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同一形象赋予的不同的感情 同一时代的作者以及不同时代的作者,在诗歌创作中塑造 了同一形象,也会赋予诗歌形象不同的情感。 如: 卜算子 陆 咏梅 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烘托。如柳宗元《江雪》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 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3.对比衬托。如李商隐《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 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本是借咏 秋日之柳自伤迟暮、 倾诉隐衷的, 但诗人却先写它春日的情景。 春日之柳的繁盛, 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败; 春日愈是繁华得意, 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二)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
策略
要联系诗歌的景象和物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 象 如:
江 杜
汉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诗中所用的物象、 典故有: “片云”“孤月”“落日”“秋 风”等意象及典故“老马识途” 。 分析: 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 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 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 朝廷的怨愤。 人物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 病但仍然不忘报效国家的儒士形象。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三、规范答题——三步骤 步骤一 说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
2018高考语文一轮(课标通用)课件:2.2古代诗歌鉴赏
-3-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形态各异,无不栩栩如 生,这是为下文写曹霸的画技做铺垫。 B.有一天,玉花骢被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 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 C.作画前曹霸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 气呵成。画中马好像腾飞的真龙。 D.诗人先用“玉花骢”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再用众画工“貌不同”来 烘托曹霸的“真龙”,精彩之极。 E.诗人把画马写得十分高妙,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画 马的逼真传神,令人真假莫辨。
-10-
3.(据2015· 全国Ⅰ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11 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 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2-
答案BE 解析 B项,“通篇写异域之景”理解错误,诗歌的尾联不是写景而是抒 情;E项,“写景上没有体现出边塞诗的雄浑苍凉”理解错误,连年飞雪、 春风不到、遍地白草,很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雄 浑苍凉。
-13-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 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 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把握诗歌的情感,既要抓住诗歌中 描写的景物特点,更要抓住诗歌中显露情感的关键词句,比如诗歌 的结尾处“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体会“敢道迟”与“梦中归”所体 现的不同情愫,品味诗中包孕的以国事为重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 思念与羁旅愁思。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之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之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解析——2018年6月17日《语文月刊》【试题部分】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1.〔2018•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忆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I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假设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文档资料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完全讲义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鉴赏诗歌的形象。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
表达技巧是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真题共赏】1、(2018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2018届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共106张PPT)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 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 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 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陈子昂的“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 心却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 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 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 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诗歌中的原型扩张 作者的形象表现在诗歌中,就扩张为涵义丰富的 艺术形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 性格。
2.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 吾 庐 独 破 受 冻 死 亦 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 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 见一斑。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典故分析诗歌情感,首先结 合注释“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理解任公子的典故; 然后结合盛唐政治环境和诗人的情怀,就能推断出诗 人的思想感情,联系李白怀才不遇的人生经历得出“英 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的结论。)
考纲在线 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
鉴赏诗歌的形象(时间:150分钟分值:153分)题组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分)野步[宋]周密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周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到的春日景色。
以清新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塑造了一位悠然沉醉在生机盎然的春景的隐逸者形象。
赵诗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过自己与秋风萧瑟中“峭寒”的交锋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呈现了一个年老体弱、倚杖漫步、在秋风中感叹韶华已逝的老者形象。
答案第一首诗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注】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
“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联系词的内容,分析上阕中叠词的妙处。 答:
[答案] “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如有所失;“冷 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 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 情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 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孔雀东南飞 并序》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五)听听“叠词”效果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词类
解
说
例 2: 陶潜的 《饮酒》 :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见” 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 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 见南山悠然,料想南山见我亦如此。 动词 例 3 :杜甫的《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临时悄无声息、无影无 踪的情态, 颇具情趣, 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润” 字传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 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考向一
炼字型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 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 达意。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 生动的效果。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 词和叠词等。这种题型是高考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
2018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 如乐景衬哀情等。 了解了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读诗歌时,我们的思路才可能与作者吻 合,这对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诗歌大意以及诗歌主旨有着重要作用。如:
4.诗家语之省略 由于古诗词受句数、字数的限制,有的字词便省略浓缩了。省略的字词, 不仅有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还有充当句子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实 词。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前后两 句分别省略“含”字和“作”字,这是省略动词的现象。 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答话包孕问话。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 者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 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 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层次及内容
前两句为第 一个层次
刻画了夜云缭绕,星光明 灿,江水清澄,白鹭自适的 幽静之境,以夜景之永恒 暗寓人事变迁之沧桑。
后两句为第 二个层次
由今天道旁柳条,想到昔 日吴宫落花。借不变的姑 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 抒兴亡盛衰之感慨,并借 古讽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1.诗家语之变形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 “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蒋捷“流光 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正 像文言文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这 些词类活用现象一样,诗歌也会这样,并且一旦词性活用,就会“着一字而 境界全出”,使诗句更加灵动,意境更加深远。以上各句中的“暗”“饮” “冷”“悦”“空”“淡”“红”“绿”“老”“肥”,均为使动用法,这 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 表现力、感染力。 解读诗歌时,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即为 “使……变绿”之意,它把“春风吹拂,给江南带来生机,到处春意盎然” 的美景展现了出来。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功”“片 刻 间 九 天 龙 马 就 在 绢 上 显 现
马 首 先 凝 神 构 思 , 苦 心 布 局 , 然 后 落 笔 挥 洒 , 一 气 呵 成 。
7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2. 为 了 突 出 曹 霸 的 高 超 画 技 , 诗 人 作 了 哪 些 铺 垫 ? 请 简 要 分 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1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原 文 翻 译
开 元 时 先 帝 的 天 马 名 叫 玉 花 骢 , 多 少 画 家
画出 的 都 与 原 貌 不 同 。 那 天 玉 花 骢 被 牵 到 殿 前 红 色 台 阶 下 , 昂 首 站 立 宫 门 给 人 万 里 生 风 之 感 。 皇 上 命 令 将 军 你 展 开 白 绢 作 画 , 你 匠 心 独 运 、 苦 心 构 思 。 片 刻 间 九 天 真 龙 就 在 绢 上 显 现 , 一 下 比 得 万 代 凡 马 皆 成 了 平 庸 。
② ③ ①
(节 选)
, 画 工 如 山 貌 不 同 。
④
, 迥 立 阊 阖 生 长 风 , 一 洗 万 古 凡 马 空 。
。
诏 谓 将 军 拂 绢 素 , 意 匠 惨 淡 经 营 中 。
⑤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注] ①曹 将 军 霸 : 即 曹 霸 , 唐 代 著 名 画 家 , 官 卫将军。②玉 花 骢 : 唐 玄 宗 御 马 名 。 一 会 儿 。 色台阶。④阊 阖 : 传 说 中 的 天 门 , 这 里 指 宫 门 。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专题(2)古诗歌阅读第一编 第1讲 诗歌之“内组”3
返回
分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材典例
阐释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 明月何时照我还?意为“使……绿”。 春风又使
使动用法 (王安石《泊船 江南岸的树木变绿了,明月什
瓜洲》)
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家呢?
形容词的 意动用法
天意怜幽草,人 间重晚晴。(李 商隐《晚晴》)
“重”,意为“以……为重”。 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 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
名词活用 作形容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 “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病树前头万木春。 意为“茂盛的”。在沉船的 (刘禹锡《酬乐天扬 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 州初逢席上见赠》) 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
形容词活 用作名词
“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
贫贱有此女,始适 还家门。(《孔雀东 南飞》)
词,意为“贫贱之家”。贫 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 出嫁就被休回娘家。
古诗歌常见倒装(或词语错位)类型:
类型
举例
谓语 前置
①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
(将雏鸟入院,抱子猿寻萝) ②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秋苑(中的) 鹿林下听经,夕阳(下的)僧江边扫叶]
宾语 前置
①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新柳报风光,落花催宴赏) 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返回
(3)典例剖析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月”、 “水”“沙”互文,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 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中的“主人”“客”互文,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 又一起到了船上”。
返回
应用体验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本专题高考考大纲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论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四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无论高考涉及哪一考点,都需要掌握诗歌的感情,所以,本专题准备从“能读懂” “会鉴赏”“精表达”三个角度打破。
所以,先经过“微讲堂”来教课生读懂诗歌,而后分别从四大考点和比较鉴赏方面加以逐点打破,在打破每一个考点时都经过掌握高考常有设问方式来认识高考对这一考点的常设题型,而后再学习对应的解题技巧,这是“会鉴赏”部分,最后经过“规范答题”来打破“精表达” ,让古代诗歌鉴赏题成为我们高考的增分点。
一、 (2016 ·高考全国卷乙)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 1~2 题。
(11 分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灭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天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好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现在任公子已不必垂钓了,由于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很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意图?(6 分)答:【分析】此题考察鉴赏诗歌的光景形象及其作用。
第一问考察描绘了什么情景,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详细描述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色。
第二问是对光景描绘的作用的考察,一般从内容和构造双方面回答。
诗歌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荡气概:长江连绵波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好像巨龙占据;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浪汹涌,迅疾奔腾,水势浩大,气概弘大。
这样写,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专题(2)古诗歌阅读第一编 第2讲 诗歌之“外现”3
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返回
3.常见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 交杂在一起的,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返回
4.常用技法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 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情景交融、虚实结 合等手法。
[由所学到所考]
返回
设误角度解读
考场应对技法
选择题常见 设误角度(三) 手法判断失误 效果分析不准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设 平时要熟练掌握诗
置错误,如把本该是“拟人”歌中的写景手法、
的说成“比喻”,本该是 抒情手法、修辞手
“借喻”的说成“借代”, 法及其效果,只要
把“实写”说成“虚写”, 是选项中出现了
正确。
返回
二、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 游)、征戍、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折柳送别、摆酒饯行、吟 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诗人通过托 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 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类诗歌的感情有的是谢别之意,如李白的《赠 汪伦》;有的是离愁之感,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劝 勉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是依依不舍之情,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18届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1.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注意从以下几
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 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 暗示性词句入手,比如“故园(情)”“独”与“孤”“愁”
等;从背景、作者等处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 与破碎的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 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
5
情感变化等。具体解答时一般采用的答题模式:用了
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4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考点集训(选诗歌 1题目。 木棉花歌 陈恭尹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尧时十日①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②环高台。
第四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1
第一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
设题角度Ⅰ:鉴赏形象 【命题方式】①诗歌中描写了怎样的形象?②这 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作简要分 析。③这首诗歌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 围? 【答题要点】①先概括某形象的特点。②结合诗 句的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突出其特点。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备考知识仓储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常见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 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挺 拔、傲岸、坚强、生命力。竹:谦虚、气节、积极向上。梧桐: 凄苦、悲伤。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10.其他: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 独。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英雄:追慕古人、自愧自 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 今衰、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联系)。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7.时间类: 破晓:初现希望时段。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 社会、人民的摧残。深夜:愁思怀旧。 8.场景类: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 逸宁静。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城市(市井):繁荣 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9.日月类: 月亮:人生梦圆、缺憾、思乡、思亲。朝阳:希望、朝气、 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或人生。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 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 洁、脱俗、坚贞。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荒凉、偏僻,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 昔盛今衰)。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5.器物类: 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 望。 6.颜色类: 白:纯洁、无瑕、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 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和平。紫: 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命途多舛、对死 者的怀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本专题高考考纲要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四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
不论高考涉及哪一考点,都需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因此,本专题准备从“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三个角度突破。
所以,先通过“微课堂”来教学生读懂诗歌,然后分别从四大考点和比较鉴赏方面加以逐点突破,在突破每一个考点时都通过把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来认识高考对这一考点的常设题型,然后再学习对应的解题技巧,这是“会鉴赏”部分,最后通过“规范答题”来突破“精表达”,让古代诗歌鉴赏题成为我们高考的增分点。
一、(2016·高考全国卷乙)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
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
第二问是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诗歌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
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里属于用典抒情,首先要理解典故表达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用在此处表达的思想情感。
通过注释④来看,善钓的任公子如今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
这里诗人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无须垂钓,暗指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
因为,当今是大唐盛世,国君贤能,天下统一,国力强大,世无巨寇。
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盛唐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的赞扬,也暗含自己作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
【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二、(2015·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11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3.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较分析两诗题目,可见写作角度的差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在征戍地送友,写眼前之景;本诗是“将赴”而“留别”,通过想象写边塞风光,内容相同而手法不同。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4.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
尾联“勤王敢道远”的意思是为王事敢于到遥远的地方去,表现了作者愿意为君为国去戍边的雄心豪气;“私向梦中归”的意思是在戍边之地私下里在梦中回到故乡,表现思乡的隐隐私情。
但从全诗的内容看,雄心豪气为主,私情为辅。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作者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三、(2014·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11分)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②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③迟。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5.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词的上半阕选取的意象有“春风吹雨”“落花”“小池寒渌”“落日”,这些是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愁苦类意象。
结合下阕作者的情感,以及小注中对“讳愁”的注解,景物描写对全词感情抒发的作用不难得出。
答题步骤:首先答出感情基调,然后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案】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6.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目定位于下阕词的最后两句。
结合全词的情感,抓住“翻身整顿”“沉吟”等动作细节表现的词中人物的情绪。
答题步骤:首先点明“纷乱愁绪”,然后点明具体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考情透析——名师帮你分析考情,让你备考有方向1.选材分析。
全国卷诗歌鉴赏近几年选用的诗歌以唐诗、宋词、宋诗为主,多为著名诗人的非代表性作品或非著名诗人的代表性作品。
这些作品大多在写景、表达技巧、抒发情感方面比较突出,抒发的多为怀古、怀人、壮志未酬、忧国等的苦闷、忧伤之情。
预测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的选材,也将沿袭往年的特点。
2.命题形式。
从命题形式看,全国卷诗歌鉴赏题都是主观题。
但从最新《考试说明》来看,可能会采用一个选择题加一个主观题的形式。
3.命题热点。
全国卷的命题热点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景物形象、分析和概括诗人的思想情感。
预测2018年高考从这三个点命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读懂诗词。
只有读懂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得出答案。
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读懂诗词。
那么,怎样去读懂诗词呢?可以采用“两步四法”。
第一步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解读文辞,揣摩情意就是从标题、注释、意象、关键词句等方面把握诗词大意,从而揣摩诗词情感。
需用“三法”:“看一看,找启示”“抓一抓,寻突破”“辨一辨,明关系”。
看诗词的题目、注释、诗序甚至标点等,从而找到理解诗词的启示点。
看题目,思考信息[讲一讲]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是诗词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重要切入点。
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揭示诗歌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能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1.根据表格中的解读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2答:[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②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③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
看注释,推测作用[讲一讲]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
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3.根据表格中的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抓诗词的意象,抓诗词中的关键词句,抓题干中的暗示信息,来突破诗词情感。
抓意象[讲一讲]“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
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也最能表现诗人情感。
[悟一悟]4.阅读下面的诗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中的主要意象:杜鹃;词中直接描写其特点的语句:声声只道不如归;这首词的主题:游子思乡。
抓关键词句中国古代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
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寓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1.抓关键词[讲一讲]诗词中的关键词包括:(1)情感词。
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如悲、喜、愁、闲、苦、忧等;如: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
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
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
(3)表现景、人、事、物等特点的词语。
注意景的时令性以及景物本身的暗示性,人的动作行为的暗示性,特别注意描写人的细节性词语。
[悟一悟]5.阅读下面的诗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