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

这种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理解,更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走近自然、文化,感受美的影响和滋润,提高学生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敏感度和观察力。

通过课堂讲解、图片、音频等形式让孩子们体验情感、强化印象,渐渐形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和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意。

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通过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手段,让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学习艺术、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评价文学作品、名著,让他们能够更加客观、深入地理解作品,从而加强对美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三、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和观察力
在教学中,应当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让学生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形式感受美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敏感度和观察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审美教育是实现这个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通过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启蒙,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依靠对美的感知和认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培养他们拥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审美教育的开展,要在教学中引导和激发学生感性认识和创意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审美意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论文将情感融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优秀范文五篇)

小学语文论文将情感融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优秀范文五篇)

小学语文论文将情感融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小学语文论文将情感融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小学语文论文-将情感融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人教版新课标如何正确把握并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交融,和谐共振,达到语文审美教育的最佳境界?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一、入境动情——挖掘美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如独具风格的文字美、生动活泼的语言美、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

正确认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前提。

教师要把蕴藏在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成功地传达给学生,首先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使学生动情,教师必须先动情;要使学生获得美感,教师自己必须先有美感。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剖析作品,竭力挖掘作者创作的匠心,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

这样教师就具有一种激情,再把这种激情融化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才能讲则如同出我口,读则如同出我心,才能用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感和自己健康的思想感情来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一位教师在准备《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查阅了大量的周总理生平资料。

为周总理卓越的外交才华和领导能力而折服;为总理日理万机积劳成疾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为总理病危时仍在关心人民疾苦、国家前途的伟大情怀而落泪。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紧扣学生心弦,激发起学生对总理的怀念、爱戴、敬仰之情,使学生仿佛看见十里长街上人们望着灵车缓缓驶去而掩面痛哭的场面;仿佛听见高亢悲壮的悼歌在天穹回旋缭绕的情景;仿佛进入了群山呜咽、大海悲号、天地万物共悼总理的境界中。

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力量的震撼,在动人心魂的情感中,文章、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迸发出强烈的感情共鸣。

总而言之,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体验来自教师体验过的情感,而教师体验的情感则来源于对教材所蕴含的情感的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核心,而审美教育则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发现美的存在,乃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一、审美教育将美融入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美,体验美,发现美,欣赏美,以此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

而语文课堂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的重要阵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美融入如选取富有审美价值的文章、诗词、歌曲等材料,进行朗读、欣赏、解析和创作,激起学生对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在感受美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二、引导学生在美中感悟人生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审美教育通过美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审美情感与生活情感的交流,使美的情感与生活情感融为一体。

在学习《咏鹅》这首古诗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咏物来感受鲜活的生活,通过对诗中咏鹅者情感的描绘,让学生明白情感是美的表达,人生是由情感构成。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可以让学生在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明白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感受生活,去发现美,成为有情感的有思想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赏析古诗文、欣赏名家书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表达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在学习课文《荷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形态、颜色、气息,感受荷花的高贵、清雅和纯洁,喻示学生要像荷花一样保持崇高的气质,追求高尚的品质。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审美中得到心灵的滋养,感悟美的内涵,增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人教版新课标现行的《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意识的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审美意识是主体根据美的规律、美的体验、美的要求去把握世界的心理功能,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以及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和投身实践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美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教益的过程。

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按照美学规律将审美意识渗透其中,指导学生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具体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对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能力,是审美素质的核心。

审美感知力的获得,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亲身领会到生活中的美。

1、引导“美读”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读书有喜欢唱读的习惯,不明其义,读书不得法,效果也不会好,为了指导学生正确读书,叶圣陶先生提出了“美读”的要求。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婉转处还他个婉转,诸如此类。

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

……”叶老的这段话,是语文教学中关于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的经验总结。

教师进行“美读”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教师“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调动学生听觉和思维,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浮现于学生眼前。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出语文的美──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中心小学汪琴【摘要】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但是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通过大量的课文来进行的。

语文教学既要有理智的评价,又要有情感的评价,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熔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于一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课时所占比重最大,在学校美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二、感受教材中美的形象。

三、体味教材中美的语言。

四、欣赏教材中美的音韵。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美育因素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但是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通过大量的课文来进行的。

语文教学既要有理智的评价,又要有情感的评价,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熔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于一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课时所占比重最大,在学校美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美育因素,学生通过学习可看到大千世界的纷繁变化、绚丽多姿的生动画面,感受到人情之趣,激发想象,丰富情感,产生“移情”力量。

例如,阅读《长城》,不但能欣赏到长城雄伟壮丽的魅力画面,而且在愉悦的体验中,引起对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伟大创造力的遐想,从而升起对祖国的热爱。

我们读着《草原》,字里行间仿佛看到蓝天、白云、草原、羊群,如同置身于牧人之中,激起对北国风光的向往和对民族团结的深情。

我们学习《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对过着穷苦生活的凡卡和在饥寒中死去的小女孩充满同情和悲愤的心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美,无处不在。

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发现美的存在。

而在教学中,我们也同样能找到美的存在,比如我们的语文课堂。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包括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接受审美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挖掘教材中的美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优美的文字、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并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美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然后再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来加深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让学生能够敏锐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比如,在教《春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让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鸟语花香来感受春天的美丽。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画、写生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三、提高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是指人们对美的创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

比如,在教《春天》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美丽,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春天的景色。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其他美好事物,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些美好。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创造力,还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接受审美教育。

略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略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 以 及 当 前 审 美 教 育 的 现 状 决 定 了在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实 施 审 美 教 育 的 可 能 性 与 必 要 性 .这 也 是 素 质 教 育 的题 中之 义 。 此 , 师应 积极 探 索在 小学语 文教 为 教
发 展 的 要 求 不 相 符 合 。 知 识 本 位 ” “ 力 本 位 ” 教 育 现 “ 和 能 的
学 中 渗 透 审 美教 育 的 方 法 和 途 径 。当 然 , 们 必 须 坚 持 适 我 度 原 则 , 避 免 过 分 夸 大 审 美 教 育 的 功 能 以 及 将 审 美 教 育
庸 俗 化 、 面化 和 简 单 化 的 倾 向 。 表
水 平 , 是 取 决 于智 商 、 商 、 美 修 养 、 化 底 蕴 的综 合 而 情 审 文 水 平 , 这 一 切 都 必 须 从 儿 童 抓 起 。 这 一 背 景 下 . 小 学 而 在 在
语 文教 学 中实施 审美 教 育不 仅必 要 , 且 相 当紧迫 。 而 2 其 次 ,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实 施 审 美教 育 是 促 进 学 . 在 生全 面 、 谐发 展 的需 要 。 美 教育 能 够 帮 助学 生 树立 正 和 审 确 的 审美 理想 、 美 观念 、 美 情感 , 学 生 的 情 感 得 到 审 审 使
育 的 手 段 之 一 ; 能 够 开 阔 学 生 的 眼 界 , 进 学 生 思 维 能 它 促 力 的 发 展 , 利 于 智 力 的 开 发 : 还 可 以 使 学 生 的 体 力 和 有 它 精 神 达 到 协调 , 进身 心 健 康 。 增 3 最 后 ,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实 施 审 美 教 育 还 有 利 于 . 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

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美育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

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形成表象。

语文教师就是要用作品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抓住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染,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

如(《林海》一课,教师要紧扣“亲切与舒服”,围绕“景”与“情”,引领学生在“林海”中欣赏、邀游,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对“岭”、“林”、“花”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岭”的温柔,“林”似大海,“花”美得醉人,并辅以有感悟地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也自然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其次,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绪之后,就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准确地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由于美的事物是由美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所以,要认识一个具体对象是美是丑,不仅要观察它的种种表象,更重要的是剖析它的内在本质。

《背篼》课文中的山里孩子,论外貌,我们这里的孩子起初认为他不美,可是论行为呢?他把采集的野柿子给了邻家小弟弟,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想自己积攒学费,他善良、勤劳。

大家通过与他比较,认识到他的行为是美的,他的心灵更美。

再者,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了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通过阅读、分析,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艺术美及作品再现的生活美、自然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美的感染并和作者感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作文,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审美教育是指通过美的意象、美的情感、美的观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感、审美能力和美好情操,使他们具备欣赏美、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审美教育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

一、注重课文的选材和教学方式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课文的选材和教学方式。

首先,选材应该注意选取那些内容丰富、形式优美、语言精炼的课文,如经典诗歌、散文、童话等。

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感,培养他们的语感和鉴别能力。

其次,教学方式也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感官、情感和思维,如结合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欣赏课文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美的感受。

二、倡导文学阅读和创作文学阅读和创作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深邃意蕴。

同时,通过文学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创造出自己的美好意象和情感,使审美教育得到实践和体验。

三、拓展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也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戏剧、音乐会、美术展等活动,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和独特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文艺比赛、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切身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以此推动审美教育的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应该尽可能地将美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美感,在美中感悟生命、品味生活,最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做出更优秀的自己。

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

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

即采用何种办法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赏析词句,品味语言美。

各种体裁的文章,其语言都独具特色。

教学时,我们可透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壮美而喜悦的感情。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傍晚江上的幽美景色,诗人用珍珠比喻露珠,用玉弓比喻新月,不但贴切传神,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谧的境界,沁人心脾。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形象地写了出来,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深切思念家乡之情。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去找,,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体会、去品尝。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

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

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在导入本课时我饱含激情地说:“为了把这些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为了给中国人报仇,有许多英雄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就有五位英雄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学生们看到五壮士跳牙的那一瞬间,我又对学生们说:“虽然五壮士跳下了万丈悬崖,但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跑头颅,洒热血。

小学语文教学下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下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下的审美教育探究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树立全面良好的审美观,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不断提高。

语文作为一门文化素养课,其自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处于童年的学生,对大自然和周围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感知力和美的认识,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审美是一种富于情感的活动,语文这门学科的情感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集中着各种形式的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时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必然会产生愉悦心理。

2、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始应从语文学习起步。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并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在于它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

而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培养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人成为具有素养和和谐发展的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一)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是推动美育的重要力量,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恰当的教学形式,对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如:教师应该注重仪表美,讲课时穿戴端庄大方,表情亲切和蔼、眼神真诚热情;语言准确清楚、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音调抑扬顿挫、富于感情色彩;加之一些表现力较强、具有启发性的动作……这样,作品中的美与学生的审美情绪产生“共鸣”,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产生强烈的愉悦感、积极的情绪、美的享受,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资源1、美的语言汉语中的美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教材中,语言的运用更具典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在多元化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应逐步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有效、有趣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树立审美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必要性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小学教育不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品德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与审美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是小学教育阶段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极其必要的。

二、对学生审美教育的方法1.创设优美的审美意境,树立学生审美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走进课文意境中,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同样在审美教育中,教师在自我感受美的基础上,创设审美意境,引领学生走进“美”的境界中。

创设审美意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与课文有关的实物,使学生通过真实的触摸、观察、感受它的美好;可以利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使学生的思想跟随教师的思路行走,感受教师对美的理解,树立审美意识。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应用的现代教学手段,其应用效果最好的就是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容量,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直观有效的信息展现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使学生能够感受自然美,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感受语言文字运用的美妙之处,这同样需要现代教育科技手段的辅助才能完成。

因此,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3.利用对古诗词的联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语文论文】

一、吟诵进入审美的感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其实也是学生的审美接受过程。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审美过程的第一步即是审美直觉。

所谓直觉,是指审美接受过程开始后的第一感觉、第一想法、第一体验,它反映的是事物的表现属性。

表现主义代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指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逻辑的,而直觉是“从感情得来的”,逻辑是“从理智得来的”,故接受者的直觉更多来自于由文字所滋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现象,文学的形象用语言文字构成,故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文字符号,不是事物形象本身。

所以,要使语言文字具有审美意义,则要打乱或变形它的线型排列规则,还原字码所蕴含的形象信息,从而使接受者脑海中出现文字“演化”的直接形象,激活接受者潜在的审美情感。

要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审美直觉,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和听觉是最有效的办法。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

为了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探索,教师应让学生具体感知这篇文章的“美”,可以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如听配乐朗诵,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看有关江南春色的各种图画、照片,从视觉上丰富学生的感受;再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启发学生想象。

其中,阅读尤其吟诵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的手段。

可通过加强朗读训练,以活泼的语调和明快的节奏,力求把生机盎然的景色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美读出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读出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果树“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在整个吟诵过程中,通过朗读、默读、齐读、范读、分散读、个别读、回味读,使一幅幅描写细腻的春花、春草、春风、春雨以及人们为之欣喜的迎春图显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马建霞随着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凸现出来,人们对审美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和重视。

语文是小学教材中美育因素极为丰富的一门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进行审美教育更具有重大的意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美育内容:美的心灵,美的结构,美的意境,美的语言,这些都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尝试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实践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审美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审美评价,总是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自然流露出来,并以此感染人、教育人、表现艺术美。

而人物的对比又是剖析形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形象的美丑往往在相互对比中显现。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一切”的少爷公子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准确地把握住少年闰土特点的两个方面,即从闰土的外貌、性格特点与少爷们的见识不同的特点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知识丰富、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是一群孤陋寡闻,胆小无能的纨绔子弟;闰土身上闪烁的是美丽的光亮,而少爷们只是一派暗淡的灰色。

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

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因此,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的揭示,让他们在反差中认识、体验和评判。

这样,学生不仅对人物形象美有了感觉,而且通过体验和评判,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愉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是由作者精神的特殊教学内容所形成的一门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课程。

它是一门既能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又能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实现人格完善和心神和谐的专业课。

语文课堂教学应积极渗透美育。

中国数学优化的核心是智育和德育、智育、美育三位一体。

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美的现象和美的规律,使我们能运用美的规律来观照语文学习,按照语文美的规律来创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一、在美德的熏陶下,感知教材之美,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

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纵观语文教材,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纯文学之美和文章之美。

从文体学角度看,纯文学既是文学又是艺术风格,包括叙事风格、抒情风格和戏剧风格,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纯文学的美体现在“语言意象”(由语言媒介创造的审美意象)中。

一般文章主要有公文文体、科技文体、政治文体等。

其中,鼓励公文文体、科普文体和文艺政治理论文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它们的美集中在“审美情感”(用语言传达情感和情感)上。

文章中的情感并没有融入到图像中,而是取决于人、事和理性。

2、语文教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汉语教材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

汉字是方块,能体现整齐(如田字)、对称(如林字)等形式美的规律。

汉语语言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

比如律诗,有平平仄仄的对称呼应,有韵脚的重复回环,诵读起来有规律的节奏间隔,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

汉语教材的形式美还能体现在文章作品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叙事类的作品的悲欢离合的结构。

它是抑扬顿挫之美在结构布局上的体现,切合我们民族由传统文化所铸造审美形式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审美素质是小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一是价值观。

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文化观。

《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三是生命观。

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

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在“人文性”中,审美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语文教学中若抽掉人文精神,无视其中情感性和美感的特点,语言文字就会失去灵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师生审美情感,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重视个体心灵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有效途径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展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受教育者审美、创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非仅仅是手段。

同时,不仅在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还为今后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人格打开一扇成功的大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审美教育的渗透综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在教材中有优美生动的语言,有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有丰富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些都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巨大优势。

其优势具体表现在:题材上注重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渗透伦理亲情,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反映现代科技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在选材上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在体裁上力求形式的多样化,不拘一格,有诗歌、散文、童谣、儿歌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文章配图上,编者注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审美需求,注重融文章的内涵于画意中,使插图富有思想美、情感美和艺术美:在美术设计上,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课本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上,全套书都采用了暖色调进行彩印,色彩明亮柔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言艺术,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诗歌、听乐曲等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理性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世界,体验其中的情感、思想和美感。

在欣赏诗歌时,让学生通过朗读、仿写等形式,多角度地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意境和情感。

在听乐曲时,引导学生理解乐曲的音符和旋律,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审美知识,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其次,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从文学作品中学习到如何表现情感和情节,以及如何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如,让学生在找到生动的细节、描绘气氛、分析文学形式等细节中,感受美的意义。

此外,学生还需要从不同的文艺形态中获取审美经验,例如绘画、影视、戏剧等。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广泛的艺术体验,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语言艺术的特点。

最后,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美,还包括启发他们创造美。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写作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创造情节和形象,只要符合基本的逻辑和语言规范就可以。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并在创造中发挥个人的审美特点,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文的艺术魅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课程设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应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到美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材中增加一些与艺术相关的内容,如诗歌、散文和绘画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通过课程设置的科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学素养。

教学方法对于实施审美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

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故事、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感受和思考文学作品中的美。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的熏陶。

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感知并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且要令学生能感知并体会到作品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等。

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美之所在,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感意志。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借助于语言媒介表达作者的内心体验、情感和思想。

其在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形成、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语言的美,语言表现力及其异常丰富的情感色彩——所有这一切都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有力手段,我们借助它触动着儿童心灵最隐蔽的角落。

”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观察中感知美
美,隐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在平凡中。

我们只有细心地观察、观察、再观察,才能充分地感知它的形体美、线条美、色彩美。

现代作家刘白羽先生曾经说过:“要学会观察生活,要锻炼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尔基形容契诃夫的眼睛像镜头,我们就要锻炼有这样的一双眼睛才行。

”语文课本中,配有众多的插图,它既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助手,又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时机。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利用彩色挂图、投影、录像等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多方面作出辨析和判断,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并由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发出内心的赞叹,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在总体上感受审美对象的美。

我在教《黄山奇石》时,先引导学生观看黄山奇石的录像,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从总体上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

由于创设了审美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课文吸引,引入美的境界。

二.在实践中发现美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语文课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法国著名的雕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为人们创造
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语文课上,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的变化,倾听小草的诉说,引导学生走入艺术的殿堂,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体现其中的情感,感悟作品的底蕴,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如《风筝》一课,是记叙儿童们放风筝的欢乐的情景,写得很美。

但学生不一定有放风筝的经历,因而就不能充分领略文章所表现的情趣。

我针对这一情况,先组织了一次放风筝的活动,然后再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就可以凭借亲身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结合课件,在脑海中浮现各种造型奇异、色彩斑斓的风筝,或翩翩起舞,或互相追逐,由此产生更多的美感。

再如在口语交际以《春天里的发现》的训练里,我带着学生在校内外走走,观察春天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发现了什么?春天美吗?让学生带着思考,通过认真的观察,专注的倾听,深入的探究,仔细的体味,使学生在日常事物中发现美,并把它用语言这种形式表达出来。

三.在比较中鉴赏美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在现实生活中,既有美的事物,也有丑的事物。

语文课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的两种事物或现象。

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善与恶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两次的对比:一是把爱夸耀自己美的公鸡与爱帮人们做事的啄木鸟、小蜜蜂、小青蛙等比一比,看谁的行为美;二是将公鸡以前的表现和后来的表现比一比,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再如在《狼和小羊》一文中,将狼的凶狠、狡猾和小羊的善良作比较,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分明。

因此,引导学生多接触最美或比较美的事物,树立优秀的审美典型,并将它加以比较,使审美标准明确、美丑分明。

四.在想象中创造美
小学儿童正处于富有想象力的年龄,我们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的、无拘无束地展开神奇的想象,创造出自己喜爱的美好事物,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就像开发肥沃的土地,教师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翱翔。

如《望庐山瀑布》一课,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
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

一首诗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幅美丽的画。

教学时,我一边引导学生读,一边展开想象,把文字描绘的内容变成形象的画面,以深入理解诗的意思,欣赏诗中所描绘的美妙的意境。

再如杜甫的《绝句》,描写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景色。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让学生从诗中描述展开想象,口述想象的情景,再引导学生绘出诗中表现的画面,并自由想象上色。

学生的画虽然未必高明,但却可以从想象中体会诗的妙处,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让学生在初步建立美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在想象的推动下进一步丰富美感,从而感受美的意境。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儿童初步的审美能力,达到大纲提出的“陶冶爱美的情趣”为目标,使儿童“受到思想和美的熏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