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合集下载

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加快我国平板玻璃工业转型升级

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加快我国平板玻璃工业转型升级
还指出, 国内环境 呈现 新特 征 。 后 五年 , 国工业 发 今 我
行 业市 场竞 争 严峻 。在 平板 玻璃 工 业产 能 过剩 、 市场
低 迷 、 部分 企 业 处 于 亏损 或 者 亏损 边 缘 , 业 发展 大 行 十分迷 茫 的情 景下 , 型升 级成 为工 业发 展 的必 然选 转 择 !在 2 1 年 1 01 2月 3 0日, 国务 院 以国发[0 1 7号 2 11 4
济结 构 、 进 工业 转 型升 级 的重要 信 号 。进 一 步 明确 促
了21 0 2年 以及 “ 二 五 ” 时期 我 国 工 业 的发 展 方 十
消费潜 力将 转 化为 经济 持续 发 展 的强 大动 力 。 “ 十二
五 ” 间 , 国城 镇化 率 将 超 过 5 %, 期 我 0 内需 主 导 、 消费 驱动 、 惠及 民生 的一 系列 政 策措 施 将进 一 步 引 导居 民
是《 规划 》 明确 了转 型升 级 的必要 性 , 这对 我 国
玻 璃 产业 转型 升级 将产 生 巨大促 进作 用 。 当前 的国 内 外 形 势逼 迫我 国玻 璃产 业 转型 升级 , 璃行 业 的转 型 玻 升级 亟待 加快 。《 规划 》 明确指 出 , 世界 经 济增 长 和市
快 , 地产 、 车 、 房 汽 电子信 息 显 示 、 阳能 利 用 等 相关 太 行业 快速发 展 , 为平 板玻 璃 工业 提 供持 续 旺盛 的市 将 场需 求 , 而促 进 玻璃 工 业 的发 展 。2 1 进 0 2年 , 我 国 就 玻璃 产业 来说 , 由于受 出 口量 下 降 、 地 产业 下 滑 , 房 平
的基 础 上 , 断增 强 我 国工业 核 心竞 争力 和 可持续 发 不 展能 力 。《 划 》 印发 和实施 , 于 实现 我 国平板 玻 规 的 对

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完整版)

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完整版)

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完整版)一、引言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的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工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结构需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 解决资源环境压力:当前,资源环境压力严峻,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减少地区间的发展鸿沟,促进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均衡发展。

三、工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目前,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1. 传统产业更新换代不够快:一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缓慢,创新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 高技术产业薄弱环节较多:尽管我国在高技术产业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薄弱环节,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

3. 地区发展差距仍然存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对落后,发展差距较大。

四、产业升级规划的重要性产业升级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提升附加值,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链的优化。

产业升级具有以下重要性:1. 增强国家竞争力:产业升级可以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溢价,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2. 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的长期发展。

3. 增加就业机会:产业升级可以带动新兴行业的发展,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促进人民收入的增加。

五、产业升级规划的实施路径为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升级规划,并确立相应的实施路径:1.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024年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金融支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转型升级项 目的信贷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 本,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 同发展。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设备更新等环节,制定更加优 惠的税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推进效应
加强产业政策与财政、金融等政策的协同配合
确保各项政策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形成合力,避免政策冲突和重复投入。
完善科技创新生态
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推动原 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在 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影响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政 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 氛围。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牵 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 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 小企业融通创新。
制定详细时间表
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确保规划按时推进。
制定实施路线图
根据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路线图和行动方案 ,明确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
加强监测与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规划顺 利实施。
0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高质量的产 业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市场需求,优化产能空间布局,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
提升技术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供给能 力。
加强需求管理,促进消费升级
拓展消费市场
深入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

XX化工有限公司转型升级工作实施(一企一策)方案

XX化工有限公司转型升级工作实施(一企一策)方案

XXX化工有限公司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为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省、市"三深化、三提升"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公司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

一、公司发展现状1.发展基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前身世佳水处理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水处理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一条龙的公司,公司拥有1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十余名技术研发人员,销售人员及专业售后服务工程师人数达40余名公司主营水处理设备产品有:纯化水设备、矿泉水设备、软化水设备、超纯水设备等。

为了方便广大水处理设备用户,公司还研发生产专业的膜清洗设备。

海德水处理长期稳定合作各大水厂、食品加饮料生产加工企业、工业生产企业,从方案设计,设备定制生产,到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一条龙。

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将秉承以质量为本,诚信至上,真诚为客户服务的宗旨,不断开拓进取,挑战未来为广大人类健康饮水和企业生产用水提供合格的水处理设备和真诚的服务。

2.特色优势①地理优势:厂区东侧为道路、南侧为机械加工厂,西侧农田,北侧为空地。

周围无国家、省、市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等环境敏感点,区位优势明显。

②环评优势。

公司环评手续齐全,不存在违规违建等情况,现现有2套环评文件,批复及验收情况如下:③品牌优势。

自公司建立至今,已经历50多年的历史,在水处理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自有化验室,化验设备齐全,可以做各种水质及原材料的质量检测。

公司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这些年来公司一直把质量工作放在首位。

公司有自己的注册商标“XXX”。

3.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症结企业发展到当前阶段,需要的是发展资金的支撑、高新技术的掌控和内控管理的深度提升。

根据公司的现状分析,目前有以下几点:①发展资金问题。

②人力资源问题。

具体讲:由于公司产品规模的快速增长、生产产能的飞速增加,对一线生产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技术基础的人员流动快、不稳定,严重影响产品产量,造成由订单无法完成,无法承接大规模工程项目;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虽然我们一直努力希望引进引进了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但现有人员仍不系统、不全面、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快速发展。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纺织工业不得不面对较长时间内的低迷与恢复。

纺织行业作为装饰性消费品行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国际贸易对其的竞争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计划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型升级
要实现纺织工业转型升级需要带来生产线和设备的渐进式升级。

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创新技术
发展新的材料技术可以使我们在纺织工业这领域有更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因此,在调整与振兴计划中,纺织行业应该大力发展研发技术,推动新的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以增加产业竞争力。

三、国际市场扩张
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扩张可以增加纺织品的出口,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

要做到这一点,纺织行业需要关注所选国家的文化需求和消费者习惯,以生产与该国家市场需求相符合的纺织品。

四、环保意识
在关注市场和发展的同时,纺织行业也应密切关注环保问题。

具体来说,调整和振兴计划应该设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和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以应对生产过程和产品意外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人力资源和行业人才储备
调整与振兴计划必须注重人才提升和队伍建设。

因此,企业应加强人才储备和培训,组建专项人才团队,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并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保持企业的活力。

总之,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需要全面思考从生产制造、研发技术、市场营销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

需要做出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切实用来动作的细化改进计划,以推动和保证纺织工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能力建设 ,加强军民两用产品相 关批产能力建设。
三是全面展开军工 科研 院所 改革 战役 ,完成清理
型升级 的主要任务 :一是增强 自主创新 能力 ;二是加
强企业技 术改造 ;三是提高工业 信息化水平 ;四是促 进工业绿 色低碳 发展 ;五是实施质量 和品牌战略 ;六
是 发展一 批核心竞争力强 的大企 业大集 团,促进 中小
《 划 从 转 型 升 级 要 素 角 度 提 出 了我 国 工 业 转 规
证和启动建设一批重大 项 目。按 照保 障型号 、强化基
础 、提高 能力 的要 求 ,加强顶层设计 和科学论证 ;加 强研制保 障和应 急能力 建设 ,加强超 前性 和基础性 能 力建设 ;加强综合支撑 和产业 发展 能力建设 ;加强节 能减排 、安全保密 ,开展 核能开发与核燃料 循环产业
规范和分类方案编制 。按 照中央统一部署和 军工科研 院所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的阶段 工作安排 ,认真开展调
研 ,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统筹协调 ,稳步推进改革。
企业 向专精 特新 发展 ,提高企业管理 现代化水平 ,推 动大企业 和 中小 企业协调发展 ;七是促 进区域产业协
调发展 ;八是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四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技术攻关和人才 队
伍建设 。抓好重大专项工程组织实施 :全力 以赴做好 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载人状态 空间交会对接 ,圆满完
4 军 两 技 与 品 212 1 民 用 术 产 0 ‘ 2
济 发展方式 的关键所在 ,是走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 化道
路的根本要求 ,也是实 现工业大 国向工业强 国转变 的
必 由之 路 。
告 ,提 出了2 1年 的总体工作要求 :坚决贯彻 中央决 02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中期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目录前言第一章“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二节“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第二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第一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二节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第三节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第四节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第五节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第六节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第七节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第八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第四章重点领域发展导向第一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第二节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第三节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第四节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五节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第六节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第五章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第一节完善保障措施第二节健全实施机制前言“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浅谈“十三五”规划下重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浅谈“十三五”规划下重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浅谈“十三五”规划下重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宏观发展规划,而在重庆这座山城中,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十三五”规划下,重庆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于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重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重庆老工业基地的现状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自上世纪50年代建国以来,重庆就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进程,重庆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发展瓶颈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老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江北、渝中和其他一些老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冶炼、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

老工业基地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老化,以冶炼、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二是环境污染严重,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多为重污染企业,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三是技术水平低,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四是城市功能单一,老工业区与现代城市功能区域相距较远,城市发展不够协调。

种种问题让重庆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

二、存在的问题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老化问题,由于老工业基地发展时间较长,产业结构较为传统,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持,这就导致了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竞争力不足。

其次是环境污染问题,由于老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且技术较为落后,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都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再者是技术水平低问题,老工业基地企业大多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就导致了企业竞争力的不足。

还有城市功能单一的问题,老工业区功能单一,与现代城市功能区域相距较远,这就导致了城市发展不够协调,城市规划布局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无法有效促进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

广州工改工实施方案

广州工改工实施方案

广州工改工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广州的工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广州市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以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目标。

1.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2. 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 促进工业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4. 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三、主要内容。

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工业技术升级。

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支持传统产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3. 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促进相关产业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4. 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制造发展。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进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排放。

5. 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发展。

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

四、保障措施。

1. 完善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2. 加强监管服务。

建立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3.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升级。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广州工改工实施方案,预计将实现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也将促进工业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广州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六、结语。

广州工改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广州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为广州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解读《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解读《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面 向工业 生产的相关服 务业发 展水平明显提升 。规模
能源消 费“ 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压力。因此 , 《 规划 》 强调 , 要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实现节能 目
标 ,推进设计 开发生 态化 、生产过程清洁 化 、资源利 用高效 化 和环 境 影响 最 小化 ,立足节 约 、清 洁 、低 碳 、安全发展 ,合理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具体来说 ,
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发展-} 具有国 -g 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
强 。中西部地 区工业增加 值 占比进 一步提 高 。
融合是 《 规划 》 突出体现的一大亮点 , 包括传统
产业优化升级和 战略性新兴产J,' , ̄I kH AA展的融合 ,先 进 制造 业和 面 向制 造业 的 生产性 服 务业 间 的融 合互
( 01 05 )》 ( 21—2 1年 以下简称 《 规划 》)中要求, “ 十二五”时期 ,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 % 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 占工业增加值 的
1%左右 ;单位 工业增加 值 能耗和 二氧化碳 排放量 分 5
现六个转变,即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
和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企业参与全球 市场竞争 , 持续拓展技术与市场合作领域 。
( ) 强人 才队伍建设 五 加
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的先 进经验,加强政策协调 ,制定促进物联网健康有序发
展 的政策 法规 。 ( ) 三 加大 财税支 持力度
制定和落实相关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政策。以良 好的服务稳定人才 , 努力做好引进人才的户口 管理以
以相 互促进和共 同发展 。通过现有产业升级 换代 ,是 培 育新 兴产业 的一条 重要 途径 。同时 ,传统 产业的优 化升级 迫切需要战略性新 兴产 业的牵 引和带动 。推动 服 务业 大 发展 也是 产 业优化 升 级 的战略 重点之 一 。 “ 十二五”将重点发展 工业设计及研发服 务 、制造物 流服务 、信 息服务及外包等面 向工业生产 的服 务业 ,

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

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

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旨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本文将就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的背景、目标、内容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工业面临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大规模、低效益的产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需求。

为了引领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中国开始实施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

二、目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内容1.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将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如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

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合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措施,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2. 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将重点关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同时,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等措施,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配置,提高传统产业的综合效益。

3.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推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技术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将注重推动绿色发展,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管,鼓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转型升级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工业转型升级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和价值链的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工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首先,工业转型升级对于企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工艺,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工业转型升级还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绿色环保产业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工业转型升级还能够刺激创新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离不开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策环境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政府应该出台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产业补贴和创新扶持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其次,科技创新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引进优秀人才,加快技术转移应用。

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重视。

首先,企业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将工业转型升级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其次,企业要加强组织和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需要有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的机制和体制,改革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积极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企业需要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

然而,工业转型升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工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投入,包括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

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资源支持。

其次,工业转型升级需要企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传统企业往往存在管理思维滞后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中国政府于2024年发布的一项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手段,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

以下为1500字以上的详细内容介绍:一、背景介绍中国自开放以来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巨大工厂。

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和全球产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制造业显现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需进行转型升级。

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目标和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使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进入全球制造业前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涵盖了9大重点领域,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交通,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新材料。

三、主要政策举措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驱动:-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创新的回报。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体系的建设。

2.绿色制造:-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产品和绿色制造的发展。

-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3.智能制造:-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提高智能制造能力。

-加强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4.人才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技术工人,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四、推动效果和面临的挑战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推动效果。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逐渐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得到了提升。

国务院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节选)

国务院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节选)

优 化研发设 计 流程 , 加快 构建 网络化 、 同化 的工业 协 研 发设计 体 系 。推 动生产 装备 数字化 和 生产过 程智
能化 , 加快集散控制 、 制造执行等技术在原材料企业
田 篁 塑 Q 生 !
偃 愚 技 术 与僵 息 亿
的集成应用 ; 加快精益生产、 敏捷制造、 虚拟制造等 在装 备制 造企 业 的普及 推 广 ; 大数 字 化 、 加 自动化 技 术 改 造提 升 消费 品企业 信息 化水 平力 度 。全 面普 及
工 业控制 。加 强 分布 式源自 制 系统、 可编 程 控 制 工业 转 型升 级 , 坚持走 中国特 色新型 工业 化道路 , 要
按 照构 建现代 产业 体 系 的本 质要 求 , 以科 学 发 展 为 主题 , 以加快 转变 经济 发展方 式 为主线 , 以改革开 放
为动力 , 着力 提 升 自主创新 能力 ; 推进 信息 化与工 业 化 深度 融合 , 造提升 传统 产业 , 改 培育 壮大 战略性 新 兴 产业 , 快 发 展 生 产 性 服务 业 , 面优 化 技 术 结 加 全
快推 动 制造业 向数 字化 、 网络 化 、 能 化 、 务 化 转 智 服
变。
高速 伺服 驱动 等技 术。加 快 发展 车 载 网络 、 力 电 动 池及 管理控 制 系统 、 力总成控 制 系统和 车 用芯 片。 动 突破 数 字化 医学影像 诊 断、 医用传 感器 、 治疗微 系统
破一 批关 键技 术瓶 颈 , 大力 发 展 研 发设 计 及 工 程 分 析 软件 、 制造 执行 系统 、 业 控 制 系统 、 型管 理 软 工 大
其相 关计 算机 辅助设 计和 应 用 系统 。研发 综合船 桥

我区工业转型升级中做好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的建议

我区工业转型升级中做好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的建议

我区工业转型升级中做好“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的建议根据市政府对武陵区产业发展定位,武陵工业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全面实施转型升级,工业企业或向园区转移,或“腾笼换鸟”,或“退二进三”。

这一重大举措,对于实现产业战略转型,推进城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提高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工业推进“腾笼换鸟”、“退二进三”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困惑和发展上的难题,主要是四个方面:1、认为武陵区今后根本没有办法发展工业。

现在市里不给园区规划新的用地,企业规模扩张,新企业引进,都需要土地。

没有土地,完全依赖“腾笼换鸟”,发展步履将异常艰难。

2、认为“腾笼换鸟”是政府一厢情愿。

沿海地区,政府在工业园区大量修建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他们实行“腾笼换鸟”,只要租期一满,不再续租,就可以实现。

我们的园区,工业厂房和土地都是老板的,想“腾笼换鸟”谈何容易。

3、园区外企业老板显得无所适从。

政府要求园区外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或者“退二进三”。

一些园区外企业老板认为区政府招商引资把我们招来,刚刚发展起来,政策就变了,现在感到骑虎难下,左右为难,存在埋怨、抵触情绪。

4、发展工业明显降温。

全区经济工作的发展重点由工业转到三产之后,一些人片面的理解“退二进三”的含义,认为武陵区以后将不再重视工业,尤其是基层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全区上下抓工业的热情减弱,精力分散,力度下降。

为了加快推进“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尽快实现我区工业“华丽转身”,我们建议:一、加强领导区里要成立专门的“腾笼换鸟”、“退二进三”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配强领导力量,配足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主城区内“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的政策研究和组织协调工作。

同时要超前规划,合理布局。

制定主城区“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工作规划和时间表,确定每年进度。

区级各部门及有关乡镇街道要明确职责,优化服务,并大力宣传,为“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详细方案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详细方案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详细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们需要以创新为动力,推进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详细阐述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方案。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1.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投入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提高绿色建筑的比例。

2.发展建筑工业化。

通过推广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工业化生产方式,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成本。

3.拓展产业链。

建筑企业可通过向上游的设计、咨询、管理等环节延伸,向下游的运维、维修等环节拓展,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1.加强研发投入。

建筑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推广新技术应用。

积极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如BIM技术、3D打印技术等,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3.培育技术创新人才。

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完善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2.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建筑质量安全。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拓展市场,实现产业国际化1.国内市场拓展。

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开拓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市场,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2.海外市场拓展。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3.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知名建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水平。

五、政策建议1.政府应加大对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如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

2024年工业发展工作计划

2024年工业发展工作计划

2024年工业发展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工业发展的关键年份。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以下工业发展工作计划,旨在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优化供给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增长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3. 加大高端制造业发展力度。

加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研发和技术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4.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推进创新驱动1.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2. 加强科技创新支撑。

加大科研机构改革力度,鼓励科研机构与产业界深度协同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法制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

四、推动绿色发展1.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制定一系列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实施清洁生产和减排措施。

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减排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3.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加强对工业企业排放的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推动企业改善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五、促进产业协同发展1. 实施产业链协同发展计划。

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五年工业计划书

五年工业计划书

五年工业计划书引言五年工业计划书是一份用于规划和指导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文件。

本计划书旨在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实施策略,促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五年工业计划的具体内容。

1. 背景分析1.1 国家经济状况在过去五年中,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工业产值和出口额也实现了较大增长。

但与此同时,我国工业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制定五年工业计划,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际竞争状况全球工业竞争日趋激烈,其他国家不断提升其工业实力和技术水平。

我国在某些领域仍存在差距,需要加强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同时,应关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为国内工业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

2. 目标和任务2.1 目标设定本五年工业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工业结构优化,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绿色工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供给质量。

2.2 任务分解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工业计划书将任务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2.2.1 提高工业增长质量通过改善工业结构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工业增加值的质量。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工业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2.2 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加强创新,提高技术自主化水平。

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各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交流合作,提高技术引进的效果。

2.2.3 推动绿色工业发展加强环境监管和资源节约利用,推动绿色工业发展。

加强环境标准制定和执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降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中期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目录前言第一章“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二节“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第二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第一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二节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第三节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第四节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第五节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第六节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第七节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第八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第四章重点领域发展导向第一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第二节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第三节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第四节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五节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第六节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第五章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第一节完善保障措施第二节健全实施机制前言“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

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行动纲领,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工业领域其他规划的重要编制依据。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资委及国防科工局、烟草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第一章“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央果断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我国工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在全面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及时制定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3%,全国城镇工业企业投资总额年均增速达2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速达30.2%。

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2%,全国城镇工业企业完成投资9.9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万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8955项,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

“十一五”期间重点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淘汰炼铁产能1.2亿吨、水泥产能3.5亿吨、造纸产能1070万吨。

2010年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31.2%,较2005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钢铁、汽车、船舶、水泥等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8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到2010年,依托工业企业设立了12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2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3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3%。

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约有40%的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高速轨道交通、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通信(TD-SCDMA)、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取得积极成效。

“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7%,工业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7%和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9%,大宗固体废物等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

工业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和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05年分别下降33%和45%。

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44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完成了全国50%的税收,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

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各类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东部地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已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涌现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128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稳步推进。

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

国家级“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和重点行业信息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0年,我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4.5万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3.3倍和3倍。

民口单位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已占全部许可证的2/3,国防科技工业完成民品产值占国防科技工业产值的74.5%。

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已占全球制成品贸易的1/7,较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

2010年,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FDI)为496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46.9%;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遍布12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8倍。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1400家,较“十五”末增长近一倍。

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工业行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部分“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这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

第二节“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际环境呈现新趋势。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伴随着严峻挑战,给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深刻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为我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新机遇。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

——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

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成长期。

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突破,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新机遇,加强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同时,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制造业再造”,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应对不当、贻误时机,我国在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

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柔性制造、虚拟制造等日益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我国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

同时,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化的生产和组织模式,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我国工业企业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国内环境呈现新特征。

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但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