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作者:翁丽君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4年第07期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这个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提倡学生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索;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69-001
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的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因此,探究性教学必须抓住探究的重点。
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选取较适合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1.直观性强的知识
例如几何图形的认识、年月日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量一量、看一看、折一折、比一比、议一议等探究活动获得相关的知识。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2.迁移性强的知识
例如计算方法,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就像我教学了9加几的进位加法之后,再教学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学生对“凑十法”、“破十法”、“接数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因而很快就探究出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3.学习方法相似的知识
例如几何图形的面积、表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等内容。
4.规律性明显的知识
例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商不变的性质、小数、分数、比、比例的性质。
5.开放性强的知识
开放性强是指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知识。这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探究。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探究活动,选取恰当的探究形式和探究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科学的探究方法。我们经常让学生用下列方法进行探究:
A.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小学数学中几何形体的特征多数是通过操作去探究、发现的。
B.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C.观察——归纳。即让学生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小学数学的有些公式、法则等大都是通过具体实例归纳推导出来的。问题的归纳过程,实质就是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也是从中总结规律的过程。在归纳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D.类比——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以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虽然类比推出的结论必须经过验证,但类比、联想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E.引导——探索。即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以导促学、以情激趣,以疑引思,多方调控,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特质和潜能。学生在自主参与、情感体验、思维升华的过程中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操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从而形成了师生平等互动、灵活开放的双方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
2.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
我们组织探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独立探究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
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我们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对学生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独立探究;对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全班集中讨论。
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在课堂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
四、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实施问题探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学生能在探究性学习之后,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是一种发展,能运用解决问题所获得的技能和方法来解决新问题,是更大的发展。教师应把握时机,结合教学进程,联系生活实际,组织相应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持续地发展。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探索是数学学习的生命,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全新课堂理念,同时从生命的视角来关注我们的学生,来关注我们的探究性学习,一定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