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思想内容鉴赏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
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艺术手法】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
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五年中考试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答案】C(2分)【解析】“日月之行”四句,是作者想象之景,不是实景,实景是“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六句。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歌鉴赏练习题(集合20篇)
诗歌鉴赏练习题(集合2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歌鉴赏练习题(集合20篇)诗歌鉴赏练习题(1)(20XX·安徽省合肥市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
易错点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原卷版)
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易错点07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典例分析】(2020·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春夜洛城闻笛》运用想象和夸张,突出笛声的无处不在,借抒发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借景抒情,借回乐峰、受降城、丘陵下的沙地等月下景色。
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
《夜上受降城闻笛》景中寓情,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这首诗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含蓄地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易错点快攻】【易错点】古诗词曲是中学阶段的必学内容,是中考语文的常见题型之一,侧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鉴赏评价能力等,古代诗词是缩减版的文言文,从历年中考真题的得分情况看,古诗词曲阅读题也属于易失分题型之一。
【对策】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概括作品的主旨和简析作品的意义(政治、思想、人生),对作品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要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反映离乱的痛苦》③同情人民的疾苦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报国无门的悲伤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②昔盛今衰的感慨③借古讽今的情怀④青春易逝的伤感⑤仕途失意的苦闷⑥告慰平生的喜悦●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强化训练】(2020·广西桂林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题。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任务4鉴赏古诗的思想内容教学课件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从登山发端,继而描述渲染途中景物和感受,至尾联方点扣题目,并表明心志。 B.首联在轧轧轿声和轿夫轻健的步伐上用笔,不着痕迹地传达出诗人山行时畅快的心情。 C.山风翻卷,落花如雨,烧田之处,青烟缕缕,春景的萧瑟难减诗人登临的盎然兴致。 D.本诗气脉通畅,用语斩截有力,清新明快,与诗人游途中明朗愉悦的心境恰相契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3—4题。(9分) 咏芭蕉
[清]郑 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春笋 [唐]杜 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①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注】①上番:初番,头批。多指植物初生。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3.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诗前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长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作好了铺垫。 B.郑诗第三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感具体化,从而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悠远缠绵,无穷无尽。 C.杜诗前两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D.郑诗由描写到抒情,情感正面点出;杜诗则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作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
我坐在吱呀吱呀的轿子中上剑门关,此时正是春和景明的季节,轿夫们登山的速度比奔跑还快。风吹落红花 会迎来下一季花开,山上缭绕着农民烧田的缕缕青烟。领略如此美景,但没有写出好的诗句,能够解除客游他乡悲 凉情怀的只有美酒。隐居的高士喜欢风吹松树的感受,请不要让残破的梨花进入我梦境之中。
知识萃取 凝练知识,萃精华
参考答案 3.B “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感具体化”错误,郑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在写景基础上抒情,即直抒胸臆。故选B。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能让人产生哪些联想?(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解析】【分析】(1)这首诗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
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
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
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以写景融入说理。
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
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
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
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故答案为:(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之诗歌鉴赏练习题一、题型归类练习:(一)鉴赏形象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①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二)鉴赏语言题2、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三)鉴赏表达技巧题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参考答案:“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四)点评思想内容题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1-4第四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堂练习
第3篇第1章第4节一、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
古诗按题材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还乡诗等。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以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为题材的诗歌。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
鉴赏山水田园诗,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1)把握诗歌意象。
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
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
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时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时所表现出的情感。
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2.咏物言志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遇、情趣爱好以至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
练习:按思想内容分类鉴赏诗歌
练习:按思想内容分类鉴赏诗歌撰稿人倪勇使用时间 6.10-6.15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按思想内容对诗歌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快更准地把握诗歌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对诗歌的归类。
教学设想古代诗歌鉴赏,最重要的是能读懂读通诗歌,把诗歌进行分类,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
我们试图通过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的分类鉴赏,引导学生能快速对诗歌进行归类,从而快速把握诗歌的主旨。
教学课时9课时。
第一课时诗歌分类鉴赏1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例析】蝉咏蝉【唐】虞世南【唐】骆宾王垂緌饮清露,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流向出疏桐。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居高声自远,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非是藉秋风。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同是咏蝉,虞世南写:“垂绥饮清露”、“居高声自远”。
骆宾王却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两位诗人都选取了露水和声响两个客观物象,但因为当时诗人的处境不同,情感有很大的区别。
虞世南身居高位,以清高风雅自许,自负才华;骆宾王无辜遭诬身陷囹圄,含冤莫白。
所以在诗中的意象完全不同:一是“清露”“声远”;一是“露重”“响沉”。
一、特点归纳:1、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二、步骤归纳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三、实战演练1、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诗歌鉴赏专题之五思想内容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 江》。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曒兮,迷不知吾所知。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 人! 吾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可留。
02 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
王维《山居秋暝》、孟 浩然《过故人庄》;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 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01
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02
此诗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 烈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 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 身“胡尘”。三四句把现实与 梦境虚实对比,荣枯迥异,造 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此诗表现 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带解析1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带解析1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①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②。
①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②落灯花:旧时以灯油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交代了环境和时令?找出词语并说明环境和时令。
(2)诗人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描写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心情?2.诗歌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芳斗艳。
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天空中尽情飞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昌黎先生集》。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2)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3)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2)分析全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练习题
浣溪沙 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 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 前呵手镊(niè)霜须。 【注】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词人被贬 黄州。作者有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 守徐君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 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是篇为“又作二首”之 二。 (1)“但令人饱我愁无”一句与我们哪个诗人的 什么诗句表达的情感一致,都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2)该词下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赏 析。(4分)
八、参考答案 (1)场景:开头两句描写打猎前猎场的肃穆景象。 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野雉时 出时没。(2分) 主要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火烧静兀兀” 这是射猎前的静态;野雉“出复没”是动态描写, 野雉被猎火驱出草丛,一见猎鹰,吓得又躲藏起来。 以动衬静,突出原野的寂静。(2分,答点面结合 给1分)(场景特点2分;描写手法2分,答衬托也 可)
九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 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 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蝉曳残声过别枝”这句用词十分精到,请 赏析。(4分)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概括。(4分)
九、 1、“曳”字抓住了蝉声悠长的特点,用得新 颖别致,摹状精切传神,“残”字捕捉的是 将止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 音色,能诱发读者的想象。这两字形象地描 摹了蝉在飞行过程中的鸣叫声,不仅蝉有动 势,而且有声有特色,给人以凄凉、孤寂、 冷清之感。 2、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悲凉;对家乡的怀 念;对怀才不遇的身世的感慨;面对现实的 悲叹与无奈 。
一.(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 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 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 “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 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 (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 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 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 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 “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 之细腻。(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单写 “通感”并加以分析,也可得1分。)
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人(新教材)复习任务群6 古代诗歌鉴赏练案5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含答案
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语文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群六古代诗歌鉴赏练案5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田家元日①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此诗当作于开元十六年(728)春节,表达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感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显示时间的推移和节序的更替,暗点诗题中“元日”。
B.“无禄尚忧农”表达诗人不愿出仕,牵挂农事,想在乡间田野中淡然自在地生活。
C.颈联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烘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闲适。
D.这首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通俗平易,将田家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向往。
2.有人认为尾联中“年丰”具有双关义,请结合诗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3~4题。
(9分)答望之①何景明念汝书难达,登楼望欲迷。
天寒一雁至,日暮万行啼。
饥馑饶②群盗,征求③及寡妻。
江湖④更摇落,何处可安栖?望之:孟洋,字望之,诗人妻弟。
②饶:多。
③征求:聚敛搜刮,指苛捐重税。
④江湖:宦海。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起笔突兀,诗题写“答”,这里却写书信难到,又写诗人求信心理急切难捺,“望”“迷”二字集中体现了这一心理。
B.颔联“天寒”句点出望之来信的时间为秋末冬初,“日暮”句对应上句,也为下句起了过渡作用,营造了一种冷清、凄寒的氛围。
C.尾联诗人感叹自身飘零,“江湖”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动荡骚乱,诗人为百姓找不到一块平安的栖身之处而感慨。
D.这是一首酬寄友人的诗作,其中却寄寓了诗人深沉的忧患。
政乱民困,零落漂泊,诗人为之感叹。
全诗气韵流畅,深沉含蓄。
4.这首诗既有诗人儒家仁治思想的表现,也有对社会贫困认识的局限性,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一、常见思想情感总结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二、诗歌情感鉴赏口诀: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三、思想感情的四种考查方式:1.概括。
考查途径:①理解诗歌特定语句的含意;②根据诗歌主要内容,简要概括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③总结、归纳诗歌的主旨。
概括思想情感为考查重点。
2.分析。
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3.评价。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4. 启示。
对诗歌阐释道理的认识及受到的启示。
常用提问方式: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诗中阐明一个……道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诗中,作者认为……,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四、针对性练习(一)概括情感型。
此类出题方式简单明了,没有审题障碍,是中规中矩的出题方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其一)薛能①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
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②。
【注】①薛能,晚唐诗人。
②郑声,《论语·卫灵公》:“郑声淫。
”这里代指当时文坛的俗艳之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题目交代了诗人写作的时间及缘由,“寓怀”直接点明本诗以抒怀为主。
B.首联借用渔父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自己抛弃隐士生活,步入尘世。
C.颔联运用叠词,对仗工整,语言直白而生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复杂慨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3 鉴赏诗歌的感情或思想内容(测)(解析版)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 鉴赏诗歌的感情或思想内容(测)(解析版)(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班级学号得分1.(15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
(8分)感遇(其二)陈子昂①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⑤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释】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
②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
③芊蔚,草木茂盛。
④朱蕤,红色的花。
⑤冒,覆盖。
⑴前四句中,作者笔下的兰若有怎样的特点?(4分)是比喻自己像兰花一样的品质与才华。
“白日晚”“秋风生”写年华岁月的无情流逝,表现了作者的感伤;“岁华”“芳意”自然是借助兰花的凋零,来感伤自己青春年华的逝、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5届河北唐山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8分)唐多令惜别吴文英①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
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
②漫:空,徒劳。
⑴“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4分)3.(15届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摸底)阅读下面词,完成后面题。
(8分)清平乐冯延巳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①春寒。
【注】①特地:特别。
⑴词的上片是怎样写景的?(4分)【答案】上片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
(1分)先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池塘溢满了雨水。
这是远望的景观。
(1分)再写柳院之中燕子双双归来。
这是近观的景象。
(1分)接着写楼阁之中画帘高卷。
这是身边的景致。
(1分)上片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雨后春景图。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导练: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考情分析+必备知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导练: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考情分析+必备知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考情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二是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评价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
【必备知识】一、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要分析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了解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按题材可分为:1.咏物言志诗这种诗往往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即诗人对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使其具有美感,并以此来寄寓诗人的情怀和志向。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借梅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即孤高不群和矢志不渝的品质。
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对梦游仙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2.羁旅思乡诗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探亲访友,或被贬赴任之地,或游历名山大川。
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而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难、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古代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哪能记宫商? 未用较得失,哪能记宫商? 我老世欲疏,一拙万事妨。 我老世欲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释】 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 注释】 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 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指棋盘。 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
三、反馈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注释】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问题: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 对国事的忧虑和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 渴望。 渴望。
作 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问题: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案
表现了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 坚信必胜的信心。 扬、坚信必胜的信心。
方法指导:要注意诗歌的标题, 方法指导:要注意诗歌的标题,并根 据注释了解作者的生平和 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这些对了解作 者的感情起提示作用。 者的感情起提示作用。 答题思路:总结作者在诗歌中体现的 心情、志向。 心情、志向。
(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06全国卷) 06全国卷) 全国卷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送别诗
代表作:柳永《雨霖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思想内容:
1、离别时的不舍与留念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3、情深谊长的勉励 4、对友人的真情告白 5、人生无常,聚散匆匆的感慨 6、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代表作:《关雎》、《氓》
爱情闺怨诗
思想内容:
1、对爱情热烈大方的追求、期待
2、忠贞不渝、相濡以沫的爱情
2
边塞军旅诗
代表作: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
思想内容: 6、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 7、寄托国家应起用良将卫国的理想 8、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
9、揭露官兵之间苦乐不均的矛盾
1
山水田园诗
代表作: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山居秋暝》
பைடு நூலகம்
思想内容:
1.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2.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代表作: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思想内容(人生): 6、对自己年华逝去,怀才不遇,壮志难(未) 酬的感伤或愤慨
7、抚今思昔,缅怀、追慕古人
1
咏物抒怀诗
代表作 陆游《卜算子·咏梅》、于谦《石灰吟》
思想内容:
1、品质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2、不求高位,不慕荣利
3、虽身处逆境仍坚贞不屈、坚忍不拔、坚 守节操、坚定信念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 5、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PPTX2007
咏史怀古诗
代表作: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思想内容(社会):
1、同情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的命运(忧国忧民) 2、讽喻统治者以古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3、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沉湎享乐,荒淫误国
4、抒发昔盛今衰的兴亡之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 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 (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 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 请简要评析。 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 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 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 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 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①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 的作用。 ②作者写 “泉响” “鸟喧” 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① “露” “月” “泉” “鸟” 营造凄清寂寞的 ③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意境;作者写 “泉响” “鸟喧” 采用以动写静和反 ② 衬的艺至,萧萧进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 生活。 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解本 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 “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 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 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 诗的关键。
①填空:边塞诗、乐曲声、月色。 ②字面上, 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 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 吹送到关山处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 是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 ;王诗 。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 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1)送别诗,李诗间接抒情(或: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王诗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 洒脱(只答 “离愁” “洒脱” “伤感” 亦可)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内亲近大自 然的乐趣。问: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1)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 (2)有闲适恬静的心境。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 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 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 (1)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 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2)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 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意万重”一 词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意万重”在诗 中的意思是 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意万重”即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 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同意。“见秋风”引起 “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引起“意万重”,正 因为“意万重”,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 “说不尽”方才临发又开封。可见,诗中一切内容 都是由“意万重”引发的。
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 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 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 ,押的韵 是 。 ②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①七言绝句(或绝句),ā。 ②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 园更加萧条。 ③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③诗人“寂寞”的原因是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 情怀无人理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 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 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 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 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 b、 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 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
课堂练习
诗歌鉴赏练习
从军行 ·塞上听吹笛 王昌龄 高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 曲《梅花落》。
①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 诗”等等,这首诗属于 。这首诗写了 和 ,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 传情”。 ①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尾联有“语意 双关”的特点?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①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 (景物)? 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 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 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①落叶、悲鸿、衰草、枯木。 ②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 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 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 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 的看法。 (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 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2)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 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 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 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 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 “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 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 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 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 舒适之感。 (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 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 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绝句两首(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 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呢? (2)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 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 的思想感情? (1)四个景象是“江”“鸟”“山”“花”,运用 的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修 辞方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的特点。 (2)这首诗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面对如画 的之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 的思乡之情。
杳杳寒山道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疾疾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 意”,句句使用迭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 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意。“杳杳”言路深幽远,渲染了“寒”的气 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寂寞之感; “啾啾”状鸟叫之声,以有声写无声;“淅淅”以风 声描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 纷”绘雪飞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 朝”“岁岁”从时间上点染寒意之久。这些迭字从不 同角度运力,共同完成了整首诗寒冷氛围的营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