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大钊的农民观及其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论文-李大钊

中国近代史论文-李大钊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

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

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何孟雄、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

李大钊还在北京多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

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活动,扩大宣传,发展组织,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

李大钊民主政治观析论

李大钊民主政治观析论

内容摘要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现代化过程中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名思想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对中国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及完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一生著作丰富,对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划时代时期,也是各种思想涌现相互碰撞的时期,李大钊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为追求适合中国的民主政治而努力。

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形成离不开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环境,通过梳理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形成历史,探讨其民主政治观形成的知识背景及其思想来源,不仅能反映出其民主政治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更体现出李大钊救国家于危难之间的远大抱负。

以五四运动为分界,五四运动以前通过论述民彝思想、自由思想及平等思想具体了解其早期民主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五四运动的发展以及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开始质疑并逐步放弃资产阶级的信仰,转向马克思主义。

他提出“平民政治”的构想并积极为此而努力奔走,指引中国未来的发展,也为共产党的建立及无产阶级民主奠定了基础。

先进民主政治思想的涌入带动了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改变,也促使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开始反思中国社会现实,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从思想上解构封建专制统治的合法性,推动中国社会向民主政治转型。

他提出在制定宪法的理论层面及实际运作上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制度建构,在具体的实践上,他通过前期参加社会团体、报刊、杂志等的宣传及后期的建立党团、成立社会主义小组到建立中国共产党来完成自己民主政治观的转变。

虽然其前期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解及实际运用中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无论如何李大钊在中国民主政治从无到有的过程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李大钊;民主政治;民彝;政党AbstractDemocracy is the goal of ou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modernization .As a thinker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i Dazha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His life is full of works ,and he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ay Forth is an epoch-making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but also a period that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ideas and collide with each other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period , Li Dazhao has been striv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formation of Li Dazhao's concep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peci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modern china.By combing 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knowledge background and the source of its formation , and this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its democratic politics, but also reflect Li Dazhao's great ambition to save the nation from the crisis.Take the May 4th Movement as the boundary,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Min Yi thinking freedom and equality, analyze the early democratic view of the main content before the May 4th Movement.With the change of domestic situation , developmen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brought Marxism to china.Li Dazhao began to query and gradually give up the bourgeois faith, turned to the doctrine of Marxism.H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ivilian politics" and actively strive for it,and this will guid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but als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proletariat democracy.The influx of advanced democratic political thought led to the change of the advanced intellectual thought,It also prompted to Li Dazhao, Chen Duxiu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dvanced figures began to reflect the reality of Chinese Society,criticizing the feudal autocratic system,Deconstruc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feudal autocratic rule inwardly ,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o democratic politics.He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operation.In concrete practice,Through his early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group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other publicity and the party establishment, established socialist group to establis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ese later to complete their own democratic politicsview transformation.Although his early understanding of the western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actual use has the inevitable limitations,but in any case, Li Dazhao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Key words: L i Dazhao; Democracy; Min Yi thought; party目录引 言 (1)(一)选题缘由 (1)(二)研究综述 (2)(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7)一、 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形成背景 (9)(一)李大钊民主政治观形成的知识背景 (9)(二)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思想来源 (11)二、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理论支撑 (14)(一)五四以前民主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14)(二)五四以后民主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21)三、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制度构想 (25)(一)李大钊对传统专制政治的批判 (25)(二)宪法制度上的总体设计 (31)(三)代议政治制度设计 (35)四、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宣传及其实践 (39)(一)早期的求学及创办报刊社团 (39)(二)成立早期共产主义小组及共产党 (42)五、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评析 (45)(一)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意义及局限性 (45)(二)李大钊民主政治观的影响 (47)结 语 (50)参考文献 (51)致 谢 (53)引言(一)选题缘由以十月革命为界,李大钊民主政治观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学习李大钊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李大钊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李大钊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者:李晓燕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年第01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当我们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时,首先应追念当初开天辟地为中国引来“天火”的李大钊同志。

因为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我们党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我们深切缅怀李大钊同志,就是要认真学习李大钊那种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踏实工作、矢志不渝、英勇献身的共产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学习李大钊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正确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它吸收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们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人生指南。

李大钊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执著地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探索真理、传播真理、实践真理,矢志救国,成为中国播种共产主义思想的第一人。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李大钊深受影响,“再建中国之志趣亦日益滕高”。

1913年,李大钊远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入政治本科,认真阅读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河上肇、幸德秋水的著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1916年,李大钊归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疾呼科学、民主,向陈腐的旧制度冲击。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他深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刊登和介绍马克思原著和社会主义的文章,并于9月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使马克思主义很快在中国各地得以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李大钊的资料

李大钊的资料

李大钊的资料1. 简介李大钊(1899年10月14日-1927年4月28日),字季莫,河南省开封府开封县东冯村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

2. 早年经历李大钊于1899年10月14日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在家乡读完私塾后,进入开封县立中学就读。

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并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8年,李大钊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

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与进步学生组织,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共产主义理论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批判性思考,他提出了一系列对于中国革命的理论观点。

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党的作用以及农民群众革命性的认识,对于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大钊强调无产阶级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在《破带人》一文中阐述了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他积极倡导工农联盟和土地革命,认为革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

4.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李大钊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工作。

他积极倡导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政党,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领导力量。

1921年7月,李大钊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大会上,他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社会状况及革命任务。

5. 革命和逝世李大钊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他多次参与并组织工人、农民的抗争行动,为改变中国社会秩序的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他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警觉,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上海被逮捕并遭到残忍酷刑迫害,最终牺牲在革命事业的前线。

6. 李大钊的影响李大钊的思想和贡献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和推动,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牺牲和革命精神激励了许多革命者,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榜样和旗帜。

历史人物李大钊的简评

历史人物李大钊的简评

历史人物李大钊的简评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人物李大钊评价,希望能帮到你。

历史人物李大钊的简评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2]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

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

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和“大哀”。

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

当日本提出旨在的“二十一条”时,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用卧薪尝胆的精神进行抗争。

他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毫不后悔。

他认为,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学业微不足道。

他始终把自己的学识与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战斗。

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李大钊同志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接受了他认为是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何其艰难,但他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国的导星”,并积极付诸行动。

正是李大钊同志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自为阶级。

浅析李大钊的人生观

浅析李大钊的人生观

苦食 淡、 冬一 絮衣、 夏一布 衫 ” 的清贫生 l
李大钊一生追 求真理 , 他说 “ 人生最 活 , 收入大部分或用来接济贫 困, 或充做 l
烙 印 。 自幼 失 去 父 母 由祖 父抚 养 成 人 的 高 之理 想 , 求达 于 真 理 。 不 断 追 求 党的活动经费 , 在 ”在 以至牺牲时 家贫如洗 , l 仅 特殊 家世 ,使 得 李 大 钊 对 所 见 的农 村 现 真理 的 过 程 当 中 ,他 不 断 更 新 与 扬 弃 着

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思 索, 确
立“ 自束 发 受 书 。 矢 志 努 力 于 民 族 解 放 他 坚 定 的表 达 了 自 己的 志 愿 ,那 就 是 要 的价值 。’】 即 f李大钊一生以“ 5 铁肩担道义 ” f
之事业” 的人 生 观
投 身 N a 代 的洪 流 ,改 革 政 治 ,改 造 社 为座右铭 , - , J 任由责任重大, 宁折不弯 , 国主 义精 神 , 于 指 忧 其 国 , 家兴 亡 , 弘 对 国 匹夫 有责 的 爱 国 之 志 向走 , 才能有达 到 目的地 的一天 , 若是方 I 导 发展 中 国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依 然 有 和 救 国 爱 民 的 人 生 观 。 着 非 常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正 义 、正 直 且 具 有 朴 素 爱 国 情 怀 的 中 国 的 国 情相 结 合 ,探 索 了一 条 适 合 中 的生死观 是李大钊人生观的最高体 现 I
主义 运 动 的 先驱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主 要 创 由此 他 开 始 深 入 地 思 索 了 中国 的政 治 出 救他 们 , 自找 一点 不 沾 泥 土 的 地 方 , 却 偷 始 人 之 一 ,他 的人 生观 是 无 产 阶 级 的 人 路 。永 平 府 中 学 的 学 业 结 束 后 当面 临人 去 安 乐 , 去 清 洁 , 种 光 明究 竟 能 算 得 偷 那 生 观 ,他 从 无 产 阶级 和 人 民 大 众 的 利 益 生 选 择 时 ,他 毅 然 选 择 考 取 了北 洋 法 政 幸福 么? ”1 大 钊 告 诫 我 们 要 确 定 正 确 [ 4 李 出发 , 无 私 奉 献 , 己 为人 和 争 取 民族 专 门学 校 ,在 后 来 他 曾 这样 叙 述 自 己 的 的道路 , 把 舍 同时更要坚定 自己的理 想 , 相信 I 解 放 视 为 人 生 的根 本 意 义 ,把 实 现 共 产 人 生 理 想 :感 于 国势 之 危 迫 ,急 思 深 研 自己的选择。 “ 他说 :临开始活动以前 , l “ 应 主 义 视 为 人 生 的最 高 目标 。 尽 管 大 钊 同 政 理 ” “ 得 挽 救 民 族 、 奋 国 群 之 良 该定定 方向。 ,求 振 譬如航海远行的人 , 必先定 志 已经 就 义八 十 一 年 了 ,但 研 究 李 大 钊 策” [ ,1 1 这充分体 现了李大钊欲立其身 , 先 个 目的地 , 中途的指针 , 总是指着这个方

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立的正确人生观、承担的历史使命、具备的理想信念
和确立的奋斗目标 都 进 行 了 深 入 探 索 和 思 考,标 志
着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1913 年,李大钊 东 渡 日 本 寻 求 救 国 救 民 真 理,之 后
考入早稻田大 学 修 读 政 治。 在 学 期 间,他 广 泛 阅 读
年人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开展了一系列 推 动 青 年 思 想 发 展 的 教 育 和 实 践 活 动,引 导 青 年 用
科学理论改造人生观和世界观,牢固树立家 国 情 怀,带 动 了 一 批 又 一 批 爱 国 青 年 毅 然 投 身 创 造
“青春中华”的伟大革命实践当中,也逐渐 形 成 了 其 独 具 特 色 的 青 年 教 育 思 想。 在 教 育 形 式、内
及如何推动青年思 想 发 展 的 观 点,逐 步 形 成 了 独 具
和西方列强加紧侵 略 的 民 族 危 亡 之 际,自 幼 经 历 了
特色的青年教育思想,团结了广大青年,培养了一大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目睹了西方列强凭借
批青年革命骨干。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当今
坚船利炮在中国大肆攫取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形


李大钊的一 生,是 践 行 使 命 担 当 的 一 生。 作 为
一名青年人,他苦苦求索救国之路,积极参加爱国运
动,成为著名的爱国志士,用青年人的热血呐喊唤起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最早
传播者,是二十世 纪 初 中 国 的 “播 火 者”。 李 大 钊 运
民众的觉醒;作为一名教师,他悉心教授学生科学文
第2期
任鹤飞,等: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117

李大钊心得体会1500字

李大钊心得体会1500字

李大钊心得体会1500字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但他始终秉持着追求真理、爱国奉献的信念,为中国的民主与自由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通过对李大钊一生的研究和思考,我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思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我将从他的早年经历、学术成就和政治活动等方面进行心得体会。

首先,李大钊的早年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贫困环境中。

这使得他对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同情心。

同时,他在农村的学校受到了封建主义教育的熏陶,但是他却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

这一过程形成了他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意识,也为他之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李大钊的学术成就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刻苦钻研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运动。

他还发起了《新青年》杂志,公开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倡导自由、平等和民主,深受年轻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欢迎。

他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为中国向现代化迈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后,李大钊的政治活动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他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政治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尽心尽力。

他积极参与中国各种社会运动,为实现民主与自由而奋斗。

他曾参与国共合作,积极推动政治改革,争取人民的权益。

然而,他的政治理想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他也常常遭受批判和迫害,最终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他的逝世使得中国民主与自由事业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思想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通过对李大钊一生的研究和思考,我深刻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和为人民谋幸福。

他始终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为人民和国家负责任的态度。

他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使我意识到传统观念的局限性,只有通过不断的求知和思考,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

试析李大钊的青年思想及当代价值——以《晨钟之使命》《青春》《青年与老人》为例

试析李大钊的青年思想及当代价值——以《晨钟之使命》《青春》《青年与老人》为例

116《中国经贸》 2020年2月试析李大钊的青年思想及当代价值——以《<晨钟>之使命》《青春》《青年与老人》为例李大钊的青年思想是他众多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一生把对青年的教诲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众多论述中凸显青年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应担当的历史使命。

李大钊对青年的意识形态、人生观、实践本领等都发表过重要论述,更创造性地提出青年与老人的关系问题,这些深刻的思想意识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李大钊不仅是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优秀的教育家。

在李大钊的众多思想之中,青年思想不容忽视,他所倡导的青年要担负起青春中华之创造的历史使命,青年不死,即中华不亡的理论,不仅在二十世纪初叶的动荡社会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即便在当今时代的中国,仍然值得青年一代深深思索其中的宝贵经验和现实价值。

查阅当今学界有关李大钊青年思想的文章,以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居多,大多重点论述青年一代的教育问题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职能方向。

对于李大钊的青年成长思想以及与老人的关系问题相关论述较为稀少。

鉴于李大钊的青年思想是个较为繁杂的体■ 周政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文系,因此本文重点选取李大钊的《<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青春》《青年与老人》三篇关于青年思想的主要文章进行提炼和论述。

对青年社会作用的定位青年是一个社会中最积极有生气的力量,李大钊非常重视青年一代的革命作用,并始终将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于青年一代肩上,认为青年是拯救民族于危亡边界的重要力量。

他第一次将青春之青年与青春之国家连接与融合,曾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中讲道,“青年所以贡其精诚于吾之国家若民族者,不在白发中华之保存,而在青春中华之创造。

是故中华自身无所谓命运也,而以青年之命运为命运。

”[[],p166] 李大钊观点鲜明地指出青年的命运与中华命运之走向息息相关。

一个国家和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永不被历史长河淘汰,归根究底不在于老一辈创造的历史多么辉煌宏大,而在于整个民族的新生力量是否有足够的热血与精神。

浅析李大钊“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思想——基于对《青年与农村》的解析

浅析李大钊“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思想——基于对《青年与农村》的解析

大家谈D ISCUSSIONOCCUPATION1832013 08摘 要:本文分析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中首次提出“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一次历史创新。

这一思想的提出受到国际、国内以及李大钊本人前期思想的影响。

李大钊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到农村去劳作与工农打成一片,同时还担负着对劳动者进行精神改造的使命。

“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关键词:知识分子 工农群众 结合 李大钊浅析李大钊“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思想——基于对《青年与农村》的解析文/徐 英1919年2月《青年与农村》的问世,是一种开拓者的尝试。

在文中,李大钊首次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首次将自己的目光直接转向农民,首次看到了工农群众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非把知识阶级和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

呼吁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

李大钊是中国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开路先锋,他的这一思想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青年与农村》应该被看作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一篇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笔者就此做以下分析。

一、“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思想提出的背景1.国际背景(1)俄国民粹主义早期“走向民间”运动的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发展初期,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摆脱了对农民的偏见,试图与农民联合。

因此,这些激进的知识分子“都跑到乡下的农村去,宣传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理”,试图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释放出来。

李大钊被俄国民粹主义早期“走向民间”的运动所吸引,欣赏俄国的青年知识分子试图与农民相结合的时代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像俄国早期的民粹派那样,李大钊非常重视知识分子与民众相脱离的社会现实问题。

所以,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他鼓励青年知识分子“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作些开发农村的事” 。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支部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支部

在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过程中,李大钊同志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重视劳动人民的特点。

1919年,李大钊不仅对中国工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关注和调查,而且论述了中国农村、农民解放问题。

这些思想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大力推动在农村建立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农村建党的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提出了“到农村去”的口号,并论述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相结合的思想,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特点。

第一,农民因缺乏知识而导致愚昧。

李大钊首先说明,近代中国农村黑暗,农民因愚昧而惨遭压迫和奴役。

他指出:“中国农村的黑暗,算是达于极点。

那些赃官、污吏、恶绅、劣董,专靠差役、土棍,作他们的爪牙,去鱼肉那些老百姓。

那些老百姓,都是愚暗的人,不知道谋自卫的方法,结互助的团体。

”①至于农村黑暗、农民愚昧而不知解放的原因,李大钊认为是农民文化知识匮乏导致的。

“农村的教育机关,不完不备,虽有成立一二初等小学的地方,也不过刚有一个形式。

小学教师的知识,不晓得去现代延迟到几世纪呢!至于那阅书报的机关,更是绝无仅有。

”②“凡是一个人,靡有不愿脱去黑暗向光明里走的。

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

不幸生在组织不良社会制度之下,眼看人家一天天安宁清静去求知识,自己却为衣食所迫,终岁勤动,蠢蠢的跟牛马一样,不知道人间何世。

”③第二,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与农民相结合。

在分析农民因愚昧而被压迫后,李大钊认为,造成农民文化知识匮乏的原因是知识分子脱离农民。

李大钊指出:“推究这个缘故,都是因为一般知识阶级的青年,跑在都市上,求得一知半解,就专想在都市上活动,都不愿回到田园;专想在官僚中讨生活,却不愿再去工【摘要】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作为北方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人,李大钊同志高度重视在农村建立党组织。

在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过程中,李大钊形成了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与农民相结合的思想。

在李大钊的引导下,弓仲韬、李锡九等人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弓仲韬等在河北省安平县台城村建立了党的第一个农村组织。

我的父亲李大钊ppt课件

我的父亲李大钊ppt课件

革命精神
李大钊先生具有坚定的革命精神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实现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 。他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 立,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积极 传播者和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群众路线
李大钊先生注重群众路线,认为 只有广泛发动群众,才能实现革 命的胜利。他深入基层,了解群 众的疾苦和需求,积极为群众谋 利益,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 任和支持。
文化教育贡献
推动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之一,他倡导民主、科学、自由等新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统治,为 中国的文化进步和思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办刊物
李大钊先生创办了多份刊物,如《每周评论》、《新青年》等,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观点,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 元化发展。
培养青年
我的父亲李大钊
contents
目录
• 生平简介 • 思想与贡献 • 影响与评价 • 个人感受与思考
01
生平简介
早期经历
出生背景
李大钊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并不富裕。
童年教育
李大钊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父母对他的成 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青年时期
李大钊在青年时期开始接触新思想,逐渐意识到社会 的不公和民族危机。
严于律己,勤于学习
父亲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在生活 和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 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革命活动
参加革命
01
李大钊在革命思想的启发下,开始参与革命活动李大钊积极参与革命宣传工作,通过发表文章和演讲
,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
组织活动
03

浅论李大钊对农民问题的的杰出贡献

浅论李大钊对农民问题的的杰出贡献

浅论李大钊对农民问题探索的杰出贡献中国网 时间: 2007-09-14 发表评论>>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共产主义先驱。

他始终站在中国革命潮流的前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中国革命诸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进行了探索,做出了杰出贡献。

农民问题是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李大钊一直关心和注重农民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他的探索形成的关于农民问题的可贵思想,对以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和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对李大钊对农民问题的探索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1895年,李大钊开始入乡间私塾读书,固然他受到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也不乏有新思想的冲击。

9岁的李大钊抄录当时被视为救国救民的灵丹妙药——《富国策》①,可见李大钊童年所受的并不只是《四书》、《五经》的封建教育,进步思潮的传播同时也冲击影响着李大钊的成长,正如大钊在狱中自述中所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于再兴民族之事业”②。

1905年李大钊考入永平府中学,在这里接触到启蒙科学、康梁的文章和英语等新知识。

此时李大钊“感于国势之陵夷不振,慨然起研究政治,以期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思想”③。

从1907年始,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度过了近6年的学习生活,受到了系统的西方政治法律学说的专门教育,并开始了再兴民族之斗争。

李大钊在青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内忧外患和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

他的家乡大黑坨村,有7000多亩土地,绝大部分掌握在几家地主手里,地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加上连年天灾,使广大农民饥寒交迫④。

早在1912年李大钊就对地主剥削“连年水旱”造成的“农叹于野”⑤表示了忧虑。

1913年李大钊在《大哀篇》中揭露民初诸多政党,以党谋私的罪恶行径,并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

特别是“农失其田”、“父母兄弟妻子离散茕焉,不得安其居,刀兵水火、灭灾乘之,人祸临之,荡祈离居,转死沟洫,尸骸暴露,人殍横野”⑥。

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

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

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人民群众中具有着非常高的声望和威望。

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李大钊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他认为传统文化的神秘主义、迷信性和封建性是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阻碍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呼吁人们应该开展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进步。

二、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发展尽管李大钊批判了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但他并不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他认为,要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行改造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他提倡在现代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以丰富中国文化的多元性,提高中国文化的品位和影响力。

三、主张民族文化自觉李大钊认为,中国文化应该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且应该在世界文化中拥有一席之地。

他主张中国文化应该自觉地追求自身的独特性和特色,并且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弘扬和发扬。

他认为,只有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在文化的大潮中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荣誉。

四、强调中国文化复兴的必要性李大钊认为,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和灵魂,现代文化的浸润使得中国文化陷入了困境。

他强调中国文化复兴的必要性,呼吁人们应该积极参与文化复兴的进程,以使中国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总之,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既批判了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又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发展。

他主张中国文化应该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并且强调中国文化复兴的必要性。

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的价值。

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

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

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李大钊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青年教育思想不仅在中国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中国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李大钊的青年教育理论出发,探讨其思想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一、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内涵与主要观点1. 青年教育的意义李大钊认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他强调培养青年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之成为具有高尚品格和远大理想的国家栋梁之才。

青年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优秀的个人,更在于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贡献。

2. 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李大钊主张培养青年的独立自主性。

他认为,青年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他强调,只有具备独立自主的个性,才能在面临困境时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积极面对挑战。

3. 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民族意识李大钊强调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意识。

他认为,青年应该对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和责任感,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为之奋斗不息。

他主张通过教育引导青年关注社会问题,学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鼓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李大钊非常看重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他认为,培养青年的创新精神是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实践能力培养则是锻炼青年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之具备面对真实问题和挑战时的应对能力。

他主张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培养青年的实践能力。

二、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1. 弘扬民族精神与培养爱国情怀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具有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价值。

在当代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情怀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

2. 培养创新思维与发展创新能力李大钊的创新教育观点对于当代的创新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培养青年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社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

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

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
李大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在传统文化观上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良。

李大钊指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封建主义和极端儒学思想是需要改革的。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等级观念和权威思维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创造力。

他主张要摒弃封建主义的束缚,推动个人自由和人权的发展。

他极力批判古代的等级制度,主张人人平等,反对贵族特权。

李大钊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这些可以对现代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提倡人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顺、忠诚、诚信等,这些传统美德可以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他也赞扬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对道德的关注,认为人应当追求道德的完善,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性解放。

李大钊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习俗和观念上存在着封建性别观念的限制,这使得女性长期以来受到压迫和歧视。

他支持妇女解放运动,主张男女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李大钊对传统文化持有积极的态度,他认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他也意识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他的传统文化观深入浅出、鲜明独特,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用一句话赞美李大钊

用一句话赞美李大钊

用一句话赞美李大钊没有人可以否认李大钊这个名字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他不仅仅是一个思想者或者理论家,更是一位实践者,一位敢于为自己理念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人。

李大钊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坚持探索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真理和正义。

用一句话赞美他,也就是要赞美他坚定的信念和不断努力上进的精神。

李大钊的信仰和追求源自于他对人类进步的探索和追求,对中国社会的反思和思考,以及他对科学、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他曾经说过:“我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

我既是伟人,又是普通人。

我既是思想家,又是实践家。

我既是文人,又是武士。

我既是爱好文化,又爱好科学。

我既是平凡的个体,又是历史进程的代表。

”这样的话语,不仅仅反映了他个人的追求和信念,更展现了他对于人类进程的深邃思考和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

李大钊的追求是坚定而不狭隘的,他始终怀抱着对于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并且不断地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理念。

他在国内外各处演讲,倡导正义和人权,呼吁自由和平等。

他也参与到了工人和农民的组织和斗争中,直面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

他甚至舍弃了自己的舒适和安全,选择了直面死亡的命运,因为他坚信自己的追求和信念,愿意为之奋斗。

李大钊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和追求的表达,更是一种告慰和激励。

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信仰和追求的样本,一种勇敢和坚定的精神,一种拥抱未来和希望的态度。

他的精神也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甚至将历史界限和文化差异化的影响降到最低。

他倡导的正义、人权、自由和平等,也是我们当今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和目标。

用一句话赞美李大钊,不太容易,因为他的意义和贡献不仅仅限于某一个关键节点,而是覆盖了人类进程中的多个阶段和领域。

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赞美他,那么我想说:“李大钊,你的信仰和追求,已经超越了时代的桎梏,成为了人类不断前行和追求的精神标杆。

”。

诞辰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

诞辰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

诞辰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他的诞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李大钊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和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

本文将从他的早年生活、革命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来论述李大钊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

一、早年生活和受教育经历李大钊于1889年10月29日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自幼聪慧好学,热爱读书,他的叔叔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他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后来,李大钊考入了北京的高等学堂,并于1912年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前往美国留学。

在美国留学期间,李大钊广泛涉猎了西方哲学和政治学的知识。

他从中吸取了许多新思想和观念,深入研究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和社会制度,对中国的现存体制提出了质疑,并开始展开他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斗争。

二、革命思想的形成李大钊的革命思想主要来源于他的对西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在留学期间积极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并深受其影响。

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并坚信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在思想的指导下,李大钊开始积极参与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的活动,在美国期间成立了"同志书社",组织起来的学生团体,通过刊发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文章,激发了许多留学生参加了中国的反清运动。

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李大钊回国后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参与了中国的革命斗争。

他一方面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

他的聪明才智和魅力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大钊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并提出了农民和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的观点。

他相信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为了推动革命事业的进展,李大钊积极组织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组织,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胜利 , 必须发动农 民、 组织农 民和教育农 民 , 使农 民阶级
成 为 中 国革命 的重 要 力量 。

发。 认识到中国要想完成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务 , 不能不注 意到农 民阶级 的力量 。1 9 1 9年 , 李大钊在 《 青年与农 村》 一 文 中就农民问题指 出 : “ 他们 ( 农 民) 若是不解放 , 就 是我们 国民全体不解 放 ; 他们的苦痛 , 就是我们 国民全体 的苦痛 ;
时。 不能 不 注 意到 农 民是 其 重要 的成分 。 ” 2 . 正确 认 识农 民 阶级 的缺 点 和不 足
在充分肯定农 民革命作用的同时 ,李大钊实事求是地
阐述 了农 民阶 级存 在 的 问题 。 在专 制 压 迫 、 帝 国 主义侵 略 的 时代 , 连生 存 都 难 以维 持 的状 况下 , 接 受 普 通 的文 化教 育 对 广 大 农 民来 说 是根 本 不 可能 的。 因此 , 李 大钊 认 为 当时 的农
时 当前 阶段 中 国正 在 进 行 的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和 农 民教 育也 具 有 一 定 的借 鉴 意 义 。 [ 关 键 词 ] 李 大刳 农 民观 农 民教 育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 的早期创始人之一 。也是著名 的
马 克思 主 义理 论 教育 家 。 在 当时 的历 史 背景 下 , 他 比较重 视
二、 李 大 钊农 民观 的具 体 内容 ( 一) 李大 钊农 民观 的理 论 层 面
主 义 中 国化 理 论 。 ’
“ 要真主” “ 迷信” 等思 想 。 这种狭隘的村落 主义 、 乡土主义很 可能使农民运动分裂 ,或是被军阀土豪利用 以致农 民阶级

李 大 钊农 民观 的形 成 原 因
在 当时 的 历史 背 景 下 。李 大 钊 的农 民观 主 要来 自于 两 方面 , 一方 面 是受 第 一 次 世界 大 战 后 “ 劳工 神 圣 ” 的影 响 , 另

方 面 是受 五 四 时期 平 民 主义 思潮 的影 响 。 早在 1 9 1 8年 。蔡 元 培 就 喊 出 了 “ 劳 工神 圣 ” 的 口号 。
《 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 《 平 民政治与工人政治》 《 平 民主 义》 , 对平民主义进行 了全面 的阐述 。他在文中总结道 : “ 纯
正 的平 民 主义 。 就是 把 政治 上 、 经济上 、 社 会 上 一切 特 权 阶
民是愚暗 的。 农村是落后 的。农 民阶级会 产生如“ 反洋人 ”
级, 完全打破 , 使 人民全体 , 都是为社 会国家作有益的工作 的人。 ” 李大钊认为 , 这样的社会才是平 民的社会 , 在这样的 平 民社会里 , 才有 自由平等 的个人。因此 , 农民阶级也不例 外, 要想真正发挥农 民的 巨大作用 , 就必须去开发他们 , 使 他们知道要求解放 、 脱离黑 暗以及排除 自己生活的利病。
1 9 2 0年 , 李大钊在《 低 级 劳 动者 》 一 文 中也 表 明了 自己 的观 点: “ 凡 是 劳作 的人 , 都是高 尚的 , 都是神圣 的 , 都 比你 们 这 些 吃 人 血不 做 人 事 的绅 士 、 贤人 、 政 客们 强 得 多 。 ” 与此 同
争的不断洗礼 ,这一时期 的李大钊 已经从革命 的民主主义
论李大钊的农民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 琼
( 扬 州 大学
[ 摘
江苏 扬 州
2 2 5 0 0 0 )
要] 李 大钊是 中共早期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育家, 他 比较 重视农 民阶级的革命 运动 。 并且依据 中国实际情 况对 于大革命 时
期 的 农 民 问题 提 出 了发 动 农 民、 组 织 农 民和教 育农 民 的思 想 。 这 些 思 想 对 中国共 产 党 早 期 发 动 农村 运 动 起 到 了一 定 的 推 动 作 用 , 同 时
1 . 肯 定农 民阶级 的重要 性

般 的马克思主义者认 为工人 阶级是革命 的主要力
农民在 中国革命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并且致力于理论与
实 际相 结 合 。认 为 要 想在 半 封 建半 殖 民地 的 中 国取 得革 命
量。 而 往 往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 民 阶级 的价 值所 在 。 李 大钊 是 中共 党 内较 早 发现 农 民 阶级 重 要性 的理 论 家之 一 ,他 从 中 国的 实 际 出
分析中国的实 际问题 .对 中国农 民阶级在革命 中的重要地
位 有 了进 一步 认 识 。 他指出 : “ 在 经济 落 后 、 沦 为 半殖 民地 的 中国 。 农 民约 占总 人 口百分 之 七 十 以上 , 在 全 国人 口 占主要
的位置 。农业 尚为其 国民经济的基础。故 当估量革命动力
他 们 的愚 暗 , 就 是 我 们 国 民全 体 的 愚 暗 ; 他们生 活的利病 , 就 是 我们 政 治全 体 的利病 。 ” 由此 可 见 , 早在 五 四前期 , 李 大 钊 就 开 始关 注 农 民 问题 。把 农 民 阶级 作 为 独 立 的 成分 来 思 考。 认 为革 命 若 想 成功 , 离 不 开这 一 重 要 阶级 。 经 过 革命 斗
者 正式 转变 为 马 克 思 主义 者 。开 始用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观 点来
时, 《 新青年》 等杂志也出版 了“ 劳动节纪念专号” , 李大钊 为 此专门撰写了《 “ 五一” 运动史》 。 在文中, 他深刻揭露在剥削
制度下劳工受物质的剥削 , 更 被 剥夺 了 学 习 的 机会 , 是“ 莫 大 的罪 恶 ” 。他认 为 , 中国 的革 命 , 工人 固然 占有 领导 地 位 , 但 除 了依 靠 工 人 阶级 的力 量之 外 。还 不 能忽 视 占中 国人 口 7 0 %以上 的农 民阶级 的力 量 。 平 民 主义 也 是李 大 钊 农 民思想 的理 论 来源 之 一 。李 大 钊 先后于 1 9 2 1年 1 2月 、 1 9 2 2年 7月 、 1 9 2 3年 9月 发 表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