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育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孵化流程

1 亲参选择

一般情况下,亲参个体越大成熟越早怀卵量越大卵的成熟度越好,所以尽量选择个体较大的作亲参。自然海区亲参体重3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为好;池塘刺参体重应在250g以上。选择性腺发育好,性腺指数在10﹪以上的亲参。解剖观察性腺饱满膨胀,呈树枝状分叉,直径2~3mm,末端较粗。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卵粒肉眼可见,刺破后可自由散开;雄性生殖腺呈乳黄色或乳白色,刺破后可流出乳白色精浆。显微镜下卵黄及细胞质透明,卵粒性状整齐。根据亲参大小和培育水体的规模,可按1~2头/m³的数量准备。

1.1亲参的运输

采捕的亲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回育苗场。分干运和水运两种运输方法。应根据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温度以及运输路况等条件确定运输方法。若距离较短,运输时间在3小时以内,可用干运法,即将亲参装入泡沫箱内,单层摆放,将箱盖封紧后运输。长距离运输多用水运法,比如50×50×80cm的帆布桶内装水1/3~1/2,每个桶内可装亲参60~80头。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间运输,防止海参相互挤压和摩擦。运输容器内温度不宜高于刺参采捕海区的水温,可在运输容器内加冰降温。

1.2 海参暂养

亲参蓄养的目的是提供良好适宜的培养条件,使亲参性腺发育成熟,从而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卵子和精子。如果亲参性腺发育已经成熟,采捕时机控制的好,经过采捕和运输的刺激,亲参当晚即可产卵。然而,一般情况下亲参需要蓄养一段时间后才能产卵。如果为了升温育苗,提前采捕亲参,亲参蓄养更是育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2.1 水温调节

亲参采捕季节往往由于气温较自然海区的水温回升块,致使蓄养水温高于亲参采捕海区的水温。蓄养水温过高,海参将难于适应,反而延误产卵时间,影响卵子质量。因此,应采取调控措施,使亲参蓄养初始水温与亲参采捕海区的温差

尽量缩小,尽量控制在3℃以内,为亲参提供一个对水温的适应过程。蓄养时间,水温一般不宜超过20℃。

1.2.2 密度

亲参蓄养密度一般控制在20~30头/m3;蓄养池较大;如容积10m3以上,可适当减少密度;蓄养池容积小,可适当增加密度。如果蓄养用水水温较高和亲参个体较大,也应适当降低蓄养密度。提早育苗提前采捕亲参,蓄养亲参时间较长,蓄养密度可适当减少,控制在20头/m3左右。

1.2.3 饲料

亲参蓄养期间一般不投喂饲料,如果采捕过早,蓄养时间很长,为避免体力过度消耗、性腺退化,应适量投喂;另外,为了提前培育苗种,亲参升温促熟培育过程中也应投喂饲料。饲料应是沉降性的。饲料种类一般是配合饲料。投喂量可以灵活掌握,以下次投喂时饲料没有或很少剩余为宜。为了保证海参正常摄食,水温应控制在17℃以下。超过17℃,接近夏眠水温,摄食减少;超过20℃,一般停止摄食。

1.2.4 光照

光照应均匀偏弱,避免强光直射,可控制光照强度在500~1000lx范围。1.2.5 日常观察

要注意观察亲参的活动与摄食情况,特别是傍晚和上半夜,应连续观察,若发现部分亲参在水体表层池壁活动频繁,不时昂头摇摆或少量雄参排精,则预示着雌参可能要产卵,应做好产卵准备。

2.1 人工产卵

产卵前4~5小时,在亲参培育池内投放冰块,使水温降低2℃左右,一般在下午5点左右,将亲参培育池内的水排干,将海参头部朝培育池的上表面依次排列。阴干30min左右。然后,用强水流冲洗海参,冲洗15min左右。将海参倒入另一亲参培育池中,此池水温比原水温高2~3℃左右。一般情况下,2~3h 后,亲参开始沿池壁向表层爬行,活动频繁,经常将头部抬起左右摇摆;此时,可出现雄参排精,约0.5h后,雄参开始产卵。

2.2 采卵注意事项

在实际生产中,有时采不到卵,经刺激也不排放。据了解的情况分析,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性腺发育不成熟或已经排放;二是性腺发育尚可,蓄养条件不适。常见的情况是,采捕海参海区的水温为14~17℃,而蓄养初始水温太高,超过17℃,甚至在2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海参或立即排放,或对这种剧变的高温环境不能适应,长时间不排卵。因此,蓄养亲参的水温变化应当适宜,蓄养初始水温与采捕海区水温应尽可能一致,刺激采卵应在性腺发育成熟的前提下进行。

另外,在正常排卵时间前适当投放鼠尾藻粉碎滤液,有时能达到诱导亲参产卵的效果。

2.2 自然受精

当雄参在池内排精后,先让其在池内排放一段时间,池内出现一定数量后,对雌参起到诱导作用,雌参产卵。发现雌参开始排卵后,将雌参留在池内继续产卵并在池内受精。在此期间最好微量增氧,以使精卵均匀分布,利于受精。当亲参全部停止排放后,将其全部移出。把亲参从池内全部移出后,待卵基本沉入池底后,用虹吸法将上层2/3的水吸出,再注入与原池水等温的砂虑海水,如此反复2~3次即可。

2.3 孵化

孵化是指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之后由卵膜孵出到达小耳幼体的过程。产卵受精后,按幼体培育的密度要求将受精卵直接移入培育池,孵化密度一般掌握在0.5~1粒/ml,此法孵化密度小,微量增氧,或静水孵化﹑每半小时搅一次即可,孵化率较高。孵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

3 幼体培育及日常管理

当孵化池内的卵发育至小耳初期时便开始选育,常用的选育的方法有拖网选育法﹑网箱浓缩法。拖网选育法为停气半小时后观察幼体集中浮于表层后,用300目拖网进行拖选;网箱浓缩法就是利用水位差用直径3~5cm的胶管或塑料管把幼体集中虹吸到网箱内,两种方法都是把幼体集中于事先准备好的标准水槽内,达到一定密度后定量分池培育,培育密度要控制在0.4~0.6个/ml,新的培育池池水可加半池,待以后3d陆续补满即可。在实际育苗过程中,幼体培育密

度可灵活控制。有时可以看到,有的培育池耳状幼体密度很大,甚至在1个/ml 以上,却生长和发育整齐,耳状幼体成活率和稚参变态率很高;有的培育池耳状幼体密度很小,发育缓慢且不整齐,耳状幼体成活率和稚参变态率很低。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育苗成功与否,耳状幼体的密度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幼体进入新的培育池便开始投饵,适宜的饵料有盐藻﹑角毛藻﹑小新月菱形藻,代用饵料也可用海洋酵母,但培育效果最好的以盐藻﹑角毛藻﹑小新月菱形藻混合投喂较好,开始可以投1万cell/ml,然后镜检根据胃内饵料多少适当调节,胃内饵料以占全胃2/3为宜,过多会造成胃壁增厚,过少胃撑不起来,都会影响后期发育。

幼体培育期间分为小耳﹑中耳﹑大耳三个阶段,日常管理主要有换水、投饵、疾病预防观察大小及发育时期是否正常。换水前三天主要以加水为主,以后每天可换水1/3,投饵量要根据每天镜检观察胃含物多少适当增减。

4 稚参培育及日常管理

大耳幼体末期体长急速缩小变成樽型体,便开始投放事先消毒好的附着基,附着基多数是用波纹板,波纹板可以用塑料筐装成筐片,也可用聚乙烯绳串成吊,这些都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定。投放的具体时间为有20%~30%的樽形体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幼体发育变态。樽型幼体逐渐伸出管足吸附于附着基上便开始进入稚参阶段,此时食性开始转变由滤食变成舔食,适宜的饵料为底栖硅藻,也可以是鼠尾藻的粉碎液(300目以上过滤的浸出液)。此时稚参还非常小,投饵量要小,不宜过多,过多会把稚参糊死。

进入稚参的管理还是非常关键的,附着基下完后,换水采用对流换水法,开始几天吸出的水还要用网箱接,因为还有部分幼体未完全附着,待完全附着后就不用网箱接了。这个阶段的稚参又叫小白点,小白点到变色大概要30~40d,当小白点有50%变色时便可以将其剥落波纹板换用聚乙烯网片附着基。以后的管理就是换水﹑投饵﹑疾病预防以及敌害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