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导学案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导学案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导学案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考纲规定本内容:

5-1(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3(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5-3(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本章思维导图

【高考基础知识梳理】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实验原理:(1)果酒制作的原理:①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

______,其发酵的反应式为:a.有氧条件:b.无氧条件:

②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

a. 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是___℃左右,发酵在_______℃时最适宜;

b. 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______________。

③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果醋的制作原理:①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属于___核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在_____________,将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将____转变成___,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醋酸发酵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②果醋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还需要充足的____

③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1)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酒果醋

(2)实验操作步骤及装置:①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_____,再_____②灭菌: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_______。

充气口 b.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______________

③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④发酵:a.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大约____的空间(如右图所示),并封闭___。

b.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

__d 左右,可通过_______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c.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前

_______d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___________

⑤发酵装置各部位的作用:a.充气口:在___

___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b.排气口:排出______发酵时产生的CO 2

c.与排气管相连的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是加水

后防止_____________。

d.出料口:用来__________

⑥发酵装置的使用方法:制酒时,应该________;制醋时,应将_______。

3. 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以防止_______

(2)应该先冲洗葡萄后除去枝梗,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h )拧松瓶盖或打开排气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①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②实验中所用的器械要清洗干净;③每次排气时只需______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5)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

(6)发酵液装瓶后要保持1/3的剩余空间的原因:

①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形成______。②防止由于产生CO 2导致_____。

4.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实验现象:(2)检验:酒精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___来检验。其原理是:在_____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________。

(3)证明葡萄酒的产生是由于酵母菌的作用:设置___组,将葡萄汁进行_____,分别等量装入A 、B 两个发酵瓶,并各留有______空间,A 组加入_______,B 组不加,进行发酵,可证明葡萄酒的产生是由于酵母菌的作用。

(4)证明葡萄醋中有醋酸生成,简单易行的方法是:_____或用______鉴定 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卷II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 、B 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 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 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腐乳的制作

1.原理:(1)腐乳的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如______________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它是____核生物,其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______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和______;脂肪酶可以将______水解成______和______,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______条件下,将优良的______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____________,保证_________

2.实验设计:(1)流程:

(2)实验操作步骤:①毛霉的生长:a.将豆腐切块放在笼屉内,温度保持在__________,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大约5 d后豆腐表面丛生着直立菌丝

b.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______。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______的条件下,将优良________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

②加盐腌制:a.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______,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______,以_____________

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配制卤汤:a. 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______、______、______。卤汤是由__和各种______配制而成

b. 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左右。加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香辛料可以_________,也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④密封腌制: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______加热灭菌,用胶条密封。

(3)腐乳制作注意事项

①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水、盐、酒、温度、发酵时间等

a.水的控制:含水量约70%,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b.盐的控制:盐浓度过高,会_________,浓度过低,__________。c.酒的控制: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左右。酒精含量过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____________。酒精含量过低,______________。

d.温度的控制:温度15~18 ℃适合毛霉生长。发酵时间易控制在______左右。

②防止杂菌污染: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______消毒。

b.装瓶时,操作要______。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______。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____________,防止瓶口被污染。

(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制作泡菜原理及流程(1)原理:①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______,其代谢类型是_

___型。在___条件下,将糖分解为_____。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常见的乳酸菌有________和_______,生产酸奶的是________

③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__________剂。

④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______排出体外,但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_________

(2)流程

(3)注意事项:①泡菜盐水按清水和盐为______质量比配制

②腌制时要控制腌制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用量。

③泡菜发酵过程中,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因素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一般在腌制______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

2. 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原理及流程

(1)原理:在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发生____反应后,与______结合形成___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___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2)流程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四)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几类微生物的比较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

生活方式

适宜温度

主要用途酿酒、发酵酿醋制作腐乳制作酸奶、泡菜高考题[2014·海南高考]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

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的标准

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

_(填“醋酸菌”或“乳酸菌”)。

生物选修1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导学案答案【知识梳理】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1)①酵母菌 兼性厌氧型

② 温度、氧气、pH a. 20 18~25 b. 无氧环境

③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④在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红色

(2)①醋酸菌 原 需氧型 氧气、糖源充足时 乙醇 乙醛 C 2H 5OH+O 2 CH 3COOH+H 20

②30~35 此温度是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 氧气

③ 醋酸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1)榨汁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2)①冲洗 除去枝梗

② a.晾干 b. 70%的酒精

④a. 1/3 充气口 b. 18℃~25℃ 10~12 出料口

c. 30℃~35℃ 7~8 充气口充气

⑤ a.醋酸 b. 酒精 c. 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d. 取样检测

⑥ 关闭充气口 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3. (1)菌种的流失(或冲去表皮上的酵母菌)

(2)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发酵旺盛期CO 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4)③拧松 (5) 杀死发酵液中的杂菌。

(6) ①优势种群 ②发酵液的溢出。

(2)重铬酸钾 酸 灰绿色

(3)对照 高压灭菌 1/3 酵母菌

(4)品尝 pH 试纸

高考真题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菌种 发酵时间(2)好氧菌

(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氨基酸和肽 脂肪酸和甘油

高考模拟答案:(1)冲洗 酵母菌(2)对原料和设备分别进行消毒和灭菌

(3)C6H12O6 ――→酶2C2H5OH +2CO2+能量 18~25(4)重铬酸钾 灰绿

(二)腐乳的制作

1.(1)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 毛霉 真 有氧呼吸。

(2)蛋白质 肽 氨基酸 脂肪 甘油 脂肪酸

(3) 无菌 毛霉 其他菌种的污染 产品的质量

2.(1)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2)①a. 15~18 ℃ b.毛霉孢子 严格无菌 毛霉菌种 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②a. 加盐 铺厚一些 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

b.一是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二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

③a.色 香 味 酒 香辛料

b. 12% 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c. 调制腐乳的风味 防腐杀菌

④ 酒精灯

(3)①b .影响腐乳的口味 豆腐易腐败变质 酶

c.12%腐乳成熟期延长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

d.6个月

②a.沸水

b.迅速小心密封酒精灯的火焰

(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 (1)

①乳酸菌异养厌氧无氧乳酸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②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

③食品添加

④尿液适宜pH温度一定微生物亚硝胺

(3)①4∶1 ②时间温度食盐

③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10

2. (1)

①盐酸酸化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玫瑰红标准显色液

②透明澄清

(2)制备标准显色液

高考真题答案:(1)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③样品管一致

(2)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3)乳酸菌

高考模拟【答案】(1)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乳酸菌发酵可产生大量乳酸

(2)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

(3)消毒提供乳酸菌菌种

(4)CO2 pH 减少(5)D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8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导学案(全册)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 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预习案】 任务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原因:)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 任务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任务三、实验设计 流程图 葡萄发酵发酵 任务四、操作提示 (一)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______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_______,然后再除去_______。 (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_______,并_______。 2.发酵瓶要清洗_________,用体积分数________的酒精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_________充气口。 (三)控制好发酵条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______的空间。 2.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d左 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3.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d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_______。 任务五、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在________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_。 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3mol/L的 _______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滴。 【探究案】 探究点一 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探究点二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探究点三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从人地关系看资与环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教材分析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是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影像的初步判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流程及其应用领域。 技能要求: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译。 情感要求:关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思考和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热爱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遥感工作原理 难点:遥感影像的判读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一学生所学内容,尚未分科的平行班内不少是学理的好手,所以并不担心学生物理知识的不足。对于

气氛不太活跃的班级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投入到角色中去,才能很好的理解遥感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教学法: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得出答案。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检测→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初步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并把学生科学分成若干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和归纳学生的疑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的一些相关知识,知道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与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

《发酵技术》教案

第一节发酵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2)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描述酒精发酵的过程,明确酒精发酵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 (2)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生物技术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1)食品发酵的原理。 (2)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及操作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在生活中发明创造了丰富的生物技术,我们至今仍在享用这些宝贵的财富。酿酒、制酱、泡菜…… 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它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观察下列图片,这些食品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发酵食品) 是的,发酵食品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制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发酵技术。 二、新课学习 运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发酵技术。 食品发酵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发酵的技术也不尽相同。

相关链接:发酵的含义 生物学上,人们习惯把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工业生产上,则笼统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生命活动而实现的产品生产称为发酵。根据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情况,可分为厌氧发酵和通风发酵;根据发酵生成的产物,可分为乳酸发酵、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 视频:《发酵现象》 (一)乳酸发酵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论:“一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引发不同的发酵过程。如沼气发酵、泡菜的腌制过程等。而我们经常喝的酸奶就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 探究活动: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时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 作出假设: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无氧条件。 材料器具: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量筒,广口瓶,酒精灯,pH 试纸等。 视频:《自制酸奶》 操作方案: 1.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2.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用pH 试纸测定奶的酸碱度。 3.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装到三只广口瓶中。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3 号广口瓶不盖瓶盖。 4.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用pH 试纸测定奶的酸碱度。 实施计划:根据所作假设和制订的计划,选取相应的材料器具,完成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好记录。 得出结论: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葡萄糖分解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呈现酸味。 表达交流: 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广口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 杀死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防止杂菌的污染。 2.哪只瓶中的牛奶变成了酸奶?这说明了什么? 2号瓶,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 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利用葡萄糖生成乳酸。可见,乳酸发酵是利用乳酸菌对某些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 乳酸菌是世界公认的安全可直接食用的菌株,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并能够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和质地,延长食品的贮藏时间。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技术来大量生产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等)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等)。 2.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殖方式主要为出芽生殖,此外也能进行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 3.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量充足以出芽方式大量繁殖,其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无氧时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酶→2C2H5OH+2CO2 +能量 4.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5.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在氧气、糖源充足的情况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式为:2C2H5OH+4O2→CH3COOH+6H2O。 6.醋酸发酵条件的控制: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7.果酒与果醋的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果酒中酒精的检验可用[酸性]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来鉴定。 8.果酒和果醋制作装置中排气口与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相连接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目的是有利于二 氧化碳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关闭充气口;制醋 时,充气口应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9.防止发酵液被污染须注意以下几点:1)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进行酒精消毒;3)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地理《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状元笔记 遥感技术的工作过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解释与分析→遥感应用。 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深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北越低;反之亦然。同时,需要注意:遥感器对地物的分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的性能有关。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图像波段的差异、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等,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图像解译是不同的。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有的还应当结合实地调查进行解译。 基础整理 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介绍遥感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系统的组成以及分类;二是遥感与资源普查;三是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综合探究 1.国土资源部发布《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立国家级和全国31个省级、331个市级、2 800多个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这是继1984~1996年第一次土地普查之后,国土部门开展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摸底行动。 十年前的那次土地普查,动用了20万人力,历时10余年才告完成。而这一次,卫星遥感技术将成为最主要的调查手段,全部工作要求在三年内完成,而且要“覆盖全国,不留任何空白”。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有哪些?遥感监测土地资源的作用有哪些? 探究: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是:探测范围广,速度快;不受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收集信息多。 使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地资源,一可以实事求是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为土地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保持一种威慑,让地方不敢乱占地。在地方利益突显的今天,国家掌握这种威慑力量尤其必要。国土部门近年来查处的土地案件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遥感监测首先发现的,动态监测给土地执法部门提供了第一信息源。2006年4月初,国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郑州市开展土地执法检查。监测发现郑州市共发生变化图斑856个。后经实地认定,这些图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741宗,其中合法的仅77宗,在其余664 宗违法用地中,非法占地654宗,非法批地10宗。 2.2007年1月至2月8日,贵州省共发生森林火灾133次,导致火险等级上升的罪魁祸首就是2006年的暖冬天气。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扑灭大火战斗中,国家气象局向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提供了几十幅反映林火发展情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做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遥感技术在森林灭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还能应用于其他领域吗?

传统发酵技术【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

传统发酵技术【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2.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3.右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冶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4.在发酵条件的控制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

B.要想一次得到较多的果酒,在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 C.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 10~12d左右 D.制作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7.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它们分别与哪种菌有关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8.为了让豆腐上更多更快地长出毛霉,所需的条件是 A.温度为15~18℃,干燥环境B.温度为15~18℃,用水浸泡豆腐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发酵技术》精品学案

发酵技术 【学习目标】 1.知道发酵的原理,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 3.关注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知道发酵的原理,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知道发酵的原理,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____________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论:“一切发酵过程都是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引发不同的发酵过程。酸奶就是利用____________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 2.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利用____________生成乳酸。 3.乳酸发酵是利用____________对某些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____________是世界公认的可直接食用的菌株,可以维持肠道_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能够赋予食物独特的风味和质地,延长食品的贮存时间。 4.乳酸菌作为发酵剂被广泛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方面。 5.尽管各种酒的原料和酿造工艺不同,但其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都离不开____________的发酵作用。酵母菌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条件下,将糖转化为____________,因此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又称为____________。 6.白酒的酿造实际上是一个先利用____________进行发酵的酿造过程,这种工艺也是现代微生物发酵工业的基础。各种各样的酒有不同的芳香和味道,主要是应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类以及生产工艺的不同的缘故。 7.现代生物技术极大地推动了_______的发展,发酵技术已经拓展到________、_______等各个领域,各种新型发酵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8.预习后存在的疑惑。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案(1)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学习导航】 本章内容包括“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二个课题,每个课题相对独立,没有严格的顺序关系。本专题围绕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展开,主要是通过学习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的制作技术,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等科学探究的能力。重点是三项技术的制作原理和设计装置,难点是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本专题与微生物联系密切,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微生物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会摸索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实验的严密性。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目标】 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传统发酵酿酒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理解发酵需要一定的条件,然后再介绍传统发酵方法,分析传统发酵技术中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发酵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发酵液不受污染、如何控制好温度。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由酒变醋的原理以及在制醋过程中醋酸菌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制醋的流程、醋酸菌的生活特点、醋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使果酒变为果醋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三)、实验案例 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 建议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装置参见教材图1-4b),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如果使用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导学案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考纲规定本内容: 5-1(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3(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5-3(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本章思维导图 【高考基础知识梳理】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实验原理:(1)果酒制作的原理:①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 ______,其发酵的反应式为:a.有氧条件:b.无氧条件: ②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 a. 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是___℃左右,发酵在_______℃时最适宜; b. 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______________。 ③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果醋的制作原理:①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属于___核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在_____________,将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将____转变成___,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醋酸发酵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②果醋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还需要充足的____ ③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1)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酒果醋 (2)实验操作步骤及装置:①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_____,再_____②灭菌: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_______。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I部生物阅读卷 2014/5/1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的细胞呼吸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表达式为:C6H12O6+O2→CO2+H2O+能量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6H12O6→C2H5OH+CO2+能量 2.酵母菌发酵的最佳环境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3.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表达式为:C2H5OH→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反应式) 二、实验步骤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注意:①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②不能反复冲洗,以免洗去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的塑料瓶替代.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不要完全揭开瓶盖),进行排气。 注意: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要留1/3的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洋气后再进行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发酵液溢出。 7. 10 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8. 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如果找不到醋酸菌菌种或醋曲,可尝试自然接种,但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三、注意事项 1、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 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3.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二、实验步骤 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 酶 酶酶

高中地理: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2(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RS的概念和类型。 (2)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译。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思考和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热爱地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遥感的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 (2)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难点 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的判读。 [第一案例] 【教学过程】

普查和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活动]阅读课本P92活动题后思考题。 [教师点拔] 要理解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必须要先了解一些关于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的相关知识由于重度病害在红外区反射率较弱,显颜色较淡,而健康植物颜色呈鲜红色。学生讨论并回答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 [活动] 阅读课本P93活动题后思考题 [教师点拔]要能利用三幅图片提炼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事物变化的时空特征,另外要求要会运用地理学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同时要关心科学技术—特别的遥感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在地理学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学生讨论并回答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案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探索活动]

获取土地利用信息要动用大量人力与物力,经十年才作出一幅图。但现在利用遥感花得少的时间与金钱却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人眼的波段太窄、许多信息看不到,而人的双脚又由于许多因素限制,许多地方不能涉足”。而遥感突破了这些限制,它真正成为了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一、遥感: 1、概念与发展: 遥感: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控测技术。 [设问]怎样感知? [教师点拔]测量电磁波特征:不同的地物反射与吸收电磁波存在巨大差异。遥感不仅可以通过可见光进行感知,同时也可以通过红外线、微波、等。 [提问]为什么要分波段呢? [教师归纳]因为不同波段不同地物的反射率与吸收率等有很大差异。 2、分类:按遥感平台高度(运载工具)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按:电磁波段分:可见光遥感、红处线遥感、微波遥感 按:传感器的工作形式:被动式(接收来自地物的电磁波)、主动式(发射讯号,接收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如侧视雷达) 二、应用: 1.遥感的特点 [提问]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 [教师归纳] 与实地测绘相比,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少,成本低,效益大的特点。 (1).探测范围大:我国只要600多张左右的陆地卫星图像就可以全部覆盖。 (2).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实地测绘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重复一次。航空摄影测量数年才能重复测量一次。陆地卫星每16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对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工作难以开展的地区,

[高三理化生]发酵工程学案

23讲发酵工程简介 一、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 1.谷氨酸的产生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所使用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看属于_________ 培养基,从组成成分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培养基。 3、发酵罐搅拌器的作用: 二、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一)发酵工程的概念: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新技术。 (二)发酵工程的内容 1.菌种的选育:生产用菌种的获得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的配制: 3.灭菌: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是在发酵前用高温、高压的方式对__________和_______ 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从而杀死所有杂菌的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若青霉素生产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结果是什么 4.扩大培养和接种: 注:扩大培养是将培养到对数期的菌种分开,在分别培养,以促进菌体数量快速增加,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菌种;发酵生产过程的培养是为了获得代谢产物;它们培养目的不同,条件也就可能不同:如酒精发酵过程中,在有氧条件下快速增殖,就是说酵母菌扩大培养必须有充足的氧气;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所以酒精发酵的条件必须缺氧。 5.发酵过程——发酵的中心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了解发酵进程; (2)及时添加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延长菌种生长稳定期的时间; (3)严格控制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通气量和转速等发酵条件。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对产物的影响是什么 6.分离提纯: 两类产物: 提取方法是什么: 三、发酵工程的应用 1.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1)发酵工程能生产人们所需要的药品。如:通过青霉发酵能生产。(2)通过发酵工程能生产基因药品。如:将人工合成的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构建成“工程菌”,即先通过______工程再通过________ 工程培养工程菌就可获得人的胰岛素。 2.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1)生产丰富优质的传统发酵产品;(2)生产各式各样的食品添加剂;(3)发酵工程能为解决人类粮食缺问题开辟新途径。如通过发酵工程可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 四、课后练习 1.对谷氨酸发酵叙述正确的是 A.菌体是异氧厌氧型微生物B.培养基属于液态的合成培养基 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2.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 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 3.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需添加的生长因子是 A.氨基酸B.碱基C.核苷酸D.生物素 4.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时,培养基应该是 A.C∶N为4∶1 B.C∶N为3∶1 C.隔绝空气D.加大氮源、碳源的比例 5.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A.隔绝空气B.在对数有获得菌种 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 6.连续培养酵母菌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及时补充营养物质B.以青霉素杀灭细菌 C.以缓冲液控制pH在5.0-6.0之间D.以酒精浓度测定生长状况 7.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馏过滤B.过滤沉淀C.萃取离子D.沉淀萃取 8.下列物质中,不能为异养生物作碳源的是 A.蛋白胨B.含碳有机物C.含碳无机物D.石油、花生饼 9.培养生产青霉素的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 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 C.人工诱变D.人工诱变和基因工程 10.以下发酵产品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 A.味精B.啤酒C.“人造肉”D.人生长激素 1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 12.关于单细胞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A.是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B.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 C.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D.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 13.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①石油、②人生长激素、③紫草素、④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 。 2. 3. 4.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 ,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 也进入发酵液,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5. 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 6. 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控制好发酵温度, 使发酵时间缩短, 7. 8.果酒和果醋制作装置中排气口与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相连接的目的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 制醋 9.防止发酵液被污染须注意以下几点:1)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 2)榨汁机、3 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1.2 腐乳的制作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 2.

3.腐乳制作的 →密封腌制。 4.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的主要作用是:1 2 5.将豆腐切成3cm×3cm×1cm 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 制在 5天。 6. 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 7.食盐的作用:1. 2. 析出水分,3. 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 8. 一般控制在 9.酒的作用:12 )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赋予 3) 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10.香辛料的作用:1 2 3. 11.毒。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 瓶口被污染。 1.3 制作泡菜 1. C 6H 12O 6 ?→?酶 2C 3H 6O 3 +能量。 于生产酸奶。 2.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

高中地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 学目标1、学生能用自己语言表述遥感的概念,说出遥感的分类。 2、结合实例分析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检测中的应用。 3、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学习,学生感悟新兴地理信息技术的生命力。 教学分析 教学 内容 遥感技术的概念、发展、技术系统、类型及其应用。 教学 重点 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教学 难点 难点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解决 办法 结合案例分析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网络资源,学生才能够深入理解遥感技术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教学环节内容呈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引入《BTV数说北京》—遥感技术统计调查之翼展示观看体会 自主探究 1、阅读教材,了解遥感的概念、发展、遥感技术系 统的组成与遥感类型 2、根据教材P91活动,简述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 3、如何运用遥感技术探矿 巡视,对个 别学生进 行辅导 学生阅读 教材

程 教学过程 4、如何运用遥感技术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 5、如何运用遥感技术监测灾害 合作交流 1、由遥感的概念入手,分析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和 系统组成 2、对比分析遥感的类型及其特点 3、观看视频,说明遥感在具体应用领域的工作原理 教师引导、 展示案例 结合实例 进行分析总结提升关系图解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 教师适时 加以引导 补充 学生总结 本节的主 要内容 课堂实践 1. 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明显区别于健康植物反 射率的波段是( ) ①红外线②X 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电脑演 示 学生思 考完成

八年级生物下册《25.1 发酵技术》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节“发酵技术” 一、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说明食品的腐败的原因。 3、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 (2)、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3)、通过制用沼气发酵装置,了解科学技术的关系。 (4)、通过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验与生物发酵技术有关的职业。 三、教学重点 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四、教学难点 1、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1、生物技术成果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2、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调味品、米酒等。 3、师生各自制一份酸奶。 4、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一份米酒。 5、收集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味精、抗生素、加酶洗衣粉等。课前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的调味品。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你们吃过面饱、酸奶吗?你们洗衣服时用过加酶洗衣粉吗?知道多莉绵的故事吗?通过多媒体或图片给学生展示。从而导入本章课题——《生物技术》。 出示面包、酸奶、醋等准备好的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酵产品?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发酵技术》。可见,了酵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可不分,有极重要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指导学生看教材114页,并勾画生物技术的概念。 学生积极回答。甜面酱、豆腐乳。。。。。 (一)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 你们还记得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特点吗? 你们家中厨房中有哪些发酵产品? 你可能品尝过多种各有特色的酸奶,但你品尝过自制的酸奶吗?其实课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每一个小组的同学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自制一份酸奶,今天老师和你们一样制作了一份酸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吗? (品尝学生自制的酸奶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品尝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酸奶的色泽和形态,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品尝)。 通过展平台或每小组一名学生进行对自制酸奶进行展示,并对每小组的酸奶进行评比。提问:(1)你们刚才品尝的酸奶是什么味? (2)你们能否将刚才品尝的酸奶,制作的步骤讲给大家听呢?要求学生阅读教材115页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3)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4)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高中生物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第4课时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同步备课教学案苏教版

第4课时 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Ⅰ) [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 37,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结合教材P 39~40,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3.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重难点击] 1.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3.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1.发酵技术的应用 (1)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3)应用:发酵技术在生产单细胞蛋白(如酵母菌)、含醇饮料(如果酒、白酒、啤酒)、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调味品和发酵食品(如味精、醋、腐乳、泡菜)、甜味剂(如木糖醇、糖精)、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酸、赖氨酸)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2.果酒的酿制 (1)原料:各种果汁为原料。 (2)利用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含酒精的饮料。 (3)菌种:酿酒酵母菌。 ①类型:真核生物,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②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③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 (4)制作原理 ①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 +12H 2O +能量。 ②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 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 3.果醋制作的原理 (1)醋酸菌:又名醋酸杆菌。 ①类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②繁殖方式:二分裂。 ③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利用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生产酒精的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立即密封 B.在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隔绝空气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接种纯种的酵母菌 D.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最适宜的温度为18~25℃ 3.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营养成分。 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 4.下列哪项不是加盐腌制的目的()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B.防止豆腐过早酥烂 C.防止豆腐腐败D.加速毛霉的生长 5.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过程中消毒灭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来腌制腐乳的容器,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B.装瓶前,要将腐乳进行高温消毒,以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C.封瓶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达到防止瓶口被污染 D.杀灭的杂菌不仅包括毛霉,而且还包括其他类型的细菌 6.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7.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8.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造成泡菜腐烂的原因是()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 A.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B.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10.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 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