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复习题
3S课程考试题库
3S题库一、名词解释1矢量数据:以坐标或拓扑关系来表示空间点、线、面等实体的图形数据,称为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用像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用像元灰度值表示实体属性的图形数据,称为栅格数据。
3差分定位(DGPS-Differential GPS):利用设置在已知坐标的基准站上的GPS接收机,测定、计算出观测数据与已知数据之差,作为定位改正数分发到一定范围内的待测点的GPS 用户(流动站),用户将同步测定的数据中加入基准站传送的改正数,用以提高定位精度。
4 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频率等递增或递减依次排列所得的图谱。
5 地物的反射波谱:研究地面物体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是用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画出地物反射波谱曲线。
6 大气窗口:在大气层中透射率高的电磁波段。
7 黑白影像:单波段或全色波段表现为黑白影像。
8 彩色影像:三波段组合表现为彩色影像。
合成后的影像如果与自然景物完全一致称为真彩色合成,如果与自然景物色彩不一致称为假彩色或伪彩色合成影像。
9 光学影像:通过摄影方法获取,用感光胶片材料记录的光辐射密度影像,称为光学影像。
10 数字影像:能以数字方式在计算机中存储、运算、输出的影像,称为数字影像。
11 灰度直方图:对于灰度值取0~(n-1)共n个灰度级别的遥感数字图像,按照灰度值i(i=0,1,…,n-1)分别统计像元个数mi,计算像元个数占总像元个数M的百分比Pi(Pi=mi/M,亦称为像元密度)。
以灰度值i为横坐标,像元密度Pi为纵坐标所形成的统计图,称为灰度直方图。
12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遥感图像中像元的图像坐标转为对应地物点的大地坐标。
13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指遥感影像像元所对应实地水平地面区域,即从遥感影像上所能辨别的实地最小水平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一幅遥感影像由很多个小块的正方形像元排列组合而成,每一个像元对应于实地上的一个小的正方形区域,该实地正方形区域的边长或面积,就是其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二、填空1遥感系统包括遥感平台、传感器以及遥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三大部分。
3S技术精选练习题
19、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 19、 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 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 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 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 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 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 势的地理位置
(
D
)
根据遥感的原理, 根据遥感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划分植物类型② ① 划分植物类型② 判读植物生长的土 壤类型 ③ 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 估 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C
2、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的是 、 A.宇宙飞船 飞机 人造卫星 宇宙飞船 B.人造卫星 飞机 高空气球 人造卫星 C.宇宙飞船 高空气球 飞机 宇宙飞船 D.人造卫星 高空气球 飞机 人造卫星
下左图为一幅我国山东省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 下左图为一幅我国山东省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 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 单位: , 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 单位:米),
9.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 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其原因是( 商品率高,其原因是( ) D 冬季严寒,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面性 夏季白昼长, B.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 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 C.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土壤墒情好 地势低平,地广人稀, D.地势低平,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 片
5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B A 重化工基地 B综合性工业基地 综合性工业基地 C商品棉基地 D热带作物基地 商品棉基地 热带作物基地
《3S技术基础》复习题简答题
《3S技术基础》复习题简答题中国矿业大学3S技术复习重点(简答题)1.地理信息的特征作为信息的一种,地理信息具备信息的基本特征,即信息的客观性、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可传输性和信息的共享性;但从其本身而言,地理信息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他们包括:(1)空间相关性:任何地理事物是相关的,并且在空间上相距越近则相关性越大,空间距离越远则相关性越小,同时地理信息的相关性具有区域性特点。
(2)空间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的天然特性,不仅体现在数据上的分区组织,而且在应用也是面向区域的,即一个部门或专题必然也是面向所管理或服务的区域的。
(3)空间多样性:在不同地方或区域上,地理数据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地理信息的多样性意味着地理信息的分析结果需要依赖于其位置,才能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地理信息的多样性也体现在不同区域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不一样,特别是对于地理信息服务,信息的生产、信息的存储和信息的使用安排需要考虑不同地方对信息的需求。
(4)空间层次性:地理信息的层次性首先体现在同一区域上的地理对象具有多重属性,例如某区的土壤侵蚀研究,相关因素包括该地区的降雨、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其次是空间尺度上的层次性,不同空间尺度数据具有不同的空间信息特征。
2.GIS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数据输出3.什么是地图投影,它与GIS的关系如何?答:将地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而使其误差最小的各种投影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其实质就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的坐标(φ,λ)与平面上对应的坐标(x,y)之间的函数关系。
地图投影对GIS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是渗透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如数据输入,其数据包括地图投影数据;数据处理,需要对投影进行变换;数据应用中的检索、空间分析依据数据库投影数据;输出应有相应投影的地图。
4.简述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实现的?答:为了便于地形图的量测作业,在高斯-克吕格投影带内布置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S”技术及其应用》试卷.do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函授站考试题《” 3S”技术及其应用》 B 卷班级 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考点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1.GIS 的基本功能是数据采集、监测与编辑、数据处理与变换、数据存储与组织、空间查询与分析、图形交互与显示。
2.快速解算的主要方法有静态相对定位法、已知基线法、交换天线法、OTF 法。
3.电磁波遥感分为可见、红外、微波等遥感技术。
4.数字图象预处理中,大气辐射的校正方法有以红外波段最低值来校正可见光波段、回归法、相对散射模型法。
5.GIS 数据结构分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曲面数据结构三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由于 GPS 在军事上有重要作用,美国政府采用 SA 技术和 AS 技术,把广大用户的实时定位精度降低到它所允许的水平( D ),以保护美国国家利益。
A. ± 10mB. ± 35mC.± 80mD.± 100m2. DGPS 定位精度,就地类而言,最低的是( C )。
A. 无林地B. 阔叶林C.针叶林D.灌木林3. DGPS 定位精度,就地形而言,最高的是( A )。
A. 山顶B. 山坡C.山谷D. 平地4. 大地测量仪器定位法的唯一不足是(B )。
A. 对已知点的依赖性不强B. 对已知点的依赖性很强C.可靠性低D. 精度较低5.( B )是一个有组织的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才的集合体。
A.GPSB.GISC.RSD.AS6. 所谓( B )是采用人工辐射源向物体发射一定能量和一定波长的电磁波,接收其回波达到遥感的目的。
A. 电磁波遥感技术B.主动式遥感技术C.被动式遥感技术D.声学遥感技术7.所谓( C )是直接接收目标物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达到遥感的目的。
A. 电磁波遥感技术B.主动式遥感技术C.被动式遥感技术D.声学遥感技术8.( D )是一系列相互联结,形成物质、信息流通的通道。
《“3S”技术及其应用》试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函授站考试题《”3S”技术及其应用》B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点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GIS的基本功能是数据采集、监测与编辑、数据处理与变换、数据存储与组织、空间查询与分析、图形交互与显示。
2.快速解算的主要方法有静态相对定位法、已知基线法、交换天线法、OTF法。
3.电磁波遥感分为可见、红外、微波等遥感技术。
4.数字图象预处理中,大气辐射的校正方法有以红外波段最低值来校正可见光波段、回归法、相对散射模型法。
5.GIS数据结构分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曲面数据结构三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由于GPS在军事上有重要作用,美国政府采用SA技术和AS技术,把广大用户的实时定位精度降低到它所允许的水平(D),以保护美国国家利益。
A.±10mB.±35mC.±80mD.±100m2. DGPS定位精度,就地类而言,最低的是(C )。
A.无林地B.阔叶林C.针叶林D.灌木林3. DGPS定位精度,就地形而言,最高的是( A )。
A.山顶B.山坡C.山谷D.平地4. 大地测量仪器定位法的唯一不足是(B)。
A.对已知点的依赖性不强B.对已知点的依赖性很强C.可靠性低D.精度较低5. (B )是一个有组织的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才的集合体。
A.GPSB.GISC.RSD.AS6. 所谓(B)是采用人工辐射源向物体发射一定能量和一定波长的电磁波,接收其回波达到遥感的目的。
A.电磁波遥感技术B.主动式遥感技术C.被动式遥感技术D.声学遥感技术7. 所谓(C)是直接接收目标物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达到遥感的目的。
A.电磁波遥感技术B.主动式遥感技术C.被动式遥感技术D.声学遥感技术8. (D)是一系列相互联结,形成物质、信息流通的通道。
A.信息B.数字C.关系D.网络9. 目前森林GPS控制网点间距不应大于(C)Km。
《林业S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林业3S技术复习题(课程代码332024)一、名词解释1、遥感:2、大气窗口:3、全球定位系统:4、缓冲区:5、栅格数据:6、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7、GPS相对定位:8、地理信息系统:9、地理坐标系:10、电磁波:二、单选题1、为了消除遥感原始数据受大气、传感器性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处理,其中包括()A.影像加强B.影像增强C.辐射校正D.影像还原2、遥感按传感器工作时电磁辐射源的分类,分为()A.有影像式B.无影像式C.主动式D.摄影式3、相对航高是指以()为基准面的航高A.机场平面B.海平面C.地平面D.摄影区平均平面4、通过摄影机镜头中心S作像平面的垂线,其垂足叫做()A.像底点B.像主点C.地底点D.等角点5、摄影机主光轴方向与铅垂线的夹角叫做()A.垂直角B.仰角C.倾斜角D.俯角6、过像主点的像水平线(与主纵线垂直的所有线),叫做()A.主纵线B.主横线C.等比线D.地平线7、航空摄影中,航向为南北飞行时,其像片编号多在像幅的()A.南面B.东西面C.北面D.南北面8、投影差δ与地物高差h、像主点至像点的距离r、像片比例尺m、摄影机焦距f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投影差δ与地物高差h成反比B.投影差δ与像主点至像点的距离r成反比C.投影差δ与像片比例尺m成反比D.投影差δ与摄影机焦距f成正比9、航空像片的比例尺是像片上与地面上对应的距离长度之比,它与()有关。
A.航高B.摄影机型C.地物长度D.地物部位10、航空像片具有立体效果,但在立体观察时,必须是()A.任意航线中的两张像片B.同一航线中的两张像片C.上下航线中的两张像片D.同一航线中的相邻两张像片11、航空像片立体观察时,由于像片对所处的平面位置不同,立体效应也不同,其中:零立体(无立体)是()A.左像片在左,右像片在右B.左像片在右,右像片在左C.左右像片都各旋转90度D.右像片在上,右像片在下12、为了突出和显示目标物的特征,提高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性能,最常用方法是光学影像增强处理,在林业上常用的方法有()A.提高清晰度B.影像放大C.密度分割D.立体观察13、矢量图像是通过()的方式来表示点、线、面实体的位置。
3S集成技术复习题
3S集成技术复习题3S集成技术复习资料卷一一、单选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是一种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设想一个椭圆柱横切与地球椭球某一经线,根据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并将次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所得到的一种等角投影。
DTM和DEM:DTM是数字地形模型,在测绘中被用于绘制等高线、坡度坡向图、立体透视图,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地图的修测,在遥感应用中可作为分类的辅助数据,它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合理规划及洪水险情预报等;DEM是数字高程模型或称数字地形模型,DEM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DEM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
几何校正: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畸变是几何校正。
N= (n+1)(n+2)/2,N为控制点数,n为方程最高次数 GPS三大部分:分为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GIS数据特征:一般有三个特征:属性特征(非定位数据),表示实际现象或特征,例如变量、级别、数量特征和名称等等;空间特征(定位数据):表示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特征又称为几何特征或定位特征,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例如笛卡尔坐标等;时间特征(时间尺度):指现象或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的周期有超短期的、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等等。
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特征: 栅格数据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它表示的地表是不连续的是量化和近似离散的数据,栅格数据特别是易于同遥感影像的结合处理;矢量数据其定位明显,属性隐含,其定位是根据坐标直接存储的,而属性则一般存于文件头或数据结构中特定的位置,这种特点使得其图形运算的算法总体上比栅格数据结构复杂的多,有些甚至难以实现,矢量数据允许最复杂的数据以最小的冗余进行存储,相对于栅格结构来说,数据精度高,所占空间小,是高效的空间数据结构。
13-14-1《3S技术基础 》复习
2013-2014第1学期《3S技术基础》复习提纲题型:1.判断题2.选择题3.简答题4.应用题知识点:一、GPS部分:1.定位需要卫星信号,通常至少需要接受到4颗卫星信号才可以定位。
2.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由24+5颗卫星组成。
3.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组成部分: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及用户部分4.目前世界上几大定位系统: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
二、RS部分:1.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区别:主动式遥感传感器发射电磁波,如微波遥感;被动式遥感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电磁波,主要波段范围从紫外到红外波段。
2.电磁波谱:按电磁波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电磁波谱。
依次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3.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
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
4.反射率(ρ):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即ρ=(Pρ/ P 0)×100%。
●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是不同的。
●反射率是可以测定的。
●反射率也与地物的表面颜色、粗糙度和湿度等有关。
●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5.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横轴是波长,纵轴是反射率,形成的曲线,熟悉常见地物的波谱曲线。
6.几个分辨率的概念:●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单位:米)。
⏹IKONOS 全色波段1米,多波段4米⏹SPOT 全色波段10米,多波段20米⏹ETM1-5,7 30米⏹ETM6 60米⏹ETM 全色波段15米⏹QuickBird 全色波段0.61米,多波段2.44米●波谱分辨率:传感器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波谱分辨率越高。
●时间分辨率:卫星重访周期。
三、GIS部分第一章:概论1.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2.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第二章:空间数据数学基础:1.地图投影:概念、分类将地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而使其误差最小的各种投影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S试题
一、3S技术指的是哪三个技术?并写出它的中文全称和英文全称3S是指以遥感(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为主的、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科学技术领域。
二、3S技术的特点是什么?RS具有实时、快速、动态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的能力, 遥感技术具有获取数据范围大、精度高,获取信息周期短、手段多等特点。
GPS 定位系统具有定位的高度灵活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GIS 的本质就是对不同类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加工。
而GIS具有很强的地学分析手段。
3S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RS用于提供大量实时、动态、快速、廉价的地理信息; GPS 用于空间数据快速定位,为遥感数据提供空间坐标,并对遥感数据进行校正和检验; GIS用于对空间数据进行存贮、管理、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将大量抽象的统计数据变成直观的专题图和统计报表等。
3S 技术具有获取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便捷性,综合性等特点。
三、绘图说明GPS定位测点原理。
四、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有什么区别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具有以某种选定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这种能力使用户能得到关于数据的知识,因此,GIS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GIS必须包含DBMS。
GIS有别于MIS(管理信息系统),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GIS的软硬件设备要复杂、系统功能要强;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
管理地图和地理信息的MIS不一定就是GIS,MIS在概念上更接近DBMS。
GIS有别于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仅仅是将数字地图有组织地存放起来,不注重分析和查询,不可能去综合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它只是GIS的一个数据源。
3S技术基础复习题
2012 年《3S 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判断题1.在通常情况下,对信息和数据可不作严格区分,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以通用,因此信息和数据无本质区别。
参考答案:错误(F)2.网格越细,DEM精度越高。
所以网格越细越好。
参考答案:错误(F)3.不同网格栅格数据也可进行叠加分析。
参考答案:错误(F)4.得到栅格数据的唯一方法是扫描输入。
参考答案:错误(F)5.栅格数据中行、列号表示地理空间位置,象元灰度值表示地理属性。
参考答案:正确(T)6.栅格数据可用于建立网络连接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F)中空间分析主要指两方面:属性数据的分析,包括对属性数据所进行的逻辑与数学运算的条件检索、各种统计分析、分类、合并等;空间与属性数据的联合分析,包括图形和属性的相互检索、图元间关系的检索、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
参考答案:正确(T)8.横坐标注记20546表示20投影带,546公里。
参考答案:正确(T)9.地物的反射率是指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
参考答案:错误(T)10.经纬线为平行直线且相互正交的投影是圆柱投影。
参考答案:正确(T)11.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要能较好地模拟实际事物的属性和规律。
参考答案:正确(T)12.矢量数据可用于建立网络连接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T)中空间分析的步骤是:确定分析目的和评价标准;收集和录入空间和属性数据;作空间位置的处理和分析和作属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获得简要分析结果;解释和评价结果,若不满意,则返回前面任一步骤重做;以专题地图、文字报告形式作为正式结果,供决策用。
参考答案:正确(T)14.在等角投影地图上,某一点的长度比是与方向和点有关。
参考答案:错误(F)15.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均可直接用来处理图像数据。
参考答案:错误(F)16.空间信息可以通过位置信息、属性信息和时间信息来描述。
参考答案:正确(T)18.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术系统。
3S技术-教师用卷
3S技术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2016年12月,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我国。
霾是指空气中大量的烟、尘等微粒导致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题。
1.雾霾的监测防御,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①GPS全天工作,实时追踪灾害路径②RS动态监测,实时更新灾害信息③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④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评估灾害影响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2.下列气象条件,最有利于消除雾霾的是A. 气流下沉B. 风速减小C. 降水减少D. 冷锋过境【答案】【小题1】B【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GPS可以全天工作,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但不能追踪灾害路径,①错;RS为遥感技术,可获取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实时更新灾害信息,②对;GIS为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统计、分析、管理地理信息,该系统有数据库,灾情评估有据可查,但不能进行灾前评估,③对,④错。
综上可知,B对,ACD 错。
故选B。
本题考查雾霾消除的气象条件。
根据题意知,空气中有大量的烟、尘等微粒导致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为霾。
大气稳定不易霾的消除,比如气流下沉、风速减小、降水减少,ABC错;大风、雨雪天气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减少,有助于霾的消除,冷锋过境导致大风,有时伴随雨雪天气,有利于消除雾霾,D对。
故选D。
下图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遥感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4.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是A. 高温晴朗B. 低温晴朗C. 阴雨连绵D. 狂风暴雨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应上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A. B.C. D.【答案】【小题1】A【小题2】D【小题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可以在远离目标、不与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遥感平台装载的传感器,获取物体的特征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提取、判断、加工处理和分析应用。
3s练习题
3s 技术练习题 RS 、GPS 和GIS 被统称为3S 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和国土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
据此回答1~2题。
1、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A .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B .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C .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D .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2、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 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A .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B .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C .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D .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3. 2009年8月上海某出租车公司给所属出租车安装了GPS 电话调度终端,在郊区也可以接受电话调派了。
使郊区居民也能像市区乘客一样享受“电话叫车”。
该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A .RSB .GISC .RS 和GPSD .GIS 和GPS2007年9月1 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
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4.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 .地理信息系统B .全球定位系统C .遥感技术D .“数字地球”系统5.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 技术 ②GPS 技术 ③RS 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3S"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回答6—7题。
6、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其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A 、RS 技术B 、GIS 技术C 、GPS 技术D 、观测资料7、目前许多出租车上也安装了导航设备。
3s技术
3s重点知识洪文君整理一、选择题1、3s各个的作用:遥感技术RS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对遥感图像(像片)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能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的“大管家”。
2、中心投影和垂直投影航空像片、卫星图像、个人照属于中心投影,地图属于垂直投影3、电磁波源(1、自然辐射: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宇宙射线、γ射线;2、人工辐射:阴极管、X射线)4、在可见光区,植物大量吸收蓝光和红光是光合作用的需要5、中巴资源卫星------陆地卫星6、美国Landsat与印度IRS-P6 相同7、定位系统3个:美国国防部控制GPS、前苏联全球轨道导航卫星系统中国双星导航定位系统8、4D产品:DEM 数字高程模型;DOM 数字正射影像;DRG 数字栅格地图; DLG 数字线划地图9、色彩由色调、亮度、饱和度组成二填空1、黄色:0.56~0.59 μm 蓝色:0.43~0.47 μm 中红外:3~6 μm2、引起大气吸收的因素:臭氧、水蒸汽、二氧化碳3、GIS发展趋势:4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实时化4W--where、what object、when、what change4A--- Anytime、Anyone、AnyWhere、AnyThing4、低轨(极轨)卫星和高轨(静止)卫星两种;5、WorldView分辨率:0.5m6、图纸不变,地形图比例尺越大,颜色越多,图里实际范围越大,含有信息量越多,精度越高。
7、图像增强的方法一般有:线性增强;非线性增强;直方图均衡化;滤波8、我国GIS的发展虽然较晚,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1970-1980)、准备(1980-1985)、发展(1985-1995)、产业化(1996以后)阶段。
三、名词解释1、大气散射: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后电磁波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2、目视解译(目视判读):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3S技术及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考试样题
《3S技术及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考试样题一、选择题(考试20道,每道1分)1.3S技术指的是()A) GIS、RS、GPS B) GIS、DSS、GPSC) GIS、RS、GPRS D) GIS、DSS、RS2.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较:()A) 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B) 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C) 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D) 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3.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A) 地理空间位置相联系B) 非空间属性相联系C) 地理事物的质量特征相联系D) 地理事物的类别相联系4.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A) 缓冲区分析B) 包含分析C) 网络分析D) 最短路径分析5.利用GIS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 地形分析B) 空间统计C) 网络分析D) 叠置分析6.按电磁波的波谱范围,遥感可分为以下类型,除了。
A) 红外遥感B) 微波遥感C) 可见光遥感D) γ射线遥感7.大气窗口指的是。
A) 能穿透大气的电磁波波长区间B) 悬浮颗粒直径较大的大气范围C) 悬浮颗粒直径较小的大气范围D) 能穿透电磁波的大气密度范围8.以下属于主动传感器。
A) 红外照相机B) 红外扫描仪C) 多波段扫描仪D) 微波散射计9.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_______相对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0.遥感的关键装置是_________。
A) 航天器B) 航空器C) 电子计算机D) 传感器11.地图投影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A) 一对一B) 一对多C) 多对一D) 多对多12.下列最大的地图比例尺为()A) 1:5000 B) 1:25000C) 1:1000 D) 1:5000013.当用户查询“位于某一多边形区域内的危险源”时,该查询主要涉及到了()A) 空间方位关系B) 空间距离关系C) 几何度量D) 空间拓扑关系14.当用户进行空间查询想要得出多边形A是否包含多边形B时,应该选择()的空间操作函数。
山东高考3s技术
07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回答4—5题。
4.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08
25.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A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10图4为 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象。
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读图回答7~8题。
7.比较两幅形象,可判读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8.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完成1~3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图4。
3S技术期末考试
一、论述目前GPS技术发展现状。
GPS在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高科技的追求,GPS以后应该在更多的领域有所发展,并且会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更为进步,有更多是GPS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目前,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公认的八大无线产业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应用需求的增加,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率等显著特点及其所独具的定位导航、授时校频、精密测量等多方面的强大功能,已涉足众多的应用领域,使GPS成为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个IT经济新增长点。
二、论述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及现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第一代北斗导航系统已于2003年建成并开通运行,目前在建设的是第二代北斗导航系统。
第二代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不同于GPS,北斗的指挥机和终端之间可以双向交流。
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北京武警指挥中心和四川武警部队运用“北斗”进行了上百次交流,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独有的报文功能发送了50多万条的短信,使外界在地震灾区各项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了解到灾区的具体信息,为抗震救灾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截止目前,北斗二代导航系统已发射了16颗导航卫星,服务范围基本涵盖了我国及亚太周边地区。
预计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服务范围涵盖全球的新一代北斗导航系统。
3S技术导论习题集
3S技术导论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地球信息科学的含义2、RS概念和构成要素3、什么是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4、RS按平台分可分为几类?5、什么是成象方式遥感?成象方式遥感分为哪两种方式?含义是什么?6、RS的特征是什么?其优势是什么?7、RS的发展和应用(了解)?8、GPS的概念、组成和特性?9、GPS的发展阶段及其应用?10、GIS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趋势?11、GIS的应用特点以及派生应用系统为何?第二章遥感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1、RS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段有那些?各有什么特性?2、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RS的大气窗口有那些?了解大气窗口对遥感探测的重要意义。
3、植被的反射光谱有那些特点?4、简述地物的光谱特性的意义和含义。
(反射特性、发射特性和透射特性)5、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波谱?6、简述辐照度I、辐射出射度M和辐射通量密度E三者的物理意义、异同点。
7、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现象的特点分析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遥感的区别。
8、论述太阳辐射传输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9、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说明为什么对于卫星影像解译必须了解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10、了解不同地物、相同地物不同状态下的光谱反射特征,并说明对于遥感应用中的意义。
11、什么是三基色、加色法、减色法?了解颜色的三个属性。
第三章遥感技术体系1、垂直摄影和倾斜摄影有何区别?2、按摄影的实施方式分类,航空摄影分为几类?3、什么是航向重叠和旁向重叠?4、航片的物理特征包含那些主要内容?5、航片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6、影响地物反射能力的因素有那些?7、中心投影有哪些特征?8、正确识别航片上主要的点和线?9、航片上因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计算以及分布规律?10、航片上倾斜误差的计算和分布规律?11、航片的主要判读标志、判读过程包括哪些?12、象片图包括几类?各自的特点?13、了解Landsat ETM+的光谱段和地面分辨力特征、回归周期、扫描宽度等?14、了解SPOT—HRVIR,HRG的光谱段和地面分辨力特征、回归周期、扫描宽度?15、了解NOAA-AVHRR、IRS、CBERS、IKONOS、QUICKBIRD、MODIS等卫星传感器的特点?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技术1、了解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一般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监督分类的基本过程答:分类模板的选取执行监督分类手动修改分类结果分类重编码分类精度评价2、福建农林大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图制图流程答:分类重编码精细处理再次重编码建立03—09的变化模型,得到土地利用变化图将03—09的面积变化数据转为Excel表格用ArcMap的布局视图建立并导出专题图3、福建农林大学林业小班基本图的制图流程答:建立林业小班面图层编辑面图层融合得到行政边界、林班、大班的面图层对图层进行设计转为布局视图建立专题图并导出专题图4、如何将野外GPS采点坐标制成点图层答:按要求修改野外采集点的数据表格导入数据表格显示XY数据导出数据格式为shapfile,得到点图层5、地图分带的方法(6°带和3°带的分法)答:6°带:从格林尼治零经线开始,每隔经差6°分为一个投影带,整个椭球面共分为60带,东半球30个投影带的起止经度为:东经0°~6°,6°~12°,…,174°~180°,各带带号N依次为1,2, (30)3°带:3°带第1带与6°带第1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相同,从东经1°30′开始,每隔经差3°分为一个投影带,整个椭球面分为120带,东半球60个投影带的起止经度依次为1°30′~4°30′,4°30′~7°30′…,东经178°30′~西经178°30′;各带号n依次为1,2…,60。
我国位于72°~136°,共有11个6°投影带(13,...,23)23个3°投影带(24, (46)6、1:10000,1:25000,1:50000比例尺的公里网间隔各代表地面多少距离?1﹕1万地形图, 公里网间隔10 cm, 实地距离1km1﹕2.5万地形图, 公里网间隔4 cm, 实地距离1km1﹕5万地形图, 公里网间隔2 cm, 实地距离1km1﹕10万地形图, 公里网间隔2 cm, 实地距离2km7、1:1000000和1:500000以上的地形图参考椭球体各是什么样的?答:8、地形坐标系的分类类型及各坐标系分类适用的对象。
答:天球坐标系:用于描述卫星空间位置,分为天球直角坐标系和天球球面左边系;地球坐标系:用于卫星大地测量,描述地球上任意固定点,分为地球直角坐标系和地球球面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站心坐标系:用以地面观测站为坐标原点的站心坐标,来描述卫星与测站之间的方位角、高度角和距离,以便确定观测方案时了解卫星在天空中的分布状况,分为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和站心地平极坐标系9、如何利用ISI921VF-256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测地物光谱答:选取地物并,连接好仪器;固定好仪器的主机面板,打开开关,测量参考白板;在测量目标物;导出测量数据;在计算机上用处理程序“ISI921VF.EXE”来处理数据,得到地物光谱。
10、遥感的定义与分类答:定义:安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借助于某种信息传播媒介来感测遥远事物的过程分类:按遥感对象分:宇宙遥感:对象是宇宙中的天体和其他物质。
地球遥感:对象是地球和其他的事物。
按遥感平台分:航天遥感:平台处于海拔高度大于80km的空中,如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航空遥感:平台处于海拔高度小于80km的空中,如飞机、气球等。
地面遥感:平台处于地面。
如三脚架、遥感车、塔、船等。
按传播媒介分:电磁波遥感:以可见光、红外、微波、紫外线较为常见(利用不同的工作波段)。
声波遥感:适于探测海水和海底情况,一般用超声波。
力场遥感:重力场、磁力场、电力场等,适用于物理探矿。
地震波遥感:探测地层构造和探矿。
按传感器工作方式分:被动遥感:传感器本身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对象的信息。
如不用闪光灯的摄影。
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带有电磁波的辐射源,工作时向目标发射信号,接收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
如使用闪光灯的摄影和侧视雷达。
按资料获取方式分:成象方式:把所探测的地物辐射的电磁波强度用不同的色调构成图象,如航片、卫片等。
光学摄影:将探测到的地物的电磁波信息以深浅不同的色调直接记录在感光胶片上。
以照相机或摄影机进行。
扫描成象:将所探测视场分为若干象元,传感器按顺序接收每个象元的电磁波强度,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经传输、处理再显示成图象。
如电视摄像、雷达成象等。
非成象方式:获取数据、曲线等形式的资料。
如不扫描的辐射计。
按应用领域分: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大气遥感等等。
11、遥感几何矫正的目的、原因及步骤答:原因:卫星图像的几何性能受卫星轨道与成像姿态的稳定性、扫描偏差、地形起伏等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几何畸变。
目的:经运算处理把处于两个坐标空间的原图像变换到新的图像坐标空间,得到某种归正的投影图,使没有任何实际地理坐标信息的图象变换到特征的地理坐标空间,满足不同类型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之间的几何配准和复合分析,以及遥感图象与其它来源的信息的匹配。
步骤:几何校正分两步,粗校正:由接收部门根据遥感平台、地球、传感器的各种参数进行;精校正:用户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由投影及比例尺进行。
一是象元空间位置变换,二是象元灰度值的重采样。
12、遥感图像预处理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答:目的:使遥感图像或资料更适于应用必要性:传感器获得和记录的遥感信息是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不连续的瞬时二维平面的信息,由于传感器本身的缺陷,平台的姿态,感知和传输中大气的影响,地形的影响以及其它因素的干扰,获得的遥感数据含有光谱和几何特征上的失真和畸变,因此,原始的遥感数据必须经过预处理,消除几何和光谱畸变,即通过必要步骤进行图象复原。
意义:13、植被光谱的特征要懂得做图14、影响植被光谱曲线的因素有哪些?答:叶绿素、细胞结构和含水量等。
15、遥感三大特性答:空间特性:感测距离远,视域范围大。
某些波段的遥感对冰雪、云雾、水体和陆地等有一定的穿透力。
因此RS具有宏观性和直观性。
如Landsat TM每幅图象(一景)所表示的地面区域为185 185km2。
时间特性:平台运行快,周期短,能够周期成象。
且能获得多时相、准同步的影象和数字资料。
通过不同时间成象资料的对比,可以研究地面物体的动态变化,为环境监测、病虫害等地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条件。
光谱特性:探测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
现在,已用于遥感的电磁波段有 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以及波长更长的无线电波等。
各波段间性质差异很大,用途也各不相同。
可以用于地物分类、制图、遥感定量分析和应用等等。
这三大特性构成了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三个基本标准(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16、遥感图像选择的四项依据17、遥感构成要素答:对象:被感测的事物传感器:能感测事物并能将感测的结果传递给使用者的仪器。
如摄影机、雷达等。
信息传播媒介:在对象和传感器间起信息传播作用的媒介。
如电磁波、声波、重力场、磁力场、电力场、地震波。
平台:装载传感器并使之能有效地工作的装置。
如飞机、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等。
能够运动的平台也叫运载工具。
现在实用的RS技术大多是以电磁波为信息传播媒介,以飞机、人造卫星等飞行器为平台的。
18、GIS组成要素及定义答:组成要素: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和系统管理应用人员。
定义: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
19、空间分析包括哪些内容?空间分析一般过程答:内容:查询检索: 拓扑查询,位置查询,属性查询,区域查询;形态分析: 面积量算,距离量算,质心计算,周长量算;地形分析: 等值线分析,坡度、坡向分析,分水岭分析,视域分析,剖面分析;叠置分析: 视觉信息复合,条件叠置,无条件叠置;邻域分析: 缓冲器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插值拟合分析网络分析: 最短或最佳路经分析,空间规划;图象分析: 图象增强,图象分割,图象细化;应用模型分析: 数学模型,统计模型,逻辑模型。
过程:1、确定分析目的和评价准则2、收集、输入空间、属性数据3、作空间位置的处理、分析,做属性信息的处理、分析4、获得简要分析结果(图、表)5、解释、评价结果,若不满意返回1,2,3任一处重做6、专题地图、文字报表的修饰形成正式结果,供决策使用20、空间数据误差来源与总类答:一)误差的来源:1、数据采集引起的误差。
如野外测量仪器的误差、记录的误差;RS数据纠正和提取的误差;地图印刷误差、坐标转换引起误差等。
2、数据输入引起的误差。
如数字化误差、格式转换引起的误差等。
3、数据存储引起的误差。
数据存储选用精度不够、存储空间数据的格网太大、比例尺太小等4、数据处理引起的误差。
如插值引起的误差、叠加引起的误差、算法产生的误差等。
5、数据输出引起的误差。
如输出媒体不稳引起的误差、设备精度引起的误差等。
6、数据使用引起的误差。
如选择和使用不当引起的误差如浮点等二)误差总类:1、源误差:地面测量数据的误差、地图数字化的误差、RS数据误差2、GIS处理过程引起的误差:计算引起的误差、数据的分类和内插引起的误差、拓朴分析引起的误差、属性数据的误差和不确定性21、什么是叠置分析和视觉复合分析?两者有何区别?答:视觉信息复合:将同一地区的同一比例尺的不同含意图象进行叠合,从而获取更多的空间信息,以便用户判断不同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
叠置分析:将GIS中同一地理空间位置的两层或多层地理要素图层进行叠置,经过图形与属性的运算处理,生成一个新的要素图层后进行分析的方法。
区别:叠置分析同前面所说视觉信息复合的主要区别在于视觉信息复合后,参加复合的各图均不改变数据结构,也不形成新的数据,只给用户带来视觉效果。
而通常所说叠置分析,叠置的结果不仅产生视觉效果,更主要形成一新的目标。
其中,对空间数据的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属性数据中包含了参加叠置的多种数据项22、什么是栅格编码?其技术包括什么?答:栅格结构:用规则的网格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形式。
具体的说,将地理空间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地理实体的位置由其所在的网格的行和列来定义,地理实体的属性由网格的代码决定。
直接栅格编码: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或逐列)逐个记录代码,可以每行都从左到右逐个象元记录,也可以奇数行地从左到右而偶数行地从右向左记录,为了特定目的还可采用其他特殊的顺序技术:链式编码(边界编码)、行程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23、泰森多边形、欧拉指数、欧拉数的计算欧拉数=(孔数)-(碎片数-1)欧拉指数=泰森多边形由一批具有一定分布的样本点数据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