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_申玉铭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对策。
1.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分析上海作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已经形成了以金融、信息技术、咨询、法律等产业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
但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高端服务业缺乏竞争力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中低端服务为主,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缺乏高端金融、技术、咨询等服务的提供,限制了上海整体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1.2 人才流动性不足由于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存在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人才流动性不足。
一方面,上海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很多人才缺乏长期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上海的本地人才流动性也不足,限制了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
1.3 创新能力有限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这限制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为了提高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2.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创新创业基金、人才引进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企业来上海发展。
2.2 加强产学研合作上海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共同研究项目和技术转移,提高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3 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上海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培养更多高端人才。
服务业集聚发展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
服务业集聚发展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和产业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全球化分工、生产外包、服务外包等现象的出现,使得专业服务机构逐渐形成集聚,并成为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空间组织形态。
从国际经验看,服务业不仅集聚于大都市地区,而且高度集聚于大都市的商务中心区;大都市版图由于服务业集聚区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李志平,2008),现代服务业集群已成为重塑城市内部空间的主导力量。
服务业的集聚不仅反映了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对服务业集群发展规律的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集聚发展的方向已为政府和学界屡屡提及,我国城市正面临着推进服务业集聚的良机。
根据国外的服务业区位选择理论,大都市服务业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向中心商务区聚集的特征,同时随着产业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也具有向郊区扩散的趋势。
那么在现阶段的中国,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如何?目前是否已经出现服务业郊区化的趋势?不同服务行业在城市的集聚发展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我国城市功能转型中的服务业集聚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我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现状及规律的分析,将为制定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理论评述(一)国际大都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最初的研究认为,服务具有的无形性、非贸易性特征,使之很难从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分离,所以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是通过整个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表现出来的。
[1]然而过去30年间,服务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却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正如Gaspar & Glaeser (1996)所指出的那样,复杂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都聚集在最发达国家的最大城市里。
一方面,在制造业价值链重构、各环节空间分离的过程中,国际大都市成为全球经济管理控制中心。
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引言伴随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而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服务业大有集聚式发展之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服务业集聚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集聚区就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一些重要大都市出现(陈淑祥等,2007)。
如美国的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IT服务业集中于硅谷,娱乐业集中在拉斯维加斯。
当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寻求竞争优势时,服务业集聚可能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王晓玉,2006)。
可见,服务业集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当前,中国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无法回避服务业集聚。
由于对工业或制造业集聚的研究积淀丰富,使得学者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习惯性地聚焦于工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Krugman(1991)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美国106个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并用此方法衡量了美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区别,启发了欧洲国家通过提高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构想;Martin等(1999)认为规模经济和集聚外部经济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Richard 等(2003)建立了“地理和增长模型”,得出了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强化机制,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导致创新成本的降低,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大部分研究得出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也有部分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
Brülhart等(2006)对1994-2000年墨西哥32个州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出了集聚对增长的促进并不显著的结论;Brülhart等(2009)将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区域集中度作为产业集聚的工具变量,运用横截面OLS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认为国家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时不需权衡集聚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生产性服务业概述生产性服务业,也称生产者服务业,顾名思义属于服务业即第三产业的一种,是与生活性服务业相对应的概念,是从制造业内部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不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有利于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包括金融、会计、保险、法律、研究开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房地产、广告、仓储、运输、人事、通信、行政等。
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带动经济发展,其快速增长能够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有利于激发内需潜力、提高社会就业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在我国经济发展早期并没有明确的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分类,生产性服务的功能主要存在于企业自身的“内化”服务,绝大多数的制造业生产企业都是通过企业内部组织的科层结构形式自行设置相关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其相应的生产性服务活动都是在企业内部的科层指令下有计划的开展;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开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有关产业分工和市场化外包生产服务的做法,使得中国真正意义上具有了从事生产性服务的具体产业,市场环境的日益完善也使得原本“内化”的生产性服务逐步“外化”为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
尽管中国的第三产业经过了30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生产性服务业来说国内总体的发展水平还是偏低的,产值规模小,在带动就业方面能力不足。
2011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固定投资额占全国总投资11.5%,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28.95%,生产性服务业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我国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贡献率,却由2005年的43.3%下降到了2010年的38.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现象日益显著,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发展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界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涵及特征,明确协同集聚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分析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包括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结合典型国家或地区的案例,深入剖析协同集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具体作用。
本文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促进协同集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协同集聚,作为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新型模式,近年来在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主要指的是不同产业或相同产业的不同部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相互关联,通过共享资源、知识溢出和减少交易成本等方式,实现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紧密的前后向联系。
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如研发设计、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能为制造业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支持,促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种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为两者的协同集聚提供了可能。
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协同集聚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重要表现。
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集聚特征及空间格局
升级 , 生 产性 服务 业 又呈 现从 中心 区 向外扩 展 的趋势 , 使 大都 市 区生 产 性服 务 业 的发 展 出现 多 中心 的空 间
结 构 ] .在 国内 ,林彰 平等 发现 转 型期广 州 市金 融 服务 业 在 向 中心 区集 聚 时也 向城 市新 区扩 散 ,由单 中
心集 聚转 变为“ 中心 区多点集 聚 ” 的空 间格 局_ 8 ; 邱 灵等 的研 究表 明生 产性 服务 业就 业 分布 空 间呈 显 著 的关 联性 , 流通 、 信 息 、商务 和科 技服 务相 对 于生 产性服 务业 的空 间集 聚一 致性 较 高 , 流通、 商 务 和科技 服务 之 间 以及 信 息与科 技 服务 之 间的空 间集 聚一 致性 较 高I g ] .②对 服 务 业 空 间集 聚 成 因 的讨 论.I l l e r i s的解 释 是
地位 l _ 】 ] .服 务业集 聚 现象 已在 全球 范 围 内普 遍存 在 ,并 比工业 更 依 赖 于本 地 市 场 容量 ,也呈 现 更 显 著 的 空 间集聚 效应 .在全球 经 济服 务化 趋势 增强 的背 景下 ,中国城 市 正 向服 务经 济 迈 进 , 服 务业 尤 其 是 生产 性
“ 面对 面接 触” , 生 产性 服务 要求 企业 、客户 问有 直 接 接触 和 联 系 , 而 人 的运输 成 本 是 最贵 的 ,因而 接 近 客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分析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分析一、背景介绍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和现状三、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四、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对策五、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案例分析六、结论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逐渐细分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促进科技创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跨国投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和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和相关案例分析等方面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和现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性产业集聚区。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指以高科技、知识密集和服务外向型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一种重要的区域产业集聚方式,具有资源共享、创新协同和规模效应等优势。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以浦东新区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领域。
在科技创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之一。
三、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一)发展优势1、政策优惠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享受了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和优惠。
例如,税收优惠、财税支持、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一、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中国,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工业增长的减速,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2000年到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占全国总就业比重由61增加到43,显示出其在国内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集聚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不仅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而且通过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知识技术由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向地理距离较近的临近区域传播,以及由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的过程,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利用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溢出效应,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且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1. 阐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一文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一个动态且复杂的互动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撑制造业升级转型和创新驱动的关键部门,其集聚不仅增强了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与知识交流,还促进了技术、信息等无形资产的快速流动与扩散。
这种集聚现象,尤其是在城市群或特定区域的发展中,形成了高度密集的知识与服务中心,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肥沃土壤。
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1、产业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指产业集聚的萌芽阶段,此时企业之间开 始出现专业化分工,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产业集群阶段: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和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集聚进入产 业集群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协同 发展。
3、现代产业集聚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指信息技术革命后,产业集聚进入 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成为产业集聚 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政府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参考内容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领域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现象, 这种现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对我国产业集聚理论的研 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产业集聚的概念和意义,接着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和 发展趋势,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指出 未来的研究方向。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比较其在形 成原因、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异同点;其次,结合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化,探 讨产业集聚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进一步如何更好地发 挥政府的作用,以促进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3、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研究: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未来的产业集聚区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这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 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等方面。
4、政策作用研究:政府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 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政府政策如何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
产业集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未来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刘曙华;沈玉芳【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甚至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本文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层面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并分析了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即新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不断涌现;服务外包化;生产层级化、集聚化发展以及服务协同与融合发展.可以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竞争优势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期刊名称】《创新》【年(卷),期】2010(004)006【总页数】5页(P64-68)【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外包;服务集聚【作者】刘曙华;沈玉芳【作者单位】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1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贯穿企业生产的上游(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调研)、中游(质量控制、会计、法律咨询、保险等)和下游(广告、物流等)等诸多环节,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
生产性服务业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会使不同地区的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大,未来发展的后劲强;而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或影响力不及的地区,在产业功能上对外的依赖性随时间的推移会不断的增加,在未来可能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探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利于我们掌握形势,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甚至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9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其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及影响因素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及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与四川省2000-2008年各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与FDI、知识溢出、信息化程度、城市规模、政府规模的分析,发现江苏省与四川省生产性服务物业的集聚程度不同,发展速度不同,但都主要分布在城市规模大的地区,而集聚程度较低;FDI、知识溢出、城市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促进作用,信息化程度对江苏省有促进作用,对四川省是抑制作用,政府规模对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负的作用,并由此估算出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已经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随着以克鲁格曼(Krugman)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将“冰山”运输成本等空间因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使得有关产业区域集聚的研究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快速进步(Krugman,1991等)。
而对于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aniels(1985)指出,尽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往所需要的面对面联系方式已经较少采用,但其它许多因素,如传统和威望等人为因素,以及劳动力等经济因素都仍然会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办公场所向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集聚。
关于服务业集聚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服务业集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基于集聚现象的定性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理论性推理和描述性分析,尤其是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应用比较普遍,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定量实证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通过定量的方式研究了江苏省各市和四川省十八个市(三个少数民族地区除外)的生产型服务业的集聚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因素。
江苏省、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情况(一)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概况本文用空间基尼系数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G=∑(si-xi)2其中:G 为空间基尼系数,si为i 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省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xi为该地区就业人数占全省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该系数越大说明集聚度越高,系数越小说明集聚度越低(0≤G≤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文献综述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文献综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是近年来研究的新方向。
据此,从产业集聚的视角出发,对两者协同集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综述,最后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标签: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04产业集聚一直以来都是管理学、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关注的议题。
过去,国内外学者针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但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由单个制造业的集聚拓展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问题上。
本文将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研究综述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最早于1966年出现,有些文献会将它称为“生产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界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但是对于其内涵却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即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实质是一种中间投入,为产品或服务的产出提供服务。
目前有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研究主要以两者协同集聚的内在机理为主。
关于两者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最早出现在Marshall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当中,他认为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劳动力储备和知识外溢是致使产业之间产生集聚的重要因素。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明显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原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两者协同集聚关系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及空间集聚研究
文章编号 :0 8— 14 2 1 )3— 0 1— 4 10 3 5 (0 0 0 0 4 0
D : 0 3 6 / . S N. 0 8—3 5 . 0 0 0 . 1 0I 1 . 9 9 J I S 1 0 14 2 1 .3 05
Th d r c i na n e a to nd Ag l m e a i n ft e Pr du tv r i e e Bi i e to lI t r c i n a g o r to o h o c i e Se v c
21 0 0年 6月
山 东行 政 学 院 山 东省 经 济 管理 干部 学 院 学报
J un l f h n o gAd ns ain Is tt o r a o a d n miit t n tu e& S a d n c n mi Ma a e e t e s n e nt t S r o i h n o gE o o c n g m n r n l si e P o I t u
Ab t a t n u t p t l g lmea in, sa s ail h n me o nt e p o e s o c n mi rwt t c — sr c :I d sr s a i go r t y aa o a p t e o n n i h r c s e o o c g o h,i me h ap f s
I du t y a d M a uf c ur n nd s r n sr n n a t i g I u ty
YI Ch n—we N ua n,L e —d n IW n og
(h no gU i rt f iac , ia 5 0 4 C ia S adn n esyo nn e J n2 0 1 , hn ) v i F n
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集聚发展研究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为制造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中间服务,提高生产 效率。例如,金融业的集聚可以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物流业的集聚可以优化运输和仓储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研发和信息服务业的集 聚可以加速技术转移和创新,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其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 性服务业之间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不同行业之间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可以相 互渗透、融合。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促进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 向转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动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集聚发展,建议采 取以下策略:
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 过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更多的资本和优秀人才进 入该领域。同时,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质量监管和评估,推动行业整体提升服 务质量。
3、政策支持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当前政策 体系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如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4、信息不对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服 务供给与需求难以有效匹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发展。
三、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专 业化集聚发展策略
制造业升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管理模 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制造业的技术 进步和产品升级。其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提供专业的中间服务,降低制造 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集聚发展 的问题
尽管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 解决: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洛龙区商务局综观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名副其实的服务经济时代;从国内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一、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现状(一)服务业发展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也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层次不断向前推进发展的。
在农业经济时代,以满足人的最基本需求——解决温饱问题为特征。
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进入以满足人的住行用等日常生活需求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
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逐渐进入以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为主的服务经济时代。
三次产业演进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在三次产业演进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在低收入国家,三次产业按比重的排序是一、二、三,第一产业占大头,三产比重低于30%;而在发达国家,三次产业排位的顺序是三、二、一,第三产业占大头。
当前,多数发达国家服务业已经达到三个70%的水平(即: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70%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70%以上,经济增长的70%来自服务业增长)。
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
2007年,全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3%。
(二)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
总体上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世界经济呈现出“三产化”趋向和“三产推动型”的重要特征。
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谁能够抢占这些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全球500家大企业,前10席中三产就占7席,前10个行业257家公司,三产占59%。
全球500强企业中,从事服务业的企业达56%,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
“现代服务业”相关文献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搜索到19723条。
其中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1、2016.06.28《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人才培养》,(期刊)2、2015.06.15《泉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实证分析》,(期刊)3、2015.06.05《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实力的路径与模式探讨》,(期刊)4、2015.06.01《城市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期刊)5、2015.05.21《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期刊)6、2015.05.15《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与演化效应》,(期刊)7、2015.05.14《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期刊)8、2015.05.10《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对策分析》,(期刊)9、2015.05.08《“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现代服务业专业为例》,(期刊)10、2015.05.07《昆明市会展业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及发展对策研究》,(期刊)11、2015.05.07《临沂市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期刊)12、2015.05.07《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期刊)13、2015.05.0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理论实践及广西实践》,(期刊)14、2015.05.01《新环境下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规划建议》,(期刊)15、2015.04.25《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期刊)16、2015.04.20《大庆市现代服务业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及对策建议》,(期刊)17、2015.04.20《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社会评价研究》,(期刊)18、2015.04.15《现代服务业性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期刊)19、2015.04.10《北京现代服务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期刊)20、2015.03.25《现代服务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期刊)21、2015.03.20《厦门市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思考》,(期刊)22、2015.02.25《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比较优势分析及前景展望》,(期刊)23、2015.02.20《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分析》,(期刊)24、2015.02.05《珠江三角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研究》,(期刊)25、2015.02.01《苏锡常现代服务业结构和竞争力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期刊)26、2015.01.27《现代服务业、产业机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期刊)27、2015.01.20《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期刊)28、2015.01.15《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期刊)29、2015.01.15《“再工业化”背景下欧盟现代服务业创新及发展我国高端服务业研究》,(期刊)30、2015.01.07《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花桥模式探析》,(期刊)31、2015.01.05《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期刊)32、2015.01.01《呼伦贝尔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期刊)2014年1、2014.12.29《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期刊)2、2014.12.25《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探究》,(期刊)3、2014.12.25《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综述》,(期刊)4、2014.12.17《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三力”模型构建与实证》,(期刊)5、2014.12.15《林左鸣:布局现代服务业不是“不务正业”》,(期刊)6、2014.12.02《电子商务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期刊)7、2014.12.01《株洲动力产业群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期刊)8、2014.11.25《基于现代服务业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以广州市为例》,(期刊)9、2014.11.16《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财政政策与建议——基于辽宁的实践》,(期刊)10、2014.11.16《株洲动力产业群现代服务业配套发展政策研究》,(期刊)11、2014.11.15《现代服务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期刊)12、2014.11.15《经济一体化视角下发展长株潭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期刊)13、2014.11.15《石家庄制造业升级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期刊)14、2014.10.20《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期刊)15、2014.10.20《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期刊)16、2014.10.20《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熵值法》,(期刊)17、2014.10.15《湖北省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对策研究》,(期刊)18、2014.10.10《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研究》,(期刊)19、2014.10.10《关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期刊)20、2014.09.25《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期刊)21、2014.09.20《城市化中要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期刊)22、2014.09.25《郑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机制研究》,(期刊)23、2014.09.15《促进辽宁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发展的财政对策》,(期刊)24、2014.08.15《沈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期刊)25、2014.08.08《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度的影响机制和提升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期刊)26、2014.07.25《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自组织动力机制研究》,(期刊)27、2014.07.20《珠三角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趋势》,(期刊)28、2014.07.15《动态外部性、收敛性与中国服务业就业增长的关系——基于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较研究》,(期刊)29、2014.07.1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庆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期刊)30、2014.07.15《现代服务业助推城市转型路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期刊)31、2014.07.10《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以江苏省十三个中心城市为例》,(期刊)32、2014.06.25《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他组织动力机制分析》,(期刊)33、2014.06.15《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实现机理及路径选择》,(期刊)34、2014.05.1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期刊)35、2014.05.06《关于现代服务业内涵辨析与发展经验的评析》,(期刊)36、2014.05.05《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现象测度》,(期刊)37、2014.04.23《长沙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期刊)38、2014.04.20《现代服务业内涵、行业演进及系统形成机理研究》,(期刊)39、2014.04.15《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期刊)40、2014.04.15《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建构》,(期刊)41、2014.04.15《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现代服务业地理集聚研究》,(期刊)42、2014.04.10《我国现代服务业分类:基于聚类分析的定量研究》,(期刊)43、2014.03.23《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期刊)44、2014.03.15《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研究》,(期刊)45、2014.03.05《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的耦合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期刊)46、2014.02.05《临沂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期刊)47、2014.02.01《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式研究——以江苏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期刊)48、2014.01.10《优先发展基于信息化应用的现代服务业》,(期刊)2013年1、2013.11.14《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分类研究:以现代服务业为例》,(期刊)2、2013.12.15《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探析》,(期刊)3、2013.12.05《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期刊)4、2013.11.28《生态学视角下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最优规模的确定》,(期刊)5、2013.09.15《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化测度及其动力机制模型研究》,(期刊)6、2013.10.10《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综述》,(期刊)7、2013.12.20《基于CES模型的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效应研究》,(期刊)8、2013.12.25《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期刊)9、2013.12.08《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期刊)10、2013.12.15《现代服务业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及贡献度研究》,(期刊)11、2013.11.15《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期刊)12、2013.01.05《重庆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预测分析》,(期刊)13、2013.01.15《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期刊)14、2013.01.15《参照深圳“前海模式” 加快发展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期刊)15、2013.03.15《大都市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研究——以南京为例》,(期刊)16、2014.04.01《城市与行业结构交互效应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作者: 邓琰如[1];秦广科[2]
作者机构: [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2]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1600
出版物刊名: 商业经济研究
页码: 161-16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期
主题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计量模型
摘要:本文使用2004-2016年沿海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测算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间溢出效应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沿海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三大城市群的空间分布高于周边地区,且沿海地区二者均值在研究时期内有所上升。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本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各地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能够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关联、协作以及地方政府间政策的竞争而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临近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空间绩效评价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空间绩效评价方法——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视角桑劲【摘要】本研究提出了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视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空间绩效评价方法,这一方法的目的是评价规划实施对规划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在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机制的基础上,笔者以空间集聚度和空间根植性为主要因子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空间绩效进行评价,并以上海市某社区的为例,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实证。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价;空间绩效;生产性服务业;根植性1.绪论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衍生出多样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论截然不同。
现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实施评价研究主要关注规划实施结果与规划指标的一致性程度。
(陈卫杰等,2008;姚燕华等,2008;施治国,2010)规划实施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Wildavsky ,1973;Alterman 和 Hill, 1978;Talen,1996;Larian,2004;Brody和Highfiled,2005;田莉,2008)但是,由于这一方法仅对规划文件与实施结果进行比照,摒除了规划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评价过程中,也不涉及规划目标层面的探讨,所以只能“获取关于政策运行方面可靠而有效的信息”(邓恩,2002),而不能进行随意的向“规划的目标实现程度”以及“规划所发挥的作用”等重要命题进行推论,所以只能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尝试寻求一致性方法之外的控规实施评价方法。
笔者认为,研究控规实施对特定目标的实现所产生的影响,即控规实施的空间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视角,研究控规实施空间绩效评价方法,并以上海市某社区的控规为例,对该方法的运用进行具体的演绎与实证。
2.城市空间的绩效研究与评价城市规划学科是为了应对空间资源配置问题而诞生的,空间资源配置的目的是服务于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政治等诸多领域的城市发展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6期2009年11月地 理 研 究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28,N o .6N ov .,2009 收稿日期:2009-05-18;修订日期:2009-08-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6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72002);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KM 200910028015) 作者简介:申玉铭(1968-),男,河南浚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E -mail :sh enyuming @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申玉铭1,吴 康1,任旺兵2(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服务业中重要一支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体现城市经济职能的主要方面。
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和服务业区位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尽梳理。
总体来看,围绕着区域和大都市内两个尺度,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同时尚存在一些不足:①偏重于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对其演变过程研究相对薄弱;②空间集聚的机理研究稍显不足,缺乏规律的总结;③研究方法上大多将制造业集聚的测度模型移植到生产性服务业,其适用性和针对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今后应围绕“测度辨识—格局过程—作用机理”,运用定性、定量与空间分析综合集成的方法,继续深化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地理学研究。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集聚;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文章编号:1000-0585(2009)06-1494-141 引言 集聚,又名(空间)聚集,英文作spatial agg lomeration ,《简明牛津地理学辞典》解释为“产业、资本、人口向空间的集中”。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集聚就是指经济活动的集中,具体说来是在某一具体的空间范围内部,某种或某几种产业大量出现,形成专业化的产业地区或产业带。
集聚是世界范围内由来已久的普遍经济活动现象,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1]。
著名经济学家M arshall 是最早关注产业(企业)集聚并对其研究的学者之一。
19世纪90年代,他首次用知识溢出效应、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产业关联效应所产生的经济外部性来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即所谓的地方化[2]。
自此,国内外经济学者和地理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对产业集聚进行了探索研究。
目前,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大量的集聚理论和测度集聚的指标模型大多基于制造业。
虽然已有学者研究指出,服务业具有生产和消费时空上的不可分性、非物化、不可存储等特点,其比工业更依赖于本地市场的容量,并且有更为显著和典型的空间集聚效应[3,4],但相对于日益成熟的制造业集聚研究,服务业的集聚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关文献并不丰富,且大多仍停留在对服务业集聚这一特征性事实的统计性描述阶段(李文秀,2008)。
工业经济时代,受到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运输成本一直是制约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比较典型,也较容易基于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如生产 6期申玉铭等: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1495成本、运输成本及规模经济理论)进行统计分析,故有关产业集聚的研究长期集中在制造业。
那时候,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就已接近工业,遗憾的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被工业革命的光环所遮盖,经济地理学者大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工业领域,只将服务业的发展看作是工业革命的附属,并没有对其引起足够重视。
随着制造业高度发展并越来越呈现“服务化”趋向,制造业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来源于服务,而不是加工制造。
以信息化为动力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信息和知识、高新技术与服务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工业竞争、现代商业贸易和服务业更强烈地依赖信息的生产和运用,由此带动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源泉,其创造的价值和就业机会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制造行业。
对于服务业,早期的学者受到时代的局限,大多还是从消费者最终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服务业的性质[5,6],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并没有独立地充分表现出来。
在信息技术革命兴起的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后,服务的生产性功能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和认同,有学者认为服务分工的深化和服务种类的增多将有效地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协调和控制专业化的生产过程以及实现规模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7]。
随着研究的深入,服务的生产性功能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层内涵也逐渐被挖掘出来,而城市化的进程也同服务业的集聚和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8,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中重要一支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策动我国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深刻体现城市输出“外向服务”这一基本经济职能的重要方面[10~12],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和集聚亦成为近年来发生在不同区域尺度尤其是国际大都市内部最为重要的经济地理现象之一。
尽管学界已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仍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
本文将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研究、区域集聚研究、大都市集聚的格局—过程—机理研究等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的梳理,以明确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脉络,为国内学者进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和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提供借鉴。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研究2.1 产业集聚理论 马歇尔是最早对产业集聚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提出的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三因素论成为产业集聚理论的基石。
在集聚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大致出现了三次的研究高潮[13]:20世纪30年代,H oover首次将集聚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形成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70~80年代,应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探讨当代生产的空间组织变化,突出与“福特主义的危机”相联系,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灵活的“产业区”或新的“产业空间”,这是第二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
Krugman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来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
波特在价值链和价值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区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他特别强调产业集聚对一定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这标志着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三次高潮的出现[13]。
以K rug man和Fuji-ta为代表的理论经济学家用一个严谨的理论分析框架把马歇尔的基本概念与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等人构建的中心地理论包容在一起,对产业集聚和产业空间进行了开创性的拓1496 地 理 研 究28卷展,把空间集聚的理论带入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新经济地理学就此诞生[14~16]。
K rug man 等人把产业空间集聚理解为向心力(市场规模效应、密集型劳动力市场和纯外部经济)以及离心力(生产要素的非流动性、地租、纯外部不经济)两种力量权衡作用的结果[17],尽管这些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制造业空间分布和集聚的,对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解释力不强[18~20],但其丰富的内涵依然可以供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其展开解读,其理论内核同样成为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重要基准点。
2.2 服务业区位论 区位论与集聚理论密切相关,关注的侧重点仅有微差,前者更多地从空间视角出发去关注产业,而后者则较多地从产业特性出发去关注空间的变化,但很多时候也无法将两者严格区分,集聚理论必然会牵涉区位因子的变化,而区位论也需要借鉴集聚理论来发展。
由于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的性质不同于一般制造业,因此传统产业区位理论应用在服务业上就必须加以修正[21]。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服务业区位相关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学理论、行为及组织结构理论、制度结构理论、空间组织理论等几类。
典型的经济学理论如地租理论和集聚理论,前者是服务业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的基础理论,它说明了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主要决定于与中心位置的接近性这一利益的追求和对地租的支付能力;后者在服务业上则主要体现为利益指向性、劳动力指向性和信息区位指向性的三种集聚原则。
组织结构与行为理论主要包含了行为理论和企业地理理论,这以普雷德的“行为矩阵”为代表。
结构主义理论主要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各种社会结构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为服务业区位提供非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空间组织理论主要包括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此外还有效率与公平理论等[22,23]。
基于此,方远平等从宏观层面将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所有因素分为经济区位、空间区位、信息区位和人文区位四大类,根据每一类因素内部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再划分出二级、三级、四级的区位因素体系,甚至更具体的区位因素,从而初步构建起服务业区位因素体系[24]。
以上理论为研究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研究,他们大多借用已有的集聚概念或基于其他典型产业(如制造业)的集聚之意“移植”到服务业中来做探讨,并没有对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进行严格明确的界定,如Keeble和Nacham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指在一个小的地理范围内,大量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中[25]。
国内有学者总结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主要沿着价值链展开延伸,并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中,一个企业或城市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和优势地方的关键是保持“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阶段的服务优势,从而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质是由于分工的深化导致服务供应链的集聚[26]。
3 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的检验与比较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集聚研究是指利用一定的数据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进行实证比较,也即检验生产性服务业是否存在空间集聚,不同行业内部集聚的态势是否一致,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域及行业内部差异等。
从全球或国家层面看,生产性服务业在若干个大都市集聚,尤其是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大都市。
Beyers研究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现1985年90%的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在大都市区,占总就业的83%[27];Thompso n通过对就业份额的计算,得出21世纪初美国大都市区就业份额是非 6期申玉铭等: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1497大都市区2倍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于大都市区的结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