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一章1、近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哪些新变化?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⑶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最早出现在近代,德国)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⑴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⑵教育内容现代化⑶教育条件现代化⑷教育管理现代化⑸教育素质现代化。
(关键)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⑴教育的终身化⑵教育的全民化⑶教育的民主化⑷教育的多元化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教学相长包括哪三层含义?⑴教师教学生学⑵教师向学生学⑶学生的学习可以超越老师第二章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⑷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生产力于教育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⑶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⑷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学万能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范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内容:(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教育学简答题整理【范本模板】
一、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永恒性②历史性③继承性④长期性⑤相对独立性⑥生产性⑦民族性2.20世纪后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①终身化法国保罗·朗格朗②全民化③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享受教育资源机会、教育结果的均等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教育自由化④多元化⑤技术现代化全球科学信息现代化⑥全球化全民民主多元终身化⑦信息化⑧具有科学性3.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③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④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知识结构⑤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于实践。
二、教育的基本规律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⑴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受教育权③决定教育目的④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⑤决定教育体制⑥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⑦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⑧决定着教育的性质⑵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①教育的政治功能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②教育的经济功能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最终、最根本)①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④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⑤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4.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动力作用、根本动因)①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②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④影响教育技术教育的科技功能: 科学研究-—-成果开发———科技再生产-—-科学体制化5.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①传承文化(传递、保存、活化)②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③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④更新和创造文化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③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7.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遗传(遗传素质):物质前提环境:提供多种可能性教育(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因、动力8.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决定人的发展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9.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10.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①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求:循序渐进地施教;“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的做法都是违背该原则的②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要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最近发展区③不平衡性(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和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都是不平衡的要求:把握施教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视时而教、及时施教④互补性:包括生理和生理之间的互补和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要求:长善救失,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不同个体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群体间的差异要求:因材施教;弹性教学制度;组织兴趣小组⑥整体性: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要求:面对学生的整个身心;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三、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①国家的教育目的(第一层次)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二层次)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教育目的与它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教师的教学目标(第三层次)2.确立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要求)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③人们的教育理想(理论)④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⑴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道德和个性的充分发展⑵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⑶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⑷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与唯一途径)4.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性质)②坚持全面发展(质量标准)③培养独立个性(内容)两坚持、培养、结合、提高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本途径)⑤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5.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①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时代特征、核心、本质区别)6.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③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④国家机器的产生7.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大众化⑤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⑥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⑦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⑧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四、教师与学生1。
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1.简述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两方面。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5.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2)环境;(3)学校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6.简述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1)先导性;(2)生活性;(3)感染性;(4)针对性;(5)终身性。
8.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2)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3)文化发展促进学学校课程的发展(4)文化膨响教育发展育目的的确立(5)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6)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9、简述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2)基础性;(3)义务性;(4)全民性;(5)全面性;(6)活动性;(7)趣味性。
10、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1、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4)专业能力的提高;(5)教师的专业人格;(6)专业自我的形成。
1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2)学生为本;(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
教育学简答题(全)
一、填空〔10×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2、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根底是〔马克思主义〕。
3、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交往活动。
4、教育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
6、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标准〔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7、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8、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9、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开展它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0、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开展〕的过程,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本质。
1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2、品德心理学的研究说明,〔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开展的根底和源泉。
13、人的开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人的开展中起〔动力〕作用。
14、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它的根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传递〔生产劳动经验〕。
15、人的开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开展,二者紧密相连。
16、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它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方案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使他们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17、教学原那么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广阔教师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18、构成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19、思想品德形成和开展的动力是〔道德情感)二、选择题〔10×1’〕1.【大教学论】作者是〔夸美纽斯〕。
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有三种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答:(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
6、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美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苏联赞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
7、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
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为断变化的过程。
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承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以下是几个教育学必背的简答题:
1. 什么是教育?
答: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系统和计划性的方式,对人进行引导、培养和发展,以实现其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 什么是教学?
答:教学是指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包括选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的过程。
3. 什么是教育评价?
答:教育评价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监测、评估和反馈的过程,旨在帮助教师和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并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
4. 什么是课程?
答:课程是指教育机构为达成特定教育目的而规划、安排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设计。
5.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包括学习、记忆、情感、动机、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2.教育的本质属性答: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第一,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表明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哺育下一代,但动物一直以生物实体的形式存在. 第二,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其他社会现象也对人的发展有影响,如社会生产对人的发展也影响很大,但不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影响人的发展.第三,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反映和体现着社会要求)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3.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4.简述学习教育学的认识/意义?答: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五、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5.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答: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具体体现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教育决定教育内容取舍(5)教育决定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口诀】两权一目的(两圈一亩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体现在:①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的人才②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③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6.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它主要关注教育的目的、过程和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学生的个性及其发
展规律、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
2. 请简述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实证主义、理论主义、实践主义和现代主义。
其中,实证主义主张以科学实验和实证研究为基础,代表人物有杜威;理论主义主张重视理论研究和哲学思考,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实践主
义主张教育要贴近实际生活,代表人物有弗洛姆;现代主义主张个性
化教育和终身学习,代表人物有格尔德。
3. 请解释教育的基本功能及其意义。
教育的基本功能包括社会化、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和促进个人发展。
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个人自我实现,提高国家综合素质。
4. 请说明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区别。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外部刺激与反应的过程,重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重视学习者的
思维活动。
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奖励和惩罚的作用,认知主义强调对学
习者的认知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5. 请谈谈您对教育的未来发展的看法。
教育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学习,强调学生的自
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育将更加多元化,包括在线教育、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教育等,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需求。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1、古代教育的特点:专制性,道统性,阶级性,刻板性,象征性。
2、近代教育的特点:公⽴教育的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加强教育⽴法,重视依法治教;教育世俗化。
3、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民主化;全民化;多元化;终⾝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教育规律的科学。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教育⽬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4、教育相对独⽴于政治经济制度。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量。
6、教育与社会⽣产⼒的关系:1、社会⽣产⼒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段;4社会⽣产⼒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产⼒和⽣产关系同时作⽤于教育。
1、教育是劳动⼒再⽣产的重要⼿段;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产的重要⼿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段。
7、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的观念;2改变教育质量和受教育者的数量;3改变教育的内容、⽅法和⼿段。
1、教育是科学技术再⽣产的重要⼿段;2教育能促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
8、教育的相对独⽴性:1.教育与⽣产⼒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教育的相对独⽴性表现在教育本⾝所具有的继承性上: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式的继承,教育理论和经验的继承;3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性理解为绝对独⽴性。
9、学校教育在⼈的发展中起主导作⽤:1.学校教育是有⽬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的社会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培训专门的教师来进⾏的,效果较好;3.学校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发展的各种因素。
10、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做出社会规范性;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作⽤;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才能和个性发展的功能。
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1.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教育的本质、原则、目标、方法和效果等问题,以及教育与社会、文化和个体发展的关系。
2.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使个体全面发展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教育,个体能够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进而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社会适应。
3.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有价值观、有道德修养、有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公民。
4. 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教育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体验法、研究法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5. 教育的效果如何评价?
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掌握、思维能力、创造力、自我调节能力等多个方面来评价,同时还可以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发展等。
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综合评价等。
这些是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掌握更多相关知识。
教育学60道简答题和答案
教育学60道简答题和答案1.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1.学校教育于生产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学之术,有鲜明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的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意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1.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现代教育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3.现代教育内容日趋科学化4.班级授课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5.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答: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场所,教育设施、设备;(4)有足够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简述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1.教育终身化2.教育社会化3.教育生产化4.教育名主化5.教育国际化6.教育现代化7 教育多元化5.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答:(1)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决定国民受教育程度:(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结构变化引发教育结构发生变化。
(4)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引发教育形式的变化。
(5)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6.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答: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7.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2.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化民主8.1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联系: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8.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人力资本理论8.3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方法和手段3.教育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8.4 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高了平台9.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答: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全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 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11.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的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12.教育在哪些方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答.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1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几种动因理论。
教育学最全简答题
四,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
五,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7.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一,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良好的作息)
二,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好奇心,探索精神,儿童 潜能开发)
三,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六,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四,构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课程体系
五,建立开放型的现代教育体制
六,加强教育交流,促进教育文化发展。
22.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经济以知识作为最直接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二,知识经济的劳动主体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有知识的人
三,知识经济是以智力为支撑的经济
四,知识经济的内在动力是提升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创造力
一,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 以活化文化)
二,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
三,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18.教育的科技功能
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二,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四,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19.教育的人口功能
2,教育也担负着发展科学、再生产科学的任务,这在高校表 现得尤为明显。
16.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最直接的功能
教育学简答题完整版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近代教育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3、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6、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8、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9、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0、(1)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得以真正实现;(2)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程度的反馈,并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3)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民主化;11、网络教育: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学不再局限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开放学校。
教育学简答题(含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集锦一、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1、启发教育裎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荼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学习教育学要注意哪些问题?1、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2、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题或远离背后的理论假设;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4、要注意广泛地阅读教育书刊。
三、当代教育学有哪些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2、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3、教育学研究与教育裎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4、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也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教育的内函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样教育。
其含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偏狭义的教育,还指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六、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教育主要处于原始的平等状态,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简单,只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劳动知识,没有阶级性。
七、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它包括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和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点是教育基本与生产相脱离,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基本被奴隶主阶级和封建主阶级所垄断,其主要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采用个别教学,具有封闭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八、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校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简答题1、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①目的清楚②内容正确③结构合理④方法得当⑤教学效果好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①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贯彻方法: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发扬教学民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3、遗传素质在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具体地讲:(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
(5)遗传素质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超常、低常、生理缺陷等。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①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②为人民服务③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美育的任务是: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是核心),提高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③、帮助学生提高心灵美、行为美、追求美的能力。
6、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①要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②要培养他们对现代生产技术的兴趣,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立志用自己诚实的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③既培养学生具有动手操作能力,会使用一般常用的工具,又能初步掌握一定的现代生产技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④既要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组织和管理的初步知识,还要使学生懂得管理也是科学。
⑤既要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还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择业知识和树立终身学习的志向。
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保持良好的体魄。
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①备课②上课③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④-课外辅导⑤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①激发动机、②让学生感知素材、③理解教材,形成概念、④巩固知识、⑤运用知识形成机能技巧9、教学工作的主要教学原则有哪些?①教育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有机统一的原则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人的学习知识来源于直观,③直观是理解的基础④启发性原则、⑤循序渐进的原则、⑥巩固性原则、⑦因材施教的原则、⑧量力性原则10、德育工作的主要原则;①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②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③知行统一的原则、④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⑤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教育相结合、⑥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⑦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想结合的原则、⑧影响连贯性一致性的原则11、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①重视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②面向学生每个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③进行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④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论述1、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客体?答: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是教育的客体。
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因为A学生的认识和发展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发展教育的转化。
B学生有个体的差异,有自己的能动性,个体的选择性,我们必须尊重他们,才能实现教学过程。
C、只有认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把教育的注意力、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使主客体统一。
具体做法:①、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②要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要求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③、最重要的是发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2、作为教师如果班上有学生经常不遵守纪律,屡教屡犯,如何实施德育教育?答A:三点原因:①、已经形成了坏的习惯。
②、意志薄弱③、环境有利于诱发他的不良行为。
B如何转化:①、破坏行为定性规定行为的方向。
②综合治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③、环境微调,换一个环境。
C如何实施:①、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②、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对事不对人。
④、热爱学生的情感。
不歧视学生,要导向扶持,因为差更需要关爱。
3、你心目中学生的教育平等是怎样的?答:A理想的三个方面①教育权利的平等。
②教育待遇的平等。
③、教育机会的平等。
B作为教师又该怎样做?①树立平等对待学生的教育理念,包含人格、权利、机会等。
②要有热爱学生的情感,不偏爱某个学生,要爱每一个学生。
③具体行为上要能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做到“因材施教”。
4、案例分析陶行知教育学生四快糖包括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思想?①尊重学生,平等对待②利用积极因素,发扬优点、闪光点,克服消极因素③彩正面引导学生,肯定正面、优点,积极情感体验,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对待5、你认为动劳技术培养对学生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答:①、能培养人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②、养成劳动的习惯。
③、掌握劳动的技能,为将来的生存打下基础。
④、获得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和劳动经验。
心理学简答1、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刺激物的特点:答:①、新颖的②、具有一定的强度③、有变化④、自己的需要和身心状态2、定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答:定势是心理活动预先的准备状态。
好处:节省我们的思维过程,节省时间。
坏处:条件变化了,思维还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
3、学习一篇长篇材料,总是开头结尾记得劳,而中间记忆比较差,为什么?答:中间记不住是因为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的影响。
开始时没有前摄抑制的影响。
结尾时没有倒摄抑制的影响。
4、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答:①、情绪是生理需要。
情感是社会的需要。
②、情绪具有外显性,情感具有内隐性。
③、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具有情境性。
情感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深刻性。
5、感觉的规律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①、适应性(洗澡时水渐渐感觉不烫了)②、对比性(吃药和白开水)③感受性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盲人辨别声音)6、气质的类型和高级活动神经之间的关系?胆汁质, 强不平衡, 兴奋型多血质, 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粘液质, 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抑郁质, 弱型, 抑郁性7、现实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答:①、自我意识正确,不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②人际关系协调③、性别角色清楚④社会适应良好⑤情绪积极稳定⑥人格结构完整8、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什么?答:①、自然②、适度③、健康向上9、记忆的基本环节有哪些?答:记忆指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过程,是用来获取,存储,保留和以后检索信息。
10、解决问题的四个过程是什么?答:①、发现问题②、明确问题③、提出假设④、验证假设论述1、如何利用记忆的基本规律进行学习?答:⑴明确记忆的任务和目的。
⑵帮助学生理解识记的材料。
⑶对记忆的材料要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⑷有效的复习,及时的强化。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答:性格是一个人对事物的一贯态度和稳定的行为方式的特征。
⑴、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⑵、建立他对人类社会良好的情感。
⑶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
A、家庭、学校性格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B、主观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磨练锻炼他的性格。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答:性格是一个人对事物的一贯态度和稳定的行为方式的特征。
⑴、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②、积极地自我心理暗示克服未考先慌(相信我我能行)。
③、注意通过一些心理训练减少对考试的紧张。
④、通过一些自我训练,放松训练(深呼吸听音乐)等缓解紧张情绪。
4、有的学生要经常批评才进步,有的学生批评更差,有的表扬才进步,如何正确对待批评和表扬?答:批评与表扬有三种类型:①、针对人的。
②、指向过程的。
③、指向结果的。
针对人的会使人自卑,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指向过程的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比较好的。
指向结果,表扬时可取的,批评是不可取的。
总之:①、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
②、重视对行为过程的表扬与批评。
③、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而异。
④、表扬和批评要及时。
《给教师的建议》关键词:阅读、思考、兴趣、尊重、科学。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的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第一套: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第二套: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关系:第二套可以激发孩子们阅读第一套的兴趣,激活学第一套的思维。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评分是教育上最精细的工具之一。
①、宁可少一些,每一个评分都要是有意义的,有分量的,不要随意评分。
②、从来不打不及格的分数。
③、如果学生不专心或还没有回答的准备,就不评分。
④、待学生理解后能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再评分。
21、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愿望,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0、直观性教学(注意点)①、学生都是通过形式、声音、色彩、感觉来思维的。
②、直观只是在促进学生思维积极的基础上才是需要的。
③、直观手段的过渡,由实物直观到图画直观到符号直观。
④引导学生由会话直观到词语直观。
从具体到抽象。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五种技能(读、写、算、观察、表达)53、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①、学习过程要投入感情,积极情绪②、教师要充满激情以情激情③、教师要多考虑学情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
63、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教学注意的中心。
砌房子教师提供材料后给学生做87、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①、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
②、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
③、要有很好的语言修养,用语言创造心灵。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①、自己的储备要足。
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
③、随时根据学情变化来变换教法。
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概括,掌握知识。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的提供事实,吝啬的给予概括。
⑤、学习内容中包含一定份额已知的东西,和一定份额未知的东西。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究未知的东西)⑥、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活起来。
⑦、要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构成网络似的知识系统。
新课程理论1三个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本次是第八次课程改革3课程观念变化的四个方面:①以前注重内容的学习,现在注重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②从强调目标计划转向学习过程本身③从强调教材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诸多因素④从强调显形过程到强调隐性显形并重过程4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④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交流与协作的能力5正确的评价观:师生共同发展-评价促发展,多元、多方式,重过程6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①问题阶段②计划阶段③研究阶段④解释阶段⑤反思阶段7对课程启动有启示的几种理论:①多元智能理论哈佛大学加德纳②后现代课程理论美国多尔③建构主义评价观瑞士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④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⑤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⑥8加德纳的七种职能①言语-语言智能②逻辑-数学智能③视觉-空间智能④音乐-节奏智能⑤身体-运动智能⑥人际-关系智能⑦自我认识智能9美国多尔多元论对课程的启示①从静态到动态②从强调静的内容到动的内容③更加关注生成目标10怎样使学生学习更有效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②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很好奇③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④在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奖励⑤自己看到成功的机会11转变学习方式自主(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合作、探究12探究学习的五个阶段:①问题阶段②计划阶段③研究阶段④解释阶段⑤反思阶段13合作学习的本质: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培养竞争意识13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意义:(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①激发导入自学探究②解疑导拨合作探究③明理强化实践探究④激励评价引申探究14建构理论三要素:情境协作对话交流15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的作用: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16建构主义理论关于教师的地位;与学生阶级互动,共同发展;是平等中的首席;(多尔)17新课程的特性①综合性②均衡性③选择性18均衡性的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芬兰教育家)19均衡性表现的三个方面:①学科与活动规划设计全面②活动的课时活动安排要均衡③内容选择要均衡20研究性学习要新:①保持独立、持续、探究的兴趣②丰富学生的体验③使学生养成合作共享的个性品质④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⑤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⑥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⑦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的发展意识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