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柳永《雨霖铃》教案

合集下载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雨霖铃》的作者柳永及其创作背景。

(2)使学生掌握《雨霖铃》的基本内容、意境和表现手法。

(3)使学生学会运用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雨霖铃》的艺术价值。

(2)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雨霖铃》在古代诗词中的地位和影响。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雨霖铃》中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雨霖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诗歌在表达情感、抒发思想方面的独特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文学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雨霖铃》的基本内容、意境和表现手法。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雨霖铃》的艺术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雨声,引导学生感受雨的氛围,激发学生对雨的联想和想象。

(2)介绍《雨霖铃》的作者柳永及其创作背景,使学生对《雨霖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1)讲解《雨霖铃》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雨霖铃》在古代诗词中的地位和影响。

(3)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3. 教学活动:(1)讲解:教师讲解《雨霖铃》的基本内容、意境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讨论:分组讨论《雨霖铃》在古代诗词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学生对《雨霖铃》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雨霖铃》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雨霖铃》的基本内容、意境和表现手法。

柳永《雨霖铃》使用教案

柳永《雨霖铃》使用教案

柳永《雨霖铃》使用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雨霖铃》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等。

1.2 作者简介: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主题:分析《雨霖铃》的主题思想,如爱情、离愁别绪等。

2.2 诗歌结构:解析诗歌的结构形式,如词牌、韵律等。

2.3 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如雨、铃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第三章:诗歌语言与表达技巧3.1 词语运用: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3.2 修辞手法: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3.3 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抒发思念之情、描绘离别之苦等。

第四章:诗歌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4.1 审美价值:探讨《雨霖铃》的审美价值,如音韵美、意境美等。

4.2 文化内涵:分析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

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朗读与感悟:组织学生朗读诗歌,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5.2 讨论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5.3 创作与展示: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相关艺术创作,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六章:诗歌比较学习6.1 比较对象选择:选择与《雨霖铃》在主题或风格上相近的其他诗歌,如其他宋词作品。

6.2 比较内容分析:分析比较对象与《雨霖铃》在形式、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6.3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诗歌间的审美差异和文学价值。

第七章:诗歌与生活联系7.1 生活情境创设:将诗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创设相关情境。

7.2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对比。

7.3 生活应用:鼓励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或意象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如写作、绘画等。

第八章:诗歌拓展阅读8.1 推荐阅读:推荐与柳永或《雨霖铃》相关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柳永《雨霖铃》教案8篇

柳永《雨霖铃》教案8篇

柳永《雨霖铃》教案柳永《雨霖铃》教案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柳永《雨霖铃》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2、了解词牌“雨霖铃”;3、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4、深刻体会《雨霖铃》“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清赵翼有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于是宋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宋词的风格比较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苏轼辛弃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柳永李清照)二、作者简介:柳永(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柳永因了这举第不进倍受打击,之后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

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

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门外。

《雨霖铃》的教案(精选5篇)

《雨霖铃》的教案(精选5篇)

《雨霖铃》的教案(精选5篇)《雨霖铃》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霖铃》的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霖铃》的教案1教学目标: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分。

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发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词的创作,改变了诗歌的样式,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使词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

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

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

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

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学生集体朗读,正字正音。

四、学生听配乐朗诵,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朗诵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

(补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决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五、学生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明确: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六、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出本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文字)明确直接抒情: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教案-教案【优秀8篇】

《雨霖铃》教案-教案【优秀8篇】

《雨霖铃》教案|教案【优秀8篇】柳永的《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铺叙展衍,以离情为贯穿全篇主线。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后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各层前呼后应,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雨霖铃》教案|教案【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导入新课篇一我们一起来听首歌,放松下。

(幻灯1:“音乐”)邓丽君甜美、深情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柳永。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可歌柳词”。

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

《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板书:课题、作者)(幻灯2:“课题、作者”)这节课我们主要目标“品鉴艺术手法、体味作者情感”。

(幻灯3:【学习目标】)柳永《雨霖铃》优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位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杀秦王时,荆轲高歌而去时所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送别时的情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悼念亡妻王弗时所作;………人们常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我们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

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

《雨霖铃》说课稿(5篇)

《雨霖铃》说课稿(5篇)

《雨霖铃》说课稿(5篇)《雨霖铃》是宋代柳永的名篇,雨霖铃说课稿怎么写?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是作者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雨霖铃》说课稿【较新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霖铃》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IV第二单元7首宋词中的第二首,是柳永的代表作,更是宋词婉约派的名篇。

本词无论在文学史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该词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全词通过虚实相济、融情入景的手法集中反映了词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学习本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品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来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根据本文感情细腻,情景相融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⑴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对意象的分析,感受《雨霖铃》的感情和意境,体会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⑴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学习进行探究,通过美读、美赏、美说,品味局部语言,整体把握意境,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

⑴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体会短暂与永恒的辨证关系。

【教学重难点】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诗词,对于诗词鉴赏的方法和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了解本文融情于景的手法并不难,重点就在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之精妙和情之真切,感受《雨霖铃》中的意境和感情。

而品赏这首宋词的真挚感情和凄凉的意境,相对困难在于了解本词中典型的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方法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但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并且对诗词有了一定的领悟能力,已经基本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雨霖铃》教案《雨霖铃》是我国诗人柳永的作品,其作品把那种离别之情渲染的淋漓致尽,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准备的《雨霖铃》教案,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店铺!教学目标: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3、体会词缠绵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教学难点:1、鉴赏本诗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2、对“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赏析。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作《雨霖铃》就是一幅优美的画。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的世界,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这首词吧!二、一进感觉:初步感受。

(一)听录音(二)全班齐读(三)初步感受:刚才我们第一次共同走进这首词,听了录音,自己也读了一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你们觉得这首词美吗?——学生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我的感受这首词很美,它是一种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

(三)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是谁创作了这样一首凄美的词?——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婉约词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屡试不中,后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和她们生活在一起,放荡不羁。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47岁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

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明确基调:通过我对柳永生平以及这首词创作背景的介绍,结合同学们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我们朗读这首词,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呢?换句话说,这首词的基调应该是 ?请几位同学谈一谈,读一读。

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教学难点)(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方法1.诵读法。

2.问答法。

3.讨论法。

4.点拔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语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6、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在现实生活中,离别是一种常事。

江淹曾经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写离别的名篇柳永的《雨霖铃》。

[板书课题](二)柳永简介(略)(三)创作背景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是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作品《雨霖铃》的背景和特点。

2.理解词曲之美,品味《雨霖铃》的深情之意。

3.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4.通过朗读和演唱,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雨霖铃》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学习词曲韵律与意境相结合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演唱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案。

2.柳永《雨霖铃》的原文。

3.音乐播放器。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出示柳永的名字,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柳永以及他的作品。

Step 2 介绍柳永与《雨霖铃》通过讲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使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

然后简要介绍《雨霖铃》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Step 3 分析原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仔细阅读原文,并分析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柳永对于爱情和离别的感悟。

Step 4 朗读与演唱教师示范朗读《雨霖铃》的片段,并要求学生模仿朗读,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词曲结合,感受其中的表情和情感。

Step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雨霖铃》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思考,并在小组内汇报讨论结果。

Step 6 集体讨论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看法,以及对《雨霖铃》及其作者的评价。

Step 7 创作鼓励学生以《雨霖铃》为灵感,自由创作自己的诗歌或歌曲。

Step 8 演唱和展示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将自己的创作进行演唱和展示。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柳永的其他作品,并与《雨霖铃》进行比较和分析。

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的词曲作品进行欣赏和分享,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雨霖铃》的教学,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互动与参与度,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文学之美。

柳永词《雨霖铃》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柳永词《雨霖铃》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柳永词《雨霖铃》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词《雨霖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永词《雨霖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2.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雨霖铃》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一课《柳永词两首》的第一首。

本单元主要涉及宋词,而柳永在宋代词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是宋代第一位专力写词的文人,他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词人,他是婉约词派的创始人。

所以教材把他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高中课本宋词的第一课,凸显了其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的能力。

《望海潮》和《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品,建议在教授时把《雨霖铃》放在第一课时,因为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维,而这首词更能体现词人的婉约风格,还有,《雨霖铃》这首词感情细腻,可分析的内容较多,理解了这首词,对于《望海潮》的分析就变得简单而且水到渠成了。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对宋词的接触较少,通过对初中阶段诗歌的学习,已经能感受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及突出重点的措施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与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突出重点的措施:一是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要适当多一点。

二是板书时重点内容要放在显眼的地方。

三是用具体、生动、贴切的事例来说明重点内容,对非重点内容可以少举例。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柳永5篇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柳永5篇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柳永5篇《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

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三)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体会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教学方法美读法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模式双主导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我曾在网上的对联雅座里和一位朋友对对子的时候,他出给我一副上联:“狂风大作雨淋淋(雨霖铃)”,初看此联好象很简单,仔细琢磨才发现里面有个“机关”,我对了一个下联:乌云漫卷天尽沙(天净沙)”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发现其中的“机关”是什么了吗------由此引出词牌名-二、检查预习:1、了解词牌(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教师简要概括后提出疑问过渡:在封建时代,歌伎是很没有地位的,是受歧视、受迫害的社会底层市民。

那么作为封建文人学士的柳永,一个上层的文化人,与歌伎混在一起——甚至谈起恋爱来,岂不是自降身份,自我作贱?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

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2、了解词人(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简要点拨: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

经常出入娼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

雨霖铃柳永课教案

雨霖铃柳永课教案

雨霖铃·柳永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宋代词人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通过分析《雨霖铃》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柳永的离愁别绪,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雨霖铃》的意境,掌握其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分析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词人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雨霖铃》,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词意:分析词中的意象,如“寒蝉凄切”、“长亭晚”等,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

4. 情感体验:讨论词人的离愁别绪,让学生体会词中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的背景、意象和情感。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词的理解和感受。

3. 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词的韵律和情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雨霖铃》。

2. 写一篇关于《雨霖铃》的感受或解析文章。

3. 推荐一首柳永的其他词作,简要介绍其内容和艺术特色。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背诵和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反思1. 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雨霖铃》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考虑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柳永的经典词作,如《夜雪临砌》、《登鹳雀楼》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柳永的创作风格。

2. 组织一次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和《雨霖铃》的背景,掌握诗词中的典故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词背景和作者简介2.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3.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生僻字词2. 意象和意境的深入理解3. 修辞手法的运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背景、作者简介和修辞手法。

2.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其他诗词,深入理解《雨霖铃》的意象和意境。

3. 实践法:让学生模仿诗词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五、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和作者简介a. 柳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b. 《雨霖铃》的创作背景2.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a. 意象的识别和分析b. 意境的感悟和描绘3.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a.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b.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实践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对《雨霖铃》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雨霖铃》,了解诗词的大意和主题。

3. 讲解:详细讲解诗词背景、作者简介和修辞手法,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对比分析:选取其他类似题材的诗词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雨霖铃》的意象和意境。

5. 实践:让学生模仿诗词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作练习。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练习1. 请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请解释《雨霖铃》中的意象和意境。

3. 请分析《雨霖铃》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八、课后作业1. 背诵《雨霖铃》。

2. 选取一首类似题材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3. 模仿《雨霖铃》的意象和意境,创作一首小诗。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

2. 课堂练习:对柳永生平、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介绍宋代音乐和词的关系,以及词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解释《雨霖铃》的词牌背景和创作背景。

1.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背景和词人身份。

强调柳永在词坛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诗歌结构和词牌特点2.1 诗歌结构分析《雨霖铃》的整体结构和段落分布。

解释词牌的格律要求和用词特点。

2.2 词牌特点探讨《雨霖铃》词牌的音韵特点和节奏感。

强调柳永在词中运用声韵和谐和意境创造的手法。

第三章: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3.1 主题思想分析《雨霖铃》中的主题思想和主题表达方式。

探讨柳永通过词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3.2 情感表达解释柳永在《雨霖铃》中运用情感和意象的手法。

强调柳永通过词来表达对爱情、人生等方面的情感体验。

第四章:意象和修辞手法4.1 意象分析《雨霖铃》中的主要意象和意象运用。

解释柳永通过意象来创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的手法。

4.2 修辞手法探讨柳永在《雨霖铃》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强调柳永通过修辞手法来增强词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第五章:词的风格和艺术特点5.1 词的风格分析《雨霖铃》的词风特点,如婉约、豪放等。

解释柳永在词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来塑造独特风格的手法。

5.2 艺术特点探讨《雨霖铃》的艺术特点,如意境创造、情感表达等。

强调柳永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技巧来展现词的独特魅力。

第六章:诗歌的语言特色6.1 语言风格分析《雨霖铃》的语言风格,如清新、华丽、朴实等。

解释柳永在词中运用词汇和句式来表现独特的语言风格。

6.2 语言特点探讨《雨霖铃》的语言特点,如对仗工整、用词精准等。

强调柳永通过语言的运用来提升词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第七章:诗歌的审美价值7.1 意境美分析《雨霖铃》中的意境美和艺术境界。

解释柳永通过词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来创造独特的意境美。

7.2 情感美探讨《雨霖铃》中的情感美和情感表达。

强调柳永通过词的情感表达来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雨霖铃》的词牌特点和文学价值。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技巧。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柳永的词风,体会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伤离别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1.2.1 柳永生平与创作背景介绍1.2.2 《雨霖铃》词牌特点讲解1.2.3 《雨霖铃》词句解析1.2.4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指导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1.2 《雨霖铃》的词牌特点和词句解析2.1.3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2.2 教学难点2.2.1 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理解2.2.2 词牌的构成和音乐特点2.2.3 诗词意境的感悟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柳永生平、词牌特点和词句解析。

3.1.2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技巧。

3.1.3 创作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同词牌的诗词,提高创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柳永的画像、词牌结构图等,增强直观感受。

3.2.2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古代词人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

3.2.3 音乐欣赏:播放《雨霖铃》曲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牌特点。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安排4.1 教学环节4.1.1 导入: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4.1.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雨霖铃》的词牌特点和词句解析。

4.1.3 鉴赏方法指导:教授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欣赏。

4.1.4 创作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创作同词牌的诗词。

4.1.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集学生创作作品,给予评价和反馈。

4.2 教学时间安排4.2.1 导入:5分钟4.2.2 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4.2.3 鉴赏方法指导:10分钟4.2.4 创作实践:10分钟4.2.5 总结与反馈: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宋代词人柳永以及《雨霖铃》的创作背景。

解释《雨霖铃》在宋代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1.2 作者简介简述柳永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词风特点。

强调柳永对后世词坛的重要贡献。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词牌《雨霖铃》的由来和特点解释词牌《雨霖铃》的起源和音乐特点。

分析《雨霖铃》在词坛上的独特地位。

2.2 诗歌意境与意象分析《雨霖铃》中的主要意象,如“寒蝉”、“长亭”、“骤雨”等。

探讨这些意象在表达词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3.1 韵律与节奏分析《雨霖铃》的韵律特点,如平水韵的运用。

讨论韵律在表达词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3.2 修辞手法分析《雨霖铃》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探讨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第四章:词人情感分析4.1 离愁别绪分析词人在《雨霖铃》中表达的离愁别绪。

探讨这种情感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4.2 怀旧与感伤分析词人在《雨霖铃》中表达的怀旧与感伤。

探讨这种情感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第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5.1 教学目标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5.2 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鉴赏法等。

5.3 教学步骤5.4 拓展与延伸提出与《雨霖铃》相关的文学、历史、音乐等方面的拓展内容。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

6.2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雨霖铃》诗歌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6.3 创作与表达能力评价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写作关于《雨霖铃》的评论文章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材与参考书推荐适合教学《雨霖铃》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7.2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词人作品集、音乐作品等。

7.3 视听材料推荐相关的视听材料,如诗词朗诵、古代戏曲表演等。

雨霖铃 柳永教案

雨霖铃 柳永教案

雨霖铃柳永教案柳永《雨霖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理解诗人的创作心情和写作手法;3. 掌握诗词中的重要词语和表达意义;4. 能够理解和朗读《雨霖铃》。

【教学重点】1. 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2. 重要词语的理解与解读。

【教学难点】1. 理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隐喻意义;2. 将对诗词的理解融入朗读中,准确表达诗人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复制教案及《雨霖铃》全文,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7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景观画或播放一段与柳永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柳永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二、呈现(15分钟)1. 展示《雨霖铃》的全文,并引导学生第一次默读,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 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逐一解释,理解其隐喻意义和表达方式。

三、解读(15分钟)1.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雨霖铃》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四、朗诵(8分钟)1. 分角色朗读《雨霖铃》中的对话部分,突出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形象。

2. 逐句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朗读《雨霖铃》。

五、拓展与总结(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其他柳永的作品,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 总结今天学到的诗词知识和阅读技巧,鼓励学生关注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和思考,写一篇关于柳永《雨霖铃》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从不了解柳永到逐步理解了他的创作背景和诗词作品的意义。

通过朗诵和解读,学生不仅理解了《雨霖铃》的情感表达,还能准确传达诗词的意义。

而且学生还通过预习和思考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柳永《雨霖铃》优质教案(精选)-2024鲜版

柳永《雨霖铃》优质教案(精选)-2024鲜版

25
教材、教辅材料选用建议
教材
《雨霖铃》词作原文及注释,相关背 景介绍及赏析。
教辅材料
柳永其他代表作品选读,词作风格及艺 术特色分析,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等。
2024/3/28
26
课外读物、网络资源推荐
课外读物
《唐宋词选读》、《柳永词集》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柳永的词作风格及时代 背景。
网络资源
中国诗歌库、唐诗宋词网等,提供丰富的在线诗词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 拓展阅读。
学生表现反思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思考哪些学生表现突出,哪些学生 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024/3/28
教学改进计划
针对以上反思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改进计划,包括调整教 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以提高 教学效果和质量。
24
06
教学资源与开发
2024/3/28
柳永《雨霖铃》优质 教案(精选)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8
• 教学目标与背景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开发
2
01
教学目标与背景
2024/3/28
3
知识目标
掌握柳永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了解《雨霖铃》的创作背景。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对词作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 达能力。
10
教学重点与难点
2024/3/28
教学重点
理解《雨霖铃》的意境和情感,掌 握诗词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作中的离情别 绪,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 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雨霖铃》教案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来听首歌,放松下。

(幻灯1:“音乐”)
邓丽君甜美、深情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
柳永。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可歌柳词”。

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

《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板书:课题、作者)(幻灯2:“课题、作者”)这节课我们主要目标“品鉴艺术手法、体味作者情感”。

(幻灯3:【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好,我们走近文本,触摸一下柳永的情感脉搏吧!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直接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

(幻灯4:“文本、录音”)(播放曹灿范读)
2、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呢?请大家找出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板书,并提醒同学在书上标画出来)(幻灯5:【整体感知】“多情自古伤离别”)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

3、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心情、心境是怎样的呢?
伤心,凄凉。

4、是啊!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

其中最苦是“爱别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这种心情的经典概括。

大家还知道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

除了同学们说的,还有这些经典句,齐读。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5、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

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投入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品品柳永独特的离别情。

(齐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大家品出柳永与众不同的情感来了吗?想好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

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
三、重点探究
1、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板书)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渲染了送别时凄凉氛围,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凄清,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的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作者将离别的伤感寓于景中,寓情于景。

3、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路途中的苍茫,结合起来,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更能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

4、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

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

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

(幻灯6:【重点探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三个问题)
(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

)(请大家不要笑,如果你笑着说,说明你没有换位思考,未将自己当做柳永,自然也体会不到他说此话时的伤心。

一个和自己心爱的人即将分别,山高水远,不知何时再聚,此种情景,怎会有笑声?)
6、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

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7、好,读得很有感情。

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幻灯7:【重点探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想象,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烘托出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经你一分析,当之无愧啊!“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清凉,“残月”凄迷,作者的心自是悲苦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

恋人离开,百无聊赖,连“良辰美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

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

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8、能用所学知识相印证,并有自己的感悟。

很好!我们无论选哪一句,都能体味到柳永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的离别情和相思苦。

带着柳永的离情别绪,我们再一次来齐读这首词吧。

四、综合领悟
师: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

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

(幻灯8:【综合领悟】“问题:拟题目”)
秋别。

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伤别。

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相思”是不是更好呢?我觉得柳永和恋人是彼此思念,这样更能说明两人情深意长。

五、总结
有人曾在《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

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

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

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

”(幻灯9:【总结】“《忆柳永》”)什么是经典呢?我想应该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

字里
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

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师生齐读)
六、拓展应用(幻灯片10)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阑通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阅读柳永的《蝶恋花》,该词的词眼是什么?是怎么表现的?
词眼是“愁”。

第一,通过动作写“愁”。

(登楼。

因愁登楼,登楼更愁)
第二,通过意象、环境写愁,借景抒情。

(风,草色,烟光,残照。


第三,通过生活行为写愁。

(疏狂,对酒,强乐)
第四,通过人的形象写愁。

(衣带渐宽)
附:板书
雨霖铃
柳永
情感多情自古伤离别
手法意象意境寓情于景虚实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