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运动的快慢》教案2

合集下载

运动的快慢说课教案

运动的快慢说课教案

运动的快慢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2.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3. 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运动快慢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运动快慢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评估其理解程度。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操作技能。

3. 评价内容:学生能否正确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运动快慢。

学生能否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运动快慢的问题。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教案:《运动的快慢》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运动的快慢概念,认识不同运动的快慢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运动的兴趣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1.运动的快慢概念及不同运动的快慢特点。

2.通过观察实例,学习如何判断运动的快慢。

三、教学重点1.运动的快慢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不同运动的快慢特点的辨析。

四、教学难点1.运动的快慢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通过观察判断运动的快慢。

五、教学准备1.教学PPT2.运动器材和图片3.实验用具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呈现不同运动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运动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运动有快慢之分吗?如何判断运动的快慢?3.引出本课主题:《运动的快慢》。

Step 2: 探究运动的快慢1.分组讨论:请学生就自己知道的运动进行分类,将运动分为快慢两类,并说明理由。

2.各小组发言,展示分类结果,并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补充。

Step 3: 运动的快慢特点1.展示PPT,介绍不同运动的快慢特点,如跑步、篮球、举重等。

2.回顾之前的讨论,与现在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3.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不同运动的快慢特点。

Step 4: 判断运动的快慢1.准备实验器材:一个滑轮装置、一个小车和一根绳子。

2.分组进行实验:将小车绑在滑轮装置上,拉住绳子将小车放下,观察小车下滑的速度。

修改绳子的长度,并再次观察速度的变化。

3.学生进行实验记录,根据观察结果判断运动的快慢。

Step 5: 总结归纳1.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回答:运动的快慢是如何判断的?不同运动有什么快慢特点?2.教师进行总结,概括运动的快慢特点,并复习所学的关键词和概念。

七、巩固练习1.小组合作,设计判断运动快慢的小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分享实验结果,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

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运动的快慢》教案2

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运动的快慢》教案2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公式和单位2、初步尝试测量、计算速度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过程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点】1、速度的概念2、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3 、速度的测量【教学难点】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皮卷尺、秒表、课件、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看录像,问: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学会回答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一、快慢的比较播放录象,比较奥运会游泳运动员游泳的快慢?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方法2.相同路程比时间举例: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学生用上述方法比较两者谁运动的更快?提出问题:如果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均不同,如何比较快慢?启发导出“速度”的概念。

师生讨论板书: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单位:米/秒生活中速度的常用单位―――km/h单位换算:1m/s=3.6km/h引导学生:观察汽车仪表盘加强速度单位的印象。

讨论速度两个单位的换算值,比较两者的大小。

二、速度的大小学生估测自己步行的速度,感受大小。

质疑:学生的估测是否准确?如何测出自己步行时的速度?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选取实验器材。

学生自主实验,3位同学从教室的一端步行到另一端,第4位同学利用秒表测出步行的时间,第5位同学利用皮卷尺测出步行的路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全体同学处理实验数据。

教师只作适当指导,并点评刚才的学生实验。

利用学生测量的路程和时间,说明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观察“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学生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与自己的步行速度相比较,增加感性认识。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举例法
讲述法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二.速度
三.匀速直线运动
四.变速直线运动
五.频闪摄影




课 题
12.2运动的快慢
课型
NO:9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3、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公式、单位、常见速度值及简单计算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跑得快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跑的快
二.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量
2.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3.符号:v
4.大小: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
5.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1m/s=3.6km/h
6.常见的速度值:人步行1.1 m/s
一.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自然界中纯的匀速直线运动很少
二.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变速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利用公式v=s/t求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对物体何时快、何时慢、何时停反映不出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课题12.2运动的快慢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方法通过速度的探究体会速度的大小体会速度在实际中的应用情感态度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速度的计算教学难点速度单位的计算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合作探究提出问题: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放录像:龟兔赛跑,让学生思考、交流。

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的定义:提出问题:运动会的百米赛跑时,在比赛过程中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些,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在终点时我们又用的是什么方法?小华步行,而爸爸骑自行车,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也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短的运动慢。

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类比电功率的定义引入速度的定义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学生思考体会观察多媒体录像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比较相同时间所经过的路程。

学生分析后回答。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看谁跑在前;在终点我们看谁用的时间短。

小华和爸爸我们看谁用的时间短。

学生理解速度的定义。

回忆自己熟悉的情景,进入学习情境通过录像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总结判断速度大小的两种基本方法。

进一步熟悉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引入速度的定义,并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单位:米/秒/s千米/每小时/h例题:/s=/h5/s=/h2/h=/s一位百米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h,请比较哪个快?课本第32页例题观察多媒体录像体会速度的意义。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5.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游戏和实验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生活的意义。

3.通过速度概念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类比的研究方法,并学会去描述生活中某一个量的快慢。

4.通过练习掌握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观看视频了解机械运动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有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以及用类比的方法去描述生活中某一个量的快慢。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参与-活动●教学用具多媒体、小红旗、两张相同的纸片、气球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活动】小游戏:传递国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把国旗传递得快?【总结】教师指出学习的新课题,并引导学生小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一个感性认识【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两物体下落的快慢【播放视频】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刘翔运动快慢的?【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讨论]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2秒内能跑80米;海里游得最快的旗鱼3 秒能游83.4米;天空中飞得最快的雨燕1秒能飞48米。

[总结]将不同时间转化为相同时间,再通过比路程的大小来比较物体运快慢。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的快慢;
2.能识别并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快慢。

教学准备:
运动项目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与学生谈论运动的快慢感受,引导他们思考运动中的快慢有哪些不同。

2. 准备一段快速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询问他们这种音乐让他们联想到什么运动。

二、呈现(10分钟)
1. 展示一些不同的运动项目的图片,与学生一起识别并讨论它们的快慢特点。

2. 针对其中一两个运动项目进行详细讲解,比如跳绳和滑滚球运动的快慢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三、实践(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运动项目进行表演,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方式展示出该项目的快慢特点。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试图猜测他们表演的是哪种运动项目。

四、总结(5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快慢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快慢与健康的关系。

五、延伸(5分钟)
1.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体验不同的快慢感受。

2. 鼓励学生与家人朋友分享他们的体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保持健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音乐和实践等方式,以情境化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运动的快慢特点。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体验运动项目的快慢感受,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意识。

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2

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2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粗略探究感受直线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发生变化,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比匀速直线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V=S/t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展示自己的记录的数据,并且通过数据找到规律
11、小结
3、速






(5min)
甲组:
10s传递了25m = 快
乙组:
8s传递了16m = 慢
师:路程/时间,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
师:一秒、一分、或一小时,叫做单位时间。即接力棒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这样一种比较方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刚才比较快慢的哪一种?
(这种方法是通过比值的方法把不同路程不同时间转化为相同时间比路程)
【总结】因此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路程除以时间即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我们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板)
而物理中常用比值给物理量下定义的的方法叫比值定义法。(板)
【总结】因此我们又得到一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的一种办法:比速度(板书)
讨论回答
生:接力棒1S内通过的路程
生:相同时间比路程
收获(4min)
师:请同学们畅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总结本节课收获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案(第二课时)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案(第二课时)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掌握速度概念,记住速度单位及其换算。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会用速度公式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3、了解变速直线运动,会用平均速度观点计算变速计算变速直线运动速度。

4、了解“速度表”中显示的“即时速度”含义。

过程与方法1、对不同的运动快慢程度从时间和路程两个方面分析、理解。

2、利用速度公式熟练求解匀速运动中速度、路程玫时间三者中的未知量。

3、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中某阶段的平均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速度”概念的学习,让学生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观念,可以更精确地描述运动,便于化解更复杂的问题。

2、建立“速度”概念,还可促进学生生活行为的效率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形成正确的生活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速度概念的理解,速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速度大小的比较,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旧课:A、速度是如何定义的?表达式如何?B、速度的国际单位可从公式推出,是什么?汽车的速度常用km/h为单位,它比m/s大还是小?可推导出什么数量关系?(a)相同时间时位置领先者。

(b)跑完相同距离,用时间短者。

通过对速度定义与速度公式及速度单位的变换的复习巩固,更能让学生尽情境引入物体运动有快慢复习旧课:速度概念与速度公式实验:测量小—►画的运动速度(两种方案)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的探究应用计算生活中的速与拓展练f度课堂小结快掌握本节课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了解和 计算。

生活中的许多运动 情境都有比较快慢 问题,通过尽量列 举分析让学生想 到,比较机械运动 的分类。

三、新课导入(一)直线运动 ___________【展示】匀速直线运思考问题:看课本图1.3-3 “想想议议” 中甲乙两车各有什么运动情 况?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 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 动。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的快慢来衡量。

2.学会用快慢的速度来描述不同的运动。

3.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跑步、行走、游泳等不同运动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 让学生观察老师所展示的不同运动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这些运动。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快慢怎样来衡量呢?”等问题。

Step 2:学习新知识1. 继续展示不同运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运动速度的快慢。

2. 教师板书“快”和“慢”两个词,让学生看懂并读出这两个词。

3.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说出不同运动速度的快慢。

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引导和提示。

Step 3:运用新知识1. 教师描述一种运动,让学生通过听教师的描述,猜测运动是快还是慢,并用英文单词“fast”或“slow”来回答。

2. 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给出一个运动的描述,让对方猜测是否快或慢。

3. 随后,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选择,选择一种喜欢的运动,并用英文句子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Step 4:巩固与拓展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种运动进行模拟表演,并用英文描述运动速度的快慢。

2.教师提问:“哪些运动是快的?哪些运动是慢的?如何描述某种运动的快慢?”等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自己的观点。

Step 5:总结1. 教师总结和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关于运动的快慢的表达方式。

Step 6:作业作业可以布置为让学生用英文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一种运动的短文,描述运动的快慢和自己的感受。

教学延伸:1. 可以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运动的图片或实物,用英文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速度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和掌握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一)、速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发现问题:观察组图,看到了什么?他们运动得一样快吗?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图中的物体都在运动,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比较题中人物或物体运动的快慢。

得出结论:1.相同时间比距离2.相同距离比时间引出新问题:若距离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2)、速度的定义:举出一个例子让学生来判断运动员和汽车运动的快慢,并说出自己判断的过程。

教师总结:当路程与时间都不一样时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来比较(统一标准)。

教师总结:物理学上,把路程与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速度的公式v=s/t,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为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引出问题:那么两种单位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能不能说km/h比m/s大?(3)、速度单位的换算:说出图中汽车和飞机速度的物理意义,做出下方的练习题。

练习:试着计算表格中A、B、C、D的速度大小。

举出几种常见的运动速度。

看书上21页的例题,仔细观察解题的格式并做PPT上的例1和例2。

(二)、匀速直线运动仔细观察图中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回答问题。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公开课(2)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公开课(2)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说课稿教材分析:《运动的快慢》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机械运动》的第二节。

本节内容由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二部分构成。

“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的基础,是联系力与运动的纽带。

按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本节课只讲速度部分。

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

难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公式ν=s/t的应用。

教法学法分析:物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本节内容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情境教学法,分析推理法,讲授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学法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充满好奇、渴求学好物理知识,但也有一些担心,担心学不好物理。

所以在讲授这一节课时,讲概念讲细讲透,学生对某个知识掌握后再学下一个知识。

使用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获得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学习目标分析: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依据课标的具体要求本节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判断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知道速度的定义,会利用公式做简单的计算,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包含了新课的引入,教学内容,达标检测和小结。

(一)引入课题教师播放冬季学校冬运会上学生百米赛跑的场景,启发学生思考:图片中哪个跑得快?终点裁判又是怎样判断哪个跑得快的?两种判断方法是通过什么方式判断的?从而归纳得出判断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含了2个知识点。

知识点一:速度。

通过判断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设计问题:两个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让学生讨论如何判断运动的快慢。

如甲3秒钟走了4.5米,乙4秒跑了6.4米,哪个运动得快?学生分析判断后,教师归纳得出速度的概念: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它所用时间的比值。

12.2《运动的快慢》导学教案.doc

12.2《运动的快慢》导学教案.doc

§12.2《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速度概念的建立;学习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

比如你走的比他快,他骑自行车比你快。

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十二章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自学指导一:探究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问题思考:(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2、小组归纳: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_________内看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_________的距离,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3、小试牛刀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甲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总结:在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得情况下,___________的物体运动得快。

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自学指导二: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1、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的第一、二、三自然段,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的快慢 教案 (2)

运动的快慢 教案 (2)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2.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会使用秒表。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用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知道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表现,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皮尺、秒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1.感受29页四幅图,猜一猜谁移动得快?“假如它们进行的距离一样,情况会如何呢?”2.龟兔赛跑的故事。

“兔子为什么没有得第一呢?”(启发学生考虑距离,时间的要素)3.使学生意识到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进行衡量。

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活动二:在测量与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1.测一测走路的速度(1)用正常的步伐走5米花多长时间?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走5米花了多长时间?(2)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多远?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5秒钟走了多远?2.给运动速度排序p30活动三认识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1.让学生阅读资料P31,去发现台风预报时,强调方向的重要性。

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说一说一些运动的方向拓展观察判断缓慢的运动课本P31四幅图问:(1)这些物体也在运动吗?运动得快还是慢。

(2)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也在运动?(参照物)板书设计: 2.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运动速度运动速度:(1)快慢(2)方向教学反思:。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快慢》教案(第一步)复习旧知衔接铺垫1、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和2、根据运动的快慢是否改变,直线运动还可分为两种:①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运动快慢发生变化,这种运动叫做。

(第二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蜗牛在地面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行驶;飞机在空中沿直线飞行。

它们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运动有快慢,导入新课。

(第三步)出示目标明了内容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学习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学习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第四步)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任务一::探究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问题思考: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1)假如你是观众,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2)假如你是裁判,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2、小组归纳: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观众采用的方法是_ ,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思考:汽车2min行驶1200m;飞机2s飞行1000m。

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任务二::速度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6页的前三个自然段,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

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 =,s= , t= _(3)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10m/s=km/h 54km/h=m/s15m/s=km/h 18km/h=m/s(4)阅读课本第27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例如人步行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等)(5)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运动员速度10m/s B.手扶拖拉机行驶速度5m/s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行驶速度40km/h2、速度计算(1)学生阅读课本第28页例题,讨论明确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通过视频引入新课.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1.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
(2)公式:v=
t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就读作“米每秒”.
常用:“千米/时(km/h)”,读作“千米每小时”.
(4)单位换算:1m/s = 3.6km/h
讲解换算方法。

练习1:在北奥运会,牙买加选手博尔特的惊世一跑9秒69,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练习2:单位换算,写出步骤;
(1)10 m/s=______=_____=______km/h.
(2)36 km/h=______=______=_____m/s.
练习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