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1第四章第4-2课插入排序算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教学设计-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教学设计-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1数据与计算中的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这是程序设计中的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顺序结构。

该内容的前一节学习了python 的基础概念,数据类型,运算符等基础知识,学生还处在刚刚接触python语言的这一阶段,对程序的理解不深,本节内容应运用简单的程序代码实现其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快速的熟悉python语言的运用,并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在初中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简单的的python语句,对python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对运用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还缺乏练习,同时学生的基础差距还存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照顾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多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或者分层练习,让学生对python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顺序结构的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2、学会运用输入输出函数以及如何保留小数点后面的小数。

3、继续加深变量、数值类型的学习。

四、教学重点:运用顺序结构来编程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难点:输入输出函数的具体使用六、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采用复习导入的形式进行导入2、新课教授:首先提出问题,项目小组成员在某网购站点上获取到如下信息:笔记本1的单价是3元,笔记本2的单价是5元,如果两种笔记本同时购买,价格可以打八折。

计算一下,购买笔记本1和笔记本2各n本,可以优惠多少元?(以元为单位,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为后面的算法设计做铺垫。

根据提出问题,再提出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引出今天的主要内容:运用顺序结构来描述问题求解问题。

接着讲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重点讲解今天的教学难点,输入输出函数的具体使用,最后根据计算机程序来得出结果。

最后做知识小结,把今天的重难点再次巩固,加深印象。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一、第一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特性以及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掌握算法描述的方法,如伪代码和流程图。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编译器和解释器。

2. 教学内容算法定义及特性算法描述方法:伪代码和流程图程序设计基本概念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编程语言为例,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体验算法实现的过程。

4. 教学步骤介绍算法的概念和特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讲解伪代码和流程图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两种工具描述算法。

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编译器和解释器。

5. 课后作业结合本章内容,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一个基本的算法。

二、第二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技巧。

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能够编写清晰、高效的程序。

2. 教学内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程序案例,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技巧。

4. 教学步骤讲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如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输出语句等。

讲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如代码清晰、可读性强、模块化等。

5. 课后作业结合本章内容,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

三、第三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技巧。

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能够编写清晰、高效的程序。

2. 教学内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程序案例,让学生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技巧。

4. 教学步骤讲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如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4.2 顺序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4.2   顺序结构

输出
Print( )-------要输出的内容在小括号内
同时输出多个数据 Print(内容1,内容2,内容3) print(*objects, sep=' ', end='\n')
objects -- 复数,表示可以一次输出多 个对象。输出多个对象时,需要用 , 分
隔。
sep -- 用来间隔多个对象,默认值是一 个空格。
# "%.3f"意味着3位小数 # "%.3s"意味着从左往右取3个字符
函数
函数
函数的功能
print(x) 输出x的值 input([prompt]) 获取用户输入
abs(x) Int(object) float(object)
len(seq) str(x) chr(x) ord(x)
返回x的绝对值 将字符串和数字转换成整型 将字符串和数字转换成实型 返回序列的长度 将x转换成字符串 返回x对应的字符 返回x对应的ASCII值
学习目标
1 了解python常用函数 2 准确掌握输入输出语句
3 理解顺序结构
Python常用内置函数
内置函数
• 内置函数(BIF,built-in functions)是Python内置对象类型之一, 不需要额外导入任何模块即可直接使用
• 类型转换与类型判断: int()、float()、str()、eval()、type() • 输入输出:input()、print() • 字符串:len()、find()、count()、replace() • 数值:min()、max()、abs()、sum()
知识点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t = int(input())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算法的特点和分类。

3. 学会使用伪代码描述简单算法。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算法概念的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算法的基本特点:确定性、有穷性和可行性。

3. 算法的分类:直观算法、简单算法和复杂算法。

4. 伪代码的介绍及使用方法:以简单的例子为例,引导学生掌握伪代码的编写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如排序、查找等,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作用。

2. 讲解算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介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属性。

4. 讲解算法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算法。

5. 示范编写伪代码,让学生掌握伪代码的编写方法。

四、课堂练习1. 根据给定的问题,学生独立编写伪代码,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析各自编写的算法,找出优缺点。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算法编写,并用伪代码表示。

2. 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运用算法来解决,并尝试编写相应的算法。

六、教学内容1. 算法效率的评估:理解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2. 常见排序算法的分析:学习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基本排序算法。

3. 算法优化:学习如何对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

七、教学过程1. 讲解算法效率的评估标准,让学生了解如何衡量一个算法的优劣。

2. 通过示例,讲解常见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

3. 分析排序算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算法。

4. 讲解算法优化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改进算法。

八、课堂练习1.让学生编写程序,实现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等基本排序算法。

2.通过实际编程,让学生体验不同排序算法的效率。

九、教学内容1. 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贪心法、动态规划、分治法等。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4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4

教学设计:用解析法求解问题的实践——设计数列运算程序二(3-4分钟) 分享竞赛题目A~F:问题A:有一个序列如下,1 3 5 7 9 11 ……按照这个规律,把前n项依次输出。

问题B:有一个序列如下,1 3 9 27 81 243 ……按照这个规律,把前n项依次输出。

问题C:有一个序列如下,1 4 9 16 25 36 ……按照这个规律,把前n项依次输出。

问题D:有一个序列如下,505153566065…按照这个规律,把前n项依次输出。

问题E:把第n项输出。

如n=3,输出6。

问题F:蛙跳到第n层有多少种跳法把第n项输出。

样例如n=3,输出3。

速读一遍题目,阅读题目阶段,理解题意,简单思考。

学生审题。

力争上游。

题目非常有针对性,由浅入深,学生通过学习,能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三(5-13 分钟) 新课讲授:围绕问题A展示求解过程。

问题A:有一个序列如下,1 3 5 7 9 11 ……按照这个规律,把前n项依次输出。

老师带领同学一起分析问题A,它一个等差学生学习数列问题A的解法。

学会分析问题,思考for循环的使用实践方法与细节。

学生对问题A的理解与知识内化。

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循环结构(for循环)描述问题求解过程”。

依据例题A突破重点:①算法的设计②求数学问题解(计算思维)③学习数值与计算,实现for循环结构的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设计竞赛环境,学生积极参与竞赛训练,经过简单复习,把原知识迁移并拓展新知识,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竞赛时,实时地动态刷屏看到学生的做题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数理逻辑关系,巧妙突破难点。

作者结合新课标要求,教学围绕新课程理念,灵活应用新教材,语言通顺流利,亲和力强,打造了教学的亮点;搭建竞赛系统,实现提交与评价功能。

题目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能力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了解理解到类比再到探究,层层推进;一节课下来,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动手能力强,大部分同学能完成学习任务。

插入排序的教案

插入排序的教案

插入排序的教案插入排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插入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2、学习如何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性;3、通过编写代码实现插入排序算法。

二、教学内容:1、插入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和过程;2、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性分析;3、插入排序算法的实现。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分析一个例子让学生了解排序的基本概念,例如:{3, 5, 1, 4, 2}通过排序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排序的意义和作用。

2、知识讲解插入排序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排序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对于每一个未排序的元素,在已经排序好的序列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插入,使得插入后的序列仍然有序。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下面是插入排序的具体步骤:(1)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2)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3)如果该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4)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5)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6)重复步骤(2)到(5),直到排序完成。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

3、示范演示通过对插入排序进行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插入排序的动态变化过程。

4、练习让学生在电脑上编写插入排序的代码,要求详细注释和代码风格。

5、探讨分组讨论并总结插入排序算法复杂度的影响因素,并讨论算法的优化方法。

四、教学小结: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插入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插入排序的思想、步骤和时间复杂度分析,通过编写代码和演示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插入排序算法的实现过程,并探讨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和优化方法。

高中新信息技术教案-插入排序算法教案-省赛一等奖

高中新信息技术教案-插入排序算法教案-省赛一等奖


1.初步探究插入排序算法
过程与方法
2.实践探究插入排序,总结归纳算法
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
插入排序的实现过程,获得对此算法的感
情感态度与 性认识。
价值观
2、感受团体力量,愉快学习,快乐创作。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及信息技术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插入排序的实践探究 及突破 突破要点:实践感知,观看过程,作业辅助
a(2) = 5
a(3) = 4
a(4) = 8
a(5) = 3
For i = 2 To 5
temp = a(i)
创设问题
理解原理 填写辅助学 习本第 4 页
j=i While j >= 2 And a(j - 1) > temp a(j) = a(j - 1) j=j-1 Wend a(j) = temp Next For i = 1 To 5 Print a(i); Next Print End Sub
教学难点 难点:1.插入排序的实践探究;2.过程总结 及突破 突破要点:积极创设问题,探究答案,以此获取知识
教法与学 教法: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问题法等

学法:实践探究,任务驱动
教学环境 及资源准

教具 辅助学习本,彩色数字等 学具 辅助学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活动一:测测眼力,看谁快 导入课题
序语言来实现该算法。本节课在教学的内容上主要由实
践探究选择排序算法思想和该算法的程序实现两部分组
成。学生对于插入排序的算法思想的理解是前提和基础,
也是算法实现过程中难点的突破口。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4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4

《递归算法与递归程序》
一、教材分析
“递归算法与递归程序”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前面学习了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穷举法解决问题、在数组中查找数据、对数进行排序,且在第二章中学习了自定义过程与函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习递归算法的程序实现是自定义函数的具体应用,在培养学生“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前面学习了程序设计的各种结构与自定义函数(过程)及常用基础算法,在学习程序设计各种结构的应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用计算机编程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循环语句的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递推”算法,在第二章中,学习了如何使用自定义函数,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和体会自定义函数的应用,以递推算法的逆向思维进行求解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递归算法的思想过程。

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递归算法,学会递归算法的思想分析问题
2、能够应用函数递归算法编程处理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思考、动手操作,体验递归算法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结合数学中的实例,激发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建模的意识,培养学生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递归算法
难点:学生用函数解决问题的递归算法的思想分析问题
五、教学过程:。

4-2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课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一

4-2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课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一

难点
教学难点
对现实问题的分解、抽象 、建构以及编程解决问题 的过程与方法
6
引入
设计 意图
社 会 责 任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 20 国青年评选出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 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

7
引入
同学分享网购的过程。 不管你购买多少商品,享受怎样的优惠,网购 平台都能快速、自动的帮助我们把商品的总价格 计算出来。这是因为购物平台在开发的时候植入
3 ➢ 社会责任素养
学生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会从信息技 术的视角认识生活,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素养。
20
粤教版 普通高中教科书 信息技术 必修 1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第二节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
1
目录
CONTENTS
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
一、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程序设计学习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从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解决入手,引导学生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分析解决 问题的步骤,把实际问题拆解、简化、表示,最后编程实现。在实现的过程 中,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三种基本结构,为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奠定基 础。
字符串
计 算 思 维
非整数类型的字符不能进行乘法运算 不能用“ str” 类型的非整数乘以序列
14
小组问题反馈
设计 意图
计 算 思 维
15
难点讲解:数据类型转换
设计 意图
计 算 思 维
16
组内分工,计算出每件商品的价格
设计 意图
序号

总价




17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一04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一04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变量的内容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是可以变化的。 例如,一个变量的名字为E,其内容可以为 50,也可以为70。变量就像一个房间一样, 变量名相当于房间的房间号,内容相当于居 住于房间的不同的人员等。
需要注意的是,Python是动态语言,动态语言的变量不需要进行定义数 据类型,其数据类型可以不固定,是动态的,需要根据其赋子的值来确 定其数据类型。与之对应的是静态语言,静态语言在定义变量时必须指 定变量类型,如果赋值的时候类型不匹配,就会报错。因此,和静态语 言相比,动态语言更灵活。同样一个变量是可以重复赋值的,而且可以 被赋予不同类型的值,如表4. 2所示。同时,Python支持 多种数据类型, 在计算机内部,可以把任何数据都看成一个“对象”,而变量就是在程 序中用来指向这些数据对象的,对变量赋值就是把数据和变量关联起来。
评价
根据教科书附录2的 “项目活动评价表",对项目范例学 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在小组或班级上进行交流,开展项目 学习活动评价。
项目选题
同学们以3-6人组成一个小组,选择下面一个参考主题,或者自拟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开展项目学习。 1.设计购买电信服务的最佳方案 2. 设计购买家用电器的最佳方案 3.设计购买图书的最佳方案
• 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
项目范例:剖析空调企业智能客服机器人
• 第六章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在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把求解问题的算法告知 计算机,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就是计 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本章将通过“设计购买物品的最佳方案”项目,进行自主、协作、 探究学习,让同学们了解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序 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控制结构,学会使用程序设 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程序调试与运 行的方法,从而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数字化 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达 成,完成项目学习目标。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3.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针对这些教学目标,本案例将结合学科和课程主要内容,设计一系列实用性强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深度掌握本章节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创新,从而提高他们的程序设计能力。同时,本案例还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提升。
1.引导学生对程序设计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
2.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程序设计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章节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程序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程序设计基础。
3.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本案例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程序设计任务。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反思与评价的环节设计:本案例设置了反思与评价环节,让学生对程序设计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程序设计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提高编程实践的积极性。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一、第一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算法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教学内容(1)算法的概念和特点(2)算法的分类(3)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4)算法描述和分析的方法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实例讲解算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4. 教学步骤(1)引入案例:讲解算法的概念和特点(2)讲解算法的分类(3)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4)讲解算法描述和分析的方法二、第二章:流程图和伪代码1. 教学目标掌握流程图和伪代码的表示方法,能够使用流程图和伪代码描述算法。

2. 教学内容(1)流程图的表示方法(2)伪代码的表示方法(3)使用流程图和伪代码描述算法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结合具体实例讲解流程图和伪代码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描述算法。

4. 教学步骤(1)引入案例:讲解流程图的表示方法(2)讲解伪代码的表示方法(3)讲解如何使用流程图和伪代码描述算法三、第三章:顺序结构1. 教学目标掌握顺序结构的表示方法,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

2. 教学内容(1)顺序结构的概念(2)顺序结构的表示方法(3)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实例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

4. 教学步骤(1)引入案例: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2)讲解顺序结构的表示方法(3)讲解如何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四、第四章:选择结构1. 教学目标掌握选择结构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使用选择结构编写程序。

2. 教学内容(1)选择结构的概念(2)选择结构的表示方法(3)使用选择结构编写程序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实例讲解选择结构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选择结构编写程序。

4. 教学步骤(1)引入案例:讲解选择结构的概念(2)讲解选择结构的表示方法(3)讲解如何使用选择结构编写程序五、第五章:循环结构1. 教学目标掌握循环结构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概念,能够描述简单的算法。

2. 掌握算法的基本特性,包括确定性、有穷性和可行性。

3. 学会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能够运用算法解决问题,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算法的基本概念1.1 算法的定义1.2 算法与程序的关系2. 算法的基本特性2.1 确定性2.2 有穷性2.3 可行性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3.1 时间复杂度的概念3.2 空间复杂度的概念3.3 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4. 算法的表示方法4.1 流程图4.2 N-S图4.3 伪代码5. 算法的应用实例5.1 排序算法5.2 查找算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算法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1.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1.3 算法的表示方法1.4 算法的应用实例2. 教学难点:2.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2.2 算法表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1 讲授法:讲解算法的概念、基本特性和分析方法。

1.2 案例分析法:分析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的实现。

1.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通过编写程序验证算法。

2. 教学手段:2.1 多媒体课件:展示算法的基本概念、实例和分析方法。

2.2 编程环境:让学生动手实践编写算法程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算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明确算法与程序的区别,讲解算法的确定性、有穷性和可行性。

3. 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举例讲解如何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介绍算法的表示方法:讲解流程图、N-S图和伪代码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5. 案例分析:分析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的实现,让学生体会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编写简单的算法程序,巩固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以及编写简单的算法程序。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4.2.1用穷举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4.2.1用穷举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
2、给学生发一张电子贺卡,但是电子贺卡设有密码,给学生提示,密码是两个数字,让学生自行将密码破解开。
3、让学生思考:影片的主人公破解密码和我们破解贺卡的密码,两者所用的方法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回答
从而引出穷举法的定义:穷举法,又叫枚举法,它将求解对象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分析和处理,并验证结果是否满足给定的条件,列举完所有对象,问题将最终得到解决。
If (x*5+y*3+z/3)=100 Then
Print“公鸡”;x
Print“母鸡”;y
Print“小鸡”;z
End if
Next y
Next x
通过课件的动画效果,和学生一起推断循环过程
和学生一起画出程序流程图
让学生根据流程图,写程序代码
听取学生答案,并公布正确答案
调试程序,检测结果
三、灵活运用
请大家思考并回答问题:
1、这个程序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2、这样改的理由是什么?
3、程序如何写?
四、交流评价
两组程序代码,哪组要优于另一组?为什么?
五、归纳总结
If(x+y+z)=100 And (x*5+y*3+z/3)=100 Then
Print“公鸡”;x
Print“母鸡”;y
Print“小鸡”;z
End if
Next z
Next y
Next x
程序代码2:
Dim x,y,z As Integer
For x=0 To 20
For y=0 To 33
Z=100-x-y
1、用穷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逐个判断有哪些是符合问题所要求的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全部解答。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1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1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1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认识算法教案粤教版选修1认识算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什么算法,知道算法的多样性。

2、能够对设计的算法做简单的评价。

3、学会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

过程与方法:了解信息加工的机在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做好新型人才。

教学要点:1、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了解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

2、了解并尝试编程的主要过程。

教学组织: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编写程序的主要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后,我们尝试自己动手编程一个小程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引导学生认识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它能帮助解决我们生活中那些事情。

二、教学内容1、打开光盘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动化的信息加工也来之我们的生活。

2、讲述算法所谓的算法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的特征:确定性、有效性、有穷性、一个或多个输出排序(Sorting)就是将记录按关键字递增(递减)的次序排列起来,形成新的有序序列。

排序方法: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冒泡)排序、归并排序和分配排序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基于交换排序的一种算法。

它是依次两两比较待排序元素;若为逆序(递增或递减)则进行交换,将待排序元素从左至右比较一遍称为一趟“冒泡”。

每趟冒泡都将待排序列中的最大关键字交换到最后(或最前)位置。

直到全部元素有序为止。

插入排序法: 每次处理就是将无序数列的第一个元素与有序数列的元素从后往前逐个进行比较,找出插入位置,将该元素插入到有序数列的合适位置中。

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

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

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2-路归并。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章节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具体策略如下:
1.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导入,引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设计有趣的编程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程序设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实际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明白程序设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新知识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运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设计一个计算阶乘的程序?”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编写程序。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过程和成果,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总结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应用方法。同时,我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补充讲解。
1.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挑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程序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同感。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单元为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流程图的绘制、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等。针对高中生的知识深度和认知水平,本案例将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原则,运用人性化的教学语言,设计符合教学实际的优秀教学案例。通过本案例的实施,旨在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4.4.1 选择排序算法 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

4.4.1 选择排序算法 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
5. 算法比较: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
要求:比较选择排序算法和冒泡排序算法的优缺点,并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
选择排序算法和冒泡排序算法都是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但它们在效率上有明显的不同。选择排序算法每次从未排序的部分中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然后将其与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这需要进行n-i次比较,其中i为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在最坏情况下,i需要从1遍历到n,因此需要进行n^2次比较。而冒泡排序算法每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直到整个数组完全排序。这需要进行n^2/2次比较。因此,选择排序算法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比冒泡排序算法稍高,但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相同。
4.4.1 选择排序算法 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主题为“4.4.1 选择排序算法 教学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选择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选择排序算法的思想,能够运用选择排序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选择排序算法的原理和步骤,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编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选择排序算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编程实践等活动,体验选择排序算法的应用。
八、课后作业
1. 编程实践:实现选择排序算法

4.2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 教学设计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4.2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 教学设计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4.2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活动1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顺序结构:
实例展示:笔记本 1 的单价是3 元,笔记本2 的单价是5 元,如果两种笔记本各购买n 本,请问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单内容。

学生补完流程图后,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其结构特点:自上而下依次执行(顺序结构的特点)。

继而引出顺序结构的概念。

程序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人机交流、用户、程序员和计算机之间的交流,那就要通过输入输出语句来完成。

(1)分析问题
完成任务一❀第一题,小组讨论并尝试分
角色扮演,分析如何用计算机解决这个
问题。

分角色扮演:程序员、用户、输入、计算、
输出五个角色,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展
示程序如何解决实例中的问题。

(2)设计算法
完成完成任务一❀第二题,补全程序算
法。

①开始;
②输入的值;
③令y= ;
④输出结果;
⑤结束。

分角色扮演:
让学生更直观、更生
动地了解这个问题解
决的过程。

更能感受
程序设计的优点。

用实际案例让学生合
作探究设计出
python 顺序结构来
解决问题,并经历计
算机解决问题的完成
步骤:分析问题,设
计算法,编写程序和
调试程序。

活动2 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1第四章第4-2课插入排序算法教
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

(2)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3)能编写简单冒泡排序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

(2)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探究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2学情分析
一、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高二学生已达到形式运算阶段,能够在心理上控制和考虑若干变量,抽象性思维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又存在个体认知发展的不平衡性。

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水平受其加工、表征信息的方式与一次所能加工的信息数量以及原有知识结构状况影响。

因此,要考虑学习个体的认知差异性。

二、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能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解决问题,对循环结构的流程图以及数组的使用都比较熟悉。

考虑到我校学生整体素质一般,知识连贯和综合应用能力较弱,为了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冒泡排序算法,所以再课前安排了三个内容的课前学习,分别是“交换变量的值”、“循环”及“循环嵌套”
三、学习风格分析: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珠海特区的孩子在生活上较为富裕。

由于众多原因,学生的独立性明显没有内地强。

在学习风格上大多数表现为场依存型;在认知活动中,缺乏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少数学生为场独立型,能够深入分析,愿意独立钻研,对所提供的信息能重新组织。

因此教学应照顾到多数人,对少数场独立型的学生稍加指导便可。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疑虑和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