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生态哲学本体论

生态哲学本体论

生态哲学本体论

在近代科学革命的推动下,有关生态学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涉及到了生态学
的哲学问题。

生态哲学本体论的出现,是对生态环境的全面而又深刻的反思与研究。

生态哲学本体论以生态学的全面形式重新定义人与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人为中心把自然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人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在维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必须从理论上进行扎实的研究,以建立生态本体论。

生态哲学本体论将环境保护视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因此在认识高等教育
的责任和任务的基础上,也宣扬发展人的生态观念。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有责任参与清洁生态的科学研究,发展系统预测技术,由此实现宏观上的生态平衡。

另外,高等教育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态哲学本体论知识教育,增强其对环境责
任感和保护意识,使之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着力于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要探究生态哲学本体论在伦理、法律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实践应用,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的来说,生态哲学本体论的出现,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在生态哲学本体论研究中,可以通过进行理论研究、实施教育和政策,为维护及促进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哲学基本问题

生态哲学基本问题

生态和谐可以可能——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突出和演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生态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逐渐提上日程。

发展经济高效、生态平衡的产业,建立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从而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自然与人类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亦称为绿色经济。

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也就是生态和谐可以可能。

美国著名海洋生态学家卡尔逊1960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是近代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卡尔逊在书中呼吁人类不要残酷地对待自然,要恢复理性,倡导一种生态的、合理的文明。

这本书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从政府到民众对环境问题的不同关注。

197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生态学会前理事长、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员马世骏提出,社会的发展不能只要经济,也不能只要环境,还应该要有社会。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提出并发展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文明。

一、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和推广,并且已日益显现出其巨大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今天,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继续推进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的实践,既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坚持社会视角与自然视角的统一,深刻揭示了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深刻地融合了唯物主义观点与生态学原理,指出资本主义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必须得到有效对策。

他们认为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为当代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促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呼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文明。

研究和借鉴他们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生态环境、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现实意义、生态建设1. 引言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概述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理论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早已融入其思想体系之中。

他们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强调人类和自然应该和谐共生,而非互相割裂。

从这一观点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资本家往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污染严重等问题。

他们主张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可以通过集体所有制和计划经济的方式,调整生产关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强调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主张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生态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2. 正文2.1 唯物主义观点与生态学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对生态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主张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制度的转变是保护环境的根本途径。

中国哲学的生态观

中国哲学的生态观

一:罴鬻壁』幽中国哲学的生态观■邹毅中国哲学是生态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即自然(不排除神格化之天在内)与人的关系问题,这在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儒、道两家学说中有明显表现,儒家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遂通为理论骨架,主张天人和谐、平衡;道家以道法自然——人道契合——人道为一为思维路径,追求人性与自然本性的一致。

此外,中国哲学是生态哲学还有其内在的因素,即:中国大多数哲学家都是文人的思维;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农耕环境;中华民族原始的宗教心理和强烈的报恩情结等。

中国哲学是生态哲学,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中国哲学;生态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4)10—0055—04邹毅(1948一),女,江西赣州人,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

(江西上饶334000)当今世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

沙尘暴及首先,儒家以“究天人之际”表述了中国哲学其他环境污染促使国人警醒。

带着问题意识,从的基本问题即“天人关系”问题,并以此构建了儒文化的视角探寻发掘传统文化,我们不难发现,家哲学的基本理论骨架。

中国哲学有着悠久深厚的生态观念。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儒家的主要观点与思维途径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遂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生态问题伴随人类进通。

可见,儒家认为天人是相同、相通的,应该和入文明社会后就已存在。

但是作为一门研究科学谐相处。

当然,这里的天不只是指自然之天,还包——生态学,最早是西方人在20世纪时提出来括人格神之天在内,但无论怎样,儒家是把人与的。

所谓生态学或生态观,就是研究生物之间及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的。

天、地、人、神、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人为仙、鬼各处其位,各司其职,相生相克,对立造成主体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用科学的生态观来看人和谐。

应该说,这是具有完全生态意义的哲学思与自然的关系则应该是:人与自然是有内在联系想和哲学命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践行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践行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践行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应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于解决当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和实践、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 生态哲学的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胁迫,强调保护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生态哲学的实践路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要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上,需要通过改革社会制度、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途径,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1.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当代社会面临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严重等。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给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整个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

针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采取一系列综合的解决途径。

需要改革社会制度,构建绿色发展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需要推动科技进步,倡导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法制建设,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督。

需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形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原理

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原理

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原理
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平衡原则: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维持自然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防止生态过程受到破坏,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2. 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确保人类和后代能够持续享受自然资源。

3. 全球责任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应超越国界和地域限制,各国应共同承担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国际合作和交流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关键。

4. 生物伦理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应尊重自然界的生命,倡导生命平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人类活动应考虑到对其他生物的影响,避免滥砍滥伐、过度捕捞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5. 预防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应采取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措施,避免环境破坏和生物灭绝的发生。

有效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能够帮助及早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6. 参与原则: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政府、企业、民众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公众应得到环境信息的公开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以确保生态环
境保护的公正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原理是基于对自然界和生物的尊重,追求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需全球共同承担责任,注重预防和参与,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儒家生态哲学通论

儒家生态哲学通论

儒家生态哲学通论
儒家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具有同一性。

天道流行,生生不己,人与自然界万物不是对立的,而是平等的、有机联系的。

天道生生,即自然界是一个生生不息地创造万物和人的流行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人与万物充满生机、有机和谐的动态过程。

儒家把整个自然界作为道德共同体,从宗教、道德、政令三个层次展开对于自然的生态性认识和保护。

在宗教层面上,儒家保留着自然之魅的认识,认为一些动物、植物具有神性、神意。

在道德层面上,儒家主张“尽性”,即帮助万物实现其本性。

在政令层面上,儒家主张顺应自然、禁弛有秩的行为规范,即不是完全禁止或绝对非议杀生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

这种行为规范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

综上所述,儒家生态哲学通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把自然界作为道德共同体来保护和尊重,同时也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种哲学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摘要:本文在信息哲学、信息生态学和信息经济学初步研究的成果基础上,认为:1.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态危机"。

解决的总方向是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

2与生态相关的"人类中心论"是需要辩证分析的概念。

对于反对人类中心论者来说,它是一个虚构的"风车";它们都将扬弃到人类代言。

4.人类正面临主体成熟避免毁灭的伟大而关键时刻,他必然持有的"批判的武器",是"信息哲学"──从最高最深处揭示普遍关联的哲学;他唯一可行的"武器的批判",是社会主义运动与制度建设──能够达成人类代言、在宇宙信息进化方向上最适应的、自主创造与优化控制的过程与存在状况。

关键词:信息、信息哲学、信息进化及其规律、主体研究、生态、生态危机、宇宙觉醒、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前言生态危机和信息社会是全球化进程中当代世界的的两大基本问题。

从宇宙及生态的信息本性、信息进化及其规律的深处来看,二者的实质都是在揭示信息的革命性进化与互联增强。

信息技术、信息研究、知识等,成为基础性研究的范畴。

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态危机,即高级信息系统的危机。

全球化进程既增加克服危机的机会,也可能因认识不深操作不当而错失机会,加重危机。

全球化进步中,信息物质能源相互关联的严重失衡情势如不改变,生态研究与保护,将是愿望与现实、破坏与滥护、前进与倒退的重重矛盾。

因此,生态问题要彻底解决,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社会进行全面的更新审视,必须有人类总体行为方式的自觉,必须纳入以哲学为灵魂的社会工程。

信息社会提出了急迫的研究课题──物质世界中信息进化的客观必然性。

这一进化从深藏于宇宙自身普遍联系发展的本性之中展开,达到了必须清楚揭示的阶段。

宇宙的信息本性及其进化已成为一切哲学性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本文在对生态问题的研探中,在对人类中心论和反人类中心主义分析中,应用了宇宙信息本性与进化等新概念,并初步考察了信息进化的主要规律,其在从初始向生态、向人态、向人类代言的过渡中的展开。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摘要】本文将探讨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首先介绍信息哲学的定义与特点,然后讨论生态问题与信息哲学之间的关系。

接着探讨信息哲学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启示和在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最后分析信息哲学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态问题在信息哲学框架下的基础和意义,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加和谐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哲学、生态问题、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启示、应用、意义、基础1. 引言1.1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生态问题作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需要借助信息哲学的智慧和理念来寻求解决之道。

信息哲学是一门探讨信息、信息传播、信息处理及信息意义等问题的哲学学科,其核心理念在于信息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生态问题与信息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信息哲学的观点和原则对于解决生态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信息哲学的定义与特点:信息哲学探讨了信息的本质、来源、传播和作用等问题,强调信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

信息哲学的特点包括超越空间和时间的传播,信息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信息对于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生态问题涉及到自然环境、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挑战和危机,而信息哲学强调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和分析框架。

生态问题和信息哲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信息哲学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和传播方式,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信息哲学启示我们应该关注信息的流动和交换,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传播,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哲学的理念和原则可以为生态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可以更好地监测和管理生态系统,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摘要】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流动和作用机制。

通过信息哲学的影响,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信息哲学还引导我们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类与自然的良好互动。

了解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未来研究生态问题时应考虑信息哲学的影响,以期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生态问题、信息哲学、理解、影响、解决、生态伦理、可持续生态系统、认识、研究、重要性、新思路1. 引言1.1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是什么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是指生态问题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信息的概念、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等方面。

信息哲学强调信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信息是一切事物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在生态问题中,信息哲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哲学认为生态系统是由大量相互作用的信息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通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形成相互依赖的网络结构,保持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信息哲学通过研究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流动规律。

信息哲学强调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可以帮助不同利益相关者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危机状况,促进协作、沟通和协同行动,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哲学还关注信息对人类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会影响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处理对于解决现实生态问题至关重要。

了解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 为何需要了解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了解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互联性。

生态哲学中的自然与人类关系

生态哲学中的自然与人类关系

生态哲学中的自然与人类关系生态哲学是关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之间关系的研究领域,旨在探索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依存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是生态哲学中的核心议题,它涉及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讨论。

1. 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生态哲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传统观念认为,人类与自然是彼此对立的关系,人类主导着自然,而自然则被认为是人类需求的满足对象。

这种观念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

然而,现代生态哲学呼吁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提出了“生物多样性危机”,强调了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2. 自然价值观与人类价值观在生态哲学中,对于自然价值观与人类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也有广泛讨论。

自然价值观指的是认为自然具有一种内在或独立于人类价值体系之外的价值。

相比之下,人类价值观更多地关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满足需求。

一些生态哲学家主张将自然纳入到伦理道德体系中,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责任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

他们强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改变当前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哲学中探讨自然与人类关系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强调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生态伦理方面,理论家们提出了新的道德框架,在行动上强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些道德框架通过将环境利益纳入到决策过程中来平衡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4. 教育与意识形态转变为了促进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态危机,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可以帮助培养公民意识、责任感和环境道德观念,从而推动行动并改变个体和社会对待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方式。

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

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

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美学不断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国内的生态美学研究不断发展,但是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并举出5个例子证明。

1. 实体主义和关系主义的哲学基础问题实体主义和关系主义是生态美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的哲学基础问题。

实体主义强调个体的本体性,相信每个生物都是独立而有价值的个体。

而关系主义则更加注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在关系中寻求生物的价值。

这两种观点在生态美学研究中都有他们的合理性。

比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实体主义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物栖息地;而关系主义则可能更有用地探索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生态系统更好的发展。

2. 主体和客体的哲学基础问题生态美学研究还涉及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哲学基础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人们提倡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认识到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这个问题,以充分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人们可能需要更多地了解他们在环境中的行动,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知识观的哲学基础问题生态美学研究还牵扯到知识观的哲学基础问题。

一个人的知识、信仰、文化和世界观等因素在生态美感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美学研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不同的文化对生态美学的看法往往不同,因此,研究员需要不断地尝试吸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和观点,以扩大他们的理解和视野。

4. 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问题环境伦理学是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问题。

该领域涉及到个体、社会、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因此,了解环境伦理学的基础问题对生态美学研究至关重要。

例如,研究员可以通过环境伦理学来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指引:生态哲学

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指引:生态哲学

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指引: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是一种核心思想是生态系统的哲学思维,它跨越了哲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生态哲学指导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生态哲学强调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由多种生物组成的复杂互动网络,其中每个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任何一种物种
或生态系统的消失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可持续
发展时,必须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尽可能地保护每个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

其次,生态哲学要求我们关注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
特有的生态功能,而这些生态功能不是我们单独可以控制的,而是受到生物之间的相互影
响而产生的。

换言之,当我们对生态系统进行干预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复杂相互作用,才能减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生态哲学强调了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护。

我们必须了解每个生态系统的状况,从而可以保护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循着便于生态系统的思路,推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方法,保障生
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哲学基本问题”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哲学基本问题”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哲学基本问题”王云霞【摘要】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在哲学层面上有其理论根据,这就需要对生态哲学的“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回应。

当代生态哲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在生存危机的背景下,摆脱自然哲学直接把自然物作为对象以后,思维开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关系”作为问题反过来而思之才产生的,这一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关系可以被概括为“天人合一”。

作为生态哲学的哲学基本问题,“天人合一”不同于古代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和抽象人性论,而是在“人类应当可持续生存”这一价值预设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出发,探索克服当代生存悖论的新出路。

正是因为天人合一被赋予这一新时代的理论内涵,该命题才构成了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ust have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t the level of philosophy,which demands a response to the “the 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in accordan ce.“The 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philosophy is to take natural objects directly as obje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rvival crisis,break-ing away from natural philosophy.Your mind begins to put ought to be “relationship betw een man and nature”as a problem in turn thinking to produce and tha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ught to be can be summed up as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A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philosophy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di ffers from the theory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natural ontology and abstract human nature,and starting from the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seeks to overcome the paradox of contemporary life in a new way based on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be sustainable survival”.It is because of that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endowed with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the new era,the proposition constitu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期刊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122-126)【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作者】王云霞【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2-058·生态文明建设·早在19世纪资本主义处在上升发展时期,马克思就率先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和批判。

生态学100个基础问题

生态学100个基础问题

生态学100个基本问题不列颠生态学会于2013年成立100周年纪念之际,从收集的754个问题中精选出能代表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将来需要优先予以研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大多非生态学科班出身的猎人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在此尝试翻译出来,希望能引发更多思考:一、进化和生态[EVOLUTION AND ECOLOGY]1、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化,增加了动物种群接触;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碎片化,减少了动物种群接触,两者会对物种进化产生什么后果?2、进化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在自然界看到的(动物个体)比例尺度关系?3、适应性选择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栖息地本身?4、表观遗传变异在生态学上有何因果关系?5、不同级别的生存选择(基因、个体、群体)对物种生活史进化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产生了什么相关作用?6、什么样的选择压力造成了物种全生活史性别差异,性别差异的后果如何对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产生影响?7、对于像真菌这类个体和适应性难以定义的有机体,进化学和生物学理论应做出怎样的修改?8、种群密度制约因素如何影响物种生活史进化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两者间的相互反馈关系?9、表型可塑性如何影响物种进化轨迹?10、物种生活史权衡取舍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二、种群[POPULATIONS]11、什么样的进化与生态机制掌控了物种分布范围的界线12、如何将动物个体详细的生命过程上升为物种整体的生存模式?13、物种本身特性与所处地貌环境如何相互影响,最后形成物种散居间距?14、物种散居行为与迁移行为的内在基因基础是什么?15、散居在栖息地最外围的个体,或者休眠模式与整体情况不同的个体,是否据有与众不同的基因型或表现型?16、有机体在散居、迁徙、觅食、择偶过程中,如何做出行动决策?17、同一物种在不同数量水平下是否确定对应了各自空间尺度?两者如何共同影响物种数量动态变化?18、物种的数量水平与空间结构如何共同修正了环境随机性对物种数量动态变化所产生的影响?19、密度制约与环境随机性、环境变化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物种数量动态变化和物种分布?20、诸如母体效应的跨代效应如何影响物种数量动态变化?21、物种个体曾经的生存环境会对它之后的生活史产生多大多久的后延效应,这种效应又在整体上如何影响物种数量动态变化?22、什么因素造成部分海洋系统中大规模加入量变异?23、生命史(不同年龄)特征间的协方差(相关性)如何影响物种数量动态变化?24、在衡量一个物种对其他物种的影响效力时,直接影响方式(掠食、竞争等)与间接影响方式(诱发行为模式改变)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如何确定?25、个体变异对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动态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如何?26、哪种年龄结构特性决定了自然种群对外部惊扰和摄动的恢复能力?三、疾病和微生物有机体[DISEASE AND MICRO-ORGANISMS]27、多重感染在推动疾病动态过程中起到怎样重要的作用?28、寄生者与共生者在形成与维系宿主多样性的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29、地下生态多样性与地上生态多样性如何相互影响?30、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系如何?31、微观有机物在何种程度上通过互动影响宏观群落构成及多样性?32、就植物生长而言,植物与土壤的生命反馈与非生命反馈哪个更重要?33、微观有机物与宿主之间的共生关系会如何影响宿主的掠食者及更高营养级联?34、微观有机物在何种生态情境下可以起到调节(宿主)种群数量动态的作用?35、适用于宏观有机物的宏观生态学模式是否也适用于微观有机物和?两者模式是否由相同的过程构成?36、微观有机物群落模型对认识宏观有机物群落有何帮助?37、种内多样性对宿主-寄生者/宿主-共生者互动产生怎样的作用?四、群落和多样性[COMMUNITIES AND DIVERSITY]38、如何通过生物特性来等价判断营养互作用力度?39、通过生物概要特性(例如体型)是否能够准确推断群落属性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40、生物特性如何影响生态网络结构?41、难以测量的弱交互作用叠加起来,能否大于那些易于测量但为数不多的强交互作用?42、生态群落中间接互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如何?43、时空异质性如何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生物多样性?44、特定物种灭绝如何影响其余物种灭绝的风险?45、就控制种群构成及多样性而言,随机过程与必然过程哪个更重要?这种重要性差异是否随生态系统不同而改变?46、如何推断给定区域内能有多少物种同时生存?47、某物种的分布范围与区域物种是如何制约该物种在当地的构成和多样性?48、生物地理学因素和演化史如何决定今天的生态过程?49、初级生产者多样性如何驱动更广泛的群落多样性?50、集合规则能否用于解释生物入侵?51、就群落构成而言,营养型互动与非营养型互动哪个更重要?52、动态的灭绝-重殖均势模型对坚持在已碎片化栖息地上的物种有何重要意义?53、何种机制导致草与木可以长期在广泛的生态系统中共同生存?54、资源脉动如何影响资源使用及有机体互动?55、珍稀物种在生态群落运转中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56、多样性与多样化间有何反馈?57、植化相克会天然植物群落产生何种功能性后果?五、生态系统和功能[ECOSYSTEMS AND FUNCTIONING]58、哪些生态系统易受临界点暴露的影响?为什么?59、如何判定一个生态系统濒临临界点?60、何种因素和机制决定了生态系统从外部摄动中恢复的能力?如何测定这种能力?61、何种生态系统的属性对群落构成变化最为敏感?62、现实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导致了生态系统功能发生何种改变?63、不同层级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运转产生何种影响?64、海洋、淡水、陆地生物群系在生态系统属性和动态中有何共性?65、生态系统网的结构如何影响生态系统运转和稳定性?66、空间结构如何影响生态系统运转?如何通过在空间尺度之内和之间进行整合来评估生态系统运转情况?67、氮和磷之外的营养元素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68、生物入侵与本地物种灭绝在何种程度上造成生态系统属性改变?69、据有全球重要性的生态系统功能是否会来自尚未进行深入研究的生态系统(例如深海系统、地下水系统)?70、在随机或定向的环境变化条件下,哪些物种是功能性冗余的?71、滞后性在生态系统中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72、能否通过物种特性来推断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六、人类影响和全球变化[HUMAN IMPACTS AND GLOBAL CHANGE]73、由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产生的“灭绝债务”会有多重大的影响?何时要兑付此债务?74、在从被过度利用中恢复过来的过程中,以及对其他形式的松弛选择的响应中,进化起到了何种作用?75、猎捕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动态产生何种间接影响?76、地球生态系统与大气层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有哪些主要反馈和互动?77、何种关键决定因素会影响未来海洋与陆地碳沉降量级?78、大气层变化如何影响到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79、海水酸化如何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80、气候变化如何通过物候变化最终使营养链解体?81、自然群落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象条件频率提升有何种响应?82、面对快速的环境变化,是何种因素决定物种是会适应、会迁移、或者会灭绝?83、什么决定了物种随气候变化而改变分布范围的频率?84、通过古生物系统分布变迁能否有效推断出21世纪生物系统分布变迁趋势?85、何种情况下地貌结构可以影响物种的分布与密度情况?86、生物地理学屏障(例如西北航道)的消失会如何影响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87、物种间互动如何影响物种对全球变化的响应?88、顶级掠食者在全球范围数量减少如何影响生态系统?89、更新世巨型动物灭绝对当代生态系统产生何种后遗症?七、方法[METHODS]90、其他学科已运用的理论中有哪些可以但尚未被运用于生态学?91、如何才能发展和采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模型系统来理解自然系统?92、曾经成功的生态学预言为何能准确?93、已发表生态学论文中含有错误,其本质是什么?会如何影响学术理解与政策制订?94、出版物中含有的偏见如何影响人们对生态学的理解?95、哪些新技术可以最大程度推进对生态学的理解?96、如何整合多重尺度和类型的检测来增强生态学推断的强壮度?97、被广泛研究的生态学模式更多来源于统计学过程还是来源于生态学过程?98、决定生态变化量级和方向最恰当的底线是哪些?99、对来自观察的反馈进行建模在何种程度上帮助提高对生态学过程的理解能力?100、人类行为与生态动态间的反馈如何有效反映在生态学模型中?。

生态哲学观

生态哲学观

生态哲学观生态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型哲学理论。

由于它的独特视角,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本文试图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内在联系,探索其对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启示意义。

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经历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过19世纪英国的功利主义, 20世纪初德国的历史哲学以及法国的实证主义后,近百年来西方哲学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时代局限。

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为基础,以经济增长、物质财富的丰富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精神,使得大众传媒和商业文化成为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主导力量,“主体性”概念也深入人心。

自然界并不等同于“客观”,它是“人化”了的自然。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无非就是“人化”的自然。

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无疑改变着自然,包括自然界的结构,规律,属性,规则,秩序,平衡等等。

这些已经被认识和重塑了的自然“异化”了,不再为人所有,而只是被看做或能够被占有、利用和控制的手段。

在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不仅具备哲学的眼光,而且还要具备可操作性。

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物质性、思想性和运动着的实在。

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的,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脱离了物质载体,“自然”作为客体并不是“客观”的。

不可见的物质形态,诸如声音,气味等,只有转化为可见的形态才成为客体。

正是由于“物质”、“形式”的确立,人们才有可能赋予“自然”某种属性。

在自然界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时间和空间。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引力”的客观存在。

物质的各种属性,都能够用物理学语言加以描述。

世界上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

人类的活动,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等,都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自然界的发展。

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且要尊重自然规律。

这样,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与自然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和谐可以可能
——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
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突出和演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生态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逐渐提上日程。

发展经济高效、生态平衡的产业,建立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从而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自然与人类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亦称为绿色经济。

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也就是生态和谐可以可能。

美国著名海洋生态学家卡尔逊1960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是近代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卡尔逊在书中呼吁人类不要残酷地对待自然,要恢复理性,倡导一种生态的、合理的文明。

这本书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从政府到民众对环境问题的不同关注。

197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生态学会前理事长、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员马世骏提出,社会的发展不能只要经济,也不能只要环境,还应该要有社会。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提出并发展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文明。

一、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
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和推广,并且已日益显现出其巨大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今天,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继续推进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的实践,既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坚持社会视角与自然视角的统一,深刻揭示了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在农业社会,虽然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开垦和砍伐的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局部性的紧张,但总体来看,人类与自然还能保持整体的平衡与和谐;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与自然环境存在着不能克服的矛盾,工业社会一方面创造了农业社会无法比拟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大大地提高了利用和使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然而另一方面工业文明又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颠倒——人确立了对自然的主体性地位,而自然则被降低为被认知、被改造,甚至被征服和被掠夺的无生命的客体对象,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矛盾的激化。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与自然的和解创造了可能的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矛盾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也并不能完全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这种和谐,还需要人
们对自然发展规律的自觉探索和把握,把尊重自然和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牢固树立起来。

因此,高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环境和生态建设,加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和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行性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呼唤人们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永远是地球和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无法超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因此,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构建人类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自身关系的和谐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在生态学上有四层含义:一是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包括水、土、气、生、矿等自然生态因子、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自然生态和谐;二是人的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方式的经济生态和谐;三是人的境界,包括温饱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天地境界等人类生态境界的和谐;四是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时、空、量、构、序层面的系统生态管理方法的和谐。

三、如何以生态经济为根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类理性选择的生产发展方式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生态生产力,这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

为了有效遏制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国发展理念的一次飞跃。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和我们党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生态经济的生产方式是先进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向,而和谐社会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代表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维持全面的生活质量,维持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持续的环境损害。

和谐社会的特征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性标志是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因此,树立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3]。

四、结束语
生态社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态社会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递进的发展序列,是符合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进程的。

生态社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确实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

生态社会不仅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与之相应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人的生理和谐、心理和谐以及生理与心理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充分认识自然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世界性意义,树立关注全人类命运的全球整体发展观。

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态观今天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认真学习、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精神宝库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