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信息化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

分析对象:海尔集团

班级:信息121班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海尔集团简介 (1)

二、案例来源

2.1案例一 (1)

2.2案例二 (2)

2.3案例三 (3)

2.4案例四 (4)

2.5案例五 (5)

三、近期资讯

3.1资讯一 (6)

3.2资讯二 (6)

3.3资讯三 (6)

3.4资讯四 (6)

3.5资讯五 (6)

3.6资讯六 (7)

四、分析总结

4.1海尔在信息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7)

4.2威胁和劣势 (8)

4.3总结 (8)

五、本学期收获 (8)

海尔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

信息121班 19112110 杨韵寒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集团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二、案例来源

2.1案例一:

海尔信息化:三个阶段上三个台阶

信息来源:豆丁网

/p-736679705.html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基础应用、总体构架和优化调整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当时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应用阶段:企业自发地提出了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搭建海尔集团的骨干网络和基础的办公应用,主要代表是构建的基础网络和OA应用。从1997年到现在,海尔集团已经构建了千兆为骨干的企业内部网,覆盖40多个销售公司和30个电话中心,实现数据、视频、IP电话三网合一。

第二个阶段是总体构架阶段:进入WTO之后,由于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化竞争对手的大量进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挑战,海尔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改造海尔集团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1998~2003年,海尔内部进行了40多次结构调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业务流程再造的最佳模式。为了适合集团的战略发展需求,突出了流程再造成果,加速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海尔集团系统地设计和建立了信息化应用框架和系统,配合业务管理的需求,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业务应用平台,使海尔的供应链运行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2000年,海尔成为国内首家企业发布和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网上支付。

(2)建立全球领先的网上协同交易平台(B2B):2000-2001年,建立了海尔集团的电子协同商务平台,2005年1-4月份实现网上交易250亿元。

(3)集成的同步供应链管理平台:2000年,在集团范围内实施了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与成本等应用。

(4)生产的跟踪与控制:2000-2004年,在集团各产品事业部实施了MES全程跟踪生产质量。

(5)一站到位的顾客服务系统:从1998-2005年分四期,构建了集中的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覆盖全国超过5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超过10000个服务网点和全国

42个大中城市的备品备件管理。

(6)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设计与模具加工系统:应用了业界领先PRO/E、UGII、Cimatron、C-Mold等,可以为用户提供从产品概念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服务。

(7)先进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2001-2003年,海尔集团构建了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为海尔及其他知名品牌提供服务。

第三个阶段是优化调整阶段:2003~2005年,海尔集团进入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第二个阶段,目标是对人的再造,是定义每个SBU(策略事业单位)的买入、卖出、成本、费用、增值和损失。为了满足企业的流程再造、市场链和SBU的需求,必须以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也就是企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手段来体现出SBU的经营效果。信息化的目标是推进SBU的电子损益表,是搭建一个集团化业务绩效平台。

总而言之,海尔集团通过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管理流程化、业务标准化的水平,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2.2案例二:

海尔信息化——向“零标准”看齐

信息来源:豆丁网

/p-113127114.html

作为对传统企业管理的革命,海尔的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以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运营资本以及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

该流程的具体做法是:把原来各事业部的财务、采购和销售业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商流推进本部、物流推进本部和资金流推进本部,实行全集团统一营销、采购和结算,这是海尔市场链的主流程;对集团原来的职能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订单支持流程3R (R&D即研发、HR即人力资源开发、CR即客户管理)以及保证订单实施完成的基础支持流程3T(TCM即全面预算、TPM即全面设备管理、TQM即全面质量管理),3R和3T支持流程是以集团的职能中心为主体,注册成立独立经营的服务公司;海尔市场链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即“海尔文化”和“OEC”管理法。

整合后海尔业务流程运作如下:

(1)全球的商流(商流本部、海外推进本部)负责搭建全球的营销网络,从全球的用户资源中获取订单;

(2)产品本部在3R开发支持流程的支持下,通过新品的研发、市场研发以及提高服务竞争力,不断地创造用户新的需求和新的订单;

(3)产品事业部在3T基础支持流程的支持下,对商流获取的订单和产品本部创造的订单执行实施,在海尔流程再造下的制造从过去的大批量生产变为大批量定制,采用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辅助,实现柔性化生产;

(4)物流本部利用全球供应链资源搭建全球采购配送网络,实现JIT订单加速流;

(5)资金流搭建全面预算系统。

这样就形成横向网络化的同步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相连,使企业形成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

海尔集团于2000年3月投资成立海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面开展面对供应商的B2B 业务和针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B2C业务。海尔通过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和定制平台与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