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状况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
大气的受热状况 1.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应用
大气的削 弱作用
主干精讲
大气的保温作 用
高考真题回顾 大气受热状况
1.(2015·广东文综)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
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D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下降约6 ℃
全球 气温自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减
空
北半球1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7月
海陆间
间水
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南半球相反
变
平
地势(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地势(海拔)低的 内陆地区
化分
地区气温高
布 暖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
沿海地区 海水温度较低
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3.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的分布规律
B.大气降水增多 D.气温变率增大
D 该地基塘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导致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城市 热岛效应增强,因此大气湿度减小,A选项错误; 大气降水减少,B选项错误; 对近地面风速影响较小,选项C错误; 气温变率增大,选项D正确。
高考真题回顾 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2.(2013·全国卷Ⅱ·T6)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主干精讲
时空表现
分布规律
一般,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
时 日变化 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般低纬度地区日较差大于
间
高纬度地区,陆地日较差大于海洋
变
就北半球而言,一年中陆地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
化 年变化 在1月。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推迟一个月。
一般气温年较差高纬大于低纬,陆地大于海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
(4)依据陆地上等温线弯曲判地形(凸高为山 ) ①陆地上等温线向高值弯曲→该处气温偏低,地貌类型是山 地。 ②陆地上等温线向低值弯曲→该处气温偏高,地貌类型是谷 地(或冷空气影响的背风坡,如冬季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气温 偏高)。 ③陆地上等温线是闭合状态:线内温度高(无论冬夏季)→盆 地(或城市热岛);线内温度低→山地;闭合等温线内气温的 高低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
网络构建
专题网络 · 点拨思维
课堂练习 逆温及其影响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高考真题回顾 逆温及其影响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 值的主要原因是( C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 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 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题。
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 B.9时 C.12时 D. 14时
读图技巧
等温线走向(弯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依据等温线走向判影响因素(三平行) 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 ②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 不同。 ③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地形、地势。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2、削弱作用
约19%被大气吸收,约34%被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回宇宙空间,最后被地球表面吸收的约占47%。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削弱的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吸收
平流层(臭氧)
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具有选择性
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
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
云层和较大的尘埃
可见光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
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
可见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保温作用
1、物体辐射原理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越长。
2、过程解释
大气逆辐射把地面辐射损失的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D )
①箭头f可能增强 ②箭头e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15·广东文综)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
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D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就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这种认识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后,产 生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晚秋和寒冬,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水汽、云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 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多,所以多霜冻。
人造烟幕防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 和尘埃,增强大气逆辐 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 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对 流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层
地
面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 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 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大气反射
吸收 散射
地面吸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反射
吸收 散射
大气吸收 地面吸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2.1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39张PPT)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图为大气 受热过程示意图。
7.诗句描写的景色约在 ( D )
A.2月
B.5月
C.8月
大气分层和受热状况
太阳辐射只有 一半到达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遮阳伞”: 遮阳伞” 遮阳伞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吸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散射、 太 阳 辐 收。 100% 射
反射、散射 反射、散射34% 大气上界
吸收19% 吸收 47% 地 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47%达地面 达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 .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 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 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 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 小有关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辐射 例4、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辐射、地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辐射、 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 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 ),回答 回答1—4题。 射),回答 题 4.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 .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 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玻璃温室
大气作用
----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
地 面 辐 射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 可达1270C,夜晚则降到 可达 ,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 , 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 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 多。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解析:15千米对于极地来说,应该在平流层中飞行,大气 以平流运动为主;对于中低纬度地区来说,应该在对流层 中,对流运动旺盛。故选B
大气受热过程与运动的日常现象
大气受热过程与运动的日常现象
大气受热过程与运动的日常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温度变化:太阳辐射能量加热地球表面,导致大气温度的变化。
白天,太阳直射地表,地表受热后散发热量,使地表温度升高,周围的空气也受热,形成热底层。
晚上,太阳不再照射地表,地表不再受到热辐射,逐渐散发掉热量,温度下降,形成冷底层。
这种温度变化引起大气中的对流运动和风的形成。
2. 气压变化:气压是指大气某一层单位面积上气体的重量。
由于地表受热不均,不同地区的气温不同,会导致该地区的气压升高或下降。
例如,白天,太阳光垂直照射赤道附近的地区,地表温度高,空气被加热膨胀,形成低气压区。
而高纬度地区,则因太阳光斜射辐射,温度较低,气压相对较高。
这种气压差引起了气流的运动,形成风。
总的来说,大气受热过程与运动的日常现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风的形成、温度的昼夜变化等,都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运动密切相关。
1。
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现象
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现象
1、辐射逆温。
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快速减弱,近
地面大气的温度迅速下降,而高空的温度下降较慢(降温存在时间差),因此出现“上暖下冷”的现象。
辐射逆温在日出前最强,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2、锋面逆温。
发生锋面附近,锋面上、下分别是暖气团和冷气团,因此温度存在着差异(上暖下冷)。
由于锋面总是向冷气团倾斜,因此只有在冷气团控制的地区可以观察到;
3、地形逆温。
发生在盆地和谷地,夜晚靠近山坡的空气冷却更快,因此冷空气沿坡下沉,在谷底聚集,原有的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出现“上暖下冷”的现象;
4、下沉增温。
发生在高压控制区,例如副热带反气旋地区,在
高空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干燥的空气升温很快(大于气温垂直递
减率),因此在下沉停止的界面,界面上方的空气温度高、下方空气
温度低,即“上暖下冷”现象;
5、湍流增温。
发生在湍流区,当气流比较干燥时,湍流上升时
气温会快速下降(大于气温垂直递减率),那么在湍流上升停止的界面,界面下方的空气温度低、上方空气温度高,因此出现“上暖下冷”现象。
大气受热状况
(
B
)
(
B)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起降带来麻烦;若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较为有利。
1.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冰
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融化成雨滴,当它进入靠近地面
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冻雨。下面四 幅近地面垂直气温分布图,有利于冻雨形成的是 (
D
)
[指点迷津]
同样是“高处不胜寒”(即气温随海
夏季不易散热,
下沉气流增温; 冬季山岭屏障, 冷空气不易进入 气温垂直递减,
闭
合
冬季是温暖中 心 山地闭合:冬
屏障
季、夏季均为
低温中心
高度升高,气温 地势高
约降低
在等温线图上,可以获得如下地理信息:
(1)判断气温差异: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
稀疏气温差异小。
(2)判断地势高低和地形:位于同一纬度的两地,等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因素 主要影响
纬度 纬度越高,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越 长,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大,太阳光线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小,单位面积 因素 地面吸收的热量越少,所产生的地面辐射越少
季节 因素 地势 因素
夏季,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冬季,地面获得的太阳 辐射少,地面辐射也较少 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越差,地面辐射 昼夜差别越大
大气的受热过程
反射
是什么?根本来源是什么? 2、解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3、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而不 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12点? 射向宇宙空 间 .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 气 增 温
地 面 吸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地面”
“地面暖大气”
太 阳 辐 射
想一想:1、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 的早晨? 2、“十雾九晴”怎么解释?
995
F2
(2)F2是 (3)F3是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F3
990
力。
A
985
·
V
980 F1
4)本图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南半球 判断依据是 。
课堂知识归纳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二、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B'低
A' 高
C '低
(高空)
P高 B
冷却
受热
P低 A
P高 C
(地面)
冷却
1
.
等压面
. 2
3
. .
4
.
5
. .
等高面
练一练
A
B
地
面 ;
⑴ 1、2、3、4、5四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 1、2、4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2、3、4、5 。 ⑵ 3、5两点, 5 点气压高, 3 点气压低 ⑶ A、B两点, B 点气流上升, A 点气流下沉 ⑷ 用“ → ”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 ⑸ A、B两点, B 点受热, A 点冷却
纸片A
电炉
纸片B
冰块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 纸片A向 (填 左或右) 偏,纸片B向 (填左或 右)偏。 (2)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 况,解析这一现象。
大气是怎样受热的?
大气是怎样受热的?
大气通过三种主要的方式受热:辐射、传导和对流。
1.辐射:太阳是大气受热的主要来源,它通过辐射方式将能
量传递给地球的大气层。
太阳辐射的大部分是可见光和紫外线,它们能穿透大气并到达地球表面。
一旦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它会被地表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地表再次通过辐射的方式释放热能,这次辐射主要是红外线。
大气的一部分可以吸收和重新辐射地表释放的部分热能,这就形成了温室效应。
2.传导: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的过程。
在大
气中,传导主要发生在地表和近地面的空气之间。
当地表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后,热量沿着地表传导到接触的气体分子,使它们获得能量。
然后,这些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气体分子,引起空气的加热和垂直传导。
3.对流:对流是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的流动,它主要发生在
对流层中。
当地表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时,空气被加热后会膨胀变轻,形成热气团。
热气团由于比周围的冷空气更轻,就会上升。
这种上升的空气会携带能量和水汽向上移动,形成气流。
随着热气团的上升,它们在高空冷却后变得更重,最终以降温和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完成对流循环。
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这些过程,大气层中的能量在地球上分
布和循环,从而形成了气候和天气。
这些机制也帮助维持了地球上的能量平衡。
大气受热的原理及应用
大气受热的原理及应用原理介绍大气受热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空气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现象。
太阳辐射主要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当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时,部分辐射被反射、散射或者吸收。
被吸收的太阳辐射会使大气层中的空气温度上升,从而导致大气的对流运动和天气变化。
大气受热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的传播与吸收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大气层中的气体、颗粒物和云雾等阻碍。
根据物体对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的特性,太阳辐射在大气中会发生以下变化: 1. 反射:部分太阳辐射会被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物反射回空间,不会对地面造成加热。
2. 散射:大气层中的气体和颗粒物会将太阳辐射散射到多个方向,形成散射光。
散射光对地球大气层的加热有一定贡献,但相较于吸收辐射来说影响较小。
3. 吸收:大气层中的气体会吸收太阳辐射,如氧气和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水蒸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等。
被吸收的辐射会导致大气温度上升。
大气受热的过程当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并被吸收后,大气层中的温度会上升,从而形成温度梯度。
由于温度差异,空气会发生对流运动,形成气流和风。
大气中的热量会随着对流运动而向各个地点传播,导致温度的变化。
这种对流运动和温度变化形成了大气层的环流系统,对地球气候的长期变化和短期天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大气受热的应用大气受热的原理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例子: 1. 能源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利用太阳辐射的热能可以发电、供暖和供热。
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都是利用大气受热原理的应用。
2. 气象预测:大气受热是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大气的受热情况和气流运动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出不同地区的天气变化,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3. 空调和暖通系统:空调和暖通系统利用大气受热原理,通过控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实现室内的舒适环境。
大气的组成和受热状况ppt
51、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52、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动摇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5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60、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6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62、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6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6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6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6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7、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6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69、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罗夫· 华多· 爱默生 70、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71、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7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3、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74、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7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7、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78、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79、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80、智者用无上心智和双手为自己开辟独有的天空,搭建生命的舞台。 8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82、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83、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84、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85、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87、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戴尔· 卡耐基 88、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89、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90、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91、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2、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93、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94、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95、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96、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戴尔· 卡耐基 97、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9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99、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00、时光不回头,当下最重要。
大气的组成和受热状况ppt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宇 宙 空 间
练习巩固
1、下列是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 增;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地区;④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叙述是( C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3、有时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突然中断,这可能是( C A、对流层出现云、雨、雾、雪等天气 B、臭氧层的存在 C、电离层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 D、空气对流运动所致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 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 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 12%。(2)氟氯烃是一种人工 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 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氟氯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 100 万吨。(3)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 排入空气中的硫、氮等氧化物不断增加气 上界
解释下列现象: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多 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白天多云,对太阳辐 射的反射作用强。
夜晚多云,大气 逆辐射作用强。
补充 大气的 受热过 程
大气的成分及其主要作用 大气的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
小结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直接
削弱作用
大气受热状况的原理及应用
大气受热状况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大气受热是指大气受到外界能量输入而发生的热交换过程。
了解大气受热的原理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天气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气象学、工程领域等方面的应用。
1.1 大气受热的意义大气受热是地球上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和研究大气受热的过程和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天气的预测与分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1.2 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实现能量的转移。
辐射是指由太阳向地球释放出的电磁波辐射能量,传导是指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传导,对流是指因温度不均匀引起的气体的垂直运动。
2. 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三个方面。
2.1 辐射辐射是大气受热的主要方式之一。
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部分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气溶胶等组分吸收和散射,部分直接照射到地表。
地表通过辐射传导将热量输送到大气中。
2.2 传导传导是大气受热的另一种方式。
当地表受到太阳照射时,地表的温度升高,热量通过传导方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这种传导的过程是通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接触而实现的。
2.3 对流对流是大气受热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当地表受到太阳的辐射加热时,空气受热后变得较轻,上升形成对流层,同时冷空气从上层下沉形成下沉气流。
这种对流运动使得热量从地表向大气中传递。
3. 大气受热的应用大气受热在气象学、工程领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气象学中的应用在气象学中,了解大气受热的原理对于天气预测、气候模拟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测和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为灾害预警、农业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
3.2 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大气受热的原理在工程领域也有着重要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大气受热过程对建筑物的影响,合理设计建筑的外墙隔热、窗户隔热等措施,以降低能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 海洋相反;7月,
曲 全球大陆等温线
(凸 向北凸出;海洋
出) 相反。暖流:向
高纬凸出;寒流:
向低纬凸出
原因
影响因素
夏季同纬度陆
地比海洋增温 海陆分布
快,气温高; (海陆热
冬季同纬度陆 力性质差
地比海洋降温 异)、洋
快,气温低。 流
暖流增温、寒
流降温
等温线形状 盆地闭合:夏 季炎热中心, 冬季是温暖中 闭 心 合 山地闭合:冬 季、夏季均为 低温中心
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
地区 全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同纬度
地区
等温线特点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等温线较弯曲,1月(冬季)大陆 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 海洋上向北(高纬)凸出,7月则
相反
等温线较平直
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度递 减
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 动
愈近地表,降温愈 快
出现于锋面附近
出现于山谷或盆地
4.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5.逆温的影响
逆温现象对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1)出现多雾和晴朗干燥的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
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不便。 (2)加剧大气污染。逆温的出现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 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3)对航空造成影响。若逆温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 起降带来麻烦;若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较为有利。
图中甲属情况②,其余属情况①。
3.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成因
特点
辐射逆温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 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
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大陆上常年均可出 现,尤以冬季最强
平流逆温 锋面逆温 地形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 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 团位于锋面上部
正常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0.6℃(如图1),但是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 间,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图2表现为曲线变陡 或变缓,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会更加强烈,在②情况 下,大气的对流运动会减弱,大气比较稳定。
2.特殊规律
对流层气温有时会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 高;②海拔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这就 是逆温现象,如图所示: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
气温影响因素分析
(1)太阳辐射:主导因素。 判断一个地区气温高低,要“三看”:一看其纬度位置(决定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二看所处季节(比较正午太阳高度和 昼夜长短的季节差异);三看大气密度和天气状况(影响大气 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强弱)。
(2)大气环流:如北半球受偏北风影响→气温低;受偏南风影 响→气温高。 (3)地面状况:海陆位置、沿海洋流、地势高低、阳(阴)坡等 因素。 (4)人类活动:森林、水库、城市等因素。
等 温 线 分 布 规 律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等温线形状
与纬线平行
平 与海岸线平行 行
与等高线平行 (与山脉走向、 高原边缘平行)
示意图
原因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因
太阳辐射 纬度而不同 气温由沿海 海洋影响 向内陆递变 程度不同
气温随海拔 地形
增加而降低
等温线形状
示意图
1月,全球大陆等
温线向南凸出,
第三节 大气热状况
太阳辐射
大气 热力 作用
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逆辐射
地面受热 对流层受热
一、大气的垂直分布
①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厚度不同,低纬度为17~18 km,中纬度 为10~12 km,高纬度为8~9 km;
②平流层的22~27千米处存在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
对流层大气温度的变化
1.一般规律
(4)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如果知道季节,可以 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如果知 道等温线弯曲方向和海陆分布状况就可以判断 季节。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 向低纬凸出,为当地的夏季;反之为冬季。 (5)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海水等温线的凸出 方向表示洋流的流向。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 示暖流;反之表示寒流。如果条件比较充分的 话,还可以判断出具体的洋流名称。 (6)判断锋面:在等温线图上,如果某一区域气 温差值较其他区域大很多,该处可能会存在锋 面,因为锋面两侧气温相差较大。
.气温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地方时 12 点,地温最高时是 13 时 左右,气温最高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的大小能反映气温日变化的程度。气温日较差的规律是:一般情况下,
示意图
原因
影响因素
夏季不易散热, 地形闭塞,
下沉气流增温; 四周山岭
冬季山岭屏障, 屏障
冷空气不易进入
气温垂直递减,
高度升高,气温 地势高
约降低
在等温线图上,可以获得如下地理信息: (1)判断气温差异: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 稀疏气温差异小。 (2)判断地势高低和地形:位于同一纬度的两地,等 温线向高纬凸出,表明气温高,地势低;等温线向 低纬凸出,表明气温低, 地势高。等温线向高温凸 出的方向为山脊的走向。在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的 图中,若线内气温数值低于四周,表明地形为山地; 反之为盆地。 (3)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从南向北递减,表明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因为世界上气 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1.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冰 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融化成雨滴,当它进入靠近地面 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冻雨。下面四
幅近地面垂直气温分布图,有利于冻雨形成的是 ( D )
[指点迷津] 同样是“高处不胜寒”(即气温随海 拔升高而递减),不同的地形原因不同。平原高空 大气是离地面这一热源太远而“供热不足”;高山 地区的大气是地面热源太小而“供热不足”,以及 高空风力大和云雾较多,削弱作用强的原因;而高 原上的大气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温作 用弱导致气温不高。
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 海陆分布、
气温比海洋低,夏季大 海陆热力性
陆气温比海洋高
质差异
同一纬度气 温差异小
海陆分布
高原、山地气温较低, 平原气温较高;寒流经 地形、地势、 过,气温较低,暖流经 洋流
过,气温较高
中国
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等温线大 致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等温线稀疏
夏季全国 普遍高温