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考复习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分析
2009年中考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2009年中考语文质量分析报告2009年10月一、中考语文成绩成绩分析:上表是普兰店2009年各校中考语文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分布情况。
2009年,大连市中考语文全市平均分为104.46,普兰店为103.42,普兰店语文平均分最高的学校是35中,为109.85,平均分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13分;全市语文及格率为84,普兰店为84.29,普兰店及格率最高的学校是15中,为95.95%,及格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25%还多;全市语文优秀率为0.73%,普兰店为0.18%,普兰店优秀率最好的学校是11中,为0.97%,而优秀率为0的学校达24所。
仅就这三项指标作一下比较,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普兰店只有及格率高于全市平均及格率,其他两项都在平均线以下,特别是优秀率这一项,我们与全市平均线相差甚远,仅为全市优秀率的四分之一;二是普兰店校与校之间在平均分、及格率这两项上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及格率方面的不均衡更明显。
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另外,从普兰店09年中考成绩分布图表还可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现象:不少农村中学成绩比较突出,如,35中、27中、23中、30中、21中、12中、14中等,这些学校的语文平均分、及格率都超过了大连市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走在了普兰店语文学科中考的前列。
(说明:由于获得的数据不完整,上述分析没有考虑参考率的因素,因而分析难免偏颇,望能谅解。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2009年语文中考试卷仍然延续大连中考多年一贯思路:两考并一考,即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并举,试卷难度为7:2:1。
试卷分四个板块: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共25道题。
另外设有附加题。
试卷在2008年基础上稍有调整,如,增加了一道仿写题,调整了一道课内文言文词语解释题为语句翻译题。
总的看来,2009年大连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是:增加应用,回归教材。
这一变化,应成为我们2010年中考备考的一个关注点。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成果。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的特点这份模测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重点检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对中考题型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9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120分钟完成。
二、具体分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了诗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语病 ,文学文化常识及应用文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是课内诗歌,出自九年级下册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难度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今后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课外阅读,出自张岱的《姚长子墓志铭》,考察了实词、断句、翻译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难度适合,很有指导性。
紧跟时事热点,文章为《光明日报》的《冠状病毒知多少》,考察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段落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概括提炼信息。
难度适中,很有指导性与前瞻性。
(四)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是课内对《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查,其中《西游记》难度较低,没有给学生设置障碍,17小题考察的是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部分学生失分严重。
(五)现代文阅读采用课外阅读的形式。
课外的是记叙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考察了概括文章内容、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感悟题。
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部分:作文作文是命题作文《宅当有为》,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而且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答题情况分析(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诗句默写、”“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辨析”、“语病”、“文学文化常识”和“应用文”。
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中届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09年4月试卷说明:1、全卷共10页,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为选择题,第Ⅱ卷(3-10页)为主观题;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机读卡。
2、全卷共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24分)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机读卡上的相应位置。
2、答题时,请将你选定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对应题号上,若要改动,请用橡皮轻轻擦拭后,再重新填涂。
一、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 )炽.痛(zhì) 猝.然(cù) 寒噤.(jìn)B.窖.藏(jiào ) 差.使(chāi ) 伛.着(gōu ) 吊唁.(yàn)C.愧怍.(zuò) 嶙峋.(xún) 伧.俗(cāng) 绮.丽(qǐ)D匿.笑( nì) 禁锢.(gù) 锃.亮(cèng) 荫.蔽(yīn)2.下列词语书写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狂澜污秽人声顶沸慷慨淋漓B.箫瑟梦寐妇孺皆知义愤填膺C.狼籍. 嗔视苦心孤诣毛骨耸然D.沉湎峥嵘销声匿迹吹毛求疵3.下列句中依次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缺水,塔里木河两岸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
②我的母亲我最严,他是我的慈母兼任严父。
③立定之后,她小心翼翼地身旁的修女们,看到大家都以严厉的目光看着她,便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④在环境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A.枯萎管束探视激变B.崩塌管束窥视激变C.崩塌管教探视剧变D.枯萎管束窥视剧变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研究下去。
B.无论是高深莫测的天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C.部分西方媒体别有用心....地剪接西藏“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分析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
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一、试题评析本次模拟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
试卷在题型上仍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22分)、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48分)、写作(50分),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我们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当下流行歌曲歌词的语病等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试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2.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
试题中通过展示生活中误用成语或故意利用成语谐音错误使用的图片,令还原成语,看似简单,实则有一定的难度。
前一阶段我们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成语积累,包括书中出现的常用成语及易错成语,答题中仍有个别错误。
3.诗词鉴赏考查两首诗词,难度上增加了一倍,选择题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学生忽略了诗词运用典故是以求含蓄表达情感的方式,错误较多,是我们下面要进行总结强调的地方。
4.文言阅读选取浅显简短的文言小段,学生大部分都能读懂并答对题,但涉及到文言虚词的一道选择题错误较多,我们同头老师已进行沟通,在接下来拿出两节课时间对重点虚词进行总结运用。
5.现代文阅读考查难度不大,命题形式如常。
名著阅读依然注重学生通读名著,能够就情节人物有更深入的认识。
5.半命题作文,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一本-----的书》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可喜的是全体同学都完成了作文的书写,这是态度上的一大进步。
二、存在问题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0年中考复习建议
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0年中考复习建议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0年中考复习建议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今年,全国初中毕业学生全部进入新中考。
纵观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都是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 和《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精神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命制的,几乎每一份试卷都很好地反映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提倡的命题原则、学科试题评价标准,并在巩固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命题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充分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改革意识。
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鲜明,同时各地试题的区域性特色不断增强。
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加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既体现了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2009年各地中考试题特点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各地试题都在努力体现新课程的考试评价理念,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但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大体形成了共同的特征:1.依据课标,淡化教材,能力立意,区域性特色鲜明新课程实施后,“一标多本”已成为现行中学教学的特色,即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统领下,实施了多种教材并举的现象。
因此各地中考命题既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达标要求,又要兼顾高中阶段学校选拔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在遵循教育部《命题指导》的基本精神,突出“两考合一”的考试性质,命题时都是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并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在全面考查学生语盖面在80%左右;同时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试题量逐渐减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便于学生发挥创造性能力。
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分析
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17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病句句的修改、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学习,共7分。
主要考查学生汉字的规范书写,图文转换、语言运用应用文的书写能力。
第三部分是阅读,共46分。
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篇现代文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四部分是作文,计50分。
文题《逆风飞翔》,文体不限。
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首先要理解题目。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的生活状况。
考察了学生对于素材的积累。
二、考试情况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
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3小题,全班仅有5人做正确,这是一道关于成语使用的题目,可见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不够。
失分较高的还有名著阅读题,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够,应加强阅读。
第二部分的综合性学习总体看来答的较好,得分基本上都在6分左右。
第三部分的阅读,分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三部分。
其中现代文阅读中的说明文答的较好,得分大多在7分左右。
但是记叙文《苏醒中的母亲》做的不好,尤其是词语的表达效果及句子的理解特别差。
文言文做的不好,都在5分左右。
诗歌鉴赏题做的不好,原因是未作具体分析。
第四部分的作文得分在27分左右。
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对于题目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素材积累有所欠缺,视野不够开阔。
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3) 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学生少;(4)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5) 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湖北省赤壁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09年初中毕业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赤壁2009-5-20)一,基础知识(17分)1,请将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找了,并改正。
(2分)重峦叠障栩栩如生虚无缥缈山青水秀势在必行不记其数叹为观止寻章摘句新陈代榭返璞归真答:错别字依次为:正确字依次为: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刘备、曹操、吕布、孙权、周瑜等人物,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桃园结义,六出祁山,火烧赤壁等故事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五一”长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赤壁陆水湖风景区热闹非凡。
C,“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D,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我家阳台上种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
D,我乘坐上海——重庆特快,回到我那书斋(自号《苦乐斋》)时,已是半夜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鲁迅《风波》一文以张勋复辟为背景,围绕鲁镇船夫七斤辫子的有无掀起的一场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农民的思想中掀起的波澜,显示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性。
B,朗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时,前面一句应读升调,后面一句应读降调,从而读出诗人心情惆怅而又无奈的情感。
C,“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我们去破解”一句中的成语“不可思议”使用无误。
D,对联“桂香浮半月,竹影乱清风”无论是从平仄上说,还是从意境上看,都存在显见的瑕疵。
5,用课文原名填空。
(4分)1,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3,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力的句子是“4,李白在《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一.试卷整体评价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守正出新”。
重点突出“正”,体现在:1、这套试题体现出来的理念“正”,以综合考察学生能力为主。
最突出体现在第三小题:既考察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察了标点的使用;第六小题:介绍欢奔的火牛,学生既要紧扣“欢”“奔”“火”三个字对画面说明,又要领悟其中的寓意,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平日的积累都有考察;这类题型还有十九题,二十一,二十四题。
2、设置的题型“正”,仍然是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分别考察了字音、字形、病句、标点、文学常识、诗词积累和综合性学习,较之去年中考,今年的诗词默写分值增加了三分,地位有所突出。
阅读50分,仍然是课外古诗鉴赏,课内外古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散文阅读,较之去年中考题型难度降低。
写作50分,仍然是半命题作文。
3、试题每一部分的内容“正”,古诗文积累阅读都是课标规定篇目,而且都是名篇当中的名句;现代文阅读中,《阿长与山海经》一段,是鲁迅作品;《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一文,涉及到学生的姓名,容易引起阅读兴趣;《你为什么拿这一个?》是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作品,也是名家名篇;半命题作文使学生便于把握,便于书写自己的生活感悟。
“新”体现在题型灵活,特别是第三题,第六题,第十九题。
“新”还体现在作文的开放,最明显的是作文,以前的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今年的要求很宽,只有这么几个字: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突出了创新。
今年的中考试题还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了人文性。
这主要体现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内容的设置上。
因为语文是中考第一场,语文的考试情况很容易影响后几场的发挥。
这套试题由易到难,逐级提升,便于学生登堂入室。
考题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下雨天留客,到邮票,到童年的长妈妈,到姓氏,到超市购物,都体现出对学生心理感情的体察。
作文更是如此,“我眼中的”突出自我的观察,突出自我感受,可以写人记事,可以品论古人,可以描写景物,使任何一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并且容易写出自己的代表作,在考场上绽放异彩。
200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姚建华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倔.(juè)强猝.(cù)然长逝狩.(shǒu)猎苦心孤诣.(yì)B.讪.(shàn)笑面面相觑.(qù)嗔.(chēn)视鲜.(xiǎn)为人知C.箱箧.(jiá)销声匿.(nì)迹愧怍.(zuò)惟妙惟肖.(xiào)D.缄.(jiān)默广阔无垠.(yíng)哂.(shěn)笑怒不可遏.(hè)2、下面词语中有两个..书写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2分)因地制宜险象迭生川流不息德高望众沧海桑田毛骨悚然磬竹难书物竞天择巧妙绝伦相形见绌妇儒皆知引经据典3、默写并选择(9分)(1)、,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1分)(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3)《夜雨寄北》中,用设想未来相逢写眼前离情的句子是,。
(2分)(4)李白在《行路难》中表达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人虽遭遇坎坷但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2分)(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①把所空诗句补充完整。
(2分)②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寻”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1分)A.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掘地深逾寻.丈。
4、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毛病,请按要求进行修改。
(5分)①艺术需要创新。
②不只是题材选择,细节设计,情节结构也要创新;演员表演,镜头处理也要创新;可惜这些方面总是老一套,公式化也实在太多了。
③比如在侦破片里,大案、要案总是发生在“滨海市”、“临江市”,似乎全国最不安定的地方,不靠海就临江。
初中2九年级二调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中届二调考试语文09年4月试卷说明:[说明]本试卷共10页,分为第Ⅰ卷(1-2页)和第Ⅱ卷(3-10页)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各种题型的题。
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本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语文基础知识的一项()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A..攒.(zuǎn)动称.(chèn)职愧怍.(zuò)随声附和.(hè)B.憎恶.(wù)骊.(lí)歌襁.(qiáng)褓忧心忡忡.(z hōng)C..倔.(jué)强峰峦.(luán)荫.(yìn)庇忍俊不禁.(jīn)D..哂.(shǔn)笑荣膺.(yīng)干涸.(hé)踉踉跄.(qiàng)跄错别字的一项()2.下列词语没有..A、大厦竣工慢不经心焕然一新声名狼藉B、雷厉风行真相必露并行不悖振聋发聩C、弄巧成拙煞有介事穿流不息偃旗息鼓D、荼毒生灵恻隐之心名列前茅再接再厉的一项()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1)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
(2)随着时光的,他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古铜色的面庞犹如深秋里沟谷纵横的山野。
(3)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A.改善流失勾通B.完善流逝沟通C.完善流逝勾通D.改善流失沟通4下列成语加点使用不当的一项()A.指导员工作细致,战士们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思想活动,他都洞若观火....。
B.幼儿园里,钢琴、电子琴及孩子们的各种玩具真是美不胜收....。
C.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创造性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四、改进措施总而言之,此次水平测试,两个班的学生都有所进步,但还是存在学多不足。
根据本次考试反映的情况,作出以下改进:1、根据考试的要求,加深下阶段的复习,进一步强化基础,包括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的读写能力的训练,以及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等。
要多在规律上进行指导,切不可求深求难,偏离基础盲目训练。
如字词训练一方面在每册复习完后进行听写;另一方面要归纳重点字词,让他们反复看、记。
在古诗文复习每册复习后要及时检查,诗词做到倒背如流、默写无误。
2、加强测试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的情况,尤其在暴露出的问题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如:文言文要加强“减少错别字”的指导,方法可以多样,关键在加强字面意义的理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错别字。
又如现代文阅读要进一步加强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先认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去把握,然后对照题目进一步细读;还有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力求简洁规范准确,切不可没想清楚就写。
再如作文指导要进一步改变学生的认识,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以及掌握必要的技法如快速立意构思等。
3、精选训练材料,用好训练材料。
在最后阶段做些试题是必要的,但不能搞“题海战术”不能盲目以量取胜。
要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试题,加强解题方法和学习规律的指导,从而收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的功效。
目前已整理好相关的训练专题,如各种文体的阅读训练,就等教导处批量印制了。
4、学生的问题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要分类指导,在课堂教学、课外指导方面都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大一统、齐步走的组织形式,采取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特别要重视对后进生、薄弱生的具体指导,在评价、要求、训练、手段、心理交流等方面因人而异,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5、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主动寻求多方面的帮助,通过相互交流协作,取人之长。
得到借鉴启发。
进一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共同寻找对策,而不能过多归咎于学生的表现。
2009年中招语文质量分析
2009年中招语文质量分析按照市教研室的统一要求,我们这次中招质量分析会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2009年我省中招语文试卷分析及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二、我市中招语文总体考试情况通报三、2009年我市考前质量预测题与中招吻合情况四、2010届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一、2009年我省中招试卷分析及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一)试卷整体评价在结构上,全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
这四个部分与去年的中招语文试卷结构完全一样,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综合性学习主要融合在基础知识部分中加以体现,整个试卷结构基本上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要求,有利于全省语文教学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广大师生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教与学。
在命题指导思想方面,2009年中招语文试卷把《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唯一依据,坚持能力立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重视基础,注重考查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色,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语文试卷特点:1.命题依标扣本,公平、合理。
试卷命题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说明与检测》,凡涉及到课本的知识点,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命题。
如:积累与运用中的基础知识题目和默写题目,古诗文阅读的大部分题目,课外名著阅读的题目等,都能从初中课标中找到依据。
这对各种版本的教材来说,都是公平的,合理的,容易被全省所有考生所接受。
2.与去年相比,试卷难度明显降低。
由于去年中招语文试卷难度较大,挫伤了部分中低水平考生的积极性,降低语文试卷难度的呼声也相当高,省教研室领导对此意见非常重视,特别要求中招语文命题组在09年命题时,一定要明显降低语文试卷难度,郑州市今年的中招语文平均分比去年提高了3分左右,说明试卷的整体难度确实有了明显降低,这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教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质量分析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质量分析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本次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对本次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认识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考试整体情况分析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涵盖了课本知识点的基础和拓展内容,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以及语法运用等多个方面。
试题难易适中,整体难度与九年级语文课程要求相符合,能够有效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各个题型的分析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本次考试的重点,涉及了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其中,文章的难度以及问题的设计都较为合理,能够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但也有少数学生在细节理解方面有所欠缺。
2. 作文题作文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写作。
本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题为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学生在固定的篇幅内完成作文并表达清晰明了的意思。
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较为出色,大部分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展开叙述。
然而,部分学生在文章结构和段落连接方面还需加强。
3. 语法填空题语法填空题是对学生语法知识的检测,本次考试的语法填空题难度适宜,既考查了基础语法知识,也考察了学生对语法运用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语法知识掌握得较好,能够正确填写词语,但在一些较难的语法填空问题上,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三、问题与对策分析1. 阅读理解能力待提高虽然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细节理解方面存在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倡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
2. 作文结构和段落连接需加强尽管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出色,但还有一些学生在文章结构和段落连接方面有所欠缺。
2009成都市二诊语文考试分析
2009成都市“二诊”语文考试分析及高三后期复习建议成都四中陈庆烈一、本次考试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本次二诊考试,主要突出了鉴赏能力、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在难度上较“一诊”有所加大。
从学生答卷来看,主要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一)、古诗文阅读能力较差这次考试第四大题得分普遍较低,主要是文言翻译第一题和诗歌鉴赏的第二题得分较低所致。
从考生答卷情况可以看出:1、文言迁移能力较差(比如第一句中“而之一国”中的“之”为动词,这种用法在课本中是很常见的,但有很多考生却弄错了。
如“辍耕之垄上”“吾欲之南海”等等都是这种用法。
)2、缺乏必要的文言实词推理判断能力。
有些考生平时对文言知识学得过死,缺乏一些必要的推理判断能力。
比如文言实词是可以根据字形、句法、语法、语境等特征加以推理判断的,但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缺乏这种能力。
比如这次翻译的第一句中“而尚友古之人焉”中的“友”,为动词,“与……交友”之意,就可以从句法或语法特征加以分析推理得知。
3、缺乏一定的应试技巧像这次考试的两道翻译题,很多考生都不懂得将答案带入原文检验,甚至完全不顾答案是否符合上下语境的限制,而只是想当然地牵强附会地按自己意愿去翻译。
4、审题不清有些考生根本没有看清题干的要求,便开始答题。
比如这次考试的诗歌鉴赏题。
两道小题都要求“分析”,但很多考生都只有结论,没有分析,从而导致大量丢分。
(二)“语用”题得分不理想1、答题不规范比如语言运用题中18题要求用一个单句给“3G”下定义,但很多考生最后的答案都不是单句。
类似的还有诗歌鉴赏题和散文16题分析“行文思路”,这些题都要求有固定的答题模式,而一些考生往往由于未能很好地把握,从而造成了失分。
2、语文知识的欠缺或遗忘,在这次考试中,涉及一些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单句、修辞手法以及诗歌的表达技巧等知识,一些考生由于欠缺或遗忘而造成失分。
比如语用题的19、20小题都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但一些考生在答案中却写不出来。
2009年语文学科中考试卷分析及建议
2009年语文学科中考试卷分析及建议一、试卷总体特点中考是针对初中生进行的一次选拔性考试,因此,试题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考查基础与考核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即,既考查初中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又考核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以能力题拉开差距,以基础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因此,夯实基础,考查能力,迁移运用,关注生活就成了考查的主要方向,也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方向。
其特点如下:1 教材为本,注重基础2 同中有变,难度适中3 关注生活,倡导爱心4 综合考查,接轨高考二、分卷分题情况从05年至09年这五年来看,绵阳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两稳:难度比较稳定、题型比较稳定。
总体来看,09年中考将说明文阅读换成了议论文的阅读,并加大了对课文内容的考查。
下面以09年语文中考试题为例,结合前四年的试题进行分析。
第Ⅰ卷第Ⅰ卷,共24分,8道选择题。
一大题: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15分。
考查来源及目标:基础知识:语音、识字、成语的考查取材于教材,成语、病句的语境取材源于社会生活与热点。
语音、识字、成语、病句的考查点,均源于课程标准。
检测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1题:(09年)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摄取嗫嚅威慑蹑手蹑脚B 抬杠贻误殆尽心旷神怡C 抵抗报纸砥砺舐犊之心D 横亘桓侯恒心颓垣断壁考查点:多音字、易读错字、形似字、同音字分析:这和高考对语音的考查形式完全一样,也和绵阳05年中考题型一样。
从这五年来看,本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将字放在课文的原句里进行,第二,每个选项罗列四组语音,进行判别。
第三,就是上题形式。
考查范围全来自于课本。
示例:(05年)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单于婵娟导弹肆无忌惮B.绚丽殉职咨询徇私舞弊C.怡然鞭笞陶冶百战不殆D.佝偻屡次雕镂衣衫褴褛(06年)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万万没有料到,这样一件小事,竟像我的那些戏谑(nûâ)琐(suǒ)闻一样,受到人们刮目相(xiüng)看。
九上第二次语文测试试卷分析及讲评
第二次语文测试试卷分析及讲评一、试题分析本次测试选用去年县五科联赛语文试卷,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丰富。
试题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四个板块。
主要考查了考生以下语文知识和能力: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短语类型及复句的判定、理解默写、名著阅读、材料理解、记叙文的整体概括、内容理解、句子赏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说明文的内容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等等。
考查的知识点多,内容丰富,真实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语文水平。
2.试题灵活。
第一大题考查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有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短语复句、理解默写、名著阅读、材料理解。
第二大题考查了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概括、内容理解、句子赏析、人物形象分析、标题作用,说明文的内容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等等。
第三大题是古诗文阅读理解。
第四大题是作文,两个题,一个半命题作文,另一个材料作文。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3.重视阅读。
加强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新教材和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和新课改的目标。
因此,试卷着重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
阅读重在检测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也是近年来水平测试的重点。
试题选材注重与课文的相关联,形式相似,但内容灵活。
能力考查分识记、理解、分析、运用四个层级,形成梯次,同时也提醒学生,注重课本学习和迁移。
4.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文上,课程标准在写作部分中就这样表述:“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这次写作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特长的发挥,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能力。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1)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月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三总复习后接受的第二次考试,为了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所以,本次考试的考试时间、总分、题型、分值及难易度都尽量与中考接轨。
所用的试卷是教育局统一命制的,试题难易度适中,题型和中考模式一致,分值分布合理。
试卷共分积累,阅读与写作三个部分,共23题。
阅读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和课内课外的两篇现代文阅读,写作是一篇命题作文。
从试题来看,课内部分紧扣基础知识,难度较低;而课外的选文有一定难度,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不能准确把握出题人得意图,回答问题抓不住重点,造成答题时不知所云。
二.存在问题1.文言文默写总体情况良好,但对于一些难写字和同音错别字,即使平时反复默写,上课板书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写错。
2.课外文言文中加点字解释不会迁移知识。
其实都在课内学过,到了另一篇文章就不知道解释了。
另外,句子的翻译中个别学生还是不会抓关键字的解释,翻译的句子语意不通前后不连贯。
3.现代文中有以下问题:。
(1)对于词语含义的理解及作用的分析,不能答完整,有些甚至不懂答题方法。
(2)有不少题目,答案在原文中能直接找到的,有些同学就是没有完整、仔细地阅读完原文,答题时只是凭空想象乱答。
(3)对于比较类题目,不能比较着抓住两者的不同处,并由此而深入体会。
(4)对于论证方法,不能正确把握,个别同学还和说明方法混淆在一起,分不清。
(5)开发性题审题不仔细,没有根据题目要求去作答。
4.作文这次的作文题目是《让我心存感激的人》,这是个命题作文,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都能有话可写。
特别是前面的提示语,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生活场景,如果学生有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应该能写出教成功的习作。
考下来的情况是:虽然个别学生作文语言有文采,能引用诗句,较有感染力之外,大多学生的选材平平,没有突出美丽这个主题。
四.改进措施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无论是默写还是解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方法,采取家校结合,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结对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且要多进行纸笔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中考复习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分析阅卷质量分析一、数据分析(一)各校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说明:本数据含缺考生)(二)各校抽样得分率二、典型错误分析1、读题、审题意识差,是在后阶段必须反复提醒和反复矫正的。
指导答题先从指导审题开始。
中考题目无一字无来由,读懂、读准很重要。
如:第1小题的⑨在题干中有“任选两句填空”的提示,所填四句诗难易不等,可选其中较为容易的两句,但许多学生填了四句,按照这种任选题的一般批改方法是依次改前面两句,致使有些同学其中有两句是正确的,但因为全填了又不在前两句而不得分。
第4小题,题干中有“环保主题”的提示,读图时只要顺着这一思路,图、答案都不言自明。
第6题,对名著人物的认识题干中要求“结合相关情节”,而学生的答案中却缺少对情节的描述,导致被扣分。
第12小题,题干明明要求只划一处,却仍有学生划两处。
第13小题,题干中有“请结合《出师表》”的要求,答案不符合此要求的都扣了一分。
而实际上这一要求,即为本题的一种答题思路。
第20题,“散文语言质朴平淡,但饱含深情”是提醒赏析要从字里行间分析出情感;“结合带点字词赏析下列语句”是提醒从“带点词”入手赏析,而“赏析”只提醒了本题为“语言赏析题”,应遵循赏析题的答题思路:从分析带点词的语言特点入手。
不审题的学生在本题上的答题上不按赏析题的答题思路去分析语言特点,第一个得分点失分较多。
2、方法指导要细仔到位,相对好操作的能力点题型、解题思路要强化训练矫正,让学生规范答题。
如第7(2),第20题这语言赏析题一定要根据赏析题的思路答题:一般为先分析语言的表现特点,再分析出所描写对象的特征,再揭示所蕴含的情感。
第20题和第16题同样给了句子、给了带点词一题为语言赏析题,一题为理解含义,其答题角度就完全不同,方法指导要引导学生去比较区分。
3、从抽样得分率看,基础仍是后阶段需要夯实的部分,特别是识记能力层级的字音、字形、课文默写。
并且要注意字音、字形考题形式变化后带来的问题。
如本次考试,字音、字形难度并没有增加,只是变化了考查形式,却导致许多基础原本较好的学生选错,主要原因应该是学生初次在此能力点上面对综合性选择题。
所以,加强训练的同时,要对学生的答题心里进行干预。
4、二模现代文复习分析、建议(一中王建明)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培养学生的文本探究意识。
分析南京市近年来南京市语文中考试卷,不管什么文体,现代文阅读重在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内容理解、主旨把握、语言赏析、写作探究、体验反思、质疑探究等语文阅读与赏析能力,其核心能力考察点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正所谓“答案皆在文中”。
因此,二模冲刺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增强文本意识,引导学生要在阅读中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答题要紧扣文本(或对全文的把握理解,或具体段落、情节)思考答题,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答题方向的明确性,答题的准确性,切忌漫无目的。
以二模试卷为例,分析两篇文章阅读:《读书的三重境界》第14题考察议论文的思路结构梳理能力,第15考察举例论证在文章中的不同作用,意在考察写作手法的作用,第16题考察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第17考察选文和材料在论述角度的不同,意在考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比较、探究能力。
《故乡的山梨》第18题考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第19题考察学生对托物寓意散文的情感主旨的把握,第20题考察学生对具体语境中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的考察,考察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第21题考察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赏析,第22题考察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语言赏析能力。
2.明确学生的文体阅读意识。
尽管新课改形势下近年来南京市中考明显避免了各种文体的专业术语的机械考察题型,侧重于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但在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方面,各种文体阅读皆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思维、角度,解题角度、技巧问题文体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准确、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大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各种题型特点,培养学生准确的答题思路,让学生在考场上更易清晰、准确、全面地解答阅读题。
比如:说明文阅读学生首先要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点”,进而可以依据说明方法快速输理出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整体内容;议论文阅读学生首先要把握议论的“话题”及其“观点(中心论点)”,进而可以依据论证方法、角度快速输理出论证思路,把握、理解文章内容;小说、叙事性文章阅读关键在把握文章的事件、关键情节基础上掌握人物性格特点,进而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哲思;托物寓意类抒情散文要时刻注意“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理清散文写作思路,紧扣文章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志向、哲思,进而把握散文的主旨。
分析语文阅读考试,主要在于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情感理解与写作技巧的探究,当能够准确阅读,把握文章思路,阅读题的解答就可以事半功倍。
例如二模考试中:《读书的三重境界》第14题命题就是考察学生对议论文思路的准确把握,第17题就是比较“论述角度”。
如果学生对议论文体阅读的思路掌握清晰,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
《故乡的山梨》第18题考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第19题考察学生对托物寓意散文的情感主旨的理解。
如果学生能根据问题特点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此两题解答并不困难。
尤其第19题,学生解答时阅读思路不清晰,不能读出文章相关内容,理解、答题偏差,缺漏情况严重。
如果学生能紧扣“故乡”就可品味出“对故乡的思念”,再结合文章第6至8段就足以把握“山梨”中流露出的“对自我艰苦奋斗历程的温馨回忆”、“对故乡亲人生活艰辛的同情”。
3.训练学生的审题、解题思维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对文本阅读准确,理解透彻并不意味着学生阅读题的解答就可以顺利完成;一个解题的角度、解题思维德准确清晰有否常常使学生出现语文考试分数的几大波动与反差。
任何题目皆有其思维规律性可循,指导学生正确审题、把握答题思路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帮助学生有效、完整地答题:以二模考试现代文阅读为例:《读书的三重境界》16.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后来经过洪诚先生的指点及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译著,才知道自己的理解全“拧.”了。
(2)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20.本文语言质朴平淡,但饱含深情。
结合句中加点词赏析下列语句。
(4分)①说到故乡的特产,那就更.叫你关怀了,愈是久离故乡的人,愈.是关心不忘故乡的特产,有时管叫你渴想得口水直流,为了思念特产得不到手的缘故。
②山梨的外皮虽然粗糙异常,但它的内中肉酿却又嫩又甜,比起本地生梨和天津鸭梨要细致多,而且又富有水分,剥了皮,一口....了。
..就全吃净吮干这两题虽然出自不同文体阅读,但本质核心皆是考察学生对具体语境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题目考察的侧重点有区别。
一个考察学生对具体语境中含义的理解,只要抓住具体语境进行阅读,紧扣文章中关键词语组织回答就可确保绝对准确;一个考察学生对具体语句中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赏析。
学生只要根据题型特点,以词性、描写角度结合具体语境品味蕴涵的情感特点即可。
另外,《读书的三重境界》中第15题“文章引用董健先生对读书境界认识的事例和宋太宗读书的事例,作用是否相同?说说自己的理解”一题就是考察学生对议论文中处于不同位置事例的作用赏析。
学生如结合举例论证的作用注意到两个事例所处位置的区别就可以顺利解答。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
中考语文阅读中,对于表现手法的探究题形式多样,题目灵活多变,不仅考察学生对学生对文章谋篇、表现手法的效果赏析,而且有时题目联系课外材料,具有极大开放性,对学生思考、探究意识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应在阅读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力。
如《读书的三重境界》中:17.下面材料和选文同是谈“读书三境界”,比较它们论述的角度有何不同?(2分)第一境界曰:“吞”。
乃生吞活剥,广收博采——是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
第二境界曰:“啃”。
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第三境界曰:“品”。
乃心灵碰撞,豁然贯通——是天机消溶于慧心的感悟升华阶段。
就是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比较、分析两则材料对于“学习”论述的侧重点的不同,对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的探究意识提出较高要求。
再比如网上阅卷带来选择题的增加,且分值较大。
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基础题考察,都应重视适当加强训练与方法点拨: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各选项的理解、赏析。
另外比较分析意识一定要加强。
另外,在积累运用题中,依旧有许多考察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如:3.阅读下列报道,给新闻加标题。
4.阅读右边一幅世博会宣传图画,用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说明其含义。
5.综合下列两则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悟启示。
这些题目都在于考察学生根据题型特点进行分析、探究。
最后,我认为在复习阶段教师视野一定要开阔,增强研究意识,准确把握语文复习规律与中考发展趋势变化,以开放心态与效率意识面对复习,扎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增强学生应考策略,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切忌题海战术。
值得注意的还有:注意文体复习得全面性:近年来南京市中考普遍考察说明文及叙事性散文的阅读,而且说明考察常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
同时,议论文,抒情散文的阅读考察也不可忽略当然,以上所说四个建议并不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此外,在阅卷中发现存在教师自身对文本、题目理解出现偏差、漏改现象,尤其是文言文阅读、《故乡的山梨》阅卷中存在明显的错判、缺漏分数现象,给教师评讲,学生订正反思带来较大难度,敬请注意分析到位!5、作文阅卷分析与教学建议(赵秋兵)本次作文依然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
作文题目为“心灵的交流”,在审题上没有给学生造成太多的障碍,关键词有二个:一是“心灵”,“心灵”指的是内心、思想或精神;二是“交流”,“交流”是把已有的东西供给对方,是一种沟通,是相互的双向的。
题目“心灵的交流”设题简单,通俗易懂,题目外延非常广泛,易于学生发挥想像,便于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其实每天都在跟别人进行着交流,其中更多的就是内心或思想的一种交流,有时是我们的父母,有时是我们的师长或同学,有时甚至是读过一本书与作者进行的一次心灵的交流……而这种交流是侧重于思想或精神上的,它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也可以用一个动作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