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49)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语文作为我国的国粹,高三年级应当有了一定的积累。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的谜。
在一些人看来,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马航的。
及时公布细节真相本来是马航的责任,但的是,马航并没有这么做。
而另一方面,多个国家主动参与到搜救活动中。
各国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高科技设备,展开了一场的国际大搜索。
A.忽视事与愿违震古烁今B.漠视事与愿违史无前例C.忽视出人意料震古烁今D.漠视出人意料史无前例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精英以其崭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时代的大趋势。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体也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
__________ 所以,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①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②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
③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④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
⑤张三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干?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⑤③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⑤②①④4.下列诗句与“细水浮花归别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碧天如水倚红楼B. 断云含雨入孤村C.冷红泣露娇啼色D. 雁迷寒雨下空壕5.下列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应及早进行,而不能等险情出现后再补课,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80)
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二十四节气歌》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统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因所处位置的关系,接受太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等来的-系刊天文物候变化。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后又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
节气时令是自然节律,也是传统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季节提示。
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天时,安排着四季的农业活动。
如霜降,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停止劳作。
《礼记•月令》:“霜始降,则百工休。
”这是顺时,也是因为天冷不便手工制作。
当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往北或往南有明显的差别,各地都有各自的节气特点。
因此,在日常的生产、农事活动中及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推广中,应结合节气,合理制订工作计划,安排工作日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也是指导人们饮食保徤的秘宝。
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也必然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
一年四季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不一,也必定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不断地发生更替。
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黄帝内经》认为: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
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己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例如清明节。
一些节气如立春、立夏、冬至等也融入了节日的氛围。
夏至、伏暑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高三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3篇)
高三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3篇)高三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篇1)1、多诵读,可以形成语感,以便以后做题速度快节约时间。
2、多背记,可以背古诗文、优美语句、名言名句、名人事例等。
3、多见识,广泛的阅读,多见识一下各种不同题材的*。
多复习,可以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形成知识一体化。
高三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篇2)(1)了解。
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
重要的是根据提示、*、练习题进行思考。
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
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
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
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高三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篇3)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竹海中有着太多的美,值得摄影家、画家去发现和(品味/品评)。
株长达十余米的高肩叶藤竹,是摄影家的最爱。
这种攀缘缠绵、身材高挑的竹子,如果遇到一只鸟落到竹梢上,竹竿便会很优美地倾伏下来,,产生难以明状的奇妙美感。
画家最痴迷的是马来甜龙竹。
,犹如翠绿的底色上布满了花纹。
它_露出褐色的根茎,根茎上的须根排列有序地生长出来,极像一个毛茸茸的大线团。
须根生长非常有(规律/规则),均匀地向下舒展开去,即使交织到一起也错落有致;根部的竹节长势有别,或长或短,使得竹节上的须根有了韵率般的疏密。
次序井然的须根和纵横交错的枝叶把整个马来甜龙竹(装点/装扮)得风情万种。
1.依次选用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品评规则装扮B.品评规律装点C.品味规则装点D.品味规律装扮2.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攀缘身材高挑(tiāo)B.竹竿难以明状C._露(lù)错落有致D.韵率风情万种3.在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打破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的这种竹子B.打破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这种竹子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C.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被打破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的这种竹子D.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被打破这种竹子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信手拈来一根根普通的金属丝,随意弯曲,不一会儿,一件件精致小巧的自行车、威武霸气的变形金刚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张家口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
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
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
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
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
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
父义当慈,子义当孝。
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头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
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
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
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
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22)
2016-2018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爱的精神是传统儒学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是整个儒家文化的灵魂。
同时,儒家之仁爱精神陶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是中国人心灵家园的基石。
仁以“爱”为基本内涵。
孔子说:“仁者爱人。
”孟子从恻隐之心指点“仁之端”,皆是此意。
不过此爱不可作狭义之理解,乃所谓一体感通之情,一体同爱之心。
仁虽然以爱为基本表现形式,但爱却不足以括尽仁之内涵。
仁既非抽象的知识理论,亦非空洞假设,而是表现于人的情感生活之中。
然而,情感之爱有时候却多有过分之处,例如溺爱、贪爱等等。
这些感情不能说不是爱,但它是偏离了仁之尺度。
真正的仁爱,必须是发乎人的真性本心。
所以仁爱必须以端正真诚的内心为基础。
孔子一方面说“仁者爱人”,一方面又说“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保持内心端正、情感真诚。
当人内心去除晦暗和偏邪、保持端正与真诚之时,自然能以一体同情之爱来感通人、物。
“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理解仁道的内涵,才是儒家所倡导的仁爱之真精神。
这两者概括起来就是孔门倡导的忠恕之道。
曾子把孔子自言的“吾道一以贯之”诠释为“忠恕”。
孔子自己也说“忠恕违道不远”,忠恕是一体互通的,做到忠时,自然能够表现为恕;没有忠的功夫,恕亦难以维持。
换言之,当人心消除偏私之心和固执意见的遮蔽,回归于其自身真实的状态,自然能够以一体同爱之情来感通万物。
所以,从根本上说,仁爱的精神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就是排除私心与偏见之遮蔽,从而保持内心情感之真诚无妄,表现为修养的功夫就是“克己复礼”,亦即忠道;其二就是能够同情于他人他物,保持感情之敏锐,防止心灵麻木,表现为修养的功夫就是“仁者爱人”,亦即恕道。
这两方面一体互通。
爱虽然是仁的基本内涵,但此爱并非抽象笼统之爱,而是在现实人伦世界中有秩序、有层次的爱。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集宁一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人们在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变革。
“人机大战”引发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在于它在文明史和人类史尺度上以一种仪式化的效应表征了一个时代的来临,即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从人工智能的主体结构看,无论“阿尔法狗”战胜人类顶尖棋手,还是“微软小冰”创作诗歌,抑或是IBM公司的超级机器人“沃森”跻身杏林、悬壶治病,它们目前充其量属于某种弱的人工智能,离真正的智能主体相去甚远。
然而,这并不能消除一种日益滋长起来的恐慌性担忧:一旦人工智能大规模进入我们的生活,人类未来会怎样?斯蒂芬·霍金、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比尔·盖茨等发出警示说: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存在的最大威胁。
埃隆·马斯克甚至说:“有了人工智能,就相当于我们开始召唤恶魔。
”透过各种各样的“悲观主义—乐观主义”的观念对峙,我们看到,我们真正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是:既然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如何行动才使自己成为未来的一部分?换言之,为了避免人工智能在唤醒万物的同时唤醒人类无法控制甚至最终控制或取代人类的“恶魔”,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行动?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紧要处只有放在规范性的先行构建上,才能未雨绸缪。
它涉及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建构问题,应从“人为自己立法”的规范性原理中产生。
就形式方面而言,笔者将这种规范性的先行构建概括为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让算法遵循“善法”。
因为“善法”的主体性总是与“目的”相关,而算法在总体上永远只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已。
具而言之,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建构,让算法遵循“善法”的原则包含两个重要的伦理尺度:一是人工智能自身嵌入的道德,涉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主体模式及其相关伦理尺度;二是人类在拓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进行的道德建构,涉及常见的人类主体模式以及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主体相处的“主体间”模式及其相关伦理尺度。
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40)
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窗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
(4)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A.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目前国内网络微电影由于生存形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微电影、剧情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和实验微电影。
无论是哪种类型,网络微电影这一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影像小品文”,是除网络外无法通过其他媒体或以其他方式体验的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是艺术发展尤其是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中国古典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成果。
从表面上,看网络微电影与中国古典艺术相距甚远,两者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是,网络微电影既然被称之为艺术,就包含在艺术体系之中,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有必要接受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艺术因素,并将之内化于自身的创作美学。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12分)1、字音正确的一项A、渐染jiān 苔藓tiá咫尺zhǐ奴奴不休núB、昵称nì鱼鳔biào 烜赫xuăn 悬崖峭壁xuēC、蓐草rù镌刻juān 内讧hòng 力能扛鼎gāngD、攻讦jié稔知rěn 淙淙cóng 家给人足jǐ2、有一处错别字的一项A、失言痉挛冻馁鸾凤如鸣B、摇曳渲泄辑录变本加利C、匡正佛像怃然死皮癞脸D、福祉荣膺聚笼漉漉饥肠3、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1995年岁末,内地观众因为一部《红番区》知道了贺岁片,此后,这个新兴事物就被各种媒体炒得(满城风雨),电影市场的这块大蛋糕也被做得越来越大。
B、经济不景气是开展经济基本建设的最低成本时期,也是(韬光养晦)、培育知识名牌和打造特色工业体系的大好机会。
C、近期表现神勇的巴斯罗那队延续了良好的势头,虽然有四个主力队员因伤病或停赛只能(作壁上观),但他们还是在主场凭借亨利的帽子戏法4:0大胜瓦伦西亚。
D、神州七号在人航天飞天代表团访澳期间,3位航天员与澳门学生真情对话,他们的(金玉良言)让学生深受鼓舞。
4、没有病句的一项A、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理工作。
B、今天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第一天,一早,淫雨霏霏,给干燥的京城平添了几分潮润。
C、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撞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
D、在这次大会检查中,环境保护检查大队人员的工作人员发现这家工地存在多种扰民行为,当场就给相关单位发放了限期整改的通知单。
辽宁高考语文网站长收集整理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距离引出美感来(节选)伍立杨一个远客他乡的游子,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而真的有了这么一刻闲静,他便会潜入回忆的境界,摒除溢满胸臆的芜杂记忆及故乡的亲切温暖。
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94)
2016年11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
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
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
树根(缘/沿)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1) ,如大旗迎风。
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 (2) 。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
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鼎礼膜拜呢。
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
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
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
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
衡王刻字(希冀/期望)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
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A.枝枝蔓蔓(wàn) 料峭 B.砍斫(zhuó) 端祥C.坚劲(jìng) 间架结构 D.小憩(qì) 鼎礼膜拜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沿细密历历在目期望 B. 缘细密赫然在目希冀C.缘细致赫然在目期望 D.沿细密历历在目希冀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树干破石而出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B.破石而出的树干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C.树干破石而出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D.破石而出的树干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4.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术批评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一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一、基础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皈依(guī)跛(bǒ)脚逮捕(dǎi)管窥蠡测(lí)B.锃亮(zèng)针灸(jiǔ)靓妆(jìng)忧心忡忡(chōng)C.潦草(liáo)连累(lèi)枕藉(jí)权宜之计(quǎn)D.供职(gòng)干瘪(biē)木讷(nè)只言片语(zhǐ)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招徕再接再厉赋与提纲挈领B.蜇伏察言观色通牒自立更生C.贸然针砭时弊文身不容置喙D.桎梏目光如聚厮杀循私枉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埃及海军3日已向客轮失事海域紧急调遣3艘舰艇和数架直升机,执行任务。
②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宣布了赠台大熊猫的最终结果。
③正是历史的多种原因,西藏的经济比内地落后,比沿海发达地区落后。
A.搜寻筛选越发 B.搜救遴选更加C.搜寻遴选更加 D.搜救筛选越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江苏连云港的孙悟空、四川的大熊猫、西部三省区的藏羚羊、云南的金丝猴等卡通形象,激战2008年奥运吉祥物,究竟花落谁家,11月11日便可知晓。
B.美国财长斯诺、“财神”格林斯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统布什摩肩接踵,相继访华,别以为中美迎来了又一个蜜月,因为来的每一张笑脸背后肯定带着一个个目的。
C.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一个现代商业银行,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商业银行服务。
这也意味着;建行将借上市之力推进“脱胎换骨”的步伐。
D.“神六”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聚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前往韶山的游客中有上了年纪穿着毛式服装的老者,但也有很多带着孩子和摄像机的夫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班级:姓名:考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城市书写中,北京的形象具有相对统一的美感。
这种美感往往指北京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在时间上却往往朝向传统,在文化经验上则生长出乡土记忆。
在中国文学的情感经验中,“北京”往往作为“古都”呈现出沉静、优雅的古典美学特征。
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城市”替代“远方”“孤岛”成为流浪探险故事的目的地,是浪漫古典的乡村生活的对立物。
中国现代文学师法欧洲,共享着现代性叙事中时间上的现代与传统、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喧嚣、繁华的城市形象,与沉静质朴、停滞传统的乡村相互映照,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空间经验。
而在这样的普遍叙事中,北京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却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这确实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学的特别之处。
不管北京经历了多少新的变迁,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古都”几乎是北京统一的美学标签。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面对列强纷至、战乱频仍的现实,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客居异国的寂寞中,他们频频回首,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
深邃天幕下悠远的鸽哨、街头缓慢细碎的驼铃、红墙古刹的千年记忆与细碎温厚的老北京市民的人间烟火……浙江才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诗意盎然、岁月静好的故都,让北京而不是江南来承载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向往。
老舍在40年代写作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在20世纪最不堪、最狼狈的一段历史。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章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初三月考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语文下册段考试题及答案热度: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热度:语文在考试中虽然相对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做语文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孙子兵法》首先是兵学圣典,但不仅仅属于兵学,而以其精辟的思想成为人类竞争发展各个领域都可受启迪的智慧学。
《孙子兵法》十三篇,先以兵道笼罩全书,再述战前的庙算以及物质、编制的准备,继之以战争中攻守、奇正、虚实、形势诸端的运用,其后为地形、战区、火攻、用间等具体战术,形成一个相当周圆有序的篇章学结构。
孙子讲为将之道,在于“智、信、仁、勇、严”,把智慧放在第一位,把勇放在第四位,把仁放在中轴上,其序列出于实践而独具深意,是有别于其他兵家的。
《孙子兵法》不是罗列战例,而是抽象地变成一种世人生存的智慧。
它能触动各种各样的思考,能穿透人类智慧的各个层面,是启动人的智慧发条。
孙武是“中国式”的兵学智慧,其武道是“止戈为武”。
由于立足历史实践和历史理性,《孙子兵法》往往能够简捷地揭示战争的本质特征和实质性的规律。
它坦诚地告示:“兵者,诡道也。
”战争面对的对手是一个活动着的,甚至是诡异莫测的变数。
因此战争的过程,是一种以诡道破诡道的智谋和实力的较量。
通观《孙子兵法》,诡中有正,以正制诡,意在充分发挥以敌情为根据的自由精神的优势。
因而这种诡道并非神秘主义的,而是全面地多维度地论述和掌握兵学的“五事”“七计”,即俗称“诡道十二法”。
探究兵道于兵事之外,有利于把兵事纳入人类生存的更深广的时空框架来思考,在血与火的学问中化生出智慧与谋略的学问。
《孙子兵法》之所以受到普世的尊崇,一个基本性的原因是它在透彻的言兵中,蕴含着深厚的人类生存的关怀。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近年来,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亟待我们付出更多努力。
一、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1.雾霾天气频发。
由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污染源排放,导致我国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
这些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质量。
2.水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部分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体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3.土壤污染不容忽视。
我国土壤污染面积较大,部分地区污染物超标,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
二、政府采取的措施1.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政府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环境监测。
政府加大了环境监测力度,提高了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3.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政府通过媒体、教育、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4.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前景1.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降低环境污染。
3.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我国正加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4.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环保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上面的文章,请完成以下题目:1.文章第一段中,“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污染源排放B.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C.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D.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文章第二段中,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形势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雾霾天气频发,对人们的出行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危害B.水污染问题突出,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C.土壤污染不容忽视,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D.以上三项都是关于环境污染形势的准确表述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XXXX 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共20分)A .札记(zh ā) 廖廓(li áo ) 天堑(qi àn )B .砧板(zh ēn ) 颀长(x īn ) 杜撰(zhu àn ) . . .C .浪谒(è) 遐思(xi á) 膘壮(bi ào ) . .D .勾当(g òu ) 萦绕(y íng ) 桀骜(ào ).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贻然自得 忠贞不逾 泯灭 斑驳 B 、梦寐以求 百无聊赖 萌蘖 臆造 C 、脍炙人口 殒身不恤 遒劲 峥嵘 D 、拨乱反正 满腹经纶 冒昧 凋枯 3.加点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
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下列4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以弱.天下之民 . C.舞.幽壑之潜蛟 D.赢粮而影.从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B 、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C 、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更具神奇美?D 、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6下列各句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B.荔枝生产的现代化,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参考答案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清人赵翼赞誉崔颢的《黄鹤楼》“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这一看法已见于南宋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评论“凤凰台著名,以李翰林一诗也”。
凤凰台和黄鹤楼各自凭借李白和崔颢的一首诗而名传后世,这就是宇文所安所说的好文章创造一个地点的现象。
这个地点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处胜迹,从一座楼台亭阁到一块墓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关金陵凤凰台的记载始见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记述东晋升平年间,“有凤凰集此地,因名其处为凤凰台”,南宋马光祖的《重建凤凰台》以淳熙时期保宁寺的壁记为据,也得出了“晋升平已有台”的结论。
将金陵凤凰台当作名胜来题写是自李白开始的。
不过,从唐诗可知,金陵凤凰台此时即便存在,也还没有形成一处名胜地标。
李白以《登金陵凤凰台》向崔颢的《黄鹤楼》致敬并与之竞争,对他来说,凤凰台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或话题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至宋代影响渐著,题写凤凰台自此蔚为风气。
但入宋之后,凤凰台屡遭破坏,长期处于荒废状态。
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陆游所见凤凰台已“废为大军甲仗库”。
两宋时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凤凰台:祥符年间“尝著亭于斯,斯楼斯亭,威以凤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曰凤凰台”。
历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着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因为遗迹所剩无几,不足为凭。
既然如此,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现了题写凤凰台的盛况并绵延不绝呢?在胜迹业已消逝或难以确认之际如何继续书写胜迹?书写胜迹又意味着什么?周宝供的《亭台类序》或许道出了其中奥秘:凡山川佳丽处,须起亭台楼阁乃足供游人之玩赏。
然古迹多堙,倾颓殆半。
其间可登览者固在所必纪,即有空名而无遗址可问者,亦必存焉,以俟考古者之穷探,更以期后贤之重建云尔。
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46)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
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
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
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戋。
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
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
它们承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现在出土的泰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
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
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
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
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
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
“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
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
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
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
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命题人:李洁审题人:张裕琪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内和乃求外顺,内和必致外和”的逻辑延伸,是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利益诉求”,也是世界欢迎一个崛起的大国的最重要理由。
众所周知,现代化起源于数百年前的文艺复兴运动。
它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但“福兮祸之所伏”。
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导致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不断扩张的需求。
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靠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奴役他人、肆意掠夺,虽造就了西方世界的繁荣,但也埋下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仇恨的种子。
文艺复兴推动建立了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但这个体系无疑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殖民体系。
延续到今天,就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秩序、世界极大的发展差距。
尤其是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全球性生态危机相继出现。
生态性、社会性的灾难,很多都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失范造成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外化为世界体系的剧烈动荡。
二战后,这个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域重新整合:从西欧到美国,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同时,这个世界体系之外,崛起了一股强大的与之对抗的力量——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
但这两个体系的冷战因苏联解体而告终。
其结局说明,文艺复兴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世界体系,是建立在资本运行的劳动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的。
只要这个基本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仍然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超越它的世界体系就建立不起来。
后冷战时代的冲突也显示,这种动荡与冲突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消失。
以伊斯兰复兴运动为背景的伊斯兰激进主义运动,成为对抗西方世界和“现代性”的“文明冲突”。
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相生相克,又相克相生。
文艺复兴极大地解放了人,但人又付出了极大代价:人被神化、异化。
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
它要继续解放人类,但也要把过度膨胀的人改变成和谐的人。
它要继续促进发展,但要实现各国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它要保障人类的安全,但也应该实现可持续的安全与发展。
这一次新的文明复兴,要落实到建设“命运共同体”上。
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肩负着推进这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走上自杀之路,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
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其核心是“和”,“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这种“斯为美”的文化,这种推陈出新的文化,这种促进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正是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招牌和精气神。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快速发展的中国在内部发展好后应寻求和促使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对世界的“利益诉求”。
B.大大解放生产力的现代工业文明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各种生态性、社会性的灾难都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失范造成的。
C.文艺复兴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世界体系,是建立在资本运行的劳动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的,其运行机制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
D..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培育了一种独特思维方法,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种思维方法有利于避免人类走上自杀之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数百年前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造就了西方世界的繁荣,但也使世界其他地区对西方世界产生了仇恨。
B.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的经济发展,必须依赖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获取和对市场的不断扩张。
C.近代以来,世界上形成不同形式的对抗力量,使世界剧烈动荡,这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有关系。
D.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伊斯兰激进主义运动、霸权主义,实际上都是反抗文艺复兴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世界体系的表现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使其有能力肩负推进这场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
B.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下建立的现代世界体系实质上是传统的帝国式殖民体系的延续,如果要打破这个体系,前提是否定文艺复兴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与新的文明复兴都追求人的解放,但不同的是,前者神化、异化了人,后者则要把过度膨胀的人改变成和谐的人。
D.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要求,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为中国谋,更是为世界谋,为天下谋。
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
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
建中三年,徙东道。
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
泽还,耽大臵酒会诸将。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
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
”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
吾今趋觐,得以君俱。
”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
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迁义成节度使。
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
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
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
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
帝然之,不用也。
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
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
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
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
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
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
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
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
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
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
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
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人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
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③青阳:指春日。
8.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
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C.本诗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
D.尾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
E.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悱之情。
9.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离骚》中屈原用制作衣服的材料表示自己品行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