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鉴别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食管癌缩窄型大体与X线影像
镜下
➢ 组织学类型中国人食管癌患者约90%以上为鳞状细 胞癌,腺癌次之。
➢ 大部腺癌来自贲门,少数来自食管粘膜下腺体。 ➢ 偶见腺棘皮癌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来源的燕麦小细
的大肠型化生可导致恶变。 –假幽门腺化生,胃体部或胃底部的腺体壁细胞和
主细胞消失,被类似幽门腺的粘液细胞所取代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 大肠型肠上皮化生
3.慢性肥厚性胃炎
➢又称巨大肥厚性胃炎、Menetrier病。 ➢病因 尚不明了。 ➢病理变化 病变常发生在胃底及胃体部。 ➢胃镜所见
–粘膜皱襞粗大加深变宽,呈脑回状; –粘膜皱襞上可见横裂,有多数疣状隆起的小结 –粘膜隆起的顶端常伴有糜烂。
慢性肥厚性胃炎
4.疣状胃炎
➢原因不明 ➢是一种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的胃炎,病变处胃
粘膜出现许多中心凹陷的疣状突起病灶 ➢镜下可见病灶中心凹陷部胃粘膜上皮变性坏
死并脱落,伴有急性炎性渗出物覆盖。病变 多见于胃窦部。
疣状胃炎
上: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慢性肥厚性胃炎 下:慢性浅表性胃炎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病
–多由服药不当或过度酗酒所致。 –创伤及手术等引起的应激反应也可诱发。
➢ 腐蚀性胃炎:多由吞服腐蚀性化学剂引起 ➢ 急性感染性胃炎
–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或大肠杆菌等化脓菌
二、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率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 长期慢性刺激 ➢ 十二指肠液反流对胃粘膜屏障的破坏 ➢ 自身免疫性损伤
有不典型增生 ➢晚期病变区肠壁有量纤维组织增生。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镜 下
并发症
➢ 结肠周围脓肿、腹膜炎 ➢ 合并肠癌,且一般为多发性肠癌。癌变率决定于

内科学ppt_word版 之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1)

内科学ppt_word版 之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1)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李瑾p372★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 reflux esophagitis)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的损害。

有相当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可无食管炎症表现,又称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发病年龄和性别:40~60岁为高发年龄,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无差异;反流性食管炎:男性多于女性(2~3:1)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1)抗反流屏障食管胃交接的解剖结构—LESLES: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高压带10-30mmHgLES压力下降—反流:结构破坏、激素、食物、药物、腹内压升高、胃内压升高(2)食管清除作用:食管蠕动(容量清除)、唾液中和(3)食管粘膜屏障:上皮屏障、后上皮屏障一过性LES松弛(transit LES relaxation TLESR)、TLESR 、His角学说、双括约肌学说2、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和胰液增加LESP的因素:胃肠激素、神经因素、食物、药物降低LESP的因素:胃肠激素、神经因素、食物、其他二、病理1、RE病变主要位于食管下段,范围约10cm左右2、内镜下表现:水肿、潮红、糜烂、溃疡、增厚转白、瘢痕狭窄3、组织学改变: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增生;粘膜固有层乳头向上腔面延长;糜烂和溃疡;固有层内炎症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浸润;胃食管连接处以上出现Barrett食管改变三、临床表现1、食管症状•典型症状烧心、反酸•非典型症状胸痛,疼痛常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是可为剧烈刺痛,伴有放射痛,酷似心绞痛。

部分患者出现吞咽困难2、食管外症状:咽喉炎,慢性咳嗽和哮喘3、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黑便及贫血等•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癌前病变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内镜检查:RE洛杉矶分级A: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小于5mmB: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大于5mm,但无融合C:黏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食管周径的75%D:黏膜破损有融合,大于食管周径的75%2、24小时食管pH监测:重要手段,特异性高生理性反流:24小时反流<50次;食管内pH <4.0的总时间<1小时。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病史采集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病史采集

避免误诊和漏诊。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诊断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将更加智能 化和精准化。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治 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趋势。
远程医疗服务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将为更多消化系统疾病患 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病史采集
目 录
•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症状 • 病史采集重要性及方法 • 典型案例分析 • 辅助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消化系统 正常功能的各类疾病,包括食管 、胃、小肠、大肠、肝、胆、胰 腺等器官的疾病。
肝胆结石案例讨论
患者信息
50岁女性,肥胖体型,饮食 偏油腻。
1
症状表现
右上腹绞痛、黄疸、发热等 。
诊断依据
B超检查显示胆囊结石,胆 总管结石。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取出结石,术后抗 感染,调整饮食结构。
05 辅助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
血液检查
粪便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可 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器官功能。
通过活检、穿刺等手段获取病变组 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 准。
分子生物学检测
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检测等,有 助于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1 2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黄疸等。
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

消化系统少见病与罕见病

消化系统少见病与罕见病

消化系统少见病与罕见病作者:黄晓东作者单位:430014 湖北武汉,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现代医学通俗地将疾病划分为两大类,即常见病(多发病)和罕见病(少见病)。

对罕见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反映着一个社会对罕见病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一所医院和一名医生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

本文介绍了4种消化系统的罕见病(少见病),每一种疾病都从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1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又名蓝色橡皮样球形斑综合征(Beau Syndrome ),指皮肤与内脏同时出现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性血管瘤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罕见,发生率仅1∶14000。

从幼儿到老人各年龄段皆可发病,常于出生后或幼年期发病,但多数在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重视而就医。

1860年Gascoyen首次报道,1985年Beau报道了2例。

由于皮肤血管畸形呈蓝色橡皮奶头状,故称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简称BRBNS,也有人称之为Beau 综合征。

多认为系胎儿期分化、发育过程异常或发育不全所致。

多为散发,个别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9号染色体短臂点突变有关。

1.1 病理国外资料显示,BRBNS皮肤血管瘤100%,胃肠道血管瘤为74%,中枢神经血管瘤为17%,关节和肝血管瘤各为5%,眼内、肾、脾血管瘤各为2%。

胃肠道血管瘤的分布:小肠100%、结肠74%、胃65%。

国内资料显示,BRBNS 皮肤血管瘤分布在躯干75%,四肢100%,颜面部33.3%;胃肠道血管瘤分布在小肠为66.6%、胃66.6%、结肠41.7%、食管25%。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PPI主要依靠强抗分泌作用缓解溃疡疼痛,本身 对HP清除作用有限,主要是提高胃内PH值以增强 其它抗菌药的作用
铋剂可以直接杀灭HP,并增强其它抗菌药的作用, 并兼有胃粘膜保护作用;若抗生素选用相同,铋剂方 案可以获得与PPI方案相同的根除率,但费用低。
2. 2 针对胃黏膜损伤性因素的治疗--
(对“酸自身消化学说”行止酸治疗): (1)中和胃酸药 碱剂(包括可溶性和不溶性) 例如胃舒平、苏打片、氢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无Hp,无溃疡 ( No Hp, No Ulcer.)
假说1:漏屋顶假说
损害因素
上皮细胞损 伤粘液分泌
减少
离子交 换紊乱
H+反弥 散
HCO3--粘液 屏障
致密 连接 破坏
假说2:Hp 感染促进胃酸分泌
——胃泌素关联假说(gastrin-link hypothesis)
♣标本PCR检测
非侵入性
♣13C-、14C-尿素呼 气实验
♣血清抗体检测
五、实验室检查(2)
2.胃液分析 GU患者胃酸正常或偏低,部 分DU患者胃酸偏高。用于促胃液素瘤的诊 断。
3.血清促胃泌素测定 诊断促胃液素瘤。
六、诊断(1)
有典型的上腹痛病史,确诊需X线钡餐和 胃镜检查。
1. X线钡餐检查 直接征象:龛影 间接征象: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 迹、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畸形;间接 征象只提示有溃疡。
生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有关,故名。
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DU)
流行病学
系常见病;10%的人口患过此病;临 床上DU较GU多见;消化性溃疡的发 作有季节性。 DU多发于20~30岁, GU 多发于30~40岁。GU男女比为 3.6 ~ 4.7:1; DU男女比为4.4~6.8:1。 GU: DU为1.5~5.6:1 。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 变
(一)胃溃疡
肉眼观:部位:多位于胃小弯,胃窦部多见。 数目:通常只一个。 大小:一般直径小于2.5cm。 形状:圆或椭圆形,边缘整齐,状如刀切。 贲门侧深,潜掘状幽门侧浅, 阶梯状;周围粘膜皱襞轮辐状集中。 深度:底部平坦,可深可浅,底部一般穿越 粘膜下层。
胃溃疡病大体
✓ 妨碍组织再生,不易愈合 ✓ 防止溃疡底血管出血
创伤性神经瘤
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变性、断裂→球状增生→疼痛
溃疡边缘粘膜肌层与肌层粘连 →诊断溃疡病的重要依据
(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形态与胃溃疡相似,多位于球部,直径<1cm。
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病
结局及并发症
① 愈合: 肉芽组织增生—机化—瘢痕 ② 出血: 1/3,最多见;
2、慢性阑尾炎:
(三)病理变化: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肉眼:病变轻微,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 血,失去光泽。
镜下:粘膜上皮缺损,粘膜或粘膜充血、 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三)病理变化:
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肉眼: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 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常有阑尾周 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
镜下:炎症达肌层及外膜,各层均为中 性粒细胞浸润,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
❖ 2.转移
淋巴道转移:转移部位与食管淋巴引流途径一致。 血道转移: 常转移至肝、肺。
临床病理联系
❖ 早期癌 无明显症状;
可有轻微的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噎哽感
❖ 中晚期 吞咽困难,甚至不能进食,最终导致
3. 急性感染性胃炎 急性感染性胃炎:少见,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或大肠杆菌等化 脓菌经血道(如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时)或胃外伤直接感染所致,可表现为急 性蜂窝织炎性胃炎。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肝硬化
2)临床表现:
①肝功能损害表现:
、消瘦、营养不良及消化道症状;
内分泌失调表现:雌激素增多( 、
及男性
乳房发育)、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尿少、腹水等)
②门脉高压表现:脾大、脾亢;腹水;侧支循环建立
③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电解质紊乱。
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
3)诊断:
①临床诊断:肝硬化的临床表
临床表现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黑便 呕血 头晕、心悸、乏力 等 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
>5~10ml/天 >50~100ml/天 胃内积血250~300ml >400~500ml >1000ml
常见体征
1、
:主要通过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肿大肝脏的硬度通常分为以下 。
Ⅰ度:质软如口唇——正常肝脏的硬度;
急性胰腺炎
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组织 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
急性胰腺炎
1)病因: ①胆道疾病 ②酒精 ③胰管堵塞 ④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病变 ⑤手术、创伤 ⑥代谢障碍 ⑦药物 ⑧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等
急性胰腺炎
2)临床表现: ①轻症急性胰腺炎 ②重症急性胰腺炎 ③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④胰腺局部并发症 ⑤全身并发症 3)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浓度虽超过正常值而临床上并未见黄疸者称 为隐形黄疸。
常见体征
6、
:是指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等疾病引
起的门静脉压力超过正常值(1.33~1.59kpa)的临床综合征。
门静脉压力增高可致—— 脾脏充血性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与体循环静脉系统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引起食管、 胃、直肠和脐区等部位静脉曲张;

临床常见疾病鉴别诊断:消化系统

临床常见疾病鉴别诊断:消化系统

临床常见疾病鉴别诊断:消化系统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第10节:消化系统疾病一、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门紧张度高,所以很容易吐奶。

2.口腔黏膜嫩,血管丰富。

3.唾液腺不完善,唾液分泌少,黏膜干燥,易胺损伤和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新生儿唾液分泌少,3-4个月开始增加,5-6个月明显增多。

婴儿胃排空时间:水为1.5-2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幽门环肌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一)、临床表现(右上腹肿块+呕吐)1.呕吐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由于幽门梗阻,胆汁上不来),呕吐物为凝块的奶汁。

2.胃蠕动波3.右上腹肿块特有体征。

呈橄榄形、光滑、质较硬的肿块还可以有黄疸、消瘦、脱水以及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表现(二)、辅助检查1.腹部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幽门肌厚度≥4mm,前后径≥13mm,管长≥17mm.2.X线钡餐检查,幽门胃窦呈典型的鸟嘴状改变,(还有一个病也是呈鸟嘴状改变:贲门失弛缓症)管腔狭窄如线状。

(三)、治疗幽门环肌切开术三、先天性巨结肠(排便延迟)。

又称为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

也就是小肠远端无神经调节,持续痉挛,粪便在近端出不去,使这一段结肠肥厚扩张。

一、临床表现1.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患儿出生后3天不排便,以后形成不灌肠不排便的情况。

2.呕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3.直肠指检直肠壶腹部空虚。

4.容易并发:小肠结肠炎。

(二)、辅助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内镜(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先天性肠闭锁:完全不通气了,腹部直立位平片可见整个下腹部无气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平片示肠壁有气囊肿和(或)门静脉积气。

四、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

(6个月以前的多为生理性腹泻,6个月-2岁,好发秋季腹泻,2岁以后好发菌痢)(一)、病因1.易感因素婴幼儿的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正确地进行疾病诊断与鉴别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道出血等。

一、胃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胃溃疡的准确诊断,医生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特点、发作时间等,并通过体格检查来寻找可能的体征。

2.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胃溃疡的关键诊断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变化。

在内镜下,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胃溃疡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进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3. 放射性核素检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结合摄影技术,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功能和血流情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溃疡。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鉴别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内食物和消化液回流到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它常见于胃食管括约肌的功能障碍或上呼吸道解剖异常的患者。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医生常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1. 症状询问和食管内pH监测: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咳嗽等,并可通过食管内pH监测来判断食管内酸碱度的变化。

2.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情况,并检查是否存在食管炎症和溃疡等病变。

3. 24小时食管内阻抗检查:通过患者24小时内食管内阻抗的变化,可以判断胃食管反流病的程度和类型。

三、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鉴别消化道出血是指消化道各部位的黏膜破损或血管壁的破裂导致血液外流的病症。

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医生常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呕血、黑粪等症状,并通过体格检查寻找可能的体征,如腹痛、贫血等。

2.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判断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重要手段,通过直接观察黏膜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出血的部位和病因。

临床分析中的消化系统疾病分析技巧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消化系统疾病分析技巧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消化系统疾病分析技巧及其临床意义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消化过程的各种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胃癌等。

针对这些疾病的临床分析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环,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本文将探讨消化系统疾病分析的技巧以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病史采集与评估在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临床分析时,首先需要进行病史采集与评估。

医生应以开放性的态度询问患者的病情,详细了解疾病的发生过程、症状表现、疼痛特点以及存在的并发症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以及生活习惯等,以全面把握病情。

在评估病史时,医生需要注意病程的起始时间、病情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症状变化,这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未来的病程。

二、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体格检查是指医生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从而了解病情和疾病的体征。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分析,医生通常会进行腹部触诊、听诊、叩诊等检查,以评估腹腔内脏器官的形态、功能和病变情况。

除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也是临床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消化系统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等,这些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更精确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分析。

三、疾病分析与诊断当医生收集到病史和检查结果后,接下来需要进行疾病分析与诊断。

在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分析时,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区分急性和慢性疾病: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疾病是急性还是慢性。

急性疾病通常起病较快,症状严重,而慢性疾病则具有长期发展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2. 病因分析:针对每位患者,医生都需要进行病因的分析。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炎症、遗传、环境因素等。

通过分析病因,有助于确定疾病的发生机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3. 鉴别诊断:在分析消化系统疾病时,医生还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即将患者的症状与其他可能疾病进行比较,排除其他可能性。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消化内科疾病是指影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囊、胰腺等器官的疾病。

在临床上,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一、胃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胃溃疡是胃部黏膜发生的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消瘦和消化不良等。

胃镜检查是胃溃疡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溃疡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胃癌、胰腺炎等疾病进行区分。

二、慢性胃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慢性胃炎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主要症状为上腹痛、饱胀感和恶心等。

临床上常采用胃镜检查进行诊断,同时可以进行黏膜活检以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胃溃疡、消化性溃疡病等进行区分。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消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胃胀、反酸、腹痛等。

临床上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

此外,还可以进行呼气试验、肠道功能检查等辅助检查来评估胃肠功能。

四、胃肠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胃肠出血是指胃肠道黏膜破裂导致的出血症状,常见症状为黑便、呕血等。

诊断胃肠出血需要通过胃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血常规等常规检查来确诊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胃溃疡、胰腺炎等进行区分。

五、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肝硬化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慢性进行性损害,主要症状为腹水、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等。

临床上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肝穿刺活检来诊断肝硬化。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肝癌、肝炎等进行区分。

六、胆囊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症状为右上腹痛、恶心和发热等。

诊断胆囊炎常采用腹部B超来观察胆囊的炎症和结石情况,同时可以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来评估炎症的程度。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胆囊结石、胰腺炎等进行区分。

七、胰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症状为上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课件

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课件

胃部病变
肠道病变
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辐射防GUE
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溃疡性病变的X线表现
01
02
龛影
黏膜皱襞集中
03 局部压痛
肿瘤性病变的X线表现
充盈缺损
黏膜破坏
狭窄与梗阻
炎性病变的X线表现
黏膜皱襞增粗
炎性病变导致黏膜充血、水肿, X线下可见黏膜皱襞增粗、紊乱。
消化系统病变X线表现鉴别诊断
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形态差异 生长速度 侵犯范 围
不同部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食管病变 胃部病变 肠道病变
X线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联分析
症状与X线表现的对应关系 X线表现对疾病的提示作用 症状与X线表现的动态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肠壁增厚
肠炎等病变可引起肠壁增厚,X 线表现为肠壁边缘模糊、厚度增
加。
炎性息肉
部分炎性病变可在X线下表现为 炎性息肉,即局部突起的软组织
影,边缘光滑。
CATALOGUE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胃食管反流的X线诊断
食管炎表现 食管溃疡表现 食管狭窄表现
胃溃疡的X线诊断
龛影表现 黏膜集中表现 胃变形表现
胃癌的X线诊断
充盈缺损表现
胃癌在X线下常表现为充盈缺损,即胃壁上的局部肿块。
黏膜中断表现
胃癌病灶处的黏膜常中断,X线下可见黏膜纹理的突然中断。
胃壁僵硬表现
胃癌病灶周围胃壁常僵硬,X线检查可发现胃壁僵硬、不蠕动。
结肠炎的X线诊断
黏膜粗乱表现
01
结肠袋消失表现
02
肠腔狭窄表现
03
CATALOGUE

小儿呕吐的鉴别诊断

小儿呕吐的鉴别诊断

2.呕吐方式 ①溢乳系哺乳量过多及贲门 松弛所致,常表现胃内乳汁,由口角少 量外溢。②一般呕吐此种呕吐常伴有恶 心,呕吐物量多少不定。③喷射状呕吐 是指大量呕吐物从口鼻喷涌而出,除医 生检查咽部按压舌面不当及家长喂药刺 激外,常见于吞入大量空气,幽门肥大 性狭窄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呕吐物性质 吐物为粘液,乳汁者在新 生儿应考虑到食管闭锁或食管-气管瘘。 吐物为奶汁、乳凝块、食物而无胆汁者, 多见于幽门痉挛及梗阻、贲门失弛缓、 十二指肠上端梗阻。呕吐物含有胆汁者 见于剧烈呕吐者,胆道蛔虫症及高位小 肠梗阻。呕吐物带粪汁则多见于下段或 更低位的肠梗阻。吐出物内有较多血液 时应考虑到消化道溃疡,食管下端静脉 曲张症。吐物为咖啡色血液,显示胃内 渗血或有小血管破裂。
4.呕吐与进食的关系 病前有无进食特殊 物或药物史。若进食后立即呕吐,常见 于吞入空气,新生儿早期应考虑到食管 闭锁或狭窄。进食3-4小时后呕吐者,常 见幽门肥大性狭窄、急性胃肠炎、下消 化道梗阻。呕吐与进食无关者,见于消 化,头痛, 神经系统体征阳性则提示颅内感染。呕 吐伴有发热,恶心,上腹部不适者需注 意病毒性肝炎。呕吐伴有发热,腹痛, 腹泻者应想到消化道感染。呕吐伴有血 便,可能为痢疾、肠套叠、坏死性肠炎、 美克氏憩室炎、过敏性紫癜等。
以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者应考虑到颅内 肿瘤,结核性脑膜炎。若呕吐的同时有 高热,惊厥,昏迷或休克者需考虑到败 血症或严重感染。
6.询问过去病史 有无蛔虫病史,肝 炎,结核病,周期性呕吐以及个人出生 时情况等。
(二)体检
在全面体检的基础上,应特别注意腹部 体征及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进行眼底 检查及直肠指检。
(二)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
临床特点为:①多于生后2~3周开始出现呕吐, 初始仅偶尔吐奶,以后呕吐次数增多,呈现频 繁剧烈或喷射性呕吐。呕吐后饥饿欲食。②呕 吐物为奶汁、奶块,无胆汁。③食欲虽佳,但 营养不良,逐渐出现脱水状,由于大量酸基丧 失,可出现碱中毒,甚至发生手足搐搦症或喉 痉挛。④上腹部可见球形隆起,及自左向右的 胃蠕动波或有逆蠕动,常于喂奶或刺激腹壁时 更易出现。⑤右上腹肋下缘,常可触及 2×1cm大小橄榄样肿块,边缘光滑,质地坚 韧。但未触及肿块,亦不能排除本病。必要时 可作钡餐透视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结:1.慢性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痢疾病史,粪便检查可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查时取黏液脓性分泌物培养的阳性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阿米巴肠炎: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黏膜多属正常。

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通过结肠镜取溃疡渗出物作镜检更易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大,粪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黏膜黄褐色颗粒,活检黏膜压片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血吸虫卵。

4.Crohn病:常有腹泻但脓血便少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以末段回肠受累多见,很少累及直肠,肠腔呈偏心性狭窄;结肠镜见纵性或匐行溃疡,伴周围黏膜正常或鹅卵石样改变;病理示:节段性全壁炎,有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等。

5.大肠癌:多见于中年以后,经直肠指检常可触到肿块,结肠镜检与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需注意和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结肠癌变区别。

6.肠易激综合征:粪便有黏液但无脓血,显微镜检正常或仅见少许白细胞,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消化性溃疡:1.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而无溃疡及其他器质性病变(如肝胆胰腺疾病)者而言,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

此症颇常见,多见于年轻女性。

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和食欲减退等,有时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

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有赖于X线和胃镜检查。

2.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与进食油腻有关,疼痛位于右上腹、并放射至背部,伴发热、黄疸的典型病例不难与消化性溃疡作出鉴别。

对不典型的患者,鉴别需借助B型超声检查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3 .胃癌:GU与胃癌很难从症状上作出鉴别,必须依赖钡餐检查和内镜检查,特别是后者可在直视下取组织作病理检查。

III型(溃疡型)早期胃癌的内镜和X线表现易与胃良性溃疡相混淆,活检可帮助澄清。

胃癌如属晚期,则钡餐和内镜检查一般容易与良性溃疡鉴别。

恶性溃疡X线钡餐检查示龛影位于胃腔之内,边缘不整,龛影周围胃壁强直,呈结节状,向溃疡聚集的皱襞有融合中断现象;内镜下恶性溃疡形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苔污秽,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胰腺炎:1.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有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

2.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至右肩部,Murphy 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升高。

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3.急性肠梗阻: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音,无排气,可见肠形。

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

4.心肌梗死: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

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象,血清心肌酶学升高。

血、尿淀粉酶正常。

&&食管癌:1.食管贲门失驰缓征: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映减弱,使食物不能正常通过贲门。

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病程较长,无进行性发展。

食管反流常见,不含血性黏液。

X线吞钡检查见贲门梗阻呈梭状或鸟嘴状,边缘光滑,食管下段明显扩张,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口服、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5—10mg可使贲门弛缓,钡剂随即通过。

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

表现为反胃、烧心、吞咽性疼痛及吞咽困难。

反流物经常进入食管可导致黏膜慢性炎症。

内镜检查可有黏膜炎症、糜烂或溃疡,但无肿瘤证据。

3.食管良性狭窄:一般由腐蚀性或反流性食管炎所致,也可因长期留置胃管、食管损伤或食管胃手术引起。

X线吞钡可见食管狭窄、黏膜消失、管壁僵硬,狭窄与正常食管段逐渐过度、边缘整齐、无钡影残缺征。

内镜检查可确定诊断。

原发性肝癌:1.继发性肝癌:原发于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乳房等处的癌灶常转移至肝。

这类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道的病例可呈阳性外,一般为阴性,少数继发性肝癌很难与原发者鉴别,确诊的关键在于病理检查和找到肝外原发癌的证据.2.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二者的鉴别常有困难.若肝硬化病例有明显的肝大、质硬的大结节,或肝萎缩变形而影像检查又发现占位性病变,则肝癌的可能性很大,反复检测AFP或AFP异质体,密切随访病情,最终能作出正确诊断。

3.活动性肝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病活动时血清AFP往往呈短期升高,提示肝癌的可能性,定期多次随访测定血清AFP和ALT,或联检AFP异质体及其他肝癌标志物并进行分析,如:①AFP和动态曲线平行或同步升高,或ALT持续增高至正常的数倍,则活动性肝病的可能性大;②二者曲线分离,AFP升高而ALT正常或由高降低,则应多考虑原发性肝癌。

4.肝脓肿:一般有明显炎症的临床表现,肿大的肝脏表面平滑无结节,触痛明显。

邻近脓肿的胸腹壁常有水肿,右上腹肌紧张。

白细胞计数升高。

超声检查可探得肝内液性暗区。

但当脓液稠厚,尚未形成液性暗区时,诊断颇为困难,应发复作超声检查,必要时在超声导引下作诊断性穿刺。

5.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腹膜后的软组织肿瘤,来自肾、肾上腺、胰腺、结肠等处的肿瘤也可在上腹部呈现腹块,造成混淆。

超声检查有助于区别肿块的部位和性质,AFP 检测应为阴性,鉴别困难时,需剖腹探查方能确诊。

6.肝非癌性占位性病变:肝血管瘤、多囊肝、包虫病等可用CT、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MRI和超声检查帮助诊断,有时需剖腹探查才能确定。

肠结核:1.Crohn病:本病的临床表现与X线及内镜发现常和肠结核酷似,需仔细鉴别。

鉴别要点包括:①不伴有肠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②病程一般比肠结核更长,有缓解与复发趋势;③X线发现病变以回肠末段为主,可有其他肠段受累,并呈节段性分布;④瘘管等并发症比肠结核更为常见,可有肛门直肠周围病变;⑤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⑥临床鉴别诊断有困难而需剖腹探查,切除标本及周围肠系膜淋巴结无结合证据,有肉芽肿病变而无干酪样坏死,镜检与动物接种均无结核杆菌发现。

2.右侧结肠癌:本病比肠结核发病年龄大,常在40岁以上。

一般无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表现。

X线检查主要有钡剂充盈缺损,涉及范围较局限,不累及回肠。

结肠镜检查常可确定结肠癌诊断。

3.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肉芽肿:病变涉及盲肠者常和肠结核表现相似,但既往有相应的感染史,脓血便常见,可从粪便常规或孵化检查发现有关病原体,结肠镜检查多有助于鉴别诊断,相应特效治疗有明显疗效。

Crohn 病:1.肠结核:多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病变主要涉及回盲部,有时累及邻近结肠,但不呈节段性分布;瘘管及肛门周围病变少见;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有助与Crohn病鉴别。

对鉴别有困难者,建议先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疗效。

有手术适应证者可行手术探查,病变肠段与肠系膜淋巴结病理组织学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可获确诊。

2.小肠恶性淋巴瘤: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往往较长时间内局限在小肠和(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部分患者肿瘤可呈多灶性分布,此时与Crohn病鉴别有一定困难。

如X线检查见小肠结肠同时受累、节段性分布、裂隙状溃疡、鹅卵石征、瘘管形成等有利于Crohn病诊断;如X线检查见一肠段内广泛侵蚀、呈较大的指压痕或充盈缺损,B型超声或CT检查肠壁明显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较多支持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

小肠恶性淋巴瘤一般进展较快,必要时手术探查可获病理确诊。

3.溃疡性结肠炎:以脓血便多见,病变呈连续性分布,直肠受累多见,肠腔呈中心性狭窄,内镜下示:溃疡浅,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脆性增加;病理示:病变主要在黏膜层,有浅溃疡、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等。

4.急性阑尾炎:腹泻少见,常有下腹痛,压痛限于麦氏点,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更为显著,可资鉴别,但有时需剖腹探查才能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1.肝炎后肝硬化:有长期慢性肝炎病史及门脉高压症的表现,化验肝功能异常,病毒学指标阳性,本患者无肝炎接触史,多次查乙肝及丙肝病原学阴性。

肝炎后肝硬化基本可以除外。

2.消化性溃疡出血:常有慢性上腹痛,疼痛有季节规律,并与进餐有关。

胃镜可以明确诊断。

本患者多次消化道出血,但胃镜均未发现溃疡,故消化性溃疡出血可以排除。

1、酒精性肝硬化:有长期酗酒史,慢性肝病及门脉高压症的表现,化验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AST、GGT升高。

询问病史,本患者无饮酒史,有乙型肝炎病史,肝硬化原因考虑乙型肝炎。

2、肾病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高脂血症,可以出现腹水,双下肢水肿,病人多无肝病病史,查尿常规、血脂或肾穿刺可明确诊断。

本病人可查尿常规协助除外乙肝继发的肾病综合征。

3、肝癌:病人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可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皮肤及巩膜黄染,若有转移可有相应转移灶的表现。

查肿瘤标记物可明显升高,腹部CT可协助诊断。

本病人查肿瘤标记物高,可行腹部、盆腔CT协助诊断。

1.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一般有溃疡病史,好发于春冬季节,患者多有周期性右上腹痛病史,与进食有关,伴返酸烧心,出血以呕血为主,出血量较大时为鲜红色血,病情危重,此病人已行胃镜检查,存在“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故不除外合并消化道溃疡出血。

1 .胃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有消瘦、贫血等消耗性疾病表现。

呕血量与贫血不相符。

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应警惕,但此患者胃镜未见肿瘤病灶,故暂不考。

1.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上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呕吐、黑便、消瘦。

晚期肿瘤可在上腹部触及包块。

胃镜有阳性发现。

本患者一月前行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但无恶性肿瘤证据。

2.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如有结石梗阻可伴发热、黄疸。

进食油腻食物易诱发。

腹部B超有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收缩功能减退。

本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可做B超以明确或排除胆囊疾病。

4.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如有结石梗阻可伴发热、黄疸。

进食油腻食物易诱发。

腹部B超有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虑此诊断收缩功能减退。

本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可做B超以明确或排除胆囊疾病。

1溃疡性结肠炎:青年人多见,主要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

结肠镜可见肠粘膜糜烂、溃疡、息肉,活检有隐窝脓肿。

本患者无上述表现,结肠镜亦无相应发现,可排除。

2. 结肠癌:老年患者多见,临床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消瘦、贫血、腹部肿块。

结肠镜一般可明确诊断。

本患者曾做结肠镜,为多发性息肉,表面光滑,活检组织软,弹性好,病理示上皮中至高度异型增生。

故结肠癌目前诊断依据不足,可在息肉切除后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之。

1.乙肝性肝硬化:为引起肝硬化的最为常见的病因,长期的慢性乙肝可以进展至肝硬化,也可以有门脉高压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表现,但是经检查有明确的乙肝病毒感染的证据,可以有相关的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