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1

合集下载

《五人墓碑记》原文 注释 翻译 知识点 课文分析汇总

《五人墓碑记》原文 注释 翻译 知识点 课文分析汇总

《五人墓碑记》原文注释翻译1.五人者,盖当蓼(liǎo)洲周公之被逮(dài),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盖:句首发语词,无义。

当:在……的时候。

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号蓼洲,明末江苏人。

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激于义:被正义所激励。

激:激励。

于:介词,被。

而:连词,表结果。

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之”代周公被捕一事,“于”即在。

于之,在这件事上。

…者,…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这五个人,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yān)废祠(cí)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jīng) 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y ǐ)哉!至于今:到现在。

至于:到了。

于:本句三个“于”均为介词,第一个“到”,第二个“向”,第三个“在”。

郡之贤士大夫:苏州本郡的贤明士大夫们。

之:助词,的。

请:请示。

于:介词,向。

当道:古今异义。

古义:当权者,执掌政权的人。

今义:挡住了路。

即:立刻,就。

除:修整,修治。

阉废祠(cí):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

之:助词,的。

址:地基。

以:连词,用来。

葬之:安葬他们。

之:代词,指他们(指上文五人);本段其余“之”为“结构助词‘的’”。

且:并且。

立石:竖立碑石。

于:介词,在。

其:代五人,他们,他们的。

墓之门:坟墓的门前。

墓:坟墓。

之:助词,的。

以:连词,来。

旌(jīng) :表扬,表彰,名作动。

其:代词,他们。

所为:指事迹。

为:做。

呜呼:叹词,表极度悲痛的感情,可译为“啊”或“唉”。

本文译为“啊”。

亦:也,也算。

盛:形容词,盛大,隆重。

矣(yǐ)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译文:到现在,本郡的贤明士大夫们向当局请示,就修整宦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的地基来,并且在他们的坟墓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

啊,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第1段内容概括:本段写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高二语文2.2五人墓碑记课件1(苏教版必修3)

高二语文2.2五人墓碑记课件1(苏教版必修3)




张 溥

(1626),魏忠贤派 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 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 起反抗,发生暴动。事 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 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 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 众,挺身投案,英勇就 义。。为了纪念死去的 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 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 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 为“五人之墓”。
宗天启末年,是和 阉党斗争的东林党 的继续,他们自认 为东林党的继起者。
整体感知
• 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 • ①贯穿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②作者是怎样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
社会价值的?
• 要求:分别引用原文中的一个句子回答。 • 明确:①线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②主旨――“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
张溥(1602~ 1641),字天如,号 西铭,明末太仓(现 江苏省太仓县人)。 张溥自幼勤学,所读 之书必手抄六七遍, 故名其书斋曰“七录 斋”(其专集之名即 来源于此)。崇祯四 年进士,“复社”的 创始人和领袖。
明末天启年间,
魏忠贤阎党专权, 设立东厂排斥异己, 杀戮大臣------
复社成立于熹
之逮所由使也
•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理解五六段,掌握关键字词句
• 一、掌握字词:杜 老 隶 明 编伍 • 二、翻译句子: • 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
之大,有几人欤?
•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
哉?
• 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
总结课文
• 一、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事情理并
茂。
• 二、巧用对比,强化主题 • 三、简练传解一二段,掌握关键字词句
• 一、掌握字词:旌 墓 疾病 • 二、翻译句子: •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五人墓碑记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五人墓碑记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五人墓碑记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且立石于其墓之门2、徒:慷慨得志之徒哀斯墓之徒有其石3、众: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众不能堪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4、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5、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哭声震动天地6、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发其志士之悲哉7、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贼易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8、按:按诛五人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②呜呼,亦盛矣哉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③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④五万兵难卒合3、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1、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2、屈:安能屈豪杰之流1、首领:①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②今义:一个团体的领导人。

2、慷慨:①古义:胸怀大志。

②今义:情绪激昂;不吝啬。

3、私人:①古义:私党。

②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个人之间的。

4、痛心:①古义:痛恨。

②今义:极端伤心。

5、颜色:①古义:脸色。

②今义:色彩。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3、断头置城上4、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5、四海之大,有几人欤?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译: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为读书人做表率的人,替他诉冤,伸张正义。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译:当官而能做到不改变志向的,全国这么大,有几个人呢?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他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较那五个人的死,轻重到底怎样呢?4、亦以明死生之大译:也就是为了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教学目标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重点1.夹叙夹议,运用对比方式进行议论,同时兼用抒情的写法。

2.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实词及文言句式,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以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1.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

2.运用注释,系统了解有关历史背景,并由此领会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中的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

二.资料链接1、作者介绍: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

明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自幼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每次读书一定要先亲手抄一遍,抄后读过即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至七次始罢。

崇祯四年进士,曾集郡中文士,结复社评议时政,为权贵所恶,后以党祸而死。

著有《七录斋集》等。

2.背景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

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

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

此时,魏阉党羽遍布天下,异己排斥殆尽。

明神宗(万历帝)时,统治者又向各地派出大批“税监”,加征税赋。

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多次进行抗暴斗争。

本文所写,就是其中一次。

3. 解题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魏阉忠贤而被免职。

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

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

当时,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

天启七年,魏阉用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会考高考浙江学考复习文言文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会考高考浙江学考复习文言文

11.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 个不同类的是( ) A.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B.缇骑按剑而前 C.以大中丞抚吴者 D.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20.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 断正确的一项是( ) D ①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②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④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相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不同
1.字词解释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农历每月十五 比较 因此 显露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敛赀财以送其行
3.古今异义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吴之民方痛心焉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
不能容于远近 显荣于身后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扼腕墓道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被动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省略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7.翻译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而这五个人生于民间,平素没有听到过诗书的教诲, 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毫无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 呀?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 意义轻重到底怎么样呢? (3)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 凡四面八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 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
品行作为
亲信
痛恨 脸色 非同寻常 头颅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1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1

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第一部分(1.—2.):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 来,并提出 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3.—4.):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 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 第三部分(5.—6.):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 意义,进而揭示中心。 第四部分(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 照应开头。
五人墓碑记
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 记只是记叙。后来的作 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 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 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 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
1、听朗读 2、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二、自读课文,筛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记述的是哪五个人的事?在文 中第几段出现的? 2.他们的身份如何? 3.他们为何而死?后人为什么要为他 们修墓、立碑? 4.作者对这五人的态度是什么?
义愤,形容词。 从……看来,介词。 为之声义/忠义暴于朝廷 合宜的道德,行为 为之声义/谁为哀者 或道理,正义,名词。
替,给,介词。
行 固 1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1 轻重固何如哉 品行,名词。 本来,引申为“究 竟”“到底”,副词。 2 敛赀财以送其行 走,动词。 3 其辱人贱行
2 斯固百世之遇也。 实在,真是,副词。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一月之中 •“有”同“又”。 夫十有
2、敛赀财以送其行 •“ 赀”同“资”,资财,钱财。 读 zī
词类活用 • 1、人皆得以隶养之
隶,名词作状语,当作 奴隶那样。 •4、为之声义 •声:名词用作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 为魏之私人 •抚:用作动词,出任巡抚。
行为,名词。
句式判断
判断句
1、即今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 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推荐下载】高二语文上册六单元知识点:五人墓碑记

【推荐下载】高二语文上册六单元知识点:五人墓碑记

[键入文字]
高二语文上册六单元知识点: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

准备了高二语文上册六单元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
 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
 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
1。

高中语文 《五人墓碑记》1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五人墓碑记》1 苏教版必修3
1.突出的是“激于义”,为义而愤 起,为义而蹈死不顾,正是作者所 要倡导的精神。
2.写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可编辑ppt
8
德国数学家鲁道夫:“π=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
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
德国剧作家费希特的墓志铭:”剧终”。 德国数学家高斯的墓碑上刻上了一个正十七边形。
可编辑ppt
3
Hale Waihona Puke 背景介绍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 部斗争十分激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专横跋扈,排斥异 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顾宪 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 讲学为名,指斥时政,被称为“东林 党”,受到人民同情。
可编辑ppt
4
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
可编辑ppt
14
探究
第四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细节 表现出他们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4.写五人的从容就义和苏州市民为他们收殓 修墓的情况。
呼名而詈 细 节 谈笑以死
真的猛士
颜色不少变
可编辑ppt
15
第五节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
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
可编辑ppt
21
小结全文内容
1.立碑 2.义举 3.抗暴 4.就义
5.影响 6.意义
记叙为主 议论为主
夹叙夹议 叙议结合 反复对比 强化主题
可编辑ppt
22
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
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
官差。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
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

-5-
五人墓碑记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有”同“又”) (2)独五人之皦皦(“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赀”同“资”,资财,钱财) (4)颜色不少变(“少”同“稍”) (5)亦曷故哉(“曷”同“何”,什么)
-6-
五人墓碑记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2.为何先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写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相照应,点 明苏州暴动的原因。
点明准确时间,说明记忆之深刻、影响之 巨大。
-13-
五人墓碑记
3.第3段较详细地追述了周公被逮、吴民抗暴的情景。请思考:吴民是在 什么情况下进行反暴斗争的?又是如何反暴的?为何要反暴?有何作用?
-4-
五人墓碑记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张溥.

蓼.洲
liǎo
湮.没
yān
皦.皦
jiǎo
缇.骑

傫.然
lěi
溷.藩.
hùn fān
户牖.
yǒu
詈.

投缳.
huán
敛赀.财

赠谥.
shì
逡.巡
qūn
扼.腕
è

盛.大 盛.水
shèng chéng

当.道 恰当.
dāng dàng
之:取独。
皦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指名声显赫。 -10-
五人墓碑记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 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 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 “谁为哀者?”众不能堪, 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 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公之 逮所由使也。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 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都没交代姓名, 为什么要放在最后写呢? • 明确: 既可使行文简洁,又有评功的作用, 对贤士大夫不称名,表示一种敬意。
九、整体预知
• 一、找记叙、议论的句子后,分析特点: • 1、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从全文看, 前两部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论。 两部分之中,记叙和议论又互有穿插。 • 2、 巧妙使用对比。文章多处使用对比, 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 义。如第二段把富贵之子、慷慨之徒与 五人对比,突出五人之伟大。 • 3、 用明了什么?
• 正义面前,不分高低贵贱。义之所在, 人心所趋,国有危难,匹夫有责。展现 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 恶势力斗争的崇高精神。
结尾才点出五人姓名,为何这样 安排?
• 放在结尾,郑重其事,大书特书。“傫 然在墓者也”照应“墓而葬”感慨赞叹!
分组讨论第四段要点。 1. 如何选材来突出五人事迹? 五人之事迹不可尽书,故只写其当刑之从容, 说明作者选材之精当。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 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 党之捕遍于天下 ”的局面。天启六年,魏 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 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 阉党大范围搜捕暴动群众,市民颜佩韦等 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 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 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 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市民把他们合 葬在虎丘前的大堤之上,称为“五人之 墓”。
10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
11 不复敢有诛治 诛治:动词用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2 激昂大义 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振奋。 13 荣于身后 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 14 尽其天年。 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一 人教版 教案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一 人教版 教案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体会本文气势恢宏,情理并茂。

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

2.归纳掌握“盛、发、率、徒、私”五个文言词语。

并熟悉“况……欤”“独……,何也”“固……哉”“安……哉”等几种文言句式的译法。

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语“疾病、行为、私人、颜色、非常、首领”等,并进一步掌握实词活用现象。

2.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本文的行文方式,赏析文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德育目标了解本文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进一步认识生死大义。

●教学重点1.夹叙夹议,运用对比方式进行议论,同时兼用抒情的写法。

2.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实词及文言句式,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以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1.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

2.运用注释。

系统了解有关历史背景,并由此领会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方法1.注重背景知识介绍,帮助学生解读课文。

2.以“义”为主线,贯穿各个知识点。

3.加强课堂训练,巩固文言知识。

4.师生共同探讨,达到鉴赏要求。

●教具准备当代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赖宁、孔繁森等人画像、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VCD光盘。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结合注释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并学习第一部分,明确写作中心。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能说出这些人的姓名吗?由多媒体显示当代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赖宁、孔繁森等人的光辉形象。

在同学们纷纷答出其姓名的同时,教师相机引导:这几个人物的名字,同学们都非常熟悉,他们的感人事迹更是家喻户晓,并且还会一代一代地传诵下去。

现在请同学们再列举出几个历史上的不朽人物(历史名人皆可,答案不拘一格)。

由此可见,历史发展到今天,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物。

他们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会越来越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因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ppt(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ppt(1)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现在墓中 是完整的五个人。 乎,句中助词,不译。
重点句子补释
第5段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能够不改变自己的气 节的官员,定语后置。 2.四海之大:全国这样大。 3.钩党之捕:逮捕有牵连的党人。之,宾语前 置的标志。 4.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终于因为我们吴郡 百姓的发愤反击。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碑记,又称碑志,是记叙死者生前
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 上的文字。
整体感知
行文的脉络? 立碑的缘起(1) 就义非比寻常(2) 就义经过(3、4) 就义的意义(5-7)
重点句子补释
第1段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 而死焉者也:这五个人,是在周蓼洲先生被捕 时,被正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5月2021/5/142021/5/14p2u0ru2s1. N/5u/ll1a4ia5c/u1lis4/te2m0p2o1r felis ut cursus.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42021/5/14May 14, 2021
者……也,判断句,是。
于,介词,被。
焉,兼词,于是,在这件事上。
者,指示代词,……的人。
重点句子补释
第2段
1.去今墓而葬焉:距离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 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 焉,兼词,于是,在这里。
2.慷慨得志之徒:官运亨通的人。 3.独五人之皦皦:唯独这五个人名声显耀。
重点句子补释
第3段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 行:我们复社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 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 行,道德品行。先,表率。敛,募集。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译文鉴赏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译文鉴赏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译文|鉴赏《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年)创作的一篇碑文。

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

下面一起欣赏这篇古文吧!《五人墓碑记》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内容要点及相关资料

《五人墓碑记》内容要点及相关资料

《五人墓碑记》内容要点及相关资料一、内容讲解《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纵观全文,结构如下:第一段:叙五人死义,旌以碑石的过程。

第二段:议五人皦皦,不同寻常。

第三、四段:叙吴民暴动,五人就义的经过。

第五、六段:议吴民暴动及五人之死的影响与意义。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在写作中多采用对比的写法。

全文一共四处对比:以众人死后湮没不足道与五人死后皦皦作对比(第二段),以缙绅在动乱中易志与五人在危难中死义作对比(第五段),以达官逃脱惩罚时的辱人贱行与五人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慷慨作对比(第六段),以五人老死户牖,人皆隶使与慷慨就义,为人所敬的不同结果作对比(第七段)。

在对比中突出了生于草野本默默无闻的五人“激于义”而死所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强调了匹夫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

二、资料补充1.:张溥(1602—1641年),字天如,号西铭,明末文学家。

自幼聪颖好学,勤于读书,为记所读,每读必录,录后即焚,如是七次方休,故其书房取名为“七录斋”。

他的《五人墓碑记》,被收为《古文观止》的压轴篇,读书人几乎无人不知。

张溥与同邑张采因均具有文名,时称“娄东二张”。

起初时他与张采“尊师取友,互相砥砺”,合士子十一人为应社。

后交游日广,于是在崇祯二年,张溥以“兴复古学,务使为用”为宗旨,联络江浙诸多文人,将全国16个文社合而为一,创建复社,被推为复社领袖。

针对当时尚奇而不知古的文风,提出“夫好奇必知古,知古则必知经,知经则必知所以为人”,其论文也由重文辞转向重人品,重实践。

有积极意义。

张溥领导的复社全盛时约有三千余成员,以“嗣响东林”自诩,成为明末最有影响的文人社团之一。

崇祯四年,三十岁的张溥考上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因葬亲请假还乡,便不再做官。

所倡复社因声势浩大,被执政者所厌恶,差点得祸。

后回太仓悉心著述,著有《七录斋诗文合集》16卷,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118卷,各集均有题辞。

又为《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补撰论断。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

,
大阉之乱,缙绅难以不易其志
对比
面对暴政的不同态度 对比点:
五人则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由是观之 ,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 ,或脱身 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门 ,佯狂不 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
对 比
对比点: 生与死,生不如
死与虽死犹生
斯 固 百 世 五人: 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 之 遇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也 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美显 ,荣于身后
(关于五人)
(关于墓碑)
呜呼 ,亦盛矣哉
(感慨)
突出“独五人之曒曒”的问题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其疾病而死 ,死而 湮没不足道者 ,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对比
对比点是: 死后的影响
独五人之曒曒
以“何也”引发下 文
周公被逮,士人声义 绨骑厉斥,众不能堪 吴民痛心,噪而相逐
英勇抗暴
吴臣请示,按诛五人
五人当刑,意气扬扬 詈骂中丞,谈笑以死 头断悬城,色不少变 贤者发金,脰与尸和
叙 “ 五 人 之
曒 曒
慷慨就义

不畏强暴,伸张正义
五 人 之 死 的 意 义
挫败阴谋,功在国家
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 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 路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苟且偷生,轻如鸿毛
仗义而死,重于泰山
明 死 生 之 大 匹 夫 之 有 重 于 社 稷 也
紧扣五人墓碑落笔,抒发强烈的感慨之情 紧承对五人旌其所为,提出“独五人之曒曒何 也?” 围绕为什么“曒曒”展开叙述和议论
点明为什么写这篇墓碑记,并交代贤士大夫是谁
首段,介绍“五人墓”的由来,抒发感慨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课件一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课件一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碑志 :: 碑墓 碑铭志 记刻铭 (石刻 碑立石 志于埋 )地于 上地 下 碑分类:宫室庙宇碑、墓碑、功德碑
墓碑: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和高尚品质
周顺昌被捕 被 捕 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香火沿途呼喊 前 市民马杰敲梆子号召群众助威 五 杨念如、沈扬仗义陈词 人 互 较夫周文元同缇骑扭打,额头受伤 不 缇骑凶横举剑扬言割舌动剑 相 吴民围攻追逐,缇骑东逃西窜(爬上树 识 顶、躲到厕所、逃上屋顶),两个缇骑 , 激 被吴民打死 于 义 五人墓碑:苏州城外虎丘前面 参 山塘河大堤上 战
正音:
蓼( liǎo) 牖(yǒu) 谥(shì ) 溷(hù n) 冏(jiǒng) 湮(yān) 赀(zī) 矫(jiǎo) 暴(pù ) 抶(chì ) 皦(jiǎo) 傫(lěi) 缳(huá n) 少(shāo同“稍”)
首段:说明五人墓碑由来,抒 发感慨
周公被捕、激于义(关于五人“死”) 魏阉废祠之址(关于墓碑“葬”) 旌其所为(关于墓碑“立石”) 呜呼,亦盛矣哉!(抒发感慨) 写法:叙议结合
突出“独五人之曒曒”的问题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其疾病而死 ,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 闻者欤?
对比 对比点是: 死后的影响
独五人之曒曒
以“何也”引发下 文
被 捕 后 理 直 气 壮 、的创始人和领 袖。字天如,太仓(江苏)人。 明末有许多文社,复社约本于“应 社”,集合许多小社而成。以“复兴古 学、务为有用”相号召,约成立于熹宗 天启末。
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明史· 文苑传》言 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

高二语文必修3《五人墓碑记》

高二语文必修3《五人墓碑记》
“不会吧?怎么会是黑社会呢?”
我故作不解,
“官员……”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学生齐喊:
“贪污!”
“那么民众……”
我又问。
“只是为了钱!”
“麻木!”
“下岗!”
…………
答什么的都有,尽管我知道回答会是这样的,但是也没有料到有这么尖锐。有一个孩子突然冒出一句:
“地位越低的人越讲义!”
“哦,是吗?”
我看了他一眼,
“但是,后来,‘义’好像成为了一个禁忌的词语,因为说到‘义’,大家容易将它与‘江湖义气’联系在一起,据说这些都是封建的糟粕,我们拥有的是更新更科学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我们的‘义’更高更全,比如爱国主义什么的……
“可是,大家知道,前天,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吗?”
大多数学生脸上显出茫然的神色,有两三个孩子轻轻地回答:
“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地位很低的老百姓,当他的国家遭到一个大国侵略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主动去找国君,要求为击退敌人出谋划策……当他的乡里人劝他:那是当官的事情,与你无关的时候,他说,当官的鄙陋!没有远谋……”
孩子们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曹刿!”
“对,是曹刿,”
我接着说,
“一个地位低下的百姓,这时候,坚持的却是国家之大义。”
“因为在这个物质的社会,我们太物质了,据说这就是唯物主义!据说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有五个人的名字,在他们的生命逝去,躯体腐朽之后,仍然被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念诵: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
“于是,有时候我宁愿相信意识决定物质,因为没有精神的人只是行尸走肉!没有精神的民族只能醉生梦死!
“今天,是我工作以来,第五次上《五人墓碑记》,我最高兴的一点是:这篇文章没有被删!因为我们的教材已经删除了太多的据说是过时了的文章;我更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不一定为他们而哭,但是一定不要笑!因为当一个民族到了我们现在这种地步的时候,已经没人能笑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③吴民暴动的经过 ④五人就义的情景
第一部分
①叙写修墓立碑的情况 ②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
第三部分
⑤五人之死的影响 ⑥生死的重大意义
以叙写行为作答
独五人之皎皎,何也
以议论直接作答
对比手法的运用:
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1)五人之死 草野之无闻者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魏阉横行时变节 死
(2)五人
(高洁的志操) 斗争精神
行为,名词。
句式判断
判断句
1、即今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 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被动句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宾语前置 1、 谁为哀者 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一生健康网 / 一生健康网
qtz97pts
呢,大可不必为这个就胡思乱想什么,因为哇,俺们有俺们自己的命哩!你们说是不是啊?”裴氏也说:“是这个理儿!俺们只管放宽 心等着哇,不过就是十来年的时间嘛,很快就过去了。再说了,俺们在家里都好好儿的,他们在外边才能放心做事哇!”看到秀儿不至 于再苦着脸儿了,郭氏自己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唉,就是哇,这千里万里的,俺们在家里苦苦地瞎胡操心又有什么用呢!咱们 啊,以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咱把身子骨儿养得壮壮儿的,把日子过得好好儿的。只有这样,他们回来了才能高兴哇!俺啊,要把兰兰 好好儿地拉扯大了,将来也好给她爹一个交代呢!”董家成夫妇和耿憨夫妇相互看看,都放心地笑了。大壮和秀儿也勉强笑了。一旁的 耿兰却有点儿听不明白了。只见她眨巴着一双好看的丹凤眼儿,奇怪地大声儿问:“俺本来就是爹和娘的娃儿。爹不在家,娘一个人把 俺拉扯大了,还给爹交代个啥呢?”耿兰这一句童言无忌的话,倒是把大家都给真正地逗笑了!67第七十五回 耿老爹推迟返故乡|(李 长善病体难康复,耿老爹推迟返故乡;尽力培养大义子,学会如何种水稻。)耿老爹的失忆顽疾彻底治愈后,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华老 郎中不想多耽搁时日,准备马上就返回南昌去了。次日上午,他对李长善说:“耿老弟的失忆疾患已经彻底治愈,以后不需要再做任何 了。我准备马上就走,南昌那边还有病患等我回去给他们医治呢!”李长善得知耿兄弟的毛病已经彻底治愈,心里非常高兴,也不好继 续挽留老人家,就说:“老先生既然没有时间闲住,我也不好挽留啊!也好,我给您多带些银子吧,以表达我们全家的感激之情!”华 老郎中却连连摆手说:“大可不必,大可不必!我行医几十年了,虽然谈不上家缠万贯,但也不缺银子使用的。我从南昌过来路不算近, 但跑这一趟,还在李老弟你家里住了这三个月,心里感觉挺值得的!就不用李老弟你多破费了,只给我带上返回的盘缠足已!”看到华 老郎中执意不收取治病的酬金,李长善只好备了足够的盘缠费用让老先生带上。时值秋收大忙时节,地里活计繁多;但临行之日,耿老 爹、李妻和李家兄妹们都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下地干活儿,而是等在家里准备送华老郎中一程。华老郎中心里明白大家的意思,但他却 对李妻和李家仨兄妹说,“你们都忙自己的去吧,我还有话对这两位老弟说呢!”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妻和三个娃儿就谢过华老郎中, 各自道别下地干活儿去了。这娘儿四个走后,华老郎中和李、耿二人亲切地聊了好一会儿。他先认真地嘱咐耿老爹:“记着,以后若再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做到尽量地心平气和,切切不可以过于大喜大悲„„”看到耿老爹不断地点头答 应,老先生又和颜
写作借鉴
•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从全文看, 前两部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 论。两部分之中,记叙和议论又互有 穿插。 • 2、巧妙使用对比。文章多处使用对比, 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 意义。如第二段把富贵之子、慷慨之 徒与五人对比,突出五人之伟大。 • 3、用简练传神的笔墨刻画人物形象。
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 记只是记叙。后来的作 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 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 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 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
1、听朗读 2、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二、自读课文,筛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记述的是哪五个人的事?在文 中第几段出现的? 2.他们的身份如何? 3.他们为何而死?后人为什么要为他 们修墓、立碑? 4.作者对这五人的态度是什么?
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第一部分(1.—2.):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 来,并提出 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3.—4.):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 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 第三部分(5.—6.):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 意义,进而揭示中心。 第四部分(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 照应开头。
பைடு நூலகம்
五人墓碑记
• 2、去今墓而葬之
墓:名词用作动词, 修墓。
• 3、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 生病。
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 8 、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 远近的百姓。 9、 抶而仆之 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
10、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缙绅
软弱、媚俗 高爵显位者偷生 假设“五人”保其首 以老于户牖之下而死
(3)五人仗义而死(重于泰山)
(4)五人“激于义而死” 领 (死得其所 ,名垂青史)
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都没交代 姓名,为什么要放在最后写呢? 明确: 既可使行文简洁,又
有评功的作用,对贤士大 夫不称名,表示一种敬意。 同时,这也是“记”这种 古文体的一种常用写法。
10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
11 不复敢有诛治 诛治:动词用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2 激昂大义 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振奋。 13 荣于身后 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 14 尽其天年。 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
一词多义 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为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之”字提宾
介词结构后置句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省略句
1 断头置城上 2 投缳道路 3激昂大义 4 扼腕墓道 (于 ) (于) (于 ) (于 )
义愤,形容词。 从……看来,介词。 为之声义/忠义暴于朝廷 合宜的道德,行为 为之声义/谁为哀者 或道理,正义,名词。
替,给,介词。
行 固 1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1 轻重固何如哉 品行,名词。 本来,引申为“究 竟”“到底”,副词。 2 敛赀财以送其行 走,动词。 3 其辱人贱行
2 斯固百世之遇也。 实在,真是,副词。
古今异义
•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 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 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 3、按诛五人
•按:考查,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靠等。
4 颜色不少变 颜色:面貌、容貌、脸色。今常指由物 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 印象。 5 视五人之死 视:比较。今无此义。 6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头颅,脑袋。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一月之中 •“有”同“又”。 夫十有
2、敛赀财以送其行 •“ 赀”同“资”,资财,钱财。 读 zī
词类活用 • 1、人皆得以隶养之
隶,名词作状语,当作 奴隶那样。 •4、为之声义 •声:名词用作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 为魏之私人 •抚:用作动词,出任巡抚。
张 溥
五 人 墓 碑 记
张溥和复社
张溥(1601——1640), 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 如,太仓(江苏)人。 《明史· 文苑传》言之: “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 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 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 斋命名曰“七录斋”。和同 乡张采并称“娄东二张”。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 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 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 体。最早的作品,可追溯 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 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 途上分,有山川碑、宫室 碑、桥道碑、寺庙碑。而 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 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