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五)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0.(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
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 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 宽度变化不明显。如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 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 答案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9.(2020·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
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 元 。 如 图 所 示 , 某 海 拔 500 米 左 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 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 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 答案 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 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 原有山体。
√D.冰川侵蚀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2谷地底部较为平坦, 形似“U”形。结合材料信息, 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 500~3 600米,说 明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遭受冰川侵蚀作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9.(2020·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
(2021·1月浙江选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 非洲局部图”。完成5~6题。 5.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11讲土壤课件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11讲土壤课件新人教版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命题情景】 东北地区俗称黑土地,主要原因是分布着典型的黑土,人们常说黑土地上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 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仅 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 平原。
0.27
0.03
3.48
2.05
3.69
2.17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内蒙古自治区
C.贵州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2.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是因为( )
A.年均温相对较高
B.降水量最少
C.植被覆盖率低
√D.有机质分解慢
【解题流程】
内蒙古自治区



(2021·辽宁实验中学月考)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 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黑土 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 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 1~2 题。
20%~30%
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协调程度的好坏,以及
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求
点拨 不同气候影响下的土壤类型
气候环境
土壤状况
高寒环境 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
湿热环境 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
干旱环境 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
冷湿环境 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肥沃
拓展 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特点 (1)山谷:河流发育,下渗多,土层厚,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肥沃。 (2)山脊:坡度较大,成土母质迁移快,土层薄。 (3)迎风坡:降水多,土层厚,土质黏重,含水量大。 (4)高原:海拔高,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光照强,气温低,形成冰沼土。 (5)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土层厚,矿物养分含量高,水、气组合较好。 (6)平坦地形: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 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土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第二十一单元环境保护第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第二十一单元环境保护第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课件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1力)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耕地不足,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 石油:污染海洋,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使整个海洋环境退化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2.草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草地退化的原因与危害。
自然 原 原因 因 人为
原因
危害
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易受外力破坏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干旱频繁 发生;虫害与鼠害严重等
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乱采滥挖;捕杀野生动物等
牧场退化,载畜量下降;草原生态 恶化;土地沙化和盐渍化;草原动 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 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 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 矿渣库;兴建必要的泄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 江中。
考点 3 生态环境保护
1.森林资源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 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 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 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 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 失,需保护。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
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 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 施。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 ,防治土地退化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5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5

【合作探究】:北宋 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 么问题?交子的出现 对商业发展有何作用? 交子出现是商 业发展的表现。它的 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 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 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 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 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依据材料分析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情况。
唐:商业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迚行;有专门的管理人 员;觃定商业活动时间。 宋: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有繁华的通宵达旦 的夜市;居民区也可以交易买卖,不再有时间限制。
【典型例题】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 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 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 了(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解析】选B。分析材料可了解到,行省机构的总体权 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和军事、财赋等权力由中央直 接掌握,行省各级官员处理各项庶政又各有分工,互相 配合、互相牵制。每名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 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
【高考真题】(2010· 海南单科· T5)辛弃疾说:“北方之 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 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 种现象表明当时( )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贫富差距不大,无法得出北方比南方农业发达,排除A项;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兼并之患兴”是贫富差距的 原因,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到北方比南方更稳定, 排除D项;“末”指工商业,南方“多末”即工商业发达, 因此答案为C项。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自然地理 第五章真题专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自然地理    第五章真题专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答案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 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 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 故易起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3 4 5 6 7 8 9 10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7分) 答案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 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 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 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 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破坏铁 路沿线的基础设施。
6.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低
√C.人口密度大
B.降水少 D.距海远
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较多,建筑物 密集,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南地理)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
1 2 3 4 5 6 7 8 9 10
3.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由图中古海岸线曲线的时间变化特点及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可推知图示古海岸 线分布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1 2 3 4 5 6 7 8 9 10
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7~9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东亚__日本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东亚__日本课件新人教版

东部沿海
东亚东部,包括中国东部沿海、 朝鲜、韩国和日本
濒临海洋,距海近
地势较低,平原为主,兼有丘陵 或低山,河湖较多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
交通方便,城市较多,工农业发 达,是世界上水稻、茶叶、蚕丝 的主要产区,经济发展迅速
西部内陆
东亚西部,包括中国西 部和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地势较高,多山地和高 原,河湖较少
②东西差异——降水。 a.特点:夏季太平洋沿岸雨水丰沛,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冬季日本海沿岸降雪多, 降水西北多东南少。
b.原因分析:日本多山,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夏季太平洋沿岸地处东南季风 迎风坡,降水充足;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携 带水汽,在西侧沿岸形成降雪;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铅锌矿
167万吨 (以铅为 主)
石油
60~ 80亿 桶
材料二 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比较单一,平均海拔1 600米。蒙古国 提出“北水南调”计划,先在蒙古境内的北部边城苏赫巴托尔附近处筑一道 150米高的拦水大坝,将色楞格河等河水堵截在蒙古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 湖泊,然后引至扎门乌德(下图)。
(3)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人文地理事物的名称。 临海国:①_中__国__,首都为_北__京__; 内陆国:②_蒙__古__,首都为_乌__兰__巴__托__; 半岛国:③_朝__鲜__,首都为_平__壤__; ④_韩__国__,首都为_首__尔__; 岛国:⑤_日__本__,首都为_东__京__。
【解析】(1)选D,(2)选B,(3)选C。第(1)题,读图可知,甲岛屿位于北海道岛附 近,邻近北海道渔场,生物资源丰富;乙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 水较多,晴天较少;根据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丙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或针叶 林;根据纬线延伸方向可知,丁箭头大致指向东南方向。第(2)题,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大于0 ℃。日本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布纬度比我国高,说明日本冬季较为温暖。第(3)题,九州地区位于日本南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林木蓄积量较大;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产业水 平高;九州地区和本州岛西部地区距中国远近相差不大;九州地区地势起伏小。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5讲)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5讲)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5讲)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常德市七中 罗瑾 编地球运动的差不多规律基础知识梳理与整合 疑难解析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差不多特点比较 自 转 公 转 绕转中心 地 轴 太 阳 方 向 西→东 看侧面:左→右 看北极:呈_____时针方向 看南极:呈_____时针方向 西→东 俯视北极:呈_____时针方向 俯视南极:呈_____时针方向 周 期 恒星日:___时___分___秒,是真正周期,地球自转_____度 太阳日:____时,是________周期, 地球自转_____度___分 恒星年:___日___时__分__秒,是真正公转周期 回来年:365日5时48分46秒,为______回来 周期 速 度 角速度:除____为0外,其余各地___,每小时_____度 线速度:_______最大,向两极______ φ纬度的线速度=赤道线速度×cos φ 角速度:平均为59分/日。

线速度:平均为30千米/秒。

近日点最_____,远日点最_____ 面积速度:匀速 轨 道 近似于正圆的_____,叫_____,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

___月初过近日点,____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姿势 地轴倾斜_____度_____分 赤道面与黄道面呈___度___分的夹角(____交角) 二、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定规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但由于观看的角度不同,给人的视觉成效不同,看地球的侧面,自转是自左向右的;从空中俯视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自转,从空中俯视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自转(如下图所示)。

依照经度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者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自转方向。

三、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运算与应用 地球运动的差不多规律自转的差不多特点 绕转轴:_____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看地球侧面:自___向___ 看地球北极:呈___时针方向看地球南极:呈____时针方向 自转速度 角速度:除两极点为__外,其余各地均____,为_____/小时 线速度:赤道上为最大,向两极逐步变___,到了极点为__ 自转周期 恒星日: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点,是地球自转的_____周期,时刻是____小时_____分_____秒,地球自转_______度 太阳日:以_____为参照点,实为______周期,时刻是____小时整,地球自转______度______分。

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课件

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课件

14.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5.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16.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 )
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5.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6.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7.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C.③④
D.①④
7.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2022北京,5,3分)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8.图中 ( )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9.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
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
(2022辽宁,3—4,6分)一般情况下,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 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 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5——中国的河湖(4)湖泊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5——中国的河湖(4)湖泊

湖泊的分类
构造湖
贝加尔湖、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
火山口湖 (长白山)白头山天池
堰塞湖
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
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
成的湖泊。
泻湖
广东品清湖
系靠近陆地的浅水海域被 沙嘴、沙坝或珊瑚礁所封 闭或接近封闭而成。
冰蚀湖
北美五大湖
【学以致用】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三个湖泊与河流关系图,其中a、b为两条局部等高线。
材料二:2017年5月5日新华社记者从青海省气象科研所了解到,我国内陆最大咸水 湖——青海湖面积连续10年增加,今年为15年来同期最大值,达到4 589.51平方千米。
(1)材料一中显示的a、b等高线的大小关系是_b_>__a__,分析湖泊与河流的关系可 知__A____B__、__C_图中湖泊为咸水湖,_B___图中湖泊为淡水湖,B、C两湖对河流的影响 是什么?
湖泊补给河流形成了河流的源头,C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 (2)从水循环的角度看,__A__图显示的是陆上内循环,__B__、__C_图显示的是海陆间 循环。 (3)青海湖位于我国_柴___达__木__盆__地__(地形区)中,是我国最大的__咸__(咸或淡)水湖, 它与材料一中_A___图所示湖泊类似,其主要补给来源是_冰__雪__融__水_。 (4)试推测近几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_①__年__降__水___量__偏__多__;___②__全__球__变__暖___,__冰_ 雪 _融__水__量___增__加__;__③___退__耕__还__湖___,__生__态__恢__复___,__使__入__湖___水__量__增_。加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湖面积为7.56万平方千米。根据湖水盐度的高低,可分为淡水湖和咸 水湖。

新教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51讲世界热点区域与国家学生用书

新教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51讲世界热点区域与国家学生用书

第51讲世界热点区域与国家[课程标准] 高中课程标准没有专门要求,但是本部分是学习地理必备基础知识,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知识体系导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热点一东亚——日本中亚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1.东亚(1)位置和范围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包括、蒙古、日本、韩国、朝鲜。

(2)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东,呈状分布。

②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和北部为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③气候:东部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④灾害:东部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同时为台风多发地区。

(3)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农业,水稻种植广泛;经济发展迅速,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日本(1)位置与范围 ①位置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 ~150°E,25°N ~45°N 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A ,西临B 。

以G 为界与韩国为邻。

②范围:由C 、D 、E 、F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地形特点(3)气候①气候类型⎩⎪⎨⎪⎧ 气候——C 岛和D 岛北部气候——D 岛南部、E 岛和F 岛②气候特点:具有明显的 。

(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 资源缺乏。

(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有著名的 渔场。

(6)工业3.中亚(1)写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山脉B 高原C 丘陵D 平原E里海沿岸低地 F卡拉库姆沙漠①海②海③湖④河⑤河⑥河(2)位置和范围①地理位置:大约位于35°N~55°N,50°E~80°E,属于北温带;地处中部。

②主要国家:包括(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3)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五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五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6.22—12.22太阳直射点一直南移; 12.22—次年6.22太阳直射点一直北移。 3.21—9.23先北移,后南移; 9.23—次年3.21先南移,后北移。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 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 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
①②③三地昼长相等,A、C错,B正确;d图中,无法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所以无法比较
③④两地昼长情况,D错。故选B。第3题,图c中,晨昏
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AB错;图c中20°E为 6:00(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所 以110°E为12:00,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0°, 110°E),C错,D正确,故选D。
(2)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各地④昼 图1中,⑥北半球各地昼
北半球 长夜短,纬度越 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夏半年 高,昼⑤越长, 值,⑦北极圈以北地区
夜越短
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 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⑧3月21日或9月
分日 23日前后,全球各地⑨昼夜平分
续上表
图3中,北半球各
北半球各地⑩昼短 北半球
期不变,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不变,C错误。太阳直射 点移动范围增大,七月份直射北半球纬度更高,南半球 中低纬地区昼长更短,夜长更长,差值增大,D错误。 故选AB。
答案:AB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 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 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二十四节气” 备受瞩目。2016年12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后的第一个节气——大雪。下图是“二十四节气”与地 球运行位置对应关系图。读图,完成2~4题。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件(共94页)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件(共94页)

【解析】(1)选B,(2)选D。第(1)题,表中提及的省区中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 建、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多;新疆、云南属于西部经济地 带,内蒙古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少,所以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不均衡;2010 年与2000年相比较,各省区流入的人口都增加,但是东部经济地带流入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中 西部省区流入人口的数量,所以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与新 疆相比较,新疆流入人口多于云南;流入人口的增速的计算方法为:(2010年流入人口-2000年 流入人口)÷2000年流入人口×100%,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上海流入人口的增速约为187%,天津 约为310%,北京约为187%,所以天津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第(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使 人口大量流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选B, (2)选D。第(1)题,据图分析,东部地区占比在1982年至2005 年上升,2005年之后占比下降;中部地区占比是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地区占比是 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但是全国流 动人口增长率应该是1982年至1987年较快,1987年至1990年较慢,1990年至2008 年增长最快,之后增长率下降。第(2)题,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是流动人口总 量在增加,这和交通条件改善关系不大,主要是经济差距加大、东部地区就业机 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引起的;各地户籍政策放开,会促进人口流动, 但不一定向大城市集中,主要是向东部地区集中;2014年流动人口数量规模减少, 应该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且不必远 距离流动到东部,中西部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5.2土壤的形成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5.2土壤的形成
的流动性,使土壤能通气透水,蓄水保温。水和
气此消彼长,水过多,根系缺氧,植物死亡, 空气过多,养分水分供应不足,植物枯萎
一、土壤概述
3.性质及影响因素
土壤性质
影响因素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土壤含水量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一、土壤概述 3.性质及影响因素 土壤颜色
有些土壤是用颜色来命名的(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 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类型 黑土 黄土
红壤
分布地区 东北平原北部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以南的 广大丘陵地区
特点
夏季温暖湿润,草类茂盛,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 弱,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土壤颜色较黑。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 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按土壤质地可分为砂 土、壤土、黏土三种类型。
石砾 大
砂粒
粉粒
黏粒 小
一、土壤概述 3.性质及影响因素 土壤质地
思考:观察三类不同质地的土壤,分别说明各自的特征。(提示:从透水性、 透气性、保水保肥能力等角度回答)
二、成土因素
3.生物因素
二、成土因素
湿热环境
有机质分解快, 土壤淋溶作用强,
土壤贫瘠, 偏酸性。
干旱环境
土壤发育程度低, 土壤贫瘠, 偏碱性。
冷湿环境
有机质分解慢, 大量累积在表土层,
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二、成土因素
3.生物因素 生物可以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是土壤有机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按照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以莫霍界
面和古登堡界面为分界,共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由于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 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C观测点测到 的平均速度较快。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见答案图所示。
【答案】 (1)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C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 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 C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 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题。
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 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 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 来。
圈层位置
圈层名称部分
_______
D以内部分(E和F)
_______
4.岩石圈的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专家伴行 1.【思考】 为什么能根据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提示】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 而改变。
【答案】 A
(2011·大纲卷)读图,完成2题。
2.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据图可知演示的是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包括 岩浆、碎屑物质和气体,这些物质均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答案】 D
u考点突破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 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
()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4)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 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图:
Ø高分秘籍·通道 通道 【图表技能点拨】
——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u典例解析
(2012·南通模拟)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 回答(1)~(2)题。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自我校对 一、1.横波 较慢 2.(1)莫霍界面 (2)古登堡界面 3.地壳 地幔 地核 4.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二、1.氮和氧 2.连续但不规则 3.(1)生存环境 (2)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

Ø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u真题冲浪 (2010·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
第5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
Ø最新考纲·扫描
【考点播报】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地球的圈层结构 及各圈层的主要 特点
学会分析地球内 外圈层的划分及 其特征
1.结合新发生的地震、火山 等灾害,考查地震波的特点 及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 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Ø主干知识·梳理 u考点地图
跃的圈层?
【提示】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 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 成分和无机成分共同组成的。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 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 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 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指生物圈。
u知识必备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A、B两类地震波的区别
代码
类型
传播速度
A
_______ _______
B
纵波
较快
能通过的介质 固体
固体、液体和气体
2.两个不连续界面 (1)C界面——_______,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2)D界面——_______,A地震波完全消失,B地震波传 播速度突然下降。 3.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_______。 2.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_____的圈层。 3.生物圈 (1)构成:地球表层生物及其_______。 (2)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专家伴行 4.【思考】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
1.图解地球的内部圈层
2.表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17 2 900 5 150
①组成物质为 ②厚度不均,洋 部分比较薄,陆 部分比较厚
上地幔上部存在 一个软流层,这 里可能为岩浆的 主要发源地
地核
外核 内核
温度很高,压力 和密度很大
地壳和岩石圈的范围 (1)地壳:厚度平均17千米,范围是地表至莫霍界面。 (2)岩石圈:厚度60至120千米,范围是地表至软流层上界。 (3)地壳是岩石圈最外围的那一部分。地震通常发生在 岩石圈里。
u对点演练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 (2)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 别是甲_______、乙_______。 (3)当A地发生地震时,B、C两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 出的地震波。对B、C两点所测到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 平均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 因是_______。 (4)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2.【思考】 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有什么区别和 联系?
【提示】
地壳 岩石圈
厚度
范围
联系
平均17千米 平均100千米
地表至莫霍界面 地表至软流层
岩石圈不仅包含 地壳,而且还包 含上地幔顶部(软 流层以上)部分
3.【点拨】 地壳厚度的分布特点 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在陆地上,高 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