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贵阳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合集下载

贵州乡土教材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贵州乡土教材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贵州乡土教材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贵州乡土教材发轫于晚清,成型于“民国”,繁荣于改革开放之后,并且不同历史阶段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使命:晚清重在爱国主义教育,“民国”强调知识普及,改革开放后承担着传承本土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文学艺术的重要使命,起着构建本土知识与传承地方文化的作用。

标签:贵州;乡土教材;文化传承貴州乡土教材滥觞于清末的乡土志,其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末起步时期的乡土志编修;“民国”时期由乡土志正式演变为乡土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多元化发展。

在一百余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贵州乡土教材内容也由最初“爱国爱乡”的政治教育,发展为充分展示地方多元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承担传承本土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文学艺术的重要使命,起到构建本土知识与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梳理乡土教材在贵州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其编修群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乡土教材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乡土教材在贵州的历史演变清末,在“以教人爱国为第一要义”[1]理念的驱使下,乡土教育兴起并上升为国家意志。

在朝廷的主导和推广下,各省分别以清学部出台的《乡土志例目》为依据,编纂乡土教材和实施乡土教育。

为响应朝廷号召,贵州编纂三部乡土志作为童蒙教材,即《安南县乡土志》《贵阳府乡土地理志》和《贵阳府乡土志》,以此对教育领域的新变化作出积极回应。

三部乡土教材皆以清政府发布的《乡土志例目》为指导,意在培养“忠君”“爱朝廷”的人才,体现出国家教育意志在地方的贯彻和落实。

中华民国成立后,乡土教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教育部要求初小历史“前二年先讲乡土历史”;初小地理“前二年讲乡土地理。

”[2]在官方的推动和鼓励下,历史、地理成为贵州乡土教材编纂的主要学科。

时至抗战爆发前,共产生了《贵州乡土地理》《贵州乡土历史》《贵阳乡土地理讲义》《黄平乡土志》和《水城乡土历史地理》五部乡土教材。

作为童蒙教材,乡土历史重在建置沿革、民情风俗、疆域演变、文化名人,以及土地、人口、物产等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一、前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新文学运动的崛起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新文学运动迅速兴起。

这一运动以推翻旧文化传统为目标,强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追求个体的内心体验。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作家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新青年》等刊物为平台,倡导新思想、新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

三、现代派文学的探索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派文学的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的作家,以郭沫若、茅盾、冰心等为代表,开始追求艺术的现代性和个性的表达。

他们提倡自由写作,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同时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现代派文学的出现,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四、抗战文学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抗战为主题。

抗战文学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战争的真实描写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郭沫若的《七律·长城行》、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成为经典之作,激励了无数人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五、社会主义文学的崛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文学也随之崛起。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英雄形象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巴金的《家》、韩愈的《报告文学》等。

社会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和精神支持。

六、文学改革与思潮的交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新一代作家开始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他们在文学形式和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这一时期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批判,也有对现代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代表作品有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它们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论明代贵州诗歌的发展历程

论明代贵州诗歌的发展历程

论明代贵州诗歌的发展历程在明朝之前,贵州除了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之外,所谓的“雅”文学(也就是用汉语言写作的文学作品)几近空白,自明朝以后才逐渐萌生、成长。

从明末清初至清朝道(光)、咸(通)、同(治)、光(绪)年间,贵州文学迅速发展,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到清末为止,贵州出现诗词古文别集、总集近900部,流传至今的有400多部。

另外,还有许多隐居或游宦贵州的客籍文人,也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可以说,贵州明清时期的文学,代表了贵州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值得后人学习与研究。

明清以来,贵州渐有文人雅士,继黔北沙滩文化兴起之后,贵阳周渔璜、毕节丁宝桢、兴义张之洞等也时负盛名,其他各地亦偶有崭露头角的,其中多有作诗者,收录于《黔诗纪略》《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等书。

至此,贵州诗歌形成生态,成为省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个人诗集而言,明末清初贵阳吴中蕃有《敝帚集》《响怀集》《断矾草》《断矾草二集》,清康熙年间贵阳周渔璜有《桐埜诗集》;清嘉庆年间贵阳花杰有《宝研斋诗抄》,黔东南州孙应鳌有《学孔精舍诗稿》,遵义黎恂有《蛉石斋诗集》;清道光年间贵阳黄彭年有《陶楼诗钞》,遵义黎兆勋有《侍雪堂诗抄》6 卷、《烟亭词》4 卷、《黎平诗系》《石镜斋诗略》《词林心醉》,郑珍有《巢经巢诗》,郑知同有《屈庐诗稿》,黔南州莫友芝有《郘亭诗抄》六卷、《郘亭遗诗》八卷、《影山词》二卷及外集一卷,莫庭芝有《青田山庐诗钞》《青田山庐词钞》,黔东南州胡长新有《籀经堂诗钞》,毕节周婉如有《吟秋山馆诗词钞》;清咸丰年间毕节丁宝桢有《十五弗斋诗存》;清同治年间贵阳刘韫良有《牂牁群苗杂咏》1卷、《壶隐斋诗集》20卷,陈田有《听诗斋诗》,李端棻有《煃园诗存》,顾履均有《梅南诗草》,颜嗣徽有《望眉草堂诗集》,袁思铧有《双印斋诗集》,六盘水赵德昌有《枕戈室诗草》,毕节杨绂章有《留真集诗钞》;清光绪年间贵阳何威凤有《啖芋轩诗文稿》,陈夔龙有《松寿堂诗钞》《花近楼诗存》,陈灿有《知足知不足诗存》,杨调元有《绵桐馆词》,司炳蝰有《宁拙堂诗集》,遵义周沆有《印山草堂劫馀吟草》,黎汝谦有《夷牢溪庐诗钞》七卷,杨兆麟有《守拙堂诗集》,聂树楷有《聱园诗剩》《词剩》,安顺任可澄有《匏斋诗存》《藏山堂诗文词稿》;清末贵阳王敬彝有《柳瘿庵诗钞》,陈文政有《冠山诗集》等等。

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与演变

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与演变

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与演变戴望舒诗歌创作历程表明:现代派诗歌的发展是汉诗传统与欧洲现代主义诗艺不断融合的过程,是建构东方民族现代诗的过程。

它向现实主义的演变,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新诗的新发展。

标签:化古化欧;东方民族现代诗;现实主义的演变一、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中国新诗的成熟所谓现代诗派,大体上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

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

现代派诗歌即现代诗派的诗作。

《现代》杂志构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汇聚了沪、京、津等许多大城市的诗人群体,也集中刊发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1932年诗坛刮起“戴望舒旋风”,其诗论被现代诗派奉为金科玉律。

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刊发现代派诗歌的杂志还有(1934)卞之琳主编的《水星》,(1935)戴望舒主编的《现代诗风》,到了1936年,由卞之琳、戴望舒、梁宗岱、冯至主编的《新诗》杂志把这股现代派的诗潮推向高峰。

伴随之的是大量新诗杂志的问世,如上海的《新诗》、《诗屋》,广东的《诗叶》、《诗之页》,北平的《小雅》,南京的《诗帆》等,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

“1936~1937年这一时期为中国新诗自五四以来的黄金时代。

”现代派诗歌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

二、化古化欧,建构东方民族现代诗中国新诗早期代表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潮,或重在大面积的抒情。

或重于情感的直白,均缺少比较含蓄隽永的诗味,更缺乏对诗艺本质的探求,以致造成诗作的泛滥,使人们对新诗丧失了信任;而李金发代表的初期象征派诗,则大多晦涩难懂,其诗作往往跟不上理论的思考,也没能显示其诗派的优点。

这两种诗潮的弊病,引起了以戴望舒为首的现代派诗人的深刻反思。

边缘的力量_当代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述

边缘的力量_当代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述
在诗歌创作方面,五六十年代的潘俊龄(苗族)、弋良 俊(布依族)、汛河(布依族)、杨再宏(侗族)、吴琪拉达 (彝族),新时期的禄琴(彝族)、田小川(彝族)、彭世庄(苗 族)、龙治水(苗族)、杨朝东(苗族)、马仲星(苗族)、 王泽洲(布依族)、罗莲(布依族)、张顺琼(布依族)、杨启刚 (布依族)、龙超云(侗族)、罗中玺(侗族)、喻子涵(土 家族)、安斯寿(土家族)、石尚竹(水族)、马家华(回 族)、谭文长(仡佬族)以及新生一代的赵卫峰(白族)、 黑黑(白族)、西楚(苗族)、谯达摩(土家族)、马仲星 (苗族)、末未(苗族)、非飞马(土家族)、朵孩(土家 族)、徐必常(土家族)、弦河(仡佬族)等诗人创作了大 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诗歌,出版了上百本诗集。其 中,汛河的诗歌《百岁老人》、潘俊龄的诗歌《苗家董存瑞 之歌》荣获第一届“骏马奖”,张顺琼的诗歌《绿梦》获得 第四届“骏马奖”,喻子涵创作的散文诗集《孤独的太阳》 荣获第五届“骏马奖”,禄琴的诗集《面向阳光》、罗莲的 诗集《另一种禅悟》荣获第六届“骏马奖”。
此外,2010年,贵州少数民族作家龙志毅、伍略、苏 晓星、滕树嵩、潘俊龄、弋良俊、汛河、石定、禄琴、罗 莲、杨启刚、完班代摆、潘国会、孟学祥、杨打铁、赵朝 龙、郑吉平、任菊生、罗国凡等23人的作品分别入选《新中 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6卷20册)各卷本, 集中代表了贵州老中青少数民族作家阵容。2011年,贵州的 伍略、罗吉万、肖勤、任菊生、禄琴、杨启刚、石尚竹、完 班代摆、王华9位老中青三代少数民族作家、诗人的作品入 选《〈民族文学〉30周年精品选》丛书。同一年,王华、 梦亦非、肖勤、杨启刚、徐必常、末未、陈德根、屯牛、弦 河、非飞马、杨代富、伍秋明、罗漠、杨村、李天斌、向笔 群16位新一代少数民族诗人、作家、评论家入选《少数民族 文学2011年度选》丛书。今年,谭良洲(侗族)的长篇小说 《歌师》、潘国会(水族)的长篇小说《乡间往事》、王华 (仡佬族)的长篇小说《家园》、丰非(布依族)的长篇小 说《山水情韵》、袁仁琮(侗族)的长篇小说《庄周》、石 玉锡(侗族)的长篇小说《竹影》、赵朝龙(苗族)的中短 篇小说《赵朝龙小说选》、韦昌国(布依族)的中短篇小说 《城市灯光》、郑吉平(白族)的中短篇小说《最后一块 田》、肖勤(仡佬族)的中短篇小说《丹砂》、徐必常(土 家族)的诗集《朴素的吟唱》、魏荣钊(土家族)的散文 集《遭遇北盘江》、安元奎(土家族)的散文《远山的歌 谣》、杨曦(侗族)的散文集《寻找侗族大歌》等作品还入 围第十届“骏马奖”评选名单,年内将角逐出最终获奖名 单,相信贵州少数民族作家又将有新的斩获。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历程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有着不同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

一、诗歌改革与象征主义浪潮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诗歌界开始发生变革,一股新的思潮涌现出来。

这股思潮主要由一些留学归国的诗人所带动,他们开始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胡适、梁实秋等人。

他们提倡抒发内心情感,强调个人的表达,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先河。

二、现代主义派与“新月派”的兴起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徐志摩、郑振铎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派崛起,并受到了一批新的年轻诗人的追随。

现代主义派的诗歌表达独特,语言现代化,形式多样化。

同时,“新月派”的兴起也相当重要,代表诗人如桑弧、席慕容等,他们坚持以自由、个性化的写作风格,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亮点。

三、抒情与叙事的融合:抒情叙事派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派别,即抒情叙事派。

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聂绀弩、沈从文等。

他们在诗歌创作中,融合了抒情和叙事两个元素,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他们的作品通常既具有高度的情感表达,又富有故事性,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四、语言革新与“白话诗”的出现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语言革新阶段。

以白石、杨牧为代表的诗人开始尝试用白话来表达诗意,这被称为“白话诗”运动。

他们试图摆脱传统文言的束缚,用日常口语来表达内心情感,使诗歌更贴近读者。

这股风潮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现代诗歌与新时期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这也影响了诗歌的发展。

以北岛、杨煜为代表的抒情写实派崛起,他们试图用简洁的语言、真实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

他们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创作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作品。

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流派和代表性作品,不胜枚举。

贵州诗歌大事记

贵州诗歌大事记

贵州诗歌大事记
以下是贵州诗歌的重要事件和发展历程的大事记:
- 1956年:贵州文学刊物《诗刊》在贵阳创刊,开始发表贵州的诗歌作品。

- 1988年:贵州省诗人协会成立,为贵州诗歌创作和交流提供组织和平台。

- 1991年:贵州作家协会成立,推动贵州文学的发展,并为诗歌创作提供支持。

- 1992年:贵州文学刊物《星星诗刊》创刊,成为贵州当代诗歌创作的重要发布平台。

- 1993年:贵州第一届诗歌节在贵阳举行,为贵州诗歌的集中展示和交流提供机会。

- 2000年:贵州第二届诗歌节在贵阳举行,继续推动贵州诗歌的繁荣发展。

- 2003年:贵州第三届诗歌节以“聚焦伟大时代,展示才华风采”为主题,在贵阳成功举办。

- 2007年:贵州第四届诗歌节在贵阳召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参与。

- 2011年:贵州第五届诗歌节在贵阳盛大开幕,展示了贵州诗人的多样创作风格和成果。

- 2016年:贵州开展了“一汇千村”贵州诗歌行动,通过巡回演出、培训活动等方式推动贵州农村诗歌创作和传承。

- 2018年:贵州第六届诗歌节在贵阳举办,聚焦当代诗歌创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示贵州诗歌的新面貌。

- 2020年:贵州作家协会推出“诗歌无疆界,情系天下人”线上诗歌活动,积极推动贵州诗歌的创新和传播。

抗战时期贵州对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抗战时期贵州对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抗战时期贵州对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与贡献杨世海(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全面抗战时期,大量文艺家内迁贵州,他们或是外省人士,或为黔籍人士,他们进入或返回贵州共同促进了贵州文艺的发展和繁荣。

在这一过程中,贵州为这些文艺家提供了创作的便利和必要的支持,也因为与贵州的亲密接触,文艺家们受到了贵州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和感染,一些文艺家甚至因此在其文艺创作上发生思想和风格的重大变化。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贵州文化; 中国现代文艺中图分类号:I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9) 02-0060-09抗战时期(1931-1945),尤其是全面抗战之后,国民政府搬迁重庆,大量机关、学校等内迁至西南地区,文人学者也来到这里,其中一部分人进入贵州,不少人便是文艺工作者,他们或是外省人士,或为黔籍人士,他们进入或返回贵州对贵州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比较充分。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贵州为这些文艺家提供的创作便利和支持,文艺家们因与贵州的亲密接触而受到贵州文化的各方面影响,却没得到必要的讨论。

本文便是对此方面研究缺失进行弥补性的尝试,力图展现抗战时期贵州对中国文艺的影响与贡献。

一、贵州对文艺发展的支持全面抗战时期,贵州因其特殊地理环境成为抗战大后方。

当时,贵州对文化名人广为接纳,许多全国一流的文化名人汇集贵州。

这些名流或教书,或组织文艺社团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贵州对这些活动都是非常支持和配合的,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便利。

抗战时期,贵州报刊事业迅速发展,据统计,贵州各地在抗战时期创刊和发行200多种报纸,其中许多报纸开辟文艺副刊,显示出对文艺发展的全力支持。

如《贵州晨报》,由谢六逸发起,蹇先艾、李青崖参与,他们在该报开办了《每周文艺》副刊,刊登文艺作品。

①1938年2月18日,谢六逸、蹇先艾联合众多在黔文人,成立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贵州分会,《贵州日报》为之辟出版面办副刊——《文协》。

贵州大学专升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个人整理

贵州大学专升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个人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9、《语丝》派:(1)时间:1924年11月(2)主要成员:鲁迅(“语丝派主将”)、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3)代表刊物:《语丝周刊》(4)风格: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11、新月社:(1)时间地点:新月社活动1923年始于北京,1924年夏成立新月社,最初主要戏剧活动。

(2)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新月诗派: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朱湘、孙大雨、于赓虞、刘梦苇等后吸收: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新诗人(3)代表刊物:徐志摩《诗镌》《剧刊》;《新月》月刊、《诗刊》季刊(4)主张:自由文学团体,倾向复杂,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倡导新格律诗。

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当代贵州文学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当代贵州文学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湖南人文科技 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Hu ma n i t i e s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在国内备受关注。如王华的《 桥溪庄》 ( 后单行本 不 关注 贵州 社会 现 实所 导致 的必 然结 果 。 改名为《 雪豆》 ) 于《 当代》 2 0 0 5年第 1 期发 表 , 开
谢 有顺 说 : “ 一些 作 家 的写 作 为何 总 是 形成 不
创 了贵 州作 家 在 该 刊 发 表 长 篇 小 说 的先 例 , 引 来 了 自己 的风格 ?就 是 和他 还 没 找 到 自己 的 写作 边
纯文学 ’ 作 品以语言 形 式 的标 新 立异 为 要 务 。其 “ 贵 州符 号 ” 识 别体 系 是 特指 贵 州 文化 独 特 性 ‘
‘ 纯 文学 ’ 之纯 , 除了‘ 纯’ 在 语 言 的陌生 化 即语 并 能和 其他 省 区保 持一 定 差 异 性 的识 别 符 号 群 和 二 ,
价 值 传播 的关 键 指针 。结 合 新 世 纪 以来 大 众传 播 色 的符码 。 技术 手段 和传 播 方 式 的发 展 , 以及 传 播 对 文 学 所 ( 二) “ 纯文 学” 传播 理 念被 大众 消费意识 疏 离 产生 的重 要 作 用 来 看 , 当代 贵 州 文 学 对 外 传 播 主 要存 在 以下 三个 问题 :

致在 传播 活 动 中 “ 贵 州符号 ” 即 真 实 再 现 贵 州 历
史、 反 映 社会 变 迁 、 突 出民族文化特性 、 标 识 贵 州

贵州省贵阳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贵州省贵阳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贵州省贵阳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经济社会的发展(明朝建行省、抗战时期)回顾贵阳的发展史,是一部鲜活的移民史。

多次而大量的移民,带来了新的文化形式,带来了自然科学,甚至融进了新的外来语言……给贵阳这座西南之城不断带来新的冲击和碰撞,而多次大量的移民,也使贵阳人的血液中多了宽厚与包容的因子,使得这座城市能很快的将这些外来的东西吸收并创新,不断推动着城市的前进。

贵阳地区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唐宋时期由于军事上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城邑,当时的城邑极为简陋狭小,“城内街道、初本狭窄,车舆辐辏、肩摩踵接”。

其时,贵阳虽为黔中首邑,军事用地,但交通阻滞,物品运输极为困难,因此产业不甚发达,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

居民多以农业为生,商贾大多是湘、赣、川等外省人,且本地人资本较微,难以与外商竞争。

明朝中后期,由于驿道渐开,统治者实现屯田垦荒,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农业和手工业有所发展,商业也逐渐兴起,据《贵州图经新志》(弘治)记载,在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就有江西商人彭如玉到贵阳。

到了明代,贵阳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建省,明朝隆庆二年(1568),迁程番府于贵阳,取名贵阳府,贵阳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一时期贵阳经济取得更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以大十字为中心的坊市,据《贵州通志》(嘉靖)记载,贵阳内外着名的坊市有12处,治城内有三牌坊市、四牌坊市、谯楼街市、风宪坊市,治城东门内有小十字街市,治城南门内有南市,治城北门有北市,治城北门外有馆驿前市、十字街市、凤鸣桥市、洪边巷口市,治城南门外有马荣街市。

在贵阳城外近郊的几个较大集镇有集场贸易,有固定的集场时间和地点,设有场主进行管理,负责解决纠纷。

交易的方法有物易物和银钱购买,以前者为主,交易的对象,卖者主要是附近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老百姓,买者多为城内住户、官吏、驻兵家属等。

贵阳文昌阁的故事

贵阳文昌阁的故事

贵阳文昌阁的故事贵阳文昌阁坐落在贵州省贵阳市中心,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古建筑。

以下是关于贵阳文昌阁的故事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贵阳文昌阁始建于明代,由当时的贵阳知府江东之主持修建。

最初,它被建为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以保佑贵阳地区的文化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昌阁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文化、历史和旅游价值的著名景点。

二、建筑风格与结构贵阳文昌阁是一座具有鲜明明代风格的建筑,其特点是以木结构为主,注重梁柱之间的巧妙组合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阁楼内部布局精致,雕刻精美,充满了明代工艺的精湛技艺。

此外,阁楼的地基采用石质材料,使其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后依然屹立不倒。

三、文化价值1.传统文化:贵阳文昌阁是贵阳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三和三月初三,这里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前来参加。

这些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

2.文学艺术:文昌阁内的雕刻、绘画和建筑风格对当地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墨宝和诗篇,赞美文昌阁的建筑之美和人文精神。

3.教育:在明清时期,文昌阁不仅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还是贵阳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

许多文人雅士在这里讲学、交流思想,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四、旅游价值贵阳文昌阁作为贵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到这里,欣赏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品味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此外,文昌阁周边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和美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选择。

五、现代意义1.文物保护:贵阳文昌阁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

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文昌阁的保护工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确保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得以传承。

2.文化交流:在现代社会,贵阳文昌阁成为了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在这里交流思想、分享文化,增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贵州小说发展掠影

贵州小说发展掠影

贵州小说发展掠影袁仁琮【摘要】一、贵州作家群形成时期蹇先艾先生于1937年回到贵阳,他和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老作家邢立斌一起,一面培养新生力量,一面继续创作。

20世纪50年代初即发表作品的有石果、微山、傅泽、涂尘野、文蒙(文志强)、胡学文、苏晓星(李德祥),韦涵(胡维汉)、伍略(龙明伍)、李启超,稍后一些有滕树嵩、刘荣敏、谭良洲、向剑辉、周青明、刘毅麟等人。

这一时期的作品,影响较广泛的有全璜(汪小川)的《冲出绝境》,微山的《这也是战争》,【期刊名称】《理论与当代》【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贵州;小说;1937年;形成时期;艺术学院;50年代;20世纪;作家群【作者】袁仁琮【作者单位】贵阳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一、贵州作家群形成时期蹇先艾先生于1937年回到贵阳,他和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老作家邢立斌一起,一面培养新生力量,一面继续创作。

20世纪50年代初即发表作品的有石果、微山、傅泽、涂尘野、文蒙(文志强)、胡学文、苏晓星(李德祥),韦涵(胡维汉)、伍略(龙明伍)、李启超,稍后一些有滕树嵩、刘荣敏、谭良洲、向剑辉、周青明、刘毅麟等人。

这一时期的作品,影响较广泛的有全璜(汪小川)的《冲出绝境》,微山的《这也是战争》,短篇小说有石果关注农民命运的《风波》、《官福店》等,均已达到全国水平。

特别是一批少数民族作者开始了文学创作,大大地壮大了贵州小说创作队伍,代表作家有彝族苏晓星、熊正国,布依族作家弋良俊,苗族伍略,侗族滕树嵩、刘荣敏、谭良洲等人。

20世纪50年代末,浮夸风越刮越猛,一度影响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

二、小说创作队伍成长壮大时期“文革”破坏了文学事业,毁了贵州小说创作队伍,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锻炼了这支队伍,提高了这支队伍素质,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逐渐深入地批判左的错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大大提高了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二是抛弃“三突出”,恢复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正视现实,揭露矛盾,特别是揭露左的错误给党、国家和文艺事业带来空前灾难,写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受到的迫害和觉醒这样的题材特别有意义。

贵阳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贵阳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贵阳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贵阳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贵阳的文化社会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贵阳市的文化社会实践情况,我们特组织了此次实地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贵阳的文化发展现状和社会实践活动,为未来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了解贵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探讨文化产业对贵阳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分析贵阳市当地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为传承发展当地文化提出建议。

3.调研贵阳市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状况,为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参考。

4.探讨贵阳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习惯,分析文化消费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5.总结调研结果,提出对贵阳市文化社会发展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了解当地文化机构和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参观当地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中心。

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贵阳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对当地文化特色的认知。

3.深度访谈:与当地文化机构负责人、文化企业经营者、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当地文化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4.数据分析:对调研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综合比较得出结论。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贵阳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企业逐渐壮大,文化创意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尤其是在旅游文化方面,贵阳市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贵州省的旅游重镇。

同时,文化产业也为城市经济增添了活力,成为贵阳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当地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保护贵阳市本地文化特色鲜明,苗、侗、彝等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等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和消失的危险,需要更加积极的保护和传承。

3.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贵阳市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繁荣活跃,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批志愿者组织和公益项目。

“就这样日益丰盈”——贵州散文七十年创作略论

“就这样日益丰盈”——贵州散文七十年创作略论

编者按:由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师范学院主办,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艺术评鉴杂志社承办的“与祖国同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贵州文学研讨会”得到了贵州省内各高校、专业团体及行业专家、学者的积极关注与支持,此活动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贵州文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为贵州省文学未来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方向,同时活动面向黔籍专家及学者征集了一批研究价值及学术较高的文章,在此刊发部分优秀文章以飨读者。

“就这样日益丰盈”——贵州散文七十年创作略论陈祖君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摘要:贵州散文大致指生长在贵州或长期工作在贵州的作者创作的小说、诗歌、话剧之外的现代文学类型。

贵州散文创作七十年来得到很大发展,从创作队伍来看,创作散文的作者人数大规模增长;从创作类型来看,散文作者多方探索,涉及学者散文、乡土散文、行走散文、游记散文、生态散文等多种;从创作内容看,七十年的贵州散文,可视为家国情怀、贵州记忆以及个体感悟的有机交织、融合;从创作手法来看,作者们手法不断翻新,多种风格并存;从传播环节来看,刊物增多,获奖增多,选本增多,出版的专集增多,加上互联网、新媒体,以及学者研究的推动等,传播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就其整体或七十年的发展而言,贵州散文是一个日益丰盈的巨大存在。

关键词:贵州散文七十年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016-04笔者涉猎七十年的贵州散文创作,认为这是丰富博大的存在。

怎样用一句话描述贵州散文这一丰富博大的存在呢?笔者想起看过的一本也是散文的书《就这样日益丰盈》。

是的,贵州散文随着不断发展,确实“就这样日益丰盈”。

那么,怎样来看待这日益丰盈的存在呢?戴明贤先生承认自己记忆中的安顺是“一个人的安顺”,那么,从笔者的角度看到的七十年的贵州散文,是笔者“一个人的贵州散文”。

当然,这“一个人的贵州散文”,希望得到方家的印证或者认可,抑或批评。

一、贵州散文的定位当笔者要针对七十年来的贵州散文创作发言,认 为清理、限定一下概念是有必要的,免得在漫无边际中来谈问题。

“十七年”贵州作家综述

“十七年”贵州作家综述

“十七年”贵州作家综述“十七年”时期贵州作家综述“十七年”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期间一种特有的文学形态。

“十七年”文学宣扬一种高昂的革命热情,文学作品政治性突出,指向性强烈,处处体现出一种建国初期人们奋发激昂的激情。

地处西南偏远地区的贵州也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下,并且涌现了诸如石果、傅泽、张克、韦翰(胡维汉)、廖公弦等作家、诗人。

他们的作品一方面紧跟“十七年”时代潮流,表达了对共和国生产建设的拥护和信心,另一方面,在这些贵州作家的作品中,也处处体现着贵州特色,为“十七年”文学增添了一丝地域色彩与民族特色。

石果,(1917—2003),原名何恩余。

贵州湄潭人。

石果很早就开始了他的创作,发表过长诗《穆家川上》,在遵义的《民铎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辅助线》。

新中国成立后,石果的创作越来越成熟,于五十年代在《西南文艺》发表小说《喜期》并获得认可,随即被《人民文学》全文转载,并被编者称为“最标准的短篇小说”。

《喜期》主要描写了以叶三娘为代表的老一代人在面临喜事时的那种紧张、惶惑、喜悦情感以及以叶玉珍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面对喜事时的轻松的情感,表现了石果对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活动的探索,捕捉了普通人物心理与情感上的波动。

《喜期》既按照文学艺术本身的规律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又在体现时代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作家自身的艺术个性,小说没有陷入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没有一味的追求作家个性,因此它形成了一种“范本”式的影响力,被称为最标准的短篇小说,广受好评。

这篇小说奠定了石果的文学地位,几乎使他一夜成名。

随后,石果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在《人民文学》发表《风波》、《官福店》等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以至于在当时的文学界有“北骆南石”之说,即是指北方有骆宾基,南方则有石果。

由此可见石果在当时的影响力,他成为了继蹇先艾之后,又一位被人们熟知的贵州作家。

石果的小说确实体现了浓厚的贵州特色。

“他历史地出现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贵州文坛,又历史地代表那个特定时代的贵州文学,他的创作的成就与不足,都显示着历史的那一页——建国初期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与弱点。

档案文献与贵州抗战诗歌研究

档案文献与贵州抗战诗歌研究

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这对利用业余时间参 其中《 抗战期间贵阳文学作品选》 大量收录了 短暂的。 与汪铭竹 、 吕亮耕等诗人居留贵阳较
诗人穆旦有代表 胜, 他与贵州仅有两 加本 书编写工作 的同志们来说就更加难能 当时报刊的各类文学作 品。 出人意料的是 , 尽 长不同 , 一次是作为流亡学生经历了 可贵。本书现代文学部分发掘出一批鲜为人 管是档案学者的编选 , 但其文学性鉴定标准 次短暂 的相遇 : 第二次是抗战胜利前夕在 知的作家, 和长期被湮没的作品 , 突破了所谓 却很纯正: 全书二百余篇 , 共分小说戏剧选 、 湘黔滇远途迁徙 , 与方敬等诗友过从甚密。 特别 ‘ 文革’前贵州没有 中长篇小说的错误说法 , 散文杂文选 、 蹇先艾文选 、 诗歌选 、 抗战征 文 贵 阳短暂工作 , 其中既有 是湘黔滇远途步行接触 了当地的底层 民众 , 这在文化积累上是功不可没 的。 ” 郾抽取m贵 选和抗战山歌鼓词选等六个部分 , 巴金 、 林语堂 、 臧克家 、 冯至 、 沈从文 、 艾 历练了战火 中的现实人生 。 这一切 , 既带来诗 州抗战时期而言 , 除了众 多国内文化名人旅 茅盾 、 居贵阳而一度呈现的文化繁荣景象外 , 还有 芜 、 穆旦 、 蹇 先艾 等 一 大 批名 人 的 名 字 , 也有 风硬朗的现实品格 , 也带来重新思考生命 、 土 贵州本土文学的自我发育 , 两者是互为存在 许多写出了佳作的不知名作者。 而且 , 不管是 地 、 语言存在的机会 , 王佐 良就发现他 的诗风
案 文 化
d a n g 。 a n we n h u a
叶圣陶、 朱 自清等一大批名家名作。 百计发掘线索, 跟踪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搜求一个不应遗忘 处理 。这样处理档案文献便尽量给读者以历 过茅盾 、 的作家, 一部 曾经产生影响的作品, 就需要付 史的真实之感 , 最大限度发挥了文献的作用 。 不过 , 外籍文人介入贵州文坛大多是松散而

贵州近代报刊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生存空间的开拓——以《黔报》、《贵州公报》等近代报刊为考察对象

贵州近代报刊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生存空间的开拓——以《黔报》、《贵州公报》等近代报刊为考察对象

Emergence of Modern Guizhou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nd Expansion of the Suvival Space of
Modern Literature
作者: 刘晓华
作者机构: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出版物刊名: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53页
主题词: “文学场” 近代报刊 贵州现代文学的发生
摘要:近代报刊的出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与古代文学截然不同的媒介与载体,直接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形态性质、文体类型和审美特征。

以贵州出现最早的《黔报》、《贵州公报》等近代报纸为考察对象,从“文学场”的生成角度,探讨在由报刊开拓的文化语境中贵州现代文学的生存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 , 1 9 0 5 年, 贵 州开 始建立铅 印技术
的 印刷 厂 , 1 9 1 1 年 , 出 现 了 新 式 造 纸
交叉: 文言文 占据 着较 大的阵地 。但
贵 阳 的 文 学 界 有 部 分 人 对 日 、英 、 俄
小 说 已经 有 所 了解 , 他 们 的 作 品 步 入
省 发 展 的作 家如 谢 六 逸 等 ,回 到 家 乡 参 加 救亡 运 动 , 沦 陷 区很 多文 艺 界 、 新 闻界知名 人士 、 学者进入贵 阳 , 茅盾 、 田汉 、 巴金 等 都 曾 旅居 贵 阳 , 本 地 知 识
具 有很 强 的政 治 宣传 目的 。
人》 ) 等等 , 上 述作 品 虽说 多 以家庭 、
社 会 问题 为题 材 ,且 恋 爱婚 姻 故 事 占
有 较 大 的 比重 , 但在艺术性 、 思 想 性 上
辛亥革命后 , 新 的 文 学 思 潮 和 理 论 继 续 发展 。 1 9 1 9 年4 月, 《 贵 州公报》
“ 革命文学 ” 运 动 。 出于 “ 强 种保 国 ” 的 目的 , 老 一 辈 先 知 先 觉 者 认 为 小 说 是 开 启 民智 、觉 世 新 民 的最 好 工 具 , 把
小说推上 了“ 文学最 上乘 ” 的地位 , 救
蹇 先艾 、 段 雪笙 、 谢 六逸 、 卢葆 华 、 申
尚贤、 陈沂、 吴绍 文 。 2 O 世 纪3 0 年 代 在 贵 州 省 内有 影 响 的 作 家 有 幼 麟 ( 作 品
都 有不可忽视 的进步。还 有不少反映
劳 动者 因吸 食 鸦 片、 赌 博 而 使 自己 和 家 人 陷 入绝 境 的故 事 ,其 批 判 现 实 主 义 的精 神 已经 开 始 萌 芽 。 作 者 们 逐 步 学 会使 用 心理 活 动 描 写 、 语言 描 写 等 手法, 故 事情 节 足 以令 读 者 为 之 叹 息 。
文学作 品。《 贵 州通志・ 艺文志》 中, 列
入“ 小说” 类 的书 只 有 四种 。少 数 民族 的 口头 文 学 遗 产 , 绝大 多数是2 O 世 纪 5 0 年 代 才 得 以整 理 记 录 下 来 。
也 开 始 创 作 乡土 小说 。比较 有 名 的如
1 8 9 8 年 前后 ,中国 发生 了一 场
阳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明清时期 , 贵州省贵 阳地 区民间
文 学 主 要 由两 大部 分 组 成 : 一 是 本 地 少 数 民 族 同 胞 的 口头 文 学 , 包 括 山 歌、 神话 故事 和 民间故 事 ; 另 一 部 分
是 元 代 以来 , 特别 是 明清时 期 , 外 省
中有专 门的小说杂志。新小 说对 贵州
不懂得 “ 描 写” 的作用 , 1 9 1 0 年, 《 贵州 公 报》 上 刊 出的《 社 会镜 》 , 已经 有较
细 致 生 动 的人 物 言 行 描 写 , 说 明 写 作
水 平 进 步 是 比较 快 的 ;从 文体 上 看 ,
《 孤独者 》 ) 、 派 克( 作 品《 疗妒 》 ) 、 蝉客
1 9 3 7 年“ 七七 ” 事变后 , 很 多在 外
张报纸《 黔报》 在 贵阳出版 。《 黔报》
目。 光绪三十 四年( 1 9 0 8 年) , 贵州自
上发表 了 《 余 之对于小说 的观念》 一 文。作者对 胡适之 、 刘半农 等人 的新
学识 、 新思 想给 予肯定 , 提 倡 白话 文 写作。这一 时期 , 贵 阳 的 小 说 创 作 还 停 留在 晚清 改 良主 义 的 时 代 , 主 要 表
的 知 识 分 子 产 生 了重 大 影 响 , 促 进 了 贵 阳地 区小 说 创 作 的 发 展 。 辛亥革命 期间 , 贵 阳 出 现 的 小说 大 多 以 启 蒙 民智 、暴 露 清 廷 腐 败 、 宣
如《 铎报 》 上的 《 绨和 帛》 , 用齐桓 公收
服鲁 梁的事 , 说 明 国 家 不 重 视 经 济 发 展 的危 险性 。还 有 一 些 文 言 或 文 白相 间 的 小 说 ,也 表 现 出 忧 国 忧 民 的 思
厂和 印 刷 厂 。 自光 绪 末 年 起 , 新 式 学 堂 培 养 的 学 生 已 经 成 为 小 说 重 要 的
了从 改 良主 义 到 革命 的 转 型 期 , 有 不
读者群 。新小说的发展壮大具备 了基
( 作 品《 老 王》 ) 、 周 树楹 ( 作 品《 你 的 敌
国救 民和 教化 民众 的忧 患 意识 是新
小说 的宗旨。在此背景下 , 贵 阳 的文 化 环 境 也 发 生 了重 大 的 变 化 。光 绪 三 十三 年( 1 9 0 7 年) 7 月1 7日 , 贵 州 省 第

小说 既有 白话 文 , 也有 文言 文 , 大 都
现是思 想内容、 语 言 和 故 事 结 构 新 旧
上有 发表 文学作品 的 《 短 篇小说 》 栏
治学 社创 办 了 《 自治 学社 杂 志》 ( 月
刊) ,  ̄ t J : F l l 号 上 已经 有 白话 小 说 发 表 。
1 9 0 0 年, 华 之鸿创 办 了“ 文 通 书
想, 如《 空谷 回音》 开 宗明义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我 国灭亡 之祸 , 迫于 眉睫……”
2 0 世 纪2 O 年代至3 0 年 代 ,贵 阳 的 小说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发展 阶段 。受
国 内 文 学 总走 向 的 引 导 , 贵 州 的 作 家
各 民族 军 民带到 贵 阳的 书面 或 口头
传革命精 神为 目的。在题材上 , 涉 及
社 会 的 各 个 方面 , 披 露 清 政 府 的 腐 败 黑暗, 表 现 社 会 各 阶层 的 思 想 状 态 和 言 行特点。从 写作技巧上 看 , 很 多 小 说 继 承 了章 回 小 说 传 统 , 往 往用 “ 联 语” 做 章 节 的 标题 。开 始 , 很 多 作 家 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