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育苗
海参育苗基本流程
海参育苗基本流程(一)育苗主要技术内容:亲参的采捕及蓄养、产卵与受精、幼体培育、稚参的采集和培育、稚参的培育(包括稚参前期培育、稚参后期培育、幼参培育、直到商品幼参)。
1、亲参的采捕及蓄养采捕自然海域中刺参,夏至前后,亲参基本成熟,此时是亲参采捕的最佳时机,应选择个体较大,体长20厘米以上,体重大于250克,无伤,性腺饱满的亲参。
操作时,操作人员在采捕海参时注意不可有油污接触海参。
海参在最短时间内运回繁殖场所。
密度2头/升水放置于塑料袋内,并放在保温箱内,保持温度。
运输时应注意避免参体挤压,并防止高温,可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运输。
亲参运回后要人工蓄养,蓄养的水温不要太高,一般掌握在16摄氏度——18摄氏度。
亲参的培育密度不要超过30头/平方米。
每日按亲参体重的4%投喂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饲料。
蓄养的时间以1周左右为宜,如果捕到性腺发育整齐、成熟好的亲参,当天晚上就能大量排放。
2、产卵与受精刺参人工催产方法一般亲参采用阴干升温刺激法和阴干流水等刺激法,诱导产卵的方法是否生效,关键在于性腺的发育是否成熟。
根据刺参产卵的习性,产卵应选择在晚7时—10时进行,发现亲参活动频繁,并沿着池壁上移,不久雄性便会排放,此时,值人员要立即将它捞出,此时要反复洗卵多次,一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为避免精卵堆积,每30分钟搅动一次。
3、幼体培育当胚胎发育到小饵幼体时要进行选育,用NX79尼龙丝网拖选或虹吸选育,选育中上层幼体,培育池密度控制在0.5个/毫升左右。
注意换水与管理。
刺参幼体的适口饵料有盐藻、角毛藻、叉鞭金藻等,此外有些代用饵料,如鼠尾藻磨碎液,而采用金黄色藻和硅藻混合投喂效果更好。
投喂要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不可一次投喂过多,否则刺参幼体易消化不良。
单泡藻类的投喂量分别为小饵幼体1万细胞/毫升,中饵幼体1.5万/毫升,大饵幼体2万细胞/毫升,如果胞藻类不足可搭配投喂一些代用饵料,如鼠尾磨碎液每天投喂量10PPM—20PPM(鲜重),海带草发液每天投喂量10PPM—14PPM,食用生澄清液每天投喂量6PPN—8PPM(干重)。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一、海参育苗技术1. 环境准备: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PH 值稳定,光照充足。
2. 选种:选择优质的海参种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病能力。
3. 海参孵化:将选好的海参种苗放入孵化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孵化和幼苗的生长。
4. 饲料投喂:为海参幼苗提供合适的饵料,如浮游生物、微生物等,保证其营养需求。
5. 海参苗期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海参苗期培育: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控制饲料种类和投喂频率,促进海参的生长发育。
二、海参育种技术1. 选育优良品种:通过选择具有高产、耐病、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海参进行育种,提高养殖效益。
2. 优化繁殖环境:保持海参养殖水质清洁,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繁殖。
3.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手段将雌性海参的卵子和雄性海参的精子结合,促使受精卵发育成仔海参。
4. 仔海参孵化: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中,提供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仔海参的孵化和幼体的生长。
5. 护苗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控制饵料投喂,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优化养殖技术:根据不同阶段的海参生长特点,调整饲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7. 注意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避免疫病扩散对养殖业的影响。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的提升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育苗育种技术,可以提高海参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促进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科学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的实施,也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
因此,不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海参育苗育种技术,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参育苗室3月份注意什么
海参育苗室3月份注意什么海参育苗室在3月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海参是一种温带至热带海洋生物,对水温要求较高。
3月份是春季过渡期,水温相对较低,容易影响海参的生长和存活。
因此,在海参育苗室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水温,一般控制在25-30摄氏度之间。
2. 养殖水质:水质是海参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于海参育苗室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3月份是春季融雪期,水源水质可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浑浊、富营养、缺氧等问题。
因此,需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合适的水质参数,如pH值、溶氧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等,确保海参的生长环境良好。
3. 饲料供应:海参是底栖性动物,主要以底泥中的有机物为食,所以海参育苗室中需要提供合适的底泥或饲料。
在3月份,因为天气渐暖,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会加快,所以需要增加底泥或饲料的供应量,保证海参有足够的食物摄入,能够正常生长。
4. 水体流通:海参育苗室中的水体流通对于维持水质的稳定性和海参的生长非常关键。
在3月份,气温升高,水体可能会变得较暖,容易滋生细菌、藻类等有害生物。
因此,需要加强水体的流通,定期清洗过滤器和换水,保持水体清洁,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恶化。
5. 疾病防治:在海参育苗室中,疾病是常见的问题。
在3月份,由于气温回升和水温适宜,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如温度过低引发的感染、寄生虫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海参的观察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和调整养殖环境,防止疾病的蔓延。
总而言之,3月份是海参育苗室中的一个关键时期,需要注意温度控制、养殖水质、饲料供应、水体流通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
只有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合理管理海参育苗室,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一、浮游体期的幼苗常见的烂边一般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答:1、升温育苗若水温不稳定,温差2℃以上极易发生幼体烂边,解决方法是每天换水量应控制在30%一50%,温差低于0.5℃。
2、投喂方法不对,易造成残饵过多,引起氨氮、PH过高导致烂边,因此这阶段要严格控制投喂量,尽量少量多餐,一天2 3次为宜,同时配合微生态制剂[苗乐肠优],一天一次,可降低氨氨,提高营养。
3、气泡病也会引起幼苗烂边,由于单胞藻经育苗车间升温后迅速繁殖,吸收水体中大量二氧化碳,引起PH突然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过高而最终导致气泡病发生,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按时使用微生态制剂[生态益水菌]和[苗乐肠优]及时防治。
二、苗附板后10—15天左右,滑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这个阶段滑板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多数原因是参苗从浮游体到附板这两个阶段转化较快造成的。
前期以单胞藻类和菌类为主要饵料,附板后若过早投喂自配料和海泥易造成幼苗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一星期左右矛盾达到高峰。
所以,这期间饲料的转换要有一个过渡阶段,一般附板后要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口料,不要急于投喂自配料和海泥,也可以配合300目以上的海藻粉投喂,逐步过渡到正常喂料。
2、缺氧,育苗过程中导致缺氧的原因是:①气头数量不够,正常应每平方213个,气头目数以80目为宜。
②充气量越小越好,因为气泡总是往气压低的地方跑,所以池底有效溶解氧相对较低,上层溶解氧较高。
这就是造成苗全在网片上面而不往下走的原因。
三、育苗的后期及保苗阶段常见的拖便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答1、料的质量不好,有霉变、酸败或发臭。
2、投喂量偏多引起消化不良。
3、饲料中的蛋白、脂肪与纤维的比例过高。
所以生产过程中要严把饲料质量关。
对已出现的拖便现象,根据情况轻重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①早期间用[苗乐肠优]泼洒,一天一次。
②水脏有少量泡沫或油膜时,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力EM]苗越小用量越少,苗越大用量越多,一天一次,换水后立即使用,连用3 5天。
海参池塘生态育苗技术
编辑:王勇 263835853@ 水产养殖1.选址及网箱制作。
水体交换方便,堤坝防护牢靠,水深1.5米以上的海参养殖池塘均可。
网箱大小可根据情况自行设计。
一般选用网箱的规格为:4米×4米×2米(长×宽×高)。
网箱所用材料有木材、浮子、聚乙烯网、筛绢网(200目、大连地区海参繁殖时间一般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如需运输,将抓捕好的海参放入盛装三分之一体积海水的容器中,每个容器中的种参数量不宜过多,防止运输途中发生挤压、排脏等现象。
最好在容器周围放置冰块,防止温度过高引起排脏、提前排精(排卵)的现象。
3.繁殖及附着。
将选好的种参放进网箱中的产卵器内,产卵器规格为2米×1米×1米(长×宽×高),由200目筛绢网制成。
一般每个产卵器放置30~50头种参较为合适。
在抓捕种参之前要先在网箱内挂好附着基,进行初期饵料培养。
一般在放入种参两天之后,即可发育到耳状幼体阶段,此时要每天取水样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录参苗幼体的发育、进食、活动、数量、有无畸形病残苗等。
5天左右发育到大耳状幼体阶段,可以适量投喂饵料,一般选用的饵料是海洋活性酵母等活体饵料。
这种饵料可10~12天开始变态发育到五触手阶段,12天之后发育成为稚参。
期间要注意观察记录,约半个月之后停止人工投喂酵母等,根据附着基饵料情况适当投喂藻粉等育苗饵料。
4.适时投放。
培育两个月,海参苗种能主动进入参礁时,将海参苗连同附着基一同投放到苗礁上,完成投苗入池。
5.注意事项。
防敌害:由于池塘内桡足类数量较多,在育苗前期可以投放2毫克/千克敌百虫溶液驱赶杀灭。
注意网箱透水性:由于池塘海水流动较小,网箱极易被堵,要经常开动底部充氧设备或用水泵将浮泥等杂物除掉。
文/ 鲁水海参池塘生态育苗技术42。
海参育苗与生长各阶段水温统计
海参育苗与生长各阶段水温统计
海参自然产卵通常在5月份中旬以后(水温20℃以上,也有16℃以上开始产卵的);工厂化育苗时通常水温控制在18-24℃,最适温度为20-22℃。
如果对种参提前升温促熟的话可以提前到3月份。
产卵后即自然水温培育,直到十一月份以后水温自然下降至15℃以下。
通常在15℃左右开始室内升温,也有从10℃以后开始升温的;升温温度一直维持在10-15℃。
近年来由于海参行情不好,有的养殖场采用冷跃的方式,水温通常在5-6℃,甚至2-3℃,此时几乎不投饵,也不怎么换水。
冬季海水温度通常可降到-2、-3℃。
(故越冬期水温通常在8-15℃左右)。
投苗时间:如果生长迅速的话,从5月份产卵,培育至9、10月份,部分参苗达到几百头,少部分参苗可达到20-30头,即可投苗。
此时海水温度大多在15-20℃,投放的参苗在参圈中继续生长、适应一段时间,然后自然越冬。
其余参苗通常室内育苗、保苗,直到第二年4月份,投入参圈中。
要求的池塘水温应维持在8℃以上,此时通常水温已经10℃以上。
海参育苗、保苗、车间内养成
海参育苗、保苗、车间内养成
海参育苗是指以收获的海参为繁殖材料,经过加工及简单的培养,通过块芯种植的方
式进行繁殖的技术,它是海参种苗食品的仿生繁殖技术,目前国内外有关无脊椎动物繁殖
的理论和技术大部分是以海参为重点的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海参育苗技术已获得了显著
成果。
海参育苗有助于繁殖成活率并优化种植环境,能有效提高海参种植的产量。
一般来说,海参育苗需要一定的装备,包括温度室,搅拌机,滤过系统,蒸汽箱,罐头罐,营养液等
器具等,同时需要合适的种苗床环境,如温度、溶氧、混合性等。
夏季开始,海参育苗正式进入保苗期。
此时需要注意加强周圆护理,例如对垃圾、浮
渣内病原进行工作,增加新鲜海水,注意把握温度和盐度,让水质保持稳定,控制氨氮、
氰化物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并坚持严格的管理和护理,让海参尽快进入育苗网。
经过保苗的海参,状态较为良好,可以送入车间内进行养成。
对于车间内的海参养成,我们要重视管理,做好安全防护,防止病毒侵害。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水和水质相关指标,
定期补充高质量营养液,防止海参病害,保证养护环境的流畅,维持和改善车间的生态环境,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海参育苗是实现海参食品产量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海参养殖产量和质量提
供了可能。
海参育苗有助于提高海参产量,而且能改善养殖环境,降低海参患病率,提高
健康状况,更有利于实现高效养殖。
提高刺参育苗单位水体出苗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刺参育苗单位水体出苗率的技术措施近年来海参养殖发展迅速,海参育苗也随之发展,原有的其他海产品育苗时也开始搞海参育苗,但育苗产量并不稳定,究其原因有很多因素,以下几点技术措施,用来提高单位水体出苗率。
一、种参选择是育苗的关键由于育苗厂家的增多,种参的需求量加大,育苗厂家为了育早苗或降低成本,大部分采用了池塘养殖的刺参作为种参,但刺参经过累代的养殖,出现遗传力减弱,抗逆性差,性状退化等问题,此外,刺参养殖因为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所以肥满度和怀卵量都不及自然海区的种参,早育苗的可以提前在池塘和育苗室暂养。
二、育苗用水的调控为了保证育苗期间,特别是幼体浮游期间水环境稳定,尽量减少海参的应激反应,储水池要大,尽量一次性储好前期育苗用水,进水时间选择在大潮期,纳入高潮时的优质海水,弃掉潮头和潮尾水,育苗用水应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可在育苗前7-10天进行,所用消毒药物未漂白粉,剂量50ppm。
如果用养参池做储水池,处理时要用刺激性较小的清塘药物,可杀菌并处理桡足类,对大参也没影响。
三、各期幼体培养密度要合适合适的幼体培养密度对刺参育苗稳产、高产至关重要,受精卵密度控制在0.5个/ml,耳状幼体培育密度0.5个/ml,最适密度0.3-0.4个/ml,稚参的附着密度0.3-0.4/cm2,如果耳状幼体的培育密度过大,投饵量相应增加,导致水坏境不好,容易出现烂胃和胃萎缩现象,有的会因为营养积累不够,即使从大耳变到樽形,但樽形也不会继续向前发育。
如果稚参附着过大,饵料投放过大,和排泄物过多,在七八月份很用以引发细菌性溃烂,而一旦发病很难控制。
四、育苗期间疾病的防治措施1、耳状幼体烂胃病:主要发生在大耳幼体期,一开始表现为胃壁增厚,粗糙,位的边缘模糊不清,进而萎缩,严重时为溃烂破碎,绝大多数幼体在变态发育中死亡。
发病原因:(1)耳状幼体培育密度过高;(2)饵料质量不佳,饵料生物被老化或污染,饵料品种单一;(3)育苗用水污染或理化指标不平衡;(4)获取受精卵的质量差,或不成熟。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一、浮游体期的幼苗常见的烂边一般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答:1、升温育苗若水温不稳定,温差2℃以上极易发生幼体烂边,解决方法是每天换水量应控制在30%一50%,温差低于0.5℃。
2、投喂方法不对,易造成残饵过多,引起氨氮、PH过高导致烂边,因此这阶段要严格控制投喂量,尽量少量多餐,一天23次为宜,同时配合微生态制剂[苗乐肠优],一天一次,可降低氨氨,提高营养。
3、气泡病也会引起幼苗烂边,由于单胞藻经育苗车间升温后迅速繁殖,吸收水体中大量二氧化碳,引起PH突然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过高而最终导致气泡病发生,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按时使用微生态制剂[生态益水菌]和[苗乐肠优]及时防治。
二、苗附板后10—15天左右,滑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这个阶段滑板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多数原因是参苗从浮游体到附板这两个阶段转化较快造成的。
前期以单胞藻类和菌类为主要饵料,附板后若过早投喂自配料和海泥易造成幼苗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一星期左右矛盾达到高峰。
所以,这期间饲料的转换要有一个过渡阶段,一般附板后要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口料,不要急于投喂自配料和海泥,也可以配合300目以上的海藻粉投喂,逐步过渡到正常喂料。
2、缺氧,育苗过程中导致缺氧的原因是:①气头数量不够,正常应每平方213个,气头目数以80目为宜。
②充气量越小越好,因为气泡总是往气压低的地方跑,所以池底有效溶解氧相对较低,上层溶解氧较高。
这就是造成苗全在网片上面而不往下走的原因。
三、育苗的后期及保苗阶段常见的拖便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答1、料的质量不好,有霉变、酸败或发臭。
2、投喂量偏多引起消化不良。
3、饲料中的蛋白、脂肪与纤维的比例过高。
所以生产过程中要严把饲料质量关。
对已出现的拖便现象,根据情况轻重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①早期间用[苗乐肠优]泼洒,一天一次。
②水脏有少量泡沫或油膜时,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力EM]苗越小用量越少,苗越大用量越多,一天一次,换水后立即使用,连用35天。
海参育苗基本流程
海参育苗的基本流程如下:1.亲参的采捕与蓄养:o在春季或秋季,当海参性腺成熟时,从自然海域中捕捞符合规格的亲参,一般要求个体大、健康且性腺饱满。
o捕捞后的亲参应尽快运输至育苗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和受到油污污染,储存时注意控制密度和水温条件。
2.人工催产与授精:o在适宜的季节和温度条件下,通过调节水温和光照等方式促使亲参性腺发育成熟。
o对成熟的雌雄海参进行人工催产,然后进行人工授精。
3.受精卵孵化:o受精卵在专门的孵化设备中进行孵化,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流条件。
o孵化过程中密切监控水质,保证其清洁、富含氧气和适宜的pH值。
4.幼体选育与培育:o幼体孵化出来后,挑选健康的幼体进入育苗池进行培育。
o控制合理的培育密度,定期换水并严格管理水质,确保幼体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5.饵料管理:o根据不同阶段幼体的需求,投喂合适且充足的饵料,如盐藻、湛江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等单种或多品种混合投喂。
o调整饵料投喂量,随着幼体的生长逐渐增加投喂浓度。
6.附着器的使用与管理:o准备适当的附着基质供稚参附着变态,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桡足类等有害生物影响稚参生长。
o定期检查附着器上的稚参生长情况,适时更换和清洗附着器。
7.病害防治:o加强日常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包括调控光照强度、适度充气、防止绿藻和桡足类过度繁殖。
o在高温季节或必要时,定期施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发生,同时注意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药物依赖。
8.稚参培育:o稚参附着变态后,继续精细化管理,根据稚参生长状态进行分池、筛选和分级培育。
o定期清底,做好培育池的清洁工作,确保稚参生活环境良好。
9.后期管理:o当稚参成长为一定程度后,需要进一步调整饲养密度,实施分期出池,以便于个体较小的海参得到更好的生长空间和营养供应。
综上所述,海参育苗是一个连续且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确保最终获得健康、优质的商品幼参。
海参人工育苗技术之浮游幼体培育技术
海参人工育苗技术之浮游幼体培育技术出处:作者:中国水产养殖网2011年04月14日《水产宝典》、《螃蟹手机报》、《黄鳝泥鳅手机报》、《龟鳖手机报》——最专业的水产手机报,助您致富快人一步!点击进入订阅>>(一)幼体选优与布池受精卵发育到初期耳状幼体后,健壮、发育良好的幼体在静水中分布于池水表层,畸形、不健康或死亡胚体则多沉于池水底层,利用幼体这一特点,清除质量差、死亡的胚体和其它污物,让健康幼体在池内继续培养,即为幼体选优过程。
1.选优的方法(1)虹吸法:就是依靠水位差的压力,用一根内径3~5cm的橡胶或塑料虹吸管,将幼体由孵化池吸入培育池内。
虹吸前,先将孵化池停止增氧静置半小时左右,将池底畸形不健康和死亡胚体及污物吸出池外,然后微量增氧并搅池,进行计数,按照计划的布池密度,将幼虫吸入培育池。
譬如孵化池和幼体培育池容积均为10m3,孵化池内幼体密度为5个/ml,计划初耳幼体培育密度为0.5个/ml,则从孵化池内吸1m3水移至一个培育池即可,也就是说,一个孵化池内的幼体平均要分到10个培育池内。
虹吸前要先向培育池注入可盖住池底的清水,以免幼体吸入培育池过程中与池底磨擦受伤。
在整个虹吸过程中,要不断轻轻搅动孵化池水体使幼体分布始终处于均匀状态,以保证吸入各培育池内幼体数量准确。
(2)拖网法:用260目筛绢制成的拖网将上浮于水表层的幼体拖入培育池。
网箱长度与孵化池宽度相当,高20~40cm。
具体操作时,先停止增氧,待幼体上浮后用网在池水表层来回缓慢拖动,使幼体密集入网内,然后将网口轻轻提起,网底不离水面,将网内集中的幼体带水舀出,如此反复进行多次,当观察到池内幼体基本没有时即可停止。
把从孵化池内拖出的幼体移入事先备好的水槽中,计数后按预定的幼体培育密度再移入各培育池。
也可按大致数量直接移到若干个已加入水的培育池内,在培育池内计数。
用此法拖选幼体,避免了水流的冲击,幼体不易受伤,还由于避免了将孵化池中的不洁净海水带入培育池,从而保持了培育池的水质清新。
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
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1. 引言海参是一种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丰富营养的海洋珍品。
由于其高品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海参养殖业。
然而,海参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和养殖环境的影响,因此杀菌补菌是确保海参育苗健康生长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参育苗杀菌补菌的方法,为养殖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2. 海参育苗杀菌方法2.1 灭菌消毒在开始海参育苗之前,首先需要对育苗场地进行灭菌消毒。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2.1.1 全面消毒将整个育苗场地进行全面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方法。
可以使用高温蒸汽、紫外线灭菌仪或消毒药剂对场地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菌和病原体。
2.1.2 鲜水浸泡海参育苗过程中,需使用新鲜的海水作为生长环境。
在使用海水之前,应该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
可以将海水浸泡在紫外线灭菌仪中,或是在海水中添加适量的消毒药剂,以确保海水中的病菌得到有效控制。
2.2 补菌除了杀菌,补菌也是海参育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补菌可以提高海参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补菌方法:2.2.1 添加活性菌剂可以在育苗水中添加适量的活性菌剂,这些活性菌剂可以增加育苗水中的有益菌群,提高水质的稳定性,促进海参育苗的生长和发育。
2.2.2 添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各种微生物,可以提供适量的养分给海参,同时增加土壤质地,改善育苗环境。
在适量添加有机肥料的需要注意不要过量施用,以防止对海参产生不良影响。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是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养殖过程中,杀菌补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提高海参的免疫力。
而合理的补充有益菌群和营养物质,可以改善海参的生长环境,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总结通过对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的详细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海参育苗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杀菌补菌的重要性,以确保育苗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海参自然海区生态育苗技术(二)
文/ 李鲁晶海参自然海区生态育苗技术(二)套0.3厘米聚乙烯网;当幼体发育到幼参,其体色开始变黑时将网箱更换成60目筛绢网;当参苗长到0.3厘米时,将网目更换成40目筛绢网;当幼体平均体长为2厘米时,将网目更换成0.3厘米聚乙烯网。
网箱更换操作方法:先在排子的空格处系好要求目数的筛绢网衣,并在箱架上沿横向(或纵向)系几行(或几列)用于悬挂附着基的绳子后,再将需要更换筛绢的箱中附着基拎到已系好的网箱中,将附着基系好。
在此要特别强调,在更换网箱时,原网中的网壁、网底仍有参苗,需要将这些小苗拾起来放到附着基上,以免浪费。
为自然海区,海水温度较低,饵料不丰富,不能像育苗室那样有恒定的温度和丰富多样的饵料,且天气变化无常,一旦大风降温,海水日温差在3~5℃是常事,如果赶上连续阴天,海水中饵料则非常稀少,这些都将使幼体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远远低于育苗室幼体,因此幼体剥离时间较晚。
到10月份以后,开始陆续涮苗,将大苗(体长2厘米以上)装到网目0.3厘米的聚乙烯网箱中,暂养密度为1头/平方厘米,小苗继续在40目网中暂养。
卖苗当参苗长到800~1200头/千克,开始卖苗。
将大苗采用随机抽55编辑:王勇 263835853@ 水产养殖样测量的方法计量,去除杂质,用电子秤称量即可。
越冬由于海参生态育苗不能像育苗室那样人为控制温度、饵料等因素,因此其产卵时间比育苗室晚,变态发育比育苗室慢。
再则,到秋季卖苗季节,只有一部分苗长到商品规格,大部分苗需要越冬暂养。
海参生态育苗越冬很简单,当秋季苗卖完后,倒出空箱,将密度较大网箱中的附着基拎到空网箱中以降低暂养密度,海上留二三名工人看守,经常察看网箱是否有破损,防止偷透水性,要像农业水稻田那样在纵向或横向适当留出一排或一列(不系网衣)以增加透水性能。
育苗规模不要太大 幼体发育到不同阶段暂养参苗的网箱使用不同的网目,需要定期更换网衣,换下的网衣里还残留着一定数量的参苗需要拾到一起,费时费力。
海参育苗实习报告
海参育苗实习报告实习内容:此次实习为海参稚参的培育。
稚参:五触手幼体沉落于附着基上不久即从体后端的腹面生出第一个管足,自此幼体发育为稚参。
稚参培育期泛指从长出管足到出库参苗的培育阶段。
也有人将发育到1厘米以上的变色参苗称为幼参。
稚参的人工培育一.附着基的种类1.聚乙烯波纹板利用鲍人工育苗采苗板。
每片波纹板的规格约为30厘米×40厘米,采用组合式或吊挂式。
组合式是将波纹板插入专用的塑料框架上,每个框架插10~20片;吊挂式是将波纹板以间距15厘米左右吊挂成串,根据池水深度,每串6~7片。
2.聚乙烯薄膜将聚乙烯薄膜裁成附着片,以45~600的倾斜度斜绑于一长方形框架上,一般每10片左右组成一个框架,片间距约5厘米。
框架材料可用直径6毫米的钢筋涂上环氧树脂等无毒防锈层或缠上塑料薄膜,也可用直径1厘米左右的无毒塑料管通过三通、弯脖等组装而成。
框架大小依培育池深度而定,但不宜过大,以方便操作、不影响水体交换为准。
3.聚乙烯网片用30~60目筛绢作附着片,固定框架上,方法基本同聚乙烯薄膜。
也有的根据培育池浓度,将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网片裁成条状,若干条为一组,一端系上坠石,直接投放到池内。
此次实习采用的是聚乙烯波纹板。
二.附着基的投放1.投放前的处理投放前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一般用0.5‰的氢氧化钠浸泡24小时以上,也可用洗衣粉、高锰酸钾等浸泡,泡完后要反复冲洗,彻底清除污物及药物残留。
若是旧附着基,上面有机物较多,可用盐酸处理净。
2.投放时间投放时机要适宜,过早,不利于幼体在水中的分布,还易败坏水质,影响幼体的'发育和变态;过晚,部分五触手及稚参已经落到池底,影响附着基上稚参的附着量。
一般当20~30%幼体变为樽形幼体时投附着基。
在水温18~22℃时需9~10天的时间。
3.投放数量根据池中幼体的数量而定,一般每方水体投聚乙烯波纹板80片左右,其它材料的附着基依其每片面积大小参照此数投放。
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
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
在海参的育苗过程中,杀菌和补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海参育苗杀菌补菌方法:
1. 紫外线消毒法:使用紫外线灯对海参育苗用水进行照射,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要注意控制照射时间和强度,避免对海参幼苗造成伤害。
2. 化学药剂消毒法:使用如次氯酸钠、漂白粉等化学药剂对海参育苗用水进行消毒。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但要注意控制药剂的浓度和用量,避免对海参幼苗造成伤害。
3. 生物制剂消毒法: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对海参育苗用水进行消毒。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水质,同时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但要注意控制生物制剂的浓度和用量,避免对海参幼苗造成伤害。
4. 综合消毒法:综合使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海参育苗杀菌补菌。
例如,可以先使用紫外线灯照射一段时间,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最后使用生物制剂进行补菌。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杀菌补菌的效果,减少对海参幼苗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海参品种和育苗阶段对杀菌补菌方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补菌方法,并注意控制操作时间和强度,避免对海参幼苗造成伤害。
同时,还要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育苗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海参育苗室3月份注意什么
海参育苗室3月份注意什么海参育苗室在3月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水温控制:海参幼苗对水温的要求非常高,一般在24-26摄氏度之间。
在3月份,气温有可能波动较大,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所以要注意调节水温,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可以通过调节水温控制设备或添加温水来实现。
2. 饲料供给:海参幼苗的生长需要大量的饲料供给,要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
在3月份,可以选择高蛋白、高矿物质的饲料,如虾青素、海藻粉等,以促进海参的快速生长。
此外,要分次给予饲料,避免一次性过量喂食引起消化不良。
3. 氧气供应:海参育苗室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氧气供应。
在3月份,由于气温上升,水中的溶氧量会下降,尤其是在夜晚。
因此,要注意加强曝气设备的使用,保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充足,以避免造成海参缺氧的情况发生。
4. 病虫害防治:海参幼苗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在3月份,由于气温回升,一些病虫害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因此,要密切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及时清理池底的残渣、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等。
5. 清洁消毒:保持育苗室的卫生环境是防止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3月份,气温回升,水温升高,更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因此,要定期清洗育苗池、更换育苗室的水,保持水体的清洁和透明度。
此外,也可以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过氧化氢、紫外线灯等方法。
总之,海参育苗室在3月份需要特别关注水温控制、饲料供给、氧气供应、病虫害防治以及清洁消毒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让海参幼苗健康快速地成长。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概要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海参自古被列为“ 海中八珍” 之一,有“ 海中人参” 的美誉。
据研究,海参特别是北方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海参养殖热的兴起。
在青岛地区,刺海参养殖已成为继对虾养殖之后又一新的海水养殖热点,及时开展海参规范化繁育及养殖推广成为当前海水养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通过在青岛市一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开展试点,积累了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一、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 1. 育苗设施要齐全完备。
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
育苗水体 1000立方米,分为 10个培育池,每个 100立方米。
2. 海水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 300目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二、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 1. 单胞藻饵料种类硅藻类有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藻、牟氏角毛藻;绿藻类则有扁藻、小球藻。
2. 饵料培养分为三级,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滤;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
三、刺海参室内人工育苗 1. 亲参采捕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为好。
采捕时间应选在海水底层水温达到 15℃ ~16℃时,亲参产卵前 5天 ~8天时,集中采捕。
选择体长 20厘米以上、体重 250克以上、性腺指数 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
2. 亲参的蓄养蓄养密度以每立方米 15只 ~30只为宜。
每天早上倒池和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一次,每次换水 1/3~1/2,换水温差小于 1℃。
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这时蓄养时间较长,需投饵,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 4%~7%.3. 产卵孵化与幼体培育①产卵:在蓄养 3天 ~7天后,亲参可以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育苗厂多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诱导产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孵化流程
1 亲参选择
一般情况下,亲参个体越大成熟越早怀卵量越大卵的成熟度越好,所以尽量选择个体较大的作亲参。
自然海区亲参体重3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为好;池塘刺参体重应在250g以上。
选择性腺发育好,性腺指数在10﹪以上的亲参。
解剖观察性腺饱满膨胀,呈树枝状分叉,直径2~3mm,末端较粗。
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卵粒肉眼可见,刺破后可自由散开;雄性生殖腺呈乳黄色或乳白色,刺破后可流出乳白色精浆。
显微镜下卵黄及细胞质透明,卵粒性状整齐。
根据亲参大小和培育水体的规模,可按1~2头/m³的数量准备。
1.1亲参的运输
采捕的亲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回育苗场。
分干运和水运两种运输方法。
应根据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温度以及运输路况等条件确定运输方法。
若距离较短,运输时间在3小时以内,可用干运法,即将亲参装入泡沫箱内,单层摆放,将箱盖封紧后运输。
长距离运输多用水运法,比如50×50×80cm的帆布桶内装水1/3~1/2,每个桶内可装亲参60~80头。
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间运输,防止海参相互挤压和摩擦。
运输容器内温度不宜高于刺参采捕海区的水温,可在运输容器内加冰降温。
1.2 海参暂养
亲参蓄养的目的是提供良好适宜的培养条件,使亲参性腺发育成熟,从而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卵子和精子。
如果亲参性腺发育已经成熟,采捕时机控制的好,经过采捕和运输的刺激,亲参当晚即可产卵。
然而,一般情况下亲参需要蓄养一段时间后才能产卵。
如果为了升温育苗,提前采捕亲参,亲参蓄养更是育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2.1 水温调节
亲参采捕季节往往由于气温较自然海区的水温回升块,致使蓄养水温高于亲参采捕海区的水温。
蓄养水温过高,海参将难于适应,反而延误产卵时间,影响卵子质量。
因此,应采取调控措施,使亲参蓄养初始水温与亲参采捕海区的温差
尽量缩小,尽量控制在3℃以内,为亲参提供一个对水温的适应过程。
蓄养时间,水温一般不宜超过20℃。
1.2.2 密度
亲参蓄养密度一般控制在20~30头/m3;蓄养池较大;如容积10m3以上,可适当减少密度;蓄养池容积小,可适当增加密度。
如果蓄养用水水温较高和亲参个体较大,也应适当降低蓄养密度。
提早育苗提前采捕亲参,蓄养亲参时间较长,蓄养密度可适当减少,控制在20头/m3左右。
1.2.3 饲料
亲参蓄养期间一般不投喂饲料,如果采捕过早,蓄养时间很长,为避免体力过度消耗、性腺退化,应适量投喂;另外,为了提前培育苗种,亲参升温促熟培育过程中也应投喂饲料。
饲料应是沉降性的。
饲料种类一般是配合饲料。
投喂量可以灵活掌握,以下次投喂时饲料没有或很少剩余为宜。
为了保证海参正常摄食,水温应控制在17℃以下。
超过17℃,接近夏眠水温,摄食减少;超过20℃,一般停止摄食。
1.2.4 光照
光照应均匀偏弱,避免强光直射,可控制光照强度在500~1000lx范围。
1.2.5 日常观察
要注意观察亲参的活动与摄食情况,特别是傍晚和上半夜,应连续观察,若发现部分亲参在水体表层池壁活动频繁,不时昂头摇摆或少量雄参排精,则预示着雌参可能要产卵,应做好产卵准备。
2.1 人工产卵
产卵前4~5小时,在亲参培育池内投放冰块,使水温降低2℃左右,一般在下午5点左右,将亲参培育池内的水排干,将海参头部朝培育池的上表面依次排列。
阴干30min左右。
然后,用强水流冲洗海参,冲洗15min左右。
将海参倒入另一亲参培育池中,此池水温比原水温高2~3℃左右。
一般情况下,2~3h 后,亲参开始沿池壁向表层爬行,活动频繁,经常将头部抬起左右摇摆;此时,可出现雄参排精,约0.5h后,雄参开始产卵。
2.2 采卵注意事项
在实际生产中,有时采不到卵,经刺激也不排放。
据了解的情况分析,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性腺发育不成熟或已经排放;二是性腺发育尚可,蓄养条件不适。
常见的情况是,采捕海参海区的水温为14~17℃,而蓄养初始水温太高,超过17℃,甚至在2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海参或立即排放,或对这种剧变的高温环境不能适应,长时间不排卵。
因此,蓄养亲参的水温变化应当适宜,蓄养初始水温与采捕海区水温应尽可能一致,刺激采卵应在性腺发育成熟的前提下进行。
另外,在正常排卵时间前适当投放鼠尾藻粉碎滤液,有时能达到诱导亲参产卵的效果。
2.2 自然受精
当雄参在池内排精后,先让其在池内排放一段时间,池内出现一定数量后,对雌参起到诱导作用,雌参产卵。
发现雌参开始排卵后,将雌参留在池内继续产卵并在池内受精。
在此期间最好微量增氧,以使精卵均匀分布,利于受精。
当亲参全部停止排放后,将其全部移出。
把亲参从池内全部移出后,待卵基本沉入池底后,用虹吸法将上层2/3的水吸出,再注入与原池水等温的砂虑海水,如此反复2~3次即可。
2.3 孵化
孵化是指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之后由卵膜孵出到达小耳幼体的过程。
产卵受精后,按幼体培育的密度要求将受精卵直接移入培育池,孵化密度一般掌握在0.5~1粒/ml,此法孵化密度小,微量增氧,或静水孵化﹑每半小时搅一次即可,孵化率较高。
孵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
3 幼体培育及日常管理
当孵化池内的卵发育至小耳初期时便开始选育,常用的选育的方法有拖网选育法﹑网箱浓缩法。
拖网选育法为停气半小时后观察幼体集中浮于表层后,用300目拖网进行拖选;网箱浓缩法就是利用水位差用直径3~5cm的胶管或塑料管把幼体集中虹吸到网箱内,两种方法都是把幼体集中于事先准备好的标准水槽内,达到一定密度后定量分池培育,培育密度要控制在0.4~0.6个/ml,新的培育池池水可加半池,待以后3d陆续补满即可。
在实际育苗过程中,幼体培育密
度可灵活控制。
有时可以看到,有的培育池耳状幼体密度很大,甚至在1个/ml 以上,却生长和发育整齐,耳状幼体成活率和稚参变态率很高;有的培育池耳状幼体密度很小,发育缓慢且不整齐,耳状幼体成活率和稚参变态率很低。
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育苗成功与否,耳状幼体的密度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幼体进入新的培育池便开始投饵,适宜的饵料有盐藻﹑角毛藻﹑小新月菱形藻,代用饵料也可用海洋酵母,但培育效果最好的以盐藻﹑角毛藻﹑小新月菱形藻混合投喂较好,开始可以投1万cell/ml,然后镜检根据胃内饵料多少适当调节,胃内饵料以占全胃2/3为宜,过多会造成胃壁增厚,过少胃撑不起来,都会影响后期发育。
幼体培育期间分为小耳﹑中耳﹑大耳三个阶段,日常管理主要有换水、投饵、疾病预防观察大小及发育时期是否正常。
换水前三天主要以加水为主,以后每天可换水1/3,投饵量要根据每天镜检观察胃含物多少适当增减。
4 稚参培育及日常管理
大耳幼体末期体长急速缩小变成樽型体,便开始投放事先消毒好的附着基,附着基多数是用波纹板,波纹板可以用塑料筐装成筐片,也可用聚乙烯绳串成吊,这些都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定。
投放的具体时间为有20%~30%的樽形体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幼体发育变态。
樽型幼体逐渐伸出管足吸附于附着基上便开始进入稚参阶段,此时食性开始转变由滤食变成舔食,适宜的饵料为底栖硅藻,也可以是鼠尾藻的粉碎液(300目以上过滤的浸出液)。
此时稚参还非常小,投饵量要小,不宜过多,过多会把稚参糊死。
进入稚参的管理还是非常关键的,附着基下完后,换水采用对流换水法,开始几天吸出的水还要用网箱接,因为还有部分幼体未完全附着,待完全附着后就不用网箱接了。
这个阶段的稚参又叫小白点,小白点到变色大概要30~40d,当小白点有50%变色时便可以将其剥落波纹板换用聚乙烯网片附着基。
以后的管理就是换水﹑投饵﹑疾病预防以及敌害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