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
刺参育苗中常见病害的防治
在刺参育苗过程中由于一些病害的发生,导致减产,甚至育苗失败,给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屡见不鲜。
下面就我们在今年的刺参育苗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l 烂胃此病多发生在大耳状幼体后期,幼体培育密度大时更容易发病。
其死亡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幼体胃壁增厚、粗糙,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继而萎缩变小、变形,严重时整个胃壁发生糜烂,最终可导致幼体死亡。
患病幼体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发育迟缓、形态大小不齐,从耳状幼体到樽形幼体变态率低。
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饵料品质不佳,如投喂老化、沉淀变质的单胞藻饵料,或饵料营养单一。
另一方面,一些细菌感染幼体也可以导致此病发生。
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投喂新鲜适口的饵料。
如角毛藻、盐藻或海洋酵母,满足幼体发育和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当加大换水量,减少水体中细菌数量,配合使用抗菌素3~5 mg/L全池泼洒有良好疗效。
2 烂边该病也多在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可达7O%~8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
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发病原因:由于一些细菌感染幼体导致此病发生。
防治措施:主要是用抗菌素抑制。
预防可用青霉素(2~3)×10-6全池泼洒,每日一次。
治疗则用5 mg/L的抗菌素全池泼洒,每日一次,直至痊愈。
3 化板此症也称为“滑板病”、“脱板病”和“解体病”。
多在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变态和幼体附板后的稚参时发生,是刺参育苗后期危害最为严重和普遍发生的一种流行疾病。
该病传染性很强,发病快,数天内死亡率可达10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附着的幼体收缩不伸展,触手收缩活力下降,附着力差,并逐渐失去附着在附着基上的能力而沉落池底。
在光学显微镜下,患病幼体表皮出现褐色…锈‟斑和污物,有的患病稚参体外包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皮肤逐步溃烂直至解体。
海参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控制技术
冬眠之后 的体质比较弱 ,难以对抗各种病菌 ,很容易发
病。
要问题 ,并提出有效 的控制技术 ,以期为海参养殖提供
参考 。
1 . 1 . 3海参下礁迟 。主要表现为海参机体发硬 ,活动缓
慢 ,停 留在 参礁 上 。一 方 面 是 由于参 池 在 冬 季 没有 消
1海参养殖常见问题及原因
1 . 1春 季
毒 、改底,池底积累了大量有害物质 ,环境恶化 ,致使
海 参不愿 下礁 觅食 。另 一方 面是参 池水 质浑浊 ,没 有足
1 . 1 . 1春季漂参 。春季漂浮的海参大部分没有死亡 ,也
没有 出现肿 嘴 、化皮 等现 象 ,只是参 体发 软 , 下 沉之 后
殖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常大于3 5  ̄ C ,致使
池底部的水温偏高 ,海参夏眠时间较长 ,通常从5 月开 始 ,直N1 0 月结束 。 1 . 2 . 2 外海盐度大 ,换水有较大 困难。
1 . 2 - 3雨 季 管 理有 难 度 ,漂参 现 象严 重 。很 多海参 池 塘
温度较低天然饵料比较少 , 海参只好食用池底的有害物
卉 哥 渔业 2 _ 0 1 6年 第3 3 卷第 4期
S h a n d o n g F i s h e r i e s 2 0 1 6 , 3 3 ( 4 )
圆 四 瘟围建国圃题回 魍圆圈魏
王桂青
海参作 为 “ 海产八珍”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 药用价值。近年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海参的 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 。本文分析了海参养殖中存在的主 质 ,容易出现 中毒症状 ,轻则肿嘴 ,重则化皮 。此外 ,
海参育苗
海参孵化流程1 亲参选择一般情况下,亲参个体越大成熟越早怀卵量越大卵的成熟度越好,所以尽量选择个体较大的作亲参。
自然海区亲参体重3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为好;池塘刺参体重应在250g以上。
选择性腺发育好,性腺指数在10﹪以上的亲参。
解剖观察性腺饱满膨胀,呈树枝状分叉,直径2~3mm,末端较粗。
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卵粒肉眼可见,刺破后可自由散开;雄性生殖腺呈乳黄色或乳白色,刺破后可流出乳白色精浆。
显微镜下卵黄及细胞质透明,卵粒性状整齐。
根据亲参大小和培育水体的规模,可按1~2头/m³的数量准备。
1.1亲参的运输采捕的亲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回育苗场。
分干运和水运两种运输方法。
应根据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温度以及运输路况等条件确定运输方法。
若距离较短,运输时间在3小时以内,可用干运法,即将亲参装入泡沫箱内,单层摆放,将箱盖封紧后运输。
长距离运输多用水运法,比如50×50×80cm的帆布桶内装水1/3~1/2,每个桶内可装亲参60~80头。
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间运输,防止海参相互挤压和摩擦。
运输容器内温度不宜高于刺参采捕海区的水温,可在运输容器内加冰降温。
1.2 海参暂养亲参蓄养的目的是提供良好适宜的培养条件,使亲参性腺发育成熟,从而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卵子和精子。
如果亲参性腺发育已经成熟,采捕时机控制的好,经过采捕和运输的刺激,亲参当晚即可产卵。
然而,一般情况下亲参需要蓄养一段时间后才能产卵。
如果为了升温育苗,提前采捕亲参,亲参蓄养更是育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2.1 水温调节亲参采捕季节往往由于气温较自然海区的水温回升块,致使蓄养水温高于亲参采捕海区的水温。
蓄养水温过高,海参将难于适应,反而延误产卵时间,影响卵子质量。
因此,应采取调控措施,使亲参蓄养初始水温与亲参采捕海区的温差尽量缩小,尽量控制在3℃以内,为亲参提供一个对水温的适应过程。
蓄养时间,水温一般不宜超过20℃。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海参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其营养丰富、滋补养生的特性备受人们青睐。
为了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海参养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产业。
然而,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 污染问题:由于养殖环境不够清洁,以及投饵不当,会导致养殖池塘卫生状况恶化,容易引起疾病,从而影响养殖效益和质量,另外由于养殖场的废弃物和粪便未经处理,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中,会给水质带来严重污染。
2. 种质问题:海参在育种上面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养殖过程中海参品种的基因会发生突变,如果出现不合理的选择繁殖,海参的品质和体型都会出现较大改变,不利于养殖出高效的优质珍稀品种。
3. 疾病问题:由于海参的养殖环境复杂,海洋环境波动性大,极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常见的疾病如奶芽菌、水生动植物细菌性病害、蠕虫等等。
4. 成本问题:海参养殖食料的成本往往较高。
特别是那些需要海参粉饲料的养殖企业,运营起来的成本很难降低。
二、应对措施1. 改善池塘环境:养殖池塘应该定期清洁,掌握良好的养殖技术,防止不当投饵和饵料的反应,提高海参的生存率和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2. 引进优质品种:为了养殖出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品质出众的海参,养殖企业应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品种,采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珍稀品种,并掌握科学管理技能,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高产能。
3. 预防疾病: 每年要定期做好防疫工作,加强饵料管理和采鲜处理。
另外对于别的水生动植物,建议将海参养殖区域划定出来,避免用药物污染海洋环境。
4. 降低食料成本:为了减少食料成本,养殖企业可采用人造饵料、饲草等替代品来改善饲料结构。
同时,加强与海参粉饲料的技术合作,可改善其质量属性,提高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对于海参养殖业而言,应该在提供市场产品的同时重视养殖环境的卫生、垂直运营模式的调整,加强科学管理和防疫工作,进行产业兼并及规模经济的发展等措施,促进其长期发展。
海参养殖过程中四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海参养殖过程中四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一、海参不下礁往往有三种情况:一是礁上饵料丰富,足够海参摄食,而礁上溶氧相对较高,所以海参会先摄食礁上饵料;二是水位过深(1.2米以上),底层溶氧较上层相差较大,海参也会不下礁;三是底质状况差,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何应对海参出爬后的常见问题,海参出爬阶段的主要管理工作有哪些?1.海参在摄食期间建议降低水位。
保证底层有较高的溶解氧。
而且降低水位会让水温回落的快,海参出爬较早;2.海参出爬前使用“海参底安”改底2~3次。
将池底沉积的有机质分解掉,既减少海参肿嘴、化皮的发病率,还可降低底层耗氧,促进海参生长。
3.发现海参有零星出爬后,使用“抗应激灵”降解底层氨氮等有害物质、提高海参的抗应激能力和抗低氧能力。
因为海参一夏天没摄食,此时海参的体质和免疫力都很低,外泼“抗应激灵”以保证海参较高的出爬率,延长海参的摄食时间,加快海参生长。
4.适当投喂配合饵料。
出爬后海参的摄食量比较大,一些放苗时间较大,苗种规格较大、放苗密度较高的池塘一般到后期海参就会没有足够的饵料,这时要有选择性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勤观察,一定要仔细看海参够不够吃的,否则就会影响海参的生长速度。
但投饵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少量多餐,喂多了就易造成底臭,易造成海参慢性中毒。
5.在海参的摄食期间,尽量少换水或不换水, 保持水体稳定,减少进水对海参的刺激,加快海参生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6.有增氧机的池塘要多开增氧机,没有的要尽量创造条件安装增氧机。
海参耐低氧能力强,但溶氧越高,海参的生长速度会越快。
保证池塘充足的溶氧(5毫克/升左右),有利于加快海参生长。
二、海参越冬前处理降温来临时请使用”“鱼虾蟹参救星”“四黄应急金水”可有效防范降温带来的诸多问题。
上冻前请使用“科力碘”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用“海参池底安”对底质再进行一次。
三、海蛰放苗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答:清淤、消毒工作结束后圈内即可蓄水,时间选择在放苗前一个月以上。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一、海参育苗技术1. 环境准备: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PH 值稳定,光照充足。
2. 选种:选择优质的海参种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病能力。
3. 海参孵化:将选好的海参种苗放入孵化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孵化和幼苗的生长。
4. 饲料投喂:为海参幼苗提供合适的饵料,如浮游生物、微生物等,保证其营养需求。
5. 海参苗期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海参苗期培育: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控制饲料种类和投喂频率,促进海参的生长发育。
二、海参育种技术1. 选育优良品种:通过选择具有高产、耐病、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海参进行育种,提高养殖效益。
2. 优化繁殖环境:保持海参养殖水质清洁,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繁殖。
3.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手段将雌性海参的卵子和雄性海参的精子结合,促使受精卵发育成仔海参。
4. 仔海参孵化: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中,提供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仔海参的孵化和幼体的生长。
5. 护苗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控制饵料投喂,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优化养殖技术:根据不同阶段的海参生长特点,调整饲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7. 注意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避免疫病扩散对养殖业的影响。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的提升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育苗育种技术,可以提高海参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促进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科学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的实施,也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
因此,不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海参育苗育种技术,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年来,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
从2004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中可以看出,海参病害以2月份~4月份最为严重,7月份~9月份趋于平缓,进入12月份以来又有爆发迹象。
海参病害的发生对海参养殖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了海参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苗种问题全人工育苗成功解决了海参养殖的苗种数量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苗种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者。
育苗生产不规范,造成苗种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海参养殖生产的全过程。
2.环境问题首先是选址问题,没有根据海参生物学特性选址,特别是忽视了无水污染、无大量淡水流入、有适宜的生长环境等自然条件。
其次是池塘建造不合理,池形设计不科学,容易产生死角,甚至有的池塘形成了“盘子底”或楔子形池塘,不利于水体交换;池塘深度不够,在夏季高温季节不能有效地减缓日光照射,抑制水温升高,冬季不能防止水温突变对海参的不良影响;配套设施不全,有的海参养殖池进、排水口共用,不利于水体循环。
最后是虾池改造的养参池没有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是没有清除丝状藻,在沉积物较厚的地方没有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以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容易引起水质败坏;新建养参池也没有经过浸泡冲洗和阳光曝晒,以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析出物,为有益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
3.放苗密度问题有些养殖者为了追求高利润,盲目加大投苗量。
如体长为2cm~3cm的参苗投放密度以8000头/亩~15000头/亩为宜,但有些养殖者投放密度达到5万头/亩~6万头/亩,大大超过池塘承载能力,池塘生态环境恶化,加大了海参生存压力,也是海参在1~2个养殖周期内就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4.饵料单一,营养不足问题人工养殖海参密度较大,仅靠天然饵料生物不能满足海参生活、生长的需要。
投喂饲料的品种过于单一,造成海参营养缺乏,体质下降;过度投喂又影响养殖水质,恶化海参生活、生长环境。
春季网箱海参苗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春季网箱海参苗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近几年来因为网箱养殖海参苗周期短,养殖效益也很可观,所以海参圈里网箱安装的积极性较高。
但这种高利润也伴随着高风险,如果出了问题有可能就是一茬白养,严重的一茬(以500个网箱为例)会损失十几万元。
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在这里我们先分析一下春季化冰后,网箱参苗会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处理方案。
一、“化皮”1、冻伤及饮淡水引起的“化皮”因为网箱及网吊子上面糊满草、藻类等造成网箱整体上浮,化冰期浮在上面的部分海参因为冻伤及表面淡水层会导致海参苗“化皮”。
处理方案:及时排淡水,打破水分层;人工晃动让漂浮严重的参苗掉到箱底;使用“新威灭”,容易使网箱上的脏东西掉落,起到通透网箱的作用。
图1 网箱上糊满水草与藻类2、应激引起的“化皮”化冰后不论是水温的不稳定、盐度的变化、进水水质的变化,都会给参苗带来强烈的应激,当苗体质较差伴随着各种应激就会导致参苗出现“化皮”现象。
处理方案:少量多次换水;使用“激活”5ppm,如果没有恢复好就同剂量再使用一次。
图2 海参苗出现大量“化皮”3、气泡病引起的“化皮”化冰前和化冰后的气压变化太大,造成海参苗出现气泡病,漂上水面,严重的出现肿嘴,最后会造成“化皮”。
处理方案:化冰期不要快速化冰(包括大窜水、打氧泵等),化冰后使用“激活”强化体质。
图3 化冰前图4 化冰后二、拖便因为封冰期较长,网箱内积累了大量的烂草及有机质,参苗摄食后症状轻的出现拖便现象,严重的会造成黑嘴、肿嘴。
处理方案:化冰后可以适当投喂“利苗多”+“利多精”,帮助分解烂草、有机质的同时,也会改善肠道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加快参苗的生长。
图5 网箱内大部分粪便发长、发粘三、体质差封冰期时间较长,网箱糊死后网箱水环境越来越差,水体交换少;同时化冰后的温度、盐度等大幅度变化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海参体质越来越差(海参表现为不伸展、发黑、发硬等症状)。
处理方案:少量多次使用“底居安”改善底部环境,同时使用“激活”强化体质。
海参养殖技术:(一)海参发病原因、征兆和育苗保苗疾病防治
一、海参发病原因和征兆彭张华1、海参发病原因及发病的特点由图可见导致海参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种质、饵料、营养和免疫力是影响海参体质的重要因素。
目前养殖状况下饵料营养基本能满足海参所需,但由于种质质量参差不齐,苗种质量难以控制,养殖过程中海参更易发病,因此,在水体环境适宜的前提下,需要通过提高免疫力来增强海参体质,增强海参防御病害能力,减少海参发病几率;●海参免疫力、抗病力下降,加之水中病原超标,易使海参被动感染;●水质变差,有害有毒物质过多,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海参易发病。
2、海参发病的征兆海参在发病前会在短期内出现一个发病征兆,即海参出现“亚健康状态”,通过细微的观察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现象:•①参苗不伸展、呈现蜷缩状;•②海参在附着基上下分布不均匀;•③拖便太长(两万头以上的苗有少量拖便属正常现象,但拖的太长就是状态不好);•④挑苗筐看翻起的粪便,不规则、易碎、断断续续类似虚线,说明参苗状态不好;•⑤参苗体色暗淡、无光泽;•⑥摄食量明显下降。
当出现以上现象时,说明海参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快就会大规模发病,此时是疾病预防、治疗的最关键时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海参育苗、保苗期间常见病害防治1、烂边病的发生与防治【发生时间】: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病因】:弧菌是致病原之一。
【主要症状】: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
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防治措施】: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药3天停药3天的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连同内服,外泼“派尼均安”1ppm;治疗时,“肠速康”2ppm+敏感抗生素。
2、烂胃病的发生与防治【发生时间】:此病多在大耳状幼体后期发生,死亡率可高达90%。
【病因】:一方面是由于饵料品质不佳(如投喂老化、沉淀变质的单胞藻饵料),或饵料营养单一(如单独投喂金藻类、扁藻等饵料);另一方面,一些细菌感染幼体也可以导致此病发生。
海参育苗中注意的细节
用 附着 基 防止参 苗下落 。每个 附着基 使用 前要 消 毒 , 每立方 米 5 0克 的青霉 素溶 液浸 泡 .再 用 过滤 海水 冲
洗 干净 。 当参苗 完全 在附 着基后 经过 2 0天倒池 子 , 之
水 产 养 殖
现 代农业 2 0 1 5年 7期
海参育苗中注意的细节
李成 军 雷 帅
盘 山县 水产技 术推 广站
自然条 件下海 参排 精排 卵在 6 ~ 7月份 , 这个 季节
了影 响水 质 。 所 以捞 出雄 海 参 在 外 面产 精液 . 然 后将 精 液稀 释均 匀后 倒入 池 内让卵 子充 分受精 。 4 . 受 精 卵每 隔半 小 时 搅 动 一次 , 让 受 精 卵漂 浮 , 避 免沉底 缺 氧 。 经过 2天 时 间受精 卵孵化 幼苗 就 能浮 游在 水 面上 , 幼 苗 经过小 耳期 、 中耳 期 、 大耳 期 三个 阶 段, 然 后 发育成 稚参 。 选 择 幼苗 的标 准 : 大 部分健 壮 的
到2 ℃左右 , 经过 1 5, 2 个小时 , 就排精排卵了。
3 . 如 果发现雄 海参排精立 即捞出放 到另 一个 池 内 继 续排 精 。因为 对精液 有 限制 , 一个 卵子周 围最 好 有
投放 附着基 之 前每天 对水 体和 幼体进 行 镜检 , 观察 水
里残 余 饵料 的 量 、 幼体 的 胃液 . 同时 每天 观察 板 上 饵 料 的量 , 做 好记 录 , 适 当增加 和减 少饵 料 。 日龄 同时 接种 , 可引 起 足够 的免疫 反 应 。 且 能 克 服母 源抗 体影 响 。
幼苗都 在 中上层 , 采用 人 工虹 吸法将 幼 苗吸 出并用 纱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一、浮游体期的幼苗常见的烂边一般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答:1、升温育苗若水温不稳定,温差2℃以上极易发生幼体烂边,解决方法是每天换水量应控制在30%一50%,温差低于0.5℃。
2、投喂方法不对,易造成残饵过多,引起氨氮、PH过高导致烂边,因此这阶段要严格控制投喂量,尽量少量多餐,一天23次为宜,同时配合微生态制剂[苗乐肠优],一天一次,可降低氨氨,提高营养。
3、气泡病也会引起幼苗烂边,由于单胞藻经育苗车间升温后迅速繁殖,吸收水体中大量二氧化碳,引起PH突然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过高而最终导致气泡病发生,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按时使用微生态制剂[生态益水菌]和[苗乐肠优]及时防治。
二、苗附板后10—15天左右,滑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这个阶段滑板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多数原因是参苗从浮游体到附板这两个阶段转化较快造成的。
前期以单胞藻类和菌类为主要饵料,附板后若过早投喂自配料和海泥易造成幼苗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一星期左右矛盾达到高峰。
所以,这期间饲料的转换要有一个过渡阶段,一般附板后要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口料,不要急于投喂自配料和海泥,也可以配合300目以上的海藻粉投喂,逐步过渡到正常喂料。
2、缺氧,育苗过程中导致缺氧的原因是:①气头数量不够,正常应每平方213个,气头目数以80目为宜。
②充气量越小越好,因为气泡总是往气压低的地方跑,所以池底有效溶解氧相对较低,上层溶解氧较高。
这就是造成苗全在网片上面而不往下走的原因。
三、育苗的后期及保苗阶段常见的拖便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答1、料的质量不好,有霉变、酸败或发臭。
2、投喂量偏多引起消化不良。
3、饲料中的蛋白、脂肪与纤维的比例过高。
所以生产过程中要严把饲料质量关。
对已出现的拖便现象,根据情况轻重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①早期间用[苗乐肠优]泼洒,一天一次。
②水脏有少量泡沫或油膜时,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力EM]苗越小用量越少,苗越大用量越多,一天一次,换水后立即使用,连用35天。
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
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1. 引言海参是一种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丰富营养的海洋珍品。
由于其高品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海参养殖业。
然而,海参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和养殖环境的影响,因此杀菌补菌是确保海参育苗健康生长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参育苗杀菌补菌的方法,为养殖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2. 海参育苗杀菌方法2.1 灭菌消毒在开始海参育苗之前,首先需要对育苗场地进行灭菌消毒。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2.1.1 全面消毒将整个育苗场地进行全面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方法。
可以使用高温蒸汽、紫外线灭菌仪或消毒药剂对场地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菌和病原体。
2.1.2 鲜水浸泡海参育苗过程中,需使用新鲜的海水作为生长环境。
在使用海水之前,应该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
可以将海水浸泡在紫外线灭菌仪中,或是在海水中添加适量的消毒药剂,以确保海水中的病菌得到有效控制。
2.2 补菌除了杀菌,补菌也是海参育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补菌可以提高海参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补菌方法:2.2.1 添加活性菌剂可以在育苗水中添加适量的活性菌剂,这些活性菌剂可以增加育苗水中的有益菌群,提高水质的稳定性,促进海参育苗的生长和发育。
2.2.2 添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各种微生物,可以提供适量的养分给海参,同时增加土壤质地,改善育苗环境。
在适量添加有机肥料的需要注意不要过量施用,以防止对海参产生不良影响。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是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养殖过程中,杀菌补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提高海参的免疫力。
而合理的补充有益菌群和营养物质,可以改善海参的生长环境,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总结通过对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的详细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海参育苗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杀菌补菌的重要性,以确保育苗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浅析春季池塘海参养殖常见问题
浅析春季池塘海参养殖常见问题春季池塘海参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可以利用春季水温逐渐升高的特点,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本文将从海参的繁殖、饲料和疾病等方面,对春季池塘海参养殖常见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浅析。
一、海参的繁殖问题1. 性别比例失衡由于海参具有雌雄同体的特性,且性别比例一般为1:1,但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环境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性别比例失衡。
如果海参的性别比例失衡,会影响海参的产卵率和繁殖效率,进而对养殖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2. 受季节影响产卵少春季池塘海参养殖季节的产卵量一般比较少,可能与水温升高缓慢有关。
此时,应注意对海参的繁殖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调整养殖环境,促进海参的繁殖。
二、饲料问题1. 饲料不足或不平衡对于春季池塘海参养殖,饲料的供应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饲料不足或不平衡,无法满足海参的营养需求,会导致生长缓慢,甚至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合理安排饲料的供给,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
2. 饲料质量差饲料质量是影响海参生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饲料质量差,可能会因为废弃物质过多或者质量过差,导致海参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注意其质量和营养成分,选择适合海参王饲养的饲料。
三、疾病问题1. 疾病传播在养殖过程中,海参会因为各种疾病受到影响,如果患病海参不及时隔离或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
为了防止疾病传播,需要对患病海参进行及时处理,并加强对池塘的消毒和隔离措施。
2. 水质污染水质的污染也是影响海参健康的因素之一,一些废料、残饲料等可能会导致水质污染。
为了保证海参的生长健康,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清理污染物。
综上所述,春季池塘海参养殖虽然不易,但只要注意上述问题和防治措施,相信一定能够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实现高效益的养殖目标。
海参育保苗中常见的问题
海参育保苗中常见的问题随着今年海参价格的回暖,海参育保苗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养殖户的养殖热情都比较高涨,但相应的问题也不断增多。
1、长势差,不好加料原因分析:(1)外海水不好今年雨水较多,河流排淡,海水盐度偏低,水中各种藻相不平衡,进入池塘的水易出现红水、亚硝酸盐超标等现象。
(2)养殖户加料过急,加料不科学由于价格较好,养殖户都会想多吃才能多长,结果很多都是适得其反。
由于加料过急造成海参厌食、状态差等现象。
处理方案:(1)加大水环境的调控,主要以乳酸菌为主,现在建议大家人工发酵“乳酵素”(乳酸菌产品),在减少养殖成本的同时,可以增加活菌的使用数量,定期使用可达到20天不倒池子不臭底,效果较好。
(2)海参状态差厌食时,可使用“菌克27”2ml/方水+“速调速补”1-2克/方水,进行调理3—5天效果理想。
2、红细菌问题今年情况比往年都要多,而且较为普遍,新框刚投上苗第二天都有出现红细菌的现象,一旦出现如果发现不及时,极易造成海参掉苗,严重影响海参养殖的产量。
处理方案:第一天泼洒“杀菌红”1ml/方水,第二天换水后泼洒“菌克27”10ml/方水,在红细菌不严重时,两天就会完全去除。
3、长白毛问题尤其是养殖后期,在框片上极易出现白色绒毛状的真菌丝。
处理方案:“光合细菌”外泼50ml/方水,连用2天,多数情况下白毛就会倒掉,最后慢慢萎缩。
4、猛水蚤问题猛水蚤是今年影响最大的问题,可直接造成海参产量的下降。
特点:(1)极难杀,常规的杀虫药不好用,易产生耐药性。
(2)杀完后,对苗损害极大,苗极易出现厌食化皮等现象。
处理方案:建议养殖户喂料时定期拌服泼洒“大蒜粉”0.5克/方水,可有效抑制猛水蚤的大量繁殖及泛滥(大蒜粉只能起到抑制作用,不能杀死猛水蚤)。
5、肠道不好调控今年很多养殖户普遍反映海参肠道不好调控。
特点:(1)海参肠道细。
(2)海参粪便发散不成型。
处理方案:(1)首先拌服“氟苯尼考”2-3天。
(2)之后拌服“抗菌肽3.0”按照5—10克/方水拌服1-2天,多数养殖户回馈效果较为理想。
海参保苗新秘诀
海参保苗新秘诀海参保苗中遇到的问题:化皮、肿嘴、托便、不伸展、吃食不良、生长缓慢、应激、附着基上长红菌等。
分析:造成以上问题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由于保苗过程中不断投饵,倒池和换片不及时,附着基上粪便、残饵等得不到分解,就容易造成有害菌大量繁殖,如附着基上长红色菌落或弧菌等病原菌大量繁殖。
2、倒池和换片过程中,容易造成参苗受伤和产生应激性反应,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成为病原菌的感染对象。
3、水温变化过大或重金属超标等易造成海参活力差,吃食不正常,不伸展和紧缩成一团。
饵料中营养不足或抗营养因子得不到消除,使营养吸收率下降,导致海参苗生长受阻。
解决方案:1、“菌克27(强化型)”,每3-5天泼洒一次,用量为5ml/m3,参苗状态差时,连泼3-5天。
2、“低聚糖863”,长期拌料投喂,添加量为2-3g/kg饲料,换片前后,全池泼洒抗应激,用量为5-10g/m3。
3、海参专用“渔歌”,长期拌服,用量为3-4g/kg饲料。
4、每次换片后,用“激安C”水溶液浸泡附着基,能有效去除附着基上污物。
机理分析:1、“菌克27”中的蛭弧菌能有效吸附裂解水体中和附着基上的G-致病菌,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可草杆菌素、杆菌肽、乳酸菌素等活性因子,抑制和杀灭弧菌、假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有害菌;“低聚糖863”是功能性多糖,能被有益菌利用而不能被有害菌利用,因此能有效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形成种群优势,抑制有害菌数量。
2、分解水体中有机质,净化水质。
该方案中的多种有益菌能高效分解水体中及附着基上的粪便、残饵等有机质,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为参苗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3、去除抗营养因子,增强免疫力,加快生长速度。
本方案中的多种有益菌组合能在水产动物体内产生大量的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消化酶类,从而加速饵料的分解消化吸收,去除饵料中的褐藻胶、抗维生素等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的吸收,降低饵料系数;同时“低聚糖863”和“渔歌”中的营养成分能刺激海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吞噬细胞等体液细胞的活性,增强海参的抗应激能力,加速海参的生长速度。
海参保苗技术
海参保苗技术2008年09月17日星期三 17:16海参保苗技术一、秋季海参保苗防病管理技术进入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温差大,易导致应激反应,海参抗病力和代谢能力下降;近海海域污染严重现象有增无减,PH值等容易出现超标现象,引发海参中毒现象并可能引发幼苗及体弱苗种病毒、细菌感染等。
1、主要病症表现:⑴海参苗吐肠、身体僵硬、发黑。
⑵摇头、扭劲儿、刺短、苗种发白、甚至化皮。
2、预防措施:①重在水质管理:注意水质观测,定期投放生态菌水产专用制剂“原液”和塘底净,净化、平衡水体水质,抑制有害菌繁殖,从而避免病害。
②使用生态菌水产专用原液进行拌料饲喂,增强抗应激、抗病能力,促进营养平衡吸收。
3、治疗方法:①如因水质超标或出现病害迹象,可加量投放生态菌原液和配合投放塘底净每立方米水体各5~10克左右,每1~2天一次,连续3~5次。
并在治疗期间加大拌料原液浓度。
一般来讲即可抑制病害发展,逐渐治愈。
②如已经出现病毒感染引起的化皮现象,可选用二氧化氯(2毫克/立方米水体)等抗菌抗病毒类药物连续使用3~5天。
注意水质观测,及时使用生态菌水产专用制剂恢复水质。
③病害防治,重在“防”,一旦出现严重病害再采取措施,就算能够遏制,但损失也不可能全部避免,注意日常管理,最为关键。
二、冬季海参保苗特点及管理方法:11月至次年3、4月份,为冬季保苗期,此期间温差大,易造成应激反应;成本高、换水量受到限制;容易因为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发肿嘴、吐肠、化皮等病害;“冬季保苗、重在预防”!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简介如下:1、水温调控:建议10月末根据水温情况应开始缓慢升温,升温过急、过大均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6000头左右大小的参苗,建议升温至15~17℃左右。
2000头左右大小的参苗,温度可在10~12℃左右饲养。
2、饲喂量的控制及饵料处理:饲喂量不宜过大,应坚持使用生态菌水产专用EM原液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使用原液3~5克左右),尤其12月~3月参苗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拌料添加可有效的提高参苗的抗病能力,并促进增长。
健康高效海参人工育苗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3
健康高效海参人工育苗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31.育苗池pH值过高或不稳定a.新池水泥反碱,水中总碱度高,毒性大,引起pH过高,可提前每立方米水体用清源1克、新活菌王1克满池水浸泡5~7天,降碱解毒。
b.升温育苗时,如水源中单胞藻丰富,水温较低,而经升温进入车间后,由于水温升高导致单胞藻迅速繁殖,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引起pH值突然升高,导致水中溶氧过高,诱发气泡病,生产中可用清源、护苗露各0.4克/米3进行防控。
处理水源,育苗车间可按用清源、高稳C各0.4克/米3,效果理想。
2.消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清源具有高效消除藻类之毒、应激之毒、药物之毒、细菌之毒、病毒之毒、环境之毒和饲料霉变之毒等众多功效,所以能有效降解水体中的重金属的毒性,消除有害苔藻生长过程或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降解青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使用后的毒副作用,降解水体的氨氮,去除水体中的油污,水脏、水浑时能提高水体的透明度等。
同时,配合使用新活菌王或新生态等精纯优质活菌,效果倍增。
用清源拌饵投喂还具有排毒、诱食、整肠、健胃之功效。
3.参苗变态慢、畸形率高a.排精产卵时,若排精过多或受精后未及时洗卵会发生,故应及时洗卵;b.水温过低或水突然变浑易发生,可适当升温,防止水浑;c.饵料不足。
通过镜检和认真观察水质、幼体、附着基等,适当调整投饵量,每公斤饵料中添加金肽康、酶解多糖各10克,促进消化吸收;d.饵料中缺少不饱和脂肪酸;e.某些抗生素等药物使用不当后发生,每2~3天泼洒1次清源0.4克/米3,有效提高参苗对药害的抵抗能力,加快药物的降解速度,降低苗体内的药物残留,并能增强代谢酶的活性及细胞的活力,改善摄食状况,加快营养吸收,促进苗的生长和变态;f.细菌性疾病感染后引起。
一般以肠炎为主,其间可用活性蒜宝、百安威各0.4克/米3,一天1次,连用3天。
4.耳状幼体发育是否正常的判定◇体长增长:耳状幼体正常体长日增长在50微米以上,如果耳状幼体个体明显偏小,日增长低于50微米,则不正常;◇外部形态:耳状幼体左右对称,前后比例适宜;幼体臂随着发育变粗壮、突出,弯曲明显,否则为畸形,多易夭折;◇胃的形态:耳状幼体正常胃的形态呈梨形、丰满,胃壁薄而清晰,胃液颜色较深,胃内有饵料,可见饵料不断由食道进入胃内;若胃壁增厚、粗糙,胃形狭窄萎缩、不清晰,长时间空胃,则属不正常,如不能采取得力的挽救措施,胃形将迅速变化,在短时间内发生烂胃;如依据上述指标判定耳状幼体发育异常,应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措施,解除致病因素,优化培育条件。
秋季海参养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秋季海参养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丑善民秋季是海参一年当中的第二个生长旺季,虽然这一季节没有春季生长的时间长,但通过合理调控水环境、底环境及正确地补充海参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依然可以使海参获取最佳的生长速度,同时也可以为接下来的安全越冬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年秋季,养殖户朋友也会碰到不少问题感觉比较困惑,诸如下礁晚、活力差、肿嘴、化皮等等问题,在这里我们将针对秋季常见的一些问题帮大家一一做出分析并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海参下礁晚的几个原因及解决办法1、体质弱海参因长期处于水质差、底质不良、天然饵料不足的环境,导致了海参体质较弱,对环境改变非常敏感,适应能力很差,稍有风吹草动要么马上回礁,要么根本不下礁。
解决办法:碧水安每瓶三至四亩,激活每袋一亩半,水产诱食酵母每袋一至两亩,EM6每瓶三亩。
2、水浑受水质浑浊影响,光线难以照射到池底,严重影响了底栖硅藻的繁殖,同时也造成了池底溶解氧的不足,海参因为底质无饵可食,底质不良,因而通常附着在礁上摄食或者处于半休眠僵硬状态根本不摄食。
造成水浑的原因较多,处理的办法也不相同,这个在下面要提到的关于水浑的诱因及处理办法将进行详细说明。
3、敌害多海参系喜静生物,如果参圈中存在大量的钩虾、鱼、蟹、桡足类、枝角类等,海参因受其干扰通常躲避于礁内不下礁。
解决办法:参保利每瓶三亩,两至三日后换水。
然后使用碧水安每瓶两亩,净底宝每袋两亩,激活每袋一亩。
4、底质差海参系底栖生物,一些参圈平日不注重底质改良,到春秋两季海参摄食期到来时因底质太差,海参必然不喜下礁。
解决办法:底居安每袋两亩、福地安每瓶三亩每隔三日交替使用一次,连续使用两次,生物强效双改每袋五亩使用一次。
二、参圈水浑的几个原因及解决办法1、浮游藻类过多一些处于两活水或近圈水质受污染较重的参圈,因受淡水影响或水质富营养化的影响,水质较肥,浮游藻类尤其丰富。
海参因属底栖舔食生物,对于浮游藻类无法摄食,过于丰富的浮游藻类因其有明显的趋光性,在阳光充足时通常居于水体表面,遮光作用较强,这样势必阻碍光线照射池底影响底栖硅藻的繁殖,这样一方面从外观看起来显得水浑使得海参采捕困难,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海参天然饵料的生长耽误海参增重。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疾病防治措施及病原分析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疾病防治措施及病原分析引言:海参作为一种具有高蛋白质和营养价值的珍贵水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海水养殖已成为推动海参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海水养殖过程中,海参苗的疾病问题常常困扰着养殖户。
本文将以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疾病防治措施及病原分析为主题,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合理的疾病防治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一、病原分析:1. 黑斑病(Pseudoalteromonas):黑斑病是海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害。
黑斑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菌体侵入到海参体内,通过伤口或呼吸道进入体内,导致感染。
黑斑病的症状表现为海参体表出现黑色斑点,患病海参苗活动力下降,食欲减退。
2. 软体动物感染(Turbellaria):软体动物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害,会导致海参苗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
感染过程中,软体动物会在海参体内寄生,从而阻碍海参的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
3. 水质问题:水质问题是海水养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酸碱度的变化、温度变化以及水质中有害物质的积累,都可能对海参苗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水质污染会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影响海参的呼吸作用。
二、疾病防治措施:1. 优化孵化水质:在孵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是防治疾病的首要措施。
孵化池应定期清洗,维持充足的氧气供应。
同时,适当调整水质的酸碱度和温度,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2.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科学的喂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在饲料配方中,应根据海参苗的生长需求,确定适宜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含量。
同时,定期观察海参苗的口器情况,确保其正常进食。
3. 对症治疗:在海参苗发生疾病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防治疾病的关键步骤。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可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但需注意合理使用药物,避免产生药物抗性。
4.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对养殖环境中的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异常情况。
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有利于提高海参苗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海参育苗保苗常见疾病防治
海参育苗保苗常见疾病防治所有生物的疾病重在预防。
预防的过程既要达到预防的目的,又要尽可能保证不让生物产生抗药性。
所以,首先,保证苗种的质量是第一关键;其次,保证让苗种始终处在一种旺盛的快速生长状态,是防病的根本;最后,辅以适宜的药物来及时杀灭有害的细菌。
1.对症下药:a.倒池时池底苗有状态差或损伤者,把接出的苗放在大盆中,用青、链霉素50PPM浸泡30分钟。
b.观察水质不好或长时间不能换水时,根据池中的具体情况用有益菌,最好是EM菌:1000亿/ML浓度的用5—10PPM。
2.用药注意环保和交替使用。
a.日换水后用碘类消毒剂(按包装说明书上的要求用)或盐酸土霉素2—3PPM或青、链霉素各1—2PPM,连用三天,停三天。
b.倒池后用碘或抗菌素是上述用量的两倍,连用两次。
3.注意饵料的处理。
a.每隔7—10天,在全池用碱土霉素1—2PPM。
b.每天处理菜粉和泥的时候,都要用青、链或土霉素5—10PPM一同浸泡。
二.治疗:1.普遍病症:桡足类一旦繁衍,就会伤害苗而引起溃烂病,所以一定要及时杀灭。
桡足类的杀灭方法已经很普遍,注意密切观察及时换水就行。
被桡足类伤害的参苗发病时的症状:摇头、吐肠、肿嘴、体表灰白,有的呈绒毛状,全身附满气泡,而后逐渐溃烂、死亡、解体,胃内基本无饵。
治疗:a.中药控制:大青叶、穿心莲、五倍子、石榴皮磨碎杨液体,泼洒池中。
b.摇头、吐肠:马上倒池。
倒池时用100PPM土霉素药浴30分钟,同时更换附着基。
.c.肿嘴、化皮、溃烂:将海参剥离下来,集中药浴:呋喃西林50PPM,或青、链霉素50PPM浴30分钟,隔天用1PPM聚维酮碘全池泼洒。
2.越冬期间病害:症状:a.溃烂病同上b.摇头病同上c.僵尸病:身体僵硬不动,灰白色,最后体壁坏死,呈钙化状的白色。
d.佝偻病:苗萎缩,不伸展,生长缓慢,多与饵料营养不全有关。
e.寄生虫病:附着力下降,扁虫时呈溃烂症状,不太摄食,死亡率高;后虫时机体免疫力下降,一般不会死亡,但易由其他细菌引起继发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
一、浮游体期的幼苗常见的烂边一般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答:1、升温育苗若水温不稳定,温差2℃以上极易发生幼体烂边,解决方法是每天换水量应控制在30%一50%,温差低于0.5℃。
2、投喂方法不对,易造成残饵过多,引起氨氮、PH过高导致烂边,因此这阶段要严格控制投喂量,尽量少量多餐,一天2 3次为宜,同时配合微生态制剂[苗乐肠优],一天一次,可降低氨氨,提高营养。
3、气泡病也会引起幼苗烂边,由于单胞藻经育苗车间升温后迅速繁殖,吸收水体中大量二氧化碳,引起PH突然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过高而最终导致气泡病发生,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按时使用微生态制剂[生态益水菌]和[苗乐肠优]及时防治。
二、苗附板后10—15天左右,滑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这个阶段滑板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多数原因是参苗从浮游体到附板这两个阶段转化较快造成的。
前期以单胞藻类和菌类为主要饵料,附板后若过早投喂自配料和海泥易造成幼苗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一星期左右矛盾达到高峰。
所以,这期间饲料的转换要有一个过渡阶段,一般附板后要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口料,不要急于投喂自配料和海泥,也可以配合300目以上的海藻粉投喂,逐步过渡到正常喂料。
2、缺氧,育苗过程中导致缺氧的原因是:
①气头数量不够,正常应每平方213个,气头目数以80目为宜。
②充气量越小越好,因为气泡总是往气压低的地方跑,所以池底有效溶解氧相对较低,上层溶解氧较高。
这就是造成苗全在网片上面而不往下走的原因。
三、育苗的后期及保苗阶段常见的拖便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答1、料的质量不好,有霉变、酸败或发臭。
2、投喂量偏多引起消化不良。
3、饲料中的蛋白、脂肪与纤维的比例过高。
所以生产过程中要严把饲料质量关。
对已出现的拖便现象,根据情况轻重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①早期间用[苗乐肠优]泼洒,一天一次。
②水脏有少量泡沫或油膜时,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力EM]苗越小用量越少,苗越大用量越多,一天一次,换水后立即使用,连用3 5天。
四、育苗后期及保苗阶段如何正确确定投喂量,一般怎么做?
答:刺参投喂量的确定,一般根据刺参的体重2.5%一3%为参考量分两次早晚投喂,然而海参在同一阶段不同水温的条件下,参苗的活力都不同,所以它的摄食量也都会有差别。
介于此原因在投喂的时候,可参照下面几个标准:
1、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配以各种海藻类原粉,一般以投喂饲料以后3小时左右水变清为宜。
2、在每次投喂之前,至少要看到三分之二的刺参有“出爬”现象为宜,因为刺参有吃饱后“回窝”的习惯。
3、对于刚刚附板一个月左右的稚参,一般参照波纹网片槽沟内残饵的多少以及气石打出气泡在水面的多少而决定投料的多少(投喂螺旋藻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