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变迁

——建国60周年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综述

1949年,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也吹响了民族复兴的号角。新中国成立60年来,勤劳勇敢的重庆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抓三线建设、计划单列、直辖市建立、三峡移民迁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重大历史机遇,负重前行,励精图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交通、水利、邮电、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一座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的崭新直辖市昂然崛起在祖国的中西部。

起步——百废待兴谋发展

解放前连年战争对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毁灭性的破坏,1949年的重庆可谓满目苍荑、百废待兴。道路、河道、房屋、给排水管道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住房难、行路难、通讯难、生活难等问题十分突出。

解放初期的重庆住宅大多十分简陋,结构简单,年久失修,除繁华地段有少量较好的砖木结构房以外,大多数是简易木结构、土墙和竹木捆绑的棚房及抗战时修建的临时性建筑,无房户、拥挤户数不胜数,居民居住条件极其恶劣。两江环抱、坡陡弯多的特殊地形为解放初期的重庆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渡江困难、路面狭窄、人车混行、交通堵塞等问题十分突出。与此同时,城市给排水、供气、邮电通信建设、城市绿化、市

政环保等方面的发展也是极度落后,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城市基础设施状况亟待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不但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也严重制约了重庆经济的发展。

发展——道路曲折求突破

面对战后遗留下来这个破旧不堪,极度落后的城市,重庆人民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用了近六十年的时间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全面恢复期(1949年—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民经济濒临全面崩溃的境地。为了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况,重庆在积极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加强了交通、邮电通信及公用设施的建设,以缓解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从1953年开始,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迈入建国以来的第一高速发展期,众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人民大礼堂、大田湾体育场等标志性建筑相继落成;当时市内等级最高的两杨公路顺利建成通车,市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徘徊停滞期(1958年—1978年)。从1958年到1962年的“二五”时期,盲目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加上当时肆虐的自然灾害,城市建设受到极大的影响。整个“二五”时期,重庆用于交通、邮电及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的投入呈下降趋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处于停滞阶段。

1963年开始,“巩固、调整、充实、提高”的方针得以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城市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契机,1963到1965年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所加大。

进入“十年动乱”时期,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抑制了社会的前进步伐,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心不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重庆的城市建设又一次搁浅。在这十年时间,交通、邮电及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投资逐年递减,并于1976年跌入了城市建设里程的又一个谷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城市建设开始逐步复苏,但当时百废待兴的社会经济现状制约了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高速发展阶段(1979年—1996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迈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重庆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在这十多年的建设期,重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城市面貌迅速改善,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大都市。

改革开放初期,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更多的是用于弥补历史欠帐,确保城市基本的功能恢复。自1982年起,重庆基础设施投入掀起新的发展高潮,当年即新建完工嘉陵江客运架空索道一座,并在交通、城区改造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城市空间,增加城市容量,使城市具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其西南重镇的作用,经国务院批准,重庆于1983年6月制定了新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及城市结构、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城市防洪、电力工程等

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同时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总体规划的实现。在这一战略部署的实施过程中,重庆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面貌迅速改变。1983年起,相继建成凯旋路电梯、牛角沱立交桥、两路口地下人行通道、上清寺人行天桥、解放碑人行天桥,实现了人车分流,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同时,在城市房屋综合开发和住宅建设上亦取得较大进展。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分片、分点改造的原则,完成了旧城中多条线、多个片的房屋更新改造,主城区内大坪、观音桥、南坪三个新区建设亦初具规模。

1989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开始转向“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缓解市民“行路难、乘车难、吃水难、住房难”的压力。这期间,我市翻修和改造了牛角沱到菜园坝等主城区多条主要干道;新建了红石路、沙中路、长江、嘉陵江滨江路等重要道路;大规模修补了坑凼及破损的路面;新增大批公共汽(电)车,还建设多条架空索道。城市交通状况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另外,还相继建成和尚山水厂一、二期工程、梁沱水厂一期工程,并加强了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城市居民用水、用气也得到较大程度的保证。

迅猛增长阶段(1997年—2008年)。直辖以来的12年,是重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全市紧紧抓住设立直辖市、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这三大历史机遇,以交通、通讯、市政基础建设为重点,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从直辖之初的59.17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1203.38亿元,扩大了

19.3倍。直辖之初至2008年,全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54.49亿元,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2.8%,年均增长28.5%,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5.0个百分点。

直辖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

单位:%

8.6% 政业37.7% 应业21.1%业32.5%

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构成看,交通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大主体,直辖以来交通运输及邮政业累计完成投资2284.93亿元,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37.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以1966.54亿元的投资位居第二位,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32.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280.22亿元)以及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522.80亿元)分别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21.1%和8.6%。

突破——城市旧貌换新颜

经过六十年的长足发展,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重庆人民勤劳勇敢的双手,重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城市面貌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