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f8d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a.png)
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
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贡献。
02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 社会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性的弱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对 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与思潮
白话文运动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发起旨在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打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加贴近大 众。
详细描述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京派与海派文学
总结词
京派与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流派 ,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详细描述
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 流派。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代表了北方的文化特 色和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学以 上海为中心,代表了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注重吸 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创新。两大流派的差异和特色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创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
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贡献。
02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 社会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性的弱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对 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与思潮
白话文运动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发起旨在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打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加贴近大 众。
详细描述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京派与海派文学
总结词
京派与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流派 ,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详细描述
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 流派。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代表了北方的文化特 色和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学以 上海为中心,代表了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注重吸 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创新。两大流派的差异和特色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创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c63b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7.png)
当代女性文学
探索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揭示她们对社会经济、 文化和性别议题的关注。
第四部分:新文学风潮
1 元末明初派
介绍元末明初派作家代表性作品的特点和风 格,挖掘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 乡土文学
探究乡土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揭示其承载的 地方特色与情感。
3 后现代文学
解读后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内涵,探讨其反思 与超越传统文学的意义。
抗战文学
揭示抗日战争期间文学创作的精神与主 题,并探讨对后期文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当代文学
80年代文学
着眼于8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介绍该时期出现的 代表性作品和主题。
90年代文学
探究9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重点关注文学作 品中的思想和审美追求。
2 1 世纪文学
展望2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作品中反映的当 代社会问题。
审视小说和杂文在前现代文学中的地位,揭示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
1
文艺复兴运动
2
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变革。
3
文化大革命文学
4
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创作的特点和 表现形式,以及其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
响。
五四文学运动
回顾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对现代文学的 推动作用,重点介绍鲁迅等代表作家。
4 纪实文学
分析纪实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了解纪实文学 对真实世界的揭示与批判。
结语
当代文学的特点
总结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审美特点,展示其与前现代文学的比较与对比。
文学对社会的影响
探讨文学对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
文学和文化传承
强调文学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第一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与社会背景 ppt课件
![第一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与社会背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6cef1504a1b0717ed5dd69.png)
蒋光慈、茅盾、巴金、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
(二)文学流派:“京派”与“海派”、“现代派”
(三)长篇小说、戏剧的成熟:大家与名家的涌现 (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萧红等)
(四)散文的繁荣:鲁迅的杂文、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
三、新文学的转型与分流(1937—1949):战时文学 (一)“国防文学”的兴起与新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 (二)“流亡文学”:东北流亡文学(萧军、萧红、端木蕻良)
第一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轨迹及社会背景
一、新文学的奠基期(1917—1927) (一)《新青年》杂志与“文学革命”运动:1917年初胡适《文学改
良刍议》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发表;胡适与“白话文学”运动—— 《尝试集》与白话新诗的最初试验、《白话文学史》与白话文学之鼓吹
(二)新文学社团运动: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浅草 —沉钟社
四、走向“一体化”与异化的大陆文学(1949—1976)
(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学的体制化、政治化与类型化 1、文学的政治批判运动、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批评:“小资产阶级倾向”、“反
党文学”、“毒草” 2、创作禁区:“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段”、爱情题材的禁区、知识分子题材
的禁区
3、主流与异端:(1)主流:赞歌与颂歌;(2)异端:“干预生活”、讽喻 文学与个性化文学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课程开设缘由及学习目标
(一) 文学作为传媒的对象
1、媒体是信息载体,媒体信息也包括文学信息,文学领 域是传媒的一个重要关注对象。文学作品、作家、 文学出版信息、影视剧(以文学为蓝本)信息都涉 及文学领域;
2、作家作为社会明星或名人(如贾平凹、王蒙、韩寒等 )往往是传媒的宠儿,文学话题的炒作是媒体炒作 的重要对象;
(二)文学流派:“京派”与“海派”、“现代派”
(三)长篇小说、戏剧的成熟:大家与名家的涌现 (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萧红等)
(四)散文的繁荣:鲁迅的杂文、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
三、新文学的转型与分流(1937—1949):战时文学 (一)“国防文学”的兴起与新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 (二)“流亡文学”:东北流亡文学(萧军、萧红、端木蕻良)
第一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轨迹及社会背景
一、新文学的奠基期(1917—1927) (一)《新青年》杂志与“文学革命”运动:1917年初胡适《文学改
良刍议》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发表;胡适与“白话文学”运动—— 《尝试集》与白话新诗的最初试验、《白话文学史》与白话文学之鼓吹
(二)新文学社团运动: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浅草 —沉钟社
四、走向“一体化”与异化的大陆文学(1949—1976)
(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学的体制化、政治化与类型化 1、文学的政治批判运动、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批评:“小资产阶级倾向”、“反
党文学”、“毒草” 2、创作禁区:“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段”、爱情题材的禁区、知识分子题材
的禁区
3、主流与异端:(1)主流:赞歌与颂歌;(2)异端:“干预生活”、讽喻 文学与个性化文学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课程开设缘由及学习目标
(一) 文学作为传媒的对象
1、媒体是信息载体,媒体信息也包括文学信息,文学领 域是传媒的一个重要关注对象。文学作品、作家、 文学出版信息、影视剧(以文学为蓝本)信息都涉 及文学领域;
2、作家作为社会明星或名人(如贾平凹、王蒙、韩寒等 )往往是传媒的宠儿,文学话题的炒作是媒体炒作 的重要对象;
中国文学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文学发展历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cbd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0.png)
你知道清代有哪些文学作品 是属于志怪小说吗?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唐代
唐代出现的文学形式,还用 说吗?
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唐诗作 品或其中的诗句吗?
从内容上来分,唐诗分为哪些 类别?
同学们身处这个充满文学气息的 国度,可有一点自豪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第 一反应是什么(你首先想到啥)?
诗词歌赋
四大名著
李白
宋代 宋词: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繁 荣于两宋。
宋代杰出词人有哪些? 宋词按照风格来分,可分为哪两大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元代
元代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文学形式? 能说说元曲的代表人物或代 表作吗?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基于最近学习了几篇关于中国文学的课文,老 师认为有必要将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为大家做 一个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培养同学们对中国文 化的兴趣,最终目的当然是希望帮助同学们学 好语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发最早的 古老民族之一。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 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 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 美。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唐代
唐代出现的文学形式,还用 说吗?
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唐诗作 品或其中的诗句吗?
从内容上来分,唐诗分为哪些 类别?
同学们身处这个充满文学气息的 国度,可有一点自豪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第 一反应是什么(你首先想到啥)?
诗词歌赋
四大名著
李白
宋代 宋词: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繁 荣于两宋。
宋代杰出词人有哪些? 宋词按照风格来分,可分为哪两大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元代
元代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文学形式? 能说说元曲的代表人物或代 表作吗?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基于最近学习了几篇关于中国文学的课文,老 师认为有必要将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为大家做 一个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培养同学们对中国文 化的兴趣,最终目的当然是希望帮助同学们学 好语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发最早的 古老民族之一。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 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 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 美。
中国现代文学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906f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5.png)
现代文学对文化的影响
促进文化多元化
推动文化现代化
反映社会文化现象
引领文化思潮,引领 时代精神
文化对现代文学的渗透与推动
文化背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产生的。
文化元素: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又借鉴了西方现代文化 的表现手法和思想观念。
文化推动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文化多元化的推动,同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 思和改造。
背景:西学东渐,新文化 运动
代表人物:胡适、鲁迅等
特点:反对封建制度,推 崇民主自由
发展中期
时间:1917年-1927年 代表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等 文学流派: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创造社等 代表作:《狂人日记》、《女神》、《子夜》等
成熟期
时间:20世纪80年代 代表作家:莫言、余华、贾平凹等 作品特点:关注现实、反思历史、深入剖析人性 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活着》、《平凡的世界》等
当代文学
时间:20世纪末至今 背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全球化 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活着》、《白鹿原》等 特点:多元化、包容性、创新性
作中 品国 及现 作代 者文
学
代表作品及作者介绍
《阿Q正传》——鲁迅 《骆驼祥子》——老舍 《子夜》——茅盾 《围城》——钱钟书
重要作品及作者贡献
《阿Q正传》——鲁迅:作品以幽默讽刺的笔触描写了阿Q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 了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鲁迅因此成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件中
添 加
国文 现档
副
代标 题
文
汇 报 人 :
资
学
料 超 市
课
CONTENTS
目 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a39aebf8c75fbfc77db2c0.png)
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是以博爱心为基础的文学, 不是以好名心为基础的文学;是为文学而创作的文 学,不是为文学本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而创作的文学。
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几乎所有文学革 命的发起者和参加者都做过译介外国文学的 工作。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沈 雁冰等人都是极为活跃的译介者。 《新青年》从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外国文学的 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 者就直接从外国文学中得到过启示。 如胡适深受美国庞德诗歌影响,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则以西方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作 为蓝本。其倡导文学革命的基本理论——文 学进化论就是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 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
2、1918——五四运动爆发,是五四文学革命 的“发展期”。在1917年,文学革命虽然形 成了一定的声势,但反响并不强烈。1918年3 月,为了增强其反响,《新青年》第四卷第 三号发表了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信”。 3、五四运动——1927年,是文学革命取得全 面胜利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新的、优秀 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纯粹的文学社团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从文学 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珂夫、易朴生 这些俄国、法国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涌入和 被接受。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内,西方文艺 复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 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文学思潮如:形式主义、自
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 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哲学思潮如:进化论、 人道主义、实证哲学、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哲学、弗洛 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 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几乎所有文学革 命的发起者和参加者都做过译介外国文学的 工作。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沈 雁冰等人都是极为活跃的译介者。 《新青年》从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外国文学的 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 者就直接从外国文学中得到过启示。 如胡适深受美国庞德诗歌影响,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则以西方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作 为蓝本。其倡导文学革命的基本理论——文 学进化论就是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 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
2、1918——五四运动爆发,是五四文学革命 的“发展期”。在1917年,文学革命虽然形 成了一定的声势,但反响并不强烈。1918年3 月,为了增强其反响,《新青年》第四卷第 三号发表了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信”。 3、五四运动——1927年,是文学革命取得全 面胜利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新的、优秀 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纯粹的文学社团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从文学 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珂夫、易朴生 这些俄国、法国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涌入和 被接受。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内,西方文艺 复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 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文学思潮如:形式主义、自
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 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哲学思潮如:进化论、 人道主义、实证哲学、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哲学、弗洛 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 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4bb1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1.png)
1 2 3
推动思想解放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矛盾,促 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 础。
塑造民族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吸收西方文学的营养,塑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 族精神。
引领文化潮流
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不断 创新,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潮流,成为文化发 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
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 文学批评与理论 • 文学的影响与价值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目录
CONTENTS
01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新媒体与文学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将更加注重与新媒体的融 合,拓展文学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研究领域与学术前沿
跨文化研究
将中国现代文学置于全球视野下,研究中外文化交流 与碰撞,挖掘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和价值。
文学与科技
关注新技术对文学创作、阅读和传播的影响,探索文 学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
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代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反映时代变迁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和历史 进程,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启迪心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关注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启迪人们 思考人生和价值观,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 和发展,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保持活力和影响力 。
《中国现代文学》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27e2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2.png)
革命文学:以毛泽东、瞿秋白为代表,注重表现革命斗争和革 命精神
现代派:以胡适、梁实秋为代表,注重表现现代都市生活和现 代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与意义
推动了中国文学 的现代化进程
丰富了中国文学 的表现形式和题 材
促进了中国文学 与世界文学的交 流与融合
激发了中国文学 的创新精神和探 索精神
Part Five
《中国现代文学》 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PPT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Four.
课件内容
Part Two.
课件概述
Part Five.
课件特色
Part Three.
课件结构
Part Six.
课件使用建议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课件概述
课件背景
预习内容: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家和作品
预习方法:阅读相关书籍、查 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
预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更 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预习建议:制定预习计划,合 理安排时间,注重积累和思考
建议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中国现代文学 的理解和认识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
视频:真实、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互动:提问、讨论、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案例:真实、典型、有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 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和价值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 的内涵和价值。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和价值。
现代派:以胡适、梁实秋为代表,注重表现现代都市生活和现 代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与意义
推动了中国文学 的现代化进程
丰富了中国文学 的表现形式和题 材
促进了中国文学 与世界文学的交 流与融合
激发了中国文学 的创新精神和探 索精神
Part Five
《中国现代文学》 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PPT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Four.
课件内容
Part Two.
课件概述
Part Five.
课件特色
Part Three.
课件结构
Part Six.
课件使用建议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课件概述
课件背景
预习内容: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家和作品
预习方法:阅读相关书籍、查 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
预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更 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预习建议:制定预习计划,合 理安排时间,注重积累和思考
建议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中国现代文学 的理解和认识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
视频:真实、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互动:提问、讨论、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案例:真实、典型、有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 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和价值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 的内涵和价值。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和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史演示课件(55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演示课件(55页)](https://img.taocdn.com/s3/m/300e21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6.png)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遵宪。
胡适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
5、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鲁迅兄 弟的文学观念,强调文学的社会功 能和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提出“ 文章者,国民精神之所寄也”,强 调文学的长远功效,而非现实的实 用性,希望文学通过对民族精神、 国民灵魂的熏陶和改造来达到振兴 民族的目的。即鲁迅后来的文学“ 立人”思想。
5、湖畔诗社:1922年在杭州成立。发起 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 之四人。以爱情诗闻名。主张纯真与 热情的诗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出版有 《蕙的风》、《湖畔》、《春的歌集 》等诗集。
6、莽原社:1925年4月在北京成立,因创办 《莽原》周刊而得名。
主要发起人韦素园、向培良等人,都是受到 鲁迅指导的文学青年。
3、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 等发起聚会,主要是英美留学生。 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主要 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 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 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推崇西 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 式革新。
4、语丝社: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成 立,因周伏园创办的《语丝》杂志而得名, 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以鲁迅、 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 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语丝社提倡散 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 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主要成员:自由作家 。主要文学成绩: 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鲁迅为主 将。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 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在文学 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 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 的美感。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 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 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推崇文学 创作的直觉与灵感。主要人物郭沫若、 郁达夫等。主要刊物《创造月刊》。
胡适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
5、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鲁迅兄 弟的文学观念,强调文学的社会功 能和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提出“ 文章者,国民精神之所寄也”,强 调文学的长远功效,而非现实的实 用性,希望文学通过对民族精神、 国民灵魂的熏陶和改造来达到振兴 民族的目的。即鲁迅后来的文学“ 立人”思想。
5、湖畔诗社:1922年在杭州成立。发起 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 之四人。以爱情诗闻名。主张纯真与 热情的诗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出版有 《蕙的风》、《湖畔》、《春的歌集 》等诗集。
6、莽原社:1925年4月在北京成立,因创办 《莽原》周刊而得名。
主要发起人韦素园、向培良等人,都是受到 鲁迅指导的文学青年。
3、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 等发起聚会,主要是英美留学生。 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主要 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 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 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推崇西 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 式革新。
4、语丝社: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成 立,因周伏园创办的《语丝》杂志而得名, 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以鲁迅、 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 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语丝社提倡散 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 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主要成员:自由作家 。主要文学成绩: 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鲁迅为主 将。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 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在文学 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 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 的美感。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 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 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推崇文学 创作的直觉与灵感。主要人物郭沫若、 郁达夫等。主要刊物《创造月刊》。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098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0.png)
木,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梁实秋的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 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美好与哲理,给人以宁 静与启迪。如《雅舍小品》系列文章,通过对雅 舍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
悟与热爱。
散文的影响与发展
对读者审美的影响
对后续创作的启迪
文化传承的意义
现代散文以其丰富的类型与深刻的内涵,对读者 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拓宽了读者的阅 读视野,提高了读者的审美品味,促进了文学素
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舆论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推广白话文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这一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的现代化,为现
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工具。
代表性作家
鲁迅及其《狂人日记》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短 篇小说,通过狂人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对现代文学 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独特魅力。
随笔的随意与深刻
随笔以其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而著称,强调作 者随感而发,表达对生活、自然的独特见解。 如周作人的《苦雨》,以雨为引,探讨人生苦 短与淡然处之的生活哲学,展现了随笔的深刻
与随意并存的魅力。
杂文的社会批判
杂文以短小精悍、针砭时弊为特点,通过对社 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与批判,展现作者的思想深 度与社会责任感。如鲁迅的《热风》,以其犀 利的笔触揭露社会黑暗,呼唤民众觉醒,是杂
城市与乡村的对比
在现代诗歌中,城市与乡村的对比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们通过不同的视角 和手法,展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面貌和 生活方式,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爱情与革命的诗篇
爱情与革命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诗 人们以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歌颂了 爱情的甜蜜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 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梁实秋的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 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美好与哲理,给人以宁 静与启迪。如《雅舍小品》系列文章,通过对雅 舍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
悟与热爱。
散文的影响与发展
对读者审美的影响
对后续创作的启迪
文化传承的意义
现代散文以其丰富的类型与深刻的内涵,对读者 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拓宽了读者的阅 读视野,提高了读者的审美品味,促进了文学素
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舆论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推广白话文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这一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的现代化,为现
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工具。
代表性作家
鲁迅及其《狂人日记》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短 篇小说,通过狂人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对现代文学 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独特魅力。
随笔的随意与深刻
随笔以其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而著称,强调作 者随感而发,表达对生活、自然的独特见解。 如周作人的《苦雨》,以雨为引,探讨人生苦 短与淡然处之的生活哲学,展现了随笔的深刻
与随意并存的魅力。
杂文的社会批判
杂文以短小精悍、针砭时弊为特点,通过对社 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与批判,展现作者的思想深 度与社会责任感。如鲁迅的《热风》,以其犀 利的笔触揭露社会黑暗,呼唤民众觉醒,是杂
城市与乡村的对比
在现代诗歌中,城市与乡村的对比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们通过不同的视角 和手法,展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面貌和 生活方式,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爱情与革命的诗篇
爱情与革命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诗 人们以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歌颂了 爱情的甜蜜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 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bf88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d.png)
创刊号登载陈独秀的《敬告青 年》一文,向青年提出“自主 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 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 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 的”,“实利的而非虚伪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 望。《敬告青年》,是新文化 振聋发聩的宣言书,标志着新 文化运动的开端。
最新版整理ppt
1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 一九一七年二月。
最新版整理ppt
31
9、湖畔诗社:1922年在杭州成立。发起人有应修人、 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主张纯真与热情的诗 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 格。出版有《蕙的风》、《湖畔》、《春的歌集》等 诗集。
10、民众戏剧社:1921年5月上海成立,发起人有茅 盾、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等。有《戏剧》月刊, 强调戏剧的社会作用,进行戏剧理论的探索和传播。 1921年10月《戏剧》停刊,社团解体。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 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 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 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 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 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 文学。”
最新版整理ppt
12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 良刍议》,阐释文学的进化 论,提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的号召。提出文章八事“须 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 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 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大力倡导白话文。
当代文学: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 学(5O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70年代前与新中国文学、 “建国以来的文学”、“建国后文学”等名称可互指)。
最新版整理ppt
4
近现代文学:一般指的是1840年至1949年的文 学。
最新版整理ppt
1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 一九一七年二月。
最新版整理ppt
31
9、湖畔诗社:1922年在杭州成立。发起人有应修人、 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主张纯真与热情的诗 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 格。出版有《蕙的风》、《湖畔》、《春的歌集》等 诗集。
10、民众戏剧社:1921年5月上海成立,发起人有茅 盾、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等。有《戏剧》月刊, 强调戏剧的社会作用,进行戏剧理论的探索和传播。 1921年10月《戏剧》停刊,社团解体。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 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 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 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 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 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 文学。”
最新版整理ppt
12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 良刍议》,阐释文学的进化 论,提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的号召。提出文章八事“须 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 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 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大力倡导白话文。
当代文学: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 学(5O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70年代前与新中国文学、 “建国以来的文学”、“建国后文学”等名称可互指)。
最新版整理ppt
4
近现代文学:一般指的是1840年至1949年的文 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上完整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上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7268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1.png)
详细描述
巴金及其作品
总结词
语言幽默,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详细描述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生动逼真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包括《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这些作品通过对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并提出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认识。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革新和思想解放,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影响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
总结词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左翼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起因
鲁迅、茅盾、巴金等。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和斗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
影响
白话文运动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同时,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学从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
起因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普及和文学革新,发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思想观念、文学理论和创作技巧等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紧密相连,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历史背景
03
晚期现代文学(1938-1949)
抗战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白毛女》等。
巴金及其作品
总结词
语言幽默,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详细描述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生动逼真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包括《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这些作品通过对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并提出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认识。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革新和思想解放,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影响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
总结词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左翼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起因
鲁迅、茅盾、巴金等。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和斗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
影响
白话文运动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同时,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学从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
起因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普及和文学革新,发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思想观念、文学理论和创作技巧等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紧密相连,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历史背景
03
晚期现代文学(1938-1949)
抗战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白毛女》等。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特点PPT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特点PPT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d62ad136137ee06eef91847.png)
闻一多
梁实秋
2021/3/10
冯至
戴望舒授课:XXX
艾青
何其芳5
刘呐鸥
穆时英
施蛰存
2021/3/10 沈从文
林徽授因课:XXX
废名
肖 乾6
陈白尘 2021/3/10 夏 衍
曹禺
授课:XXX
洪深 欧阳予倩
7
老舍
巴金
2021/3/10
萧红
李劼人 授课:XXX
张天翼
8
丁玲
2021/3/10
孙犁 赵树理授课:XXX
《抗战文艺》是 抗战期间唯一贯 穿202始1/3终/10的刊物
鼓词、唱本、诗歌、街头剧
授课:XXX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 作者座谈会上的讲1话4
艾青诗集
赵树理作品初版本
2021/3/10
钱钟书《围城》
授课:XXX
张爱玲作品集《传 奇》、《流言》 15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2021/3/10
授课:XXX
1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巨星满天”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2021/3/10
刘半农
授课叶圣陶
王统照
冰心
2021/3/10
许地山
授课:XXX
郑振铎
朱自清
3
郭沫若
郁达夫
成仿吾
2021/3/10
周作人 授课:XXX
林语堂
4
徐志摩
周立波
9
张爱玲
2021/3/10
张恨水
授课:XXX
钱钟书
10
中国现代文学“30年”与“三个十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影响艺术的三因素:
种族、时代、环境。
(一)中国:
民族性:运用中国的民族语言(以汉语为
主体),书写中国人的生活,承继中国古老的
文化(文学的、审美的等)传统 。
(二)现代:
1、时间(历史)的意义:1917——194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价值意义 “历史阶段的划分不是纯然时间性的,而是和空间纠
课前絮语
主讲: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 课程意义: 学习要求: 课堂学习:听讲、笔记、阐发、讨论 阅读、思考、写作 作业:10000字以上读书笔记,手写,
第一讲 中国现代文学 发展概述
第一节 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 近代:1840年—1919年 现代:1919年-1949年 当代:1949年后
2、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西方的军事、政治、经济、文 化的入侵,大量翻译著作的进入,在落后与先进的碰 撞中导致文学的改革。
胡适从欧美的意象派诗歌的启发下提出了《文学改良 刍议》的主张,胡适、陈独秀都受到西方进化论的影 响,推行文学的历史进化论。
周作人从欧洲文艺复兴中找到了人道主义的“人的文 学”观念。
(三)文学: 艺术、审美属性,具有艺术的规定性,属于人类的
精神的艺术性创造。 (四)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生存背景 救亡与启蒙——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双重变奏 文学成为重大社会事件的构成部分,文学呈现出明显
的阶级、政党、政治意识。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往往 以文学作为发端和具体表现。 社会意识对文学审美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文学主体性 弱化,文学有社会革命附属物倾向。 社会政治事件往往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源,引发文学 创作和理论论争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 一九一七年二月。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 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 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 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 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 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 文学。”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 良刍议》,阐释文学的进化 论,提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的号召。提出文章八事“须 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 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 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大力倡导白话文。
当代文学: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 学(5O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70年代前与新中国文学、 “建国以来的文学”、“建国后文学”等名称可互指)。
近现代文学:一般指的是1840年至1949年的文 学。
现当代文学:是现代、当代文学的合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在80年代后期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将 近代、现代、当代文学整合成一个整体看待, 以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古代(古典)文学:先秦——清朝末期的文学(1840 年前)。
近代文学:1840年-1917年的文学,是古典文学向现 代文学的过渡时期。是文学现代性的累积时期。
现代文学: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40年代前称 “新文学”)。
(二)文学革命的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求得了语言和 文体的解放,解放了禁锢上千年的文学形式。
葛在一起的。” 现代化: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
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 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主要包括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 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 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 中国现代文学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 分,它既有力地参与了这一进程,同时又反映着这一 进程。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 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 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胡适主要侧重于语言、形式 等文学外部因素谈论文学变 革。
周作人:《人的文 学》,《平民的文 学》。认为新文学应 该重新发现“人”, 在于助成人性的健全 发展。周作人以人道 主义的观念,从文学 与人的精神联系出发 谈论文学变革。
第二节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发展概况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 1、 肇始于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革命和
文化革命的需要。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 海创刊,时名《青年杂志》, 1916年第二卷起改名《新青 年》,陈独秀主编。
创刊号登载陈独秀的《敬告青 年》一文,向青年提出“自主 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 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 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 的”,“实利的而非虚伪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 望。《敬告青年》,是新文化 振聋发聩的宣言书,标志着新 文化运动的开端。
李大钊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确定了后来革命文 学的观念。
文学革命的发起和参与者大多有翻译西方文学的经历, 西方文学的题材、创作手法、表现方法等广泛影响了 早期新文学作家的创作观念。
3、文学革命发难者的特点:
胡适、陈独秀、周作人、李大钊、鲁迅他们处 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旧民主革命交替, 封建王朝解体和共和交替时代,青年心理的时 代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努力探索中国的新出 路,他们深感中国传统古典文学对人精神的闭 锁和弊害而要求文学革命。这是处于历史中间 地带的知识分子常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义 和良知意识。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阶段
1、第一个十年(1917-1927)
2、第二个十年(1927-1937)
3、第三个十年(1937-1949)
四、中国现代文学性质:
其一:用现代的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 人的思想、情感、心理和现代审美意识的文学。(文 学的艺术性质)
其二:无产阶级影响和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族文学。(文学的时代和社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