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与辨析
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与辨析课件
• ②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 领巾”只代指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和本性之间 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以比喻共产党、新 中国、青年等等。
• ③借喻可换成明喻,常见修而辞手借法的代用法与则辨析不能。如可以说“共
13
• 12.注意夸张中的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 夸张分三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对扩大夸张,学生一般容易判断出来,但对缩小 夸张和超前夸张则往往容易忽视。
• ①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拟人) • ②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 ③他骄傲自满,尾巴都上天了。(拟物)
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与辨析
8
• 这里应特别注意把甲物当作乙物描写的拟物方法。 例如:
• 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颈子,张大嘴巴,只 要四五下就能吐满一车河沙。
• 这里把挖土机当作动物描写赋予它动物的特征, 而不是让它具有人的感情、动作,所以,我们不 能将它和拟人混洧了。
常见修辞手法辨析
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与辨析
1
•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提炼。《考试大纲》要 求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其内涵色不仅限 于大对修辞方法的辨析、理解,它注重的是对语言 表达能力的考查。所以在这一部分知识介绍中,我 们着重强调的是使用各种修辞格应注意的问题及区 别容易混洧的修辞的方法。
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与辨析
2
1、注意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 同的两个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这栋房子就像是楼房”就 不是比喻;二是本体和喻全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看一个句子是不 是比喻,应看它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
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与辨析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
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夸: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排比:(表示强调)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
一,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1,比喻5,对偶2,比拟6,排比3,借代7,设问4,夸张8,反问二,几种修辞方法的辨析:1,借喻和借代3,排比和对偶2,比拟和比喻4,设问和反问三,需了解的其他八种修辞方法:1,反复5,仿词2,双关6,顶真3,对比7,回环4,拈连8,反语四,练习:小结前言什么是修辞方法及考点透视:修辞方法是一种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在高考中,修辞已由原来的单一考查变为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考查,尤其是结合语境来使用,突出了"综合运用"的能力.返回一,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1,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常由三部分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例句: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矗立的小山.("庄稼"是本体,"小山"是喻体,"像"是喻词)(2)比喻的种类:明喻: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暗喻: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借喻:甲代乙.本体不出现,直接叙述喻体.博喻:同一个本体,多个喻体.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例句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明喻)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暗喻)天空乌云密布,一阵风过,刹那间,地上激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借喻)本体:匪徒们喻体:兔子喻词:似的本体:花圈/纪念碑喻体:海洋/山冈喻词:是/堆成本体:没有出现(雨)喻体:箭头/瀑布喻词:没有出现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博喻)本体:少女喻体:红蝴蝶,绿鹦鹉,蓝孔雀返回目录2,比拟:(1)比拟的特点: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比拟的种类:拟人:把物当人写,事物"人化".例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拟物: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作用: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感情共鸣.返回目录3,借代:(1)借代的特点:不直接说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2)借代的种类:特征代本体: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标志代本体:远处走来了一群"红领巾".人名代著作: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绰号代本人:"芦柴棒",去烧火!专有名词代泛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代抽象: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敌人.部分代整体:凡愿留下的不许强拿人家一草一木.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返回目录4,夸张(1)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2)夸张的种类:扩大夸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缩小夸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超前夸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3)注意: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作用: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返回目录5,对偶(1)对偶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2)对偶的种类: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补,相衬例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例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串对(流水对):上下句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有均衡的美感;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便于传诵和记忆.返回目录6,排比(1)排比的特点: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2)排比的种类:成分排比句子排比例句1:大堰河,含泪地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见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四个状语排比)例句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四个句子排比)作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返回目录7,设问设问的特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例句: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动呢是谁日日夜夜监视大海的动静,探索着海洋的奥秘呢就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内容,使文章有变化和起伏.返回目录8,反问(1)反问的特点: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2)反问的形式: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句1: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表示没有什么言语)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句2: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表示它很美)作用: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返回目录二,几种修辞方法的辨析:1,借喻和借代:例句1: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借喻.用"厚障壁"(喻体)来比喻"阶级的隔阂"(本体),这两者之间有相似点,即都能把人隔开.例句2:"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借代."花白胡子"是老人的外表特征,以此来指代老人.本体"老人"与借体"花白胡子"之间具有相关性.区别:(1)借喻重在比方,借代重在指称.(2)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返回2,比拟和比喻例句1:只见山北面闪着几点灯光,仿佛冬天昏暗的夜空出现的几点星星.比喻.本体——灯光,喻体——星星,喻词——仿佛例句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方面里弹琴.比拟."低唱""弹琴"是人的动作,把物当人来叙述.比喻重点在"喻",即打比方,突出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重点在"拟",即"比作,当作",直接把甲当乙来写.返回3,排比和对偶例句1:在那黑暗的岁月里,人们在忧虑中度日,在沉默中思索,在悲愤中秣厉.例句2: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例句1是排比,例句2是对偶.排比须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求结构相同或相似,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可以表达相关的意思,也可以表达相对,相反的意思.返回4,设问和反问例句1: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例句2: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会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例句3: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例句1是设问,例句2和例句3是反问.设问有问有答,必须用问号.反问不必回答,问中已有答案,有时表示强烈语气或感情时可用叹号.返回四,练习1,《全品》真题点悟2,《全品》自主探究3,从修辞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最恰当的是(《名师》P110)( C )A,妈妈得知儿子制作的航模获得了学校小科技比赛一等奖后,兴奋得三个月没睡觉.B,一道艳丽的彩虹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爬上天空,宛如飞腾着的一条巨龙.C,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好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D,汽车和马路好比钢琴和二胡一样,没有好的二胡,钢琴就奏不出动听的乐曲;没有好的马路,汽车也不能跑得顺畅.4,把下面一段文字改成一组排比句.(可适当增减字数)《名师》P112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描绘和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需要你去开垦它,改造它.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理想不是壮美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渲染;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改造.句式结构:不是……而是……需要你……6,补写下列对联的上联或下联.伯乐荐骏马,良师育英才.风似剪刀花似锦,雨如银线柳如烟.5,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所写句子需有拟人修辞格.如果是雄鹰,就应该有展翅于辽阔苍穹的理想;如果是骏马,就应该有驰骋在万里草原的豪情;如果是清泉,就应该有奔流到浩瀚大海的壮志.返回山脉能阻隔天地,却隔不住深深的思念;经纬可以拉开距离,却拉不开真挚的情感;岁月可以流逝年华,却带不走永恒的友谊.元旦来临,送去我的祝福声声!7,元旦即将来临,请拟一条祝福语送给远方的朋友.(80字以内,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返回目录小结高分突破:修辞手法的考试形式主要有选择,变换句式,仿写句式等,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作用,熟悉各类题型,结合语境加以分析,打开思路运用联想和想象是解题得分的关键.在作文中熟练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语言更丰富更形象生动,更有文采,为作文增加得分机会.。
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
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修辞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表达技巧,通过运用各种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在本文中,我将对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并探讨它们在写作中的运用。
一、比喻与拟人比喻和拟人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都可以通过类比来表达抽象概念。
比如,我们常说“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这就是一种比喻的表达方式,通过将笑容与阳光进行类比,强调出笑容的明亮和积极。
而拟人则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比如“风儿轻轻地吹拂着脸庞”,通过给风加上“吹拂”这个词,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风带来的柔和触感。
二、排比与对比排比和对比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可以通过对比或者并列来加强表达的力度。
排比通常指的是将一系列具有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进行并列,比如“既然选择了追求梦想,就不要怕吃苦、付出努力和承受挫折”。
而对比则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立的事物进行对照,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
比如,“黑夜中的孤独与白昼中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夸张与设问夸张和设问是修辞手法中的常见方式,它们可以通过变化句子的语气和表达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夸张可以通过对事物进行程度的放大来突出其特征,比如“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想象”。
而设问则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增加文章的引导性和互动性。
比如“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时间会这么快就溜走了呢?”四、比较与例证通过比较和例证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观点,加强说服力。
比较可以通过对两个事物或现象的对照来突出它们的差异,比如“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而例证则是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证明某种观点的正确性,比如“这本书的评论很高,比如有很多读者为其打出了五星好评”。
五、倒装与修辞叠加倒装和修辞叠加是修辞手法中的高级技巧,可以使语句更富有变化和节奏感。
倒装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进行调换,比如“跑来的是一只小鸟,而不是苍蝇”。
修辞叠加则是在一句话中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加表达的层次和韵律感。
高职高考语文——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第六章 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文中加点部分用下划线代替
一、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
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的三者并 不一起出现。
(4)博喻(了解就行,不需要掌握)。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 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
①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 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 烂。
②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 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3.对偶的种类 (1)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如: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刀。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如: 给予越多,收获也越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
(2)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严格按对 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 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如: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 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3)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 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比喻也 最隐蔽。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能让 人易于理解。例如: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喻体) “幼苗”(喻体)借喻儿童(本体)。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辨析
2.拟人: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概念: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概念: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概念: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7.设问:概念: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概念: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作用: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概念: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初中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初中常⽤修辞⼿法及其作⽤ 在初中的学习中,同学们都会⽤到修辞⼿法,那么初中常⽤修辞⼿法及其作⽤是什么呢。
以下是由店铺编辑为⼤家整理的“初中常⽤修辞⼿法及其作⽤”,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初中常⽤修辞⼿法及其作⽤ ⼀、中考考点: 掌握⽐喻、拟⼈、夸张、排⽐、对偶、反复、设问、反问8种修辞⽅法,能在具体的语⾔环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
⼆、知识梳理: 1、⽐喻: ⽐喻就是打⽐⽅,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采取的修辞⼿法。
⼀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作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
⽐喻的结构⼀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喻的事物)、喻体(作⽐喻的事物)和⽐喻词。
⽐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作⽤:化平淡为⽣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运⽤⽐喻能够在叙述或描写时更加⽣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理解接受。
) <1>明喻(甲像⼄)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也不⽤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朵⼩梅花。
(喻“猫⽖⼦印”) ⾮⽐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较)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推测揣度)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滩⽔库、⽶易溶洞。
(表⽰列举)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切⽣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想象) 2、拟⼈: 拟⼈就是将物当成⼈来描写,赋予它以⼈的动作、情态、思想感情。
作⽤:把事物⼈格化,使事物增加⼈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动。
[举例]如:油蛉在这⾥低唱,蟋蟀们在这⾥弹琴。
3、夸张: 故意⾔过其实,对客观的⼈、事物作扩⼤或缩⼩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
夸张⼀般有扩⼤夸张、缩⼩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作⽤:夸张有揭⽰事物本质、烘托⽓氛、增强渲染⼒,引起联想等作⽤。
[举例]如:⽩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扩⼤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多、重、强、深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过其实。
常用的十二种修辞手法基础知识
常用的十二种修辞手法基础知识一、修辞种类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句一般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X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构成。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生动、具体、形象。
(1)明喻:形式为“甲像乙”。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伴有“像……”、"像……一样”、“好像……”、"宛如……”、"仿佛……”、"犹如……”等比喻词连接。
例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形式为“甲是乙”。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伴有“是……”、“变成……”、”成了……”、"成为……”等比喻词连接。
例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3)借喻:形式为“乙代甲”。
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例句: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2、比拟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
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能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牛,很好地抒发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拟人:就是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语言来写物。
例句: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孩子们的脸。
(2)拟物:就是把人当物来写,使其具有物的情态与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句: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尽情飞翔。
3、夸张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能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形象渲染,烘托气氛,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情感态度,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1)扩大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大(高、多等)处说。
例句: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缩小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低、弱等)处说。
一些常用修辞手法的辨析
一些常用修辞手法的辨析一、借代1、概念: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
2、借代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语句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
3、借代的方式:(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此处用船的一部分“帆”来代替帆船)(2)特征代本体,即用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替代本体事物。
例如:国旗下站着一群红领巾。
(这里以标志代本体,借“红领巾”来代替少先队员。
)(3)具体代抽象,即用具体的借体去代替一些抽象、概念性的本体。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句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体,即用某种相类似的工具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等到开耕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这里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5)专名代泛称,即用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有名词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校园里涌现出许多雷锋。
(这句话中的“雷锋”代指在校园中做好人好事的学生。
)(6)以结果代原因,即用事情的结果代替事情的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
以“捧腹”的结果代指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7)形象代本体,即以具体的具有某种特点的形象代替本体的名称。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4、常用借代词语桑梓:代指家乡桃李:代指学生社稷、轩辕:代指国家南冠:代指囚犯同窗:代指同学烽烟:代指战争巾帼:代指妇女丝竹:代指音乐须眉:代指男子婵娟、嫦娥:代指月亮手足:代指兄弟汗青:代指史册伉俪:代指夫妻白丁、布衣:代指百姓桑麻:代指农事膝下:代指父母5、精彩挑战(1)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使用了借代手法,是的打“”,不是的打“”:A.巾帼不让须眉。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以及诗歌鉴赏技巧
语文常见修辞以及鉴赏古典诗歌方法一、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
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
例句: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完整版)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 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
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
例句: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几种修辞手法分辨
几种修辞手法辨析一、比喻和比拟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就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例:1 小鸟为我唱歌,小树向我点头.-------拟人2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3 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的人喘不过气来.(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拟物是把人当成物来写或将此物当彼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
修辞手法辨析与运用
修辞手法辨析与运用修辞手法是作家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渲染情景的艺术技巧。
正确地辨析和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并探讨其运用方式。
一、比喻与隐喻比喻与隐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比喻是通过比较来突出事物的共同特点,常用的形式有直接比喻和暗喻。
例如,我们可以说“他像一只猎豹一样奔跑”,以强调他的速度和敏捷。
隐喻则是通过暗示和假设来表达含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我们说“他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表达出他的突出和杰出。
二、夸张与反语夸张和反语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手段,用于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夸张是指对实际情况进行夸大处理,以此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他的声音震耳欲聋”就是夸张的表达方式。
反语则是通过反面的描述来强调某个意思或感情。
例如,“这件事情真是太好笑了,简直让人掉下巴!”三、排比与对偶排比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多次重复同一结构或形式,使句子紧凑有力。
例如,“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既要追求个人利益,又要考虑集体利益”。
对偶则是通过两个相对的词语或短语相互对立,使句子具有平衡感。
例如,“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失去信心;如果梦想破灭了,不要放弃希望”。
四、设问与反问设问和反问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让读者主动思考,引发共鸣。
例如,“你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吗?”反问则是在文章中提出一个明显的问题,但回答却是否定的,以此加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这难道不是我们最想要的吗?”五、借代与拟人借代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意义,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华灯初上,大街小巷都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
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动作,使其具有活力和感情。
例如,“风儿轻轻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结语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一、知识要点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比较、夸、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对修辞的考察要: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
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
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展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
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
如提供带有*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九种:比喻、比较〔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中,考察的最多的是比喻。
对这九种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并能正确辨析,熟练运用。
一般说,比喻、比较、夸、借代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构造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
这九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一样,下面做一简要归纳。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局部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则分不清是说事实还是夸张;如果说“祖国 大地换新颜,一天等于二十年”,这是明显的夸 张;但如果说 “劳动三十天,胜过六十天”就很 难说这是夸张还是事实了。 第三,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的特征。在文学体载 中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会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而在科技说明文、说理性的文章中就一般不用夸 张,以免歪曲事实。
个雷锋。 ⑤形象代本体。例如: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
来了。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⑦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
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在此
9.借代的作用
①引人联想。
②形象突出。
③特点鲜明。
④具体生动。
10.运用借代应注意: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 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 能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
两个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这栋房子就像是楼房”就不是比
喻;二是本体和喻全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应
看它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
虽有比喻词,但却不是比喻:
①同类事物的比较。例如:他长得很像他的母亲 。
②表示猜度。例如:远远的看见一座椭圆形的建 筑,像是体育馆。
①本体和喻体属并列关系。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 流出来的都是血。
②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如:这里是花的海洋。 ③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如:书籍——人类的朋友。北京——祖国
的心脏。
3.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是明喻或暗喻,本 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明 喻暗喻的区别是:明喻的比喻词是“像”“仿佛 ”等,暗喻的比喻词是“是”“成了”“成了” 等。
③表示想象。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 ,仿佛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成关武士。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中国,在党 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 焦裕禄、孔繁森等。
2.注意暗喻的几种变体
暗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常见的比喻词有“是”成 了“变成”等。以下情况也属于暗喻:
12.注意夸张中的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夸张分三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对扩大夸张,学生一般容易判断出来,但对缩小 夸张和超前夸张则往往容易忽视。
缩小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说得小(少、慢、矮 、低、弱、浅……)。例如:
a.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b.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 两把刀,剌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感情、动作,所以,我们不能将它和拟人混洧了。
6.比拟的作用 ①感情色彩鲜明。 ②描绘形象生动。 ③表意丰富。
7.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①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在“拟”, 表现的是甲物具有乙物的动作、行为;比喻是喻体比方本体,重在“ 喻”,表现的是甲物具有乙方的特征。
②比拟的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如“嘎子竖起耳朵听”不 必说出嘎子像哪种动物那样“竖起耳朵”;比喻的本体或出现不出现 ,否则就不是比喻了。
11.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和借喻都是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的本
体都不出现,所以二者很容易混洧。它们的区别 是: ①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而构 成借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例如: a.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帐。 b。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帐。 “歪嘴巴”是那个人长相上的特征,与所代的人 有关联,是借代;而“寄生虫”与本体之间关无 关联,只是某人不劳而食,和“寄生虫”有相似 之处,所以它是借喻。 ②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 红领巾”只代指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和本性 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以比喻共 产党、新中国、青年等等。 ③借喻可换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如可以说“ 共产党像太阳”,不能说“少先人员像红领巾”
例如: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 ②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暗喻) ③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
4.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 ②化深奥为浅显。 ③化抽象为具体。 ④化冗比拟的修辞方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不少 同学能准确地辨析并灵活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但对拟物却往往辨折不出来,有时甚至把两种 修辞方法混洧了。其实,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而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 物来写。例如:
8.掌握借代的几种形式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一般不直接说出要说 出要说的人或事物。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③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④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
常见修辞手法辨析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提炼。《考 试大纲》要求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 辞方法”,其内涵色不仅限于大对修 辞方法的辨析、理解,它注重的是对 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所以在这一部 分知识介绍中,我们着重强调的是使 用各种修辞格应注意的问题及区别容 易混洧的修辞的方法。
1、注意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拟人) ②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 ③他骄傲自满,尾巴都上天了。(拟物)
这里应特别注意把甲物当作乙物描写的拟物方法。例如: 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颈子,张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满一
车河沙。 这里把挖土机当作动物描写赋予它动物的特征,而不是让它具有人的
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 的夸张形式。例如:
c.他说:“看着这满园的苹果花,我就闻到香甜 的苹果味了。”
d.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13.夸张的作用
①创造气氛,引人联想。 ②表明感情态度,增强感染力。 ③提示事物的本质,给人以启示。
14.运用夸张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合理地夸大,所 以不能失去生活基础和生活根据据。下面的夸张 就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