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行管考研参考书宁骚《公共政策学》笔记3-育明考研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政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
规制政策,比如,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制 社会性规制:比如,对产品安全方面的管制 规制政策经常导致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引起冲突 自我规制性政策 与规制性政策不同,自我规制性政策主要依靠被管制的群体主动进 行自我内部控制而非依靠外在的控制来达成目标 自我管制性政策主要出现在一些特定的职业或行业上,比如,一些 特定的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自律。其所涉及的管理事务一般与特定 群体之外的人群没有明显的利害关系,但好的管理却可能对内部每 个人都有好处。 再分配性政策 再分配性政策是指那些涉及到不同群体间财富、收入、权力转移的 政策,其目的不是财富或权力运用方式的改变,而是财富或权力的 重新分配 其典型是在穷人和富人之间进行财富转移的政策,比如,通过所得 税(累进税率、负所得税)来进行财富转移 再分配性政策从制定到维持都非常困难 实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material and symbolic policies): (JEA,P11) 一些政策可能只具有象征性意义,比如,义务教育法 一些时候,政策到底是实质性政策还是象征性政策要看政府是否真的想执行 该政策。 涉及公共物品的政策和涉及私人物品的政策 扩建道路 vs. 基本医疗服务 二、为什么要研究和分析公共政策
•政策存在不同的侧面,同时,不同的政策领域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造成学者们对政策过程的不同理解
宁骚公共政策学-完整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上,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方法论的多样化。 (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 (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 作用给予了重视。
• 我们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其必要性或 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第二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 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 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 提出政策建议。
第三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 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二、这一学科概念有如下内涵:
(一)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 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 的公共政策。
(二)按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 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三)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 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四)这门学科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 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 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 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 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的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 一致,而且这种一致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 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
(2)科学的第二个品格就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维 的产物。
(3)科学的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 备性和逻辑一致性。
(4)科学的第四个品格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
3.公共政策学的品格
宁骚
主编
ISBN:7-04-012263-4
教学安排
一、总学时数:60 二、学分:3 三、教学目的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资料《公共政策分析》笔记
《公共政策分析》笔记完整版资料请百度输入:北京大学2012年行政经管专业考研资料全集,志在飞翔上传,免积分下载即可!目前网络上最完整最新的资料全集,你下载看看吧,具体看压缩包里的文档解压说明!本书重点讲解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概念框架;第二,政策制定基本过程分析;第三,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理论工具和量化工具。
陈老师认为,中国目前公共政策研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因此他提出了在转型时期的“利益政策学”研究思路。
什么是公共政策第一,什么是公共政策:某类政策主体依据一定的政策目标,对社会中的利益进行选择,整合的基础上,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客体是基于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是社会利益的权威性表达,本质是要分配与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过程趋向就是利益取向,包括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实现,当然,公共政策还肩负着增进社会利益的责任。
第二,什么是公共政策分析:政府为解决各类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以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1 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A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从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分析这样的分析框架下,分析方法由四种,对决策内容的描述性分析,规范性分析,决策过程的描述性分析,规范性分析B 沃尔夫分析模式政策过程角度:收集数据资料——建立变量——建立模型——提出方案——评价——分析执行过程C 邓恩分析模式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根据解决的问题种类可以分为三种分析方法:经验方法,评价方法,规范方法。
因为信息元和分析方法的多重关系,可以分为预测分析,回溯分析和综合集成分析2 综合框架就是制定问题,选择方案,实施分析和效果评价(德洛尔)3公共政策分析的要素: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规范,政策效果,政策环境,政策信息4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系统原则,预测原则,协调原则,必要多样性,分解综合性,民主原则5 历史沿革:拉斯维尔第一次提出“政策科学”,林德姆罗姆提出“政策分析”,德洛尔的三部曲让政策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认为政策科学应该以实证为基础而不是行为科学或者经管科学,另外坚持历史研究方法。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学》(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的内涵:(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育明考研: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周三多考研笔记-考研重点范围
北林行管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7月1日前购买8折优惠育明教育内部资料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公共政策模拟试卷及解析育明教育行管专业资深专家徐老师以及13年6名育明考到北林行管370分以上的学员综合分析:整体看来,2013年的北京林业大学行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的难度并不大,基本上还是延续着往年的难度,所以,2014年的北林考研的复习还是要以基础为关键点,打好基础。
因为北林并不对外公布参考书目,育明教育根据内部信息和7年的辅导经验,为2014年准备考取北林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最权威的参考书目以及内部信息,希望能给14年准备考研的学生带来最大的帮助。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考研精编笔记第一单元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一)外国学者的定义1、早期管理学者玛丽·帕克·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2、斯蒂芬· P .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管理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
3、帕梅拉· S.路易斯、斯蒂芬· 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 M.范特: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沃伦· R .普伦基特和雷蒙德· F .阿特纳: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
而管理则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订并达到目标的活动。
(二)中国学者的定义1、徐国华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有三层含义)2、杨文士和张雁: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王骚《公共政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政策与公共政策1.1复习笔记一、基本概念的含义1.“公共”的概念“公共”是与“私人”相对的概念。
公共政策概念中“公共”一词的含义可以概括为:(1)以体现公共意愿为总体标准;(2)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3)形成过程经由法定的民主政治程序;(4)由国家政府或其他公共权力机构、公共职能部门具体制定和推行。
2.公共政策概念的多种阐释(1)罗伯特·艾斯顿认为,政府处于周围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包围之中,并在《公共政策的思路:政策领导之研究》中提出,“广义上的限定,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与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公共政策是围绕政府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
(2)托马斯·戴伊在《公共政策的理解》中提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决定去做或不决定去做某一事情的行为倾向”。
托马斯·戴伊的观点指出了政策的两种倾向性:政府面对某一公共问题的解决,既可能采取积极的政策行为,也可能采取消极放任的政策行为。
这一点对于把握政策手段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
(3)理查德·罗斯在《英国的政策制定》中提出,公共政策是“一个或多或少活动相连的较长系列”以及这一活动的后果,而不是某种孤立、静止的决定。
理查德·罗斯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对公共政策进行释义,打破传统的静态认识模式,在理论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新意。
(4)卡尔·弗里德里奇在《人与政府》中指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在阻碍和机遇相交的特定环境中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一个政府有目的地利用机遇、克服障碍、努力达到目标、实现目的和意图的过程。
”这种观点指出了公共政策的目的性和动态过程性,对于公共政策的理论认识和现实把握具有一定的意义。
(5)詹姆斯·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是“一个或一批行动者为解决某一问题及其有关事物的有目的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由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展开”,同时“也将受到非官方活动者和非官方因素的影响”。
詹姆斯·安德森提出了政策问题、政策目的、政策过程的直接与间接参与者等多种政策环节,并着重强调了公共政策的行为过程性。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三章 第三节
真题 (2011.4)单选题 下列关于公共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
B 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C 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总是正相关的
D 公共政策的直接利益总是大于间接利益
答案:A
二 公民与公共政策
(一)作为政策客体 公民更多地应作为政策客体而存在的理由是 ①公民的真正意愿很难确定; ②公民的意见多属短视;
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及公 共政策学知识的普及,政策信息的获取将变得十 分便捷。
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7种:
(1)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采取全公民公决的方 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权 利; (2)通过这街投票或代议的形式,选择公共政策 的直接主体;或推荐代表参与政策过程,使政策 发生实质性变化,间接行使个人权利; (3)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法或者反对某些政 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或表 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迫使政府将问题提上决策 议程;
③由非政府政策行为者与直接决策者形成的政策 社群和政策网络,既可能有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 化、民主化、法制化,也可能造成少数精英和强 势群体垄断公共政策、,漠视公共利益。
小结 一 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 二 公民与公共政策 三 公民社会、社会团体与公共政策
四 政党与公共Βιβλιοθήκη 策五 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②促进信息交流,释放社会多元诉求;
③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
2.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 ①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 ②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的引领者; ③构建“第二现实”。“第二现实”指大众传播 利用自己“敏锐的嗅觉”,通过频频报道和讨论 某个问题,影响受众对该问题的内容及其性质的 认知和态度,进而影响政策议程的建立。
北京林业大学行管考研宋维明管理学基础笔记-育明考研
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资料-育明考研一、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考研目录 (2)二、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年考研招录情况统计 (3)三、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类专业考研参考书 (3)四、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统计 (4)五、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专业2017年考研全年复习规划 (5)六、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专业考研答题技巧及示范 (6)七、宋维明-管理学基础笔记 (12)一、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考研目录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的学院有2个,分别是经济管理学院(主要是行政管理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要是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其中公共管理招收的是专业硕士学位人员,故不在以下的统计范围内),具体情况如下:育明杜老师解析:1、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的招生目录中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计划招生6人推免3人,实际计划招生总人数8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计划招生7人推免2人,实际计划3人推免(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
行政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研究范围广泛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3、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制2——3年,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及其新的发展;了解作为决策环境的中国政治文化传统、行政规则和行政程序,了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新的要求;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分析手段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具有应变、决断和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善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完成管理任务)4、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就业范围非常广泛。
就目前而言,现有的行政管理职业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押题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六章)
北大行管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育明教育包揽2008-2013年北大行管考研状元。
2008年,郭同学398分;2009年,冯同学418分;2010年,葛同学398分;2011年,周同学384分;2012年,王同学402分,2013年,郭同学402分。
育明教育: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资料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六章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分析第一节:政策执行研究的理论研究:三代研究。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者综合。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这部分又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研究途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一般意义上:1.把高层政府的决策作为研究出发点,集中研究某种权威性的决定如何被组织分工实践并实现目标2.上策根据偏好制定目标,基层落实执行3.层级指挥命令体系,中央控制变量很重要4.注重上级对下级的指挥和监督实践中对这一研究途径的批判1.过多地关注中央和高层的目标,其他行动者的角色被忽略了,而事实上后者的策略性创造力和自由裁量权对政策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2.其所谓完美的执行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具备的,如目标的模糊,不充足的资源,环境的变化等3.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理论划分在现实中很难维持,过于理想化。
制定中有执行,执行中有制定。
4.带有个案研究的局限性,显得拘泥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一般意义上:1.以组织中的个人作为出发点,处于政策链条的低层次2.政策过程是政策是行为者之间的讨价还价,而不是单纯地由上层以法令控制3.所有的政策都会被下级以自己的想法修正4.强调给下层官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以适应环境对自下而上途径的批评:1.过分强调基层官员的自由裁量权:一方面自由裁量受到多方面的法理限制,另一方面它与行政效率之间不见得有必然的联系,更容易忽视民主和政治责任2.自下而上的途径在实践中只适用于分权的环境:绕开了现实政治中对政策执行的先验性限制,如政治体制,官僚层级制,法律制度等3.对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批评有失公允:他们一个重视中心忽视边陲,一个重视边陲忽视中心两种研究途径的区别1.以最初的焦点看:一个强调中央,一个是地方执行结构2.以执行过程中的主要行动者认定而言:一个是中央,公营部门到私营部门;一个是反过来3.以评估标准而言:前者强调正式目标的完成,后者标准不清楚4.以整体焦点而言:前者关心政策执行如何不偏离政策目标,后者是强调政策网络中的多元互动。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押题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十、十一章)
北大行管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育明教育包揽2008-2013年北大行管考研状元。
2008年,郭同学398分;2009年,冯同学418分;2010年,葛同学398分;2011年,周同学384分;2012年,王同学402分,2013年,郭同学402分。
育明教育: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资料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十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公共政策的分析有两种价值和两个方向,即公共政策分析和政治的公共政策。
前者是技术理性的,追求科学的决策制定与执行,而后者则是政治考量的,更多地属于政治学的研究范畴。
其实狭义的政策分析就是指技术理性,因此才会有“政治”与“分析”的对立。
本书介绍的制度模型,精英模型和集团模型,包括陈庆云提到的利益分析模型;都属于政治学研究的宏观模型,而公共选择理论(李永军在ppt里提到)则可以看作是微观模型。
技术的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包括三个决策模型,即完全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和渐进式决策。
至于系统分析的模型,则既可以用于政策分析,也属于政治的公共政策,是跨越两种方向之间的方法。
至于本书说的政策分析框架实际上针对政策过程阶段模型的不足而提出的框架(关于此框架更详细的评价见“其他参考书目笔记”中的张金马的书的笔记)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政治分析模型制度分析:1.制度研究和制度分析是政治学的主要支柱,自然也是政治的公共政策的主要方法,制度分析关注的是公共部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设计,以及这些制度和结构所产生的作用2.关于制度概念的三种界定:康芒斯;科斯;诺斯;康芒斯: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的行为准则科斯:现代产权经济学:制度是关于产权安排和调整的规则诺斯:制度就是结构和游戏规则3.旧制度主义:更多地关注制度的属性和制度的规范性导向、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力。
研究价值是规范性的,探讨如何追求最好的制度,更多地从正式制度和成文规则角度出发,较忽视对个人的研究。
行政管理考研北京林业大学行管宁骚《公共政策学》内部讲义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本质、构成与功能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一、决定、决策、对策、政策、公共政策这几个概念的界定(一)决定决定,英文作Decide(动词)、Decision(名词)。
《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①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②决定的事项。
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的“做决定”(decision-making)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作为其结果的“决定”(decision)则是在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中一种。
在政治生活与公务事务中,做决定、决定,常常在同一含义上替代“决策”、“政策”而得到广泛使用。
(二)决策决策,英文作Policy-making,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决定策略或方法”;英文又作Making Policy,也就是上述词典释义的“决定的策略或办法”。
决策就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预设一个目标或目标体系,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或目标体系采集有关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加工、整理,制定出若干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然后加以分析、比较,择定最佳方案。
简单地说,决策就是从多个可能实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优化出最佳方案。
决策是由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对策对策的基本含义就是“应对的策略或办法”。
与这一含义相近的英文词是Strategy——词典的解释是“管理或规划的技巧”(Skill in managing or planning)。
由于所有的决定、决策、政策都是应对既定问题的办法或技巧,在内涵上与对策是相通的,所有对策这一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与决定、决策、政策等概念相互替代的。
(四)政策政策,英文作Policy,其含义有广、狭之分。
关于广义的“政策”概念,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卡尔·弗雷德里奇(Carl J.Friedrich)把政策看做“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发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或达到某一既定的目的”。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押题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七章)
北大行管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育明教育包揽2008-2013年北大行管考研状元。
2008年,郭同学398分;2009年,冯同学418分;2010年,葛同学398分;2011年,周同学384分;2012年,王同学402分,2013年,郭同学402分。
育明教育: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资料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七章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一、公共政策评价的含义本章的标题是“公共政策效果”评价,而不是“公共政策”评价,目的在于确定此处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而不包含政策的全部过程(如政策制定时的方案评估)。
学术界关于公共政策评价含义的三种界定分别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价;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价;对政策效果的评价。
由此看,本书选取的是第三种。
政策效果:1.定义:一般被看作是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不同于政策目标,也不同于政策产出。
要注意区分。
等同于政策目标,就忽略了政策的全部效果;而政策产出只能告诉人们政府做了什么,不能告诉人们政策产生了什么实际影响。
2.内容:所以政策效果包含几下几方面的内容:完成目标的程度;政策的非预期影响;与政府行为相关的环境的变化;投入政策的成本;收益与成本的比率3.类型: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象征性效果4.直接效果:直接作用于问题和目标群体的附带效果:外溢到其他问题和非目标群体的潜在效果: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的象征性效果:表示性的第二节:公共政策评价的操作一、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可以运用于具体的评价方案的设计)1.要确定统一的标准困难在于: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法规制度的限制;政策效果的非预期性;量化与主观的矛盾,不易量化2.邓恩提出的公共政策评价标准:效益;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适应性(育明教育注:考试重点,必背,10年考察过)3.综合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根据各学者的看法,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投入工作量;绩效;效率;充分性;公平性;适当性;执行力;社会发展总指标二、公共政策评价的程序公共政策评价由四个基本内容组成:规范;信息;分析;建议。
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最新参考书目
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最新参考书目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徐双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修订版)吴爱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管院:《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徐双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赵曼,陈全明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0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教育资深行政管理名师独家解析教育专业课辅导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考研专业课对每个科目都收集了重点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教育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教育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宁骚《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考点分析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分析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一)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学:P61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概念:P59-P6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是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政策研究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政策研究是一门科学。
③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政策分析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③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①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②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③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④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押题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三章)
北大行管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育明教育包揽2008-2013年北大行管考研状元。
2008年,郭同学398分;2009年,冯同学418分;2010年,葛同学398分;2011年,周同学384分;2012年,王同学402分,2013年,郭同学402分。
育明教育: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资料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育明教育注:系统分析可以说是政策生命周期的基础——政策工具是考试重点)定义:公共政策系统是由公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工具及其与政策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政策系统分析可以说是政策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
)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一、官方参与者在中国,官方参与者指的是广义政府和执政党:三大权力机关和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在美国,立法机关的立法权力较大,但在国防和外交上,总统权力较大;在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统一行使立法权,其他主体如国务院,地方人大等都没有独立立法权,其立法行为只是全国人大立法的一部份。
立法机关制定的政策具有最高效力。
另外,全国人大具有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决定权通常是解决重大政策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行政事务的机关,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所以行政机关是公共政策的直接运用者。
在美国,行政国家的出现;在中国,国务院统一领导各级行政机关工作,拥有行政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等司法机关在美国,司法机关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司法审查权,法令解释权等对公共政策的内容和性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中国,司法机关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政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并没有真正成为政策制定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的体制。
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实际上是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过程。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课后习题详解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
在学科开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①主体不同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良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开展;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良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宁骚《公共政策学》
因此简单地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公共决策行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那么,
公共政策学要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这种现象呢?即公共政策
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一)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学既不同于决策科学,也不同于行政决策学和 立法学。 1.决策科学研究对象的决策包括企业,军队,学校,医
院,公共组织等各类组织在管理中形成的决策。
和”政策分析“两个领域。简而言之,政策科学或公共政
策学=政策研究+政策分析
• 即:
政策研究
+
政策分析
=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它是这样的一门学 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 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 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 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在当
代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政治体制中,直接决策者可以
区分为个人、团体与组织三种类别);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
对性(人民一方面是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另一方面
又是公共政策的对象或者客体);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 ①线性结构 ②职能结构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 统。谁是公共政策的主体?谁是公共政策的适用对象或政 策的客体?谁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建议、支持与 评估?谁将公共政策的信息反馈给政策主体?他们是如何
在互动中按照一定的行为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政策系统的?
这个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是如何持续不断地以输入-输出-反 馈的形式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的?……
宁骚《公共政策学》考试考点分析
1.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的学科。
2.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3.公共政策的内涵:①、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②、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③、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④、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⑤、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⑥、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公共政策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三个核心要素: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4.近代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在四个方面的表现:①、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②、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③、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越来越注重于执行社会管理的智能;④、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
5.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分别从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两个方面划分(1)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公共政策的内容特征指的是具有不同的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i)以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划分: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ii)将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划分:战略、策略、战术;相互关系:战略是全局的,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是服从服务于战略,战术是微观的,针对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资料-育明考研一、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考研目录 (2)二、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年考研招录情况统计 (3)三、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类专业考研参考书 (3)四、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统计 (4)五、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专业2017年考研全年复习规划 (5)六、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专业考研答题技巧及示范 (6)七、《公共政策学》宁骚笔记3 (12)一、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考研目录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的学院有2个,分别是经济管理学院(主要是行政管理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要是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其中公共管理招收的是专业硕士学位人员,故不在以下的统计范围内),具体情况如下:育明杜老师解析:1、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的招生目录中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计划招生6人推免3人,实际计划招生总人数8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计划招生7人推免2人,实际计划3人推免(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
行政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研究范围广泛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3、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制2——3年,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及其新的发展;了解作为决策环境的中国政治文化传统、行政规则和行政程序,了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新的要求;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分析手段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具有应变、决断和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善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完成管理任务)4、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就业范围非常广泛。
就目前而言,现有的行政管理职业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这无形之中为本专业人才就业创造了较大的就业机会。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企业的不断建立,老企业不断扩大。
因此,企业等单位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便成为大势所趋,这从量上增加了本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
二、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年考研招录情况统计三、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课参考书目708公共管理基础《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徐双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管理学基础》宋维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8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赵曼、陈全明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课参考书目728公共管理基础《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徐双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共政策学》(第二版)宁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管理学基础》宋维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854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修订版)吴爱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学长经验分享: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
读哪一些资料有用、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四、北京林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统计育明杜老师解析:总体来说,近三年无论是经管学院还是人文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复试线都是按照国家线或高于国家线划分(公共课、专业课及总分),复试比例不高于120%。
复试总成绩计算:1、复试满分350分,210分及格2、复试总成绩=专业综合笔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综合素质面试。
入学总成绩(最终录取排名成绩)计算方法:1、一志愿上线考生入学总成绩=初试成绩×(50%~70%)+复试总成绩×(50~30%,具体比例见复试时间与地点安排表)。
所有各项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
2、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农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在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政策,进入复试;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录取。
对于以上经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在复试时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政策,用于入学总成绩的计算。
五、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专业2017年考研全年复习规划通过对4000余位成功考研学子的专业分析,育明教育将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也称作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
育明教育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育明教育认为,中途换院校和转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育明教育咨询部免费为广大考生提供择校、择专业的专业性建议以及全国任何高校任何专业的考研内部信息,欢迎广大考生垂询。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
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
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
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
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
育明教育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0月上旬):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
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
育明教育为考生提供精准的考研专业课重点,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
育明教育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辅导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0月上旬——11月上旬):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
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育明考研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1月上旬——12月初):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
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
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
育明考研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2月初——考试):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
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
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
育明教育提醒,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
育明考研将为考生免费提供考前心理辅导,让考生赢在终点,笑到最后。
六、北京林业大学管理类专业考研答题技巧及示范一.考试内容1.管理的涵义,管理者,管理学对象和管理的性质;2.企业组织及其特点;3.计划的概念,计划的制定,目标的制定与目标管理,战略管理;4.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5.组织与组织工作,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内容,组织结构的类型;6.人力资源管理7.人的行为与激励8.领导方式与沟通9.管理控制的涵义,管理控制的作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0.管理控制的类型此部分特意参考了育明教育考研北师大行政管理专业课研究专家组的意见和最新研究成果。
1、育明考研名词解释答题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答题示范: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名词解释危机应对: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温馨提示: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生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