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问题引领的探索性学习——关于核心问题设计的思考
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深处(1)
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深处希望我们今天就像老朋友一样,聊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个共同的话题,既希望老师们能提问探讨,有不当之处,也希望老师们的拍砖。
我今天讲座的主题是——《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深处》。
我们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仔细想想的确如此,我们每天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问题”,不管是理解的深入、联系的建构,还是运用的拓展,都有“问题”在穿针引线。
那么老师们,关于“问题”你有问题吗?我有: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能让学生产生高阶思维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提问后,如何让教学更有价值?提问如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学生会从提问中学会学习吗?……我只是基于我自己的课堂,从这三个方面和大家聊聊关于“问题”的话题,“为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老生常谈的“旧话题”、“是什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核心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走向思维深处、“怎么做”——教师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
一、为什么为什么确定“核心问题”作为我今天讲座的主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一张评价表”、“一个调查问卷题”、“一个教学片断”。
我们一切的话题都离不开我们每天面对的小学数学课堂。
“课堂”是我们一切教学行为的根本所在,不管是“立德树人”还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还是要在我们的课堂中去实现的,离开了老师日常的课堂实践,再顶层、再完美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把南通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俗称为“十二字十二条”,“十二字”——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十二条”——即十二条课堂评价标准。
在2019年的9月,南通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修改出台了新的评价标准,新的标准仍然是十二字十二条,十二字不变,十二条进行了修改,学生表现方面:“有效先学”改为“自觉先学”,“适当合作”改为“有效合作”,“主动交流”改为“踊跃展示”,“善于归纳”改为“自主建构”,“认真倾听”变为“应用技术”;教师素养方面:每一条变得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修改之后的十二字十二条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为根本,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最终目的是构建这样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先学,组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会思、会说、会做。
巧设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的深度参与
巧设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的深度参与摘要: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平时单元测试成绩挺好,到了期末考试就差了;有些学生四五年级的知识学得不错,到六年级相关部分的内容又似乎都忘了。
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有的学生平常学习只注重记忆与模仿,没有真正探索问题,深入了解知识本质,所以所学内容过一段时间就淡忘了。
如何尽量避免教学中的这种浅层学习,机械学习的问题呢?本文通过合理、灵活、有效利用教材,善于预设核心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索、深度交流、深度体验、深度思考,达到真正的深度学习目的,促进知识和能力拓展。
关键词:核心问题;深度参与;自主参与数学课堂的核心问题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经验、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整体着手设计的。
能统领教学主线,触及教学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深度的、以探究为主的主要问题,即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课堂上只有围绕核心问题组织教学,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深度参与,增加深度体验,引发深度思考,凸显深度学习。
一、巧设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参与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一个好的数学核心问题,能够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引发深度思考,直击数学本质。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老师课前先通过“猜一猜”游戏,让孩子们猜猜魔法箱中的立体图形是什么,由此来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正方体的话题,接着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红萝卜切成正方体的过程,介绍立体图形的面、棱、顶点三个新的概念,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提出“正方体有什么特点”这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主动探索数学问题,深度参与,获得真正的新知识。
二、利用核心问题,增加学生深度体验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的感悟、体验等对数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独特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参与学习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资源,抓住核心问题,精准把握生成,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在同伴互动交流中获得知识体验,为后续深度理解知识打下更好的基础。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核心问题驱动下的学习任务设计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核心问题驱动下的学习任务设计数学教学要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价值取向。
学生思维发展起于一个个学习任务,而每一个学习任务的设计一定是源自问题解决。
因此,好的问题是设计出好的学习任务的前提,好的学习任务能促进学生思维由低阶水平向高阶水平进阶。
众所周知,零散性、浅表性、封闭性的问题较难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样的问题称不上好问题。
真正的“好问题”一定是触及一节课教学内容本质,能诱发学生深度思维的。
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核心问题”。
所谓“核心问题”,就是基于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学生认知水平提出的、对课堂教学具有引领作用的情境性问题。
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数学学习具有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特点,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空间,为思维发展提供媒介。
基于核心问题如何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呢?下面以“面积的认识”这节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张奠宙先生认为,面积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
学情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学生能直观感知“面”的大小,可以用观察法和重叠法比较面的大小。
这就告诉我们,教学中再反复讨论表面是什么,表面在哪里,其意义已经不大。
学生首次接触“面积”概念,“面积是什么”自然就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张奠宙先生还指出,面积的本质是一个数,是用一个数刻画一个区域的大小。
如何基于学情教学“面积是一个数”呢?我们通过如下几个“核心点”引导学生学习:一是面积度量的对象是什么?二是面积度量的结果可以怎样记录?三是引导学生分辨周长和面积概念。
整节课教学围绕这三个“核心点”着力,引导学生明晰“面积的度量对象是平面上的某个区域”“面积度量的结果可以用几个正方形来记录”“面积相同,周长不一定相同”,促进学生对面积概念的深度建构。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每个内容领域又分为概念、规则、命题、解决问题等不同的知识类型。
学生知识经验的客观差异性告诉我们,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应当依据内容、课型、年级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课堂学习的真实发生,实现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四问题”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四问题”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驱动学生积极思考、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
在课程标准背景下,我尝试开展了“四问题”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初步形成了“问题引思——问题激试——问题促议——问题助省”(简称“四问题”)的“四问题”课堂教学模式。
“四问题”教学基本模式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合作以问题背景创设情境,以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问题为主线,围绕提出的疑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实现师生互动,师生综合素质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四问题”教学模式研究(一)问题引思:创设真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真问题情境”是指在真实情境中设计含有数学思维含量的真问题,真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主动思考,还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触发问题意识,进而围绕问题来探究新知识。
做法:创设现实真问题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以渴求解决问题的心理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圆的初步认识》学校创玩活动的某一项目: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正中间放一个圆柱体,往圆柱体上投套圈,需要同学们设计比赛的规则,看谁设计的规则最公平。
说明:通过设计套圈的比赛规则,自然引出了学生对圆及其特征的议论。
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来引出问题,既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二)问题激试:明确问题解决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尝试解决1.明确问题解决任务,把问题呈现出来,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
做法:PPT呈现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教师即时板书要解决的学习任务。
2.组织学生自主尝试问题的解决。
做法:学生独立完成;先同桌讨论,后各自独立解决;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例如:《梯形的面积》在出示课题后,就向学生布置任务:现在请你们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核心问题引领,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探究
核心问题引领 ,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探究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生在对理论知识、概念理解等方面比较有难度。
教师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贴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都比较有限,这种情况使得数学课堂很难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
而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并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对核心素养引领下,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核心问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前言:深度学习的意思就是,学生在对基础知识掌握透彻之后,再开展多维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过核心问题的引领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还能实现国家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
一、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的误区(1)学生缺乏充足的思考时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也变得更加清晰明确,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也随之增长,使得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这也就不得不将各个教学流程和环节进行压缩。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会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很多教师基本上都是根据教学流程进行提问,或直接挪用教材中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缺乏创新,学生也对其毫无好感。
另外,由于需要提问的地方过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核心,使得教师为学生留出的思考时间少之又少,甚至会将学生的回答时间直接忽略,并直接向学生讲解答案或问题,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缺乏思维锻炼的机会,使得问题教学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其本该存在的价值。
(2)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问题教学中,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并没有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如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而这个差异的存在,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面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一部分学生感觉很容易,另一部分学生会感觉很难。
核心问题引领促进深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核心问题的策略研究
核心问题引领促进深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核心问题的策略研究摘要:核心问题是指那些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更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起到统领、主导作用。
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核心问题的理解,分析了数学课堂中核心问题的缺失现状,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设计和实施核心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问题设计策略实施策略一、缘起:数学课堂中核心问题的缺失现状案例:数的认识总复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这些数。
总复习时,要把正负数、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等数进行整理和复习,以一条主线串起零散的知识点。
笔者设计了用数轴把所有的数串起来,提出核心问题:回忆刚才在数轴上表示这些数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看似独立的知识,通过一条数轴,重建知识结构,把正负数、整数、分数、小数的关系理清楚。
普通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体会整数、小数、分数,都是在不断地度量中建立概念的,体会整数、小数、分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
反观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对核心问题的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
开学初的课堂调研,笔者对所有课的问题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研究,选了5位老师,结果及分析如下:节次问题总数是非问题选择问题指向不清问题评价性问题高效核心问题我们的调研课基本都是磨了两次以上,从表中,我们发现课堂问题设计上也是存在种种问题:1.课堂提问零碎,缺乏统整性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教师的提问都是琐碎的、浅层次的思考问题,比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若大量使用这类问题,不仅会占用课时,增加学生的无效思考,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高效的核心问题基本都不到20%,很难使我们的课堂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板块,缺乏统整性。
2.课堂提问随意,缺乏主题性“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等为了“提问”而“提问”的问题。
事实上,这类看似开放,却缺乏主题性的提问,不能让学生获得数学的本质知识,也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
聚焦核心--引领突破--—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
聚焦核心引领突破——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策略的研究内容摘要:核心问题是教师基于教材和学情,精心设计的表达教其教学理念、承载教学主要目标、串联课堂教学主线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重视数量,轻视质量;情境繁多,内容松散;目标模糊,欠缺指导等。
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借鉴优质课堂案例,提出了数学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策略:关注目标,引领突破;前后衔接,贯穿始终;点燃导线,迸发生成等,期望通过核心问题的精心设计到达教学相长的目标,也为今后更多的教师设计课堂核心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问题设计策略问题教学高效一、直面现实——研究核心问题设计策略之缘起随着课改的推进,营造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每个教育者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我们知道课堂上的核心问题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如何设计优质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注重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提问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孔子采用提问的方法进行“循循善诱”,宋代朱熹认为“教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为长进”,可见他更加注重教学中的质疑。
现代教育中,国内外教师更是都认为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引领课堂,落实目标,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抓手。
核心问题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教法,了解雪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能够最好的表达教师的教学理念、承载教学主要目标、串联课堂教学主线的问题。
它能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尝试自主操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它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生成资源,为师生的教学互开工作搭建宽广的平台。
由此可见,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实际问题教学中,师生一问一答中似乎学生的思维活动被调动起来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在学生的答复中找到了答案,但课后的检测却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经过课堂观察研究,笔者发现目前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教学问题频频出现:(一)情境枯燥,兴趣不足【镜头一】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因此掌握了改写省略的一般方法,在探究新知环节老师是这样设计核心问题的:“出示:人类用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空中1000000000颗行星。
以问题为驱动力,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2 5以问题为驱动力引领学生深度学习以问题为驱动力,引领学生深度学习Һ陈玉胜㊀(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校区,安徽㊀芜湖㊀241000)㊀㊀ʌ摘要ɔ爱问问题是小学生的天性,孩子们对新鲜的事物总是抱有天然的好奇心,对具有逻辑性的数学知识也有着浓浓的求知欲.通过数学的学习发展小学生的个性,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重要目标.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㊁研究能力.如何有效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 核心问题 ,利用 核心问题 来驱动学生主动思考,驱动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投入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ʌ关键词ɔ深度学习;基础问题;拓展问题;发展思维引㊀言小学数学 核心问题 往往指的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它既可以是对基础知识的提问,也可以是数学学习难点的引入,甚至可以是数学知识点的延伸.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教师设计的多个层次的问题,也可以是切中要害的单一问题.无论哪种形式,只要是能充分引领小学生投入数学深度学习的问题,都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能引导学生一步步从基础知识的建立发展到对数学知识的钻研㊁探究㊁拓展,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逐步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下面对如何以 核心问题 为驱动力,引领学生学习新知,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进行探讨.一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存在的障碍(一)学生缺乏挖掘深度问题的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在于满足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需求.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掌握基础的运算技巧,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很多小学生刚刚进入系统性知识学习,学习习惯还在逐步形成中,自主深度学习的意识还不强,深入挖掘问题的能力还不足.在教师讲授数学知识时,他们往往不能进行自主思考,不能将新知识内化,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一些学生简单地将知识的学习等同于表面的 学会 ,而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挖掘缺乏自主性,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后期对复杂㊁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如大部分小学生在理解数学加法的算理时,会跟随教师进行一定的练习,以强化自己对加法计算的运用.但是一些学生并不会主动将加法算理与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结合起来.一些学生在学习加法时对加法的算理缺乏深度学习,他们的思维无法得到拓展,这影响了后期学生数学思维㊁数学能力的提升.(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呆板㊁单一教师是数学教学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教学方式的灵活与否㊁教学节奏的合理与否都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虽然教师已经在努力规避免一些问题,如 刻板化㊁灌输式教学 教学问题重复㊁单一 等,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仍旧对部分教师㊁甚至大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得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保守,遵循既有的教学经验,没有探索对新的教学方式,缺乏课堂创新意识.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一些教师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难以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数学,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㊁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三)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基础知识如同一栋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稳固,由数学知识建立起来的大厦即(知识体系)便会不牢固,在碰到一些较难的问题时,学生难以进行良好的知识迁移,不能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碰到的问题.所以,基础知识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根基.然而,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学生对基础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的情况.一般而言,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学生认为学会㊁掌握一些数学的概念㊁理论就够了,在碰到综合问题时,他们不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基础知识解题;二是部分学生后期缺少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容易遗漏知识要点.因此,学生在深度学习时要复习基础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率.二㊁利用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意义(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数学思维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而提问是最容易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2 5引发学生进行思考㊁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式的方式之一.问题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自然的互动,驱动学生基于问题对数学理论㊁定理㊁规律进行探讨,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只要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便能够举一反三,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敢于尝试探究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便逐渐得到提高,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快速发展.(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深度学习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花费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进行层次化的教学.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教学情景中,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多样的,不同层次㊁不同深度的数学问题能够引领不同的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如基础性核心问题能帮助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强化,而一些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所以,一个好问题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深度学习的需求,又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有利于构建数学深度课堂数学深度课堂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深度课堂容纳了基础知识㊁拓展问题㊁数学生活等内容.利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可以有效构建数学深度课堂,让师生找准各自的定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师生之间㊁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学习模式,即互相学习㊁交流互动.同时,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碰到数学问题时能多沟通㊁多思考,善于联系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继而促成数学深度课堂的构建.三㊁利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措施(一)提出基础性核心问题,促使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核心问题的作用是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索,运用数学知识.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前提是有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只有打好数学知识基础,学生才能进行深度学习.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对一些概念性㊁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进行提炼,从中提炼出有效的核心问题,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利用基础知识的核心问题进行学习,再进行重点知识㊁难点知识的思考,提出问题.如何从教材的基础知识中提炼出核心问题?教师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从教材中的例题着手.例题往往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础问题,亦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有效帮助学生将数学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初步培养小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拓展学习做准备.二是设计趣味性数学问题.教师在初期的基础知识教学中,结合生活话题,从教材基础知识中提炼出学生感兴趣的核心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求知欲望,进而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夯实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例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有关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的教学是学生完成笔算100以内加㊁减法等知识学习之后的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100以内加㊁减法的方法,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笔算 三位数㊁两位数的加减 ,提高学生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及本课时的教材基础内容,提炼出本课时基础导入环节的核心问题:参加世博会的一年级(1)班学生有35人,(2)班学生有34人,参加世博会的一年级学生一共有多少人?这一基础性核心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联系自己已学的笔算100以内加㊁减法的方法,开始列式计算.而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脱离笔算来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提高学生对核心问题的二次探索能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解答核心问题,先请一名学生说一说口算两位数的加减的思路并归纳口算方法,再依据核心问题列出算式 34+35=? .口算是为了简化笔算过程,可以将34转化为30+4,或将35转化为30+5,进而转化为简单的整十计算,快速得到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出两位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三位数的加减的估算学习做铺垫,教师通过知识迁移,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二)引入重难点核心问题,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如果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圆,那么基础性核心问题可以看作圆上的点,重难点知识的核心问题则是整个圆的关键,引入重难点知识的核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小学生正处在智力㊁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一些人的认知水平较低,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被课程中一些有难度的重点知识困住.所以引入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核心问题,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将难度转化为学习兴趣,主动探究.而在设计重难点知识的核心问题时,教师需要注意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合适㊁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探索,将课堂从 以教师讲解为主 转化为 以学生探究为主 ,引导学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2 5生通过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两种方法研究重难点知识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让学生不断进行分析㊁比较㊁探索并联系旧知㊁运用新知研究问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敢于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教师构建了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中有关运算定律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很快学会加法交换律㊁结合律,但是在学习乘法交换律㊁结合律和分配律及其应用时,许多学生表示理解和运用的难度较大,而乘法运算正是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合理的生活化情景,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推导乘法的相关运算定理.如设计这样的情景:一种故事书每套有4本,每本书售价是25元.如果配书皮,那么每本另加2元.①王同学买了一套故事书,花费多少钱?②张同学和李同学每人也买了一套,两人一共花了多少钱?③陈同学买了一套,且每本都配了书皮,一共花了多少钱?分别列式:①25ˑ4与4ˑ25,②(25ˑ4)ˑ2与25ˑ(4ˑ2),③4ˑ(25+2)与4ˑ25+4ˑ2.学生在计算的过程经过比较发现,三组核心问题中两个算式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数字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或运算符号存在差异.教师可由此引导学生思考 类比所有的乘法计算问题,是否在交换位置㊁结合㊁分配计算时答案也相同的情况 ,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教师还可以出示 计算98ˑ101和25ˑ44 的题目,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算法.有的学生提出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并就如何分配进行了一番阐述.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中不断升,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效率.(三)抛出拓展性核心问题,促使学生深入研究数学知识数学课堂上的深度学习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探索拓展.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抛出一些拓展性核心问题,有效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追求的渴望,进入深入研究数学知识的学习状态.学生也会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逐渐养成科学㊁严谨的数学研究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内容结束之后,设置一个知识总结的环节,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或一个单元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归纳总结中探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出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产生兴趣,促使学生深入研究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批判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持续发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分析㊁整合知识解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素养.例如,小学四年级 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关键的深度探究实践活动,是针对四年级小学生思维㊁知识体系架构开展的拓展活动,是整个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之一. 鸡兔同笼 的相关问题可以说是具有拓展性的核心问题.在提出核心问题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哪些,如数学运算定律㊁统计图形的运用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设置一个简单的正向思维思考的问题,如 三只鸡和一只兔子共有多少只脚 .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乘法运算知识得出结果.教师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计算 鸡兔一共8只,共有22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学生通过制图表(即列表法)的方式得到答案:5只鸡㊁3只兔.最后,教师出示逆向思维的核心问题 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有35个头和94只脚 ,让学生计算鸡和免各有几只.逆向发问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考验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发现,利用列表法探究时,由于数字较大,列举的速度慢,解题的速度也较慢.当利用假设法找鸡兔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发现 鸡减少一只,同时兔增加一只,脚就多两只 ,猜想是否可以假设笼子里全部是兔子或全部是鸡来计算.教师由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深入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结㊀论核心问题驱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核心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㊁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深入数学知识的探究和拓展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发展他们的思维.ʌ参考文献ɔ[1]谢凤清.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8(14):117.[2]叶琳.问题驱动深度学习[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9(3):61.All Rights Reserved.。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核心主问题引领语文学习及实例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核心主问题引领语文学习及实例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过多、过浅、过碎的提问而言的,是指在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能引领学生进行重点内容学习的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关键问题,能对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核心问题,从哪里来?以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为例,简单作一个介绍。
1.从单元导语中来。
单元导语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
每篇课文的学习,都应该紧紧围绕着它们来展开。
四下第一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根据这个要素,教学《天窗》(四下第3课),可以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说说你从中体会到的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课文题目中来。
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窗户”,是文章的“眼睛”。
的确,文章的题目,肯定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的。
有的交代了描写的对象,有的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有的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主要情节。
我们可以根据课文题目来设计核心问题。
比如,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四下第19课),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称文中的小孩子为“男子汉”。
3.从课后练习中来。
统编语文教科书课文后面的练习,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学习要点。
这些练习,有的可以直接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有的只要稍加改变,也可作为核心问题。
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四下第23课)课后有三个练习:第一个是读好人物的对话,第二个是从哈威尔船长的动作中感受他的品质,第三个是体会生命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第一个和第二个练习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本课教学的核心问题:仔细读读哈威尔船长的语言和动作,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4.从学习提示中来。
这儿的“学习提示”,指的是略读课文课题下面的一段文字。
这段文字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就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所以,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内容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一、背景和意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变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探索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引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通过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数学问题的核心,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核心问题引领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将核心问题引领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核心问题引领的教学模式核心问题引领的教学模式是指将核心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导向,通过编排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探究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
1. 提出问题:教师选取一个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作为核心问题,将其呈现给学生。
2.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启发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推理。
3. 组织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等活动,帮助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4.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探究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达到知识的提取和知识的梳理。
5. 拓展应用:在解决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其他相关的问题中。
6. 反思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核心问题引领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核心问题”——小学数学“核心问题”设
经验教学jiɑo xue核心问题是一节课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立足数学本质、体现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实现对知识的整体建构所设计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注重核心问题的设计。
那么,核心问题从哪里来?如何设计呢?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着手。
一、始于问题发现,找准起始点,选择指向性核心问题《包装的学问》一课是实践活动的内容。
教材以“包装”为主题呈现,意图让学生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综合应用已有的表面积等知识来解决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包装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并不陌生,但却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尤其是从节约的层面去探究包装的学问。
因此教学本课时,我通过“生活中包装物品时要考虑哪些问题”,让学生对包装的生活认知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
学生发现应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学问,从而选择合作交流和共同探究的核心问题“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并将这一具有针对性的核心问题贯穿学习始终。
在这一问题的统领下,我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包装2盒礼物(探究出大面重叠节约包装纸);包装4盒礼物(探究多个长方体在包装过程中大面积会不断变化);包装4盒不同规格礼物(探究同样数量物品包装方法如何根据长、宽、高来决定,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省包装纸)。
问题设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学生在猜测、计算、操作、交流、思考等数学活动中,不断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源于问题提出,抓住支撑点,提炼层次性核心问题例如,教学《换》这一课时,一位教师确立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并理解等量替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是:会用等量替换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师提炼出本课几个层次性核心问题:谁换谁?怎样换?为何换?其中,“怎样换”是体现本课重难点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本课的立足点。
在天秤称水果(从不平衡到平衡)这个情境中,教师带着“怎样换”这个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个西瓜的质量等于3个梨的质量,1个梨的质量等于2根香蕉的质量,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1个西瓜的质量等于几根香蕉的质量,怎么换?”学生思考后得出:根据1个梨的质量等于2根香蕉的质量,把3个梨换成6根香蕉,而1个西瓜的质量等于3个梨的质量,所以1个西瓜的质量等于6根香蕉的质量。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课堂教学
探索篇•教学研究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他们会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中设计问题情境,将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进行拆分来设计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思路往往多而杂,不成体系,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反而起不到问题引领教学的目标。
基于此,就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思路,以核心问题改革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若干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学习时,需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获得答案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解决的过程进行总结、思考等,从而不断深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数学教学“核心问题”概述数学教学“核心问题”,顾名思义,与一般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别,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具备整体思维,从教学内容的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年级段、课前预习效果、对新知识的学习心态等方面,从而使设计的问题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时,可运用“以学定教”的理论思想,即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选择最核心的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设计一些思考性强,具有较强的数学味,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
对于那些零碎的、肤浅的问题教师应勇于舍弃,以充分发挥核心问题的引领作用。
二、数学教学“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的策略1.导入阶段,以核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诚如此言,一个良好的开端,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其后续学习开个好头,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导入阶段,教师应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用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相关图片,卡通的动物形象、鲜艳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我说道:“同学们,奶奶住在乡下,她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简直是个百宝园,既有许多动物如小鸭子、小鸡,也有很多植物如月季花、太阳花等。
核心素养驱动教学,优化设计核心问题——例谈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策略
JIAOXUE FANGFA教学方法101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3核心素养驱动教学,优化设计核心问题———例谈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策略◎贾妍(海宁市许村中学,浙江嘉兴314409)【摘要】初中数学课堂的核心问题其实也就是一种情境性问题,其以课堂上的核心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并对数学的核心素养予以关注,引领课堂教学.一个核心问题需具备的特点应包括以下几种:立足于学科本质,使学生有疑问产生;存在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丰富生成;小而具体,统领全课.须知构建高效课堂的一项重要保证就是设计准确合适的核心问题.【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通过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会利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给激发出来,组织学生展开学习.但当前,诸多无效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以至于学生的思维活动长时间处在低下状态,且不受自己控制,对教学质量影响巨大.所以,如果要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与课堂提问进行整合,采取核心问题的方式对课堂教学予以改革.一、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现状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予以观察,并对课堂实录进行整理,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都不具备较高的课堂提问效率,进而使很多的教学时间被浪费掉,让课堂效率一度偏低.经调查和整理,发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一局面,但以下几方面为重点.(一)课堂缺少核心问题,教师引领意识薄以本校14位教师为调查对象,笔者调查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个问题就是几个环节吗”这一问题,整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结果是有时是不是说不清不答人数14711百分比7.1%28.7%50%7.1%7.1%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善于把教学目标合理分解为环节目标,即把目标转化成课堂的核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不够.产生这一现状的本质原因是提问仅仅指向内容,而偏离了教学目标,没能把环节目标转化成核心问题.(二)问题形式缺少亲切感,学生参与热情淡笔者对40名学生就“你希望老师在课上提怎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1:有趣并有点难度,因为这样的问题时常带有趣味性.学生2:有意义,这样才能深入自己的脑中.学生3:提应用问题,因为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学生4:提一些和生活联系起来的问题,因为比较容易理解.学生5:能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因为这样我才会很认真地听,学好知识.学生6: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有意义.从学生的这些回答中可以归纳出他们喜欢的问题的特征:有趣、有意思、有一定难度(挑战性).对“一问一答”式缺乏趣味、没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参与的热情相对淡薄.二、优化课堂问题设计的具体措施(一)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的局限,设计核心问题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通常是原有认知不足以解决新的问题,由此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以及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需求.在新旧知识的链接中设计核心问题,学生思维就有了聚焦点.(二)基于教学重难点,设计核心问题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支点,就是指事物的中心和关键.那么,课堂教学的支点在哪里?它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因此,数学课堂必须抓住重难点开展教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三)基于作业中的易错点,设计核心问题初中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有看不透、想不通、理不清的知识,这都会造成课堂学习的低效及影响到学生的后续学习.一堂数学课,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寻准学生认知易错点对设计核心问题至关重要.(四)基于激活学生多元思维,设计核心问题大多数教师提问时的关注重心,都指向于其所要的答案是否被“启发”出来了,而并非真心实意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实情和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这样的课堂提问主要是从“教”而非“学”的立场来考虑和规划教学活动的,容易导致学生的认知活动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不前.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很强,知识的链条节节相扣,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应突破传统的固定的答案、固定的解题方法与思路,敢于为了激活学生多元思维而设计问题,不断扩至各种渠道、各个侧面、各个角度,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数学知识.三、结语综上所述,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高低.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我们发现要提高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内容设计使学生觉得有趣、有意义、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要把目标转化成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真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参考文献】[1]娄小卫.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交际,2016(5):153-154.[2]胡克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数理化学习,2014(11):55.。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摘要:核心问题是数学课堂的中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如果设计得好,就可以明确整节课的中心和重点,使整节课的内容很好地串联在一起。
但如果核心问题设置得不好,则会影响整个教学流程,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阶段,核心问题是数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探究,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流程,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策略分析素质教育要求各阶段的学生需培养符合当下的学科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与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而说理课堂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属于启思型课堂,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发散思维,探究数学的本质。
所以,应用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进入说理课堂,启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提升数学思维的广度和高度,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较强作用。
为此,有必要提高说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核心问题的利用效果。
一、核心问题概念核心问题即“教学的统领性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它集中体现为“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生疑难为起点,以教学意图为导向”的“三位一体”取向。
是对教学有牵引力与支撑力的问题,是基于核心知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的问题。
核心问题直指教学本质,能统摄学科知识,并贯穿探究学习过程始终,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走向和思维活动的深入,驱动他们改变学习方式,进入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培育其良好的数学素养。
教师设计核心问题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尤其要注重将数学核心概念与课时核心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起来,将数学核心概念转化为一些“基本理解”,围绕“基本理解”设计核心问题。
二、小学数学中核心问题应用的现状(一)探究欲不强问题的发现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因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砸到头,从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发思考到深入思考。
读《核心问题引领下的说理课堂》有感
读《核心问题引领下的说理课堂》有感每每看到课堂上老师提炼的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师生,生生之间的精彩对话,都让我心动不已。
然,反观自己的课堂对话,总有深深的无力感。
今有幸读了陈淑娟老师的《核心问题引领下的说理课堂》让我得以管中窥豹,豁然开朗。
陈老师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说理课堂》中,从“什么样的课堂堂是说理课堂”、“核心问题提炼策略”、“说理课堂的学习力培养”、“说理课堂的实施案例”这几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她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课堂学习的真实性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的深度思考,为如何有效地实施说理课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核心问题的提炼。
如何让点燃学生思维的火,其关键就在于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思考的动力,也是一节课的核心任务。
它整合了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和重点,指向数学知识的本质,是教师钻研教材的落脚点,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激发点。
由核心问题引发的对话,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综合运用,参与对话的个体在认知差异上会有深层次的认同感和对知识本质的深度理解。
核心问题可以是指向性明确、有探究意义的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以指向学科本质和素养提升的一个主要问题为统领,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一些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串。
如何紧扣数学本质、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目标提炼核心问题?陈老师给我们指出了几条行之有效的策略:(一)紧扣数学本质,提炼核心问题。
数学学习内容有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把握各领域知识的本质,既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又要沟通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架构知识体系,让数学学习落到实处。
因此,基于深度解读教材,挖掘本体性知识进行地提炼核心问题,才能确保说理课堂能围绕有深度的问题有序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二)直面认知困惑,提炼核心问题。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认知的过程,更多的是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与思考作者:李衡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1年第03期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那些过多、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直指教学关键点,并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理解的问题,也是对课堂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
因此,教师如何抓准核心问题,并围绕解决核心问题的过程展开教学,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深入理解,显得至关重要。
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思维就有了聚焦点、有了主线,思维活动就会体现出连贯性、层次性。
一、核心问题的特征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中心问题,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联系的派生问题,解决核心问题的过程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
那么,核心问题有什么特征呢?1.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核心问题的深度、难度、广度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
所以,教师应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来设置核心问题。
2.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如,重要概念及规律的理解、分析,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
教师要抓住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来提出核心问题,使教学击中要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具有探究性和具体性核心问题明确具体,学生乐于探究。
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进而揭示矛盾,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获取新知。
4.具有程序性和启发性核心问题的程序性与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序一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把握住核心问题实质的显现程度。
程序过于精细,核心问题的关节过于显露,引不起争论,不利于思维的开展;程序粗放,隐含条件太多、太隐蔽,学生不易抓住要领,也会使核心问题的对话交流无法深入开展。
5.具有讨论性和深入性核心问题的讨论性和深入性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留足时间,深入交流,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
二、核心问题设计的误区1.认为教学重点就是核心问题以“周长”一课为例,错误地把核心问题定为:什么是周长?怎样计算周长?真正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一周的长度?2.教学难点就是核心问题以“数字编码”为例,错误地把核心问题确定为探究编码的特征。
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小学教学计·数学2021/07文|陈华忠(特级教师)所谓核心问题就是指中心问题,是教学过程诸多问题中最具思维价值、最有利于学生思考及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问题。
围绕着核心问题,学生思维就有了聚焦点、有了主线,思维活动就会体现出连贯性、层次性和整体性。
一、核心问题要适合学生内需深度学习,首先应该是学习主体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学习。
教学时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应当注意深入学生内心,引发他们由内而外的学习热情和思维动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任务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外在的指令性要求,而是随着学习进程自然而然产生的内在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我国不仅有广阔的陆地面积,还有辽阔的海域面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领土、领海不受侵犯,展示我国的军力,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军事演习。
在演习中,我军的一艘舰艇A正在海面上行驶,舰艇上的观察员在雷达屏幕上仔细搜索着海面上的情况,这时,观察员突然发现敌方一艘舰艇正向我方逼近。
如果你是观察员,准备怎样向舰长报告敌方舰艇的位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都来当观察员,试着描述敌方舰艇的位置。
”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核心问题的引入,源于当前的热点时事及学生感兴趣的军事演习,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被有效激活,激发了作为“优秀观察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的内心自然生发出对核心问题“描述敌方舰艇位置”的探索需求,从而引发他们积极学习的内驱力。
二、核心问题要切中教学要害课堂时间是宝贵的,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问题都要切中教学的要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时,如何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呢?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亲自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可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小棒和问题,让学生一边动手去摆,一边思考问题,进而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问题1: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利用小棒动手去摆,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并非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
探讨“核心问题”引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探讨“核心问题”引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摘要:核心问题是数学教学内容中具有相当架构性与领导性的高价值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往往需要依靠核心问题的提出来引导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走向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更好的使用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这一教学素材,本文将围绕核心问题的概念阐述与价值分析,提出使核心问题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的教学方法,实现小学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质的转变。
关键词:核心问题;数学教学;引发思考;自主探究核心问题是多年来前线小学数学教师们经验的结晶,是引领数学教学方式的关键,是数学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尽然有序,脉搏清晰,条理分明。
以核心问题为中心延展出一系列问题与解答方法的提出构成了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根据核心问题提出与展开的方式不同既可以是辐射型的也可以是线型的,并在核心问题提出数量为复数的时候呈现出多核心模式。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借鉴语文教学中对“主问题"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考虑,设计的思考性强、数学味浓、需要探究、合作、交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判断式的、学生思考活动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
一般来说,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用一两个"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疑惑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的探究阶段,用一两个"核心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形成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场面;在教学的深化阶段,用一两个精粹的“核心问题来激发思考、引发讨论、练习运用、深化理解。
二、“核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外,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在众多数学问题中,“核心问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在具体课堂教学上,教师核心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因为数学“核心问题”具有启发性,引论性、探究性,深远性等特点,它可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自主探究讨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掌握、运用、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进程,保证数学学习目标的完成,与此同时,在“核心问题"为引领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对待问题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问”以质疑“题”以广识——浅谈高阶思维培养中核心问题的设计
“问”以质疑“题”以广识——浅谈高阶思维培养中核心问题的设计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思想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问题的设计,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问题、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的学习,是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获得深度体验的学习。
要学生获得深度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实现师生的共同生长,问题是起点。
在诸多问题中核心问题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们需借助以“核心问题”为抓手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深度教学,让道法课堂焕发出新光彩。
一、创情境,乐心体验激思维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
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鲁洁指出: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我们要走近儿童,与儿童走得更近一些。
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不仅要立足教材内容,更要寻找符合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的核心问题,依据核心问题设计其他相关问题,如此方式设计出来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乐于参与,自然而然地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1.链接生活,多维互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学习知识,远离实际生活,远离社会活动,我们威海市新苑学校在平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集体教研,力求使每节课借助核心问题引领,让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形式生活化。
例如:在执教《这些事情我来做》一课时,通过家务劳动小调查导入,以“同学们,你都做过哪些家务?”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进行表达。
对于在家中很少参与家务劳动的同学,我通过课本中的图片辅助学生进行思考,提出“不做家务会对自己和家庭带来哪些影响?”这个问题,设计这样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体验式问题,学生更愿意和老师互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激活思维,广开言路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教育性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如果教师的问题抓不住核心,泛泛而问就会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思维打不开的现象。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1.1 核心问题引领下教学的意义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题目为中心,教师讲解较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引入真实问题情境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购物、旅行、家庭日常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美妙性。
2.2 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解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注重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方法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联系和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2.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1 案例一:购物算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算术运算能力,让学生在购物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购物情境,让学生假设自己去超市购物,根据所给的物品清单和价格表,计算出购物所需的总金额。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知识进行计算,比较不同购物清单的总金额,让学生感知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握 新 知 学 习 时 学 生 已有 认 知 水 平 、 应 达 到 构 、 自我生 长 。
水 平 和后续 发展 的潜 在水 平 。教师 站 在
准确把握新知教学 目标和探究的切入 口, 设
计 出有利于学生探索和构建 的核心问题 。 核心 问题 的设 计策略
( 1 ) 读 通 教材 , 在新 旧知识 关联 处设 感受它们的差异 。 这样 , 教师把 握数学知识 的逻辑起 点
教材 是师 生 开展教 学 活动 的重 要 范 和发展 主线 , 站在整体 的高度 处理好局部
情境创设 、 问 题提 出 、 自主 探 索 、 交 流反 计核 心问题。
探 索 性学 习 是指 学 生在 学科 领域 或 进学生对知识本质 的探究 、 理解 和建构。 现 实 生活 情境 中 以某个 问题 作 为研究 内 合作 交流 、 解决 问题等探 究性活动 获得知 1 . 研 读教 材 , 在教 学 目标 指导 下设计
准确把 握课 时教学 目标 是 核心 问题 容, 通过 提 出问题 、 调查 研究 、 分析研 讨 、 核 心 问题 。
体, 是激 活 学生 思维 、 引领 深度 学 习的重 聚焦 , 教学重点 、 难点 才能突破 , 教学 目标 位“ 1 ” 的量 X分率= 分 率对应量 ( 一倍数 X 要手段 , 是驱动教学进 程的重要引擎。 基于 核 心问 题 引领 的探 索性 学 习 由 思、 梳理 巩 固五 个环节 组 成 , 核 心 问题 设 才能有效 达成 。 倍 数= 几倍数 ) ; 再从对应 的线段 图比较 中
( 2 ) 生本对话 , 在教学 重 、 难 点处设计 学生是学 习活动 的主体 , 核 心问题设
计要 以生为本 , 在学生与教 材问架起对话
课程 高度掌握 知识发展 的整体结构 , 才 能 核 心 问 题 。
小学 阶段 分数 应用 的教学 是学 生理 桥梁 , 处理好 教材 、 学生 与教 师三 者 的关
程, 是对 一 节课 整体架 构 与布 局 的考量 , 问题 , 通过与倍数 问题 的沟通 理解分数乘 处设 计 核 心 问题 , 学 生 的探 索 才 能 更有
以实 现纲举 目张 的设计 效果 。核 心 问题 法 的意义 , 把分数乘 法问题 的学习建构在 效 、 更深入 。
的设 计 关键 在 于寻 找学 习 目标 与学生 认 乘法 意义 的源 头上 , 形成倍数应 用与分数
匝 亟 避 晕 磐
图, 梳理 知识 体 系 , 准确 把握 教学 目标 与
教学 重 、 难点; 二要研读 学生 , 尊重学 生思
①呈 现问题情 境 :
排球有几 只?
足球 有 6 只, 排球 只数是足球 的 3 倍, 平 均 分来 理解 分数 表示部 分与 整体 的一
种 关系 , 这些分数 所对应 的具体 量都不 足
教 J I A O 学 X U E 研 Y A N J 究 I U ■ I — — — — — — — — — — — — — — — — — 一
瞽萤
闻麴勤熟鲍莼 建莩
胡慧 良 (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 育研 究培训 中心) 王宏伟 (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 小学)
己的解题思路 。 ③核心 问题 讨论 : 第三个 分数问题 与
一
足球 有 6 只, 排球 只数是足球 的 1 倍,
1
个 单位 “ 1 ” 的量 , 分数 与对应 的量 较 为 致 。第二 阶段在五 年级下册“ 分数 的意
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说 , 教 师一要掌握 教材 编写意 排球有几 只?
一
足球有 6 只, 排球只数是足球的÷ ,
二
义” , 基 于第 一学段 的学 习 , 逐 步 由感性认 识 上升到理性认 识 , 教材重点 引导学生在 拓展单 位 … 1 ’ 的量 的认识 ( 由单 个物 体拓
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问题有什么联系? 通过倍数 与分数 问题 的对 比沟通 , 找
识、 掌握 方 法 、 发 展能 力 的一种 重要 学 习 设 计 的基 础 , 核 心 问题 有 准确 的 目标 导 到两者 的相 同点 , 从而理解 分数乘法 的意 方式 。 “ 核 心问题 ” 是探 索性学 习的重要载 向 , 学生 的学 习任 务才 能 明确 , 思 维才 能 义 , 提 炼 出分数乘 法 问题 的数量关 系 : 单
维 特点 和 已有知 识经 验 , 以生 为本 , 制 定 排球有几 只?
学 习路径 。核心问题设计流程如下 图 : 识 网络结 构。
关 于分数 的认 识人 教 版教 材安 排 了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 主要是借 助单个直观
图( 如一 个饼 、 一个 长方形 、 一条 线段 ) 的
知水 平间 的契合点 , 形成 适合学生 的最佳 乘 法应 用及 其后 续百 分 数应 用的整 体 知 两 个学 习 阶段 , 第一 阶 段在 三年 级 上册
计 是基 于 核心 问题 引领 的探 索性 学 习的 本 , 有其 内在逻辑体 系 。研读教 材就要把 问题 , 设计有利 于学生感悟 知识 生长过程 前提, 核心 问题 呈现 与展 开是推动 学生进 握知识 前后 的关 联 、 螺 旋上 升 的梯度 , 掌 的 核 心问 题 , 才 能有 效 帮 助学 生 自我建
一
、
解 的一个难点 , 在 教学人教版六 年级上册 系 , 找准教学重点 与学生 已有认 知水平 的
核 心 问题 的设 计 是教 师 基于 学生 认 “ 分数乘法 ” 时, 教 师梳理学生关 于乘法学 契合点 , 让知识 的逻辑难点 与学 生实 际认
知 基 础 对 教 学 目标 进 行 分 解 、 调 整 的过 习的 已有历 程 。 由倍 数 问题来 引 出分 数 知 困难有 效沟 通 , 真正 在教 学 的重 、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