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高一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赏析》2套教案设计
![高一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赏析》2套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ae703cb8f67c1cfbd6b81f.png)
年级班级:高一A段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森林的早晨飞驰的雄鹰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出示乐曲标题,简介乐曲冃景。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3.演唱主题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
4.主题讨论分析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5.归纳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⑴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⑵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通过讨论构建主动学习的氛围,在分析音乐的过程了解音乐在表现形象与情感中的作用。
7.归纳竖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小调色彩和速度变化使悼念转为歌颂和热爱。
(四)歌舞音乐片段赏析1.探戈⑴.播放探戈舞曲请同学们说出节奏特点,强化审美体验。
⑵.介绍探戈(投影8)探戈是阿根廷的代表性舞蹈,2/4拍、切分音运用是一个重要特征。
⑶节奏练习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探戈的节奏特点2.伦巴和桑巴⑴介绍伦巴、桑巴伦巴为古巴代表性舞蹈,4/4或2/4拍,速度中等。
桑巴为巴西代表性舞蹈,2/4或3/4拍、切分音丰富。
通过对比性区别两个舞曲的不冋节奏教学为参加社会音乐生活打下基础⑵.观看桑巴、伦巴片段,分辨舞蹈类型并归纳各自特点,利用电教手段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使教学更直观。
拉丁美洲音乐赏析教学对象:高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接触拉丁美洲几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并且体会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了解拉丁美洲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
b5E2RGbCAP 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CD DVD等设备和音像资料教学重点:了解几首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几种有代表性的音乐节奏(舞蹈)特点,进而体会这些音乐作品的鲜明民族风格plEanqFDPw教学难点:同学们接触拉丁美洲的各方面知识太少,所以了解有一定局限问题,,在音乐方面拉丁美洲与亚洲音乐比较不同不一定能够及时接受。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4407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c.png)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提高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跨文化音乐的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拉丁美洲音乐中的乐器和韵律。
3.常见的拉丁美洲音乐类型和舞蹈。
4.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了解。
同时,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 分析音乐特点教师为学生播放多个不同类型的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音乐特点、韵律和乐器使用。
让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学习拉丁美洲舞蹈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拉丁美洲舞蹈,让学生尝试学习其中的简单舞步和动作,并结合音乐进行实践。
4. 团体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小型组合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喜欢的类型和风格,将舞蹈和音乐进行组合,完成小型表演。
5. 回顾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并分析其中的亮点和不足。
同时,让学生拉丁美洲音乐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自主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分。
同时,让学生对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
五、教学资源1.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书籍、资料和音乐CD。
2.舞蹈教学视频和音乐合辑。
3.班级舞台和音响设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并欣赏跨文化音乐,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创作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进行问题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教师也能够对活动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a6c8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5.png)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拓宽音乐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概述: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拉丁美洲音乐形式: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3. 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及作品:介绍阿瓜多、皮亚佐拉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拉丁美洲乐器:讲解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5.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欣赏《巴西之风》、《探戈的历史》等经典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形式、著名作曲家及作品等。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拉丁美洲乐器,或进行拉丁舞蹈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相关的教材、乐谱、音响资料等。
2. 乐器:准备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3.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演奏拉丁美洲乐器、进行拉丁舞蹈练习等方面的表现。
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其在课后进行相关音乐的学习和欣赏。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第3-4课时: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dbb8d62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7e.png)
教学设计:《拉丁美洲音乐》年级;高一课型:欣赏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第六单元第十三节一、教学理念:音乐欣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音乐生活的时代特点,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音乐整体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真正实践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设计思想:音乐欣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因此在选材中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选取了拉丁美洲中最有代表性的声乐、器乐、及歌舞音乐三种音乐体裁进行赏析。
学生平时对拉丁美洲音乐接触甚少,在教学设计上运用听、看、议、比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运用音乐本体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运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材分析: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
面积相当于两个欧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四个部分。
古代印第安人曾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
在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大量欧洲(尤其是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
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文化艺术。
长时期种族间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混合民族。
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
它源于这三种文化而又不同于原有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
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
所以,有人说拉丁美洲的音乐如同是一个“马赛克”,各种各样的都有,千姿百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b889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d.png)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教案目标:1. 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探索拉丁美洲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和乐器。
3. 培养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了解,例如他们听过的拉丁美洲歌曲或音乐家。
2. 通过播放一段拉丁美洲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探索: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拉丁美洲国家或地区,然后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了解该地区的音乐文化、音乐风格和乐器。
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所发现的有趣的事实和音乐片段。
音乐实践:5. 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拉丁美洲乐器,如马拉卡斯、三角铁和巴西鼓等。
6. 教导学生如何演奏这些乐器,包括基本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感。
7.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演奏一首简单的拉丁美洲音乐作品,并在班级中进行表演。
音乐欣赏:8. 向学生播放不同地区的拉丁美洲音乐,让他们聆听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9. 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分享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总结活动:10. 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练习或小测验,检验他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了解程度。
1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案评估:-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 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 学生在音乐表演和欣赏中的表现。
教案拓展:-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拉丁美洲音乐演出或音乐会。
- 鼓励学生自行研究和分享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或地区的音乐文化。
-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拉丁美洲风格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b797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3.png)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2. 通过学习拉丁美洲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概述2. 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3. 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介绍4. 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5. 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形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演示法:展示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舞蹈。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
4. 欣赏法: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音响设备。
2.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动作示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3. 演示:展示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舞蹈。
4.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
5. 欣赏: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音乐实践活动。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练习和作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拉丁美洲音乐音乐会或演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拉丁美洲音乐。
2. 邀请拉丁美洲音乐专家进行讲座或示范,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开展拉丁美洲音乐比赛或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拉丁美洲音乐》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2e20720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6.png)
拉丁美洲音乐(第1课时,共1课时)选用教材:人教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第94—101页)授课年级:高一授课老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与欧洲民间音乐、亚非民间音乐一样,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自亚洲迁徙而来)已经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明,音乐得到较高的发展,后来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音乐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欧洲移民和非洲黑人奴隶的到来,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黑人音乐互相融合。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乐。
因此,拉丁美洲音乐与欧洲音乐,非洲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亚非拉音乐的融合、延伸和发展,学习“拉丁美洲音乐”这一章节,有利于学生巩固亚非拉音乐的知识,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世界音乐文化,开阔视野。
二、学生情况分析:(1)高一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探索意识强烈,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本课题材,符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对初中阶段音乐知识的补充与衔接。
(2)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对拉丁美洲音乐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本课旨在激发学生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兴趣,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发展。
与印第安音乐因素与少量非洲音乐的混合。
(调式来自欧洲、色彩来自印第安、节奏来自非洲)★3、阿根廷探戈音乐(1)视听:探戈舞蹈视频,简要介绍探戈的起源和舞蹈特点。
(2)弹奏《小伙伴》主题旋律,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为其伴奏(流动的、和弦的、带切分节奏与不带切分节奏的等),请学生说出不同伴奏形式带来的效果区别,并说说哪种伴奏形式更适合探戈音乐,为什么?(3)学习几种代表性的探戈节奏,用手或脚打出节奏,并想办法表达出重音的位置。
3、(1)视听探戈舞蹈(2)聆听、跟随音乐律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习并准确打出探戈节奏。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600da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b.png)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能够辨别拉丁美洲音乐的各种风格;3.能够体会和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美妙之处;4.能够通过学习和表演拉丁美洲音乐来提高音乐技能。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拉丁美洲音乐的主要风格和代表作品;3.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演奏方式;4.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形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拉丁美洲音乐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热情和活力。
2.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由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和非洲等地的音乐元素混合而成,通过种种历史背景的发展对拉丁音乐的深入了解。
3.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主要风格和代表作品: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主要风格包括萨尔萨、探戈、桑巴、雷鬼等,并播放一些代表作品给学生听,帮助学生辨别不同风格音乐。
4.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演奏方式:介绍拉丁美洲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如古巴鼓、马拉卡、铃铛等,并讲解演奏的技巧。
5.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形式:介绍拉丁美洲音乐中常见的舞蹈形式如桑巴、探戈等,并教学相关的舞蹈动作。
6.学习和表演拉丁美洲音乐: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拉丁音乐的风格,学习该风格的曲目,并在班内进行表演。
7.总结与展示:通过学生的表演和讨论,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对拉丁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在表演和讨论中展示的综合能力;3.学生表演的技巧和表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让他们通过学习和表演拉丁美洲音乐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70ff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7.png)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和特点。
2.能够区分不同拉丁美洲国家的音乐风格。
3.能够准确表达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4.培养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和特点,区分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评价拉丁美洲音乐,培养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拉丁美洲音乐,然后介绍这首曲子的风格、节奏、演唱者等方面。
(2)走进拉丁美洲的音乐教师播放一段拉丁美洲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听出音乐的不同特点,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显著特点。
2. 正文环节(1)分享讨论请学生分享他们刚才介绍的音乐,带领学生对比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拉丁美洲式的音乐。
(2)国家音乐风格介绍教师根据PPT介绍巴西音乐、墨西哥音乐等几个国家的典型音乐,并要求学生听取这些歌曲,分析音乐风格的不同之处。
(3)欣赏音乐细节教师播放一段拉丁美洲音乐,并要求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各种乐器与和声,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
3.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风格以及不同国家在音乐方面的影响等,同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课后延伸要求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拉丁美洲音乐,收集、分析、并进行欣赏,以增强对拉丁美洲音乐的了解与认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明确,通过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等多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拉丁美洲音乐的特色,并树立了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意识和爱好。
高中《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4e98f04afe04a1b071de1a.png)
新课标高中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品教案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教学目标:一、初步知道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三种类型。
二、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
三、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不同形式,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解并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美歌舞。
教学重点:一、欣赏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和探戈舞曲《小伙伴》。
二、感受了解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特征。
三、对探戈节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重点练习常见探戈节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拉丁舞服装、打击乐器、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境激情。
1、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拉美歌曲《热舞停不住》视频。
生走进教室。
(课件播放瑞奇.马丁演唱的歌曲《热舞停不住》视频。
)2、感性引入。
师启发生谈感受,并总结出是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特征。
二、新课学习。
(一)出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讨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历史、社会等印象。
(课件显示拉丁美洲地图和拉丁美洲音乐的三种类型。
)师引导生说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历史、社会等印象并归纳总结出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引出拉丁美洲音乐的三种类型。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拉丁美洲,去感受拉丁美洲混合性音乐的魅力。
(二)感受与体验1、赏析秘鲁民间乐曲、器乐合奏曲《告别》。
同学们注意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1)这首乐曲情绪特点怎么样?2)主要有哪些乐器演奏?(课件播放《告别》,背景是秘鲁的风光图片。
)师提示生随音乐轻拍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欣赏后,师引导生回答自己对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感受,结合课件出示的排萧、盖那笛、恰朗戈乐器图片进行讲解并让生聆听乐器的音色。
(课件出示乐器图片和播放乐器的音色。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品教案(精选)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品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e2e441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0.png)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品教案(精选)第一篇: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品教案(精选)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品教案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拉丁美洲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和探戈舞曲《小伙伴》(阿根廷),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探戈音乐极富拉美风格,节奏感强,学习探戈的节奏,并做探戈舞蹈动作的模仿。
重点难点:如何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的融合”?(结合欣赏的拉丁美洲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和探戈舞曲《小伙伴》(阿根廷)及地理、历史背景加以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思考这是哪种舞蹈,源自哪个国家或地区。
学生:拉丁舞,源自拉丁美洲地区的阿根廷。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关于拉丁舞的哪些舞种?学生集体回答桑巴、伦巴、恰恰等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拉丁美洲这片景色秀丽而富有艺术的国土,欣赏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
拉丁美洲音乐简介:教师出示课件一拉丁美洲地图,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说出拉丁美洲包括的地区及主要国家并重点介绍了墨西哥、阿根廷。
教师补充: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安部族。
古代印地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印加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得到了高度发展。
后来经过三百多年的殖民统制,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欧洲移民和非洲黑人奴隶的到来,欧洲音乐、印地安音乐、黑人音乐相混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乐。
二、新课教学1、墨西哥的歌曲《美丽的小天使》(1)、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几拍子的?学生甲:具有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带有淡淡的乡愁。
是四三拍子的。
学生乙:旋律美妙动人,略带伤感。
是四二拍子的。
教师:这两位同学都感觉到了淡淡的乡愁,感觉不同的是拍子,到底四三拍还是四二拍呢?出示电脑课件《美丽的小天使》的谱子,解释是因为跨小节连线的出现改变了原来的强弱规律。
高中音乐鉴赏课《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鉴赏课《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cae753f524ccbff02184cd.png)
高中音乐鉴赏课《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拉丁美洲音乐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和体验,让学生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多元的音乐文化。
2.通过资料搜索、课堂交流、动作模仿、节奏练习及情感体验等动。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3.在听赏和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拉丁美洲音乐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听赏乐曲《激情桑巴》片段。
思考:1、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具有浓郁的拉美音乐风格)教学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引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1、让学生根据片中出现的国家及民俗风情等说出该大洲的名字及所在的地理位置。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家。
师言: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式,除了在人种方面,原住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所以可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
设问:拉丁美洲这种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讨论回答)师归纳:混合性音乐是指印第安人(本土文化,欧洲和非洲)三种音乐文化的相混合,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那么他们的音乐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拉丁美洲,感受他们混合性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器乐曲《排箫三重奏》赏析1、播放器乐曲《拉丁美洲排箫三重奏》设问:(1)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乐器的音色具有什么特点?(2)你能听出乐曲采用的演奏形式吗?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1)排箫。
高中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e082eaef8941ea66e055a.png)
思考
让 学生初步 了解探
表 达 自 己 观 戈舞蹈的风格特点。
点。
模仿探 戈舞 蹈动作。同学 间相互评价。
通 过学生模 仿探戈 舞 蹈动作提 高对探 戈舞蹈风格的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激 发学生的 参与热 情。
五、欣赏秘鲁民间乐曲
《告别》 片段, 了解流行
于安第斯高原的几种有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 课时 ]1 课时 [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 教学内容 ] 1.《美丽的小天使》 (墨西哥歌曲) 2.《小伙伴》(阿根廷探戈舞曲) 3.《告别》(秘鲁民间乐曲) [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欣赏、体验音乐, 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对拉美各国的音乐文化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 ( 1)欣赏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并学唱歌片段,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 ( 2)欣赏舞曲《小伙伴》 ,结合探戈节奏练习和模仿探戈舞蹈动作等实践活动,体会探戈 独特的韵味。 ( 3)交流讨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 3.知识与技能 ( 1)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欣赏三首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音乐——歌曲《美丽的小 天使》、探戈舞曲《小伙伴》及器乐曲《告别》 (片段),了解相关的知识,如探戈音乐舞 蹈的风格特点,有代表性的拉美民间乐器,拉美音乐文化的特点等。 ( 2)通过欣赏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 1.重点:赏析探戈舞曲《小伙伴》及探戈舞蹈,并进行节奏练习及模仿探戈舞蹈动作等 实践活动。 2.难点:探讨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 教学用具 ] 自制课件 铃鼓 双响筒
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选8篇)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1341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f.png)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8篇拉丁美洲音乐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2、用自制的设计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1、学生喜欢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够听辨歌曲的情绪及两部音乐的不同,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热带水果等,加深学生对印度尼西亚音乐的印象。
教学重点:1、感受歌曲的情绪和结构,能够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2、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
3、能够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难点:歌曲的弱起节奏,连续的切分音填词演唱时的换气。
教学准备:学生自制打击乐器,教师准备印度尼西亚风光图片和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旋律,学生进教室。
教师:刚才伴着我们进教室的音乐是什么情绪的?学生:欢快、活泼、高兴的。
教师:我们听到的这首音乐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你们对印度尼西亚有哪些了解?学生:教师:(播放课件:印尼的自然风光、美丽的风景。
)同学们,你们对印尼了解的可真多啊。
印度尼西亚,意为“水中岛国”,是一个由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又称为“千岛之国”。
由于火山活跃,又被称为“火山之国”。
地跨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湿度大。
另外印尼的音乐《梭罗河》、《星星索》、《哎呀妈妈》、《椰岛之歌》也是很有名的。
教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感受《木瓜恰恰恰》热烈欢快的情绪,随着音乐,在xxx处按节奏拍手示意。
学生:在xxx处拍手,感受欢快的情绪。
教师:说到“恰恰恰”,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恰恰舞。
高中音乐_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10452dd15abe23492f4d80.png)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两首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多元化音乐的浓厚兴趣。
2、通过听、唱、奏、动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的同时加深对其音乐特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表现能力。
3、初步知道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
教学重点重点是通过作品欣赏和音乐实践,感受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课课前播放探戈音乐《小伙伴》。
在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这段音乐是哪一个地方的音乐。
二、新课(一)拉美简介(位置和历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拉丁美洲。
(课件)拉丁美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四个部分。
经过西班牙和葡萄牙300多年的殖民统治,音乐融合了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以及非洲黑人音乐风格,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拉丁美洲音乐文化。
(二)《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1、首先我们来欣赏一首具有浓郁墨西哥风情的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同学们在听得时候感受一下歌曲的情是什么样的?(播放音频),那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热情、欢快的?)同学们看歌词表达了什么情感?这里的小天使是指心爱的姑娘;心爱的姑娘悄悄下山来干什么呀?(约会呀)。
美丽的小天使,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所以从题材来说是一首表现青年男女间爱情的歌曲,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移民到这里常年远离故乡,所以音乐1中还带有淡淡的乡愁。
2、同学们再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三拍子的强弱强弱弱。
我们再来划着节拍欣赏一遍,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它的指挥的手势应该是这样的。
画出三角形,一、二、三,速度有点快,来请同学们准备好,哒哒哒。
(播放音频)我发现有些同学打着打着乱了,你感觉和我们平时听的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改变了。
那是因为歌曲中运用了一个很特殊的节—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我们来对比着看一下(课件),谱例二比谱例一多了一个圆弧线我们叫延音线,不加延音线强弱规律是:强弱弱,这样唱,(老师示范),加延音线这样唱(老示范),它的强弱规律变成了强弱强弱弱线的节奏就是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同学们一起找找歌谱中还有哪些是切分节奏?2751是同样的类型。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5ebf3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6.png)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篇一:拉丁美洲音乐授课人:甘谷一中尉海波【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从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学生走进教室。
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1、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啊?具有哪种音乐的风格特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具有拉美音乐风格特征)二、引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1、由教师简略介绍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环境等。
教师归纳: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家。
师言: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式,除了在人种方面,原住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所以可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
师归纳:混合性音乐是指印第安人、欧洲和非洲三种音乐文化的相混合,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那么他们的音乐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拉丁美洲,感受他们混合性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讲授新课:(一)赏析《告别》器乐合奏曲,秘鲁民间乐曲。
1在欣赏之前,我先和大家来认识三种拉丁美洲的乐器:排箫、盖那笛、恰朗戈。
排箫,提起箫大家非常熟悉,是一种竹管类乐器。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怎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怎么](https://img.taocdn.com/s3/m/5d02e75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6.png)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怎么撰写标题: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怎么撰写教案目标:1. 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流派和特点。
2. 学习并掌握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和乐器。
3. 通过演奏和欣赏拉丁美洲音乐,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材与资源:1. 拉丁美洲音乐的相关资料和录音。
2. 拉丁美洲音乐乐器,如马拉卡斯、康加斯、巴西鼓等。
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播放软件。
教学活动安排:1. 引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拉丁美洲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与他们分享拉丁美洲音乐的独特魅力。
- 引导学生思考拉丁美洲音乐在他们所熟悉的音乐中的不同之处。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流派和特点,包括萨尔萨、桑巴、雷鬼等。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拉丁美洲乐器的外观和演奏方式。
3. 乐器演奏(20分钟)- 分发拉丁美洲乐器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尝试演奏。
- 教授基本的拉丁美洲音乐节奏,如马拉卡斯的轻快摇摆、康加斯的稳定节奏等。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奏,让他们感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的活力与热情。
4. 听音欣赏(15分钟)- 播放不同流派的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差异。
-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并与他们的个人体验进行对比。
5.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拉丁美洲音乐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 提醒学生继续欣赏和探索不同文化的音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乐器演奏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对不同拉丁美洲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3. 布置小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拉丁美洲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拉丁美洲音乐,了解更多不同流派和艺术家。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在拉丁美洲音乐方面的才华。
3. 引导学生研究拉丁美洲音乐与当地文化、历史的联系,进行跨学科学习。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教案精选文档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教案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f59af1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6.png)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教案精选文档拉丁美洲音乐赏析教案教具:投影片,音乐vcd、录象资料、录音带、钢琴 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重点难点: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1.歌曲有什么特点?2.具有何种音乐的风格?归纳:1.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设问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森林的早晨飞驰的雄鹰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出示乐曲标题,简介乐曲背景。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3.演唱主题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
4.主题讨论分析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5.归纳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