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物流职业教育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物流职业教育比较
近几年我国物流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物流专业人才列为全国十二类技能型紧缺人才之一。
而且一个物流专家的培养要经过相当长的实际经验的磨练,而不是经过高等教育就能一蹴而就,因此职业教育为推进高级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一、国内外物流职业教育现状
(一)国外物流职业教育
国外物流行业协会和有关高校都十分注重开展物流职业教育,课程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描述和课程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课程。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培训体系,包括建立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考试合格获得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关物流工作。
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职位。
有关调查统计了美国物流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情况。
大约92%的被调查者有学士学位,41%的人有硕士学位,22%的人有正式的资格证书。
日本物流系统协会也一直在开办“物流管理士”、“国际物流管理士”等资格培训班、研修班。
英国在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制方面以ILT物流认证体系为标准。
ILT认证是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推出的物流和运输认证,其标准及相应的培训课程已被世界上众多国家广泛采用。
另外各高校也开展物流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物流教育机会给社会大众。
(二)我国物流职业教育
由于我国物流需求旺盛,物流人才紧缺,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超过500所,在校学生超过10万人。
但是由于各院校只看到物流需求的旺盛,而没有考虑到实际的物流教学条件,没有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等,绝大多数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是近一﹑两年开办起来的,因此相当一批院校缺乏相应的物流教学管理经验、物流教学相关设施和设备。
学校盲目开设物流
专业,在专业目标上定位不明确,物流教材不统一没有代表性,物流课程设置混乱,又由于物流专业教师实践经验匮乏,以至于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缺乏专长及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
因此,目前一方面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物流人才,物流人才缺口严重。
二、国内外职业教育制度差异
(一)国外物流职业教育制度完善,程度高,针对性强。
以德国为例,德国在2004年根据联邦职业教育法和手工业条例,由联邦经济劳动部和联邦教科部共同制定了职业教育条例。
该条例针对的教育对象是储运与物流服务营运人员。
在该条例中所谓需要传授的能力和知识,是按照联邦职业教育法所要求的、每个受职业教育者通过专门的训练能够达到的职业能力,特别是独立的制定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
这些要求,在考试的相关条款中,也做了说明。
德国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元在企业、一元在学校;在培训时间为企业每周3~4 天,职业学校每周1~2天。
通过企业和职业学校两大系统的密切合作来进行。
学生既在职业学校中接受物流职业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又要在企业中接受物流职业技能的专业知识培训。
目前,德国有三个国家承认的物流“教育职业”(职业教育专业),包括:“储运与物流营运人员”、“港口物流专业人员”、“仓储物流专业人员”。
据调查,1989年德国全国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0.4%,而受过严格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占68%,剩下的20%多是通过短期培训就业的。
德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效益可见一斑。
(二)我国物流职业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部主持组织编制了《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对中、高等职业院校物流教学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确定了国际物流﹑仓储与配送、运输物流和企业物流四个方向,拟定了核心课程开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培养目标、课时安排、实习实训要求以及实验室建设的软硬件标准等。
(三)我国物流职业培训全面展开。
1、高校物流职业培训
近年来,我国物流职业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开设了各种层次的培训班,主要面向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配送连锁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在职人员。
例如,清华大学与人事部国家培训网联合推出物流培训课程,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科学研究所开办物流网络远程教育、物流教师进修培训、物流高级管理人员的专门培训等。
2、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
目前我国的物流职业培训除教育机构组织的培养即学历教育以外主要是以
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和企业组织的短期培训为主。
为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在2000年就制定了物流师的新型职业岗位培训和认证标准,编写了培训教材,在全国推行物流师和助理物流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
并且还推行物流师、采购师证书教育与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等。
另外我国从美国、英国等也引进物流师与采购师证书教育。
3、各社会组织、团体组织的物流职业培训
现在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如尚德机构、智联经纬等纷纷推出物流师培训等项目,提供学习机会,通过统一考试后获得地方或全国的物流师等资格认证。
但是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认证大多是对现行在岗的非现代物流人员通过培训实现其转岗,培训机构主要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展培训,师资主要是从企业或职业院校聘请的兼职教师,培训时间比较短,主要还是以应试学习为主,虽然大纲里规定有实操技能考试的内容,但是因为受场地、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技能考试只是停留在卷面或者上机考试,学生不能做到持证顶岗。
因而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很强适应性的物流人才,重点在于满足短期内企业的需求。
而企业组织的短期培训在规模和资源上只能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一个补充,实现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高等职业教育,物流职业教育培养的重点应当放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物流职业教育的经验,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行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及物流行业的职业培训,保证教学质量,以适应未来国家大规模的物流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