若在2.0s 时刻断开开关S ,请定性分析金属杆MN 0~4.0s 末的运动情况;并在图(c )中定性画出金属杆MN 0~4.0s 末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错选、多选不得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选对但不全者得2分,错选,不选者不得分)三、实验题:(共16分,每空2分)15. C16. ①2NXa VA d = ②X=62(60~65均给分) 17. ①1.700②Ld x x 3)(12-=λ 6.0×10-7 ③减小双缝间距离,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四、计算题:(共38分)18. (8分)解:(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dv(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R Bdv r R E I +=+= (3)导体棒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0sin =--θmg F F 安又因为rR v d B BId F +==22安所以rR v d B mg F ++=22sin θ 19. (9分)解:(1)矩形线圈abcd 转动过程中,只有ab 和cd 切割磁感线,设ab 和cd 的转动速率为v ,则22L v ⋅=ω① 在t 时刻,导线ab 和cd 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为E 1=BL 1v y ②由图可知v y =vsin ωt ③则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e 1=2E 1=BL 1L 2ωsin ω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